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仅供参考)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二、实验目的(1)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掌握有分光光度计测定酸催化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实验方法。
三、实验原理丙酮碘化的方程式为: CH3COCH3+I→CH3COCH2I+H﹢+I﹣该反应是以作为催化剂,同时反应自身会生成,所以此反应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并且为一个复杂反应,分两步进行: CH3COCH3+H﹢→CH3COCH=CH2此反应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反应可逆并进行的很慢,是一个速控步。
CH3COH=CH2+I2→CH3COCH2I+H﹢+I﹣此反应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反应快速并能进行到底。
总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CI2/dt=kCACH﹢分别为碘,丙酮,酸的浓度;k为总反应速率常数。
如果丙酮和酸相对于碘是过量的,则可认为在反应过程中丙酮和酸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在酸的浓度不太大时,丙酮碘化反应对是个零级反应。
对上式进行积分得:﹣CI2=kCACH﹢t + B因为碘在可见光区有宽的吸收带,而在此吸收带中,盐酸,丙酮,碘化丙酮和碘化钾溶液均没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量碘浓度的变化。
A=﹣kεLCA CH﹢-B上式中的εL可通过测定一定浓度的碘溶液的吸光度A带入式中求得。
做A-t图,直线的斜率可求出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K值。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根据计算机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图并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A t由A=﹣kεLCA CH﹢t-B得:k=0.00126/ 151.8667/2/2=2.07*10-6五、讨论思考:1. 本实验中,丙酮碘化反应按几级反应处理,为什么?答:在该反应中按零级反应处理。
因为对于反应物来说碘是少量的,而丙酮和酸对碘是过量的,则认为在反应过程中丙酮和酸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实验又证实在酸的浓度不太大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碘的浓度无关,所以丙酮碘化反应对碘是零级反应。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2.测定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了解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求算方法。
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背景丙酮碘化反应方程式为:++33232O OH -CH -C -CH +I CH -C -CH I+I +H →H +是反应的催化剂,由于丙酮碘化反应本身生成H +,所以,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实验证明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一般认为分两步进行,即: CH 3C CH 3H +CH 3C CH 2 (1) CH 3C CH 2I H +CH 3C CH 2+I 2+H +I -+ (2)反应(1)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它是一个可逆并且进行得很慢的反应。
反应(2)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它是一个快速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因此丙酮碘化反应的总反应速率是由反应(1)所决定,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可表示为:E A H dC kC C dt+= 式中C E 为碘化丙酮的浓度,H C +为氢离子浓度,C A 为丙酮的浓度,k 为丙酮碘化反应总的速率常数。
三、注意事项1.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常数,实验时体系始终要恒温。
2.实验所需溶液均要准确配制。
3.混合反应溶液时要在恒温槽中进行,操作必须迅速准确四、实验要求1.请自己设计出一个测定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方案交老师审核。
2.根据自己设计的并经老师审核的方案配制所需药品,选择所需仪器,确定实验条件。
3.实验测试、计算结果,绘制图表。
4.按正式发表论文的格式(可参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撰写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4、温度对该实验结果影响很大,应把反应 温度准确控制在实验温度±0.1℃范围内, 并且实验时用蒸馏水调吸光度零后, 才可以测其吸光度值。
六、思考
1、本实验中,丙酮碘化反应按几级反应 处理,为什么? 答:本实验中按零级反应处理,因为丙 酮和酸相对于碘是过量的,可认为在反应 过程中丙酮和酸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所 以在酸的浓度不太大时,丙酮碘化反应对 碘是零级反应。
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将该式取对数得:
以lg(-dc碘/dt) 对某一组分浓度的对数 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该物质在此反应 中的反应级数。同理,可以得到其他两个物 质的反应级数。
比尔定律
以A对时间t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为 。如已知a和b,则可计算出反 应速率。
若 且远远大于 ,可以发现A值 对t的关系图为一直线。这也就意味着, 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从而可得知丙 酮碘化反应对碘的级数为零。
2、若想使反应按一级规律处理,在反应 液配制时采用什么手段?写出实验方案。 答:让丙酮相对于酸和碘是过量的, 即在配制时使丙酮的浓度远远大于酸和碘 的浓度。
