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0d14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f.png)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目录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 (3)第1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3)第2课计算机中的数制教案 (4)第3课计算机中的编码教案 (6)第4课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案 (7)第5课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9)术第6课计算机资源管理教案 (10)第7课计算机系统安全和保护教案 (12)第8课综合活动教案 (13)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单元 (14)第1课从文字到数字教案 (14)第2课数据的输入与保存教案 (16)第3课用公式处理数值型数据教案 (17)第4课函数处理文本型数据教案 (19)第5课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教案 (20)第6课用V1ookup函数处理数据教案 (22)第7课用IF函数评价空气质量教案 (23)第8课用数据透视表处理数据教案 (24)第9课用数据的可视化表示教案 (26)第10课综合活动教案 (27)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技能目标: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吗?它都有哪些应用?师:(板书)《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二、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师:课件出示课本几幅关于计算机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计算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大家说的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基本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应用?生:结合课文积极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师:大家演示的都很好,说明大家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四、家庭作业: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8篇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86ff4165ce0508773213f0.png)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8篇教育信息化向教育现代化转变,做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相融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校本研究,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提升教师能力,包括技能素养,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使课堂充满活力生机。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新推8篇,仅供参照,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新推8篇[一]一指导思想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方式。
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能力文化水平标志。
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有用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
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
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良好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目,为国家培养出合格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七年级一班至八班由我指导教学,每班人数较多,家庭大多无计算机,只能在校上机练习。
1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浓厚,热情较高2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3学生运用电脑能力较差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5有些学生键盘不会操作,有不熟练,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较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接触计算机。
针对上述不良习惯,在学习中会严格要求,对于本学期`学习,要使他们进一步入好门,并能学以致用。
三目要求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良好习惯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兴趣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教材分析本学期使用计算机教材是_教育厅教研室编著七年级信息,义务教育教看书。
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1信息社会。
2计算机组成。
3计算机操作系统。
4熟悉我电脑。
5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
6用好回收站教学目标①了解信息其特征.②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地位作用.③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教学重点:①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如何迎接信息社会挑战.②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信息.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04cf01700abb68a882fb01.png)
等特征。现代,人们充分利用电话、电报、广播、电视、传真、通信卫星、电子计算机等选进技术传递 信息。传递的信息又多、又快、又准
Image
12/9/2021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第1课 信息 与信息 技术 (xìnxī)
(xìnxī)
第一页,共十三页。
第二页,共十三页。
一、信息(xìnxī)
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充满着各种信息,人们自觉或 不自觉地获取着信息、利用着信息。信息的应用领域非常 广泛,不同领域的专家(zhuānjiā)、学者对信息意义的理解不尽 相同,以至于很难给信息下一个统一的定义。
信息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页,共十三页。
返回(fǎnhuí)目录
四、常见(chánɡ jiàn)的信息处理设备
⑤
计算机的产生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它使信息记载、存贮及传播数字 化,它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又使信 息的交流(jiāoliú)与传播消除了距离
上的限制,加快了信息的交流 (jiāoliú)。从狭义上讲:信息技术是 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
为代表的一门新技术。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一页,共十三页。
返回(fǎnhuí)目录
(zuòyè)
后 作 业 :
1、复习并整理笔记(bǐjì)。
2、请举例说明你对信息及信息特征的理解。
3、你身边哪些事情应用到了信息技术。
4、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处理工具,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5、请写一篇关于“信息道德”小短文。
