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检测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光电检测电路设计
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光电检测电路设计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基于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目录第一章选题背景与总体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选题背景 (5)1.2、总体思路 (6)第二章设计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选材 (6)2.1.1、AT89S52芯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二极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三极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光电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发光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光接收电路 (11)2.3、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电路的功能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控制电路——89S52芯片 (11)3.1.1、电源电路 (11)3.1.2、复位电路 (11)3.1.3、晶振电路 (11)3.2、检测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程序设计及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四、选题原则
1、课程设计选题应满足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题目尽量覆盖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目的深度、广度和难易程度要适当,使学生既能获得充分的实践锻炼,又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完成任务
九、成绩评定
1.答辩结束后,应及时确定学生的答辩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建议由平时成绩(占20%)、成果成绩(占60%)和答辩成绩(占20%)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最终权重由教研室自行制定。
2. 课程设计(论文)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5%。及格与不及格人数不低于15%。
应用物理学专业
1.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文本要按学校规定的格式用A4纸打印,或手写,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装订线为1cm,位置为“左侧”。
版面页边距上为2.5cm,下为2.5cm,左2cm,右为2cm。
页眉距边界为1.5cm,页脚为1.75cm。首行缩进2个字,1.5倍行距。
4、课程设计期间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证设计室的整洁、文明、安静。
八、课程设计(论文)答辩
答辩是课程设计(论文)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答辩可使学生进一步发现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圆满地达到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对于有些课程亦可不答辩,而采用其它形式来考核,如质疑等方式。
6.正文
正文是课程设计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对研究或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应占全文的较多篇幅。学生要根据课程设计报告课题的性质,参照以下一般性要求,组织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的相关内容。
光电检测课程设计
光电检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电检测的基本原理,理解光电效应、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光电传感器及其特性,能够分析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3. 引导学生掌握光电检测系统的构建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的光电检测系统设计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光电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光电检测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电检测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引导学生关注光电检测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认识光电检测技术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选修课程,结合物理知识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光电检测基本原理:光电效应、光电器件原理、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2. 光电传感器类型及特性: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光电器件及其特性3. 光电检测系统构建:系统设计原理、传感器选型、信号处理与分析、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四章光电检测系统设计与应用4. 实践操作:光电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检测项目实施。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5. 创新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小组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光电检测系统。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光电检测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光电效应、光电器件的工作机制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光电传感器及其特点,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3. 引导学生掌握光电检测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了解相关检测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光电检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光电检测系统设计;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正确操作光电传感器及相关检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电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在环保、节能等领域的重要作用;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光电检测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选修课程,结合物理知识和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具备一定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新技术和新设备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光电检测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为我国光电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光电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光电效应(光电导效应、光伏效应、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器件(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管、光电耦合器)2. 