3、影响本实验精确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反应是否恒温,每次测量前是否用蒸 馏水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校正。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西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掌握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掌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 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二. 基本原理
丙酮碘化反应:
实验表明,反应的速率几乎与碘的浓 度无关,但却与溶液中的丙酮和氢离子 浓度密切相关。
反应过程中可认为 和 保持不变,又因 z=0,则由反应速率方程积分得:
丙酮碘化速率方程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速率方程数据处理化学与材料学院 化本141班:秦凤 2016年10月31日实验报告实验动力学方程建立过程的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丙酮碘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化学数据处理软件Origin进行作图的基本方法。
数据处理原理:丙酮卤化反应为:CH3COCH3 +X2→CH3COCH2X +X−+H+假设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为:--dC碘/dt =k C丙x C酸y C碘z式中x、y、z分别代表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将该式取对数得:lg(-dC碘/dt)=lgk+xlgC丙+ylgC酸+zlgC碘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首先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配制出第三种物质不同的浓度的一系列溶液。
如此,反应速率只是该物质浓度的函数。
以lg(dC碘/dt)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所得的直线斜率即为该物质在此反应中的级数。
同理可求其他两个物质的反应级数。
由于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很宽的吸收带,因此可以方便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按照比尔(Beer)定律:A=-lgT=-lg(I/I0)=abc碘以A对时间作图,其斜率应为ab(-dC碘/dt)已知a和b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
实验的各组样品组成如下:在上述各样品中,碘的浓度比盐酸和丙酮的浓度小得多,因此可以认为在反映过程中,盐酸和丙酮的浓度可以认为是常数。
反应的速率即为碘的浓度的下降速率。
数据处理的方法:1、计算各试样中各物质的浓度。
2、用上述的7个样品的实验数据在Origin软件作图:A、以吸光度对时间作图:打开Origin软件,输入数据,以各样品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即可得到7条实验的A—t图(7条直线均为直线,说明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即z=0)。
保存该图。
B、各直线斜率的确定:建立新的文件,输入第一样品的数据,得到相应的直线,点击菜单栏的analysis下拉菜单的Ftting linear,得到该直线的斜率,再将该数据标在第一个文件对应的直线上。
实验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丙酮和碘化钾的反应速率及温度的变化,确定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及反应的活化能。
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CH3 + I2 → CH3COCH2I + HI在反应中,碘化钾不是反应物,它仅仅是反应的催化剂。
反应过程中,丙酮作为亲核试剂参与反应,碘作为电子受体参与反应。
反应速率服从于速率方程式:v = k[CH3COCH3][I2]式中,v为反应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数,[CH3COCH3]和[I2]为反应物的浓度。
由速率方程式可得到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材料:1. 丙酮2. 纯净碘化钾晶体3. 磷酸铵铵水溶液4. 密闭反应瓶5. 外接冷却器6. 烧杯7. 温度计8. 支架、夹子等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称取约1g左右的碘化钾晶体,加入适量的磷酸铵铵水溶液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得到约20mL的碘化钾溶液。
2. 在密闭反应瓶中分别加入1mL的丙酮和8mL的碘化钾溶液,并密闭反应瓶。
3. 快速倒置反应瓶数次,将反应物充分混合,然后立即测量反应开始时的温度,并记录。
4. 在恒定的温度下反应,观察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当反应结束时,停止加热,记录反应结束时的温度。
5. 取出反应瓶,立即倒置,用冷水冷却,直到瓶壁不感觉到热度。
然后打开瓶盖,加入适量的富燃料酒精,用火焰特别小心地加热至反应彻底结束。
6.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液,并加入饱和的淀粉溶液,调节至淀粉混浊,根据样品的淀粉容度,用标准硫酸溶液滴定,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硫酸滴定液体积。
7. 重复以上步骤,每次改变温度,取三次数据,以平均值作为实验数据。
并制作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图表。
实验结果:反应温度 t(℃) 20 30 40 50 60滴定体积 V(ml) 第一次实验 8.0 7.5 5.5 4.4 1.8第二次实验 8.1 7.8 5.7 4.5 1.5第三次实验 8.2 7.9 5.6 4.6 1.6平均值 V(ml) 8.1 7.7 5.6 4.5 1.6在图表上,将反应速率(v)取为纵坐标,温度(T)取为横坐标,消耗的当量用在AB 段上画出热力学曲线,用斜率法求出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的活化能。
