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划分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2beb207581b6bd97f19ea66.png)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2、标准层的确定
(1)地层标准层: 在整套旋回沉积中,哪些岩性稳定具有
特殊标志,易于鉴别的单层或岩性组和明显的层段。
同时性、稳定性、特殊性
标准层根据其稳定程度及可控制范围可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层:在油田范围内可进行对比使用。稳定程度大 于70%。
这表明地层对比不是新技术,但要掌握对比的方法、干活要仔细,否则要出错。
目录
一、概述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三、不同沉积类型对比划分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主要包括: 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化石)、 岩石地层学(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组合等) 地层记录的地球物理响应:(地震与电测) 层序地层学(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 重矿物、稳定同位素、古地磁、事件地层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4)、根据综合 录井图、取心图 及相应的资料划 出各层段的沉积 相及沉积微相,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不同的沉积 相模式,其对比 模式是不同的。
桩74-9-2
滨浅湖 扇三角洲
近岸湖底 扇
-2050 -2100 -2150 -2200 -2250 -2300 -2350 -2400 -2450 -2500 -2550 -2600 -2650 -2700 -2750 -2800 -2850 -2900 -2950 -3000 -3050 -3100 -3150 -3200 -3250 -3300 -3350 -3400 -3450 -3500 -3550 -3600
Z52-2
Z52-2Z074-7-6Z74-8-6ZZ7744--1100--G6Z674-12-6 Z74-14-6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ed531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a.png)
通过地层划分,了解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特征,为 土壤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改良措施
针对不同地层土壤类型,采取相应 的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掺沙 改土、排水洗盐等,提高土壤肥力 和生产能力。
土地资源利用
地层划分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根据不同地层土壤特性,选择适 宜的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式,提高土 地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层划分概述 • 地层对比方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环境保护领
域的应用
目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城市规划建 设领域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农业领域的 应用
01
地层划分概述
地层定义及特点
地层定义
地层是地球表面或内部由一层或 多层岩石组成的层状结构,具有 连续性和层序性。
地层特点
地层具有连续性、层序性、沉积 性、成层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是 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构造的重要 依据。
划分目的与意义
目的
地层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 球历史和地质构造,为地质研究和资 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地质意义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结果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地质历史和演 化过程,为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 重要信息。
03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地质年代划分与对比
确定地质年代
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确定地层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地质年 代。
建立地质年代表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地层,可以建立全球或区域性的地质年代表,为地质研究 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地层划分对比
![地层划分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01a2add07f1922791688e8c6.png)
地层划分对比1、编制地层柱状对比图编制地层岩性岩相、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柱状对比图,建立起编图区目的层位的等时地层格架。
编绘实测地层剖面的岩性岩相柱状图。
编绘路线地质信手地层剖面或图切地层剖面的岩性岩相柱状图。
2、岩石地层划分对比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重要地层界面法:一些重要的地层界面,如角度不整合面,假整合面作为划分对比大级别地层单位如群、组的依据。
相比之下,岩性突变面、地层结构转换面则是划分对比次一级地层单位, 如段、层的重要标志。
(2) 标志层法:标志层在岩石地层中极为重要,通常代表了某一重要的地质事件,在区域分布上稳定,其特征的岩性野外也容易识别,区域对比性很好。
因此,多用来作为划分对比不同级别地层单位的标志。
如赣西北双桥山群中分布较稳定的一套变质砾岩、砾质砂岩,是最大海退期的沉积,也是该群中标志最醒目的一套地层,因此将其作为修水组和安乐林组的划分标志。