6、本节课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 ,你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吗?请把你的感想写成一篇小短文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完整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66e33758f5f61fb6366679.png)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教学方案 (1)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2)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3)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4)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开展 (5)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6)第二章:学会操作计算机 (7)第5课时计算机的根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7)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 (9)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0)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 .......................................................... 11第9、10课时初识Windows XP与鼠标操作.................................. 11第11课时键盘操作与练习.............................................................. 14第12课时汉字输入....................................................................... 15第13课时Windows的画图—绘图工具箱 ..................................... 16第14课时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 17第15课时文件和文件夹的根本操作.............................................. 18第16课时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20第17课时资源管理器................................................................... 21第三章:上网浏览〔6课时〕 ......................................................... 23第一课走进Internet ................................................................. 23第二课认识浏览器 ..................................................................... 23第三课网上浏览和搜索.............................................................. 24第四课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 ..................................................... 24第五课下载信息......................................................................... 25第23课时网络与道德................................................................... 27第四章:word的使用 ..................................................................... 28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8课时〕 ............................................ 28第一节 WORD根本操作.............................................................. 28第二节文本的根本编辑 .................................................................. 29第三节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30第四节图文混排 .......................................................................... 31制作小报〔2课时〕........................................................................ 32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根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根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课件课件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75de2f4431b90d6c85c7ab.png)
注意,微处理器并不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要构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主机),还需要有: 存储器、I/O接口及系统总线。
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部件 (1)算术逻辑部件(ALU):用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1985年
80386
32万
1990年
80486
120万
1993年
Pentium 320万
1996年
Pentium Pro 550万
1997年2月 Pentium II 750万,300MHz
1999年
Pentium III
2000年(4季度) Pentium IV 4200万,1.4GHz(0.18um工艺)
四.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续)
(Microprocessor,Microcomputer,Microcomputer System)
1.Moore定律: “晶体管的大小将以指数速率变小,
而集成到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将2-3年【18-24个月】翻 一番。”
--Gordon Moore,1965
总线是计算机的部件与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公共通路,它 能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的信息。总线不仅仅是一组传输 线,它还包括与数据传输有关的控制逻辑。所以,在一个计 算机系统中,总线应被看成一个独立的部件。
五.微型计算机(续)
4.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参与运算的数的位数.它决定着计算机的内部寄存器、 加法器及数据总线(数据通路)的位数。有4位,8位,16位, 32位,64位等。 (2)主存容量:主存储器所能存储信息的总量。通常以字节数 (Byte)来表示。例:内存128MB。有时也用到“位容量”---2pXq. (3)运算速度: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和测试标准。 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 (4)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可靠性)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 (5)性能/价格比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二课第二课计算机硬件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二课第二课计算机硬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be6d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b.png)
输出设备的分类
01
02
03
显示设备
如显示器、投影仪等,用 于将计算机内部的信息以 可视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打印设备
如打印机,用于将计算机 内部的信息以纸质形式呈 现给用户。
声音输出设备
如扬声器、耳机等,用于 将计算机内部的信息以声 音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输出设备的应用场景
显示设备
在办公、娱乐、教育等领 域中广泛应用,如电脑显 示器、电视等。
中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总结词
中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包括时钟频率、核心数、缓存大小和功耗等。
详细描述
中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是衡量CPU性能的重要参数,其中时钟频率是指CPU每秒钟执行的时钟周期数,核心数是 指CPU内部的处理核心数量,缓存大小是指CPU缓存容量的大小,而功耗则是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能量消耗。 这些指标决定了CPU的处理速度、效率以及能耗表现。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和协调计算机 系统的运行,处理数据和执行程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辅助存储器(Secondary Storage):如 硬盘、光盘等,用于长期存储大量数据。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s):如显示 器、打印机等,用于显示或输出数据。
存储器(Memory):用于存储数据和程 序,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 存储器(ROM)。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总结词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存取速度、容量和可靠性等 。
详细描述
存取速度是衡量存储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决定了 数据读取和写入的速度。容量则决定了存储器能够存储 的数据量大小。可靠性则是指存储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即数据在存储器中的保存时间和数据的准确性。此外 ,功耗和价格也是评价存储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在选择 存储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这些性能指标。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7fd08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e.png)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管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的认识1. 计算机的发展史。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第2课:学习键盘和鼠标1. 键盘的结构和功能。