丙酮碘化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丙酮碘化实验,了解丙酮与碘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过程,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
2. 掌握丙酮碘化反应的动力学原理,了解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等概念。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OCH3 + I2 + H+ → CH3COCH2I + HI在酸性条件下,丙酮与碘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碘化丙酮和氢碘酸。
该反应的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实验中,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过程中碘的浓度变化,从而计算出反应速率。
根据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确定反应级数。
通过实验数据,进一步计算出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试管等。
2. 试剂:丙酮、碘、碘化钠、盐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丙酮、碘、碘化钠、盐酸等试剂分别用移液管准确量取,放入锥形瓶中。
(2)用蒸馏水稀释溶液,使其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2. 实验操作(1)将锥形瓶放入恒温水浴中,调节温度至实验要求。
(2)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记录数据。
(3)在实验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溶液中碘的浓度。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
3. 数据处理(1)根据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确定反应级数。
(2)根据反应级数,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活化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1)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不同时间点溶液的吸光度。
(2)根据吸光度数据,计算出碘的浓度。
2. 数据分析(1)根据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确定反应级数。
(2)根据反应级数,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活化能。
六、实验结论1. 通过丙酮碘化实验,成功测定了反应速率、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等参数。
2. 实验结果表明,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反应级数为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123 mol·L-1·s-1,活化能为64.5 kJ·mol-1。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原理和方法;2.建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测定其反应速率常数;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酸性溶液中,丙酮卤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式中X2为卤素。
实验表明,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几乎与卤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无关(即反应级数近似为0),而与丙酮及氢离子的浓度有关。
以碘为例,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应为:(1)式中,指数x 、y、z分别为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k为反应速率常数。
将(1)式取对数,得:(2)在丙酮、酸、碘三种物质的反应体系中,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改变第三种物质的起始浓度,测定其反应速率。
在这种情况下,反应速率只是第三种物质浓度的函数。
以反应速率的对数值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值lg c作图,应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对该物质的反应级数。
更换改变起始浓度的物质,就可以测定对应物质的反应级数,这种方法称为孤立法。
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很宽的吸收带,而在这个吸收带中酸和丙酮没有明显的吸收。
所以,可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即反应速率。
根据比尔(Beer)定律:(3)式中,T为透光率。
I和I0分别为某一波长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后的光强,a为吸光系数,b为样品池光径长度。
从(3)式可见,透光率的对数lg T 是c碘的函数,而c碘又是反应时间t的函数,即:(4)那么,由(3)式可得:(5)对(5)式取对数,得:(6)将(2)式代入(6)式,得:(7)在测定时,固定某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不变,改变另一种物质的起始浓度。
对每一个溶液都能得到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透光率值。
以lg T对t作图,其斜率为d lg T/dt。
取负值后再取对数,即为该浓度下(7)式等式左边的值。
对不同的起始浓度,以该对数值分别对lg c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反应级数。
注意,本实验中所选择的丙酮和酸的浓度范围均为0.16~0.4 mol·L-1,而碘的浓度均在0.001 mol·L-1以下,反应过程中丙酮和酸的浓度可看成是不变的。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docx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一、实验目的1、测定用酸做催化剂时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及活化能。
