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药业有限公司)熟地黄工艺规程
![(药业有限公司)熟地黄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4728ad58f5f61fb636661d.png)
目录1、产品名称和产品代码2、产品剂型、规格、批量3、产品概述4、生产依据及炮制方法5、生产工艺流程图6、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7、质量监控8、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取样操作规程9、工艺卫生要求10、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1、原辅料、包材消耗定额12、物料平衡的计算及其平衡限度13、成品收率14、变更历史标准管理规程目的:建立熟地黄炮制加工艺,使生产质检部门有法可依。
范围:熟地黄炮制加工过程。
责任者:生产部、质量部。
内容:1.产品名称和产品代码1.1产品名称:熟地黄1.2汉语拼音:shudihuang1.3产品代码:CP11112.产品剂型、规格2.1产品剂型;中药饮片2.2产品规格:统2.3包装规格:1kg/袋*20袋*袋2.4批量:100kg-1000kg3.产品概述:3.1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
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3.2产地:河南、山西、河北3.3性状: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 〜9cm。
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紋、芽痕、横长皮孔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
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潢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投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
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
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
气徼,味微甜。
熟地黄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甜。
3.4【性味与归经】甘,微温。
归肝、肾经。
3.5【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炮制规程(熟地黄)
![炮制规程(熟地黄)](https://img.taocdn.com/s3/m/688ee5f89e3143323868930b.png)
熟地黄炮制规程1.生产准备1.1 按《一般区人员净化、更衣规程》进行更衣后,进入生产岗位。
1.2 生产前检查1.2.1 工作区域已清洁,不存在任何与岗位操作无关的文件、物料。
1.2.2 计量设备必须有校验合格证,并在校验合格有效期内。
同时使用前应进行调零校正。
1.2.3 生产用盛装容器均应清洁、消毒,容器外无原有的任何标记,并有清洁状态标示卡。
1.2.4 有清场合格证、生产指令,有空白生产记录。
1.2.5 检查物料应有合格的检验报告书号,根据生产指令核对所领物料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
2.生产操作2.1净选2.1.1 将生地黄摊于洁净的拣药台上,拣去其中的杂质,包括非药用部分和已变质不能入药的部分。
并将净选后的生地黄盛放于洁净容器中。
2.1.2 称量已净选的生地黄重量,填写容器标签,注明生地黄净药材的重量,交下道工序。
2.2 洗药操作人员将净选后的生地黄原药材投入洗药机中,洗至洗药机流出的水洁净即可,将洗净的生地黄置洁净容器中,交下道工序。
2.3 蒸制取洗好的生地黄,置蒸煮锅内,蒸制,按《蒸药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定蒸汽压力0.01~0.03 Mpa,温度:100~105℃,时间:10~12小时。
将蒸好的熟地黄置洁净容器中(若熟地黄长度超过5cm以上需切制成长段),交干燥工序。
2.4切制:根据生产指令和工艺工求,按《切药机标准操作规程》将熟地黄切制成厚片或块,交干燥工序。
2.5干燥2.5.1 操作人员将待干燥的熟地黄加入到循环烘箱的烘盘中,按循环烘箱操作规程操作,在70~90℃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10~12小时。
2.5.2 将干燥后的熟地黄置于洁净袋中,填写熟地黄净药材容器标签,交净料库,及时请验。
与地黄原药材的重量相比,计算地黄炮制收得率。
3.生产同步填写生产记录。
4.生产结束后应按规定进行清场,并填写清场记录。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中成药公司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中成药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c97d976779563c1ec4da7136.png)
目的:为熟地黄生产提供符合要求的生产工艺,规范熟地黄生产操作,严格工艺管理,特制订本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熟地黄的生产操作。
责任:生产车间、生产供应部、质量部内容:1、产品概述1.1产品名称:熟地黄产品代码:CP4881.2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
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1.3产地:主产于河南等地。
1.4规格:统1.5性状: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
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
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
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
