12、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一级建造师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试题
![一级建造师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da808776eeaeaad1f3307e.png)
一级建造师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试题一、单选题1.施工成本分析是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下列关于施工成本分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
DA.施工成本分析的实质是在施工之前对成本进行估算B.施工成本分析是指科学的预测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C.施工成本分析是指预测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D.施工成本分析应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2.施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利用组织、经济、技术和合同等措施( D)。
BA.全面分析实际成本的变动状态B.将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C.严格控制计划成本的变动范围D.把计划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3.施工成本预测的实质是在施工项目的施工之前( a)。
DA.对成本因素进行分析B.分析可能的影响程度C.估算计划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可能差异D.对成本进行估算4.对施工项目而言,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主要作用是( C)。
CA.确定成本定额水平B.对实际成本估算C.设立目标成本D.明确资金使用安排5.施工成本控制的工作内容之一是计算和分析( D)之间的差异。
CA.预测成本与实际成本B.预算成本与计划成本C.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6.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从施工项目(A )B开始直到竣工验收,贯穿于全过程。
A.设计阶段B.投标阶段C.施工准备阶段D.正式开工7.在对施工项目进行施工成本核算时,需要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对施工项目的支出费用进行(A )。
DA.控制B.分析C.考核D.归集8.施工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动,作为项目经理应将成本分析的重点放在( D)的因素上。
DA.外部市场经济B.业主项目管理C.项目自身特殊D.内部经营管理9.某施工项目完成后,拟考核各责任者的业绩,则需要对施工项目( D)B进行评定。
A.成本计划的落实情况B.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C.实际成本的发生情况D.实际成本的控制情况10.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措施之一是(A )。
A.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流程图B.制定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析论证C.进行工程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D.防止和处理施工索赔11.某施工项目进行成本管理,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编制工作流程图等措施属于施工成本管理的(A )A。
工程施工成本保障措施(3篇)
![工程施工成本保障措施(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9e2ea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4.png)
第1篇一、加强成本管理,编制工程成本控制计划1. 成立专门的成本管理小组,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制定成本控制计划,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
2. 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对成本构成、成本变动、成本效益等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 采取降低费用开支、增加盈利的措施,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二、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1. 项目部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及时编制安装工程分部施工进度计划,充分采用交叉施工、流水作业等手段,科学安排施工的各要素。
2. 严格落实施工计划,减少窝工、停工等现象,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加强材料管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1. 科学编制月、季度要料计划,确保用料计划准确无误。
2. 材料采购要货比三家,最后确定供货单位,批量材料争取由厂家直接供应,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3. 减少露天堆放时间,防止自然损耗的丢失,减小保管费用。
4. 施工时做到限量领料,合理用料,降低材料的损耗量。
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施工效率1.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2. 对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充分论证,确保其适用于工程实际。
五、加强劳动力调度与管理1. 按工程进度的需要,合理调配劳动力,避免出现人力资源浪费。
2. 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提高施工效率。
六、加强质量监管,降低材料报废率1. 严格质量验收标准,确保材料、设备质量合格。
2.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监管,确保施工质量。
3. 减少材料报废率,降低成本。
七、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执行到位1. 严格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
2. 加强合同执行监督,确保合同各方履行合同义务。
3. 及时处理合同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八、加强风险防范,降低施工风险1. 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74ffd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4.png)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施工成本管理对于建筑行业至关重要,它涉及到项目的预算控制、资源利用和效益评估等多个方面。
因此,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措施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从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相应的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预算任务:施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合理的成本预算。
通过对项目整体、各项工程和材料费用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估,编制出全面准确的成本预算,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
2. 成本控制任务:成本控制是施工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项目进度、资源使用、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控和调控,确保成本控制在既定范围内,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和超支情况的发生。
