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力学中经常涉及到。
本文将从定义、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等方面详细探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点。
一、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指的是物体在直线上以一定的加速度进行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
这种运动的特点是速度的变化是匀速的,即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
二、运动方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方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 = ut + 1/2at^2其中,s表示物体的位移,u表示物体的初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
三、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随时间变化的。
根据运动方程可以得到速度的表达式:v = u + at其中,v表示物体的速度。
四、加速度加速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速度的变化率。
根据运动方程可以得到加速度的表达式:a = (v - u) / t其中,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五、位移与时间、初速度、加速度的关系根据运动方程可以看出,位移与时间、初速度和加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位移随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与初速度成正比,与加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六、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的关系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正负与运动方向有关。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致时,加速度为正值;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加速度为负值。
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示例一个常见的示例是自由落体运动。
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
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用运动方程来描述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是匀速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加速度与运动方向有关,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致时,加速度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示例是自由落体运动,物体自由下落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运动中的行为和规律。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知识梳理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概念: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①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 无初速度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条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4.基本公式:①速度与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与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 ③速度与位移关系:ax v v 2202=-二、重要推论①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相等:212312aT x x x x x x x n n =-==-=-=∆- ❖ 此性质还可以表示为:2)(aT m n x x m n -=-②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也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202tv v v v t +== ③位移中点速度22202t x v v v +=❖ 不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有:22x t v v <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结论①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n v v v v n ::3:2:1::::321 =②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12(::5:3:1::::321-=n x x x x n ③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1(::)23(:)12(:1::::321----=n n t t t t n 四、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①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其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
②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gt v = (2)位移公式:221gt h =(3)速度位移关系式:gh v 22= 2.竖直上抛②定义: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在这种运动中,物体在直线方向上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可以是匀速变化或者不匀速变化。
下面将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一、位移和位移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某个位置的距离称为位移。
位移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最终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位移公式用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根据物体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公式可以表示为:Δx = (v0 + v)t / 2其中,Δx表示位移,v0表示初始速度,v表示末速度,t表示时间。
二、速度和速度公式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是位移随时间的导数。
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速度的大小可以使用速度公式计算:v = v0 + at其中,v0表示初始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三、加速度和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率的物理量,是速度随时间的导数。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常数。
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使用加速度公式计算加速度:a = (v - v0) / t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
四、时间和时间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个基本概念,表示运动发生的时长。
根据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可以使用时间公式计算时间:t = 2Δx / (v0 + v)其中,t表示时间,Δx表示位移,v0表示初始速度,v表示末速度。
五、运动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通过运动图像来描述。
运动图像是在坐标轴上绘制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物体匀速运动时,运动图像是一条直线;当物体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时,运动图像是一条斜线。
六、运动的实例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生活中有很多实例。
例如,一个汽车从静止状态开始加速行驶,这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速度不断增加,这也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总结复习)
理解公式的适用条件,注意公 式的矢量性,正负号表示方向。
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注意 各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图像法的应用
掌握速度时间图像和 位移时间图像的绘制 方法。
利用图像法解决实际 问题,如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等。
理解图像中各物理量 的意义,如斜率、面 积等。
代数法的应用
掌握代数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方程的建立、解方程等。 灵活运用代数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多过程问题、多物体问题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理包括速度定理、 位移定理等。
