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技术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详细]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b088f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e.png)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摘要:预应力技术作为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业主及设计人员在确定建筑方案时提供了一种结构体系的选择。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原结构梁的受弯承载力,其结构耐久性较好,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便捷性。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建筑工程;应用实例引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迅速发展。
但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施工作业和材料选择不当导致了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
因此,有关人士提出建议,要想使建筑业科学发展,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质量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业的施工技术水平。
1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预应力是指预先施加的压力。
为了防止工程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裂缝,必须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和高强度的钢,在建筑物受到外力作用之前,施加于建筑物,减少混凝土结构的拉力,从而提高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抗裂性能。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抗裂性能好的特点,同时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提高了混凝土构件应用的稳定性,尤其是在人重、人跨工程中,应用更为广泛,不但材料用量减少,而且工程造价降低。
因此,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预应力技术的优势首先,可以很好地减少地基和地下空间的挖掘。
当代构造物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一般修建超高层房屋,因为社区内可以停车的地方很少,所以通常把停车场修建在地面以下。
预应力的应用可以把底部板子制作为预应力平板,发电室等构筑物的建筑标高通常使用非整体开挖,缩短了整个楼层的高度和挖掘深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设造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潢得到了很大发展,很多住户会根据自身的喜爱对建筑实行整改,同时商业产业因为要把各个店铺进行分离,也需要对构筑物内部构造进行改进。
预应力平板有着很高的适应能力,可以确保重新装潢时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
3土建工程中黏结预应力梁施工分析在土建工程中进行黏结预应力梁的施工过程,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根据以下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
试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ea577e02768e9951e738f1.png)
试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作者:李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3期【摘要】:预应力作为建筑工程的常用技术之一,其以先进的工艺技术、高效的施工操作以及较为低廉的成本,越来越受到众多建筑承包企业的青睐。
本文介绍了预应力在建筑工程发展过程及其运用优势,同时说明了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几点应用。
【关键词】:预应力;建筑工程;应用;探析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不仅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而且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这些城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且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得到了相应的改进创新。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通常会应用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相比,其具有用料省和质量高的优势,从而使得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预应力施工工艺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相对较高,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本文结合作者经验,对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同行帮助。
一、预应力在建筑工程发展过程1、五十年代初,由于材料供给不足或者没有达到要求,难以解决钢吊车梁及厂房钢结构屋盖的型钢用料,迫切需要其他方法来代替。
在当初比较艰难的时刻,原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所接受了国家计委的任务,沿着自力更生,走不同于国外的低强钢材预应力的发展道路,开始了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
2、从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我国房屋结构中开发研制了一整套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如屋面梁、吊车梁、大型屋面板、屋架以及空心楼板等,其中预应力空心板年产量已经相当高了。
这时期的预应力技术主要采用中强或低强钢材,采用中国特色的预应力混凝土张拉锚固工艺技术。
3、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这一时期,房屋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采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钢材及相应工艺技术,对整体结构施加预应力,技术水平已经非常先进。
试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9f969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d.png)
试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领域,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预应力技术通过在结构构件承受荷载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从而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预应力技术的原理在于利用高强度钢材的抗拉性能,在混凝土构件中预先施加一定的预压应力,使其在承受外荷载时,能够抵消或减少拉应力,从而延缓裂缝的出现和扩展。
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控制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以满足不同结构和荷载条件的要求。
在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承受车辆的动荷载和自身的重量。
预应力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减少梁体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重,增加桥梁的耐久性。
例如,在大跨度桥梁中,采用预应力连续梁或连续刚构桥的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减小梁体的弯矩和挠度,提高桥梁的整体性能。
同时,预应力技术还可以用于桥梁的加固和改造,通过施加体外预应力索,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次是预应力混凝土楼板。
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楼板的自重往往占较大比例。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可以减小楼板的厚度,增加室内净空高度,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工程造价。
