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

合集下载

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技术规定

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技术规定
DOM的生产目前主要采用二种方法:
a)数字摄影测量法:建立立体模型采集DEM,继而进行数字影像微分纠正。
b)单片数字微分纠正法:利用已有的DEM,进行单片数字影像微分纠正。
5.1数字摄影测量法
5.1.1 生产流程框图(见图1)
航摄底片相机文件控制点信息项目参数文件
1影像扫描
N
检查
Y
影像栅格数据
2采集DEM
b)色调调整与影像镶嵌
1)镶嵌前应保证片与片之间、图幅与图幅之间的影像色调基本一致。特别是彩色影像(包括真彩色、彩红外等)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局部色彩纠偏,以保持整体色彩效果的统一。
2)相邻模型影像的镶嵌,应注意拼接线的选择:
—般以控制点连线为拼接线;
—为避免地物影像分割(如高大建筑物)失去完整性,以控制点连线为中心线的1cm范围内选择拼接线;
4资料准备……………………………………………………………………………2
5生产流程与技术要求………………………………………………………………2
6作业规程……………………………………………………………………………8
7数据文件管理………………………………………………………………………12
8产品归档……………………………………………………………………………12
b) 扫描参数的调整
原则上要使扫描影像的灰度直方图调整在0—255间并接近正态分布。
c) 影像质量
要求像幅范围内影像清晰,层次丰富,所有框标清晰。
5.1.2.2采集DEM
a)定向精度要求(见表1)
表 1定向精度要求
限差
地类
内定向
(mm)
相对定向
(mm)
绝对定向(m)
平面

四川省1:10000DEM生产技术规定

四川省1:10000DEM生产技术规定

编号:JSGD05四川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技术规定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二〇一三年十月四川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高程模型(DEM )生产技术规定年 月 日设计负责人: 主要设计人:年 月 日编写单位(盖章): 审核意见:审 核 人: 年 月 日 批准单位(盖章): 审批意见: 审 批 人:目录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术语 (2)3.1 不规则三角网(TIN) (2)3.2 数字高程模型(DEM) (2)4产品规格 (2)4.1 数学基础 (2)4.2 分幅与编号 (2)4.3 基本内容 (2)4.4 数据格式 (2)4.5 格网尺寸 (3)4.6 数据覆盖范围 (3)4.7 空白区域 (3)4.8 地形类别划分 (3)4.9 数学精度 (4)5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 (4)5.1 技术路线 (4)5.2 工艺流程 (4)6技术要求 (5)6.1 带高程信息要素提取 (5)6.2 数据编辑 (5)6.3 构TIN (5)6.4 内插DEM (5)6.5 DEM裁切 (6)6.6 DEM接边 (6)6.7 元数据制作 (6)7成果归档与汇交要求 (6)7.1 基本要求 (6)7.2 成果数据上交 (7)7.3 各种文档资料上交 (7)7.4 数据组织 (7)1范围本技术规定规定了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四川省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与建库。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798-2007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8315-2001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3989-201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CH/T 1015.2-2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CH/T 9009.2-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 000 1:10 000 1:25 0001:50 000 1:100 000 数字高程模型》●CH/T 3007.2—2011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2部分:1:5000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CH/T 1001-2005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4-2005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 1007-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3术语3.1不规则三角网(TIN)是基于三角形对数字高程模型表面建模的一种方法。

《测绘标准》测绘标准体系

《测绘标准》测绘标准体系
107.12
西双版纳傣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
CH/T
CH/T4014-1999
200获取与处理类标准
标准类名称
标准类编号
标准类数量
标准序号
标准名称
宜订级别
标准代号
备注
大地测量
201
19
201.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GB/T 12897-2006
201.2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GB/T 12898-1991
CH/T
CH/T 1006-2000
203.9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T
GB/T 17157-1997
203.10
摄影测量数字测图记录格式
GB/T
GB/T 17158-2008
203.11
1:5 000 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航摄像片室内外综合判调法作业规程
CH/T
CH/T 4008-1999
107.8
藏语(拉萨语)地名译音规则
CH/T
CH/T 4009-1999
107.9
哈萨克语地名译音规则
CH/T
CH/T 4010-1999
107.10
柯尔克孜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
CH/T
CH/T 4012-1999
107.11
藏语(安多语)地名译音规则
CH/T
CH/T 4013-1999
GB/T
GB/T 17160-2008
206.6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

