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地球的绕日运动(1)—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课件
2.中纬度地区,为什么一年中冬季比较冷?
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地面得到 的热量少,气温低。
3.南北半球季节相同吗?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天文特征
900北 极
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寒带
既无太阳直射 66.50
北极圈

又无极昼极夜
北温带
球 公 转
现象 23.50
有太阳直 射现象
00
与 五
(2)该地区哪两个月的白昼最短? 白昼平均约为多少小时? 12、1月;白昼10小时
(3)该地区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期与衢州相同吗? 相同
地球上四季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1)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 太阳公转。公转时地球呈倾斜 状态,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 归线往返移动。
探究: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太阳高度: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大小。 2、对杆影长度的影响: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3、日变化规律:一天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由小变大,再变小。正午最大。 4、季节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冬季小。
5、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变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小结
时间
北半球
南半球
春分日至秋分日
秋分日至 次年春分日
夏至日
昼长 > 夜长 昼长 < 夜长
昼最长
昼长 < 夜长 昼长 > 夜长
夜最长
冬至日
夜最长
昼最长
春分日、秋分日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学以致用: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一共有五个。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 月20日;中山站建立于1989年2月26日;昆仑站建成于 2009年1月27日;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建站于2018年2月7 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七年级科学下册4.3地球的绕日运动课件1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4.3地球的绕日运动课件1浙教版
第3节 地球(dìqiú)的绕 日运动
第一页,共35页。
你注意过影子长短变化 (biànhuà)吗? 一天中人影会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biànhuà)?
第二页,共35页。
观 测 杆 影 的 发 现
(1)一天中杆影最长和最短分别(fēnbié)是什
(么时2候)?最短时杆影方向(fāngxiàng)朝哪 里(3?)在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如何(rú hé )变化的?
冬季小)
4、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wěidù)而变化
第十二页,共35页。
中午旗杆的影子为什么会随着(suízhe)季 节的变化而变化呢?
因为正午的太阳(tàiyáng)高度会 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归根原因 是地球公转
第十三页,共35页。
二、地球(dìqiú ) 的公转
地球(dìqiú)的公转是怎样 的呢?
比一比:看谁从中得到更多有关(yǒuguān)地球公转的知识?
第十四页,共35页。
二、地球(dìqiú)的公转
1. 方向 ()2(zf.āī姿tnàig态)xiàng
3. 周期
4.两分两 至的日 期
第十五页,共35页。
北极星
(dìzhóu)


66.50

赤道

(chìdà (dì
倾 斜
o)
zhó 公转轨道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 1、定义:指太阳光与地面(dìmiàn)的夹角 2、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杆影最短, 此时,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
第五页,共35页。
太阳高度角
地平面
正午太阳(tàiyáng) 高度:一日内最大 的太阳(tàiyáng)高
太阳(tàiyáng)高度角(太阳(tàiyáng)高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4.3《地球的绕日运动》课件(29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4.3《地球的绕日运动》课件(29张PPT)

C 西 北 东
5、如图,回答: ⑴图示时间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 为 夏至 . ⑵图中A、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哪个大? B 。 ⑶此时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线 上,此图反应南 半球正值 冬 季。
N A 太 阳 光 线
A B
B S
1.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之分? 2.在不同季节,我们所在地区的白昼和 黑夜是不是都一样长?这又是为什么呢? A
地球在公转时,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 的垂直照射(太阳高度角为90°),简称直射。
A B 太 阳
太阳直射点
C D E 光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 照射的点叫做太阳 直射点。
【拓展】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最大,由太阳 直射点向南北方向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离直射 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L1
2
L2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大,杆影短,太阳高度小,杆影长。
(一天中,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1.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 节的杆影长度是怎么变化的? 夏天中午 夏季短,冬季长。
冬天中午 2.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 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 夏季大,冬季小。 南
1 2

为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会随季节发生变化?
一、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 2、地球公转时,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姿态是怎样 的?
北极星
66.5°
23.5°
公转轨道面
地轴倾斜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自转 中心 方向 周期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365.2422天) 公转
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 么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 么方向呢? 正午;正北(北半球) 或正南(南半球) 杆影长度与什么有关?

