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原文-第4课藏戏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藏戏》讲解
【预习】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藏戏》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介绍: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作品《藏戏》收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中,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反问句开头,引人入胜。
多音字:种:zhǒng种子zhòng耕种传:chuán传奇zhuàn传记背:bēi背包bèi背诵鲜:xiān鲜艳xiǎn鲜见近义词:结束——完成雄浑——雄壮柔顺——温顺压抑——压制敦厚——忠厚稀奇——稀罕反义词:结束——开始压抑——放纵朴实——华丽松散——紧凑缓慢——迅速稀奇——常见理解词语:【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吞噬】吞食。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布施】把财物等施舍给人,后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饭。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知识详解
第四课《藏戏》一、作者简介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早年援藏,《藏戏》入人教版课本,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二、多音字藏:zàng(宝藏)cáng(隐藏)传:chuán(传说)zhuàn(自传)三、理解词语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
吞食。
敦厚:忠厚。
招徕:招揽。
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优哉: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
鼻祖:比喻创始人。
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随心所欲: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四、知识点1.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与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2.结构: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第一部分(1—3段)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课文开头先用三个排比句,以连续三个问句开篇,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也可以演出三五天”。
这样的开头总结全文,也激起读者的好奇,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4—17段)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
(4—7)藏戏的起源—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8—17)具体介绍藏戏的主要特色。
重点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3.课文描述详略有当。
前三段,三个连续的问句是对藏戏的总体提示,中间部分围绕藏戏的特点从不同方面详细展开介绍,同时也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回答,自然呼应。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4课《藏戏》人教部编版
4* 藏戏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②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④还是从西藏那个僧(sēng)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⑤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jiāng)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shì)。
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⑥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qióng)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chè)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
⑦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⑧传说,唐东布杰在母亲的肚子里呆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
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⑨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⑩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⑪王妃(fēi)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⑫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⑬妖魔的面具青面獠(liáo)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⑭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⑮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bó)为其伴奏。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⑯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课文原文及赏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课文原文及赏析
《藏戏》课文原文
藏戏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剧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藏语中,藏戏被称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
相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内容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的表演形式也非常独特,它以唱为主,说白很少。
演员们戴着面具演出,形象鲜明、夸张。
演出一般分为三部分:开场仪式、正戏和结尾祝福。
开场仪式庄严隆重,正戏则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结尾祝福则往往是一些寓意吉祥的话语。
藏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藏戏》赏析
《藏戏》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藏戏这一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展现了藏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整篇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开头简要介绍了藏戏的名称和起源,引出了下文的内容。
接着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表演形式和特点,使读者对藏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最后总结全文,点明藏戏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语言运用方面,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对藏戏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同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具体、有力。
总之,《藏戏》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介绍民族文化的文章,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藏戏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藏戏》 课件
板书设计
藏戏 形成:唐东杰布 为民造福
特色:面具 舞台 演出
独具魅力
作业布置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部编版
识字解词
僧 绎
缰
噬
认读生字
獠
钹
琼 妃
敦
识字解词
僧侣
一起来捡松脂球 我来组词
脱缰
吞噬
琼浆
王妃
敦实
一钹
獠牙
演绎
理解词语
布施: 把财物等施舍给别人,后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饭。 开山鼻祖:这里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熊谢巴:藏戏中专门的剧情介绍人,在幕间做简要介绍。 演绎: 一种推理方法,用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下的结论。 招徕:招揽,这里是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哄堂大笑:一屋子人全笑起来。本课指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发誓架桥招来人们嘲笑。 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课文中形容江水奔流轰鸣。
精读感悟
学习6-7自然段
小组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边读边做标 注。 (2)交流探讨: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传 奇色彩?
精读感悟
读6-7自然段,说说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 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
没有舞台
精读感悟
藏戏的三大特点。
特点1: 戴着面具演出
特点3: 一场戏能演三五天
特点2: 没有舞台
精读课文
特 点 1 : 戴 着 面 具 演 出
各色的面具代表什么?
