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_新政_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10-25

作者简介:黄加文(1968-),男,江西九江人,江西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论清末/新政0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黄加文1 曾绍东2

(1.江西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2.江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摘要:清末/新政0时期的教育改革,因其废旧(科举)而终止了一个施行了1000多年的教育制度,又因其倡新(学)而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的新篇章,所以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从介绍近代以来至/新政0前的教育概况入手,通过对清末/新政0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特征、局限性及其原因的分析,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清末/新政0教育改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科举制度的废除,为近代教育和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发展扫清了最严重的一道障碍;5奏定学堂章程6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官派出国留学和鼓励自费留学,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人才;新式学堂开设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推动了/新学0的传播,促进了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清末/新政0;教育改革;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K257.9;G52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2)01-0019-05

On The Education Reform included in the

New Policy of Late Q ing Dynasty and Its Influences

H UANG Jia -wen 1 ZE NG Shao -dong 2

(1.The Human Resource Research Institute, 2.School of Hi story and Tourism,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chang 330027,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 reform included in the New Polic y of late Qing Dynasty has a great importance and special place in Chinese history of education because,due to the reform,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lasting for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had been abolished and a ne w schooling system was advocated,which

opened up a new age of Chinese educ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deas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its charac teristics,shortcomings and its causes,this paper stresses its profound impac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The influences at least include the following:the abolish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clears a way the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educational system.Besides,the measures provided by /the School Regulations Presented by Ministers and Authorized by Emperor 0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and thus improve the Chinese education not only in the quantity but also in the quality of the talented people.What .s more,thanks to the government-funded studying abroad project or encouragement to self-supported studying abroad,ta-l ented people came forth in large number.Finally,c olleges and schools of new style provided various kinds of courses of science and arts,which helps to propagate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ideas and to pro -mot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Educational innovation;Modernization

第35卷第1期2002年2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35No.1 Feb.2002

清末/新政0是晚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自救运动。以往研究中,论者多集中于探讨/新政0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而在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研究上相对较弱,特别是对最为成功的教育改革及其深远影响的研究更显不够。本文力图从这一方面入手,与大家共同探讨。

20世纪开初,处在内(义和团运动)外(八国联军入侵)交困中的晚清政府,为了继续维护其统治,以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为标志,开始逐步推行以改革官制、兵制、学制、奖励工商为主要内容的/新政0,史称清末/新政0。由于诸多原因,/新政0中自上而下所推行的各项改革,大多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育改革方面的成绩则相对比较显著,对我国近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新体系的创立和人才培养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新政0前的教育概况

1.洋务运动打破了旧式教育的坚冰

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炮舰轰开了中国大门,随后西方列强长驱直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此却束手无策,一方面割地赔款;另一方面自视甚高,仍把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并正向世界各地扩张的西方各国视为蛮夷之邦。直到1864年在西方列强的帮助下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后,奕忻、李鸿章等清朝大吏方才意识到,拥有坚甲利兵的西方列强的入侵造成了/中国史无前例的变局0,开始提倡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近代国防、经济、技术制造的知识。但是,当时教育体制上旧学依盛、教学内容上科举如旧,所以兴办新学,培养洋务人才就成了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举措。洋务运动30余年间,共创办培养陆军、工程、通讯、轮船、外语等人才的新式学堂24所。当然由于旧式教育制度根深蒂固以及经费和师资的缺乏,培养的学生数量很少,但上述举措总算是打破了科举的一统天下,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对清末/新政0教育改革既是引导更是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铺垫与助动。

2.容闳与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

容闳(1828)1912),清代著名的教育活动家,我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驱。容闳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早在耶鲁大学读书时,他就萌发了选派本国学生出洋的念头,试图引进/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0、/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中国0。1870年他向曾国藩提出选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15年,以供国家日后之用。这些建议经过曾国藩、刘坤一、丁日昌领衔出奏,请旨批准施行。1872年,清政府派遣30名12-15岁的少年赴美留学,开创了我国近代官费留学的先河,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后每年30名,至1875年共有120名小留学生被送到美国学习[1](P162)。清政府原指望这批幼童能在完成中学课程后进入大学学习军事、航海和造船方面的知识,但因种种原因,这批留学生在1881年被召回国,当时仅有二人完成大学学业,其余均属修业。此后清政府分别于1877、1881、1886年派出三批船政出洋学生共68人,同时也开始以进修和专科学习等方式向法、德、英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派遣学生和工艺徒[1](P163)。与留美学生一样,留欧学生的专业也多集中于采矿、冶金、造船、航海等实用科目。显然,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目的是培养一批工业和军事方面的人才,尤其希望这些学生能在学成之后担负起建设中国海军的任务。1881年,在美国教会的赞助下,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雅妹(1864) 1934)赴美攻读医学,开创了中国女子留学的历史[2](P65)。虽然留学事宜多受传统守旧势力阻挠,如/幼童留洋0未能全部完成学业即被总理衙门/一律调回0等,但当时清朝统治集团中洋务派和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实践,特别是留学人才取得的突出成绩(如詹天佑、严复等)对于进一步促成清末/新政0时期留学人才的培养和西学的倡导,起到了必不可少的先验和示范作用。

3.维新派关于教育改革的主张对清末/新政0学制改革的促进

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近代早期的留学教育,更大程度上都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是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布了洋务运动不可能拯救中国。虽然清政府在当时空前的危机下也试图做一些改革,比如在留学教育方面于1896年3月派遣了第一批赴日留学生13名,此后留日学生渐多,造就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但这些改革并没有给危在旦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转机,倒是一批觉悟了的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群体看到了这一点,从而提出了他们的维新变法主张,其中教育改革是变法的一个重要领域。他们认为旧的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牢笼天下0的愚民政策, /为中国锢蔽文明之一大根源0,因此/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0[1](P257)。康有为在/百日维新0期间向光绪系统提出了他的教育改革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倡议设立学校,开办京师大学堂,同时派人出国留学,吸取西方文明成果等。他还清求/遍令省府县乡兴学0,/乡立小学0、/县立中学0,/其省府能立专门高等大学0[3](P150)。结果,除了京师大学堂作为惟一一项成果被保留下来外,这些主张皆因变法失败而未能得到实现,但即使如此,仍然对清末/新政0的学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蓝图。

二、清末/新政0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新政0措施中关于教育方面的改革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地位特殊,对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影响甚大,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重订学堂章程,创设近代学堂,培养新学人才

丧权辱国的5马关条约6和5辛丑条约6签订之际,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急起救亡图存。许多爱国志士认为,救国之本在于开办新学、培养人才。1901年,朝廷谕令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

20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