3. 成本效益评估任务:施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开支进行综合评估,全面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关系,确保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优化。
接下来,针对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有效实施:1. 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和规范流程,明确各项成本管控的责任与权限,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2. 加强对成本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建立成本信息数据库,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更新项目各项成本数据,为成本控制和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优化资源配置和费用支出:合理规划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项目运营成本;精简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杜绝浪费现象,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4. 强化成本监控和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成本监控和分析,发现和解决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调整预算方案,避免成本控制失控。
总结而言,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在于明确目标、精准预算、有效控制和最大效益。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全面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fbaf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6.png)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建议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确保项目按预算安排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成本,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完成。
主要措施1. 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在项目启动阶段,应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包括明确的项目目标、任务和预算分配。
预算计划应覆盖项目的所有方面,并综合考虑项目的规模、复杂性和风险性。
通过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2. 建立成本控制机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建立成本控制机制,以确保项目按照预算进行。
成本控制机制可以包括定期的成本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的问题。
同时,应建立明确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确保各个部门和团队对项目成本负责。
3. 有效管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
通过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可以获得更好的资源采购和成本控制。
制定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和程序,并进行定期的供应商绩效评估,以确保供应链的有效运作和成本的控制。
4. 优化施工过程施工过程的优化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成本。
通过精细化施工计划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控制成本的增长。
5. 风险管理和变更控制风险管理和变更控制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同时,对变更进行审查和控制,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和项目延期。
6. 定期成本报告定期成本报告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定期编制和分析成本报告,可以及时了解项目的成本状况和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成本报告应包括详细的项目成本信息和分析,以及成本控制的建议。
结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建立成本控制机制,有效管理供应链,优化施工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和变更控制,并定期进行成本报告,可以有效控制成本,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完成。
施工成本核算的计划及控制措施
![施工成本核算的计划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96e9f5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9.png)
施工成本核算的计划及控制措施
内容:
一、施工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准确核算施工成本,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合理的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掌握施工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避免资金和材料的浪费,保证施工质量。
同时,成本核算也是企业进行财务决策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二、施工成本计划的制定
(一)认真组织设计变更,及时反映设计变更对成本的影响。
(二)合理确定工料机械消耗定额和单价,编制合理的工程量清单。
(三)根据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计算各期工程量和所需资金量。
(四)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计算机械设备使用费。
(五)合理安排管理费用。
(六)编制施工成本预算和资金计划。
三、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一)严格执行施工计划,加强施工进度控制。
(二)加强材料管理,减少材料浪费。
(三)优化施工方案,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减少机械费用。
(四)加强成本核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加强合同管理,控制索赔支出。
(六)加强费用控制,压缩管理费用。
(七)实行人员、机械、材料定额管理,控制实际消耗。
通过成本计划的制定和控制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5.2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5.2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a14420176c66137ee0619f0.png)
5.2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二) 技术措施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结 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 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添 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费用;确定最合适的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结合项目的施工组织 设计及自然地理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 输成本;先进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运用, 新开发机械设备的使用等。
