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7、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取样
当怀疑某一动物产品可能带来人畜共患病 病原体时,应结合畜禽传染病学的基础知识, 采取病原体最集中、最易检出的组织或体液 送检验室检验。
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三)采样的标签
标签内容主要: 编号、样品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产 品批号、产品数量、存放条件、采样时间、 采样人姓名、现场情况。
1、液体样品的处理
液体样品,指粘度不超过牛乳的非粘性食 品,可直接由灭菌吸管准确吸取25mL蒸馏水 或生理盐水及有关检验的增菌液中,制成1 ︰10稀释液。
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灼烧瓶口灭菌,用石炭 酸或来苏尔消毒后的纱布盖好,再用灭菌开 瓶器将盖启开。含有二氧化碳的样品可倒入 灭菌的小瓶内,覆盖灭菌纱布,轻轻摇荡, 待气体全部逸出后,再取样检验。
制备稀释好的检样,按不同的检验项目及 时进行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按国标检验方 法规定。
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主要检验项目:
v ①菌落总数的检验 v ②大肠杆菌的检验 v ③致病菌的检验(包括肠道致病菌检验
和致病性球菌检验等)
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二)报 告
按检样项目完成各类检验后,检验人员应及 时填写检验报告单,签名后送主管人员签字, 加盖单位印章,以示生效,立即交食品卫生 监督人员处理。
(四)样品的送检要求
1、要快速运送,不要超过3小时。 2、若路途遥远,不需冷冻的样品可1~5℃低
温下运送;如需保持冷冻状态在泡沫塑料 隔热箱内。 3、要注意防污染、防散漏、防变质。
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五)样品的处理方法
1、液体样品的处理 2、固体样品或粘性液体食品的处理
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食品理化检验考试重点详解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1、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可分为湿消化法和干灰化法。
2、湿消化法:是在适量的食品样品中,加入氧化性强酸,加热破坏有机物,使得测的无机成分释放出来,形成不挥发的无机化合物,以便进行分析测定。
3、干灰化法:是将食品放在瓷坩埚中,先在电炉上使样品脱离水,炭化,再置于500C-600C 的高温中灼烧灰化。
使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气体而挥发,留下的无机物供测定用。
4、扩散法:加入某种试剂使待测物生成气体而被测定,通常在扩散皿中进行。
5、顶空法:常与气相色谱法联用,通常可分为静态和动态分析法。
静态顶空分析法是将样品置于密闭系统中,恒温加热一段时间达平衡后,取出蒸气相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待测成分的含量。
动态顶空分析法是在样品顶空分离装置中不断通氮气,使其中挥发性成分随氮气逸出,并收集于吸附柱中,经热解析或溶剂解析后进行分析。
6、固相萃取:实际上就是柱色谱分离方法。
在小柱中填充适当的固定相制成固相萃取柱,当样品液通过小柱时,待测成分被吸留,用适当的溶剂洗涤除去样品基体或杂质,然后用一种选择性的溶剂将待组分洗脱,从而达到分离、净化和浓缩的目的。
第三章食品营养成分分析1粗脂肪:用有机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直接提取食品中的脂肪时,因少量脂溶性成分与脂肪混合在一起。
故称粗脂肪。
2总脂肪:在用有机溶剂萃取以前,先加酸或碱进行处理,使食品中结合脂肪游离出来再用有机溶剂萃取后所测得的脂肪。
3维生素: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4膳食纤维:指存在于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多糖类和木质素的总和。
5粗纤维:表示食物中不能被烯酸、稀碱、有机溶剂所荣解,不能为人体消化利用的物质。
6食品: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或饮料,以及传统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药品。
7营养价值: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8食品中的营养素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食品分析教案】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食品分析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食品分析的对象包括各种原材料、农副产品、半成品、各种添加剂、辅料及产品。
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来源不一,分析的目的,项目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哪种对象,都要按一个共同程序进行一般为: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1. 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第一节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一、样品的采集➢正确采样的意义:尽管一系列检验工作非常精密、准确,但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则其检验结果也将毫无价值,甚至得出错误结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以至误伤人命,酿成大祸。
正确采样的原则(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2)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
(3)采样过程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如水分、气味、挥发性酸等)。
(4)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5)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2. 样品的分类检样——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
检样的量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检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
➢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验及备查使用。
➢每份样品数量一般不少于0.5公斤。
3. 采样的一般方法➢第一种采集方法是随机抽样。
均衡地、不加选择地从全部产品的各个部分取样。
但随机≠随意。
➢随机——要保证所有物料各个部分被抽到的可能性均等。
具体作法:(1)掷骰子—简便易行,适于生产现场用。
(2)用随机表。
(3)用计算器、计算机。
(4)用抽奖机。
➢第二种采集方法是代表性抽样:➢可按不同生产日期➢也可在流水线上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抽样➢按分析的目的取样如:粘稠不好混匀的液体,从包装内上、中、下分别取样。
