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 周长教案1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沪教版 (1)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感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和同桌合作,探究测量以及算周长的策略。
3、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表面的周长。
1、感知图形的一周,初识周长。
师:清晨的公园里静悄悄的,一阵风吹过,一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一只正在晨练的小蚂蚁爬到树叶上,你看,它已经做好准备要开始运动了。
大家仔细看,这只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师:谁能说一说,小蚂蚁是沿着树叶的哪儿运动的?树叶的边师:小蚂蚁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爬了多长?(一圈)师:说得真好,这样的一圈又叫一周。
(板书:一周)师追问:是完整的一圈吗?(强调从起点回到起点)师:小蚂蚁围绕树叶的边爬了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完善板书:围绕树叶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周长。
板书课题:认识周长)2、感知周长的定义。
1)摸树叶,描树叶2)抽生摸(1)五角星板书:围绕五角星一周的长度是五角星的周长。
(2)摸圆板书:围绕圆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
小结: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3)摸一摸说一说如:围绕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二、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
1.辨一辨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有周长的请学生用手指在学习单上描出周长)2赛一赛完成课本59页描边线,第一第二组荷叶,第三第四组白玉兰叶。
(1)荷叶和白玉兰哪组描的快白玉兰叶画的快白玉兰叶的周长短,荷叶周长长)(2)你认为我们在描周长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贴近树叶边回到起点师小结:描图形周长时,一定要从一点出发,贴紧图形的边描了一周,最后回到起点。
三、求周长1、四人小组动手量树叶小蚂蚁在想,我爬过的树叶的一周到底是多长呢?你们能帮助小蚂蚁量一量这片树叶的周长吗?四人小组讨论师:从绳子的一头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围了一圈,掐住另一头,然后把绳子拉直,测量绳子的长度,这个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下册5.1周长教案1沪教版
小结:周长就是平面图形所有边线的长度总和。
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
讨论交流:它有几条边,就把几条边的长度都加起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让学生运用所学概念,独立计算图形周长,自主探索图形周长计算的一般方法。
拓展延伸
把刚才的第一、第二个的图形拼起来,你能计算周长吗?
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边的长度不同的一般多边形的长度,那么一些比较特殊的边的长度的图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等,这样的图形周长该怎么计算呢?今后我们继续研究。
周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感悟周长的含义,理解物体某个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买就是它们的周长。
2. 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主动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
3. 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属于形概念类教学,教材把“周长的认识”放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之后,再进入对图形周长的研究,最后再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这样的安排缺乏整体的结构意识,容易把教学简单的落实在点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而且以往的教学通常是以生活的实例引入,然后直接解释“周长”的概念,接下来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对周长的测量方法以及对周长公式的学习上,从而忽略了概念形成的聚类分析的过程,造成学生单调的操练,也打乱了对图形周长计算从一般到特殊,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
独立计算后交流。
第一层面:错误的,请他描一描周长
第二层面:更简单的方法明确组合图形周长是外部一周的边长总和。
通过练习,一方面帮助学生明晰周长的本质含义,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承前启后为后序的学习奠定基础。
反思重建
三年级数学下册5.1周长教案1沪教版
周长(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周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
2.学生能够计算简单几何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够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进行周长的计算练习。
二、教学内容
1. 周长的概念
周长是指封闭曲线的长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围住一个图形的线段的长。
2. 计算周长的方法
1.方形的周长:周长 = (长 + 宽) × 2;
2.长方形的周长:周长 = (长 + 宽) × 2;
3.正方形的周长:周长 = 边长× 4;
4.三角形的周长:周长 = 边1 + 边2 + 边3。
3. 练习
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周长的计算练习。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简单介绍什么是周长,可以通过举例子、出示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2. 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老师通过出题、演示等方式,讲解常见几何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 周长计算练习
老师通过出题或者用实物、图片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周长的计算练习。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进行计算练习时需要注意难度掌握,不让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大。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配合ppt、制作工具等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参与到周长计算中,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具准备
1.图书、图片等教学材料;
2.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实物等教具。