光电传感器及其应用- 不同类型的光电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与应用3. 光电检测系统设计- 信号处理方法(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检测电路设计与实现(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信号转换电路等)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光电传感器操作与调试- 光电检测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小组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简易的光电检测系统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光电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学习,了解光电器件的工作机制;第二周:学习光电传感器及其应用,进行光电传感器选型分析;第三周:学习光电检测系统设计,掌握信号处理方法和检测电路设计;第四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小组项目设计与实施;第五周:项目展示与评价,总结课程学习成果。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一、干涉的基本原理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由一般光源获得一组相干光波的办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光学装置干涉装置将一个光源发出的光波源波分为若干个波;由于这些波来自同一源波,所以,当源波的初位相改变时,各成员波的初位相都随之作相同的改变,从而它们之间的位相差保持不变;同时,各成员波的偏振方向亦与源波一致,因而在考察点它们的偏振方向也大体相同;一般的干涉装置又可使各成员波的振幅不太悬殊;于是,当光源发出单一频率的光时,上述四个条件皆能满足,从而出现干涉现象;当光源发出许多频率成分时,每一单频成分对应于一定的颜色会产生相应的一组条纹,这些条纹交叠起来就呈现彩色条纹;1、劈尖的等厚干涉测细丝直径设入射光波为λ,则第m级暗纹处空气劈尖的厚度由上式可知,m=0时,d=0,即在两玻璃片交线处,为零级暗条纹;如果在细丝处呈现m=N级条纹,则待测细丝直径2、利用干涉条纹检验光学表面面形检查光学平面的方法通常是将光学样板平面平晶放在被测平面之上,在样板的标准平面与待测平面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薄膜;当单色光垂直照射时,通过观测空气膜上的等厚干涉条纹即可判断被测光学表面的面形;1待测表面是平面2待测表面呈微凸球面或微凹球面当手指向下按时,空气膜变薄,各级干涉条纹要发生移动,以满足式2,3式中λ为入射光的波长,δ是空气层厚度,空气折射率n ≈ 1;当程差Δ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为暗环,若第m个暗环处的空气层厚度为m,则有:R,即,可得:式中是第m个暗环的半径;由式2和式3可得:可见,我们若测得第m个暗环的半径便可由已知λ求R,或者由已知R求λ了;但是,由于玻璃接触处受压,引起局部的弹性形变,使透镜凸面与平面玻璃不可能很理想的只以一个点相接触,所以圆心位置很难确定,环的半径也就不易测准;同时因玻璃表面的不洁净所引入的附加程差,使实验中看到的干涉级数并不代表真正的干涉级数m;为此,我们将式4作一变换,将式中半径换成直径,则有:对第m+n个暗环有将5和6两式相减,再展开整理后有可见,如果我们测得第m个暗环及第m+n个暗环的直径、,就可由式7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R;经过上述的公式变换,避开了难测的量和m,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度,这是物理实验中常采用的方法;二、干涉法测微小量的原理与干涉仪绘制草图1、实验内容用干涉法测微小形变实验验证实验仪器:he-ne激光器、共焦球面干涉仪、压电陶瓷、探测器、示波器、电源、锯齿波发生器;2、实验原理:1、共焦球面干涉仪示意图:共焦球面干涉仪是一个无源腔,由两块球形凹面反射镜构成两面镜子的曲率半径和腔长相等R1=R2=L,镜面1固定不动,镜面2固定在可随外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压电陶瓷上;光在腔内每走一个周期都会有部分光从镜面透射出去为光线1,另一部分则反射4次出射,为光线2;光线1与光线2满足干涉条件,当其光程差D满足条件:D=mλ时,干涉相长示波器出现峰值,随着压电陶瓷随电压的变化,腔长变化,D也随之变化;当D=m±1λ时,再次干涉相长,示波器上出现相应的峰值;3、实验步骤:1、打开he-ne激光器,调整光路和压电陶瓷方向,使得光路准直,若没调整好,在共焦球面干涉仪后方会出项两个光斑,光线1和光线2并不产生干涉;2、将探头和锯齿波发生器分别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打开激光器和锯齿波发生器的电源;3、观察示波器上波形;4、实验结果:5、实验总结:本实验是干涉法测微小形变的实验验证,故无需计算;压电陶瓷的微小形变影响到共焦球面干涉仪的腔长,从而影响到光线1和光线2的光程差D,进一步反应到示波器的波形显示上;该测量方法得到验证;三、Auto cad图探头主体探头后盖底座螺钉电路图电源外壳四、Zemax的绘制:扩束准直系统五、实验回顾及总结这次实验和以往的实验不同,以往更多的是的老师设计好,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让我们照着做,而这次更多的是自主设计进行探索发现;前几次课程我们主要是通过设计实验系统,学习并运用CAD画出模型,这样我们既学会了软件设计又理解实验原理及结构;激发了我们的兴趣;谢谢老师为我们自由式发挥创造了条件;。
光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光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光电心率计指导老师:吴xx班级: 10XX设计者: XXX设计者学号: *************同组者姓名: ********************************************************************************************* 设计者联系电话: ******************目录一.摘要 (4)二.技术指标 (4)三.设计原理 (5)3.1、光电探测电路 (5)3.2、电源电路 (6)3.3、滤波放大电路及虚拟地电路 (6)3.4、单片机电路 (7)3.5、显示电路 (8)3.6、蜂鸣器电路 (9)四.设计方案论证 (9)4.1、心率计的软件实现方法 (9)4.2、滤波放大电路的实现 (9)4.3、光电探测电路的实现 (10)4.4、心率值的显示方法 (10)五. 硬件电路设计 (11)5.1、电源电路设计 (11)5.2、光电探测电路 (12)5.3、“虚拟地”电路 (12)5.4、滤波放大电路 (12)5.5、单片机电路 (13)5.6、译码显示电路 (15)5.7、蜂鸣器电路 (16)六.软件设计 (16)6.1 总流程图 (17)6.2 主函数流程图 (18)6.3 采样比较程序 (19)6.4 心率计算与显示警报模块 (20)七.结论 (21)八.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21)参考文献 (22)附录 (23)附录一、程序代码 (23)附录二、原理图 (28)附录三、PCB所有层图 (29)附录四、顶层PCB图 (30)附录五、底层PCB图 (30)附录六、元件清单 (31)一.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心,因此对各种医疗设备的需要也越来越大。
其中心率测量仪是最常见的医疗设备之一,它能应用于医疗、健康、体育以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一个简单便宜而又有较高精度的心率测量仪是很有市场的。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光电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光电测量系统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的强度、波长、光谱、光色度等参数的仪器设备。
光电测量系统在光学、电子、材料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本报告旨在设计一种基于XYZ色度标准的光电测量系统。
二、设计原理XYZ色度标准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颜色空间,它可以将任意颜色转化为线性变换下的三个刺激值。
光电测量系统基于XYZ色度标准的设计主要包括光源、光谱分析仪、光电传感器和数据处理部分。