此外,预应力楼板还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抗震性能,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在一些大型商场、展览馆等大空间建筑中,预应力空心楼板的应用能够满足对跨度和承载能力的要求,同时提供良好的使用功能。
再者是预应力混凝土桩。
在基础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桩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提高桩身的强度和刚度,减少桩的沉降和变形。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由于其生产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灌注桩等也在不同的工程条件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屋盖结构中也有出色的表现。
如体育场馆、展览馆、航站楼等大型公共建筑通常需要大跨度的屋盖结构来满足使用要求。
浅析铁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具体应用
![浅析铁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具体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0538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9.png)
浅析铁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具体应用【摘要】预应力技术在铁路施工中的应用是一种关键的技术手段,能够提高铁路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稳定性。
本文从介绍预应力技术的概念和在铁路施工中的重要性开始,详细分析了预应力技术在铁路桥梁、铁路隧道、铁路路基、铁路轨道和铁路车站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预应力技术在铁路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文章对预应力技术在铁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预应力技术在未来铁路建设中的发展前景。
预应力技术在铁路施工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望为铁路工程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改进。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铁路施工、桥梁、隧道、路基、轨道、车站、效果分析、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预应力技术的概念预应力技术是一种通过在结构构件中施加预先确定的压力,以消除或减小结构受力时的变形和开裂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改善结构性能。
在铁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在桥梁、隧道、路基、轨道和车站等不同部位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铁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预应力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强度的预应力钢束或钢丝将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预压,使混凝土在受力时达到最大的截面抗压和抗弯承载能力。
这样可以减小结构的变形和开裂,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预应力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减小结构的自重,提高结构整体性能,还可以减轻结构的荷载应力,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铁路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
1.2 铁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重要性铁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高铁路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营。
通过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铁路桥梁、隧道、路基、轨道和车站等结构中的内部应力,使其在受力情况下更加稳定和可靠。
预应力技术还能有效减少铁路结构的变形和裂缝,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在结构加固与改造工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在结构加固与改造工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da3ed3ad51f01dc281f1c2.png)
【 关键词 】 体外预应 力;结构加 固与改造 ;预制
【 中圉分类号] U 1. 【 T 43 2 文献标识码】 【 6 A 文章编号] 7- 6820 )4 01— 2 1 4 08(082" 10 0 6
Th p ia in o e te sn c n q e i tu t r if r e n e Ap l to fPr sr s i g Te h i u n S r cu e Re n o c me t c a d Re t cu i g En i e rn n sr t rn g n e i g u
在 结构加 固与改造工程 中预 应力技术 的应用
王 荐
( 州市华艺建筑设计有限公 司,广西 柳 州 5 50 ) 柳 I 405 Fra bibliotek【 摘
要】 文章结合工程 实例 ,概述 了 外预应 力技术 ,并对在预制的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加 固与改造工程 中采用的 体
具 有推 广价 值 的 方 法进 行 详 细 介 绍 。
t er if re e fc n r t urn e d -ma e p e te sn ,p o i n au bl t dso e tucurn n i e i g ur en o c m nto o c ee d i g r a y d r sr si g r vdig v la e meho fr sr t i g e gne rn .
产生 了竖 向通长 裂缝 ,宽度 05~09m . . m,要 求在 不停 产的
情况下对其进行加固。
行 了首次应用 。体外预应力的优点 丰要有 :因为截面 中只有体
望 出现 的 应 力 和应 变 。 预 应 力 技 术 真 正 应 用 于 土 木 工 程 仅 有 10多 年 的 历 史 , 0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0a69a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7.png)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引言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加固方法,通过对材料施加压力,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预应力技术的优势以及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使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时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技术可以将结构的屈服荷载提高,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结构材料的应力状态,从而提高材料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
通过预应力技术,结构可以更好地抵抗外部环境的侵蚀和结构变形,从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减少结构变形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少结构在受到荷载时的变形。
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使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降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降低结构的自重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少结构自身的重量,从而降低结构的自重。
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减少材料的应力,使结构的自重减少,降低结构对地基的压力。
提高施工效率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通过预应力技术,结构构件可以进行预制加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力资源的使用。