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产品检测与评价

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产品检测与评价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产品检测与评价Product testing and assessment for 1:10000 digital 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目次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检测内容和方法 (1)4 质量评价 (5)前言本规定是应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需要,针对目前的技术水平,结合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生产的独特性,提出了产品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本规定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邓国庆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产品检测与评价Product testing and assessment for 1:10000 digital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产品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中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的检测及质量评价。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文。

在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989-1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XXXX-XXXX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 XXXX-XXXX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1:10000 矢量核心地形要素/全要素生产技术规定3 检测内容和方法3.1产品质量元素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的质量主要是通过表1规定的质量元素来评价的。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产品检测与评价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产品检测与评价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数字高程模型产品检测与评价Product testing and assessment for1:10000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本规定草案是为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中对1:10000数字高程模型产品成果质量的检测和评价的需要,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规定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起草单位:山西省测绘局本规定主要起草人:王喜瑞孔令礼尚彩娥李建平周耀学前言1范围 (1)2引用标准 (2)3检测内容和方法 (3)4质量评价 (4)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数字高程模型产品检测与评价Product testing and assessment for 1:10000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产品的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的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中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产品的检测和评价。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

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XXXX-XXXX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CH XXXX-XXXX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 XXXX-XXXX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 XXXX-XXXX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3检测内容和方法3.1数字高程模型产品质量特性(见表1)表13.2基本要求3.2.1提交检测的成果资料应包括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文件(基于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的DEM 生产同时应提交矢量数据)、特征点(线)矢量文件(根据需要提交)、元数据文件、保密的检测点文件、文档簿、技术设计书、质量检查报告、技术总结和有关技术规定。

2023年新版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真题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3年新版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真题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3年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第1题:某测绘单位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措施完毕了某铁路枢纽1: 500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

测区地势平坦,分布有居民地、铁路、公路、农田、林地、沙地和河流等要素。

测图作业中,基本控制点采用一级GPS网和四等水准路线联测,图根点采用图根导线和图根水准联测,地形图数据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野外采集,由内业编辑处理生成1:500地形图数据,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设施、管线、境界、地貌、注记等九类;地形图旳平面和高程精度采用高于数据采集精度旳措施实地检测;项目成果按规范规定整顿提交。

成果质量检查时,对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进行平面精度检测,获得了明显地物点旳图上点位较差△1~△30(单位:mm),计算得到点位较差旳平方和[△△]=4.80 mm2。

问题:1、以框图形式绘制本项目外业生产开始后旳测图作业流程图。

2、根据测区状况,指出题中未列出旳三类1: 500数字地形图要素。

3、计算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地物点旳图上点位中误差。

(计算成果保留二位小数)【答案】:1、外业生产开始后旳测图作业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2、根据《1:500 1:1000 1:2023地形图图式》(GB7T 20257. 1-2023)规定可知,所有地图地物要素可分为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和植被与土质八大类。

故题中未列出旳三类1:500数字地形图要素为水系、交通、植被与土质。

3、根据题意,成果质量检查时,对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进行平面精度检测,获得了明显地物点旳图上点位移较差301~∆∆(单位:mm ),计算得到点位较差旳平方和[∆∆]=4.80mm2。

由于地形图旳平面和高程精度采用高于数据采集精度旳措施实地检测,因此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地物点旳图上点位中误差按如下措施计算:设图上点位中误差为MP ,则Mp=n][∆∆±。

根据题意:[∆∆]=4.80mm2,n =30,因此Mp=n ][∆∆±=±0.40(mm )。

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范

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范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producing 1:10000 digital orthophoto map(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前言本规定的编写汇合了我国测绘部门近几年有关“数字正射影像(DOM)”的生产经验与试验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基础制图分委员会制订的《数字正射影像内容标准草案》(1997.1)及美国内务部USGS制订的《数字正射影像标准》(1998.1)等重要资料。

本规定配合《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标准,专门用于指导测绘生产1:10000数字正射影像(DOM)产品。

本规定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起草。

本规定要紧起草人:周一。

目次前言1范围 (1)2 引用标准.......................................................................................1 3术语.............................................................................................1 4资料预备.......................................................................................2 5生产流程与技术要求 (2)6作业规程.......................................................................................8 7数据文件治理.................................................................................12 8产品归档 (12)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1:10000 digital orthophotos map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基于航空影像的1: 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采集制作技术、生产工艺流程、作业规程及其质量操纵要求。