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
气微,味微甜。
饮片:熟地黄: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甜。
1.6性味与归经:甘,微温。
归肝、肾经。
1.7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1.8用法用量:9~15g。
1.9成品贮藏及注意事项:置通风干燥处。
1.10、生产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及四部。
2、生产工艺流程3. 饮片生产过程及工艺要求3.1 【净制】3.1.1 使用工具:周转箱。
3.1.2 目的:除去杂质等。
3.1.3 操作程序:将本品置工作台上,除去杂质,用周转箱盛装。
3.1.4 质量要求:通过上述操作,本品杂质不得超过2%。
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
![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f023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1.png)
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在咱们的传统中药里,熟地黄可是个宝贝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制作过程,大家千万别眨眼哦!1. 材料准备1.1 选材首先,咱得挑选地黄。
这可不是随便买的那种地黄,而是得选那种老老实实、长得健壮的地黄。
记住了,地黄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成品的效果。
1.2 清洗拿到地黄后,先把它们洗个澡。
用清水把地黄上的泥土洗净,洗到水变清为止。
要是有点小颗粒儿或者杂质,别慌,慢慢洗掉就好。
2. 初步处理2.1 切片洗净后的地黄要切成薄片,薄片不仅更容易干燥,还能让药效更好地释放出来。
切片时动作要稳,要保证每片都差不多大,这样蒸的时候才均匀。
2.2 晒干切好的地黄片得放在阳光下晒干。
最好是选择一个干燥的天气,阳光充足的日子,晒一两天,直到地黄片完全干透。
3. 蒸制过程3.1 九蒸现在,咱进入了最重要的步骤——九蒸。
蒸地黄可不是简单的蒸一蒸那么容易哦!需要反复蒸九次,每蒸一次,就得等地黄完全冷却后再蒸下一次。
每次蒸的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
这样做可以让地黄的药性更充分地释放出来,达到最佳效果。
3.2 九晒蒸完后,还得晒。
每蒸一次地黄,必须晾晒一次,九晒就是这个意思。
晒干后,最好等到地黄片变得干硬,再开始下一次的蒸制。
这样可以确保地黄的质量最上乘。
4. 成品处理4.1 复检九蒸九晒的地黄就制作完成啦!接下来,得对成品进行检查。
看看颜色是否均匀,气味是否醇厚。
如果有些地黄片颜色不一致,那说明制作过程中可能有问题,需要再调整一下。
4.2 贮存把制作好的熟地黄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存放时可以用纸袋或者布袋包好,避免潮湿。
这样可以保持地黄的质量,方便随时取用。
5. 小贴士制作熟地黄的时候,一定要耐心。
每一步都不能马虎,特别是九蒸九晒的过程。
记住,药材的功效全在这些细节里呢!总之,熟地黄的制作过程虽然有点复杂,但绝对值得一试。
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个技巧,做出既有效又安全的熟地黄。
加油!。
1023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1023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6cf2d3b52acfc788ebc97a.png)
目的:为熟地黄生产提供符合要求的生产工艺,规范熟地黄生产操作,严格工艺管理,特制订本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熟地黄的生产操作。
责任:生产车间、生产部、质量部。
内容:1产品概述1.1别名:无1.2规格:厚片2-4 mm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3工艺流程生地黄择洗干燥过净熟地黄包装4炮制工艺操作要求4.1原料加工:择净杂质,大小分档。
4.2洗润:用洗药机洗净泥土,置润药筐中,放入润药池浸泡至七八成透,取出,闷润至透。
浸泡时间春秋约16-24小时,夏季约8-16小时,冬季约48小时。
4.3切片:切厚片2-4 mm。
4.4干燥:烘干。
烘干温度在60~80℃,厚度在3cm以下。
4.5过净:用筛药机筛去碎末。
4.6炮炙:(1)取净生地黄,加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2)取净生地黄,加入黄酒拌匀,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4.7包装:根据本品包装规格要求进行包装。
5原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符合文件TS-QS1-2014-00要求。
6辅料质量标准符合文件TS-QS2-2001-00要求。
7内包材质量标准符合文件TS-QS3-2003-00要求。
8中间产品质量标准符合文件TS-QS4-2023-00要求。
9成品质量标准符合文件TS-QS5-2023-00要求。
10 成品贮存及注意事项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11 消耗定额成品率(%)=成品量(㎏)/药材投料量(㎏)×100%挑选耗率(%)=1-挑选后净药材量(㎏)/原药材投料量(㎏)×100%切烘耗率(%)=1-切制烘干过净后饮片量(㎏)/净药材投料量(㎏)×100% 炮炙耗率(%)1-麸炒成品量(㎏)/炒制投料量(㎏)×100%包装耗率(%)=1-包装成品量(㎏)/包装投料量(㎏)×100%12 包装规格聚氯乙烯袋装,1kg/袋。
001熟地黄(蒸制)生产工艺规程
![001熟地黄(蒸制)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cae8618762caaedc33d42f.png)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1 产品概述: 1.1 名称:熟地黄。
1.2 代码:C001 1.3 规格:厚片或块。