2、初步认识反应机理,了解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的求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0 0H+CH.- C- CH. +12 = CH3-C-CH2I + K + H+J 一般认为该反应按照以下两步进行0H的-C-的目®& CH、— C =CH2OH oI □CH3- C = CH2 + Z2CH. - C- CH2I + /■ + H+平均速率:瞬时速率:v =-NF Zf业。
叫,叶A cV =曲IgT对t作图可得滋直线,直线斜率即总速率常数K。
当其中丙酮浓度与氢离子浓度已知,根据测出不同时刻内酮,酸,碘的混合液对指定波长的透光率,就可求岀反应的总速率常数K。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配置2mol • dm-3丙酮溶液,配置lmol • dm-3盐酸溶液,配置0.03mol - dm-3的碘溶液。
取五个洁净的50ml容量瓶,取一定量丙酮和盐酸加入容量瓶,编好号。
在室温下,同时将碘溶液加入盛冇丙酮和酸混合液的容量瓶中,用蒸懈水稀释至刻度,混合均匀。
2、透光率100%的校正分光光度让波长调在565nm;狭缝宽度2 (或1)nm;控制面板上工作状态调在透光率档,比色皿屮装满蒸憎水,在光路屮放好, 调整蒸憾水的透光率为100%。
3、测定丙酮电话反应的速率常数将溶液装入比色皿,用帕子擦去残液,按编号置于光路中,测定透光率,并同时开启计时器。
每隔2min读一次透光率,直到光点指在透光率100%为止。
各反应物的用量如下:原始数据:将IgT对时间t作图,得一条直线:y=0.0128x+1.4468 , K二0.0128,即速率常数为0.0128。
将InT对吋间t作图,得一条直线:编号 1 方程:yi =0.0294x+3.3312 ;编号 2 方程:y2=0.0270x+3.6577 ;编号3 方程:y3 =0.0238x+3.7489 ;编号4 方程:y4 =0.0355x4-1.7386。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3.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4.掌握分光光度计合反应-吸收样品池的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大多数化学反应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
这类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活度之间的关系大多不能用质量作用定律预示。
以实验方法测定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活度的计量关系,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复杂反应,可采用一系列实验方法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并据此建立反应速率方程式,以其为基础,推测反应的机理、提出反应模式。
孤立法是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设计一系列溶液,其中只有某一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其它物质的浓度均相同,借此可以求的反应对该物质的级数。
同样可以得到各种作用物的级数,从而确立速率方程。
2.本实验以丙酮碘化为例,说明如何应用孤立法和稳定态近似条件来推得速率方程以及可能的反应机理。
丙酮卤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 X X CH OC CH X CH O C CH 23233|||| (1)式中X 2 为卤素。
实验表明,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几乎与卤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无关,但却与溶液中丙酮和氢离子的浓度密切相关。
实际上,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通常可以用物质的浓度替代活度表示某一物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上述反应,首先假设其反应速率方程为:zy x c c kc dtdc 碘酸丙碘⋅⋅=- (2)式中, x 、y 、z 分别代表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k 为反应速率常数。
将(1)式取对数,得:碘酸丙碘c z c y c x k dt dc lg lg lg lg )lg(+++=-(3)在上述三种物质中,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配制出第三种物质的浓度不同的一系列溶液。
这样一来,反应速率只是该物质浓度的函数。
以)lg(dtdc 碘-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对该物质的反应级数。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仅供参考)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程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实验五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程⼀.实验⽬的1.掌握⽤孤⽴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法;2.测定酸催化作⽤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3.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实验原理孤⽴法,即设计⼀系列溶液,其中只有某⼀种物质的浓度不同,⽽其他物质的浓度均相同,借此可以求得反应对该物质的级数。
同样亦可得到各种作⽤物的级数,从⽽确⽴速率⽅程。
丙酮碘化是⼀个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CH 3COCH 3+I 2CH 3CCH 2I O +H ++I -H +设丙酮碘化反应速率⽅程式为:zI y HCL x COCH CH I C C kC dtdC 2332??=-(1)式中k 为反应速率常数,指数x 、y 、z 分别为丙酮,酸和碘的反应级数。
将该式取对数后可得:2332lg lg lg lg lg I HCL OCH CH I C z C y C x k dtdC +++=- (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配置第三种物质浓度不同的⼀系列溶液,则反应速率只是该物质浓度的函数。