蔬菜的营养成分(全菜)要从茎、枝、叶分别取,粉碎后,混匀。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处理及保存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图2-2 萃取操作示意 1-三角瓶;2-导管;3-冷 凝器;4-欲萃取相
图2-3 常压蒸馏装置
3、盐析法:溶液中加入某种盐类,降低了 某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 之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4、超临界萃取法(SFE)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 a.流体是非液非气的,具有气体较强的穿透 能力和液体较大的密度及溶解度,有较大 的吸附能力,流动性好. b.萃取速度快
什么物质适合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优点
a. 接近常温, 对物质没有变解作用. b. 易达到Pc和Tc c. 化学稳定性好, 无毒, 无色, 无味, 无污染 d. 萃取时间短 e. 费用低 f. 适用热敏感样品 g. 有防氧化和抑菌作用
然后层从的样四品角堆和放中
的不心同点部用位双,套按回
采样转件取数样确器定各具取
体采少样量袋样(品桶,、得
箱)检,样再,用再双按套上回
转取法样处管理采得样平。均
将取样样品管。插入包
装中,回转180。
取出样品,每一
包装须由上、中、
下三层取出三份
检样;把许多检
样综合起来成为
原始样品:用
“四分法”
这类物料不易充 分混匀,可先 按 总件数/ 2 确 定采样件(桶、 罐)数。启开 包装,用采样 器从各桶(罐) 中分层(一般 分上、中、
特点:简便快速,破坏彻底,减少 金属挥发。酸气刺激性大, 腐蚀性大。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硫酸-硝酸法 如图2-1所示。
(2)高氯酸-硝酸-硫酸法
(3)高氯酸(过氧化氢)-硫 酸法
(4)硝酸-高氯酸法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选择题1.在测定食品中挥发性酸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蒸馏方法为()。
(1)常压蒸馏(2)减压蒸馏(3)加压蒸馏(4)水蒸气蒸馏2.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1)100℃~150℃(2)500℃~600℃(3)200℃~300℃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1)稻谷(2)蜂蜜(3)鲜乳(4)苹果4.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1)强还原剂(2)强萃取剂(3)强氧化剂(4)强吸附剂5.当蒸馏物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时,可选用()方法从样品中分离。
(1)常压蒸馏(2)减压蒸馏(3)高压蒸馏(4)水蒸气蒸馏6.防止减压蒸馏暴沸现象产生的有效方法是()。
(1)加入暴沸石(2)插入毛细管与大气相通(3)加入干燥剂(4)加入分子筛7.()是利用被测物质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1)灰化法 (2)蒸馏法(3)抽提法 (4)色谱法8.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抽提其中的溶质,习惯上称为()。
(1)浸提 (2)抽提(3)萃取 (4)抽取9.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
(1)0.05 kg (2)0.25 kg(3)0.5g (4)0.5kg10.对代表性取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是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采集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的样品(2)采样要遵从样品随空间、时间变化的规律(3)可分为分层取样、随生产过程流动定时取样、按组批取样、定期抽取样等(4)代表性取样优于随机取样,可单独使用二、填空题1.蒸馏法是利用被测物质中来进行分离的。
2.对于液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3.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
4.对于较粘稠的半固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5.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和。
6.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和等三类。
7.将许多分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
食品分析考点整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样品的采集定义:分析检验的第一步就是样品的采集,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
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第二,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第三,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第四,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第五,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样品预处理的目的与要求目的: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者使干扰物质除去。
原则: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使被测组分浓缩。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食品的感官检验:通过人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对食品的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
感官特征:(1)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主要特征)(2)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3)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4)连续刺激时,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5)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6)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感官检验种类(及次序):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和触觉检验。
基本要求:评价前的准备工作、感官实验室的外部环境、鉴评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即(一)感官检验实验室要求(二)检验人员的选择与培训对评价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是:(1)身体健康,不能有任何感觉方面的缺陷;(2)各评价员之间及评价员本人要有一致的和正常的敏感性;(3)具有从事感官分析的兴趣;(4)个人卫生条件较好,无明显个人气味;(5)具有所检验产品的专业知识并对所检验的产品无偏见;(6)保证有80%以上的出勤率。