周长(教学设计)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周长(教学设计)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周长的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述。
2)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周长的知识,测量物品周长。
1.2 能力目标:1)能够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2)能够根据已有知识,发掘和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目标:1)在测量任务中体验到测量的乐趣。
2)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难点:了解周长的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述。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识(5分钟)1)教师指着班里的一个物品,如窗户、黑板等,向学生提问:“这个作为样本的物品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窗户或黑板分别有哪些特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周长概念。
3.2 提出问题(5分钟)1)教师指着一个圆形或长方形物品,提问学生:“如何测量物品的周长?”2)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周长的定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3 展示实物(10分钟)1)教师分组,让学生们在小组中相互合作,用皮尺等工具测量物品周长,记录下自己的测量结果。
2)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报告测量结果,并将实物搬到教师指定的地点,方便展示。
3.4 计算周长(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分别举出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2)让学生自主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给定一个物品的面积,要求学生计算出物品的周长。
3)引导学生探究圆形与长方形物品周长计算的区别。
3.5 总结(5分钟)1)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巩固学生对于周长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用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计算人体的尺寸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展示实物和亲身测量为主,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在后续计算实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计算,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本节课考虑到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于周长测量的兴趣,既注重了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也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达到了教学目标。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周长的概念。
2.能够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周长的概念介绍。
2.计算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周长。
3.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条形图,讨论如何测量它的周长,引入周长的概念。
2. 概念介绍1.周长是指封闭曲线的长度。
例如:正方形的周长是4边长之和,矩形的周长是2长+2宽之和,三角形的周长是3条边的长度之和。
2.出示同学们熟悉的几何形体,如正方形、矩形等,分别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3. 计算方法1.正方形:4边长之和为周长。
2.矩形:2长+2宽之和为周长。
3.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之和为周长。
4.其他图形:将图形划分成多个熟悉的几何形体,计算其周长,最后相加得出总周长。
4. 实际应用1.选择一些与同学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房间的周长、围栏的周长等,让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周长。
2.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带有画面的周长应用场景,展示给全班,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导入新课时呈现一些简单的图形并让同学们思考测量周长,引出周长的概念。
2.讲授法: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具,讲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练习法:通过实际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探究法: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周长应用场景,拓展创新思维。
五、教学材料1.条形图2.包含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幻灯片或三维模型3.同学们自己设计的周长应用场景六、教学反思1.此教案在教材难度适中的情况下,通过课堂既有的元素与新插入的设计,使单调的计算周长的知识传授充满趣味性和创意,引发同学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在展开实际应用和训练时,如何选择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这样一来同学们可以通过创造场景感性地理解、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也为后续教学提供了相应的铺垫。
周长(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周长(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周长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2.能够测量各种图形的周长。
3.能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周长的概念及测量方法,理解周长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周长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复习周长的概念1.回顾周长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图形来计算周长。
第二课时: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引导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定义及其特征。
2.通过练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巩固周长的概念。
第三课时: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周长1.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形、梯形的定义及其特征。
2.通过练习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周长,将周长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
第四课时:计算圆的周长1.引导学生了解圆的定义及其特征。