浙教版科学七下4.3 地球的绕日运动(共27张PPT)

浙教版科学七下4.3 地球的绕日运动(共27张PPT)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气候五带: 热 带、 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日晷,本义指
太阳的影子。古代的 日晷指的是人类利用 日影测时刻的一种计 时仪器。其原理是利 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 测定并划分时刻,通 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 简称太阳高度。
一般在北半球的冬季,因为这个季节南半球 的南极洲正处在夏季,并且有极昼现象。
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文意义上的一年四季变化, 那你知道气象意义上的春夏秋冬吗?
气象学中通常以候温(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 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 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 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 准。但是,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 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 都有四季。
夏至日大,冬至日小。
•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①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5°) ②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5°) ③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 0°
• 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① 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 ② 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影子也越来越长。
地球的公转
地球不断绕着太阳运行的运动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约365.2422天(一年)
公转的姿态: 呈倾斜状态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的倾斜角度与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一致
地球公转的效应:(一)四季变化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北回归线
冬至(12月22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赤道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一课时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一课时课件
冬至日。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
知识巩固
地球公转的方向、特点、周期与公转的效应
(一)四季变化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二)正午太 阳高度变化
1、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大小。
知识引领
一、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不断地绕着太阳运行的运动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姿态:呈倾斜状态
地球公转时,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约是66.5°, 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约为365.2422天,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知识引领
5、地球公转的效应:(一)四季变化
知识引领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北回归线
冬至(12月22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赤道
针对北半球
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知识引领
5、地球公转的效应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①概念: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大小,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2、与杆影长度关系: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3、日变化规律:一天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4、季节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冬季小。
5、太阳直射点变化规律: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6、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变长。
谢谢观看
浙教版义务教育阶段科学七年级(下)
地球的绕日运动(1)
目录
1 知识回顾

43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江省杭州市周浦中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课件(共34张PPT)

43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江省杭州市周浦中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课件(共34张PPT)

➢ 引起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是 地球的公转。
60°
90°
C
30°



太阳直射点 A

30°

60°
B
90°
太阳直射点:
地表接受太阳光 垂直照射的点。
➢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 M 的纬度是 北回归线23.5°N;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 N 的纬度是 南回归线23.5°S。
➢ 比较 P 点夏至日、冬至日太阳高度的大小。
8:00 12:00
10:00 15:00
地球的公转
地球不断绕着太阳运行的运动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约365.2422天(一年)
公转的姿态: 呈倾斜状态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的倾斜角度与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一致


地球公转的效应:(一)四季变化
思考:
假如地轴没有倾斜,而是与公转轨道面垂直, 那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又会怎样变化呢?
② 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③ 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 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出现极昼现象;
•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出现极夜现象。
④ 北半球的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 其中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观察我们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
朝南, 我们居住在北半球,能充分接受太阳光。
➢ 某人6月购买一套商品房,12月入住时发现阳光全 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看房那天室内 阳光充足,怎么才过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

4.3地球的绕日运动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3地球的绕日运动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杆影长度不同,冬季的杆影比夏季的要长。
2)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 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的太阳高度不同,夏季的太阳
高度比冬季的要大。
结论:杆影与太阳高度关系: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新知讲解
6、正午太阳高度与杆影的变化特点: (1)一个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一年中,同纬度位置,夏季正午的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的太阳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更替
课堂练习
5、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2023
年10月8日在杭州举行,下列有关这一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球正在从A向B运动 B.杭州白天变长,黑夜变短 C.杭州正午杆影长度越来越长 D.太阳直射点正从赤道向北回归线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绕地轴运动
自西向东 倾斜 一天
新知讲解
3、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新知讲解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阳光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简称为太阳高度。
2、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为90º; 太阳直斜射时,出现影子,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新知讲解
3、太阳直射点 (1)直射: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垂直照射,简称直射。 (2)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 (3)太阳直射点上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 一天中的正午,当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阳光和地面的夹
角最大。
直射(太阳直射点)
直射(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1)地球公转的中心:太阳; (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周期: 一年(365.2422天) (4)地球公转时的地轴:倾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浙教版科学七下4.3地球的绕日运动教学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下4.3地球的绕日运动教学课件