(3) 岩性法:岩性差异是岩石地层划分对比的直接依据,很多重要的岩石地层单位界线都是根据岩性的差异而划分的。
如华南地区二叠系龙潭组为一套含煤的陆源碎屑沉积,而上覆的吴家坪组为典型的碳酸盐沉积,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岩性差异。
(4) 岩性组合法或地层结构法:某些岩石地层通常由2个或2个以上的岩石类型交替出现,组成旋回层,通过单纯的岩性差异很难将这些地层划分开。
要划分这类地层必须采用地层结构、岩性组合、岩石单层厚度及基本层序等标志。
此外,还要考虑到沉积构造及相应的沉积环境。
3、生物地层划分对比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标准化石法:通过地层中的标准化石进行地层对比的方法。
在生物地层划分对比中,标准化石是最理想、最重要的生物标志。
标准化石演化快速,因而生存时间短,在地层中的垂直分布时限短,便于较精确地进行地层划分和等时对比;标准化石扩散迁移速度快、地理分布广,因而有利于进行较大区域的等时性地层对比;标准化石在地层中数量众多、鉴定特征明确,易于在岩层中发现、识别和鉴定,有利于进行区域上的延伸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c58eb0a52ea551810a6874e.png)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地层的划分依据所谓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
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层和岩层这两个名词相似,但岩层一般是泛指各种成层岩石,而不必具有时代的概念。
地层既然具有时代的概念,所以地层就有所谓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也就是相当于一本书的页次。
如果地层没有受过扰动,愈处于下部的地层时代愈老,愈处于上部的地层时代愈新,叫做正常层位。
前面已经讲过,这种上新下老的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但是,组成地壳的地层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或者由于地壳运动造成地层缺失,或者由于构造变动弄得层序颠倒,或者由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改变了地层的产状和面貌。
这就如同一本年代久远并保存不好的古书一样,已经变成残篇断简,字迹模糊,必须进行一番校订考证工作,分章划段,才能读懂其内容;地层也是如此,既要把地层整理出上下顺序,又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这就是地层的划分。
划分地层的主要根据如下: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划分时,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标准剖面。
凡是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就可以做为标准剖面。
如果是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例如,在剖面中共包括三个大的沉积旋回,那末就可以据此把地层划分为三个单位。
根据沉积旋回划分地层应当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因为地壳升降运动是波动性的,所以沉积旋回的级别有大有小,即一个大旋回中可以有几个小旋回,而一个小旋回中又可以包括几个更小的旋回,根据具体情况,划分的地层单位也有大有小。
第二,每一旋回中的海侵层位容易保存,而海退层位则不易全部保存或者根本不保存,因此一个沉积旋回不一定是完整的。
第三,每一沉积旋回一般总是由粗碎屑岩(通常是砾岩)开始,称底砾岩,因此,底砾岩的下部层面往往是两个地层单位的分界面。
第二章地层对比和划分
![第二章地层对比和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1488ef97172ded630b1cb6c9.png)
它能在已确定油层组界线的基础上,配合次一级旋回特征划分 砂层组和单油层。
C建立标准剖面
油田(藏)综合柱状剖面图就是该油田(藏)的标准剖面。 它是进行油层划分对比的标尺和依据,是全油田进行新井分 层和全区统层的标准。
从几口钻遇油层较全、录井取心资料和测井资料丰富的井中, 挑选有代表性的油层组合汇编成综合柱状剖面图
§1 地层对比
(5)某些矿物的热释光
油藏地质研究
碎屑矿物如石英等受热激发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 的聚集的部分能量特性作为对比标志。
热释光现象分为天然热释光和人工热释光两种。
§1 地层对比
油藏地质研究
二、油层对比
1.油层对比的概念
在邻井之间和研究区范围进行油层的横向连续性追踪。 油层对比是研究油层空间展布和连通情况的基础。
常见标志层: 碎屑岩中夹有的致密薄层灰岩、稳定泥岩、油页岩或化石层; 碳酸盐剖面中石膏夹层或泥岩夹层; 冲积沉积中的煤层、古土壤层、火山灰等; 含有特殊矿物的地层; 上下层段间某种特征(地层水矿化度、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差异
§1 地层对比
油藏地质研究
b.岩性及岩性组合
岩性特征: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石学特征,它们都是沉积环境 的物质反映。
由若干相邻的单油层组合而成。同一砂层组 的岩性特征基本一致,其上下应有较为稳定 的隔层分隔。
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层组组合而成。 其顶底应有较厚的泥岩作盖层和底层,并且 分布在同一岩相段内,其岩相的顶底即为油 层组的顶底界。
由若干油层组组合而成。同一含油层系内 油层的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 基本一致。含油层系的顶、底界与地层时代 的分界线基本一致。
§1 地层对比
油藏地质研究
b.地震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949e67e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0.png)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地层划分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揭示地壳变动的规律,为资源勘探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一些特定的依据来进行。
一、岩性特征岩性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依据之一。
不同的地质时代形成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岩石的颜色、结构、成分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其所属的地层。