1.光源:选择高质量的白色LED作为光源,保证光线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光谱分析仪:采用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仪,可以准确地分析光源的光谱,并提供基于XYZ色度标准的光谱数据。
3.光电传感器:选择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的光电传感器,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提供给数据处理部分进行处理。
4.数据处理: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根据XYZ色度标准进行色度计算,并将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三、系统设计与实施1.硬件设计:(1)光源:选择白色LED光源,通过特殊的光学配置保证光线均匀分布,并通过反馈控制保持光源的稳定性。
(2)光谱分析仪:选择高分辨率光谱分析仪,可以快速获取光谱信息,并将光谱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3)光电传感器:选择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的光电传感器,可以准确地转换光信号为电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
(4)数据处理部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设计合适的算法来实现XYZ色度计算,并将结果通过界面显示出来。
2.软件设计:(1)数据采集:通过光谱分析仪和光电传感器实时获取光谱和光强度数据,并传输给计算机。
(2)数据处理:将光谱数据和光强度数据进行处理,基于XYZ色度标准计算RGB刺激值,并将结果转化为色度坐标。
(3)结果显示:将色度坐标显示在界面上,同时提供保存数据的功能,方便后续分析。
四、系统测试与验证进行系统的测试与验证是确保系统设计能够正确实施的重要步骤。
1.灯光源测试:测试光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确保在测量过程中光源的参数保持不变。
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光学准直系统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光电准直系统一、引言准直系统是利用光学自准原理,利用小角度测量或可转化位小角度测量的一种常用技术测试仪器。
所谓光电准直系统就是光学准直系统与光电技术结合的产物。
它具有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在精密,超精密定位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小角度测量有多种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平面反射镜的光学杠杆原理,在探测光斑移动时使用CCD来经行图像的采集。
关键字:光学杠杆光学准直系统望远镜系统照明系统CCD二、基本原理:(一)光学准直系统的基本原理这部分系统,通常是由光源,位于物镜焦平面上的分划板和物镜三部分组成,望远镜实际上是准直装置的你应用,它是将入射的平行光在其焦平面上,然后再用目镜直接观察光斑的变化。
图 2.1 准直系统原理图2.2 望远镜系统工作原理一个准直管和一个望远镜组合,两个装置的光轴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将看到从发光点 F 发出的光线通过准直管的物镜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进入望远镜的物镜之后在汇聚到F点;同样发自焦平面上另一点F1的光线射出准直管后变成方向平行与光轴的光束,它在进入望远镜后汇聚于其焦平面的F1 点。
因此,线位移之比等于两系统焦距之比。
由于平行光束成像的位置位移的由他的方向所确定,而不受平行光束在进入透镜前所走过的距离的影响,所以与发光点 F 及F1相关的像F及F的位置不依赖于准直管和望远镜之间的距离。
在准直管的前面放置一个全反射镜,准直管发出的平行光束再由它本身来接受,就相当与集准直管与望远镜一体,这就是准直的原理。
将一个刻度线的图像以平行光束(准直光)的形式投射到反射镜上,该反射镜将其光束反射回准直系统。
如果反射镜与光轴垂直则光束将返回其自身。
如果反射镜倾斜一个角度a,则其反射光将于2a反射回来。
根据反射光的倾斜程度,自准图像将会以更大的角度发生位移。
通过测量自准直图像在X轴丫轴上的唯一可以测量得反射镜的角度变化。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第二版课程设计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第二版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项目,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将涵盖以下主题:•光电检测的概念和原理•光电检测中常用的器件和传感器•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本设计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和实验演示。
•第二部分:实际项目研究和应用案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理论研究)本模块的目标是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的理论。
学生将学习以下重点内容:•光电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光电检测中常见的器件和传感器•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第二模块(实验演示)本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演示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的使用。
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光电检测传感器•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学生将运用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演示,制作一份光电检测技术的课程报告,该报告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刻。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实际项目研究)本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研究具体的实际项目,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学生将研究以下内容:•光电检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光电检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光电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模块(应用案例)本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应用案例研究,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光电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光电检测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学生将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调查结果,制作一份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案例报告,该报告的目标是让学生对光电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学到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光电检测中常见的器件和传感器,学会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光电检测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理念(1)电路能够通过照明灯开关对光线强弱的感应控制照明灯的亮灭。
灯的亮灭。
)电路能够实现有光线时灭,无光线时亮。
(2)电路能够实现有光线时灭,无光线时亮。
(3)应把所有接线的接口端用黑胶布包起来,以防接口相碰导碰导致短路。
致短路。
系统方框图系统方框图系统方框图总设计原理总设计电路,可控硅VS构成灯泡Lamp的主回路,控制回路由二极管VD和电阻R1和R2与RG组成的分压器构成。
二极管VD的作用是为控制回路提供直流电源。
白天自然光线较强,光敏电阻器RG呈现低阻,它与R1和R2分压的结可控硅VS关断,灯Lamp 果使可控硅VS的门极处于低电平,的门极处于低电平,可控硅RG呈现上的自然光线较弱,RG不亮。