(三)样品的制备和分发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折光法:通过测量物质的折射率来鉴别物质的组成,确定物质的纯度、浓度及判断物质的品质的分析方法称为折光法。
溶液的折射率与相对密度一样,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递增。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一节样品的采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一节样品的采集一、样品的采集分析检验的第一步就是样品的采集,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
采样是一个困难而且需要非常谨慎的操作过程。
要从一大批被测产品中,采集到能代表整批被测物质质量的小量样品,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掌握适当的方法,并防止在采样过程中,造成某种成分的损失或外来成分的污染。
被检物品的状态可能有不同形态,如固态的,液态的或固液混合的等等。
固态的可能因颗粒大小、堆放位置不同而带来差异;液态的可能因混合不均匀,或分层而导致差异,采样时都应予以注意。
正确采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第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第二,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第三,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第四,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第五,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采样之前,对样品的环境和现场进行充分的调查是必要的,需要弄清的问题有这些:1.采样的地点和现场条件如何?2.样品中的主要组分是什么,含量范围如何?3.采样完成后要做哪些分析测定项目?4.样品中可能会存在的物质组成是什么?样品采集是食品分析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合适的或非专业的采样会使可靠正确的测定方法得出错误的结果。
二、样品的分类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类。
检样: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称为检样。
检样的多少,按该产品标准中检验规则所规定的抽样方法和数量执行。
原始样品:将许多分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原始样品的数量是根据受检物品的特点、数量和满足检验的要求而定。
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的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
从平均样品中分出三份,一份用于全部项目检验;一份用于在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作复检用,称作复检样品;另一份作为保留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通常一个月),以备有争议时再作验证,但易变质食品不作保留。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分析数据处理;撰写分析报告一、样品的采集采样的概念:在产品中抽取有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
样品采集的目的: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无误。
由于被测样品品种与选取的部位不一,生产、运输、存储条件不同,因此,要确保取样有代表性,必需运用正确的采样技术。
此外,正确采集样品后对样品的制备与保存,为样品作进一步的加工及处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
正确采样的原则1.采集的样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 2.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正确采样的步骤1.获取检样。
从各批样品中的各个部位,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取适量的样品。
2.将检样混合到一起,得到原始样品3.将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后,抽取的作为分析检验用的部分称为平均样品。
正确的采样数量和方法数量:依据分析项目的要求、分析方法的要求及被检物的均匀程度三个因素确定采样数量。
平均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备查,每份样品不少于0.5kg。
检验掺伪物的样品取样数量要多一些方法:获得检样的方法应根据样品的类别、材质、类型、性状的作出相应的调整。
样品类别1)均匀固体物料(如粮食、粉状食)2)液体物料(如植物油、鲜乳等)5)小包装食品( 罐头、听装奶粉、瓶装饮料等)3)较稠的半固体物料(如稀奶油、果酱等)4)组成不均匀的固体食品(如肉、鱼、蔬菜等)1)均匀固体物料均匀固体物料有完整包装(袋、桶、箱等)的样品采样件数:总件数的1/2 的平方根原始样品:双套回转取样管上、中、下三层取出三份检样,综合检样成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四分法无完整包装(袋、桶、箱等)的样品划分若干等体积层,每层的四角和中心点取得检样四分法四分法混合缩分弃去混合缩分弃去混合缩分混合弃去2)液体物料(如植物油、鲜乳等)包装体积不太大的大桶装的或散(池)装的确定采样件数,开启包装充分混合后取样虹吸法分层(大池还应分四角及中心五点)取样,每层500ml左右,充分混合后,分取缩减到所需数量采样实例:牛乳采样采样前:每次取样至少250mL。
食品检验与分析 2食品分析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选择题1.在测定食品中挥发性酸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蒸馏方法为()。
(1)常压蒸馏(2)减压蒸馏(3)加压蒸馏(4)水蒸气蒸馏2.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1)100℃~150℃(2)500℃~600℃(3)200℃~300℃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1)稻谷(2)蜂蜜(3)鲜乳(4)苹果4.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1)强还原剂(2)强萃取剂(3)强氧化剂(4)强吸附剂5.当蒸馏物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时,可选用()方法从样品中分离。
(1)常压蒸馏(2)减压蒸馏(3)高压蒸馏(4)水蒸气蒸馏6.防止减压蒸馏暴沸现象产生的有效方法是()。
(1)加入暴沸石(2)插入毛细管与大气相通(3)加入干燥剂(4)加入分子筛7.()是利用被测物质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1)灰化法 (2)蒸馏法(3)抽提法 (4)色谱法8.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抽提其中的溶质,习惯上称为()。
(1)浸提 (2)抽提(3)萃取 (4)抽取9.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