2. 鼠标的操作方法。
3. 练习打字和鼠标操作。
第3课: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1. 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
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3. 应用程序的启动和关闭。
第4课:计算机的基本设置1. 调整系统设置。
2. 设置屏幕分辨率。
3. 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
第5课:计算机的常用软件1. 认识常用的办公软件。
2. 学会使用Word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
3. 了解其他常用软件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操作:测试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五、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提供足够的计算机设备,保证学生上课时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 教学素材:提供一些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六、教学计划第6课: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应用1. 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学习网络搜索和资料。
第7课:电子邮件的使用1. 了解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https://img.taocdn.com/s3/m/94496c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f.png)
目 录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计算机网络组成 •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 网络安全与防护
0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
由若干个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按照一定的 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
源共享的系统。
05 网络安全与防护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01
02
03
信息保密
保护个人和企业敏感信息 不被非法获取和利用。
系统可用性
确保网络服务的正常运行, 避免因攻击导致的服务中 断。
维护声誉
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声誉不 受网络攻击的损害。
常见的网络威胁
病毒与恶意软件
通过电子邮件、下载等 方式传播,破坏系统文
件、窃取信息。
设置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定期更换。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在遭受攻击后能迅 速恢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硬件组成
01
02
03
04
计算机
包括服务器、个人电脑、工作 站等,是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
。
网络设备
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 等,用于连接计算机和传输数
据。
传输介质
包括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 等,用于传输数据。
接口设备
包括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用 于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软件组成
网络操作系统
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 ,用于管理网络资源、提供网
议)接收邮件。
电子邮件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重 要通信工具,人们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进 行工作交流、商务联系、亲友联系等活
七年级信息技术目录(带目标)
![七年级信息技术目录(带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67f7a04cad02de80d4d840dc.png)
七年级(上册)第一模块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传播媒体,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解计算机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网络辅助自主学习等。
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联系生活中实际,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巨大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计算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通过身边实例,说明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通过案例、数据或史实客观评价民族IT产业所取得的成就。
第2课计算机的硬件及数码产品能说出计算机主机内的基本部件及其作用。
能连接计算机的硬件及其常用外设,使之能正常工作。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如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了解各类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演变和趋势。
能正确使用身边的数码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摄像头等)。
能使用身边的数码设备采集信息,并实现数码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3课计算机的系统软件通过实践尝试,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能指出商业软件、共享软件、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的差异,了解开源软件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能根据提示安装、更新和卸载软件。
学会使用软件中的帮助或借助网络搜索引擎解决计算机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能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简单的维护与管理。
第4课操作系统的管理与认识熟悉文件管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能依据分类管理思想建立合理的文件目录结构。
尝试使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中不同品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Android),比较其界面、功能、操作方法上的异同。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十篇)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12bf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3.png)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十篇)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1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5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衡。
大部分学生学*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二、现有差生情况如下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
针对各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培优辅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教材解析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改版了,编者们根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并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中学教学内容与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