位移定理表述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一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这段时间 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几何平均值乘以时 间。
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分 析
自由落体运动
01
02
03
定义
物体仅受重力作用,沿竖 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 加速直线运动。
公式
$h = frac{1}{2}gt^{2}$ (位移时间关系式),$v = gt$(速度时间关系 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与 验证
打点计时器实验
01
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物 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通过测量 各点的瞬时速度来验证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规律。
02
实验中需要注意纸带的选取、打 点计时器的调整、以及实验数据 的处理。
频闪照相法实验
利用频闪照相设备记录物体在不同时 刻的位置,通过测量各点的瞬时速度 来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03
速度与加速度无直接关系,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减小;速
度减小时,加速度可能增大。
对速度与位移关系的混淆
误将速度与位移等同
速度是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位移是路程 的累计,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的移动距离。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复习
2.对推论Δx=aT2的拓展 .对推论 = (1)公式的适用条件: 公式的适用条件: 公式的适用条件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Δx为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内的位移差. 为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 ②Δx为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 (2)进一步的推论:xm-xn=(m-n)aT2 进一步的推论: 进一步的推论 - 要注意此式的适用条件及m、 、 的含义 的含义. 要注意此式的适用条件及 、n、T的含义. (3)此公式常用来研究打点计时器纸带上的加速度. 此公式常用来研究打点计时器纸带上的加速度. 此公式常用来研究打点计时器纸带上的加速度
方法
分析说明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 逆向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 问题的方法, 思维法 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 应用v- 图象 图象, 应用 -t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为简 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 图象法 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 避开繁杂的计算, 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得出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 内的位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 推论法 移之差为一恒量, 移之差为一恒量,即xn+1-xn=aT2,对一般的 + 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 题,应优先考虑用∆x=aT2求解 应优先考虑用 =
[答案 1 m/s2 答案] 答案
∶ - ∶ - ∶……∶ - - = 1∶( 2-1)∶( 3- 2)∶……∶( n- n-1)
.
三、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 (1)速度公式: v= gt 速度公式: = 速度公式 1 2 (2)位移公式: h= 2gt 位移公式: = 位移公式 (3)速度 位移关系式:v2= 2gh 速度—位移关系式 速度 位移关系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最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识点总结与典例【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概念: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方向相同。
(2)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方向相反。
3.基本规律⎭⎪⎬⎪⎫1速度—时间关系:v =v 0+at 2位移—时间关系:x =v 0t +12at 23速度—位移关系:v 2-v 2=2ax ――――→初速度为零即v 0=0⎩⎪⎨⎪⎧v =atx =12at 2v 2=2ax知识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推论和比例关系的应用1.两个重要推论(1)中间时刻速度v t2=v =v 0+v 2,即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2)位移差公式: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即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可以推广到x m -x n =(m -n )aT 2。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常用推论 (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 x Ⅰ∶x Ⅱ∶x Ⅲ∶…∶x N =12∶22∶32∶…∶n 2。
(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1∶3∶5∶…∶(2n -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 1∶t 2∶t 3∶…∶t n =1∶(2-1)∶(3-2)∶…∶(n -n -1)。
知识点三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条件(1)物体只受重力作用(2)由静止开始下落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gt(2)位移公式:h=12gt2(3)速度—位移公式:v2=2gh竖直上抛运动(1)速度公式:v=v0-gt(2)位移公式:h=v0t-12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0=-2gh(4)上升的最大高度:H=v202g(5)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t=v0g1.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如图)(1)对称性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 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 CA相等,同理t AB =t BA。
匀变速直线运动 五个物理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五个物理量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五个关键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和质点。
1. 位移:位移是指质点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置变化。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位移=初速度× 时间+ 0.5 × 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这个公式表明了位移与初速度、时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速度:速度是指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位移,它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速度=初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这个公式表明了速度与初速度、时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它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恒定的,所以加速度可以用一个固定的值来表示。
加速度可以是正值,表示质点在正方向上加速;也可以是负值,表示质点在反方向上加速。
4. 时间:时间是指质点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所经过的时间。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是一个独立的变量,它与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通过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质点在给定时间内的位移和速度。
5. 质点:质点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被用来描述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我们通常假设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体,忽略它的大小和形状,只关注它的运动状态。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原理来描述车辆在公路上的运动,计算出车辆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另外,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用来描述天体运动、机械运动等等。