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技术规定

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技术规定

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技术规定1:10000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producing 1:10000 digital orthophoto map(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前言本规定的编写聚拢了我国测绘部门近几年有关“数字正射影像(DOM)”的生产体会与试验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基础制图分委员会制订的《数字正射影像内容标准草案》(1997.1)及美国内务部USGS制订的《数字正射影像标准》(1998.1)等重要资料。

本规定配合《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标准,专门用于指导测绘生产1:10000数字正射影像(DOM)产品。

本规定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起草。

目次前言1 范畴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 (1)4 资料预备 (2)5 生产流程与技术要求 (2)6 作业规程 (8)7 数据文件治理 (12)8 产品归档 (12)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1:10000 digital orthophotos map1 范畴本规定规定了基于航空影像的1: 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采集制作技术、生产工艺流程、作业规程及其质量操纵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1:10000数字正射影像的采集与建库,其它以正射影像为基础的复合地图产品的制作、或是基于其它影像类型制作DOM,可参照其有关部分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

在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技术规定

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技术规定

1:10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生产技术规定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 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producing 1:10000 digital orthophoto map( 征采建议稿 )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前言本规定的编写聚集了我国测绘部门近几年有关“数字正射影像( DOM)”的生产经验与试验研究成就,同时参照了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基础制图分委员会制定的《数字正射影像内容标准草案》(1997.1 )及美国内务部 USGS制定的《数字正射影像标准》(1998.1 )等重要资料。

本规定配合《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 1:10000 1:50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标准,特意用于指导测绘生产1:10000 数字正射影像( DOM)产品。

本规定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草拟。

本规定主要草拟人:周一。

II目次序言1范⋯⋯⋯⋯⋯⋯⋯⋯⋯⋯⋯⋯⋯⋯⋯⋯⋯⋯⋯⋯⋯⋯ ⋯ ⋯ ⋯ ⋯ ⋯ ⋯ ⋯ ⋯⋯12引用准⋯⋯⋯⋯⋯⋯⋯⋯⋯⋯⋯⋯⋯⋯⋯⋯⋯⋯⋯⋯1⋯⋯⋯⋯⋯⋯⋯⋯⋯3⋯⋯⋯⋯⋯⋯⋯⋯⋯⋯⋯⋯⋯⋯⋯⋯⋯⋯⋯⋯⋯⋯ ⋯ ⋯ ⋯ ⋯ ⋯ ⋯ ⋯⋯ ⋯14料准⋯⋯⋯⋯⋯⋯⋯⋯⋯⋯⋯⋯⋯⋯⋯⋯⋯⋯⋯⋯2⋯ ⋯ ⋯ ⋯ ⋯ ⋯ ⋯⋯⋯5 生流 程 与技要求⋯⋯⋯⋯⋯⋯⋯⋯⋯⋯⋯⋯⋯⋯⋯⋯⋯⋯⋯⋯2⋯ 6⋯ ⋯⋯作程⋯⋯⋯⋯⋯⋯⋯⋯⋯⋯⋯⋯⋯⋯⋯⋯⋯⋯⋯⋯8⋯ ⋯ ⋯ ⋯ ⋯ ⋯ ⋯ ⋯⋯7数 据 文件管理⋯⋯⋯⋯⋯⋯⋯⋯⋯⋯⋯⋯⋯⋯⋯⋯⋯⋯⋯⋯⋯ ⋯ ⋯ ⋯ ⋯ ⋯⋯128品档⋯⋯⋯⋯⋯⋯⋯⋯⋯⋯⋯⋯⋯⋯⋯⋯⋯⋯⋯⋯⋯ ⋯⋯ ⋯ ⋯ ⋯ ⋯ ⋯⋯1 2II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 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1:10000 digital orthophotos map1范围本规定规定了鉴于航空影像的 1: 10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收集制作技术、生产工艺流程、作业规程及其质量控制要求。

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指标

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指标

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指标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地形数据模型,它用于描述地表的高程信息。

DEM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辨率,DEM的分辨率是指在地表上每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大小。

分辨率越高,表示DEM能够更精细地描述地形特征,但也会导致数据量增加和处理复杂度提高。

2. 精度,精度是指DEM中高程数值的准确性,通常以垂直精度和水平精度来衡量。

垂直精度表示DEM中高程数值与实际地面高程的偏差程度,水平精度则表示DEM中地面位置的准确性。

3. 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是指DEM数据集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全球范围。