每一单元知识都是以任务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通过多元化主题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主、写作、探究学*,强化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教材在以往的`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跨度和突破。
在注重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的夯实之外,又注重了信息内容的应用性和时代性。
例如教材“第三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学科技术为中心,又坚固社会时代气息,树立当代学生人生坐标。
教师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更多灵活设计主题的空间,拓展教材,超越学科教材的领域会更大,可以把各个学科的内容巧妙融合在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当中,完成学科间的知识的跨越,实现学科整合。
四、目的要求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照全体,强调问题的解决,加强协作交流和探究学*,注重学*过程的评价。
五、教学措施以网络环境为学*的*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
注重实践,灵活设计主题。
快乐学*、激__趣是学生学*创造之源。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第1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第1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6570aafad6195f302ba64c.png)
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内容的实用性是连接信息知识运用和学生接受操作的纽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本节知识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整个信息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二)能力目标:掌握信息的含义、信息的基本特征。
知道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长和展望。
以及,信息的编码。
(三)情感目标:通过创作——交流——评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会表达生活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信息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认识信息确定为本节的重点;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更好的利用信息确定为本节的难点;四、说学生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法“作品演示观摩——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小组交流评选——展示总结”。
以“学生参与制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本节课将在网络教室里展示,并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展评—总结”的程序,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练习,实现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最后达到熟练应用。
做课件来阐述基本内容及各个知识点,这样可以省去板书,有更多时间来让学生思考和操作。
六、说学法: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状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和学习兴趣。
七、说教学过程引入新知:有人说,在21世纪里,不懂计算机的人就是真正的文盲。
这句话虽有偏颇,但也表达出学好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我们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初中生,当然也要努力学好计算机知识,讲授新知:板书:一、信息(Information)讲解:1.1 信息的含义信息普遍存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套优秀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套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cf524283c4bb4cf7ecd1d6.png)
本节课到此结束
XX
第3课 制作《信息技术学习手册》
教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应用文档的制作规范;
2.掌握版面设计、页码插入和目录自动生成 等Word操作技巧; 3.完成作品《信息技术学习手册》。
应用文档
常见的应用文档有研究报告、方案、简报、总 结、申请书、通知、请柬、书信等。
制作应用文档的步骤
确定 选题
搜集 资料
规划 设计
编辑 制作
修改 完善
应用文档
对于《信息技术学习手册》,我们需要对它的封面、前言 、目录、内容进行规划。
Word操作技巧
封面制作: 选择“插入”选项,单击“封面”下拉菜单,选择一种封面样式。
Word操作技巧
更改标题样式:“开始”→“标题样式”
Word操作技巧
内容部分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和准备的材料 来撰写,然后进行编辑排版,调整字体、字号 和段落等。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的重要话题,也是信息时 代秩序正常的重要保证。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主要指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 保密性和可靠性。
信息安全
各种数据、文档 软件、硬件系统的安全运行 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的提升
信息资源 信息安全的基础 信息安全建议: 1.遵守安全法律法规。 2.注重关键信息的保护。 3.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XX
第6课 初识计算机结构
教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连接计算机外设; 2.知道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与各自的功能; 3.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外设
显示器
主
音
机
响
耳
键
麦
盘
鼠
标
计算机外设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目录(苏科版)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目录(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f28fa30740be1e640e9a90.png)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目录(苏科版)
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
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2节信息获取与管理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
第1节认识计算机
第2节计算机优化
第3节计算机与信息安全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三单元设计应用文档
第1节文本加工工具
第2节制作作文选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四单元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1节数据收集与录入
第2节表格规划与修饰.
第3节数据处理与统计
第4节数据图表与分析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五单元体验多媒体技术第1节认识多媒体技术. 第2节精彩的多媒体世界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六单元图片的获取与加工第1节图片的获取
第2节图片的处理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七单元音视频获取与编辑第1节声音的获取与加工第2节视频的获取与加工单元综合与测试
综合复习与测试。
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介绍
![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9da0ede9b6648d7c1c746c1.png)
计算机硬件介绍1.个人计算机【名词解释】P C(p er so na l co mpu t er),个人计算机一词源自于1978年I B M的第一部台式计算机型号P C,在此之前有Ap pl e的个人用计算机。
个人计算机不需要共享其他计算机的处理器、磁盘和打印机等资源也可以独立工作。
今天,个人计算机一词则泛指所有的个人计算机(如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兼容于IB M 系统的个人计算机。
【概念分析】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机,所以又称作微机,俗称电脑。
另外,还有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程工作站和网络计算机等。
巨型机运算速度快,价格昂贵,主要用于现代科学技术、大范围天气预报等;大型机具有完善的指令系统,主要应用于银行政府部门等;小型机结构简单,规模小,用于数据采集领域;微型机应用广泛,适合家庭个人使用;工程工作站介于小型机和微型机之间,主要用于工程设计;网络计算机依赖服务器使用,降低成本。