(1)0.05 kg (2)0.25 kg(3)0.5g (4)0.5kg10.对代表性取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是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采集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的样品(2)采样要遵从样品随空间、时间变化的规律(3)可分为分层取样、随生产过程流动定时取样、按组批取样、定期抽取样等(4)代表性取样优于随机取样,可单独使用二、填空题1.蒸馏法是利用被测物质中来进行分离的。
2.对于液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3.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
4.对于较粘稠的半固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5.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和。
6.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和等三类。
7.将许多分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要求
溶剂抽提法
固相萃取 超临界萃取
微波萃取
超声波萃取
LOGO
①浸提法 (从固体中萃取有效成分)
用适当的溶剂将固体样品中某种待测成 分浸提出来,又称“液——固萃取法”。
振荡浸渍法
常用提取方法
捣碎法
索氏提取法
LOGO
B. 提取剂的选择
由相似相溶原理选择 ❖ 选溶剂沸点在45~80℃之间的。若沸点低,
易挥发;若沸点高,不易提纯、浓缩,溶剂与 提取物不好分离。 ❖ 选稳定性好的溶剂。
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一般具有单向性,即测定 值总是偏高或总是偏低。它一般可以分为:仪器误 差、方法误差、试剂误差和操作误差等。 ❖ 偶然误差:由于一些偶然的外因所引起的误差。产 生偶然误差的原因一般是不固定的、未知的、且大 小不一,具有不确定性。可能由于环境的偶然波动 或仪器的性能、分析人员的操作不一致所产生的。 ❖ 灵敏度:分析方法所能检测到的最低限量。
颗粒、粉状样品:四分法和分样器混匀缩分
LOGO
细则
大量不均匀食品的采样
①几何法; ②流动定时采样; ③分档采样; ④分区分层采样; ⑤按批次件数比例采样。
LOGO
二、样品的制备
样品的制备——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 缩分等过程。
样品的制备方法因产品类型不同而异。
LOGO
❖ 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 摇匀,充分搅拌。
LOGO
干法灰化方法优点
优点
①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 试剂,故空白值低。
②灰分体积小,可处理较多的 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
③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
LOGO
干法灰化方法缺点
缺点
①所需时间长。
②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 元素的损失。
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食品检验样品采集的原则 二、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 三、食品检验样品的运送及处理
第一节 食品检验样品采集的原则
■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 1.包装无菌取样的工具 ■ 2.生产线样品In-Line Samples ■ 3.环境样品 ■ 4.某些准备 ■ 干冰、灭菌容器、取样工具、灭菌手
第二节 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
■ 一、取样方案
■
微生物检验的特点是一个以小份样品的检
测结果来说明一大批食品卫生质量,因此,用
于分析的样品的代表性至关重要,也即样品的
数量、大小和性质对结果判定产生重大影响。
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首先要有一套科学的抽样 方案,其次使用正确的抽样技术,并在样品的
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 2、有针对性选择是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如怀疑某种食 物可能是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或者感观上已初步判 定出该食品存在卫生质量问题,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选 择采集样本。
三、抽样(采样)方法
■ 确定了抽样方案以后,抽样方法对抽样方案的 有效执行和保证样品的有效性代表性至关重要。 抽样必须遵循无菌操作程序,抽样工具如整套 不锈钢勺子、镊子、剪刀等应当高压灭菌,防 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容器必需清洁、干燥、 防漏、广口、灭菌,大小适合盛放检样。抽样 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食品中固有 微生物的数量和生长能力发生变化。确定检验 批,应注意产品的均质性和来源,确保检样的 代表性。
■ 在进行详细叙述之前,先解释四个代号:
■
n:系指一批产品采样个数。
■
c:系指该批产品的检样菌数中,超过限
量的检样数,即结果超过合格菌数限量的最大
允许数。
■
食品的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具体的食品样品:
❖ ①颗粒状:如粮食、奶粉等,每一包装由上、 中、下三层取样,四分法得平均。
❖ ②液体样品:蜂蜜、饮料等,上中下三层或 四角及中部取样。
❖ ③鱼、肉、果蔬等不均匀样品:对各个部分
分别取样,可食部分取样,然后用组织粉碎 机搅匀。
❖ ④小包装样品:
❖ ⑤罐头:按生产班次取样数为1/3000,尾数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检 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
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验及备查使用。 每份样
品数量一般不少于0.5公斤。
4
三、采样的一般方法
1、随机抽样
2、代表性抽样
—可按不同生产日期
—可在流水线上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抽样
—按分析的目的取样
11
四、预处理的方法
溶剂提取法 色层分离法 化学分离法 浓缩法
12
提取
浸提
针对固体样品 使待测组分转移到提取液中
萃取
针对液体样品 利用某组分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 配系数不同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溶剂,从而达到 使待测组分与杂质分离的目的。
可以看出,提取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源自剂。13提取溶剂的选择
原则:
食品的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1
1 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分类 采样的一般方法 样品的制备 样品的保存
2 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的预处理目 的 样品的预处理原 则 样品的预处理方 法
2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