2 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3 工艺流程:注:★为关键工序4炮制工艺操作要求4.l 挑选:清除混在地黄药材中的杂质、非药用部位及霉变品等。
药屑杂质不得过3.0% 4.2 清洗:在洗药池里洗掉粘附在药材上的泥沙,取出,沥干。
4.3蒸制:取经洗净的地黄,置中药蒸煮锅内,按WS·EM·001-00《ZYG-90型中药蒸煮锅操作规程》操作,蒸5~6小时,至地黄内外黑润,取出,晾至约八成干。
ZYG90型中药蒸煮锅核定装载量:每锅蒸制地黄不超过150kg。
4.4 切制:切厚片或块,片厚2.0~4.0mm。
4.4.1按WS·EM·003-00《QWL-150型离心式切药机操作规程》操作,切厚片,片厚2.0~4.0mm;4.4.2“异型片”的监控:在按规定调节好离心切药机后,切制岗位操作工先选取约0.5kg药材试切,由质量监督员QA挑出连刀、碎片及片厚度不在2.0~4.0mm范围内等异型片,称定重量,计算异型片率。
异型片率(%)=异型片量/样品量×100% 标准规定:异型片率不得过10.0%在正式切制过程中,质量监督员QA随时观察切制片型、片厚等,并对切制情况进行评价,一旦发现切制异常,立即停机。
4.5 烘干:将熟地黄片摊开平铺于烘盘中,摊铺厚度均匀,厚度不超过烘盘高度为宜。
按WS·EM·008-00《CT-C-1型热风循环烘箱操作规程》操作,设定烘干温度为75℃温度,设定5分钟时间间隔排湿3分钟。
温度恒定在75±5℃烘3~4小时,至水分不得过13.0%,关闭热风循环烘箱。
CT-C-1型热风循环烘箱核定装载量:每箱烘干熟地黄不超过150kg。
4.6 包装:根据《批包装指令单》规定的包装规格要求进行包装。
地黄、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地黄、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9857198762caaedd33d4b5.png)
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目的:建立地黄、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地黄、熟地黄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地黄、熟地黄5.1.2规格:厚片5.1.3性状:地黄: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
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
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
气微,味微甜。
熟地黄: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甜。
5.1.4企业内部代码:5.1 5 性味与归经:鲜地黄:甘、苦,寒。
归心、肝、肾经。
生地黄:甘,寒。
归心、肝、肾经。
熟地黄:甘,微温。
归肝、肾经。
5.1.6功能与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5.1.7 用法与用量:鲜地黄:12~30g。
生地黄:10~15g。
熟地黄:9~15g。
5.1.8 贮藏:鲜地黄埋在沙土中,防冻;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100g/罐;160g/罐;2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5.1.10 贮存期限:鲜地黄1个月,生地黄、熟地黄36个月。
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 辅料:黄酒。
熟地的制作工艺流程
![熟地的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62b7e9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d.png)
熟地的制作工艺流程
熟地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制作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原材料选用:熟地的选材要求成色优良,质地坚韧,没有虫
蛀或者霉变现象,颜色应该统一,不应该出现色差。
二、清洗加工:将选好的熟地放在流动的清水里浸泡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全部清洗,即可去除表面的杂质以及泥土等。
三、煮制熟地:熟地的煮制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以及不同的熟地
品质来确定煮制的具体方法。
比如用于中药材方剂的熟地一般应该先
将新鲜熟地破碎,再将其放入沸水中焯水,再将泡30分钟。
而用于制
备其他熟地制品的熟地,则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煮制。
四、晾晒加工:在将熟地煮熟之后,需要将其取出放在晾台上,
进行晾晒加工。
晾晒时间应该根据当时的天气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应
该晾晒3~5天左右。
五、分级包装:经过晾晒加工之后,需要根据熟地的质量进行分级,并进行包装。
包装应该严密,以避免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总之,熟地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质量对于中药制剂的功效和
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熟地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各个环节的细节,以确保熟地的质量。
熟地黄的制作工艺流程
![熟地黄的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886ef5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6.png)
熟地黄的制作工艺流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熟地黄的制作工艺流程呀。
你想想看,那不起眼的地黄,经过一番神奇的操作,就变成了大名鼎鼎的熟地黄,这多有意思啊!