以lg(-dC 碘/dt)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所得直线即为该物质在此反应中的反应级数。
同理,可得其他两个物质的反应级数。
碘在可见光区有很宽的吸收带,可⽤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按照⽐尔定律可得:20lg lg A I abC I I T =-=-= (3)式中A 为吸光度,T 为透光率,I 和I 0分别为某⼀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溶液后的光强,a 为吸光系数,b 为样品池光径长度,以A 对时间t 作图,斜率为ab(-dC 碘/dt).测得a 和b ,可算出反应速率。
若C 丙酮≈C HCl ﹥﹥C 碘,发现A 对t 作图后得⼀直线。
显然只有在(-dC 碘/dt)不随时间改变时才成⽴,意味着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关,从⽽得知该反应对碘的级数为零。
当控制碘为变量时,反应过程中可认为丙酮和盐酸的浓度不变,⼜因为z 为0,则由(2)积分可得:)(酸丙碘碘12yx21t C C t kC C -=-将(3)代⼊后可得:yx C ab t t A k 酸丙)(C 11A 1221**--= 三.仪器与试剂722分光光度计 1套丙酮标准液 (2.mo l ·dm -3)超级恒温槽 1套 HCl 标准液 (1.9355mo l ·dm -3) 秒表 1块 I 2标准液 (0.01 mo l ·dm -3) 容量瓶(25ml ) 7个刻度移液管(5 ml )各3⽀四.实验步骤1.打开分光光度计,将波长调⾄470nm 处;2.⽤蒸馏⽔作为参⽐溶液,反复将分光光度计调整0T 、100T ;3.⽤分光光度计测量ab 的数值以便于算出反应速率;即测0.001mol/l 碘液的吸光度; 4.按表中各物质⽤量配置溶液,分别测其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数值。
物理化学-实验二十七: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
实验二十七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原理和方法;2.建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测定其反应速率常数;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酸性溶液中,丙酮卤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CH 3OCH 3X 2CH 3O CH 2X X -H +式中X 2 为卤素。
实验表明,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几乎与卤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无关(即反应级数近似为0),而与丙酮及氢离子的浓度有关。
以碘为例,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应为:z y x c c kc dtdc dt dc 碘酸丙碘丙=-=- (1) 式中,指数x 、y 、z 分别为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k 为反应速率常数。
将(1)式取对数,得:碘酸丙碘c z c y c x k dt dc lg lg lg lg lg +++=⎪⎪⎭⎫ ⎝⎛- (2) 在丙酮、酸、碘三种物质的反应体系中,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改变第三种物质的起始浓度,测定其反应速率。
在这种情况下,反应速率只是第三种物质浓度的函数。
以反应速率的对数值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值 lg c 作图,应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对该物质的反应级数。
更换改变起始浓度的物质,就可以测定对应物质的反应级数,这种方法称为孤立法。
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很宽的吸收带,而在这个吸收带中酸和丙酮没有明显的吸收。
所以,可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即反应速率。
根据比尔(Beer )定律:碘abc I I T -=⎪⎪⎭⎫ ⎝⎛=0lg lg (3) 式中,T 为透光率。
I 和 I 0 分别为某一波长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后的光强,a 为吸光系数,b 为样品池光径长度。
从(3)式可见,透光率的对数lg T 是 c 碘 的函数,而c 碘又是反应时间t 的函数,即:()[]t c f T 碘=lg (4)那么,由(3)式可得: dtdc ab dt dc dc T d dt T d 碘碘碘-=⋅=lg lg (5) 对(5)式取对数,得:)l g (lg lg lg ab dt dc dt T d +⎪⎪⎭⎫ ⎝⎛-=⎪⎭⎫ ⎝⎛碘 (6) 将(2)式代入(6)式,得:)lg(lg lg lg lg lg lg ab c z c y c x k dt T d ++++=⎪⎭⎫ ⎝⎛-碘酸丙 (7) 在测定时,固定某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不变,改变另一种物质的起始浓度。
丙酮碘化实验报告
实验二十二丙酮碘化【实验目的】1.测定用酸作催化剂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及活化能。
2.初步认识复杂反应机理,了解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求算方法。
【实验原理】第二步是烯醇碘化反应,它是一个快速的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由此,丙酮的烯醇化反应的速率取决于丙酮及氢离子的浓度,如果以碘化丙酮浓度的增加来表示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则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式中,C E为碘化丙酮的浓度;C H+为氢离子的浓度;C A为丙酮的浓度;k表示丙酮碘化反应总的速率常数。
由第二步反应可知,则本实验利用分光光度计时刻监测丙酮碘化反应过程中碘的浓度,从而求出反应的速率常数。
若在反应过程中,丙酮的浓度远大于碘的浓度且催化剂酸的浓度也足够大时,则可把丙酮和酸的浓度看作不变,则可得:按照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透光率可表示为:透光率与碘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综上两式可得:由lgT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εlC A C H+。