一、样品的采集 ❖ 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 一定
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 正确采样的意义: ❖ 正确采样的原则: (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关键所在
LOGO
1. 采样的意义 尽管一系列检验工作非常精密、准确,但 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 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 代表 分,则其检验结果也将毫无价值 毫无价值,所以采用正 毫无价值 确的采样技术采集样品尤为重要。 意义:采样的正确与否,是检验工作成败的关 采样的正确与否, 采样的正确与否 键。
随机——要保证所有物料各个部分被抽到的可能 要保证所有物料各个部分被抽到的可能 随机 性均等。 性均等。
LOGO
具体作法:
①掷骰子—简便易行,适于生产现场用。 ②用随机表。 ③用计算器、计算机。 ④用抽奖机。
LOGO
不同样品的具体抽取方法: 不同样品的具体抽取方法:
箱等) (1)有完整包装(桶、袋、箱等)的食品首先 ) 完整包装( 根据下列公式确定取样件数: 根据下列公式确定取样件数:
LOGO
4. 蛋类去壳后全部混匀。 去壳后全部混匀。 去壳后全部混匀
5. 禽类 去毛及内脏, 洗净并除去表面附着水 , 禽类去毛及内脏 , 洗净并除去表面附着水, 去毛及内脏 纵剖后将半只去骨的禽肉绞成肉泥状。 半只去骨的禽肉绞成肉泥状 纵剖后将半只去骨的禽肉绞成肉泥状。检测农 药残留量的同时应进行粗脂肪的测定。 药残留量的同时应进行粗脂肪的测定。 6. 鱼每份鱼样至少三条,去鳞、头、尾及内脏 每份鱼样至少三条,去鳞、 后,洗净并除去表面附着水,纵剖取每条的一 洗净并除去表面附着水, 半,去骨、刺后全部绞成肉泥状,混匀。 去骨、刺后全部绞成肉泥状,混匀。
LOGO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样品的保存样品采集后应于当天分析, 样品采集后应于当天分析,以防止其中水分或挥发 当天分析 性物质的散失以及待测组分含量的变化。 性物质的散失以及待测组分含量的变化。 如不能马上分析则应妥善保存, 如不能马上分析则应妥善保存,不能使样品出现受 潮、挥发、风干、变质等现象,以保证测定结果的 挥发、风干、变质等现象, 准确性。 准确性。 制备好的平均样品应装在洁净、密封的容器内( 制备好的平均样品应装在洁净、密封的容器内(最 好用玻璃瓶),必要时贮存于避光处, 好用玻璃瓶),必要时贮存于避光处,容易失去水 玻璃瓶),必要时贮存于避光处 水分。 分的样品应先取样测定水分 分的样品应先取样测定水分。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1.准确度与误差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实值或标准值之间相符 合的程度,通常用误差的大小来表示。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实值
医学ppt
19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绝对误差越小,测定结果越准确。但绝对误差不能反映误
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当被称量的量较大时,称量的准
①液体、半流体饮食品。 ②粮食及固体食品。 ③肉类、水产等。 ④罐头、瓶装食品。
• 二、样品的制备
• 1. 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 样品可摇匀也可以玻璃棒或电动搅拌器搅拌使其均匀,采
取所需要的量。
医学ppt
3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 互不相溶的液体 如油与水的混合物,应先使不相溶的各成分彼此分离,
确程度比较高。因此用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数可
以更确切的比较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即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真实值 100%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负之分,有时用千分数(‰)
表示相对误差。
• 2.精密度与偏差
常用测得值的重现性又叫精密度表示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几次测定(平行 测定)所得值互相符合的程度,通常用偏差的大小表示。
医学ppt
17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有效数字的处理规则
(1)直接测量值应保留一位可疑值,记录原始数据时也 只有最后一位是可疑的。
(2)几个数字相加、减时,应以各数字中小数点后位数 最少(绝对误差最大)的数字为依据决定结果的有效位数。
(3)几个数字相乘、除时,应以各数字中有效数字位数 最少的数字为依据决定结果的有效位数。若某数第一位有效 数字≥8,则有效数字位数应多算一位(相对误差接近)。
食品分析复习题(1)教学提纲
食品分析复习题(1)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选择题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1 )。
(1)稻谷(2)蜂蜜(3)鲜乳(4)苹果4.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3 )。
(1)强还原剂(2)强萃取剂(3)强氧化剂(4)强吸附剂8.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抽提其中的溶质,习惯上称为( 1 )。
(1)浸提 (2)抽提(3)萃取 (4)抽取二、填空题2.对于液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从样品的上、中、下分别取样混合均匀3.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
消除干扰因素、使被测组分浓缩、完整保留被测组分5.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和。
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6.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和等三类。
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四、简答题1.简述采样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⑵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⑶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高潮保持原有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⑷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⑸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
6.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答:在食品分析中,由于食品或食品原料种类繁多,组分复杂,而组分之间往往又以复杂的结合形式存在,常对直接分析带来干扰,这就需要在正式测定之前,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者将干扰物除去。
有的被测组分由于浓度太低或含量太少,直接测有困难,这就需要对被测组分进行浓缩,这些过程称为样品的预处理。