4. 数据源,DEM的数据源可以是激光雷达(LIDAR)、光学影像解译、雷达干涉测量等多种遥感和测量技术。

不同的数据源会影响DEM的精度和分辨率。

5. 数据格式,DEM可以以栅格模型或矢量模型的形式存在,不
同的数据格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6. 衍生产品,基于DEM数据,可以生成坡度、坡向、流域分析、地形曲率等衍生产品,这些产品对地形特征的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
意义。

总的来说,DEM技术指标涉及到数据的分辨率、精度、覆盖范围、数据源、数据格式以及衍生产品,这些指标对于DEM在地理信
息分析、地形测量、环境模拟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

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 1:10000 digital 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 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目次前言 (I)1范围 (2)2引用标准 (2)3术语 (2)4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3)5作业方法与工艺流程 (4)6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8)7操作规程 (10)8质量控制 (14)9数据更新 (16)10文件命名和数据组织形式 (17)11产品归档 (17)前言本规程是应1:10000数字化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对1:10000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的需要,根据目前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规程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陕西测绘局山西省测绘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曹建成李建平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 1:10000 digital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1:10000核心地形要素生产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工艺流程。

适用于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的采集、更新与建库。

其它专题矢量要素及相关复合产品的制作也可参照其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990-92 1:5000、1:10000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ZBCH02-85 1:5000、1:10000地形图航片综合判调作业规程GB/T 5791-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10000矢量地形要素内容与分类GB/T××××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定GB/T××××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GB/T 1398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 2260-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917.2-89 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名称和编号GB 194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路线名称代号SL213-98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3 术语3.1要素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四川省1:10000DEM生产技术规定

四川省1:10000DEM生产技术规定

编号:JSGD05四川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技术规定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二〇一三年十月四川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高程模型(DEM )生产技术规定年 月 日设计负责人: 主要设计人:年 月 日编写单位(盖章): 审核意见:审 核 人: 年 月 日 批准单位(盖章): 审批意见: 审 批 人:目录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术语 (2)3.1 不规则三角网(TIN) (2)3.2 数字高程模型(DEM) (2)4产品规格 (2)4.1 数学基础 (2)4.2 分幅与编号 (2)4.3 基本内容 (2)4.4 数据格式 (2)4.5 格网尺寸 (3)4.6 数据覆盖范围 (3)4.7 空白区域 (3)4.8 地形类别划分 (3)4.9 数学精度 (4)5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 (4)5.1 技术路线 (4)5.2 工艺流程 (4)6技术要求 (5)6.1 带高程信息要素提取 (5)6.2 数据编辑 (5)6.3 构TIN (5)6.4 内插DEM (5)6.5 DEM裁切 (6)6.6 DEM接边 (6)6.7 元数据制作 (6)7成果归档与汇交要求 (6)7.1 基本要求 (6)7.2 成果数据上交 (7)7.3 各种文档资料上交 (7)7.4 数据组织 (7)1范围本技术规定规定了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四川省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与建库。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798-2007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8315-2001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3989-201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CH/T 1015.2-2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CH/T 9009.2-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 000 1:10 000 1:25 0001:50 000 1:100 000 数字高程模型》●CH/T 3007.2—2011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2部分:1:5000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CH/T 1001-2005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4-2005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 1007-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3术语3.1不规则三角网(TIN)是基于三角形对数字高程模型表面建模的一种方法。

四川省1:10000DLG生产技术规定

四川省1:10000DLG生产技术规定

编号:JSGD04四川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线划图(DLG)生产技术规定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二〇一三年十月四川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线划图(DLG )生产技术规定年 月 日设计负责人: 主要设计人:年 月 日编写单位(盖章): 审核意见: 审 核 人:年 月 日 批准单位(盖章): 审批意见: 审 批 人:目录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术语 (2)3.1 结构线 (2)3.2 标注点 (2)3.3 有向点 (2)4产品规格 (2)4.1 数学基础 (2)4.2 分幅与编号 (2)4.3 基本内容 (2)4.4 数据格式 (2)4.5 地形类别划分 (3)4.6 数学精度 (3)4.7 要素分类、编码及几何类型 (3)4.8 数据接边 (3)5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 (4)5.1 总体技术路线 (4)5.2 总体工艺流程 (4)5.3 1:10000DLG生产 (5)5.4 1:10000DLG更新 (7)6技术要求 (9)6.1 1:10000DLG生产技术要求 (9)6.2 已有1:10000DLG更新技术要求 (16)7成果归档与汇交要求 (19)7.1 基本要求 (19)7.2 成果数据上交 (19)7.3 各种文档资料上交 (20)7.4 数据组织 (20)本技术规定规定了1:10 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四川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线划图(DLG)的数据采集、更新与建库。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GB/T 13977-2012《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以下简称《航外规范》);●GB/T 13990-2012《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以下简称《航内规范》);●GB/T 20257.2-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4511-2008 《地图印刷规范》;●GB/T 25344-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GB/T 10302-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代码》;●CH/T 1015.1-2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 000 1:50 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 3007.2-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2部分:1:5 000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7-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2013年10月《四川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规定》。