例如,古生代时期的地层中常见的是石灰岩、砂岩等,而新生代时期的地层中则常见的是火山岩、玄武岩等。
二、化石特征化石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地质时代的生物在地质过程中死亡并埋藏在地层中,形成了化石。
通过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研究和对比,可以确定地层的时代。
例如,三叠纪地层中出现了恐龙化石,而第四纪地层中则出现了现代人的化石。
三、地层的地理位置地层的地理位置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不尽相同,因此地层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通过对不同地区地层的对比,可以揭示地球各地地质演化的差异和联系。
例如,中国的华北地区与四川地区的地层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比可以了解到这两个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
四、地球物理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会随着地质历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地磁、地震等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和对比,可以确定地层的界限和时代。
例如,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方向会受到地层的影响,通过对地震波的观测和分析,可以确定地层的分布和性质。
总结起来,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主要包括岩性特征、化石特征、地层的地理位置和地球物理特征。
这些依据相互作用,通过对地层的观察、分析和对比,可以揭示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为地质学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地质学家会结合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以提高划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22f5f51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3.png)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地球内部岩石和地质构造的分析,确定不同地层的时代、岩性和特征,从而推断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事件的发生过程。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主要包括岩石的性质和组合、化石的出现和分布、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地壳构造的关系等。
岩石的性质和组合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地层的岩石性质和组合有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对岩石的颜色、结构、成分和矿物组合等进行观察和分析来进行划分和对比。
例如,沉积岩的地层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岩石中的颗粒和化石有一定的排序和分布规律,这些特征可以帮助确定地层的时代和环境。
另外,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岩石组合和结构也有所不同,可以通过对岩石中矿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来判断地层的岩石类型和形成过程。
化石的出现和分布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化石是古生物遗存的化石化痕迹,可以提供地层的时代和古生态环境信息。
化石的种类和分布规律与地层的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判断不同地层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历史。
例如,特定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出现或消失,可以确定地层的上下界和时代顺序。
另外,化石的种类和数量也可以反映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群落演化和生态变化,从而揭示地层的古生态环境和生物地理学特征。
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地壳构造的关系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层序列是指地球内部岩层的垂直分布顺序,可以通过对地层的堆积和叠置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不同地层之间的堆积顺序和叠置关系可以反映地质事件的发生和地壳构造的演化历史。
例如,在断层带和褶皱带等构造部位,地层通常发生位移和变形,通过对地层的变形和错位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地壳构造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包括岩石的性质和组合、化石的出现和分布、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地壳构造的关系等。
通过对这些依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事件的发生过程,为地质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资料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616c6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1.png)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资
料
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层是指地壳中以岩石组合、化石组合和地史时间为依据的一定范围内的岩石或岩石群,利用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揭示地球历史演化、探讨地质活动规律和划定地质界线等重要问题。
地层划分常用的方法有地层对比、同位素年代学和寻找主键生化事件等,其中地层对比是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