总结起来,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到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和质点这五个物理量。
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可以用一系列的公式来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匀变速运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 特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a=恒量,且加速度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当两者同向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反向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 判断一直线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1)借助定义:看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是否相等。
(2)利用2aT s =∆(常数)判断,即看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是否为常数。
(3)v -t 图象是否为倾斜直线。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 速度公式:at v v 0t +=2. 位移公式:2120at 21t v s at 21t v s -=+=或 这两个基本公式中除时间t 外,其余四个物理量均为矢量,应用时通常选定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他矢量的方向就可相应用正、负号表示。
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D.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2.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A .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B .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C .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D. 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3、一个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x=4t-2t 2,那么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多少?4、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 位移是6m ,第2s 末的速度是7m/s ,求该物体第7s 内的位移和该物体头4s 内的位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1. 速度位移关系式:as 2v v 202t =-2. 平均速度公式:2v v v t0+=3. 中间时刻速度公式:t 2s s 2v v v v 21t 02t +=+==4. 中点位移速度公式:2v v v 2t202s +=说明:2t v 和2s v 的大小关系为2s2t 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要点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要点总结一、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物理量:1.位移:物体运动的位移是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具有方向性。
2.速度: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3.加速度: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快慢和方向。
4.时间:表示物体运动的持续时间。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位移和速度的关系:a.位移与速度成正比,即位移与速度的乘积等于时间。
b.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即位移与加速度的乘积等于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2.速度和时间的关系:a.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速度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
b.局部恒速(匀速)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a.加速度恒定的物体,速度的变化成正比于时间,即速度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
b.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加速度等于位移的变化率与时间的比值。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1. 位移公式:位移等于初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 S=vt+1/2at^22. 速度公式: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即 V=u+at。
3.加速度公式:加速度等于位移的变化率与时间的比值,即a=(v-u)/t。
4.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位移等于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即 S=vt。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形分析:1.速度-时间图像:a.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斜率为零。
b.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代表加速度。
2.位移-时间图像:a.匀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代表速度。
b.变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弯曲的曲线。
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1.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和减速过程。
2.发射和升空的火箭。
3.受重力作用下的自由落体运动。
4.抛体运动等。
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常见形式,研究它的基本规律和运动学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过程。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习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方法1.理解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深入理解其含义。
在学习过程中,应通过不断的阅读教材、听讲和练习来强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2.掌握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要熟记并灵活运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加速度公式。
3.重视实验:实验是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和公式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4.练习解题:多做习题是巩固知识点和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
要善于使用已知的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5.学会总结:定期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
可以通过总结,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二、知识点总结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加速度恒定,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的直线运动。
2.速度公式:v = v0 + at,其中v是瞬时速度,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3.位移公式:x = v0t + 1/2at^2,其中x是位移,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4.加速度公式:a = (v-v0)/t,其中a是加速度,v是瞬时速度,v0是初速度,t是时间。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截距表示初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情况: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7.单位换算:在计算过程中,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单位应保持一致。
常用的单位有米/秒(m/s)、米(m)和秒(s)。
8.常见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物体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图像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学习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需要掌握概念、公式和图像,并能够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善于总结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