注册测绘师摄影测量与遥感重点案例分析

注册测绘师摄影测量与遥感重点案例分析

注册测绘师摄影测量与遥感重点案例分析ξ3.4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生产案例一,背景材料根据某地区基础测绘工作的建议,准备工作生产该地区1:1万比例尺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

为了搞好准备工作工作,前期已精心安排顺利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等工作。

下面了解一下测区概况和现有资料情况。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坐落于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城市,总面积约5600km2。

形成全测区的地形类别为丘陵地,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均值低点为10m,最低海拔为120m。

2.主要技术依据(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ch/t1015.2―2021);(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1008―20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1015.1―2021)(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建议》(gb/t17941―2021);(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环评》(gb/t18316―2021);(6)平面系统使用1980西安坐标系;(7)高程系统使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航空摄影资料航空摄影使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摄影比例尺1:1万,航摄相机型号为rc―30,像是幅为23cm×23cm,航摄仪焦距152mm,影像读取分辨率0.02mm,像片类型为黑白片。

航摄总面积5600km2。

测区共布设56条航线,每条航线96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5376张,东西向飞行,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监部门的检查环评,其飞行器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用户规范和设计建议。

4.其他资料情况1)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成果情况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按丘陵地区布设方案实施,其基本情况如下:(1)整个测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架设一个上恩控制点的间隔,展开航线布点,旁向按每2条航线布设一排平高控制点的方案进行布点,以确保每条航线都有一排外业平高控制点,且点与点之间的间隔均为4条航线。

数字高程模型 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

数字高程模型 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一种数字化的地形模型,用来描述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势。

它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是许多地质、地形和环境研究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数字高程模型与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的关系,以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 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数字高程模型是指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如激光雷达、遥感影像、地面测量等)获取地表高程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的地形模型。

它可以包括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数字地形和表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and Surface Model,DTSM)等。

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与应用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自然资源调查等领域至关重要。

2. 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是指在航空摄影测量领域,根据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标准和规定,制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流程。

其目的是规范和指导航空摄影测量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在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中,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和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3. 数字高程模型与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的关系数字高程模型与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在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通过激光雷达、摄影测量等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用于制作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分辨率和一致性也受到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的约束和规定。

规范的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对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数字高程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数字高程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地形分析、地貌学研究、水资源调查、气候模拟等科学研究的基础数据。

[生活]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中常见问题解析

[生活]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中常见问题解析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中常见问题解析摘要: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数字表达,可以进行空间描述,并衍生出等高线、坡度及坡向等信息,在地理地质、测绘、工程建设等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工作量较大,任务繁重且时间较短,在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以坐标转换问题、属性项问题、图形编辑问题、接边与图形输出为中心,研究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中常见问题,为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及实际应用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字:1:10000 数字高程模型 DEM 常见问题一、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过程研究数字高程模型,英文缩写为DEM,是通过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内插形成,进行区域地貌形态描述。

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数字方法,在地理地质、测绘、工程建设、军事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数字高程模型按照一级精度建执行,格网尺寸为5m×5m,高程数据取位为0.1m,在平地作业高程中误差为0.5m,丘陵、山地及高山地高程中误差分别为1.2m、2.5m与5m。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过程主要为:准备工作,主要进行原图扫描,预处理等,通过屏幕数字化,进行矢量数据生成,通过修改生成数字高程模型,通过检查验收后应用。

具体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图1:数字高程模型生产示意图在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中,其数字化后期处理主要是进行矢量数据编辑,形成coverage并压缩为eOO文件,eOO文件为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的重要基础。

这个过程的处理与完成多是应用ARC/INFO系统来实现。

其中ARC系统承担着空间特征与拓扑关系描述,INFO系统主要为记录属性数据关系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过ARC/INFO系统,实现数据输入、存储、处理、分析与结果输出全过程,具备网络分析、空间分析、动态预测等功能,可以产生高层次地理信息。