5.2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三) 经济措施
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 管理目标。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及时准 确地记录、收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 对各种变更,及时做好增减账,及时落实业主签 证,及时结算工程款。通过偏差分析和末完工程 预测,可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将引起末完工程施 工成本增加,对这些问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5.2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5.2.4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的控制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是材料 用量的控制,二是材料价格的控制。 ① 材料用量的控制 ② 材料价格的控制 (2)人工费的控制
5.2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5.2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③ 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确计算 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④ 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行责任成本核算。 也就是利用原有会计核算的资料,重新按责任部门 或责任者归集成本费用,每月结算一次,并与责任 成本进行对比,由责任部门或责任者自行分析成本 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自行采取措施纠正差异, 为全面实现责任成本创造条件。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https://img.taocdn.com/s3/m/2bbeda0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9.png)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施工成本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根据现有工程量和工程进度,科学合理地组织和控制施工成本,以使得项目建设投资得到有效地保障和控制。
施工成本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和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施工成本管理的基础。
在建设项目初期,需要编制成本计划表,确定项目整体投资预算和各项分项成本预算,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使用费、工程监理费等,以及成本费用控制预测等。
成本计划制定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决策指导和控制基础,为项目工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供了保障。
二、成本估算成本估算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和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技术和实际情况,对工程成本进行初步预估。
成本估算是制定成本计划的依据,并为后续的施工进展提供指导,对建设过程中的财务运作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对建设工程成本进行严密监督和控制,防止出现过度或不必要的开支。
施工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使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建设项目能够按计划、按质量、按时间进行,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四、成本分析和决策成本分析和决策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工序的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和决策。
成本分析和决策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针对不良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实现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成本调整成本调整是指对原定成本计划进行修订和调整。
建设项目过程中,建设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充分、不准确等问题,也可能会因为工期变化、施工工艺等因素导致成本计划需要进行修订。
成本调整是在成本控制原则下进行的,目的是使成本计划更加合理、科学和完备,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综上所述,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是多方面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并重。
一级建造师《管理》必背考点
![一级建造师《管理》必背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53b78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e.png)
一级建造师《管理》必背考点一级建造师考试中,《管理》这一科目是非常关键的。
它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对于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备考,以下为大家梳理了一些必背考点。
一、项目管理的内涵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目标控制,包括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
项目管理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二、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
决策阶段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定义,一般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
三、组织论和组织工具组织论是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
常用的组织工具包括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工作任务分工表、管理职能分工表和工作流程图等。
项目结构图是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
组织结构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组成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
合同结构图反映业主方和项目各参与方之间,以及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合同关系。
工作任务分工表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由哪个工作部门负责,由哪些工作部门配合或参与。
管理职能分工表则是用表的形式反映项目管理班子内部项目经理、各工作部门和各工作岗位对各项工作任务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
工作流程图用图的形式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项目策划项目策划旨在为项目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增值。