而且,食品中有些预测组分常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需要经过样品的预处理才能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是:(1)消除干扰因素;(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3)使被测组分浓缩。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一、选择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
(1)全脂牛乳相对密度为1.028—1.032(20/20℃)(2)不饱和脂肪酸的折射率比饱和脂肪酸的折射率小得多(3)锤度计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是以蔗糖溶液的密度百分含量为刻度,以°Bx 表示(4)蜂蜡的折射率在1.4410~1.4430(25℃)7.水色度的常用测定方法是(2 )(1)铂钴比色法(2)铂钴比色法和铬钴比色法(3)铬钴比色法(4)铂铬比色法和铂钴比色法二、填空题10.水的色度有“”与“”之分。
《食品分析》课程各章思考题
《食品分析》课程各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食品分析?食品分析所包括的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2.食品分析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简述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
2.简述采样原则及方法。
试举例说明谷物样品、果蔬样品、罐头样品如何采样?3.名词解释:采样、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4.采样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5.说明预处理的目的和常用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进行预处理时应遵循什么原则?6.指出干灰化法和湿灰化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第三章感官检验及常用的物理检验方法1.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法的特点是什么?2.常用的物理检验法有哪些?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
3.什么是相对密度?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有哪些?有何测定意义?第四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1.测定食品中水分的目的和意义。
2.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干燥过程主要除去的是哪一类水分?3.如何选择测定水分的方法?4.下列样品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干燥,为什么?a含果糖较高的蜂蜜、水果样品;b香料样品;c谷物样品。
5.卡尔.费休法适用于测定什么样品?滴定反应属于什么类型?6.用蒸馏法测定水分含量时,最常用的有机试剂有哪些,如何选择?如果馏出液浑浊,如何处理?7.说明常压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和蒸馏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1.说明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
用直接滴定定法测定还原糖为什么样液要进行预测定?怎样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2.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糖是如何进行定量的。
为什么要用标准的葡萄糖溶液来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此法中加入亚铁氰化钾的作用是什么?3.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与直接滴定法有什么异同点?4.如何把握澄清剂的用量及排除样液中多余的铅?5.如何正确配制和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及高锰酸钾标准溶液?6.测定还原糖时,加热时间对测定有何影响,如何控制?滴定过程中为何要在沸腾的溶液中进行,且不能随意摇动三角瓶?7.简述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并比较几种还原糖测定方法的异同点。
《食品分析》笔记(十一章全)
《食品分析》笔记(十一章全)第一章:绪论1.1 食品分析的定义与重要性食品分析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副产品的成分、性质、结构和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价的科学。
它是确保食品安全、监控食品质量、优化食品工艺、指导食品消费的重要手段。
食品分析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1.1.1 食品分析的基本任务•确保食品安全: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确保食品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健康危害。
•监控食品质量:分析食品的营养成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确保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优化食品工艺:通过研究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指导食品消费: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食品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食品选择。
1.1.2 食品分析的重要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分析是预防食品中毒、疾病传播等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手段。
•促进食品工业发展:通过食品分析,企业可以了解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市场竞争力。
•维护消费者权益:食品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了了解食品质量、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途径,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2 食品分析的历史与发展趋势1.2.1 食品分析的历史沿革•古代时期:人们主要通过感官评价食品的质量,如观察颜色、闻气味、品尝味道等。
•近代时期: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化学方法对食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现代时期:仪器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食品分析更加精确、快速和全面。