然而该系统在应用中数据输入需要采取手扶跟踪数字化,操作效率较低,应用GeoScan,其操作界面较好,鼠标自动跟踪扫描图形,输入效率高,且容易被用户掌握,虽然应用ARC/INFO系统可以实现数字高程模型制作,但其平三角难以消除,应用GeoTIN 则可以有效消除不利影响。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08.06.24•【文号】国土地调查办发[2008]50号•【施行日期】2008.06.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利用DEM 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国土地调查办发〔2008〕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经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办。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八年六月)目录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3.1 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 3.2 格网3.3 格网单元3.4 坡度3.5 坡度栅格数据图3.6 坡度分级图斑3.7 坡度分级图3.8 耕地坡度分级图4 总则4.1 目的4.2 组织形式4.3 DEM选择4.4 比例尺4.5 数学基础4.6 补充规定5 资料收集5.1 DEM5.2 行政区域调查界线6 技术路线及流程7 生产坡度分级图7.1 DEM预处理7.2 坡度计算7.3 坡度分级图8 确定耕地坡度分级8.1 确定方法8.2 要求8.3 编制耕地坡度分级图9 成果9.1 坡度分级图成果9.2 耕地坡度分级图成果10 检查验收10.1 坡度分级图10.2 耕地坡度分级图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坡度分级要素属性表附录 B (规范性附录)耕地坡度分级图式图例附录 C (参考性附录)坡度分级元数据文件前言一、本规定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中常见问题解析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中常见问题解析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中常见问题解析摘要: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数字表达,可以进行空间描述,并衍生出等高线、坡度及坡向等信息,在地理地质、测绘、工程建设等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工作量较大,任务繁重且时间较短,在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以坐标转换问题、属性项问题、图形编辑问题、接边与图形输出为中心,研究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中常见问题,为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及实际应用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字:1:10000 数字高程模型 DEM 常见问题一、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过程研究数字高程模型,英文缩写为DEM,是通过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内插形成,进行区域地貌形态描述。

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数字方法,在地理地质、测绘、工程建设、军事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数字高程模型按照一级精度建执行,格网尺寸为5m×5m,高程数据取位为0.1m,在平地作业高程中误差为0.5m,丘陵、山地及高山地高程中误差分别为1.2m、2.5m与5m。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过程主要为:准备工作,主要进行原图扫描,预处理等,通过屏幕数字化,进行矢量数据生成,通过修改生成数字高程模型,通过检查验收后应用。

具体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图1:数字高程模型生产示意图在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中,其数字化后期处理主要是进行矢量数据编辑,形成coverage并压缩为eOO文件,eOO文件为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的重要基础。

这个过程的处理与完成多是应用ARC/INFO系统来实现。

其中ARC系统承担着空间特征与拓扑关系描述,INFO系统主要为记录属性数据关系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过ARC/INFO系统,实现数据输入、存储、处理、分析与结果输出全过程,具备网络分析、空间分析、动态预测等功能,可以产生高层次地理信息。

然而该系统在应用中数据输入需要采取手扶跟踪数字化,操作效率较低,应用GeoScan,其操作界面较好,鼠标自动跟踪扫描图形,输入效率高,且容易被用户掌握,虽然应用ARC/INFO系统可以实现数字高程模型制作,但其平三角难以消除,应用GeoTIN 则可以有效消除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1:10000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本规定的编写汇集了我国测绘部门近几年有关“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产经验与试验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基础制图分委员会制订的《数字高程数据内容标准草案》(1997.1)及美国内务部USGS制订的《数字高程模型标准》(1998.1)等重要资料。

本规定配合《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标准,专门用于指导生产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产品。

本规定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测绘局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起草。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周一。

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 (1)4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5 总体技术要求 (2)6生产流程与技术要求 (3)7作业规程 (8)8数据文件管理 (17)9产品归档 (19)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1:10000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1: 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数据采集技术、生产工艺流程及作业规程。

本规定适用于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的采集与建库,其它以DEM为基础的复合地图产品的制作以及DEM修测亦可参照有关部分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CH/T XXXXX-XXXX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3 术语3.1 不规则三角网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是基于三角形对数字高程模型表面建模的一种方法。