先得把地黄给挑出来,就像选秀似的,得选出那些个根壮实、颜色好的地黄来。
这可不是随便挑挑就行的,得有眼光,得会分辨呢!不然怎么能选出好的“苗子”呢。
选好了地黄,接下来就要开始炮制啦。
就跟做菜似的,得掌握好火候和调料。
先把地黄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放到锅里蒸啊蒸。
这蒸的时间可得把握好,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时间长了,地黄可能就“老”啦;时间短了呢,又没熟透,效果可就差远啦。
蒸完了还不算完呢,还得拿出来晒。
这一晒啊,就跟人晒太阳一样,得让地黄好好吸收阳光的能量。
晒的时候也得注意,不能晒得太干,也不能太湿,得恰到好处。
然后呢,再蒸,再晒,如此反复几次。
这就好像给地黄来了一场特别的“训练”,让它变得更强大,更有“本事”。
经过这么多道工序,熟地黄终于诞生啦!你看它,颜色变得黑黑的,油亮亮的,就像一块宝贝似的。
想想看啊,这熟地黄可是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努力啊。
从挑选地黄,到精心炮制,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这就好像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都得用心砌好,才能盖出坚固漂亮的房子。
咱平时要是用熟地黄来煲汤啊、熬药啊,可一定要记得它来之不易呀。
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它的价值。
这就是熟地黄的制作工艺流程,是不是很神奇呢?是不是让你对这小小的熟地黄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呢?反正我是觉得挺了不起的!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东西,真的是太有智慧啦!。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f922a3aaf45b307e9719710.png)
江西臻药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产品概述1.1 品名:熟地黄,成品代码CP10492。
1.2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甜1.3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
归肝、肾经。
1.4 功能与主治:补血滋明,益精填髓。
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虛,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1.5 用法用量:9〜15g。
1.6 规格与包装规格:1kg/包、2kg/包、5kg/包。
1.7 贮存:置通风干燥处^2.处方依据及制法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生地黄2.3 批量每批按100kg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2.4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洗净、蒸制、切厚片、干燥。
3.生产工艺流程图4.饮片批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4.1生产准备4.1.1 文件准备4.1.1.1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明确了饮片批品名、批号、生产批量、炮制加工基本流程、原药材进厂编号及检验单号、投料量等。
4.1.1.2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明确了包装品种名称、规格、批号、包装规格、包装批量、包材用量等。
4.1.1.3生产品种应有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等相关文件。
4.1.1.4生产场所应有卫生要求的文件规定和卫生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5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6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4.1.1.7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工序运行状态标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物料领料单、工序操作记录等空白表格。
4.1.1.8其他有关执行文件。
4.1.1.9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
4.1.2物料准备4.1.2所用物料与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或工艺规程相符。
4.1.2.1核对领(配)料单或物料标签等内容,如物料名称、批号、检验报告书(检验单号)等,应准确无误。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c7a9325901020207409c10.png)
编号: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目录1、品名、代码、规格、批量2、原料、辅料及用量3、标准依据4、产品概述5、熟地黄生产工艺流程图6、熟地黄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的规定7、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8、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及平衡限度9、质量标准及包材清单10、质量控制要点、项目、检查频次11、主要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12、劳动组织、岗位定员、生产时间13、安全及劳动保护14、卫生15、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16、附页16.1标签样稿16.2修订历史一、目的:建立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明确熟地黄生产过程的要求和内容,规范熟地黄生产和质量管理,保证熟地黄产品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熟地黄生产的工艺过程。
三、责任人: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员。
四、正文:1、品名、代码、规格、批量1.1品名及代码:(蒸)熟地黄(个)C009-1 (蒸)熟地黄(片)C009-31.2规格:厚片或个1.3批量: 20kg~1000kg2、原料、辅料及用量原料:地黄代码:Y008 用量:依据生产批量3.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
4、产品概述4.1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
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4.2 炮制蒸法:取生地黄,大小分档,加清水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蒸至黑润,取出,干燥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4.3 性状熟地黄(片):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甜。