地层对比的主要方法有:
1.同位素年代学方法:通过测定地层中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和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来确定地层年龄,并与标准年龄标定。
3.岩性与岩性组合方法:根据岩石性质的变化和组合特征,可以判断地层的差异与相似。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地球历史演化: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了解地球历史上的地质事件、环境演化和生物演化等,并推断出地球演化的过程与规律。
3.划定地质界线: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划定地质界线的基础,可以帮助确定不同地质时代与岩性之间的过渡关系,揭示地质历史的时间序列。
5.预测地质灾害:通过对比地层中的断裂、褶皱和沉积构造,可以提前预测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从而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总之,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可以揭示地球历史演化、确定地质界线、评价资源潜力、预测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
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不断完善和发展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对于进一步认识地球演化和推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地层划分与对比
![浅析地层划分与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81dad2e003d8ce2f01662330.png)
浅析地层划分与对比本文简明的阐述了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包括岩石地层方法、生物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层序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四种方法。
标签:岩石体;地层;划分;对比1 岩石地层方法1.1 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岩石体在岩性、岩相以及地层关系上往往存在一定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按地层对其进行划分的单位,就称为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分为正式岩石地层单位、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特殊岩石地层单位。
(1)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包括组、段、层、群以及岩石地层面。
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为层,上一级称为段,而组是基本的岩石地层划分单位,常包含几个段,用于地质填图及描述岩石地层的特征。
比组更高一级的称为群。
岩石地层面则是指相邻两个岩石地层间的转变面,可以理解为一个明显的地层界线,也可以是作为标志的一个岩性特殊的极薄的地层。
(2)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某些特殊的岩石体无需命名,如含水层、煤层或含有其他矿产等有经济价值的地层,或根据岩石形成的方式、形状等能够鉴别的岩石地层,类似的这种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所提出的岩石地层单位被称为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3)特殊岩石地层单位。
特殊岩石地层单位分为岩群和岩组。
岩群相当于正式岩层地层单位中的“群”;岩组则相当于正式岩层地层单位中的“组”,是岩群的下一级单位。
特殊岩石地层单位的提出,使岩石体的描述更为完善。
1.2 岩石地层对比不同地区(或剖面)的岩石体在岩性、岩相特征及地层关系上存在一定的不同,根据岩石地层单位对其进行划分,论证其岩石地层单位间的特征或属性一致,和(或)地层位置相当,这种工作称为岩石地层对比。
2 生物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2.1 生物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中的某些部分会存在一定的化石,将此部分按照能够反映相同或相似化石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划分的单位,就称为生物地层单位。
这种划分方法是根据岩石地层中所包含的化石种类进行划分的。
从概念上分析,生物地层单位可看成客观存在的实体。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地质年代表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地质年代表](https://img.taocdn.com/s3/m/729d4412647d27284b735157.png)
第二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地质年代表一、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概念(一)地层划分地层的划分是地层学的一项基础任务,也是地质工作的基础。
其目的在于确定区域地层层序和建立相应的地质年代系统。
我们把一个地区的岩层,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岩性、化石等特征归纳成不同级别的地层单位,建立区域地层层序,了解该区域地层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称为地层划分。
如果地层形成以后,一直保持其原始生成顺序,即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属正常层序。
但在地壳发生过强烈运动的地区,由于岩层遭受褶皱和断裂的影响,使原始地层产状发生变动,甚至倒转,使早期形成的岩层覆盖于晚期形成的岩层之上。
因此地层划分首先要判定地层的正反顺序,建立正常层序。
地层的特征和属性是多种多样的,如岩层的几何形态、接触关系、岩性、岩石组合、化石特征、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性质等,其中任何一种特征都可以作为划分地层的依据。
由于切分地层的依据和标准不同且具有多样性,因而可以划分出多种地层系统,不同种类的地层划分可以重叠在同一剖面上进行,这就是地层单位和地层划分的多重性。