由一个三角形代表了地表上一块等倾斜的平面,其高程的数学表达式为:Z = a0 + a1x + a2y故基于三角形表面建模,地形表面将由一系列相互连接严密无缝的三角形所构成,结构简单,应用灵活,其独特的优势是能够方便地融合断裂线等数据。

3.2 数字高程模型DEM格网是基于正方形格网对DEM表面建模的一种方法,由方格网4点高程构成一个双线性表面,其数学表达为:Z = a0 + a1x + a2y + a3xy故基于方格网的表面建模,其地形表面是由一系列相互邻接的双线性表面所构成,其数据存贮、处理极为简便,特别适用于大区域、地形连续、全局性的DEM表面建模。

4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4.1 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时应注意优先收集现势性强的资料。

a)同等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的实测地形图或DRG数据。

b)航空摄影资料—底片或其扫描影像;—航摄仪检校参数;—航摄验收报告;—航摄仪鉴定表。

c)外业控制成果。

d)内业空三加密成果。

e)坐标改正数和高程改正数。

4.2 资料分析4.2.1航摄资料的分析a) 航摄质量(含影像质量、飞行质量等),查看“航摄验收报告”:—是否影像清晰,框标完整,有无云层覆盖,摄影死角等;—飞行方向,相片倾斜角,航摄比例尺,航高及航高差,摄影日期与时间、航向旁向重叠,航摄比例尺等;b) 相机参数,查看航摄仪鉴定表:1) 相机检测数据—框标坐标、像主点坐标,自准直点坐标(含坐标系及框标点号分布略图);—检定焦距;4.2.2 地形图资料a)成图年代,成图方法,采用的大地基准,高程基准,等高距,版图式等。

b)成图材料(印刷图,薄膜图,刻图)与类型(合版图,分版图)c)原图若是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则应准备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变换所需的每幅图图廓点坐标改正数与公里网坐标改正数。

原图若不是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则应提供每幅图不同高程系统之间的改正值。

5总体技术要求5.1 DEM格网点间距及高程精度a)DEM 格网间距12.5米,地形破碎及陡峭的地区可采用6.25米。

b)DEM格网点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1的规定c)全数字摄影测量按“一级”精度执行,一般情况下按“二级”精度要求执行;d)密林等隐蔽地区高程中误差按表1中数据1.5倍计;e)DEM内插点的高程中误差按表1中数据1.2倍计;表15.2 起止格网中心点坐标根据四个内图廓角点坐标计算公式如下:X起=X max=[INT[MAX(X1,X2,X3,X4)/⊿d]+1]ⅹ⊿d -⊿d/2Y起=Y min=[INT[MIN(Y1,Y2,Y3,Y4)/⊿d]]ⅹ⊿d+⊿d/2X止=X min=[INT[MIN(X1,X2,X3,X4)/⊿d]]ⅹ⊿d+⊿d/2Y止=Y max=[INT[MAX(Y1,Y2,Y3,Y4)/⊿d]+1]ⅹ⊿d-⊿d/2 (1)式中:(X1,Y1)…(X4,Y4)为四个内图廓角点坐标,(+X指北,+Y指东)。

(X max,Y min)为DEM起始格网中心坐标。

(X min,Y max)为DEM终止格网中心坐标。

5.3 DEM上交成果范围:为了便于接边检查,上交DEM数据成果范围应根据公式(1)计算的结果向外增加一排高程格网点。

X max'= X max + ⊿d Y min'= Y min - ⊿dX min'= X min -⊿d Y max'= Y max + ⊿d (2)所有同名格网点高程值之差应小于表1中格网点高程中误差。

同一投影带相邻图幅DEM可直接拼接,位于投影带边缘的图幅,应在公式(2)的基础上向带边缘方向增加三列有效高程格网点,以供处理带间DEM接边之需。

6生产流程与技术要求DEM的生产目前主要采用二种方式:a)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

b)数字摄影测量法。

6.1 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6.1.1 生产工艺流程 (见图1)6.1.2 技术要求6.1.2.1 地形图扫描a)根据图面要素特别是等高线密度选择扫描分辨率,一般不低于400dpi。