熟地黄(个):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讲述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讲述](https://img.taocdn.com/s3/m/ddf285d548d7c1c709a1454c.png)
编号: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目录1、品名、代码、规格、批量2、原料、辅料及用量3、标准依据4、产品概述5、熟地黄生产工艺流程图6、熟地黄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的规定7、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8、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及平衡限度9、质量标准及包材清单10、质量控制要点、项目、检查频次11、主要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12、劳动组织、岗位定员、生产时间13、安全及劳动保护14、卫生15、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16、附页16.1标签样稿16.2修订历史一、目的:建立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明确熟地黄生产过程的要求和内容,规范熟地黄生产和质量管理,保证熟地黄产品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熟地黄生产的工艺过程。
三、责任人: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员。
四、正文:1、品名、代码、规格、批量1.1品名及代码:(蒸)熟地黄(个)C009-1 (蒸)熟地黄(片)C009-31.2规格:厚片或个1.3批量: 20kg~1000kg2、原料、辅料及用量原料:地黄代码:Y008 用量:依据生产批量3.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
4、产品概述4.1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
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4.2 炮制蒸法:取生地黄,大小分档,加清水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蒸至黑润,取出,干燥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4.3 性状熟地黄(片):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甜。
熟地黄(个):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熟地黄(炖)炮制工艺规程
![熟地黄(炖)炮制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53cbe1e336c1eb91a375dae.png)
目录1产品概述 (2)2标准依据 (2)3投料量 (2)4所用物料清单 (3)5所用主要设备和生产场所 (4)6工艺流程图 (5)7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6)7.1生产操作前准备 (6)7.2生产操作过程 (6)7.3包装过程 (7)7.4清场 (7)8中间质量控制方法、评判标准及频次 (9)9物料平衡/收率 (10)10变更记载及原因 (11)11附页 (12)1产品概述【名称】熟地黄【规格】片【包装规格】(1)1kg/袋(2)25kg/袋(3)其他:根据实际需求情况【产品代码】YP1006【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
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地黄炮制】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
【制法】(1)取生地黄,照酒炖法(通则0213)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2)取生地黄,照蒸法(通则0213)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甜。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贮存期】24个月质量标准文件编码:ZL-TEC-YP-0102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第125页。
3投料量地黄:25-200kg。
辅料用量: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加黄酒拌匀闷润24-48小时炖制标准: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每100kg 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c7a9325901020207409c10.png)
编号: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目录1、品名、代码、规格、批量2、原料、辅料及用量3、标准依据4、产品概述5、熟地黄生产工艺流程图6、熟地黄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的规定7、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8、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及平衡限度9、质量标准及包材清单10、质量控制要点、项目、检查频次11、主要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12、劳动组织、岗位定员、生产时间13、安全及劳动保护14、卫生15、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16、附页16.1标签样稿16.2修订历史一、目的:建立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明确熟地黄生产过程的要求和内容,规范熟地黄生产和质量管理,保证熟地黄产品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熟地黄生产的工艺过程。
三、责任人: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员。
四、正文:1、品名、代码、规格、批量1.1品名及代码:(蒸)熟地黄(个)C009-1 (蒸)熟地黄(片)C009-31.2规格:厚片或个1.3批量: 20kg~1000kg2、原料、辅料及用量原料:地黄代码:Y008 用量:依据生产批量3.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
4、产品概述4.1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