式中εl可通过测定一已知浓度的碘溶液的透光率,由(7)式求得,当C A与C H+浓度已知时,只要测出不同时刻丙酮、酸、碘的混合液对指定波长的透光率,就可以利用上式求出反应的总速率常数k。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温度的速率常数,就可以根据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关系式估算反应的活化能。
据处理】Linear Regression forData1_B:Y = -0.31183 +0.00824*X0.999752ILogTl C ε=-2I C =0.01979mol ·dm -3则30.0℃: Log0.442=-0.35458 l ε=0.35458/0.01979=17.917 35.0℃: Log0.453=-0.3439 l ε=0.3439/0.01979=17.37762、反应速率常数计算:11.9994A C mol L -=∙ H C +=1.869mol ·dm -3Linear Regression forData1_B: Y =-0.30079 +0.01374*X 0.998813、活化能计算:1T =30.0℃=303K 2T =35.0℃=308K R=8.314 J/(K*mol)综上带入数据得()1222118.3143033080.00021284088.85()0.000123308303a RTT k E Ln Ln T T k ⨯⨯=⨯=⨯=--J。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报告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报告一、引言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实验,通过观察丙酮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和产物,我们可以了解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加深对丙酮碘化反应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CH3 + NaI → CH3COCH2I + NaOH在反应中,丙酮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碘代丙酮和氢氧化钠。
碘代丙酮是一种黄色液体,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并用洗净的玻璃棒将其内壁涂上一层丙酮。
2. 加入试剂: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钠溶液。
3. 观察颜色变化: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当丙酮与碘化钠溶液反应时,试管内的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并逐渐变浓。
五、实验讨论1. 反应机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
在反应中,丙酮中的羰基碳与碘化钠中的碘离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碘代丙酮。
同时,反应中还生成了氢氧化钠。
由于碘代丙酮是黄色的,所以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2. 反应速率: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未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因此无法对反应速率进行定量分析。
3. 反应条件:丙酮碘化反应一般在常温下进行,但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反应速率。
此外,反应中的碘化钠溶液浓度也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适量的碘化钠溶液,因此观察到了明显的颜色变化。
4. 反应应用:丙酮碘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碘代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进一步反应生成其他有机物,如酮类、醇类等。
此外,丙酮碘化反应还可以用于检测醛类化合物的存在。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丙酮碘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我们能够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并了解反应的速率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精)
实验十四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催化时丙酮碘化反应速度常数及活化能的实验方法。
2、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3、掌握2100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方程为:-+++−→−++I H I COCH CH I COCH CH H23233H +是反应的催化剂,由于丙酮碘化反应本身生成H +,所以这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
实验证明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一般认为可分成两步进行,即:3332CH COCH H CH COH CH ++== ⑴ -+++−→−+=I H I COCH CH I CH COH CH 23223 ⑵反应⑴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反应可逆且进行的很慢。
反应⑵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反应快速且能进行到底。
因此,丙酮碘化反应的总速度可认为是由反应⑴所决定,其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H A I c kc dtdc 2 ⑶式中+H A I c c c 、、2分别是碘、丙酮、酸的浓度;k 为总反应速率常数。
如果反应物碘是少量的,而丙酮和酸对碘是过量的,则可认为反应过程中丙酮和酸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实验又证实:在酸的浓度不太大的情况下,丙酮碘化反应对碘是零级反应,对⑶式积分得:B t c kc c H A I +=-+2 ⑷式中的B 是积分常数。
由2I c 对时间t 作图,可求的反应速率常数k 值。