同时,食品分析也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2.2 食品分析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新型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将进一步提高食品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信息化与智能化: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食品分析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李巨秀食品学院食品化学教研室食品分析的对象包括各种原材料、农副产品、半成品、各种添加剂、辅料及产品。
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来源不一,分析的目的,项目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哪种对象,都要按一个共同程序进行一般为: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一、样品的采集1.采样: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检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检验。
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采集或采样。
食品采样是食品检测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也是营养食品卫生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2.采样目的和要求食品采样的主要目的是鉴定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包括食品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含量和营养价值;食品及其原料、添加剂、设备、容器、包装材料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及其种类、性质、来源、含量、危害等。
食品采样是进行营养指导、开发营养保健食品和新资源食品、强化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制定国家食品卫生质量标准以及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依据。
进行食品检验,是在整批被检食品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检验样品,而对样品进行检验的结果用来说明整批食品的性状。
因此,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3.正确采样的意义尽管一系列检验工作非常精密、准确,但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则其检验结果也将毫无价值,甚至得出错误结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以至误伤人命,酿成大祸。
4.正确采样的原则(1)代表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待鉴定食品不可能全部进行检测,而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样品,因此,所采的样品应能够较好地代表待鉴定食品各方面的特性。
(2)真实性采样人员应亲临现场采样,以防止在采样过程中的作假或伪造食品。
所有采样用具都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食品的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程度比较高。因此用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数可
以更确切的比较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即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真实值 100%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负之分,有时用千分数(‰)
表示相对误差。
• 2.精密度与偏差
常用测得值的重现性又叫精密度表示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几次测定(平行 测定)所得值互相符合的程度,通常用偏差的大小表示。
化处理后等吸附剂对样品中的各组分依其吸附能力不同被载 体选择性吸附而分离。
(2)分配色谱分离 根据样品中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 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当溶剂渗透在固定相中并 向上渗展时,分配组分就在两相中进行反复分配,进而分离。
(3)离子交换色谱分离 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 子发生交换反应实现分离。分为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
• 二、样品的制备
• 1. 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 样品可摇匀也可以玻璃棒或电动搅拌器搅拌使其均匀,采
取所需要的量。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 互不相溶的液体 如油与水的混合物,应先使不相溶的各成分彼此分离,
再分别进行采样。 • 3. 固体样品
先将样品制成均匀状态,然后用四分法采取制备好的均 匀样品。 • 4. 罐头
食品分析检验常量组分时,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一
般小于0.2%。
在确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时,常用“极差”表示精密度。 “极差”是指一组平行测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般要求某一项指标的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绝对偏差不得 大于某一数值,即允许差(或称公差)。在规定次数的测定 中,每次测定结果均应符合允许差要求。若超出允许差范围 应在短时间内增加测定次数,至测定结果与前面几次(或其 中几次)测定结果之差值符合允许差规定时,再取平均值。 • 3.分析结果的报告
(2)沉淀分离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或干扰组分沉 淀下来,再经过滤或离心实现与母液分离。
(3)掩蔽法 向样液中加入掩蔽剂,使干扰组分改变其存 在状态(被掩蔽状态),以消除其对被测组分的干扰。 • 2.离心分离法
实验室常用的有手摇离心机和电动离心机。 • 3.浸泡萃取分离法
(1)浸取法 即液-固萃取法,用适当的溶剂将固体样品 中的某种被测组分浸取出来称浸取。
(1)例常分析 在例常分析和生产中间控制分析中,一 个试样一般做2个平行测定。如果两次分析结果之差不超过允 许差的2倍,则取平均值报告分析结果;如果超过允许差的2 倍,则须再做一份分析,最后取两个差值小于允许差2倍的数 据,以平均值报告结果。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多次测定结果 在严格的食品检验或开发性试验中, 往往需要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这种情况下应以多次测 定的算术平均值或中位值报告结果,并报告平均偏差及相对 平均偏差。
m =34.30%
算术平均值
171.70% 34.34%
n
5
平均偏差
d d
0.54 0.11(%)
n5
相对平均偏差
d
0.11
1000‰=
34.34
1000‰=3.2‰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四、提高分析精确度的方法
由于某些固定的原因产生的分析误差叫做系统误差,其 显著特点是朝一个方向偏离。其原因可能是试剂不纯、测量 仪器不准、分析方法不妥、操作技术较差等。