其主要任务是定义项目开发或建设的任务和意义。
五、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编制的。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施工方案则是针对某些特别重要、技术复杂,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编制的。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1bcaf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2.png)
工程成本控制措施为全面贯彻落实公司成本管理年活动,进一步促进项目部经济发展,提高工程施工利润,我项目部现制定如下工程成本控制措施:一、开工之前成本控制1、人工成本控制1加强项目部管理水平,选用劳务水平较高的队伍,确保有效用工;2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无效用工;3合理界定定额内用工和定额外用工,一承包人工工日确定人工费,工资单价控制在造价信息单价范围内,采用招标形式择优选择劳务队伍;4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劳动效率;2、机械成本控制对于机械费用的支出,应“确保不赔,稍有盈余”,积极地进行机械成本的控制; 1在机械台班定额的标准上,结合市场行情,确定合理的机械租赁价格,可通过招标竞争形式,择优选择;2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缩短机械的使用周期,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的使用率,防止机械闲置或机械工作任务不饱满,降低机械租赁的成本支出;3保管、维护好租赁来的机械,防止损毁,避免赔偿;3、材料成本控制在工程制造过程中,材料的消耗占了整个工程成本的65%左右,因此,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提高工程施工利润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主要通过对材料的价格、质量、数量三个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按照工程的实际需用量,指定详细、准确的材料采购计划,最大限度的控制材料采购费用的支出;第二,材料的采购尽可能从厂家或厂家代理商手里直接采;第四,材料保管人员在材料进场时,一定要认真核实实际进场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与所要采购的材料相一致,特别是大体积的灰、砂、石之类的材料,质量和数量均不易核准,这就要求材料保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得专业素质,熟练掌握相关的材料知识;二、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根据成本目标,量化、细化到项目部的每一个人,从制度上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明确其成本控制的对象、范围;1、人工成本控制要求施工队伍严格按合同约定办事,并控制人员的规模,优化人员结构;根据已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人员进场和退场;合理安排工作,提高作业效率,尽量减少成本费用支出;2、机械成本控制合理配备机械,建立机械设备日常定期保养和检修制度,加强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业务培训,提高其完好率和生产效率,杜绝发生机械事故,同时要做好机械台班记录和燃油消耗记录;对于外部租赁的设备,要做好工序衔接及登记记录,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尽可能使其满负荷运转;3、材料成本控制材料消耗成本的控制主要由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和现场的施工人员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对材料消耗成本的控制;第一,编制施工预算,做出材料分析,确定材料的定额需要量;工程开工之前,必须编制出该工程的总施工预算时间不充分时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阶段性施工预算,然后对总施工预算或阶段性施工预算作材料分析,确定材料的定额总需要量或阶段性需要量;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材料的采购,还是材料的消耗,工程主要材料的最大消耗量必须控制在施工预算所分析出来的定额总需要量内;第二,通过下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对材料的消耗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施工任务单是为了满足总施工进度和月进度计划的需要,将整个施工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内容明确、施工要求详细、完成时间确定的一项一项的因时间而下,甚至可以分层、分段、分部位而下;项目部的预算管理人员将施工任务单上的具体工作内容转换成一项一项的预算子目后进行工料分析,然后汇兑并十进制材料限额领料单;具体负责施工的班组依据施工任务单和相应的限额领料单,分期、分批地请领材料,目的就是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规定的施工任务,消耗掉数量内的材料;一般领料的原则是:预算子目中能够分析出来的材料必须限额;预算子目中不能够分析出来的辅助材料,按实际发生计入材料消耗成本;大宗材料要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锁定价格,明确材料品质标准、供货时间、送货方式和交货地点;对于地材等零星用料,坚持用多少购多少的原则,以免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把好材料收发关,明确工程合理的材料消耗量,节约用料,防止浪费;另外,建立健全材料台账,加强材料的动态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收发料制度;同时,材料进场时要认真点验,保质保量;发料时要严格按分部分项工程材料的理论用量发放,特别是钢材、水泥等重要材料要实行限额发料;加强大型周转性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如加强对模板等大型周转性材料的管理;这些周转性材料不但购置价格比较高,而且在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使用频率较高,如果管理不善不仅较容易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也会影响工程的工期与进度;在材料控制中钢筋的成本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点”,钢筋具体控制过程如下:1 事前控制技术措施: 同一道工序往往因不同施工方法的选择而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就不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比如钢筋的连接,柱竖向钢筋我们通常在直径≥14时采用焊接电渣焊,不仅是因为一个搭接接头的成本大于一个焊接接头的成本,而且我们还可以省掉好多加密箍筋规范要求: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5d 及≤100的间距加密;同样,梁纵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与搭接连接的效果也不一样;再如,大底板内支架方案的选择:我们既可采用传同的马凳或钢筋焊支架,也可采用角钢焊支架的方案;编制可行的与钢筋工程相关限额用料指标:限额用料不仅要包括一吨钢筋需用的扎丝、一个基础需用的套筒,还应包含钢筋的损耗指标、机械的使用指标等;我们现在的钢筋的损耗指标通常为%,定额损耗为2%,而通项目上的实际钢筋损耗大多都要超过2%;这说明我们没有管理好;另外,人工的限额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限额人工当然就涉及到工价问题,什么样的工价比较合理,定额人工与实际发生的人工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可不可以再缩小,既能让班组有利可图,又可减少我们的开支;2过程控制钢筋翻样质量的控制 ,对规范的正确理解,如果我们对规范理解不透彻、不正确,带来的后果将极为严重,可能造成返工、造成材料与人工的极大浪费;比如对双肢箍、四肢箍及六肢箍的理解;再如对保护层、加密区、搭接锚固、墙柱节点、梁柱节点及悬挑梁构造节点等的理解;砼保护层: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是为了满足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考虑耐久性要求才对处于环境类别为一、二、三类的砼结构规定了保护层最小厚度;另外,对结构中构造钢筋的保护层也作了最小厚度的规定;构造钢筋是指不考虑受力的架力筋、分布筋、连系筋等;在工程实践中,扣保护层应十分谨慎,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错,造成成千上万只箍筋的报废,造成施工成本的极大浪费;比如在扣暗梁箍筋保护层时就应十分仔细,扣错了不仅影响梁的截面尺寸还会影响标高的变化;由于有效高度h0的改变,验收通不过,造成返工;即使侥幸通过,也给施工带来不便;梁柱节点: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处,根据柱截面高度和钢筋直径,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直线锚固或端部带90o弯折段的锚固方式;在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情况下,水平段的粘结能力起主导作用;据有关资料表明,当水平段投影长度不小于,垂直段投影长度为15d时;已能可靠保证梁筋的锚固强度和刚度,故我们应及时纠正以前必须要满足总锚长不小于受拉锚固长度的要求,避免材料的浪费;针对如何控制好翻样质量,务必熟读图纸、精通规范、相互交流、不断学习及时“充电”;钢筋配料的控制:施工中严禁长料短用,严禁无序配料造成多配;遵循先做的后配,后做的先配的原则;对屡教不改的操作行为应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造成浪费的还应承担全部或部分的损失;钢筋质量的检查:对钢筋质量检查应重点做好三步检查:对原材料的检查,杜绝使用不合格的钢筋原材、钢套筒、焊剂、焊条及结构强力胶等;对配料的检查,检查操作是否违规,是否按料单下料,成型后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规定,产生的短头钢筋是否及时对焊接长或采用其他办法使用掉,对施工现场的检查,钢筋的规格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设计,搭接锚固是否超长,接头位置是否正确,悬挑及关键部位的钢筋是否符合要求,加密区有无设置,保护层垫块使用是否正确,落手清是否做好等;钢筋材料计划的编制:材料计划是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它将直接影响资金的投入,而钢筋是主材中的“主材”,不论是从量还是价格上讲,都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如果钢筋材料计划编制不准确,少计划则影响工程进度,多计划则造成材料积压,资金周转不灵,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就无从体现;3 事后控制狠抓决算工作:钢筋工程一结束,项目部赶紧要做好决算准备,充分发挥我们所长,积极配合公司核算部门出谋献计从而对钢筋成本做到最大程度的“节约”;4、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项目部在施工中一定要与建设单位、监理充分沟通,严格按照合同、施工图纸要求、施工组织程序完成施工工序,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管理责任制;5、强化安全意识项目部应专设一名合格的安全员安全工作;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作为永恒的主题常抓不懈;施工现场做好防护措施,组织员工定期培训,做好安全方面的宣传工作,杜绝因安全出现问题而造成停工和罚款的现象发生;6、加强施工变更索赔工作,强化索赔意识变更索赔也是相对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之一;项目部要与监理方、设计院和建设单位充分协调,认真研究合同和施工图纸;变更设计应坚持“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原则;紧盯现场,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好记录,收集证据,建立完整的施工档案,及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签证工程量及价款;7、重视竣工结算工队实物工作量完成,工程进入收尾决算阶段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机械退场,留守人员应积极组织工程技术资料移交和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同时要对工程的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一方面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弄清未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向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尽快与业主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对不能在短期内清偿债务的业主,通过协商,签订还款计划协议,明确还款时间,尽可能将竣工结算成本降到最低;总之,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对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提高项目收入乃至整个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等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加强项目工程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是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我项目部一定要严格按照单位要求,积极配合单位“成本管理年”活动的实行,切实、认真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程序和措施 (2)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程序和措施 (2)](https://img.taocdn.com/s3/m/d3c8c13ccf84b9d529ea7a42.png)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程序和措施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程序
考点:施工成本的有关概念
1.直接成本
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各项费用支出,是可以直接计入工程对象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等。
2.间接成本
是指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的全部费用的支出,是非直接用于也无法直接计入工程对象,但为进行工程施工所必须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等。
3.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4.成本管理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建立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5.成本管理的基础条件:
(1)统一组织内部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内容和格式;
(2)建立企业内部施工定额;
(3)建立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信息的收集网路和必要的派出询价网点;
(4)建立已完项目的成本资料等;
(5)科学设计成本核算账册体系等。
考点: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程序
一、成本管理的任务。
一建管理-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计划
![一建管理-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28d40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e.png)
施工成本预测是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 环节,通过对施工成本的预测,可以 提前了解施工成本的变动趋势,为后 续的成本计划编制、控制和核算提供 依据。
施工成本计划编制
总结词
根据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等资料,编制具体的施工成本计划。