夜幕来临时,照射在RG上的自然光线较弱,VS因获得正向触发电压的门极呈高电平,VS高电阻,故使VS的门极呈高电平,而导通灯Lamp点亮。
改变电阻R1和R2总的阻值,可以调整电路的起控点,使电灯在合适的光照度下开始点亮发光。
整电路的起控点,使电灯在合适的光照度下开始点亮发光。
本电路另一个特点是它具有软启动功能,因为夜幕降临时,自然光线是逐渐缓慢变弱,所以光敏电阻RG的阻值是所以可控硅由阻断态门极电平也是逐渐升高,所以可控硅由阻断态逐渐增大,VS门极电平也是逐渐升高,变为导通态要经历一个微导通与弱导通阶段,灯泡有一个逐渐变亮的软启动过程。
当VS完全导通时,流经Lamp的电流也是半波交流电,即电灯是处于欠压工作状态。
这两个因素对延长灯泡寿命极为有利,所以本电路十分适宜路灯使用,可免去频繁更换灯泡的麻烦。
(1)要求电路能够通过照明灯开关对光线强弱的感应控制照明灯的亮灭。
开关对光线强弱的感应控制照明灯的亮灭。
光 控 开 关 灯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班级:自动化092202H 姓名:邵姓名:邵 江 波学号:学号:************200922060216 电话:电话:151******** 151********。
光电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课程名称:《光电技术》课程设计学生姓名:汤备系别:物理与电子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徐代升2010年 07 月02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3)1、课题 (3)2、目的 (3)3、设计要求 (3)二、实验仪器 (3)三、设计框图及整体概述 (4)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 (4)NE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作调制电源 (5)1、用555NE电路结构 (5)(1)555NE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5)(2)由555(3)发射端电路 (6)LF放大器构成接收放大电路 (6)2、用353(1)光放大器 (7)(2)光比较放大器 (7)五、调试过程及结果 (8)1、调试的过程及体会 (8)2、调试结果 (8)六、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 (9)七、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 (9)八、参考文献 (10)九、附录 (10)1、整体电路图 (10)2、课程设计实物图 (10)3、元器件清单 (11)一、设计任务书1、课题光电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2、目的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巩固电子技术、光电技术、感测技术以及传感器原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系统角度出发,培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通过个人收集资料,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设计报告撰写等环节,初步掌握光电系统设计方法和研发流程,逐步熟悉开展工程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3、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NE构成占空比为0.5多谐振荡器作发光二极管的调制电源,并对参用555LM构成比较放大器进行报警电路设计;画出所数选择进行分析说明;选用324做实验的全部电路图,并注明参数;记录调试完成后示波器输出的各测量点电压波形。
(2)扩展要求(选做)分析影响作用距离的因素,提出提高作用距离的措施;设想光电报警系统的应用场合,并根据不同应用提出相应电路的设计方案。
如需要闪烁报警,电路如何设计?二、实验仪器多功能面包板………………………………………………………………1块TDS.60MHz.1Gs s双通道数字存储波示器………………………1台1002YB A A直流稳压电源…………………………………………………1台17333万用表………………………………………………………………………1台三、设计框图及整体概述光电报警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监视系统。
光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光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火灾探测报警装置指导教师:周茂华班级:设计者姓名:设计者学号:同组者姓名:设计者联系电话:目录.................. 摘晋................... 技术指标............... 基本原理............... 方案论证............... 硬件电路设计........... 软件设计(含程序流程图)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一、程序源代码二、电路原理图三、印制板阁四、元器件清单 (1)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5) (6)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13) (14)摘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电子产品在人类生活屮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由此所引起的火灾也越来越多,而今,火灾己成为我国常发性和破坏性以及影响力最强的灾害之一。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宾馆、酒店、图书馆、科研和商业部门,火灾报警系统已成为必要的装置,火灾报警系统对现代建筑起着极M:重耍的安全保障作用。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报警系统的核心,本课程设计利用单片机结合传感器技术开发设计出的自动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对生活屮有火灾隐患的地方进行监测与防范,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对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本设计采用C8051F310单片机作为火灾探测报警器探测信号和产生报警的核心,实现报警器火灾报警并与计算机通信等功能。
探测器部分使用DS1820 温度探测器,将温度倍号转换为电倍号引入单片机。
当温度高于预警值则会触发报警装置,产生预警。
关键字:C8051F310,火焰及温度探测器,串口通信。
技术指标:电源接入的电源为5V直流电源,将其经SPX1117变压滤波石转为3.3V电压,作为单片机的供电电源。
电源输出稳定可靠。
姑示方法采用四段共阴极数码管。
光电测量系统课程设计
光电测量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光电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光电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光电测量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了解光电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光电测量系统进行基本测量操作、能够分析测量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光电测量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电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特点、应用方法。
首先,介绍光电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光电测量系统的工作机制。
其次,讲解光电测量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使学生掌握光电测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然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光电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最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光电测量系统进行基本测量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光电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特点。