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4.2 炮制蒸法:取生地黄,大小分档,加清水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蒸至黑润,取出,干燥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4.3 性状熟地黄(片):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甜。
熟地黄(个):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熟地黄的粗加工流程
![熟地黄的粗加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5d97d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2.png)
熟地黄的粗加工流程
一、采摘
1.确定采摘时间
(1)选择在药材生长旺盛期进行采摘
2.采摘方法
(1)使用工具小心采摘
(2)避免破坏根茎部分
二、晾晒
1.摆放晒场
(1)选择通风干燥的场地
2.晾晒时间
(1)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晾晒时间
三、清洗
1.去除杂质
2.冲洗干净
(1)用清水反复冲洗
四、切片
1.切割处理
(1)使用刀具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2.均匀切片
(1)确保每片大小相似
五、烘干
1.选择合适的烘干设备
2.控制烘干温度和时间
(1)避免过高温度导致药性流失
六、包装
1.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1)防潮、防晒等特性
2.包装规格
(1)根据需求确定包装规格
七、质检
1.进行质量检验
(1)外观、气味、湿度等指标检测2.合格产品入库
(1)合格产品存放入库备用
以上是熟地黄的粗加工流程。
【熟地黄制法】
![【熟地黄制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f0cd2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5.png)
【熟地黄制法】熟地黄一般主产于我国河南、浙江等地方,一般情况下,生地黄通过蒸制、晾晒后变成熟地黄,熟地黄的药理作用是非常大的,医学上常常会利用熟地黄来治病。
那么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制成熟地黄呢?有哪几种方法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熟地黄的制作方法吧!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
1、酒熟地黄:取净生地黄,用黄酒拌匀,置炖药罐内,密闭,隔水加热炖透,或置适宜容器内蒸透至表面黑润,至黄酒完全被吸尽,取出,晒至外皮稍干时,切厚片,干燥。
生地黄每100kg,用黄酒30~50kg。
酒熟地黄用于滋阴补血。
2、蒸熟地黄:取净生地黄,置木甄、笼屉或其他适当容器内,加热蒸至内外黑润为度,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干燥。
蒸熟地黄用于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3、砂仁制熟地黄:取净生地黄,加入黄酒,砂仁粉拌匀,装铜罐或其他适当容器内,密闭,以武火加热,隔水炖约48h,至内外漆黑,发空为度,取出,晾至八成干,切厚片,干燥。
每生地黄100kg,用黄酒30~50kg,砂仁粉1kg。
4、熟地黄炭:取熟地黄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发泡鼓起,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再炒至水气逸尽,置适宜容器内,密盖,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用于养血止血。
5、熟地酒:熟地黄100克,胡麻仁50克,薏苡仁20克,低度白酒800毫升,将上述三味药物研磨后包入纱布中,然后把纱布包置于玻璃瓶内,密封浸泡15日后即可。
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0 毫升)。
上述这五种方法都是制成熟地黄的常见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用熟地黄治疗月经不调等疾病,看完了上述的文章之后大家对于熟地黄的制作方法是不是了解的差不多了呢?如果这方面需求的话,大家不妨自己拿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吧!。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3f918705087632311212d7.png)
ABC有限公司ZB 07—011-0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熟地黄Shudihuang一、产品概述【产品名称】熟地黄【注册商标】金木【产品特点】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9—15g。
规格:厚片2—4mm。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贮藏期:3年【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生地黄的炮制品。
【历史沿革】该品种收载于历届药典版本中、河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中1979版,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
二、生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P94三、工艺流程图四、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挑选工序】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虫蛀霉变及非用药部位,装入周转桶,移至下道工序。
本工序的全部操作过程并按挑选岗的SOP执行。
【洗润工序】将挑选后的生地按5分钟/桶进行淋洗,洗至无泥土,装蒸药盘中,盘上药品厚度不超过10cm,本工序的全部操作过程并按洗药岗的SOP执行。
【蒸炙工序】将蒸药盘中的生地一并推入蒸药罐中,蒸药温度100-105℃,蒸药时间8小时。
装入周转桶,移至下道工序。
本工序的全部操作过程并按蒸药岗的SOP执行。
【干燥工序】将蒸好的熟地放入烘干室,烘干温度70-80℃,烘干0.5小时后烘至7-8成干,排潮比10:1(分钟)取出散热,装入周转桶,移至下道工序。
本工序的全部操作过程并按干燥岗的SOP执行。
【切制工序】将干燥的熟地置转盘切药机中切厚片2-4mm,装入周转桶,移至下道工序。
本工序的全部操作过程并按切片岗的SOP执行。
【干燥工序】将切制好的熟地以每笺约2.5Kg的重量分别装入笺中,并将车推入烘干室,置于70~80℃下干燥,干燥时间为0.5小时为宜,水分在13.0%以下时取出,散热后装入周转桶,移至下道工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熟地黄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药材
核对品名、数量、产地、物料合格证、除去外皮等
净选
除去杂质,大小分2-3档
洗润
洗净,闷润2-4h,
蒸制
表面及断面乌黑色。
干燥
干燥温度:50℃-60℃,干燥时间:2-4h 摊料厚度:2-5cm,翻料频次:2h/次
切制
中间产品检验
刀距:4-5mm,韩切机切制为2-4mm厚片
量,在每一容器上悬挂状态标志,应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品批 号、操作日期、操作人等。检查合格后净药材转交下一道工序。