b)根据扫描图像灰度直方图选择亮度值与阈值,确保二值化后不漏要素,尽量减少断线和粘连。

6.1.2.2 定向与几何校正栅格图像经定向与几何校正后,内图廓点、公里格网点的坐标与理论值偏差不大于1.0米。

6.1.2.3 矢量化a)图形要素点线位置的采集误差,偏离栅格影像不大于一个象素。

b)图形要素的分层与代码应正确无误。

c)高程点、等高线无遗漏,高程赋值无误。

d)在图幅范围内至少选择28个高程检查点数字化,其中每条图边附近各2点,其余点在图内均匀分布。

该数据文件单独记盘,交质控部门保存。

e)与西北图幅接边,包括位置接边和属性接边。

6.1.2.4与邻图等高线拼接就目前的作业水平和技术手段而言,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a)与周边8幅图进行等高线、高程点拼接后,按内图廓的外接矩形外扩20个格网间距(250m)的范围进行裁切;对于平坦地区,外扩范围内没有等高线,则应继续外扩直至含有高程点,保证构TIN的范围能覆盖全图幅。

b)为了大面积构TIN,并内插DEM ,可将测区内任意多幅图(软硬件允许时)高程信息层拼接在一起。

6.1.2.5 构TINa)TIN图形与等高线底图叠合,无异常三角形(包括不合理的平三角形与跨越等高线的狭长三角形等)。

b)生成TIN的线网透视图进行三维可视化检测,应无高程异常而显现的粗差点、线或区域。

6.1.2.6 内插DEMa)由DEM反生成的等高线与原图等高线按公里格网叠合检查,同名等高线偏移不大于1/2等高距。

b)平差后所有同名格网点的高程值应一致。

6.1.2.7 元数据文件内容正确、无遗漏。

6.2 数字摄影测量法6.2.1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6.2.2 技术要求6.2.2.1 影像扫描a) 扫描分辨率的选择如该影像数据需供制作数字正射影像(DOM)使用,则扫描分辨率的选择按《1:1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技术规程有关内容执行。

一般情况下,以对应的地面分辨率为0.8~1.0m进行测算,即像片比例尺1:35000,选择25μm,像片比例尺1:25000,选择35μm。

b) 扫描参数的测定与设置扫描影像的灰度直方图在0~255间并近似正态分布。

c) 扫描质量扫描影像清晰,框标完整。

6.2.2.2 定向精度要求(见表2)6.2.2.3 DEM精度要求a)DEM格网间距12.5m。

b)凡是用于内插DEM的数据(如视差曲线、像方格网模型等),均应通过影像立体模型配准,进行人机交互编辑,改正自动匹配造成的误差以及森林、楼宇高差,使之切准地面,去除粗差。

6.2.2.4 DEM拼接a)单模型DEM之间应至少有2~3个格网的重叠带。

b)同名格网上高程较差不超过2格网点高程中误差。

c)平差后,所有同名格网点高程应一致。

6.2.2.5 图幅DEM裁切按按照DEM上交成果范围进行裁切。

6.2.2.6元数据文件内容正确,无遗漏。

图1 生产工艺流程图 2 生产工艺流程图7 作业规程7.1 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方法7.1.1 作业要求7.1.1.1 预处理a)作业准备—原图为刻图膜的先翻晒二底图;—按矢量化软件与技术要求,建立图层控制模板,设置图层属性项及其字段名,字段类型,字节数及显示色等;—建立测区文件管理的目录路径。

b)地形图预处理—图幅等高线接边检查,特别是等高距不相同的相邻图幅,有矛盾处应作出标示并提出处理方法并进行修正;—选择高程检测点的点位以及推测区;并在图边标示图例。

7.1.1.2 地图扫描a)选择适当的扫描分辨率。

b)通过试验选择恰当的图像亮度值与阈值。

c)尽可能减少数据量—公里网线尽可能放置得与扫描缝隙平行;—超出图廓整饰信息范围之外的无用数据裁去。

7.1.1.3定向与几何校正a)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坐标变换公式。

b)设置地图重采样分辨率。

一般采用其原始扫描分辨率,最临近点法重采样。

c)坐标转换。

如要将1954年北京坐标系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系,则应根据内图廓点和公里格网点坐标改正参数,换算至1980西安系坐标,再根据该数据进行定向与几何校正。

d)根据坐标变换公式确定控制点个数,选择点位位置—相似变换,至少量测两点(内图廓的对角),再加另两角点作为多余观测;—仿射变换,至少量测三点(三内图廓点),再加上一角点作为多余观测;—双线性变换,至少量测四个内图廓点,再在图幅中部加测1~2个格网点;—二次多项式变换,至少量测六点(内图廓点四角,图内均匀分布两个格网点),另加三个以上格网点;—逐格网几何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