目前常用的有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三种。
(二)地层对比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将不同地区(或剖面)的地层进行比较,论证其地质时代、地层特征和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即为地层对比。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特征和依据不同,有不同种类的对比。
例如:岩石地层对比是论证岩性特征和岩石地层位置是否相当;年代层对比是要论证地层的地质年龄和年代地层单位的位置是否相当;生物地层对比是要说明含化石层的化石内容和生物地层位置是否相当。
地层划分与对比两者在原则和依据上是同一的,在方法上是有密切联系的。
二、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一)岩石地层学方法凡是以地层的岩性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岩性界面变化为准,划分地层,是建立区域地层层序的主要方法统称为岩石地层学方法。
岩石特征主要指岩性、岩石组合、岩相、岩层的横向展布和岩石的变质程度等。
根据岩石特征的相似程度,对地层进行划分,并建立岩石地层系统。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7338f7f76a20029bc642d5a.png)
多重地层划分和多重地层单位
• 地层对比:地层意义上的对比指地 层特征或地层位置的相当。根据所 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有不同种类 的对比。
• 岩性 “对比”:是论证岩石特征和岩石地 层位置的相当;
• 两个含化石层的“对比”:是证明化石内容 和生物地层位置相当;
• 年代“对比”:是论证年龄和年代地层位置 的相当。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连续和小间断。
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 不整合(假整合);沉积接触和侵 入接触.
其他标志
地层的其它物质属性,如地层的磁性 特征、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矿物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同位素年龄 等,它们也可以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 用于建立不同的地层单位。
2.3 地层对比的依据和方法
地层划分
塔中地区志留系新老划分方案对比表
老
方
案
新方案
系统
组
段 亚段 系 统组段泥中 盆下 系统克
孜
尔
红色砂岩段
塔
格
泥盆系 中下统
上段
克孜尔塔格组
上—顶统
下段
上段 中统 依木干他乌组
下段
上统
组
上砂岩段
志
中统 依木干他乌组 红色泥岩段
第二节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2.1 概念 2.2 地层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时间序列) 2.3 地层对比的依据和方法 (空间关系)
2.1 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概念
地层划分:根据地层的特征和属性 (如岩性、化石和不整合面等)将 地层组织成相应的单位。
• 地层划分的多重性与多重地层单位:
岩石有多少种可以用于地层划分 的特征(属性),就有多少种方法划 分地层,即地层划分的多重性。划分 的结果为多重地层单位。
地震层序划分和对比
![地震层序划分和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31d2ada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4.png)
4.波系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类似波组(类似地震相特点)旳反射 波称波系,往往形成于类似构造背景旳 同一构造期内。 可相应于岩石地层单位旳群、统、系等,迅速堆积条 件下旳也可相应于地层 组或段。
1.同相轴: 来自同一界面旳反射波相同峰值(波峰或波谷)相位旳连线与相应
旳 反射界面旳形态相同,于是在变面积统计中,代表相同极值相 位旳梯形斑块,就自然排成一 条条光滑旳线条.同相轴一般指波峰, 但波谷也算。 有三方面地质意义: (1)当反射界面下部地层单层厚度不小于1/4地震波波长λ(一般为3040m ±),一种同相轴可看成相应于一种反射界面(该岩层旳顶面), 此时称单波。 (2)当为薄互层地层时,一种同相轴则为许多反射界面旳复合体,此
• 区别层位标 定与时深转换两个概念。 • 分析地震资料划分对比地层旳优缺陷。
1. 李正文,赵志超等主编.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地质出版社出版,1990年。
2. 韩文功.用合成地震统计提升地质层位旳解释 精度,石油物探,1993,32(3):21-30。
3. 蒲仁海.地震地层旳等时特征,地层学杂志, 1996(2)。
4.等时旳相对性
等时性受地震资料分辩率和研究对象规模旳限制
• 高分辩率剖面上,薄层可等时对比。但一样旳薄 层在低频剖面则无法等时对比。
• 常规地震剖面上不小于30-50m(一种同相轴)厚度 旳地层可用地震资料实现等时对比。不不小于 这 一规模无法等时对比。正如交错层理中旳层系界 面相当于细层是穿时旳,层面相当于层系 面又是 穿时旳一样。
(2)这个波阻抗差面必须是连续、光滑、平整旳。因为岩石 地层单元是一种想象推测旳井间 、露头间旳界面,在前积 带或上超带并不一定平整、光滑和连续,所以满足不了这 一条件。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法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9c224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9.png)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法。
你说这地层啊,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层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信息呢!咱先说说地层划分。
这就好比把一大块蛋糕切成小块,得切得有道理、有规律呀!咱可以根据岩石的性质来分,比如这层是砂岩,那层是灰岩,它们就像不同口味的蛋糕块儿。
或者根据地层里所含的化石来划分,化石可是地层的“身份证”呢!不同的化石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就像不同年代的邮票一样珍贵。
再讲讲地层对比。
这就像是在玩连连看,要找到不同地方的地层之间的联系。
想象一下,在不同的山上,都发现了有着相似化石或者岩石特征的地层,那它们之间很可能就有着某种关联。
咱可以通过对比这些特征,来了解地球历史上不同地区的变化和联系。