生产过程中,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 理。
7.2.1.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 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1.4 物料平衡: 净选结束后,计算工序物料平衡,超出正常范围(98%~100%),应 及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有关人员调查处理。 7.2.1.5 清场: 7.2.1.5.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 -QJCG00102)进行清场。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 《拣选台清洁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2502)清洁设备、工器具。 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不相关的 文件。 7.2.1.5.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 等“已清洁”标示。 7.2.1.5.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 (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 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2 洗润 7.2.2.1净洗 接上一工序转来的净药材生地黄后,核对品名、批号、数量等。确 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净选后的生地黄置XYJ-700型洗药机内,按《XYJ-700型滚筒式洗
直接包装的熟地黄QA人员按《中间品取样操作规程》(WSQYCG00502)取样,填写中间产品请验单。经QC人员检验水分小于 15.0%,杂质小于3.0%,即产品合格后转交下一道工序(内包或切 制)。
转切制工序:熟地黄需烘制八成干时转切制工序。 7.2.4.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 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4.4 物料平衡: 干燥结束后,计算工序物料平衡,熟地黄(个)物料平衡限度(98% ~100%),熟地黄(片)物料平衡限度(96%~100%),超出正常范 围,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有关人员调查处理。 7.2.4.5 清场: 7.2.4.5.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 -QJCG00102)进行清场。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 《3550型隧道式烘房清洁操作规程》(WS-QJCG03200)清洁设备、工器 具。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不相 关的文件。 7.2.4.5.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 等“已清洁”标示。
药机标准操作规程》(WS-SBCG00902)操作,每次装生地黄约4050kg,采用喷淋水,连续清洗的方法清洗,净洗时间:8~10min清洗完 成。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做好记录,复核无误,QA检查合格后转交 下一道工序(浸润)。新购置地黄含水量较大可在净洗后转入蒸制工 序。
7.2.2.2 浸润 净药材浸润软化前应先核对待软化的净药材的品名、批号、数量及 日期等,质量应符合规定,确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 产遗留物。取净药材地黄,置不锈钢润药池中,在常温下浸润2-4h,经 检查药材无干心,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盛器中,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 做好记录,复核无误后,转交下一道工序。 7.2.2.3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 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2.4 清场: 7.2.2.4.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 -QJCG00102)进行清场。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 《XYJ-700型滚筒式洗药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3002)、清 洁设备、工器具。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 产品生产不相关的文件。 7.2.2.4.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 等“已清洁”标示。 7.2.2.4.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 (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 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3净药材的蒸制 7. 2.3.1蒸制前应核对品名、批号、日期等,质量应符合规定,确 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文件名 称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 TS-SCGY00090一3 、 码
修订 人
审核 人
批准 人
修订日 期
审核日 期
批准日 期
颁发部 质量管理 颁发数
门
部
量
生效日 期
接收部 门
○总经理 ○总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师 ○生产副总 ○质量受权人 ○办公室 ○质量管理部 ○生产技术部 ○销售部 ○财务经营部 ○QA ○QC ○仓库
编号: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目
录
1、品名、代码、规格、批量 2、原料、辅料及用量 3、标准依据 4、产品概述 5、熟地黄生产工艺流程图 6、熟地黄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的规定 7、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8、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及平衡限度 9、质量标准及包材清单 10、质量控制要点、项目、检查频次 11、主要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 12、劳动组织、岗位定员、生产时间 13、安全及劳动保护 14、卫生 15、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6、附页 16.1标签样稿 16.2修订历史