按照使用范围,计算机还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概念应用】以下是计算机的类型与应用举例。
巨型机:中国气象站服务器大型机:中国银行中心机房小型机:超市连锁中心服务器微型机:笔记本电脑工程工作站:汽车流水线检测站网络计算机:银行柜员机2.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的五大部件【名词解释】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
【概念分析】E N IA C诞生后,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重大的改进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电子计算机应该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其二是电子计算机应采用“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整个计算机的结构应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这些理论的提出,解决了计算机的运算自动化问题和速度配合问题,对后来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直至今天,绝大部分的计算机还是采用冯·诺依曼方式工作:运算器能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25ed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7.png)
操作系统功能
包括处理器管理、内存管 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和作业管理等五大功能。
常见操作系统
Windows、Linux、Mac OS等。
常用软件介绍与应用
01
02
03
04
办公软件
如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等,用于文字处理、表
格制作、幻灯片演示等。
图像处理软件
如Adobe Photoshop、GIMP 等,用于图片编辑、美化、合
在信息技术领域,创新思维体现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以 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任务。
强调跨学科合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创新思维鼓励跨学 科合作,创造出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应用,实现了信息的 远距离快速传递。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书籍、 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递的媒体。
现代社会中信息作用
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 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资源。
信息是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现代社会中,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 取决于所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数据库应用实例
通过实例展示数据库在信息管理、 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数
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生活场景体验
数字化生活的概念
01
阐述数字化生活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它对我们日常
生活的影响。
数字化生活场景
02
通过实例展示数字化生活在购物、娱乐、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3篇(河大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3篇(河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eefc866f1aff00bfd51e5c.png)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3篇(河大版).计算机软件系统1、了解系统软件的作用;软件安装与卸载的相关知识。
2、了解系统软件的安装。
情感目标:合法地使用软件也是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本课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道德观。
并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计算机主要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教学ppt。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疑: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把一台计算机的外设和主机连接起来。
那么,这样连接起来的计算机就可以工作了吗?(学生回答,并说明原因,教师设下疑问:到底能不能呢?)实验1:启动事先准备好的裸机,学生观察计算机运行情况,老师总结原因(没有安装操作系统软件)。
一、操作系统知识讲授提问:计算机为什么需要一个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管家。
(补充知识)1.操作系统的出现人机矛盾早期,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运算时,经常出现操作人员手忙脚乱而计算机却空闲等待的情形,这种人工干预的慢速度与计算机运行的高速度之间的严重不协调,被称为人机矛盾。
2.操作系统的作用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计算机能协调、正常地工作,同时为人们使用计算机提供方便的操作环境。
它还管理计算机的各种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使这些设备能有效地为我们服务。
二、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1)ppt展示软件安装的过程;(2)ppt展示软件卸载的两种方法,要求学生依此卸载系统中的两个软件;(3)质疑探索,安装与卸载中出现的问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做汇报,由教师总结,以给同学提供某些指导。
三、软件的合法使用通过案例和数据来说明盗版对我国软件产业的负面影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尊重知识产权、尊重软件版权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正确地获取和使用软件的习惯。
(1)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发言,提出关于软件合法使用的观点;(2)教师用ppt演示总结,软件合法使用的方法及相关知识点。
精选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3篇
![精选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d7f80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c.png)
【导语】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持下⽤以获取、加⼯、存储、变换、显⽰和传输⽂字、数值、图像以及声⾳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的⽅法与设备的总称。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信息与信息处理 教学⽬标: 1、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 2、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具 教学内容: 1、发现⾝边的信息 2、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具 3、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来说,上课环境很陌⽣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活实际,注意从⽣活素材中进⾏导⼊,精⼼设置疑问,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教材⾸先从学⽣⽣活体验出发引⼊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
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如果在机房上此课,⼀定要先讲解上机的基本守则。
这些规定学⽣⽆法全部理解,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强化或提醒。
“信息的接受和传递”与后⾯的“信息技术及其应⽤”、“常⽤的信息处理⼯具”密切关联,共同构成了完整系统的“信息技术介绍”模块。