第三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1、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增加或减少)均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a 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
由匀变速运动的两个基本概念,平均速度tsv =和加速度tv v a t 0-=,可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即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平方公式。
即 at v v t +=02021at t v s +=as v v t 2202+=在运用上述公式时,一定要写注意速度v 、位移s 和加速度a 的矢量性。
此外运用这些公式还可以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特殊规律。
(1)在某个运动过程中,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即)(2102/t t v v v v +== (2)在某个运动过程,中点的即时速度为22202/t s v v v +=且无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有2/2/t s v v ≥。
(3)在任意连续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s ∆都相等,且有2aT s =∆。
(4)初速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从运动开始计时,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奇数比,即123:::1:3:5:s s s =L L(5)初速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从运动开始计时,经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3:::1:(21):(32):t t t =--L L知 识 导 航图1-3-12、图像物理图像能形象地表述物理规律,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趋势。
因此努力培养自己作图、识图、分析图像的能力,对于理解物理概念,认识物理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
质点的运动图像主要有:速度-时间图像(v t -图像),位移-时间图像(s t -图像)等。
对速度图线应着重理解两点:(1)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如图1-3-1所示,即tan va tα∆==∆ (2)速度图线下梯形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对应时间内质点位移的大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做运动时,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即速度并非恒定,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移与它在该时刻前所经过的路程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路程和速度来求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设物体在t1时刻的位置为S1,在t2时刻的位置为S2,则该物体在时间Δt内所经过的路程为:ΔS = S2 - S1根据定义可知,平均速度Vavg等于位移ΔS与时间Δt之比:Vavg = ΔS/Δ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这一性质,可以得到物体在t1时刻瞬时速度v1和在t2时刻瞬时速度v2之间的关系:vavg = (v1 + v2)/2将上式代入平均速度公式中可得:ΔS = (v1 + v2)/2 × Δt进一步化简可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公式:S2 - S1 = (v1 + v2)/2 × Δt三、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时间与位移关系根据上述位移公式,可以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与位移之间的关系。
当物体在t1时刻的位置为S1,在t2时刻的位置为S2时,它在这段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ΔS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乘以这段时间,即:ΔS = Vavg × Δt将平均速度公式代入上式中可得:ΔS = (v1 + v2)/2 × Δt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移与它在该时刻前所经过的路程有关,而路程又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所处的平均速度和时间有关。
因此,在已知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该段时间内加速度不变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位移公式来计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和力学基本公式v = at + v0(其中v0为初速度),可以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力学中常见的一种运动,其基本概念是物体在一定时间段内在同一直线方向移动,且速度不断变化。
在物理学,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运动状态,即物体在一定时间段内在同一直线方向移动,但是速度不断变化。
一般情况下,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于参照物保持不变,而且物体的速度每一次单位时间的变化为恒定的量。
按照上述特征,容易得出结论,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段内在同一直线方向移动,且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分为三种: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和匀速运动。
加速运动指的是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其速度不断增长,速度增量为一定值;减速运动指的是物体在一定时间内速度不断下降,速度减量为一定值;匀速运动指的是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其速度不变,即不增不减,均匀运动。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运动的轨迹是从一点到另一点的直线,且沿着这条直线以一定时间间隔(以秒或毫秒为单位)移动。
换句话说,待运动物体一定时间后的位置总是在原来的位置的右侧或左侧,距离由时间长短决定,而其他参数(如速度)均有其稳定性。
匀变速直线运动也称作斜率运动或变速运动,主要用于物理学真实物体的运动中,而且在现实世界中经常出现。
这种运动也是几何中经常出现的、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的特殊方法。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参数时,一般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定义速度变化量Δv及时间变化量Δt,则加速度可由以下等式求得:a =v/Δt即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变化量。
上述等式可以帮助我们简单地求出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
总之,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种运动状态,其基本概念是物体在一定时间段内在同一直线方向移动,且其速度不断变化。
此外,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参数时,可以根据物理实验原理,求出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
s内的位移多4 m.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
B.物体5 s末的速度是36 m/s C.物体5、6两秒内的位移是72 m D.物体从14 m的A点运动到32 m的B点所用 的时间是1 s
4.一物体以一定的速度行驶,突然开始以4 m/s2的加速度减速,经6s速度减为零,试计 算物体在 (1)减速过程中发生的位移 (2)最后1s内发生的位移
5 m/s,加速度为a=0.5 m/s2,求: (1)物体在3 s内的位移; (2)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
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
度为0.5 m/s,在第9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
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9 s内通过的位移.
3.(2010年莆田高一检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第6 s内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有用推论 1.平均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 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 时速度,还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
2.逐差相等: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
隔T内,位移之差是一个常量,即Δ x=xⅡ-xⅠ
=aT2
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5.在一段平滑的斜冰坡的中部将冰块以 8 m/s
的初速度沿斜坡向上打出,设冰块与冰面间的
摩擦不计,冰块在斜坡上的运动加速度恒为2Βιβλιοθήκη m/s2.求:(设斜坡足够长)
(1)冰块在5 s时的速度;
(2)冰块在10 s时的位移.