7.2.4.2 用3550型隧道式烘房干燥。按照《3550型隧道式烘房操作 规程》(WS-SBCG02000)操作,将炮制好的熟地黄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烘 盘中,控制烘盘中的饮片厚度2-5cm,置烘箱内,按3550型隧道式烘房 标准操作规程,开启电源,设定干燥温度为50℃~60℃,连续烘制。 (直接包装需烘制4-6小时,转下个工序切制需烘制2-4小时)干燥过程 中每2h翻料一次,并记录。干燥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出料,装入 洁净的容器中。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并做好记录,复核无误,进行 物料平衡检查,计算结果在规定范围内,转入中转站。
○质量副总 ○采购部 ○车间
修订依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修订 据
目 的:建立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明确熟地黄生产过程的要求 和内容,规范熟地黄生产和质量管理,保证熟地黄产品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熟地黄生产的工艺过程。
三、责 任 人: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员。
四、正 文:
1、 品名、代码、规格、批量
.1 品名及代码:(蒸)熟地黄(个)C009-1 (蒸)熟地黄
(片)C009-3
1.2规格:厚片或个
1.3批量: 20kg~1000kg
2、原料、辅料及用量
原料: 地黄 代码:Y008 用量:依据生产批量 3.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 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 4、产品概述 4.1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 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 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4.2 炮制 蒸法:取生地黄,大小分档,加清水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 器内,用蒸汽蒸至黑润,取出,干燥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 即得。 4.3 性状 熟地黄(片):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 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 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熟地黄(个):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 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4.4 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 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 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4.5 用法与用量:9~15g。 4.6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4.7 贮存期:暂定二年。 4.8 包装规格:1000g,500g,100g。
干燥
干燥温度:50℃-60℃ 干燥时间:4-6h
摊料厚度:2-5cm,翻料频次:2h/次
包装
严密性检查
成品
成品检验合格
入库
6、熟地黄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以下规定: 6.1 生产环境为一般区,温度10~30℃,湿度45~75%。 6.2 生产用水为饮用水;不同中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洗药用流动 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它药材。 6.3 生产用原料、辅料均检验合格并有物料放行单,相应的供应 商均进行了评估。 6.4 中间产品、包装材料与物料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得靠墙存 放。应悬挂物料状态卡,标明名称、批号、数量等。 6.5 不同物料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防止混淆。 6.6 生产中使用的贮存容器(塑料周转箱或不锈钢容器等)应 符合药品质量要求,不得对中药饮片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6.7 贮藏应置通风干燥处。 7、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2.3.2蒸制 7.2.3.2.1取净生地黄,大小分档,置蒸药锅内,按照《600型常 压蒸煮锅标准操作规程》(WS-SBCG02200),用塑料铲把已洗润合格的 地黄装入笼内,每层笼内装80-100 kg,每次装约200~600kg,(新购置 地黄蒸制48--72h,放置未满3年地黄蒸制24—48h,放置3年以上地黄蒸 制12-24h)。用蒸汽加热蒸制12小时,焖12个小时,再加热蒸制12个小 时,焖12个小时。蒸制温度100℃,夹层压力0.1 MPa ~0.2MPa。蒸至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放入洁净的不 锈钢盛器中,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做好记录,复核无误,QA检查合 格后转交下一道工序(干燥)。 7.2.3.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 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3.4 清场: 7.2.3.4.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 -QJCG00102)进行清场。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 《600型常压蒸煮锅清洁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3400)清洁设备、 工器具。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 不相关的文件。 7.2.3.4.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 等“已清洁”标示。 7.2.3.4.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 (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 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4 干燥 7.2.4.1确认本岗位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 物,接蒸制工序产品,干燥前应核对品名、批号、日期等,质量应符合 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