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光电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了解光电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最后,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光电测量系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材:《光电测量技术与应用》;参考书:《现代光电测量技术》;多媒体资料:光电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案例;实验设备:光电测量系统实验装置。
这些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表现方面,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并进行记录。
作业方面,将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根据作业质量进行评分。
考试方面,将安排一次课程结束后的闭卷考试,试题将涵盖本节课的全部内容。
光电监测技术课程设计
光电监测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光电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电器件的工作机制;2. 学会分析光电监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了解其在不同领域的运用;3. 掌握光电监测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光电监测方案,并进行初步的性能评估;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工具对光电监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创新思维,能够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光电监测技术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电监测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学术探讨中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的品质;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光电监测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选修课程,旨在拓展学生在光电领域的知识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光电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包括光电效应、光电器件原理、光电转换及信号处理等;教材章节:第三章“光电转换技术”2. 光电监测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工业生产、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光电监测技术的应用”3. 光电监测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介绍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性能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教材章节:第五章“光电监测系统的组成与性能评价”4. 光电监测方案设计与性能评估:学习设计原则,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教材章节:第六章“光电监测方案设计与性能评估”5. 创新思维与光电监测技术:探讨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教材章节:第七章“创新思维与光电监测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光电监测技术基本原理;第二周:光电监测技术应用案例;第三周:光电监测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第四周:光电监测方案设计与性能评估;第五周:创新思维与光电监测技术。
光电检测的课程设计
光电检测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光电检测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电器件的工作机制和特性。
2. 学生能描述光电检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其在不同行业的重要作用。
3. 学生能掌握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光电检测电路,进行基本的光电信号检测。
2.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光电检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光电检测问题,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光电检测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光电检测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科学,遵循伦理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选修课程,结合物理知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对光电检测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际应用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光电检测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光电效应原理:讲解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光电发射、光电导、光伏效应等,以教材中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2. 光电器件:介绍常见光电器件如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池、光电耦合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器件特性。
3. 光电检测系统:讲解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包括光源、光电器件、信号处理电路等,明确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参照教材进度安排教学内容。
4. 实践应用:分析光电检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自动门控、生产线计数、安防监控等,结合教材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电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
光电检测课程设计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简单光电报警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 2010-3 班姓名:学号:时间: 2010.11.2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3)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比较 (3)1.方案设计 (3)2.方案论证 (4)2.0 传感器模块 (4)2.1 稳压模块 (4)2.2 报警器模块 (4)三、硬件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4)3.0 总体电路设计 (4)3.1 电源模块 (5)3.2 报警模块 (5)3.3 显示模块 (6)3.4 模块 (7)四、系统调试 (8)五、总结 (8)参考文献 (8)附录一(原器件清单) (9)附录二(光电报警器系统总原理图) (10)附录三(光电报警器系统PCB制版图) (11)附录四(硬件电路实物图) (12)光电报警器摘要系统设计了一个光电式报警器,该报警器通过感光器件(红外对管)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LM339比较输出,控制74LS247(BCD-7段译码驱动器)和74LS32(四输入或门)的输出状态,控制数码管的显示以及NE555报警.在间歇式报警过程显示被遮挡的光路数,且有多路同时显示功能。