2.讲解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并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1.综合练习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
2.引导学生将周长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周长的知识。
2.练习法: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并提高其计算能力。
3.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应用,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评估1.阶段性测试:每学完一章教材内容后,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周长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针对不同类型题目的作业,检测学生掌握周长的能力。
3.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水平。
六、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采用了讲授法、练习法以及课堂讨论法。
在第一次课程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不是很清晰,我在讲解的过程中放慢了语速,重点讲解周长的定义,同时增加了相关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周长的概念。
在后续的课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周长的计算方法还不是很熟练,我在课程中加入了更多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周长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周长沪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周长沪教版一、教学内容1. 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 周长的计算方法:对于简单图形,可以通过测量边长然后相加得到周长;对于复杂图形,可以通过分割成简单图形后分别计算再相加得到周长。
3. 周长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并学会运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复杂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三角板、圆规等绘图工具。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把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周长。
3. 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简单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4. 周长的应用:教师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
5.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周长的计算方法:1. 简单图形:测量边长,相加得到周长2. 复杂图形:分割成简单图形,分别计算再相加周长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复杂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拓展延伸:请学生思考,除了计算周长,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描述一个图形的特征?例如,可以计算图形的面积、对称轴数量等。
三年级数学下册 周长教案1 沪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周长教案1 沪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规则图形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真研究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对周长的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认识周长1.情境引入:通过课件展示一只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引导学生认识周长。
2.揭示课题:小蚂蚁沿着XXX爬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叶子的周长。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周长。
二、感知周长1.摸一摸:让学生摸一摸钟面、台历、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让孩子们指出三角形的框架的周长在哪儿。
课件出示一些图形,其中有开口图形和封闭图形,让大家判断它是否有周长。
结论:开口的图形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2.描一描:让学生用彩笔画出图形的周长。
强调:虽然描法不同,但是只要是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都是周长。
三、探究求周长的策略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周长呢?举例:我们在做裤子或买裤子的时候,要先量一下腰围,也就是腰的周长。
老师现场演示量腰围的方法和注意点。
同桌互量腰围。
2.求钟面、荷叶、三角形、梯形的周长。
通过交流让学生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以上是本文的内容,已经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和格式错误。
在改写时,主要是对一些句子进行了简洁化和优化,使得文章更加清晰易懂。
今天我们研究了如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我们通过测量各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周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钟面和荷叶的周长需要用绳子来量,而其他图形可以用直尺来测量。
最后,我们完成了课本59页的练。
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技能,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们。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利用周长的计算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已知形状的周长。
二、教学重点1.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1.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让学生想象世界上一些有趣的、规则的物品来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物品有着很多有趣的和有价值的属性。
2.利用几个不规则的实物比较长或短的周长,让学生猜猜这些物品哪种周长更长,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
2. 讲解(20分钟)1.引导学生完成沪教版三年级下册P33“绕着棱杆子走”活动,加深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
2.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并通过P35的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3.讲解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通过P37的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3. 实践(25分钟)1.让学生完成教材P39的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答案。