人物
唐东杰布 国王 王妃 巫女 妖魔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精品课件【最新】
shì
fēi dūn
yì
僧人 脱缰 吞噬 王妃 敦厚 演绎
哄堂大笑 青面獠牙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qióng bó
两面三刀 山南琼结 钹
琼结,藏语意为“房屋悬起多层”。
互动课堂
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 习任务吧。
任务一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藏戏特色的语句, 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1 2 3
藏戏的特色——戴着面具、没有舞台、 演出时间长。
品读课文
演出形态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 现在藏戏中,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 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 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 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 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品读课文
课文从哪方面介绍藏戏的过程中,以哪方面 的内容为主?为什么?
有《西厢记》《琵琶记》《孔雀东南飞》等。著名 演员有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范瑞娟等。
课堂演练
藏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都 有责任保护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学校可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俱乐部, 开展相关讲座、竞赛等,加强宣传力度。
课后作业
选择你最喜欢的戏曲,上网查查资料,看 看它有哪些特色,再把它介绍给家人或朋友。
藏戏的起源
面具特点
舞台形式 演出方式 演出形态
品读课文
藏戏的起源
默读第4~7自然段,用简练的语 言概括每一段的主要意思,再连贯起 来,讲讲关于藏戏的传奇故事。
品读课文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
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
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藏戏》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藏戏》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课文原文】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
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鼓、一钹为其伴奏。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
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类文)
安徽的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调。
清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在安徽、湖北、江两毗邻农村流行采茶歌(亦称采茶调),因民间社会交往,流传于安庆地区,与多种民间艺术结合,形成民间小戏。
辛亥革命后,黄梅戏在京剧鼻祖程长庚故里、素享“戏曲之乡”美名的安庆府怀宁县一带植根,吸收了京剧、徽调的营养,受到当地风土、人情、语言的影响,使它得到了丰富和升华。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安徽省境内,由政府组建了省、专区、市、县专业黄梅戏剧团,保护、启用和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黄梅戏即成为安徽的主要地方剧种。
已故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一代名角,领衔黄梅戏剧坛以后,把黄梅戏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演出,轰动了整个台湾;日本戏曲专家波多野太郎,称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韵味清新,别具风格”。
尤其是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等优秀剧目拍成电影后,影响遍及全国,先后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组建了五十多个专业黄梅戏剧团。
当今,黄梅戏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轻歌曼舞、赏心悦目的黄梅戏是地道的来自民间的艺术。
它的表演质朴细腻,真实活泼;它的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它的曲调优美流畅,明快抒情。
加以道白多用安庆官话,地方生活气息浓郁,更显黄梅戏特色。
1/ 1。
4《藏戏》(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用三个构成排比的反问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 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品读起源
藏戏是怎么产生的?
关注一人一事
关键人物:藏戏的起源和一个人物有关,这个人就是藏戏的 开山鼻祖——唐东杰布。 传奇故事:藏戏的起源和唐东杰布做的一件事情有关——组 成藏戏班子;歌舞说唱形式;劝人积德,共同修桥;为民造 福;产生藏戏。
安徽的黄梅戏 浙江的越剧
河南的豫剧 四川的川剧
梳理层次
藏戏特色 (中心)
起源(第4~7自然段) 面具(第8~14自然段) 舞台(第15自然段) 演出(第16~17自然段)
详写
藏戏的特点
这三个自然段的句式有什 么特点?写了什么?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藏戏的艺术特色
课文是从哪些地方具体介绍藏戏的艺术特点的? 面具:颜色和意义各不相同。 舞台:没有舞台,不要幕布、灯光、道具。 与自然融为一体。 演唱风格:情节任意拖延,唱腔、舞蹈随意 发挥,一出戏可以一再重复、演三五天毫不 稀奇。
藏戏的传承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我国其他地方戏曲
梳理内容
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 藏戏的?
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以连续的三个问句开篇,点出藏戏的主 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 出三五天”。 第二部分(第4~17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戏剧艺 术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精美课件
概括藏戏的主要特点。 介绍藏戏的形成。 介绍藏戏的艺术特色。 总结藏戏的传承方式。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说说作者是怎么介绍 藏戏的?