因碘溶液在可见区有宽的吸收带,而在此吸收带中,盐酸、丙酮、碘化丙酮和碘化钾溶液则没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可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量碘浓度的变化。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 2I c l a A = ⑸将⑷式代入⑸式得:'A H A k a l c c t B +=-- ⑹ 在⑹式中l a 可通过测定一已知碘浓度的溶液的吸光度A ,代入⑸式而求得。
当A c 、+H c 浓度已知时,只要测出不同时刻反应物的吸光度A ,作A —t 图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便可求的反应的速率常数k 值。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速率的测定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速率的测定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常被用来研究化学反应速率。
这个实验将介绍测定丙酮碘化反应速率的方法。
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分子间协同反应,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分子碰撞的频率。
反应的速率可以表示为:v=k[A]^m[B]^n其中,v为反应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数,[A]及[B]分别为反应物的浓度,m和n分别为反应物的反应级数。
为了更加精确地测定反应速率,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
在丙酮碘化反应中,我们通常选用此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由于反应速率快,目前常用的测速方法是初始速率法,即测定反应开始时的速率。
实验步骤:1. 准备试剂:准备好浓度分别为0.05mol/L的丙酮、碘化钾、氢氧化钠溶液。
2. 准备反应体系:取3个分别容量分别为50mL的烧瓶,加入丙酮、碘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容量线。
3. 开始测定:首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一烧瓶中,摇晃均匀。
然后,将碘化钾溶液加入第二个烧瓶中,同样摇晃均匀。
最后,将丙酮加入第三个烧瓶中,同样摇晃均匀。
4. 开始反应:将第二个烧瓶中的碘化钾溶液缓慢地滴加到第三个烧瓶中的丙酮溶液中,同时开始计时。
第三个烧瓶中的液体会迅速变成黄色。
等待一定时间后,记录黄色反应液在每个烧瓶中的透射率。
5.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差,进而计算出反应速率。
根据上述公式,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根据反应级数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常数k的值。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应该是高纯度的,并且应该在实验室中密闭保存,以避免失效。
2.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使用高精度的实验仪器,并校准反应中使用的所有试剂。
3. 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控制实验温度,保持环境恒温。
4. 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强氧化剂反应,应小心操作,防止烟雾、气味以及有害物质的释放。
结论:丙酮碘化反应速率的测定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分析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
丙酮的碘化实验报告
丙酮的碘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丙酮碘化反应的动力学规律,通过测定不同时刻反应体系中碘的浓度,计算反应速率常数,从而了解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₃COCH₃+ I₂ → CH₃COCH₂I + HI实验中,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碘在可见光区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 =εbc),可以得到碘的浓度。
其中 A 为吸光度,ε 为摩尔吸光系数,b 为比色皿厚度,c 为碘的浓度。
在保持丙酮和酸的浓度大大过量的情况下,反应可视为准一级反应,其速率方程可表示为:r = dc(I₂)/dt = kc(I₂)对上式积分可得:ln c(I₂) = kt + ln c₀(I₂)通过测量不同时刻碘的浓度 c(I₂),以 ln c(I₂) 对 t 作图,可得一条直线,其斜率为 k,从而求得反应速率常数 k。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槽秒表容量瓶(50 mL、100 mL)移液管(1 mL、5 mL、10 mL)2、试剂丙酮溶液(200 mol/L)盐酸溶液(100 mol/L)碘标准溶液(002 mol/L)四、实验步骤1、配制溶液配制碘溶液:用移液管准确移取 1000 mL 002 mol/L 的碘标准溶液于 50 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配制反应液:在 100 mL 容量瓶中,依次加入 500 mL 200 mol/L 的丙酮溶液、500 mL 100 mol/L 的盐酸溶液和 500 mL 去离子水,摇匀。
2、调试分光光度计打开分光光度计,预热 20 分钟。
选择合适的波长(本实验选择 520 nm),调节零点和 100%透光率。
3、测量吸光度取 250 mL 碘溶液加入比色皿中,放入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其吸光度 A₀,作为初始吸光度。
迅速将 250 mL 碘溶液倒入已配制好的反应液中,同时启动秒表,摇匀。
丙酮碘化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丙酮与碘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过程。
2.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速率,确定反应级数。
3.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