2.以课堂为单位进行教师布置的周长练习,利用练习中出错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查缺补漏,加深学生对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
4. 归纳(5分钟)1.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快速回忆并掌握今天学习的相关知识点。
2.通过学生回答一些简短的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充分理解并掌握今天学习的知识点。
五、课堂练习教材P40-41,形式不限,务必正确计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六、作业教材P42-43,“练习”和“思考”两部分,山水田野图形只需要做“练习”部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加强了对周长的操作性理解,不仅从概念、计算上进行了意义探究,还通过学生总结、练习等环节,综合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掌握程度,为以后也为掌握面积等概念清晰开展教育奠定了基础。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周长 沪教版 (1)
认识周长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P59-6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说一说、描一描等活动,认识一周,初步归纳周长的含义。
2、通过测量、计算图形以及生活中物品的周长,进一步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3、借助动手操作,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量、苗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具:皮尺、绳子、铁丝、尺、橡皮筋、任务单、记号笔、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呈现情境:年度自行车赛要开始了,麦克和他的伙伴们跃跃欲试,提前到达比赛场地进行练习。
2、学生总结:你们觉得绕运动场一圈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二、观察探究学习新知➢探究一、观察对比,认识“一周”1、呈现情境:绕运动场一圈时,我们要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线,最后要回到原点。
所以麦克的路线才是完整的。
2、学生活动:上来指一指运动场的一圈。
3、教师小结:像这样完整的一圈,在数学中我们称为运动场的一周。
4、同桌活动:请大家用篮筐里的记号笔描出学习任务一中的三个图形。
5、教师总结:小朋友描的很准确,从任一点开始,沿着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这个点,就绕了这个图形的一周。
➢探究二、体验活动,完善对周长的认识1、教师过渡:在运动场里还藏着一只毛毛虫,你们看,他在干什么呢?2、揭示课题: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毛毛虫绕叶子爬了一周,他爬一周的距离就是也的周长。
所以我们说叶子一周的长度就是叶子的周长。
3、语言训练:说一说荷叶和花圃的周长。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会说,我们就把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5、学生观察:这些图形他们都有周长吗?6、教师总结:不仅物体表面有周长,而且平面图形也有周长。
➢探究三、计算活动,加深对周长的理解1、教师过渡:计算三角形和五边形周长质疑:为什么3cm这条不计算?2、教师小结:我们只要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加起来,就能求出图形的周长。
周长【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周长(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和意义。
2.学生能够使用周长的计算公式计算简单的周长问题。
3.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应用周长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周长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独立计算周长。
3.能够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结合实际问题灵活应用周长知识。
2.掌握周长计算公式的变形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可在黑板上写出简单的周长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计算。
2.引出“周长”这个概念,并让学生讨论一下什么是周长。
(二)讲授
1.讲解周长的概念、意义。
2.讲解周长的计算公式:$C=2\\times(\\text{长}+\\text{宽})$。
3.指导学生计算简单的周长问题。
(三)训练
1.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确保学生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对学生进行点名抽签,答对的组获得相应的分数。
(四)拓展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周长的知识,在周围环境中找出有关周长的事例,并进行讨论。
2.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小组或个人作业,设计实际问题并应用周长知识进行解答。
五、教学总结
1.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
2.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掌握周长计算公式的变形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周长 沪教版 (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知识,蚂蚁妈妈想让小蚂蚁们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二、新授探究
①、一周:紧贴边缘
例1.蚂蚁没有紧贴边缘,走出了叶子以外
例2.蚂蚁在叶子内部走一周
例3.蚂蚁紧贴边缘走了叶子一周
小结:要爬叶子的一周必须要紧贴边缘
②、一周:从起点开始回到起点
例4.蚂蚁改变起点,途中停下
例5.蚂蚁改变起点,超出起点
例6.蚂蚁改变起点,回到起点
小结:蚂蚁爬一周除了要紧贴叶子边缘,还要从起点开始回到起点
③、周长概念的建立
【动画演示】叶子一周展开成直线动画
板贴:像这样一周的长度叫的周长
揭题:周长的认识
【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叫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教师演示】:边指边说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一边描一边互相说给对方听自己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个别活动:指一指三角形,梯形,扇形的周长是什么?
【描一描说一说】:描一描这两个图形的一周,说一说什么是他们各自的周长
小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图形的周长
④、周长的计算方法
出示:如果三角形(梯形、扇形)的三条边长度给你们,你们会计算它的周长吗?
【课堂活动】:小组讨论一下,怎么计算图形的周长?
小结:把每条边的长度相加就是图形的周长
三、练习与巩固
第一题:分一分
提问: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描边表示周长?哪些描边不表示周长?小组内讨论一下,各个编号的图形该放到哪个小屋子中去?