概括藏戏的特点 具体介绍藏戏的特点
唐东杰布开创藏戏
总结全文
精读课文
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概括藏戏的 特点的?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反问
排比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 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 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传奇三:从僧人到藏戏的开山鼻祖
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 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 史故事和传说……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同 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族人民的心 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 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 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 时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藏戏简介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独具一格 的剧种。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等广大藏族地区的人民都普 遍喜爱观看藏戏。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 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 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 “拉姆”是仙女的意思,这是藏族人民 对藏戏的昵称。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 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 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 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 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 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 文化的“活化石”。
面凶险的自然 毫不畏惧 发誓造桥
创造奇迹的过程成为传奇
唐东杰布 一无所有
劝人行善
建起铁索桥
结识七兄妹 组成藏戏班子 播撒藏戏种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早年援藏,《藏戏》入人教版课本,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二、多音字藏:zàng (宝藏)cáng (隐藏)传:chuán(传说)zhuàn(自传)三、近义词雄浑——雄壮柔顺——温顺敦厚——忠厚吞噬——吞没鼻祖——始祖稀奇——新奇赞叹不已——赞不绝口四、反义词柔顺——暴躁朴实——浮夸敦厚——奸诈压抑——放松两面三刀——表里如一鲜明——暗淡随心所欲——顾虑重重五、理解词语剧种:戏剧艺术的种类。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
吞食。
雄浑:本课指歌声雄壮浑厚。
活佛:本课指喇嘛教中用转世制度继位的上层喇嘛。
女巫: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和发挥。
敦厚:忠厚。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本课可作表演、表现来理解。
招徕:招揽。
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优哉: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
鼻祖:比喻创始人。
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随心所欲: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六、句子解析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独特,用反问句的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
同时,也为本文将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
2.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这句话在全文谋篇布局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前面总括藏戏三大特点,用“还是”转折,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精美课件
④ 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回顾全文,简要说说本文是采用什么 结构方式介绍藏戏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 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藏戏:先概述 藏戏的主要特点,然后分述藏戏的形成 过程、艺术特色,最后总结全文。
字词学习 我会读
僧人 脱缰 吞噬 琼结 响彻 王妃 獠牙 钹 演绎
词语解释
【咆哮】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 喊叫。
【雄浑】 本文指歌声雄壮浑厚。 【两面三刀】 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
地一套。 【随心所欲】 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第1—3自然段 概括藏戏的特点。 第4—7自然段 写藏戏的形成过程。 第8—17自然段 详细介绍藏戏的特点。 第18自然段 总结全文,介绍藏戏的传承方式。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 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 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 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
这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是什么关系?
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是因果关系。面具“使戏剧中的 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是原因,面具“得以保留” 是结果。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什么得以保留? 这个句子做了精当的回答。
推荐阅读
梅兰芳练功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这位先生反 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 是学戏的料子,没心思再教他了。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祖 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 的心。他常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 戏,闯出个样子来。 后来,梅兰芳进了一个叫“云和堂”的戏班子拜师学艺。云和堂的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拓展阅读-4藏戏-含答案
类文阅读-4 藏戏南昌采茶戏的起源和发展(节选)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剧种之一,它流传于江西省会——南昌市及周围的新建,安义、奉新、进贤等县份,是一个拥有广大群众基础,深受群众欢迎的戏曲剧种。
南昌采茶戏的起(源原),参阅道光年间南昌福州抚州府《县志》“风俗”记(栽载):只见高安有“滚金线”,抚州禁唱“儿郎戏”。
《南昌县志》记载:有灯无戏,也无禁戏事。
可能在道光年间“南昌彩灯”尚未成戏。
南昌采茶戏最早是唱“茶灯子”,农村每逢过年过节,有十二个茶婆子,手提花灯演唱,“十二月采茶”,每人唱一个月。
每句均不离“茶”字,敲锣打鼓在广场演唱,曲调活泼风趣,内容以描写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为主。
因此,南昌采茶戏也曾叫“茶灯戏”或“花灯戏”。