活动一
• 用准备好的火柴棒代表旗杆 立在白纸上,手电筒的灯泡 代表太阳,模拟太阳的东升 西落,分工合作,并完成活 动思考题。
1、一天中杆影的长度、方向如何变化? 2、杆影的长度与什么有关?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 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 一天中的正午,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
地平面
一天中杆影长短的变化
12:00
16:00
西 南
8:00
北 东

8:00

西 北
12:00


西 北
南 东
16:00
西

填一填
时间
太阳光与地 面的夹角
影子的长度
影子的方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00

长 西北
12:00

短 正北
16:00

长 东北
1、一天中杆影最长和最短分别是什么时候?
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点向南极递减 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和冬天相比,哪处季节更远一些?
2、最短时杆影方向朝哪里?(南北半球不同) 一、一天中同一地点杆影变化
C、地球上同一经度的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一样吗? 1、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 1、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
● 正北或正南 地球的公转是怎样的呢?
地球的公转是怎样的呢? 纬度对太阳高度的影响 -----5月12日正午照片
3、在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如何变化的?
C、地球上同一经度的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 一样吗?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角自太阳 直射点向北极递减
太阳高度角自太阳 直射点向南极递减
太阳直射点

地球的绕日运动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地球的绕日运动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之间往返移动。
探究实践
辨别下图的各位置的太阳直射点和节气:
赤道
春分日
北回归线
(23.5°N) 夏至日
南回归线(23.5°S) 冬至日
赤道
秋分日Biblioteka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四季变化的原因:
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地轴倾 斜,太阳直射点变化,从而接受的太阳光 热发生变化,导致了四季变化。
上午太阳高度角由
小变大,杆影由长
变短,下午太阳高
西
度角由大变小杆影
由短变长。

一天中太阳高度

角最大是正午, 此时的杆影朝正
南或正北方向。
1.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的杆影长 度是怎么变化的?
2.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 有什么变化?
正午杆影长度 也随季节而变 化,夏季短, 冬季长。
第一课时 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的公转
1.概念: 地球不断地绕着太阳运行的运动
西
公转

2.地球的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姿态: 地轴呈倾斜状态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倾斜角度66.5°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地轴的倾斜角度与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一致
4.地球公转的周期: 公转一周需要时间约为。
变化。面积的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
验证假设2 :
冬 天 中 午南
北南
夏 天 中 北午
得出结论: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
_夏__季_正__午__太__阳__高__度_大__,__冬__季__小_。__
科普: 日晷的作用与原理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 古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 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 时仪器,又称“日规” 。它 不仅能读时还能读出季节。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 方向和长短来判认时刻与季 节,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 之久。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绕日运动》PPT精品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绕日运动》PPT精品课件

A.昼长于夜
B.夜长于昼
C.极昼
D.昼夜等长
谢谢观看
B.北纬23°
C.南纬40°
D.北纬90°
3.假如地轴不倾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白昼12小时,黑夜12小时 B.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C.同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在同一地区不会出现季节变化 D.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4.比利在一家公园工作,圣诞节快要到了,他的工作就是装扮
夏季
冬季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季
春季
课堂练习
1.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重合 B.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C.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夹角 D.公转周期为一年,即366天
2.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春分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B.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C.赤道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 D.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昼长=夜长、昼长>夜长、 昼长<夜长、极昼、极夜)
结论或规律
太阳直射 23.5°N (夏至日)
赤道 23.5°N 66.5°N 23.5°S 66.5°S
昼长=夜长 昼长>夜长
极昼
昼长<夜长
极夜
赤道: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南半球: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夜越长, 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3)寻找证据:
①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多少与前面一幢楼的日影长短有关, 日影越长,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正午阳光的楼层越多。太阳高度越 小,楼的日影越长。夏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较少甚至 没有,说明楼的日影短,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大;冬季正午后面一 幢楼被遮挡楼层较多,说明楼的日影长,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4.3地球的绕日运动 课件 (共58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4.3地球的绕日运动 课件 (共58张PPT)