教学⽅法和⼿段:综合应⽤⾔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同时初步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 所⽤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规范上课要求 师:不⽤说,同学们来到新的机房来学习新的课程,⼼情⼀定很激动、兴奋吧!在开始上课之前,⽼师要先给⼤家讲⼀讲上课的⼀些要求,我们该怎么上信息技术课呢?(展⽰并提醒学⽣上课应注意的⼀些⽅⾯,将上课要求打印出来贴在机房醒⽬的地⽅) ⼆、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1.引⼊——我们⽣活在信息的海洋⾥ 师:现在请⼤家观察,这些图⽚在说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展⽰教材光盘中的图⽚)学⽣活动:观看图⽚,讨论交流。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f32839ee06eff9aef80746.png)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单元信息技术简介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传输等概念2、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3、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4、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主要任务: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表现形式?2、信息技术课有哪些主要内容?应如何学习?3、计算机硬件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第1课时第1课无处不在的信息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2、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什么是信息?2、信息有哪些表现形式?3、信息是如何传递和交流的?4、什么是信息技术?教学步骤:导入:人类跨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方式。
我们应该从小树立科学观念,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问题一:什么是信息?关于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1)从广义上说,凡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能为人们感知的事物和现象都是信息源,人们可以从其中获取信息。
(2)从狭义上说,信息技术所关心的“信息”,是指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息。
(a) (b) (c) (d)看一看,从上图所示的画面中能得到什么信息?问题二:信息有哪些表现形式?信息本身是无形的。
信息必须借助某种媒体形式才能表现出来。
文字、图像、声音是信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说一说:列举出一些在学习和生活中常遇到的信息表现形式。
问题三:信息是如何传递和交流的?(a) (b) (c) (d)想一想上图所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信息必须通过各种媒介来传递和交流。
想一想:请列举更多的信息传输工具,想一想它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问题四: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为主干的现代科学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课教学内容
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文字块的超级链接和按钮的超级链接。对于文字 块的链接需要学生注意链接对话框中要选择“本文档中的位置”。 按钮的链接注意其它幻灯片的选择方法:应该选择“幻灯片…”选项。任务是让学 生把自己的演示文稿作品中的超级链接完成好,找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
谢谢观赏
第八、十节课教学内容
第八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幻灯片中各对象的动画设置方法,包括动画设 置选项。此部分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也不算难,多给学生时间完成自己作品的 动画效果。 第八节另外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插入影片和声音,注意插入时是否让影片或者 声音自动播放选项。
第十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幻灯片间切换效果和设置幻灯片的背景,难点 在于应用了模板的幻灯片怎么再去单独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课程总目标 (三维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 • •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 任感 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信息 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它引领、保持和延伸终身学习。培养学生以 下几种能力: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善于处理 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第四、五节课教学内容
第四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制作演示文稿的设计一般方法:创意 搜集材 料 配套设计 制作幻灯片 观看整体效果。通过让学生观看优秀的演示文 稿,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第五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新建各种板式幻灯片的方法及利用设计好的模 板快速建立美观漂亮的幻灯片。学生可以尝试着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创建几张 幻灯片。
第六节课教学内容
本节课重点在于文本框的综合应用。 1、水平文本框、竖排文本框的应用。 2、文字属性的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及字形)。 3、文本框格式的设置。 4、项目符号和编号的应用。 学生们开始正式制作自己的演示文稿,并且把文本框的以上内容都应用于自 己的幻灯片中。
第七节课教学内容
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艺术字、剪贴画好图片的插入与编辑方法。其中 艺术字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是要注意提醒学生艺术字工具栏中各工 具的使用。对于插入的剪贴画和图片难点在于设置图片的格式,主要是环绕方式 ,设置完环绕方式后才能任意移动图片。
本单元 计划用 七课时 完成。
第一、二节课教学内容
第一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声音包括语音、音效和音乐,并且了解视频是 由一系列静止图像组成,每幅静止图像就是一帧,视频信号有PAL和NTSC两种 制式。对于音视频的播放及多种播放器的使用让学生简单讲解一带而过。
第二节内容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讲解。首先让学生录制自己朗诵的一段古诗。 然后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编辑修改(删除之前、之后的内容;降低或者提高音量 )。随后教师演示声音文件的混合,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背景音乐自己动手操作 和相互
用演示文稿展示作品 选定模板、插入幻灯 片
插入文稿 插入艺术字、 剪贴画和图片 设置动画 幻灯片放映 幻灯片按钮及 超级链接
摄影比赛 感受媒体配 乐朗诵
本单元的基本构架
• • • • • • • • • •
1课时 第一节 感受媒体 第二节 配乐朗诵 1课时 第三节 摄影比赛 第四节 用演示文稿展示作品 1课时 第五节 选定模板、插入幻灯片 1课时 第六节 插入文稿 第七节 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 1课时 第八节 设置动画 1课时 第十节 幻灯片放映 1课时 第九节 幻灯片按钮及超级链接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三单元 感受多媒体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中国地图出版社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新课标”
•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时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中小学信 息技术课程该教给学生什么?该怎么教?为什么这么 教?当然,“该怎么教”与“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 需要我们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但“教给学生什么”应该对教师有一个明确的告诉 ,而这个问题只有课程标准才能准确回答。 • 信息技术列入中学必修课程。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 不是地方课程,而应属于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义务 教育阶段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活 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在保障学习 有效性的前提下,兼顾信息技术课程系统性是我们所 期待的。信息技术学科兼有学科性和应用性的双重特 征,它应该传承信息文化、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承载 课程价值。
第三节课教学内容
本节课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完全打破了按书本讲解的常规模式,而是找班里 做过主题班会或者其他视频编辑的一个或几个同学当老师,让他们利用多媒体展 示设备,把他们制作视频(照片视频)的整个过程讲解展示给大家听。不在局限 于课本比较复杂的、难学的音视频编辑软件。这样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听讲。教师 布置好课下任务,编辑制作自己班的主题班会,运动会及身边的好人好事,做一 个小小制片人。学生们也会认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