6.一小球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斜面足够长), 已知小球在第4 s末的速度为4 m/s.求: (1)第6 s末的速度; (2)前6 s内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简介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一种常见情况。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不断改变,因此称之为变速。
而又因为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所以称之为匀速。
本文将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实例。
基本概念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以下是一些基本概念:•位移(s):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
•速度(v):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是位移的导数。
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秒(m/s)。
•加速度(a):速度的改变率,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加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秒2(m/s2)。
•时间(t):物体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以下是常用的公式:1.速度公式:v = u + at其中,v 是末速度,u 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时间。
2.位移公式:s = ut + 0.5at^2其中,s 是位移,u 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时间。
3.末速度与位移公式:v^2 = u^2 + 2as其中,v 是末速度,u 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s 是位移。
实例以下是一个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假设小明从家里出发,以 2 m/s 的初速度向东奔跑。
经过 5 秒钟后,他决定改变方向向北奔跑,此时加速度为 1 m/s^2。
求小明经过 10 秒钟后的位置。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初速度(u)= 2 m/s时间(t)= 5 s加速度(a)= 1 m/s^2我们可以利用位移公式来计算小明的位移。
根据位移公式:s = ut + 0.5at^2,我们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到位移:s = 2 * 5 + 0.5 * 1 * 5^2s = 10 + 0.5 * 1 * 25s = 10 + 12.5s = 22.5 m所以,小明经过 10 秒钟后的位置为正北方向上的 22.5 米处。
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进行的运动,速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变化。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归纳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归纳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设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也可定义为:沿着一条直线,且减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概念及公式】沿着一条直线,且减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假设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平均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假设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平均添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s(t)=1/2·at^2+v(0)t=【v(t)^2-v(0)^2】/(2a)={【v(t)+v(0)】/2}*tv(t)=v(0)+at其中a为减速度,v(0)为初速度,v(t)为t秒时的速度 s(t)为t秒时的位移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x=v0t+1/2at2;位移---速度公式:2ax=v2;-v02;条件: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契合下述两条:受恒外力作用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不时线上。
二、【规律】瞬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1=V0+at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V0t+1/2·at^2瞬时速度与减速度、位移的关系:V^2-V0^2=2as位移公式X=Vot+1/2·at ^2=Vo·t(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推导:⑴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平均变化的,故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辰的瞬时速度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平均速度*时间,故s=[(v0+v)/2]·t应用速度公式v=v0+at,得s=[(v0+v0+at)/2]·t=[v0+at/2]·t=v0·t+1/2·at^2⑵应用微积分的基本定义可知,速度函数(关于时间)是位移函数的导数,而减速度函数是关于速度函数的导数,写成式子就是ds/dt=v,dv/dt=a,d2s/dt2=a于是v=∫adt=a t+v0,v0就是初速度,可以是恣意的常数进而有s=∫vdt=∫(at+v0)dt=1/2at^2+v0·t+C,(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显然t=0时,s=0,故这个恣意常数C=0,于是有s=1/2·at^2+v0·t这就是位移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概念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加速度为0的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一定的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加速度:定义式为tv v t v a ∆-=∆∆=,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即速度变化率)。
两个基本公式: v t =v 0+at 2021at t v s +=两个推论: as v v t 2202=- t v v s t20+=平均速度: =v 中时v 2o tv v v +=加速度为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的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差都相等,即=∆s aT 2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t 秒末、2t 秒末、3t 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 前t 秒内、前2t 秒内、前3t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n 2第一个t 秒内、第二个t 秒内、第三个t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 -1)第一个s 米、第二个s 米、第三个s 米…所用时间之比为1∶(12-)∶(23-)∶…∶()1--n n三:速度,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tv v t v a ∆-=∆∆=0 v t =v 0+at例1,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 AD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习题1,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ABD ) A,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为0B,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
但速度仍有变化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物体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加速度和沿x 轴负方向的速度 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过程:(1)附有滑轮的长度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用一条细绳栓住小车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适量的钩码,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上面。
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三大规律总结