详细描述
施工成本计划是施工成本管理的核心,它明确了施工成本控制的目标和要求,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和考核提供了依 据。
成本估算
确定成本估算方法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估算方法,如类比 法、参数法、工料测量法等。
编制成本估算书
根据选定的成本估算方法,编制详细的成本估算书,包 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各项费用。
04 施工成本计划的实施
施工成本计划的实施流程
01
制定施工成本计划
根据项目需求和资源条件,制定 详细的施工成本计划,包括人工 、材料、设备、间接费用等。
施工成本总结的内容
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用等各类成本的统计和分析, 以及成本偏差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施工成本总结的方法
采用成本核算表、成本分析图等方法,对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进行 对比分析,找出偏差并分析原因。
施工成本的改进建议
针对人工费的改进
优化劳动力配置,提高工效,减少窝工和加 班现象。
详细描述
施工成本核算是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统计、 汇总和核算,可以全面了解施工成本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成本分析和考核提供依据。
施工成本分析
总结词
对施工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施工成本的关键因素,提出降低成本 的措施和建议。
详细描述
施工成本分析是实现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施工成本核算结果进行 分析,可以找出影响施工成本的关键因素,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和建议,为后 续的施工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2021工程造价专业《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2021工程造价专业《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a8a5d1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b.png)
1
施工工程本钱预测: 通过本钱信息和工程工程的具体情况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未来本钱水平及其可能 的开展趋势做出估计。
2 施工工程本钱方案:它是以货币形式编制工程工程在方案期内的生产费用,本钱水平 ,本钱降低率极为降低本钱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书面方案。
3 施工工程本钱控制:主要指工程经理部对工程工程本钱的实施控制〔贯穿于投标阶段直至保证全返还的过
第六页,共六页。
程,并且以动态控制原理对本钱进行控制〕
4 施工本钱核算:指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形成工程工程本钱与方案目标本钱, 在保持统一口径一致的前提下进行比照,找出差异。
第一页,共六页。
5 施工工程本钱分析:在工程本钱核算的根底上,动态分析各本钱工程节超的原因,主要 对目标本钱、预算本钱、类似施工工程的实际本钱进行比照。
6
施工工程本钱考核:是指工程工程完成后,对工程中的参与者,按照规定根据个人的业绩等进行处分 及奖励。
第二页,共六页。
—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组织措施〔前提和根底〕 1 实行工程经理责任制 2 落实施工本钱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3 编制施工本钱控制方案工作,确定合理的工作流程 4 明确各级施工本钱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 5 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合理运用,用动态理论体系控制实际本钱
第三页,共六页。
2 技术措施
1 进行技术分析,确定最正确施工方案。
2 确定最适宜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
3 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新材料和新开发机械设备。
3
经济措施〔最容易接受和采用〕
1 编制资金使用方案,确定分解施工本钱管理目标。
2 对施工本钱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8757e2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3.png)
工程成本控制措施为全面贯彻落实公司成本管理年活动,进一步促进项目部经济发展,提高工程施工利润,我项目部现制定如下工程成本控制措施:一、开工之前成本控制1、人工成本控制(1)加强项目部管理水平,选用劳务水平较高的队伍,确保有效用工。
(2)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无效用工。
(3)合理界定定额内用工和定额外用工,一承包人工工日确定人工费,工资单价控制在造价信息单价范围内,采用招标形式择优选择劳务队伍。
(4)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劳动效率。
2、机械成本控制对于机械费用的支出,应“确保不赔,稍有盈余”,积极地进行机械成本的控制。
(1)在机械台班定额的标准上,结合市场行情,确定合理的机械租赁价格,可通过招标竞争形式,择优选择。
(2)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缩短机械的使用周期,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的使用率,防止机械闲置或机械工作任务不饱满,降低机械租赁的成本支出。
(3)保管、维护好租赁来的机械,防止损毁,避免赔偿。
3、材料成本控制在工程制造过程中,材料的消耗占了整个工程成本的65%左右,因此,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提高工程施工利润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主要通过对材料的价格、质量、数量三个方面进行控制。
第一,按照工程的实际需用量,指定详细、准确的材料采购计划,最大限度的控制材料采购费用的支出;第二,材料的采购尽可能从厂家或厂家代理商手里直接采;第四,材料保管人员在材料进场时,一定要认真核实实际进场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与所要采购的材料相一致,特别是大体积的灰、砂、石之类的材料,质量和数量均不易核准,这就要求材料保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得专业素质,熟练掌握相关的材料知识.二、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根据成本目标,量化、细化到项目部的每一个人,从制度上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明确其成本控制的对象、范围.1、人工成本控制要求施工队伍严格按合同约定办事,并控制人员的规模,优化人员结构。
根据已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人员进场和退场;合理安排工作,提高作业效率,尽量减少成本费用支出。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b7044e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4.png)
1.施⼯成本是指在施⼯项⽬的施⼯过程中所发⽣的全部⽣产费⽤的总和,包括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的费⽤,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等,施⼯机械的使⽤费或租赁费等,⽀付给⽣产⼯⼈的⼯资、奖⾦、⼯资性质的津贴等,以及进⾏施⼯组织与管理所发⽣的全部费⽤⽀出。
⼯程项⽬施⼯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所组成。
直接成本是指施⼯过程中耗费的构成⼯程实体或有助于⼯程实体形成的各项费⽤⽀出,其是可以直接计⼊⼯程对象的费⽤,包括⼈⼯费、材料费、施⼯机械使⽤费和施⼯措施费等。
间接成本是指为施⼯准备、组织和管理施⼯⽣产的全部费⽤的⽀出,是⾮直接⽤于也⽆法直接计⼈⼯程对象,但为进⾏⼯程施⼯所必须发⽣的费⽤,包括管理⼈员⼯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等。