第二题:算一算
第三题:拓展题:哪个选项是这个图形周长的算式。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周长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周长的计算公式。
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并进行合作交流。
三、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2.教学课件、黑板和白板。
3.学生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校园地图,并提问学生知道什么是周长吗?周长有什么作用?2.讲解: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周长的概念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周长的含义。
第二步:学习新知1.概念解释:教师向学生解释周长的意义,告诉学生如何计算周长,并给出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 边1 + 边2 + 边3 + ……)。
2.示范演示: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矩形,并用尺子测量其边长,然后演示如何计算矩形的周长。
第三步:巩固训练1.练习1: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周长计算的掌握情况。
2.练习2:教师出示几个不规则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其周长。
学生可以分小组合作完成,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使用。
第四步:拓展应用1.实际问题:教师出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一个校园跑道的图纸,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该跑道的周长。
2.学生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
第五步:总结归纳1.总结:教师向学生总结课上学到的知识,强调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与学生一起归纳出几个注意事项。
2.作业布置: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沪教版 (1)
周长教学目标:1、通过找、描等操作活动,积累有关周长的经验,理解周长的意义,能够说出“叶子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叶子的周长”等。
2、知道求图形的周长就是求图形各边的长度之和。
3、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找、描等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意义及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受“一周”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可爱的小嘉宾,要跟我们一起上这节课,它是一只喜欢运动的小青虫。
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
请大家仔细看,这只小青虫是怎样运动的?1、哪位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它是怎么运动的?2、感知树叶的一周。
二、活动体验,感知周长。
1、感知荷叶的周长。
(1)描一描荷叶的一周。
(2)汇报交流。
(3)小结:不管从哪里开始,只要从一点出发沿着荷叶的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这一点,就是荷叶的一周。
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荷叶的周长。
2、感知生活中的周长。
(1)指一指:数学书封面;课桌桌面的周长。
(2)找一找除了这些,在我们的教室里你们还能找到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请同桌两人一组找一找,描一描,说一说。
3、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
(1)描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2)交流分享。
(3)完善周长的概念。
小胖也描了一些图形的周长,大家帮老师判断一下,他描得对吗?哪个错了?为什么错?怎样描才是它的周长?(4)小结:只有这样首尾相连绕图形一周的才表示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求图形周长。
1、出示小丁丁爷爷家菜园子的平面图。
(1)找一找菜园子的周长。
(2)算一算菜园子的周长是多少?(3)小结:求图形的周长就是求图形各边的长度之和。
2、练一练。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出示图形。
2、讨论: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五、总结。
板书:周长荷叶一周的长度就是荷叶的周长。
数学书封面数学书课桌桌面课桌桌面…………。
周长-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周长-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道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二、教学重点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周长概念及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白板笔;2.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讲授新知1.概念:讲解周长的定义,即图形的边缘长度,用数学符号周长= 边1 + 边2 + 边3 ……。
(通过示意图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概念)2.计算方法:用一个简单的三角形为例,讲解如何计算周长。
(通过实际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3. 练习巩固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形状图形,让学生通过计算图形周长进行练习。
教师通过个别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
4. 总结反思通过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总结课程内容,并提供相关练习题目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课堂练习;2.家庭作业:设计并测量一个图形的周长。
七、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讲授、示范、互动、习题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知识点的掌握度。
八、教学效果评价通过练习中的学生表现以及作业,评估学生是否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九、注意事项1.本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强调学生的互动参与和实践操作;2.注意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3.随时帮助学生纠正问题并及时给予提示。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沪教版 (1)