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三大规律总结一、内容简述大家都知道,高考物理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大重点。
关于这个知识点,它其实有一些核心规律我们得掌握。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这三大规律,希望能帮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毕竟高中物理是个难关,我们得一起加油才行。
第一个规律呢,是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物体在固定的速度下加速或者减速,它的速度是怎么随着时间变化的。
这个规律很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过程。
第二个规律是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会走不同的距离。
这个规律就是告诉我们这个距离和时间是怎么关联的,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预测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会移动多远。
这三大规律都是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过程。
掌握了这些,我们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就能事半功倍了。
所以大家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规律,加油哦!1. 简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高考物理中的重要性高考物理中,匀变速直线运动可是个重头戏。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考生,都得好好掌握。
这个运动规律不仅基础,还非常实用。
毕竟很多物理现象都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解释,简单地说它就是物体速度一直增加或减少,方向还保持不变的那种运动。
高考物理里,它的重要性可不是闹着玩的。
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就等于迈过了物理学习的一大门槛。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大规律。
2. 引出本文将重点介绍的三大规律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一起深入了解一下高考物理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大规律。
你可能会觉得,高中物理是不是都是高深莫测的公式和理论?其实不然只要你掌握了基础,理解这些规律其实并不难。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三大规律的神秘面纱,让你在高考物理中轻松应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高中物理中,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考察重点之一,这类运动有规律可循,对于我们高考备考非常关键。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简单来说就是速度一直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有个特点,那就是加速度恒定不变。
匀变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知识网络:单元切块: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即: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图象。
其中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应用。
难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研究方法的把握。
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一、基本概念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
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
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的条件:a 、v 0共线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典型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a =0)匀变速直线运动特例自由落体(a =g )竖直上抛(a =g ) v - t 图规律 at v v t +=0,2021at t v s +=as v v t 2202=-,t v v s t 20+=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
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 = s/t (方向为位移的方向)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例1】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v 1+v 2)/2B .21v v ⋅C .212221v v v v ++D .21212v v v v +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公式和推导全解
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公式和推导全解一、基本概念: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我们常用以下几个基本概念来描述物体的运动:1. 位移(displacement):表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点位置的直线距离,并用Δx表示。
2. 速度(velocity):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大小,并用v表示。
速度是矢量量,有大小和方向。
3. 加速度(acceleration):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率,并用a表示。
加速度的单位是m/s²。
5. 初始速度(initial velocity):表示物体在运动开始时的速度,并用v0表示。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几个基本公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1. 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²这个公式表示了物体的位移与初始速度、时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公式可知,物体的位移等于初始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1/2倍的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
2. 速度公式:v = v0 + at这个公式表示了物体的速度与初始速度、时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公式可知,物体的速度等于初始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3.加速度公式:a=(v-v0)/t这个公式表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初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根据公式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速度减去初始速度,再除以时间。
4.时间公式:t=(v-v0)/a这个公式表示了物体的时间与速度、初始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公式可知,物体的时间等于速度减去初始速度,再除以加速度。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导全解: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利用以上公式来解决具体问题。
下面我们将以一个具体问题为例,详细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导全解。
问题:一个物体在初始时刻的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5m/s²,求该物体在2秒钟内的位移。
解答:根据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²,代入已知值,得到:Δx=(10m/s)*(2s)+(1/2)*(5m/s²)*(2s)²=20m+10m=30m所以,该物体在2秒钟内的位移为3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例 1 (多选)以下情景中,加下划线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B.绕地球公转的月球 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D.用 GPS 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1)研究对象被视为质点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问题时可以忽略可视为质点。 (2)天体在转动时都可以看作质点吗?