该光电报警器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由四个模块即光电转换模块,报警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组成。
各模块功能独立,可扩充性强,很有经济利用价值。
关键词:数码管,红外对管,多路,间歇式,报警,电源。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要求:(1)说明所选用的光电检测方法,由此构成的光电检测系统属于哪一类?(2)设计具体的系统组成框图,说明各个部分的功能;(3)给出选择光电检测器件的种类和理由,若是采用主动式,给出所选光源的类型;(4)设计相关的输入电路和前置放大器,说明检测器件与前置放大器的连接方式;(5)说明所处理的光电信号属于哪一类;(6)对于输入电路和前置放大器,进行一定的电路仿真,给出电路图与仿真结果。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比较1.方案设计:(根据课题设计要求初步建立如下系统框图如图1.0.0所示)(图1.0 .0 系统原理框图)2.方案论证:2.0 传感器模块方案一:用光敏电阻组成光敏探测器。
光电检测实验报告
光电检测实验报告光电检测实验报告引言:光电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通过光电效应原理,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光电检测系统,探索光电效应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并研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一、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装置由光源、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光源可以选择激光器、LED 等,而光电探测器则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
信号处理器用于放大和转换光电信号,常见的有放大器、滤波器等。
二、光电效应的研究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物质表面时,光子能量被物质吸收,从而产生电子的现象。
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光源的强度和波长,以及调整光电探测器的位置和方向,研究光电效应的特性。
1. 光源强度对光电效应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不同强度的光源照射光电探测器,记录下光电流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光源强度越大,光电流也越大,这表明光电效应与光源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2. 光源波长对光电效应的影响我们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源照射光电探测器,观察光电流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波长的光源对光电效应的影响不同。
在可见光范围内,短波长的光源产生的光电流较大,而长波长的光源产生的光电流较小。
这说明光电效应与光源的波长呈负相关关系。
三、光电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光电检测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光电传感器、光电测距仪等。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案例:1. 光电传感器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光电传感器可以通过光电效应检测物体的存在与否,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
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零件的位置和质量,实现自动化装配和质量控制。
2. 光电测距仪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光电测距仪利用光电效应测量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它可以应用于建筑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
例如,在建筑测量中,光电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和距离,提高测量效率。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搭建了光电检测系统,并研究了光电效应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教学设计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教学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光电检测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等。
因此,掌握光电检测技术成为了现代科技人才必须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光电检测技术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才能更好地逐步掌握和应用。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教学设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也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展。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应用能力,让学生了解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光电检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光电检测技术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教学内容1. 光电检测技术基础•光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学基础和光电探测器原理•光电检测器的种类和特点•光电元器件和微光测量2. 光电检测系统•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光电检测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3. 实践操作•光电检测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光电检测系统的实际操作•常用光电检测器的测量试验及结果分析教学方法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为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本次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程参与度和实践操作成绩综合评价。
学生必须在参加实践操作,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提交。
同时,教师也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室时间,为学生有出色成果提供机会。
教学资源本次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教学使用的设备资源如下:•光电检测器•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同时,还需要配备实验室的常规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总结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学科,学生应当深入理解其原理和应用,掌握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设计。
通过教学设计实践,教育教学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系统设计与检测说明书电子照片(证件照)题目红外遥控设计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20100411**指导教师******起止日期13年6月 3日6月15日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10级光电检测课程设计任务书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光电指导教师: 刘莉孙利平谭志光谢志宇 2013-6-8摘要: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遥控,那么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介绍其原理和设计方法。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
