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梁柱节点构造详图(一)
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
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图文并茂2015-11-27 09:41专业分类:建筑结构浏览数:237591、梁与柱得连接1.1 梁与柱刚性连接得构造,形式有三种。
(1)梁翼缘、腹板与柱均为全熔透焊接,即全焊接节点;(2)梁翼缘与柱全熔透焊接,梁腹板与柱螺栓连接,即栓焊混合节点;(3)梁翼缘、腹板与柱均为螺栓连接,即全栓接节点;<img data—s="300,640"data—ratio="0.3426124197002141" data-w="467" width="auto” _width="auto"src="” st yle=”padding:5px 0px; border: 0px; max—width:600px; vertical—align:midd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1。
75em;width:auto !important; visibili ty:visible !important;”/〉上图为三种梁柱刚性连接节点1、2梁与柱刚性连接得构造(1)工字形梁与工字形柱或箱形柱刚性连接得细部构造:<img data-s="300,640" data-ratio="0、39863325740318906” data—w=”439"width=”auto"_width=”auto” src=”” style=”padding:5px 0px;border: 0px; max-width: 60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width:auto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important;"/〉上图为梁与柱刚性连接细部构造(2)工字形柱与箱形柱通过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时,构造措施有两种:a、悬臂梁与梁栓焊混合节点;b、悬臂梁与梁全栓接节点。
柱标准构造详图
矩形复合箍筋的基本复合方式为:
1)沿复合箍周边,箍筋局部重叠不宜多于两层,如图 2.2.2-1 所 示。
矩形复合箍筋的基本复合方式为: 2)以复合箍筋最外围的封闭箍筋为基准,柱内的横向箍筋紧贴其 设置在下(或在上),柱内纵向箍筋紧贴设置在上(或在下), 如图 2.2.2-2 所示。
当上柱纵筋直径比下柱大时,不得采用图 2.2.2-5 的连接构造, 上柱较大直径的纵筋必须进入下层进行连接,连接构造见图 2.2.2-6; 如下柱直径大,连接构造同图 2.2.2-5 不变。
当上柱和下柱纵筋数量不同时,多出的纵筋构造见图 2.2.2-7。
测试
3.柱顶纵筋构造
(1)中柱柱顶纵筋构造 中柱纵筋应伸至柱顶,且自梁底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laE,当 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可采用 90° 弯折锚固或带锚头 的机械锚固,构造要求详见图 。
2.2.2 柱标准构造详图
以抗震框架柱为例介绍。 1.箍筋构造
柱封闭箍筋和拉筋的弯钩构造要求 2.2.1 中已作介绍。本节主要 介绍常用矩形箍筋的复合方式,以及沿柱高方向箍筋间距的构 造要求。 (1)箍筋复合方式 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 400mm 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 3 根时,或 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 400mm 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 4 根时, 应设置复合箍筋。复合箍筋,就是同一截面内配置两种或两种
2)梁筋入柱。搭接长度自柱顶算起不应小于 1.7labE。 (1)当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 1.2% 时,弯入柱外侧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宜 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20d(d 为梁筋直径)。 (2)顶层端节点梁上部纵筋的弯弧内半径,当纵筋直径 d≤25mm 时,不宜小于 6d;d>25mm 时,不宜小于 8d。钢筋弯弧外的混凝土中应配置防裂、防剥落的构 造钢筋。
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二、板 1、相邻板有高差处的构造 2、板上开洞构造大样
三、填充墙整体性要求 1、填充墙与柱连接 2、大尺寸填充墙的构造要求 3、洞口边梁的做法 四、有关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施工大样
后浇带
1、施工后浇带详结构平面图中所注明位置设置,后浇带的宽度>800mm, 板梁筋贯通不断。
2、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其混凝 土强度等级应提高5MPa。
4、框架柱纵向钢筋搭接方法: 直径d>22时,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
5、柱纵筋搭接处箍筋的间距: 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无论与柱抗震箍加密区范围重叠与否) 均应按≤ 5d(d为柱最小纵筋直径)及≤ 100mm的间距加密箍筋
钢筋的锚固
钢筋种类
钢筋直径 C20
光面钢筋 用于四级抗 D=6-25 31d (一级钢筋) 震和非抗震
14、 框架柱两节点之间高度小于4倍柱高时,该范围内柱箍筋加密,间距 100mm,直径及肢数结构平面图。
15、 结构图中标高均为建筑标高,结构标高扣除相应位置装修面层厚,所 有卫生间、阳台均比本层楼面低50mm。
16、 填充墙隔墙应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方可施工,挑出部分未考虑施工 脚手架荷载,施工应从上而下加设临时支撑,砼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不得 拆除。
KZ
2、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
≥1.5柱宽
箍
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术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
筋 加
加密
梁顶面
于该层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 箍筋骨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的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高h1
加密
密
3、除须全高加密箍筋的柱以外,非抗震等级
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图文并茂
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图文并茂- 结构理论1. 梁与柱的连接1.1 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形式有三种。
(1)梁翼缘、腹板与柱均为全熔透焊接,即全焊接节点;(2)梁翼缘与柱全熔透焊接,梁腹板与柱螺栓连接,即栓焊混合节点;(3)梁翼缘、腹板与柱均为螺栓连接,即全栓接节点;上图为三种梁柱刚性连接节点1.2 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1)工字形梁与工字形柱或箱形柱刚性连接的细部构造:上图为梁与柱刚性连接细部构造(2)工字形柱和箱形柱通过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时,构造措施有两种:a、悬臂梁与梁栓焊混合节点;b、悬臂梁与梁全栓接节点。
上图为柱带悬臂梁段与梁连接梁与柱刚性连接时,按抗震设防的结构,柱在梁翼缘上下各500mm的节点范Χ内,柱翼缘与柱腹板间或箱形柱壁板间的组合焊缝,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
1.3 改进梁与柱刚性连接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对于有抗震性能要求的梁柱刚性连接,在遭遇罕见强烈地震时,应在构造上保证钢梁破坏先于节点破坏,保证梁柱节点的安全,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1)骨形连接骨形连接是通过削弱钢梁来保护梁柱节点。
这种骨形连接在日本比较流行。
上图为骨形连接(2)楔形盖板连接在不降低梁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通过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增强梁柱节点上图为几种常见的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做法(3)外连式加劲板连接对于箱型或圆形截面柱与梁刚性连接,除了采用骨形连接、楔形盖板之外,还可采用外连式加劲板连接,节点强度明显大于钢梁强度。
1.4 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与主梁刚性连接当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方向与主梁刚性连接时,应在主梁翼缘对应λ置设置柱水平加劲肋,在梁高范Χ内设置柱的竖向连接板,其厚度应分别与梁翼缘和腹板厚度相同。
柱水平加劲肋与柱翼缘和腹板均为全熔透坡口焊缝,竖向连接板与柱腹板连接为角焊缝。
主梁与柱的现场连接如图所示。
上图为工字形柱弱轴与主梁刚性连接1.5 梁柱节点域的加强工字形由上下水平加劲肋和柱翼缘所包Χ的柱腹板简称为节点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