• 三、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 1.准确度与误差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实值或标准值之间相符
合的程度,通常用误差的大小来表示。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实值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绝对误差越小,测定结果越准确。但绝对误差不能反映误
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当被称量的量较大时,称量的准
①提取剂的选择。对被测组分的溶解度应最大,对杂质的 溶解度最小,提取效果遵从相似相溶原则,沸点应适当。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②提取方法。 a.振荡浸渍法;b.捣碎法;c.索氏提取法。 (2)溶剂萃取法 利用适当的溶剂(常为有机溶剂)将液体 样品中的被测组分(或杂质)提取出来称为萃取。其原理是 被提取的组分在两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从一相 转移到另一相中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缺点是萃取剂易燃、有 毒性。本法操作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使用广泛。缺点 是萃取剂易燃、有毒性。 ①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剂应对被测组分有最大的溶解度, 对杂质有最小的溶解度,且与原溶剂不互溶;两种溶剂易于 分层,无泡沫。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②萃取方法。一般需萃取4~5次方可分离完全。若萃取 剂比水轻,且从水溶液中提取分配系数小或振荡时易乳化 的组分时,可采用连续液体萃取器,如图2-2所示。 • 4.挥发分离法(蒸馏法)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 (1)常压蒸馏 如图2-3所示。 (2)减压蒸馏 如图2-4所示。 (3)水蒸气蒸馏 如图2-5所示。
中位值(m )是指一组测定值按大小顺序排列时中间项的 数值,当m为奇数时,正中间的数只有一个;当m为偶数时, 正中间的数值有两个,中位值是指这两个值的平均值。
例 分析某食品中含水量时,测得下列数据:34.45%, 34.30%,34.20%,34.50%,34.25%。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 均值、中位值、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4)计算中遇到常数、倍数、系数等,可视为无限多位 有效数字。弃去多余的或不正确的数字,应按“四舍六入五 取双”原则。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5)分析结果的数据应与技术要求量值的有效位数一致。 对于高含量组分(>10%)一般要求四位有效数字;对中等含 量的组分(1%~10%)一般要求三位有效数字;对于微量组分 (<1%)一般要求二位有效数字。测定杂质含量时,若实际测 得值低于技术指标一个或者几个数量级,可用“小于”该技 术指标来报结果。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设测定次数为n,其各次测得值(1,2 ,n )的算术平 均值为 ,则个别绝对误差(di)是各次测得值(i)与它们
的平均值之差。
di i
平均偏差(d)是各次测定个别绝对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d i
n
相对平均偏差=
d 1000
‰
食品检验分析过程中离不开蒸馏水或特殊制备的纯水, 但是一般的测定项目中,可用普通蒸馏水,无论试剂的制备 或检测过程中所加入的水都是蒸馏水。进行灵敏度高的微量 元素的测定时往往将蒸馏水作特殊处理。
(1)酸碱滴定的无CO2水的制备 将普通蒸馏水加热煮沸 10min左右以除去原蒸馏水中的CO2。
(2)微量元素测定用水 可用全玻璃蒸馏器蒸馏一次。 (3)一些有机物测定的水 在普通的蒸馏水中加入高锰 酸钾碱性溶液,重新蒸馏一次。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三节 食品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 一、分析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
• 1.质量分数()B
某组分B的质量(mB)与物质总质量(m)之比。
B
mB m
2.体积分数( B)
某组分B的体积(V )与混合物总体积(VB)之比。
B
VB V
以上比值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一节 食品样品采集、制备及保存 第二节 样品的预处理 第三节 食品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一节 食品样品采集、制备及保存
• 一、样品的采集
• 1.样品采集的目的、意义 • 2.样品采集的要求、步骤、数量和方法
(1)采样要求 一是采集的样品要均匀具有代表性,能 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及卫生状况;二是采样中避 免成分逸散或引入杂质,应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
水果或肉禽罐头在捣碎之前应清除果核、骨头及葱、姜、 辣椒等调料。
• 三、样品的保存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 样品的预处理
• 一、有机物破坏法
• 1.干法(又称灰化) 通过高温灼烧将有机物破坏。对有些元素的测定必要时
可加助灰化剂。 • 2.湿法(又称消化)
在酸性溶液中,向样品中加入硫酸、硝酸、高氯酸、过 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有机质完全分 解、氧化、呈气态逸出,待测组分转化成无机状态存在于消 化液中,供测试用。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解: 将这组数据按大小顺序列成下表。
顺序
1 2 3 4 5
n=5
/%
34.50 34.45 34.30 34.25 34.20
=171.70%
d
+0.16 +0.11 -0.04 -0.09 -0.14
d =0.54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由此得出 中位值
由于某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叫随机误差或 偶然误差。实验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的波动、仪器性能微 小变化等都会产生随机误差。 •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1)分析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分析方法的繁简和速度 (3)样品的特性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现有条件 • 2.实验用水的要求
②温度计插入高度应以与通入 冷凝器的支管在一个水平上或略低 一点为宜,需查温度应在瓶外。
③有机溶剂液体应使用水浴, 注意安全。
④冷凝水应由低向高逆流。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5.色谱分离法 又称色层分离法,将样品中的组分在载体上进行分离的
方法。 (1)吸附色谱分离 聚酰胺、硅胶、硅藻土、氧化铝活
• 3.质量浓度()B 某组分B的质量(V )与混合物总体积(m)B 之比。
B
mB V
其常用单位为克每升(g/L)或毫克每升(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