一年中是随季节变化,旗杆 的影子在发生变化,冬季最 长,夏季最短。
例3、同样高的建筑物在北京与广 州的影子一样吗?
不一样,不同纬度同一时 间太阳高度不同,影子长 度也就不一样长。
例4、夏天小明家中阳光充足,但到 了冬天阳光则被前一排楼挡住了, 为什么呢? 太阳高度的变化如何?物体影子 长的变化如何?在夏天短没遮住, 而到了冬天,影子长了,就遮住 了。
北极星
地球的公转
地 轴 倾 斜
66.50 赤道
地 轴 公转轨道
春分3月21日前后
A
冬至12月22日前后
D
夏至6月22日前后 B
秋分9月23日前后
C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地球 太阳直射点 B A
阳 光
1、直射:指某些地 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 的垂直照射
2、太阳直射点:地表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3、结论: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火柴杆影子为零。太阳高度随着太阳 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
思考1:
地球的公转
为什么中午旗杆的影子长 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呢?
思考2: 为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会随季节 的变化而变化呢?
地球的公转规律:
地球的公转: 1、方向: 自西向东
2、公转周期:
一年365.2422天
3、公转时的姿态:
地轴是倾斜的,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成66.5度角,侧着身子转动
C、秋分日前一天 D、春分后不久或秋分日前
四、昼夜长短变化 问:嘉兴夏天天亮时间大约是几点?冬 天天亮大约是几点?你知道为什么吗?
北 回 归 线 赤 道
0
0
0
23.5

浙教版七年级下4.3 地球的绕日运动课件(23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下4.3 地球的绕日运动课件(23张ppt)

昼。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
1、赤道上全年昼夜长短有何特点?
1、赤道上全年昼夜长短有何特点? 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正午和冬天正午比,哪个季节更深些?
中的最大值。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且北极圈(北纬 66.
思考与讨论
1、赤道上全年昼夜长短有何特点?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思考与讨论
2、极昼和极夜是怎么形成的?在是什么区域可以看到,最长时间是多少? 极昼
A.正午的太阳高度具有夏低冬高的规律
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直射赤道
③南北回归线(23.
地球在公转时2,、有哪的地一方天正午昼会最受到长太?阳光哪的一垂直天照夜射(太最阳长高度?角什为9么0°)时,简候称昼直射夜。平分?
3、南半球和赤道上昼夜长短变化又怎样?
春分和秋分
春分日和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各地昼夜平 分。
小结
(3)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
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直射赤道
①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包括赤道)
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直射赤道
③南北回归线(23.50S 和 23.50N)上各直射一次
2.地球公转
春分、夏至、秋分、
冬至均是对北半球
而言。
夏至
春分
秋分
冬至
思考与讨论
2.杆影的长度和
有关,一天中 时杆影最短。
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一样吗?
A.正午的太阳高度具有夏低冬高的规律
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4.3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4.3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和冬天比,哪个季节更深些?
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
太阳始终位于我们的南面。
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极昼和极夜是怎么形成的?在是什么区域可以看到?
一天中,早晚的影子长,中午的影子短?
有两次;
公转效应
公转中心
太阳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 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变化
约365天(1年)
夏季大, 冬季小。
地球公转一圈约365.
2、该地哪两个月的白昼最短,平均约多少时间? 2、公转轨道面与地轴夹角为66.
1、该地哪两个月的白昼最长,平均约多少时间? 极昼和极夜是怎么形成的?在是什么区域可以看到?
12、1月份即冬至日前后白昼最短,黑夜 白昼平均约为16小时。
(2)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 2、公转轨道面与地轴夹角为66.

北南

冬天中午
夏天中午
读图分析:在地球仪的不同纬度位置按如图贴上
一根垂直于球面的火柴.请判断A、B、C、三点的 太阳高度一样吗?哪点最大?
B 地球 太阳直射点 A
太 1.直射:正午受到太阳 光垂直照射。

2.太阳直射点:地表接 光 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结论: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火柴杆影
地球公转一圈约365.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白昼平均约为16小时。
太阳始终位于我们的南面。
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是不一样的。
3、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
夏至
A
春分
D
太阳
B
秋分
C
冬至
Back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 ( 南北回归线 )之间 往返移动。
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描述地球的公 转方向。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3、地球公转时,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姿态是怎样的?
注:以上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均是对北半球而言。
地球上有昼夜之分,地球上各地的 白昼和黑夜的时间是不是等长呢?
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的 太阳高度都是不一 样的。
││