关键词:80c51单片机、红外发光二极管、晶振目录1、绪论 (7)2、红外遥控器 (8)2.1、基本原理及应用 (8)2.2、红外遥控发射部分 (9)2.3、红外遥控接收部分 (11)2.4、系统设计 (12)3、设计思路 (13)4、设计成果展示 (14)5、总结 (15)6、参考文献: (15)附录1: (16)1、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
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 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5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电路。
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
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
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
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
2、红外遥控器2.1、基本原理及应用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红外线发射和接收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 940nm 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 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等三种。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
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 100mW。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
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毕业论文 - 2 - 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
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红外遥控器由于受遥控距离、角度等影响,使用效果不是很好,如采用调频或调幅发射接收编码,则可提高遥控距离,并且没有角度影响。
红外遥控发射和接收模块可以用在室内红外遥控中,它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电器设备。
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所以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调试简单,只要按给定电路连接无误,一般不需任何调试即可投入工作;编解码容易,可进行多路遥控。
现在红外遥控在家用电器、室内近距离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模块还可以用在其他红外遥控系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以下详细说明2.2、红外遥控发射部分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系统采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和单片机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
发射系统设计的电路由如下的几个基本模块组成:直流稳压电源,红外发射电路。
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图2主要芯片——单片机介绍同一般微处理器的 89S52 的控制器也由指令寄存器 IR 。
指令译码器 ID 。
定时及控制逻辑电路和程序计数器 PC 等组成。
程序计数器 PC 是一个 16 为的计数器(注: PC 不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的范畴)。
他总是存放着下一个要取得指令的 16 位存储单元地址。
也就是说, CPU 总是把 PC 的内容作为地址,从内存中取出指令码或含在指令中的操作数。
因此,每当取完一个字节后, PC 的内容自动加 1 ,为取下一个字节作好准备。
只有在执行转移子程序调用指令和中断响应是例外,那时 PC 的内容不加 1 ,而是指令或中断响应过程自动给 PC 置入新的地址。
单片机上电或复 PC 自动清 0 ,即装入地址 0000H ,这就保证了单片机上电或复位后,程序从 0000H 地址开始执行。
指令寄存器 1R 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执行一条指令,先要把他从程序存储器取到指令存储器中。
指令内容含操作码和地址码,操作码送往指令译码器ID,并形成相应指令的微操作信号。
地址码送往操作数地址形成实际的操作数地址。
定时与操作是微处理器的核心部件,他的任务是控制取指令 ` 执行指令 ` 存取操作数或运算结果等操作,向其他部件发出各种微操作控制信号,协调各部件的工作。
80C51单片机内设有振荡电路,只需外接石英晶体和频率微调电容就可产生内部时钟信号。
2AT89S52的引脚VCC : 电源GND: 接地P0 口: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
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辑电平。
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
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
在这种模式下,P0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 口:P1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
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此外,P1.0和P1.2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时器/计数器2的触发输入(P1.1/T2EX),具体如下表所示。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接收低8位地址字节。
引脚号第二功能:P1.0 T2(定时器/计数器T2的外部计数输入),时钟输出P1.1 T2EX(定时器/计数器T2的捕捉/重载触发信号和方向控制)P1.5 MOSI(在系统编程用)P1.6 MISO(在系统编程用)P1.7 SCK(在系统编程用)P2 口:P2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
对P2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16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时,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
在这种应用中,P2 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1。
在使用8位地址(如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2口也接收高8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
P3 口:P3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
对P3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红外发射电路图遥控发射通过键盘,每按下一个键,即产生具有不同的编码数字脉冲,这种代码指令信号调制在 40KH z 的载波上,激励红外光二极管产生不同的脉冲,通过空间的传送到受控机的遥控接收器。
P1 口作为按键部分, P3.5 口作为发射部分,然后用三极管的放大驱动红外发射。
电路如下图所示。
2.3、红外遥控接收部分1、接收部分系统框图:其中显示部分采用七段数码管显示。
2.4、系统设计1、摇控码的编码格式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4所示。
图4 遥控码的“1”和“0”红外遥控发射芯片采用 PPM 编码方式,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 , 将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 的编码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