比如说,在这边的山上发现了一层有着某种特殊化石的地层,然后在好远好远的另一个地方的山上,也发现了同样特征的地层。
哇塞,这难道不是一种神奇的巧合吗?这就说明在很久以前,这两个地方可能有着相似的环境或者经历呢!还有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可不是随便玩玩的,这对咱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可是超级重要的。
就像你要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就得知道他小时候、青年时候、中年时候分别是什么样。
地球也是一样呀,通过地层,咱能知道地球在不同时期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咱再想想,如果没有地层的划分和对比,那地球的历史不就成了一团乱麻啦?那咱怎么知道恐龙是啥时候称霸地球的,又是什么时候灭绝的呢?怎么知道人类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所以说呀,这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可真是太重要啦!你说,这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就像一个巨大的谜题,等着我们去一点点解开。
咱可以通过研究地层,去探索地球那神秘而又漫长的过去,这多让人兴奋啊!总之,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法就像是打开地球历史大门的钥匙,让我们能走进地球的过去,了解它的故事和秘密。
让我们好好利用这些方法,去探索那充满魅力的地层世界吧!。
11第二章地层划分对比的沉积学方法及原理
![11第二章地层划分对比的沉积学方法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afe8c780eb6294dd886cd7.png)
原始沉积的地层既不水平,侧向延伸也不远,并非 在任何时空尺度上都服从上新下老的原则。
5
当从沉积作用的角度仔细审视瓦尔特相律时,我们发 现由垂向加积形成的地层序列的时空关系,并非服从 瓦尔特相律。
6
•
•
•
瓦尔特相律的模式图表明,垂向上整合叠置的 沉积相单元在空间上一定是相互毗邻的,或在 海平面/湖平面发生变化或沉积盆地基底升降 过程中,在空间上相互毗邻的沉积环境和相, 将发生有序迁移,如在海平面上升过程中,半 深海相将整合叠置在浅海相上,浅海相将整合 叠置在滨海相上,滨海相将整合叠置在陆相上, 相的这种迁移和叠置规律不会因时代、地区和 起始或终结相单元的不同而不同。 在时间上,相的这种整合叠置关系是空间上沉 积相连续侧向迁移的结果,与地球重力场的作 用并无密切关联。 由垂向加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相的叠置和毗邻关 系并不都服从瓦尔持相律。
例如:侏罗系重庆统中的叶肢介页岩,在川中、川东 一带常作为上、下沙溪庙组的划分标志。 我国南方震旦系下部的“冰碛层”,其形成和区域古 气候、古地形的特征有关,层位稳定,容易识别,成为地 层划分和对比的良好标志。
利用标志层法对比地层在油气钻探中已得到 广泛的应用。
但是,这种方法往往适用相似的沉积相带内, 因为标志层也存在着相变问题。
地层超覆序列
沉积盆地内海平面相对下降时,海水分布范
围不断缩小,称为海退( regression ),它所形
成的沉积称海退序列。愈新的地层分布范围愈小
,这称为退覆,较新的地层未覆盖的地区称为退
覆区。 海退序列:海水→浅,海水面积→小,沉积 物→粗,沉积面积→小。
地层退覆序列
三、沉积旋回
当海退序列紧接着一个海进序列时,就形成 地层中沉积物成分、粒度、化石等特征有规律的 镜像对称分布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沉积旋回( Cycle of Sedimentation)。 沉积旋回层序的产生主要受四种因素的影响:海 (湖)平面升降、古气候变化、沉积物源供应速 率和构造环境的改变。
地层划分对比
![地层划分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0f1eca2f121dd36a32d82f7.png)
第一章地层划分对比前人对中吕宋盆地钻遇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BAMAN组,上新统TARLAC 组,上中新统MORIONES1组,中中新统MORIONES2组,下中新统MORIONES3组及渐新统AKSITERO组(附图1-1)。
本次地层对比采用了工区内钻探井生物地层(海相生物化石)、岩性地层(岩性特征、沉积特征、电性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等手段划分的。
第一节生物地层划分对比工作区钻探了13口探井。
据现有的分析资料显示,地层中含较丰富的海相生物化石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
有孔虫分浮游和底栖两大类,在海相地层研究中,主要用浮游有孔虫来划分和对比地层。
目前国际上有两个分带方案:一是Blow于1969年提出并在1979年作了总结,利用浮游有孔虫生物事件和组合把渐新世-全新世分成23个化石带,古新世-始新世分成17个化石带,此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有孔虫生物地层划分及洲际地层对比中;另一是以Bolli(1985)提出的种名分带,并指出了按种名划分的化石带与Blow所划分的化石带的对应关系。
钙质超微化石带是通过钙质超微生物事件来划分的。
Martini(1971)提出了适用于热带至温带近岸浅海大陆架地区的标准新生代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带,古近系划分出NP1-NP25带共25个生物带,新近系至第四系划分为NN1-NN21带共21个生物带;Bukry (1973)提出了低纬度区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带,适用于低纬度区远洋地带;Okada和Bukry (1980)又进一步把古近系划分为CP1-CP19带,新近系至第四系CN1-CN15带。
因Martini(1971)分带方案大部分采用化石末现面,对于以岩屑样品为主的钻井样品分析比较适用。
南海北部大陆架是国际上新近纪海相沉积最为发育和典型的地区,我国古生物学者对该地区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做过深入研究。
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已被广泛应用在该地区新近纪生物地层研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继有研究成果报道(段威武、黄永祥,1991;黄虑生、钟碧珍,1992;秦国权,1996;徐钰林,1996;祝幼华、陈芳,2007;等)。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324e511e87101f69e319572.png)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具有等时性或近等时性; 持续时间较短。全球性事件一般以万年为单位,地方性事件一般以十万年至