周长教学内容:课本第59—61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景,认识周长;(2)能说出“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3)能测量并计算一些多边形的周长,能根据图形的特征,选择较优化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绘、计算等操作活动在头脑中建立周长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交流合作的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知道周长是长度的概念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师:老师在校园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出示多媒体演示:蚂蚁爬树叶)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师:小蚂蚁绕树叶爬了一圈,我们还可以说一周。
(板书:一周)师:什么是一周?师:我们再看一遍,仔细观察它从哪儿出发,又到回到哪儿?(强调从哪开始又回到哪儿)。
生: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
师:所以是一周。
像这样围绕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板书:周长。
)2、其他树叶有没有周长?我们来找一找(书P59)。
二、探索新知、建立模型(一)感知身边的周长1、师:“周长”朋友就在我们身边,你能找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那你能找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找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指给你的同学看。
2、请同学上台指一指(起点不同的几种不同指法)。
师:虽然指法不一样,但他们的什么一样?生:一周的周长。
师:谁能用语言表达一下什么是数学书的周长?围绕数学书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的周长。
3、通过学习我们对周长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去老师就要考大家了。
出示判断题:下面红线部分是下列图形的周长吗?重点讲解图2和6(对又回到起点提出质疑。
)4、那到底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呢?出示概念:(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板书)三、巩固应用,优化策略(一)1、其实周长是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的,现在老师就请你们通过计算来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
2、集体练习。
3、汇报交流。
看看小结:计算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是求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当图形边长相等时,就可以用它的边长乘边数。
周长表格式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你们现在明白什么是树叶的一周了吗?让我们一起用手描一描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说说是从哪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小结:不管他们从哪一点开始,都是围绕着树叶描了一周。
板书:从起点到起点出示:围绕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周长。
(板书)绕着树叶又回到起点的路线是树叶的一周生上黑板用手描轮廓通过比较学生不同的描绘,使学生初步感知无论起点在哪里,只要绕树叶边缘一周回到起点都是树叶的一周亲身体验“描一描”,初步建立“一周”的表象二、探索新知,理解“周长”的含义1、请大家在学习单上用彩笔描一描下列图形的边线。
描完后说一说他们的周长是什么?(请学生投影展示描的过程)2、初步归纳周长刚刚我们认识了树叶的周长、荷叶的周长和硬币的周长,那么到底什么是周长呢?3、理解周长预设学生回答:图形的一周叫周长,图形一圈的长度就是周长生: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周长。
会说出图形的周长。
提问:要比较哪一片地需要的护栏长,就是要比较这两片地的什么?请学生上来找找两片地的周长在哪里?(1)利用方格纸,列算式,计算图形周长。
强调周长是把图形一周所有的边加起来。
(2)除了把周长计算出来以外,还有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图形的周长谁长?师:看ppt,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苹果有周长吗?四、拓展提高(机动)布置作业学习单板书设计周长围绕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围绕平面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封闭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沪教版 (1)
周长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认识周长;2、说出“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3、测量并计算一些多边形的周长,根据图形的特征,选择较优化的计算方法。
4、学生通过观察、描绘、测量、计算等操作活动在头脑中建立“周长的模型”。
教学重点: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知道周长是长度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今天,小胖、小亚和小丁丁要进行一场比赛,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如果他们用相同的速度分别绕对应的花坛跑一圈,谁会第一个跑完全程?学生猜测,归纳:由于不知道每个花坛一周的长度,所以无法猜测。
2、按一定顺序书空三个花坛的一周。
3、揭题:我们把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板书所以,三角形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花坛的周长。
齐读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正方形花坛和长方形花坛的周长?齐读这三句话中,你们认为哪几个字词是很重要的?板书:一周的长度描一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4、刚才我们找到了有规则图形的物体周长,现在请你们来找一找、描一描这张桑叶的周长。
学生书空描一描瞧,三只蚕宝宝也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