2.施⼯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期和质量满⾜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关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步寻求程度的成本节约。
施⼯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主要包括: ●施⼯成本预测; ●施⼯成本计划; ●施⼯成本控制; ●施⼯成本核算; ●施⼯成本分析; ●施⼯成本考核。
3.施⼯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项⽬的具体情况,运⽤⼀定的专门⽅法,对未来的成本⽔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它是在⼯程施⼯以前对成本进⾏的估算。
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在满⾜项⽬业主和本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成本⽅案,并能够在施⼯项⽬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克服盲⽬性,提⾼预见性。
因此,施⼯项⽬成本预测是施⼯项⽬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
施⼯成本预测,通常是对施⼯项⽬计划⼯期内影响其成本变化的各个因素进⾏分析,⽐照近期已完⼯施⼯项⽬或将完⼯施⼯项⽬的成本(单位成本),预测这些因素对⼯程成本中有关项⽬(成本项⽬)的影响程度,预测出⼯程的单位成本或总成本。
4.施⼯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项⽬在计划期内的⽣产费⽤、成本⽔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案,它是建⽴施⼯项⽬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3dfa0e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b.png)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
以下是一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
1. 制定预算计划:合理制定预算计划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
预算计划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预期目标编制,包括成本估算、费用分配、风险分析等内容。
2. 成本估算:成本估算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本估算应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同时应该结合市场价格和成本规律进行合理估算。
3.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点。
应该注意对各项费用进行监控和控制,如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用等。
同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成本调整,以保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4. 成本分析: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措施。
成本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施工项目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变化规律,对成本控制和决策提出有效的建议。
5. 采用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采用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也是施
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措施。
例如,采用成本核算、成本比较、成本预测等方法,对各项费用进行精细计算和分析。
6. 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是施工
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
应该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编制、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环节,以确保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施工成本管理措施
![施工成本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3c495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3.png)
施工成本管理措施施工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确保有效履行职责。
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绩效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在项目管理中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与监管。
一、事前计划准备在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材料商和供应商,制定每期的项目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1、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组织措施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
施工方案不同,工期就不同,所需机具也不同。
因此,施工方案的择优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
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业主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
可以同时制订几个施工方案,互相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案。
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
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管理。
2、组织签订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分包合同及材料合同应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由公司经理组织经营、工程、材料和财务部门有关人员与项目经理一道,同分包商就合同价格和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讨论,经过双方反复磋商,最后由公司经理签订正式分包合同和材料合同。
招标投标工作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评标工作由招标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不搞一人说了算,并且必须有层层审批手续。
同时,还应建立分包商和材料商档案,以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与材料商,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3、做好项目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施工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
公司应根据施工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掌握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本章考试要点:
1Z202010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1Z202020 施工成本计划
1Z202030 施工成本控制
1Z202040 施工成本分析
本章内容框架:
第一节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内容讲解:
一、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
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组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施工措施费。
间接成本: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等。
2、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排序):
(1)施工成本预测(2)施工成本计划(3)施工成本控制(4)施工成本核算(5)施工成本分析(6)施工成本考核。
3、施工成本预测是在工程施工前对成本进行的估算,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
是对施工项目计划工期内影响其成本变化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比照近期已完工施工项目或将完工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这些因素对工程成本中有关项目的影响程度,预测出工程的单位成本或总成本。
4、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
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它是该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
施工成本计划编制的原则:(1)从实际情况出发;(2)与其他计划相结合;(3)采用先进技术经济定额;(4)统一领导、分级管理;(5)适度弹性。
施工成本计划应满足的要求:(1)合同规定的项目质量和工期要求;(2)组织对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的要求;(3)以经济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为基础的要求;(4)有关定额及市场价格的要求;(4)类似项目提供的启示。
施工成本计划的具体内容:(1)编制说明;(2)施工成本计划指标:①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如:
项目计划总成本指标,单位工程计划成本指标,②成本计划的质量指标,如施工项目总成本降低率,③成本计划的效益指标,如工程项目成本降低额;(3)按工程量清单列出的单位工程计划成本汇总表;(4)按成本性质划分的单位工程成本汇总表。
【例题】下列有关工程成本的指标中,属于施工成本计划质量指标的有()。
A. 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额
C. 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额
B. 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率
D. 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率
E.按分部汇总的各单位工程(或子项目)计划成本指标
答案:BD
5、施工成本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通过动态监控并及时反馈,找到并分析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而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或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保证金返还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按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目标。
进度报告、工程变更与索赔资料是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资料。
6、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各个环节的依据。
施工成本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对象。
施工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1)人工费核算;(2)材料费核算;(3)周转材料费核算;(4)结构件费核算;(5)机械使用费核算;(6)措施费核算;(7)分包工程成本核算;(8)企业管理费核算;(9)项目月度施工成本报告编制。
形象进度、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即三者的取值范围应是一致的。
形象进度表达的工程量、统计施工产值的工程量和实际成本归集所依据的工程量均应是相同的数值。
对竣工工程的成本核算,目的在于分别考核项目管理绩效和企业经营效益。
7、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
施工成本分析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利用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成本信息),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的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
成本偏差的控制,分析是关键,纠偏是核心。
成本偏差分为局部成本偏差和累计成本偏差。
8、施工成本考核是指在施工项目完成后,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按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也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9、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
成本计划控制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控制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的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对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
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1、成本管理责任体系的建立是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2、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
(1)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组织结构和人员、明确任务和职能分工、编制成本计划、确定工作流程等。
(2)技术措施是纠偏的关键,多个不同的技术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等。
(3)经济措施是最易接受和采用的措施。
如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和分解成本目标、成本管理目标风险分析、制定防范措施等。
(4)合同措施:如适用的合同结构、合同条款中考虑成本因素、潜在的风险因素、处理索赔等相关事宜。
【例题1】下列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中,属于组织措施的是()。
A.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
B.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
c.选用合适的合同结构
D.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
【答案】D
【例题2】. 关于施工成本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保证金返还的全过程
B.应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
C. 需按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D.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与索赔资料是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资料
E. 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目标
答案:ACDE
解析:B属于施工成本分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