后来观众要求提高了,才加演杂套,逐渐才形成了戏剧形式。
(居据)目前所知,南昌采茶戏最早只不过是道光末年左右距今约150多年才开始形成戏剧形式的。
到光绪末叶,有的班社曾请京剧及赣剧艺人交戏,唱小戏以外还加唱一些整本大戏。
因而成为“半班”。
在这一阶段里的班社,业余性质的较多,各方面设备,服装,乐器都很简陋,化妆也很简单,场面上只有锣鼓伴唱,没有管弦伴奏。
演唱期间,均在农闲时唱神戏,还演赌戏。
当时的反动统治者经常烧班社衣箱禁演,更不让三角班在城市里生长,因此采茶戏在城市的影响很小。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汉字。
2.根据课文,判读对错。
(1)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唯一剧种。
()(2)道光年间,采茶戏还未形成。
()(3)由于反动统治者的阻挡,采茶戏不能在城市得到发展。
(4)采茶戏最初主要是反映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
()3.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意思的转换B.表示,声音有较大的停顿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解释说明。
4. 光绪末叶,采茶戏有什么特点?答案:1.原栽居 2.(1)×(2)√(3)√(4)√ 3.D 4.特点:成为半班;业余性质多;服装、乐器简陋,化妆简单;在农闲时唱神戏和赌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4-《藏戏》PPT课件
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课文中形容江水奔流轰鸣。 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的人。 课文中指巫女的性格。
哄堂大笑:一屋子人全笑起来。本课指一无所有的 唐东杰布发誓架桥招来人们嘲笑。
4 藏戏
开山鼻祖:鼻祖,始祖,泛指创始人。比喻某一学术派别、 技艺派别或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课堂演练 一、根据藏戏里人物的身份选择填空。
A.两面三刀 B.压抑和恐怖 C.柔顺 D.威严 E.纯洁 F.吉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代表( C )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代表( D ) 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 A )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 B )。
4 藏戏
二、你喜欢戏曲吗?选择你最喜欢 的戏曲上网查查资料,看看它有哪些特 色,再把它介绍给大家。
4 藏戏
不管是京剧还是藏戏各类人物大都 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具有“寓褒 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观 其外表,辨其性格,辨其善恶。
4 藏戏
想一想:藏戏的面具为什么能历经几百 年仍保留到现在?
因为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 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
4 藏戏
结构梳理
概括介绍藏戏的特点
藏 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戏 具体介绍藏戏特点
概括全文
独特 艺术 魅力
4 藏戏
主题概括
本课主要讲了藏戏的 形成 和 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 民族特色 抗拒的艺术魅力。
特色 , 和不可
4 藏戏
拓展延伸
其他的地方戏曲
黄梅戏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带 代表严凤英,代表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 豫剧 河南主要剧种。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 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 旦 ” 。 流 行 的 传 统 剧 目 有 《 抬 花 轿 》《 花 木 兰 》 《穆桂英挂帅》《秦香莲》等。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藏戏》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藏戏》课文原文4.藏戏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
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
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
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鼓、一钹为其伴奏。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4课 藏戏 教学课件
课文讲解 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说说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
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课文讲解
藏戏三大特点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概括介绍藏戏的特点
藏 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戏
具体介绍藏戏特点
概括全文
独特 艺术 魅力
第三十页,共三十五页。
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的作者以生动传
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有着悠 久历史的藏戏形成过程以及鲜 明的特色。表现了藏戏强烈、 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 的艺术魅力。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随堂小练
文章开头连用三个排比反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 ,其中还流露出民族自豪感。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默读第8-17自然段,找出与前三自然段中藏戏三大特 点相对应的段落。
藏戏戴着面具演出
藏戏演出没有舞台
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
8—14自然段 15、16自然段
17自然段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仔细阅读第8-17自然段,具体了解藏戏的三大特点。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
58座铁索桥
先 组织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西藏第一个戏班
子,用 ,劝人宗教故事
歌舞形说式唱,表演 、 历史传说
、 、共同修桥。
行善积德
出钱出力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艺术的传奇 僧人
藏戏的开山鼻祖
比喻一个学术流 派、技艺的创始 者。
唐东杰布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 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藏戏
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
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
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
结束的呢?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
架桥,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
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鼓、一钹为其伴奏。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
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
西藏地广人稀,生产形态松散,生活节奏比较缓慢。
表现在藏戏中,即情节可以任其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马晨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