2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考点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对比分析
点击观看 考点视频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是过程量;瞬时速 度与位置或时刻对应,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是状态量。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 (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 Δt→0 时的平均速度。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
提示:在分析天体的自转时不能看作质点,在分析天体的公转时可以看作质点。
17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尝试解答
选 BD。
能否将物体看成质点,要看物体本身因素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螺旋桨和翟志刚若视为质点,则无法 研究螺旋桨的转动情况和翟志刚的动作,故 A、C 错误。物体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时,可视为质点,故 B、 D 正确。
高考一轮总复习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必考部分
2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高考地位 高考对本章考查的频率较高,题型多为选择题和计算题。 1.参考系、质点 (Ⅰ) 2. 位移、 速度和加速 度 (Ⅱ) 考纲下载 3.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 其公式、图象(Ⅱ)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 直线运动 考 纲 解 读 1.直线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规律的应用及运动图象是本章的难点。 2. 注意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的结合, 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 物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 相应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 3.本章规律较多,同一试题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到 正确答案,多练习一题多解,对熟练运用公式有很大帮助。
尝试解答
②③__①④⑤。
①中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④中太空舱落入太平洋中的速度,⑤中子弹撞击墙时的速度,这三个速 度强调的是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属于瞬时速度。②③中提到的速度只是粗略描述列车行驶过程中的 运动快慢,属于平均速度。
2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总结升华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三点注意 (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x (2) v = 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A.启动后 45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110 m/s B.启动后 45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110 km/h C.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 110 m/s D.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 110 km/h
解析
速度表指示的是瞬时速度,单位为 km/h。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无法知道位移,也就
不能求得 45 s 内的平均速度。
1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板块二 考点细研· 悟法培优
15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考点
对质点的理解
深化理解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类似的理想化模型还有“轻杆”“光滑平面”“点电荷” 等,这些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目的是使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 间中的某一位置。 4.物体可被看作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以看作质点。 (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反之,则不行。
18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总结升华 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点 (1)明确题目中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科学地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对实际物体进 行的近似,真正的质点并不存在。 (2)分析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否忽略不计。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运动的影响很 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均可将其视为质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2.[2015· 哈师大附中模拟](多选)研究下列各种运动情况时(如图),哪些情况可以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 ( )
解析
选项 B 中的火车,选项 C 中的飞船,其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可以看作质点,
故 B、C 正确;选项 A 中火车的长度,选项 D 中两位运动员的身体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影响,其大小、形状 不可忽略,不能视为质点,故 A、D 错误。
5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
6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知识点 1 1.参考系
参考系、质点
Ⅰ 的物体。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 参考 (2)参考系的选取
①参考系的选取是 任意 的,既可以是 运动 的物体,也可以是 静止 的物体,通常选 地面 为参考 系。 ②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 同一参考系 。 ③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 不同 。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 的点。 (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 大小 和 形状 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5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1. (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 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 每秒钟匀速移动 1 m, 初始位置在 bc 边的中点 A, 由 b 向 c 运动,如图所示,A、B、C、D 分别是 bc、cd、da、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 2 s 末的瞬时速度是 1 m/s B.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s 2
19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B.观察实验的方法 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D.等效替代的方法
)
解析 质点的引入是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 C 正确。
20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①④⑤ ②③ ,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_____ 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__ 。
(1)如何区分某一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提示:平均速度对应时间和位移,瞬时速度对应时刻和位置。
(2)平均速度能精确描述运动快慢吗?
提示:不能,只能粗略描述运动快慢。
2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注:各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 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第 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C.前 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 0.5 m/s D.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s
26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解析 由题意质点每 1 s 匀速移动 1 m 可知,质点运动的速率为 1 m/s,即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率均为 1 m/s,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也均为 1 m/s。在 2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2 m,由 A 运动到 cd 边的中点 B, 在第 2 s 末瞬时速度大小为 1 m/s,方向由 B 指向 d,瞬时速率为 1 m/s,前 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x1=|AB| x1 2 = Ac2+Bc2= 12+12 m= 2 m,平均速度 v 1= = m/s,方向由 A 指向 B,平均速率为 1 m/s。前 4 t1 2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4 m, 在第 4 s 末到达 C 点, 则前 4 s 内位移大小为 x2=|AC|=2 m, 方向由 A 指向 C, x2 2 平均速度为 v 2= = m/s=0.5 m/s,方向由 A 指向 C,平均速率仍为 1 m/s。 t2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知识点 3 1.定义
加速度
Ⅱ
速度的 变化量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 时间 的比值。 2.定义式 Δv 2 m/s a= Δt ,单位: 。 3.方向 加速度为矢量,方向与 速度变化 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 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10
板块一
22
板块一
板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