夏点
短正
冬午

杆 影
讨 论 你认为住房朝南的优越性是什么?
冬季
夏季

北南

明亮、冬暖夏凉
思考
杆影的日变化(早晚长,中午短) 规律,你认为是由地球的什么运 动引起的?
杆影的季节(年)变化(夏短冬长) 规律,你认为是由地球的什么运动 引起的?
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 射,简称直射,杆影最短。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
点,直射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
C

B
太阳直射点

A

D
E
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
读 图 阳光,夏天与冬天相比,哪
个季节更远一些?
冬季
夏季
α

北南 β

为什么会这样呢?
读图


北半球中纬某地中午的杆影
1、北半球哪一天昼最长?哪一天夜最长? 什么时候昼夜平分?
2、北半球什么时候昼长于夜?什么时候夜长于昼? 3、南半球和赤道上昼夜长短变化又怎样?
(春分日至秋分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 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于
夜。( 夏至)昼日
长达到一年中的最 大值。
(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 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 夜长于昼。 ( 冬至日)北半球夜长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温带 23.50N—66.50N


南温带 23.50S—66.50S


北寒带 66.50N—900N


南寒带 66.50S—900S


2.划分依据: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因而 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
3.划分的意义:是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地球各地区差异的基础
比较P点夏至日、冬至日太阳高度的大小 P
P
以北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中纬 半球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大 ),杆影( 短 )。 为例:冬 纬地至区时正,午太太阳阳直高射度南回( 小归线),,杆北影半(球长中)。
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阳光, 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 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

H


2、 B 点反映的是一天的正午,此时, 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南方 方向,影子 朝着 正北 方向。
如图,回答:
⑴图示时间为 6 月 22 日前
后,北半球节气为 夏至 . ⑵图中A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N A
A

哪个大? B 。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⑶此时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线 上,
B

此图反应南半球正值 冬 季。 S
地球除了自转的同时
也在绕日(公转 )
地球公转平面与地轴的交角
公转轨道面
北极星
23.5°
地球的公转是如何引起杆影的季节 (年)变化(夏短冬长)的呢?
读图:地球公转周期?公转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 往返移动。
你能找出下图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吗?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往南北两极 太阳高度如何变化?
练习
3、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 D) A、旋转的方向不同 B、自转和公转的时间是相同的 C、都围绕太阳转 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
是自转的结果
B
C
A
西

H


1、下图反应的是人影的长度与太阳高度 有关, 当太阳位于 B 的位置时,太阳高度角最 大 ,人影子最短。
B
C
A
西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
观察一天中杆影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杆影长度和方向的改变
7:00 西

9:00
12:00
17东:0015:00

一天中杆影最长、最短分别在什么时候? 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向?
读下图:你认为杆影长度和方 向的改变是由什么引起的?
H为太阳高度角
B
C
A
西
H

地平面


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使杆影的朝向 和长度出现日变化。
冬至日,冬 至日太阳高 度最小,影 子最长。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 简称太阳高度。
※杆影的长度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一 天中太阳高度与杆影的长度变化相反;
——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晨昏时太阳 高度最小;
※一年中杆影长度随季节而变化:夏短冬长;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冬季小;
赤道
地球上白昼和黑夜的时间有等长的地方吗?
赤道上白昼和黑夜的时间都等长吗?
春分日和秋分日, 地球上各地昼夜 时间的长短有何 特点?
春分日和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各地昼夜平 分。
• 读图:请分别指出北回归线在夏至日和冬 至日的昼长
• 思考:在北回归线你觉得还有比这更长或 更短的昼长吗?(昼夜长短的变化与什么 的变化有关?)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 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而引起。
练 习 1、在空旷的操场上竖起一 根木杆,在阳光照射下杆影最短的时 刻是( B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黄昏
2、太阳高度是影响日影长短的主要因素, 在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是
(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极昼和极夜是怎么形成的?在是什么
区域可以看到?
极昼
极夜
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 察一般选在什么时间 比较好?
地球上的五带
五带划分的依据?
1.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南北23.50)和南北极圈(66.50)
五带 热带
纬度范围
23.50N--23.50S
阳光直射 极昼极夜 (有或无) (有或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