让我们看看它们描的周长是怎样的?你和其中哪只蚕宝宝描的周长是一样的?多媒体演示:蚕宝宝爬桑叶你们觉得1和2蚕宝宝描的周长不好在哪里?我们爬的是桑叶一周的长度,这句话你们同意吗?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桑叶的周长?齐读5、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周长,板书: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二、探索新知、建立模型1、描一描书中桑叶、荷叶、菜园等图形的边线,描完后说一说指名学生反馈,师根据生反馈媒体演示各图形周长2、选择,为什么这些不是图形的周长?3、判断三、巩固应用,优化策略1、幻灯片:那么谁能说说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书中图形:菜园、苗圃等)要知道它们的周长,请方格纸来帮忙,小方格纸的边长是一米,每人选择你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它的周长,看谁做的又对又快,把算式和结果写在方框内2、算一算多边图形的周长,如果没有小助手方格纸怎么办?(1)完成练习,量一量,再算一算图形的周长生反馈、汇报计算过程(2)师:将这些图形按边的长度的特点分分类?师根据生反馈板演图形分三类(正多边形、长方形、一般多边形)(3)师:我们求这些图形周长的共同方法是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讨论) 完成练习,量一量,再算一算周长周长:—————— 周长:——————周长:—————— 周长:——————小结:计算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是求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当图形边长相等时,就可以用它的边长乘以这样的边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沪教版 (1)
周长的认识一、教学内容:p59、61周长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与掌握周长的含义。
2、能说出“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3、能通过测量图形各边的长度求多边形的周长。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找一找、量一量、算一算”等操作活动,认识并初步掌握周长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1、周长概念的理解2、能通过测量图形各边的长度求多边形的周长。
四、教学关键:用操作、直观的方法使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周长:1、指一指、说一说: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蚕宝宝和毛毛虫。
他俩都说自己是爬行能手,为了能够决一胜负,决定比赛一场。
比赛规则是这样的:两人同时出发,沿着各自的树叶爬行一周,谁最终先回到起点,谁就是冠军。
这样的比赛规则,你同意吗?生预设:不同意,因为两片树叶的大小不一样,毛毛虫肯定先爬到终点。
生预设:树叶不一样大,它们爬行的路程也就不一样了。
根本无法比较。
师:谁能来分别指一指蚕宝宝和毛毛虫爬行的路程。
师:(学生边指)蚕宝宝爬行的路程,是围绕桑叶一周的长度。
毛毛虫爬行的路程,就是-----(生)围绕银杏树叶一周的长度。
爬行的路程不一样,比赛当然就不公平。
师:我们把围绕桑叶一周的长度叫做桑叶的周长。
谁能说说,什么是银杏叶的周长呢?周长的认识。
(板书)3、师:树叶有周长,别的物体有没有周长呢?师:(边演示)像这样,围绕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叫做什么呢?(课桌面的周长)师: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要求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围绕**一周的长度叫做**的周长。
板书围绕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二、自主探究、认识周长1、描一描:完成练习一师:这些图形漂亮吗?请大家拿出水彩笔,用每个图形用一笔描出这个图形的边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长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 能力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形四边形、梯形等规则图形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对周长的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情境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蚂蚁吗?(课件出示蚂蚁。
)这只小蚂蚁它是个爱运动的小家伙。
(课件:一只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
)你们看,今天一大早它又早早起来锻炼身体了。
它是怎么锻炼的?(引导学生说到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周)
爱锻炼的小蚂蚁又爬了一次,你们看。
(课件:小蚂蚁爬到一半就停了下来)这次是一周吗?(不是)为什么呢?
你们看这次呢?(课件:小蜗牛爬过了一周)为什么?
到底什么是一周呢?
你们看是这样吗?(课件:一点一点显示树叶一周边线的轨迹,然后闪边线)
2. 揭示课题
小蚂蚁刚才正好沿着叶子爬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叶子的周长。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周长。
3.板书课题:周长
二、感知周长。
1.摸一摸
(1)让学生摸一摸钟面、台历、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2)拿一根铁丝折成三角形的框架,让孩子们指出它的周长在哪儿?如果老师把铁丝的接头放开,这个图形有周长吗?
(3)课件出示一些图形,其中有开口图形和封闭图形,让大家判断它是否有周长。
结论:开口的图形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2. 描一描(课本58页)
要求:请在你带来的彩笔中选出一种你最喜欢的颜色,沿这些图形的边线画出它们的一周。
(1)独立完成。
(2)交流:你是怎么描的。
强调:虽然描法不同,但是只要是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都是周长。
3.提问:通过刚才我们描图形的活动,你能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三、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1.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周长呢?
举例:我们在做裤子或买裤子的时候,要先量一下腰围,也就是腰的周长。
我们用什么量腰围?(皮尺)
老师现场演示量腰围的方法和注意点。
同桌互量腰围。
2.求钟面的周长。
(交流)
3.求荷叶的周长。
(交流)
4.求的周长。
(交流)
5.求梯形的周长。
(交流)
师:刚才大家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能不能根据各自所用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和物品分分类?
(学生认为钟面、荷叶的比较特殊,要用绳子才能量出周长。
其余的都可以用直
尺量出周长。
)
6.完成课本59页练习。
问:它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知道了图形各条边的长度后,我们把平面图形各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