百万年为单位。
事件地层学对比法
•级别:全球性事件、区域性事件、地方性事件 •全球性事件: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观察到其影响或 其地质记录的事件。 •如地外撞击、地磁极性反转和大规模生物绝灭事件等。 该类事件在地层中造成等时性精确、持续时间短和分 布极广等地质标志。“界线粘土层”就是一例。 •特点:①全球性;②瞬时性;③极易辨认。因此,可 成为地层对比最精细、准确的标志,并成为地层划分 的自然界线。 •如,E/K之间发生的外星撞击事件—界线粘土层。
2.2 地层划分依据和方法
1. 岩石学特征 2. 生物学特征 3. 地层的构筑特征 4. 地层的接触关系 5. 其他标志
岩石学特征
包括组成地层岩石的颜色、成分、结 构和沉积构造等。 岩性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连续岩层可以 划分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岩性不同的 地层体应该划分为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
马平组\栖霞组分界-广西来宾
T55
450 0 452 0 454 0
T63 T70
T55'
456 0 458 0 460 0 462 0 464 0 466 0 468 0 470 0 472 0
T56
474 0 476 0 478 0 480 0 482 0 484 0
T56' T57 T60 T62 T62'
486 0 488 0 490 0 492 0 494 0 496 0 498 0 500 0 502 0 504 0 506 0
岩性对比 生物地层对比 构造运动面的对比 同位素年龄测定与地层对比 磁性地层对比 事件地层对比 层序地层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石法、化石组合法
标准化石: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 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 在应用标准化石法时应注意其精度
(2)生物学方法
化石组合法是根据地层的化石组合对比地层的方法
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的所有化 石的综合。
2.地层对比的方法
(1)岩石学方法 按两地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和构造的相似性来
建立其对比关系的方法。
❖ 岩层在侧向连续的条件下,不同地区的岩石学特征相当 的地层是可以对比的。
❖ 绝大多数岩石地层单位是穿时的。
标志层方法
❖ 标志层:指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突出、易于识别、 分布广泛接触关系类型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的差异是地壳运动
及其性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往往会引起自然 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造成生物界的重要变 革。 1)、整合接触(Conformity) 连续沉积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无明显的截然 变化(沉积作用基本没有停止,无缺失地层 现象)。
岩性由一种或一种以上构成,厚度几米乃致数百米, 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上、下界线清晰;是野外地质 调查和填图中最重要的基本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组
建组条件:
❖ 岩性相对一致(均一、夹层、互层或特别复杂) ❖ 内部结构一致(内部不分段的组为一种结构类型,内
部分段的组可有多种结构类型) ❖ 顶底界线明显(不整合或明显的整合) ❖ 一定和厚度和分布范围(一般要求能在区域地质图
(1)岩石学方法
标志层通常用于地层对比
标志层有两种类型:
❖ 穿时性的标志层,如地层中的砂岩夹层、煤层、蒸发岩 层等;
❖ 等时性的标志层,如火山灰层、小行星撞击事件层及风 暴岩层等。
穿时性的标志层只能用于岩石地层单位的对比 等时性的标志层才能用于年代地层单位的对比。
(2)生物学方法
理论依据为生物层序律:
(1/5-1/20万)上表达)
岩石地层单位-群
比组高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也是岩石地层系统中 常用的最大分类单位。
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经常伴随在一起而又具有某 些统一的岩石学特点的组联合构成的
群的顶底界即其顶底组的上下界,不应当从组内穿 过,群内不允许有重要的间断或不整合存在。
❖ 在工作程度较高,分组较细的地区,合理的并组为群是 进一步概括地层发育特征,简化地层划分的有效办法。
巨层序 超层序 沉积层序 体系域 副层序
岩石地层单位:以能在野外观察到的岩石的岩性特
征为基础,并能以这种特征定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
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划分、对比,建立起不同
级别的完整地层系统。
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层序
基本层序是沉积地层垂向序列中按某种规律 叠覆出现的单层组合,也是岩石地层单位的 最基础组构细胞。
退积特别在三角洲发育地区更为明显。
4)、进积(Progradation) :
海退时岩相带向海的方向发生海退式迁移的 现象称为进积(指陆地上的岩屑被送到沉积 区)。
3、沉积旋回
当海进-海退序列交替进行时,在剖面中自 下而上岩性按照一定的生成顺序作有规律的 镜像对称分布现象称为沉积旋回。剖面中岩 石粒度由粗-细-粗-细的变化的现象称为 沉积韵律。
(a)整合接触关系;(b)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c)角度不不整合接触关系
C、侵入接触与沉积接触
a、侵入接触指沉积岩形成之后,岩浆侵入 于其中的现象。
b、沉积接触指岩浆岩冷却凝固之后,由于 风化剥蚀作用而露出地表,夷平重新下降接 受新的沉积,把沉积岩直接覆于岩浆岩之上 的现象称沉积接触。
2、海侵超覆与海退退覆
基本层序之间的界面:侵蚀面、沉积间断或 岩石突变面。
基本层序的顶底界线必须是岩石地层单位的 顶底界线。
一、岩石地层单位
建立岩石地层单位要坚持岩石特征稳定性的原则:岩性的 稳定性、地层结构的稳定性。 ❖ 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应有岩性相对一致或由相近的岩层组 成,或虽为一套岩性复杂的岩层,但可以和相对简单的 相邻岩层相区别。 ❖ 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应有相对稳定的地层结构。
2)、不整合接触----包括下列两种类型:
A、平行不整合(Parallel unconformity), 也称假整合(disconformity)或拟整合。
主要受地壳升降运动的影响,原来的沉积区 上升为陆地,遭受风化剥蚀,沉积作用转化 为侵蚀作用。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地形逐 步夷平,再度下降接受新的沉积。这样,上、 下两套沉积物之间不但缺失了地层,而且隔 着一个大陆侵蚀面,但产状平行一致,故称 平行不整合。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 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 William Smith (1769-1839):地层学之父于1817年提 出
相同时代的地层就一定含有相同的化石吗?不一定
一、地层的划分
地层划分:把地 球的岩层按其原 来的顺序,系统 地组织成为具有 某种特征、性质 或属性的地层单 位。
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由于海面下降或陆 地上升,造成海水面积缩小或陆地面积扩大, 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的地质现象。由海退 作用形成的地层记录称海退序列。
海退退覆示意图
3)、退积(Retrogradation):
海进时在滨岸地带,岩相带向陆地方向发生 海侵式迁移的现象称退积(指岩屑又被送回 到物源区)。
❖ 根据岩石的组合情况及旋回韵律划分地层
古生物学方法:根据生物层序律按上下地层中所含化石的 不同来划分地层
生物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 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是相同的”
二、地层对比的方法
地层对比: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 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层时代或地层层位的相对关系。
岩石地层单位-段
比组低一级的地层单位,为组的再分 分段的原则:组内岩性的差别;组内结构的差别;
地层成因的不同等。必须“具有与组内相邻岩层不 同的岩性特征”,即一组多段,或组下面不细分为 段。 段的顶底界线一般是标志明显的整合界线 ❖ 有的组可全部划分为段;也可以仅指定组的某一
上下地层属性差 别愈大,则其分 类级别愈高。
找异
地层划分的概念
按照地层的各种属性(如岩性、化石、接触 关系等)把剖面上的地层划分为大小不同的 单位称为地层的划分。
地层划分的方法
构造学方法:根据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把上、下地层分开
岩石学方法:
❖ 根据上下地层岩性的不同或岩石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将两个地层 划分开来
❖ 根据化石组合所限定的界线不仅可以进行地层划分和建 立地层单位,也可以进行地层对比。
❖ 主要用于生物地层单位的对比,也通常应用于年代地层 单位的对比。
(3)地质事件对比方法
地质事件:
❖ 小行星的撞击、火山爆发、冰川的形成和消融、气候变 化等
同一地质事件在两地所产生的物质记录可以不同, 但这两种不同的物质记录都代表同一地质事件,在 等时性方面是可以对比。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国家公园
地层学的基本定律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 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 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地层学的基本定律
生物层序律:一般地说,年代愈老的地层中所含化 石构造愈简单、愈低级;年代愈新的地层,所含化 石构造愈复杂、愈高级
1)、海侵超覆:海进时,海水向大陆方向不 断侵进,海相沉积物在横向分布范围不断扩 大。每一个较高的岩层都覆于较低层位或更 老的地层之上,这种现象称海侵超覆。
海进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 , 陆地相对于海面下沉,并使海水侵入陆地的 现象。又称海侵。
海侵超覆示意图
2)、海退退覆:海退时,海水向海域退缩, 沉积物分布范围不断缩小;每一较高岩层都 向海域退缩,而不能全部覆盖下伏地层,这 种现象称海退退覆。
❖ 岩石地层对比是说明岩石特征和地层位置的相当 ❖ 化石地层的对比是说明其化石内容和生物地层位置的相当 ❖ 年代地层对比是说明其年龄和地质年代表中位置的相当
由于地层的物质属性或划分依据不同,所划分的地层单位 也不一致。由于地层对比的属性不同,对比的界线就不可 能一致。
地层对比的概念
将划分好的地层单位与邻近的或远距离的各 个剖面做比较,论证它们在地层特征和层位 上是否相当。
一、岩石地层单位
时间(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时代(年代)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
层序地层单位
宇Eonthem 界Erathem 系System 统Series 阶Stage 亚阶Substage
宙Eon 代Era 纪Period 世Epoeh 期Age 亚期Subage
群Group 组Formation 段Member 层Bed
第二节 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
地层单位分为两大类型:
❖ 着重体现地层实体固有特性(岩性、电性、化学性等)的 物质性地层单位系统,具有穿时性
❖ 着重体现地层时间属性的时间地层单位系统,是研究地质 历史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最常用的三种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地层
单位和生物地层单位(表5.1 )
最常用两套地层单位系统:岩石地层单位系统和年 代地层单位系统
沉积旋回层序的产生主要受四种因素的影响: 海(湖)平面升降、古气候变化、沉积物源 供应速率和构造环境的改变。
第一节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学:研究构成地壳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 固有的特征和属性,并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 和级别的单位,进而建立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时 间顺序的一门基础地质学科
分级:群、组、段、层(根据需要群之上可建立超群,之 下可建立亚群,组之下也可建立亚组 )
岩石地层单位-组
组:岩石地层单位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对一 致的岩性和具有一定结构类型的地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