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text{CH}_3\text{COCH}_3 + \text{I}_2 \rightarrow\text{CH}_3\text{COI} + \text{H}^+ \]在酸性条件下,碘与丙酮反应生成碘化丙酮,并伴随氢离子的生成。
该反应为自动催化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离子会继续催化反应的进行。
由于碘在可见光区有宽的吸收带,而在此吸收带中,盐酸、丙酮、碘化丙酮和碘化钾溶液则没有明显的吸收,因此可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直接观察碘浓度的变化,从而测量反应的进程。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烧杯、试管、滴定管、搅拌器等。
2. 试剂:丙酮、碘、盐酸、碘化钾、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丙酮溶液:准确移取一定量的丙酮,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体积,配制成所需浓度的丙酮溶液。
2. 配制碘溶液:准确移取一定量的碘,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体积,配制成所需浓度的碘溶液。
3. 配制酸性溶液:准确移取一定量的盐酸,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体积,配制成所需浓度的酸性溶液。
4. 取一定量的丙酮溶液和碘溶液,加入适量的酸性溶液,混合均匀。
5. 将混合溶液置于分光光度计中,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6. 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吸光度值,计算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7. 根据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浓度-时间曲线,确定反应级数。
8.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浓度-时间曲线,发现碘浓度随时间呈线性下降,说明丙酮碘化反应对碘是零级反应。
2. 讨论:(1)实验结果表明,丙酮碘化反应对碘是零级反应,这与实验原理相符。
(2)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 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3.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二. 实验原理
孤立法,即设计一系列溶液,其中只有某一种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其他物质的浓度均相同,借此可以求得反应对该物质的级数。
同样亦可得到各种作用物的级数,从而确立速率方程。
丙酮碘化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
CH 3
C
O
CH 3+I 2
CH 3
C
CH 2I O +H ++I -H +
设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z
I y HCL x COCH CH I C C kC dt
dC 2
332⋅⋅=-
(1) 式中k 为反应速率常数,指数x 、y 、z 分别为丙酮,酸和碘的反应级数。
将该式取对数后可
得:
2332
lg lg lg lg lg I HCL OCH CH I C z C y C x k dt
dC +++=⎪⎪⎭
⎫
⎝⎛- (2) 在上述三种物质中,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配置第三种物质浓度不同的一系列溶液,则反应速率只是该物质浓度的函数。
以lg(-dC 碘/dt)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所得直线即为该物质在此反应中的反应级数。
同理,可得其他两个物质的反应级数。
碘在可见光区有很宽的吸收带,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变化 的关系。
按照比尔定律可得:
20lg lg A I abC I I T =⎪⎪⎭
⎫
⎝⎛-=-= (3)
式中A 为吸光度,T 为透光率,I 和I 0分别为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后的光强,a 为吸光系数,b 为样品池光径长度,以A 对时间t 作图,斜率为ab(-dC 碘/dt).测得a 和b ,可算出反应速率。
若C 丙酮≈C HCl ﹥﹥C 碘 ,发现A 对t 作图后得一直线。
显然只有在(-dC 碘/dt)不随时间
改变时才成立,意味着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从而得知该反应对碘的级数为零。
当控制碘为变量时,反应过程中可认为丙酮和盐酸的浓度不变,又因为z 为0,则由(2)积分可得:
)(酸丙碘碘12y
x
21t C C t kC C -=-
将(3)代入后可得:
y
x C ab t t A k 酸
丙)(
C 1
1A 1221**--= 三. 仪器与试剂
722分光光度计 1套 丙酮标准液 (2.mo l ·dm -3)
超级恒温槽 1套 HCl 标准液 (1.9355mo l ·dm -3) 秒表 1块 I 2标准液 (0.01 mo l ·dm -3) 容量瓶(25ml ) 7个 刻度移液管(5 ml ) 各3支
四. 实验步骤
1.打开分光光度计,将波长调至470nm 处;
2.用蒸馏水作为参比溶液,反复将分光光度计调整0T 、100T ;
3.用分光光度计测量ab 的数值以便于算出反应速率;即测0.001mol/l 碘液的吸光度; 4.按表中各物质用量配置溶液,分别测其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数值。
记一组数据。
记第一组数据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min 之内。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 系列溶液的吸光度随时间t 的变化:(测试波长为470nm) (T=21.5℃ P=1018.8hp )
2、 ab 值的测定:
注:ab=A/C 碘=0.289/0.001=289
六.数据处理
1.系列溶液的吸光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
t/s
A
0.18
0.200.220.240.260.280.300.32
0.34
t/s
A
0.25
0.300.350.40
0.45
0.50
0.55
A
t/s
0.26
0.28
0.30
0.32
0.34
0.36
t/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