预应力技术还可以使结构构件的质量更加可控,降低施工中的质量风险。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预应力技术在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如高层建筑、桥梁、水库等。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过施加预应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使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
预应力钢结构预应力钢结构是预应力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另一种应用。
预应力钢结构通过施加预应力,使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
预应力钢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如大跨度厂房、体育馆等。
预应力钢结构具有重量轻、施工便捷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预应力砖结构预应力砖结构是预应力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一种创新应用。
预应力砖结构通过施加预应力,提高砖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预应力砖结构具有砖的保温性能和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可以应用于住宅建筑等领域。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319d89b9d528ea81c77982.png)
2 、 竣工 工程 的质量 研究 。竣 工 工程 的质 量 监督 检 查过 程 中 , 主要 是对 柱 体 的质 量 、 梁面、 地 基 的预应 力 效果 进行 研究 , 真 正将 这 些方 面 进行 有 效建 设
大 的净 高 … …预应 力 结构 的 出现 , 轻 松 的实 现 了这 些要 求 。然 而 在建 筑 工 程 提 升 , 将 完善 的建 筑 效果 能够 进 行呈 现 , 不 出现 任何 塌 方 或者 崩 裂 的现 象 , 在 施工中 , 预 应 力施 l T技术 在 应 用 中还 存 在着 或 大 或 小 的 问题 , 这 些 问题 都 影 进 行 长期 的建设 施 工过 程 中 , 运 用 创 新 的技 术 , 在 进行 全 面 稳 固 的建 设 过 程 响 了建筑 工程 的保时 保质 保 量完 成 。 本 文 就预 应力 施 工技 术在 建 筑工 程 中的 中 , 利 用 内部与 外部 的 建设 关 系 , 使其 工程 的 质量 能 够得 到 有效 提 升 , 才 能 使
1 、 原材 料监 督 控制 研究 。 对 预应 力 筋 、 钢 绞线 、 混凝土、 锚具 、 预 应力 机 等
全 部施 工 材料 与设 备进 行 质量 的监 督 , 使 其保 证 在 进行 建 设施 工 过 程 中能 够
有 较好 的质 量 , 对 其 生产 信 息进 行 研 究 、 监督 , 发 现 有 质量 问 题 的地 方 , 就 要 加强 对 全面 的 支撑 与拉 伸 事项 研究 力 度 , 争 取将 内部建 筑 结 构与 外 部建 设 环 进 行 及时 的更 换 或修 复 , 使 整体 的建 设 的效 果 能够 在短 时 间 内被呈 现 出来 。 境相 适 应起 来 , 把 握 对大 环境 的认 识 , 在对 墙体 与 地 面 、 顶 层 进行 双 向 支撑 施 工 过程 中 , 为 了使 更 好 的建 筑效 果 进 行 有 效呈 现 , 真 正 将作 用 力 与 主体 的稳
预应力的作用及原理
![预应力的作用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b9851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d.png)
预应力的作用及原理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其作用是通过施加预先定义量的压缩力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以下是预应力技术的作用和原理的更深入的探讨:一、预应力技术的作用1. 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预应力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
由于预应力产生的压缩应力减少了混凝土受拉的面积,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应力,广大地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
2. 增强构件的耐久性:预应力技术可有效地抵抗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此外,预应力技术还可以减少混凝土与环境中的空气、水、盐等物质的接触,从而减缓混凝土老化的过程。
3. 改善施工效率:在采用预应力技术时,可以通过提前制作工厂拧紧预应力,取代传统现场钢筋加固的过程,从而减少钢筋加固的工作量,同时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4. 实现轻量化: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从而减轻混凝土结构的总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同时减少建筑材料的用量。
二、预应力技术的原理预应力技术是通过施加预先定义量的压缩力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其原理与混凝土本身的力学性质有关。
建筑结构在受力时,混凝土内部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预先加固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从而在混凝土的受力过程中产生与钢筋相反的压缩应力,在减少混凝土受压应力的同时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预应力技术采用钢筋在施加拉力后,使混凝土块得到压缩,而压缩就意味着混凝土在压缩带域内的应力状态提高了。
由于混凝土在受压状态下的强度明显高于受拉状态,预应力就能够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
总之,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工程技术,其通过施加预先定义量的压缩力,可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增强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抗震性和承载能力。
应用预应力技术能够在建筑施工方面提高效率和减少材料用量,从而实现经济实惠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fd7f7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b.png)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预应力技术通过在混凝土构件内预先施加张力,使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更好地抵抗变形和裂纹,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施工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预应力技术是在混凝土构件内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使构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更好地抵抗变形和裂纹。
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钢筋的高强度和混凝土的高压缩强度,通过在混凝土构件内预先施加张力,使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抗拉性能,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目的。
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预应力预制构件,即在浇筑混凝土前,在钢筋上施加预应力,然后在混凝土凝固后松开张力,使混凝土产生压应力和受拉应力,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构件的目的;另一种是现浇预应力构件,即在浇筑混凝土时,在钢筋上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在凝固后产生预应力,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构件的目的。
二、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预应力技术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构件,如桥梁、高层建筑、水利工程、隧道、地铁、机场跑道等。
在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在高层建筑中,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在水利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可以增强水利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在隧道和地铁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可以增强隧道和地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隧道和地铁的安全性;在机场跑道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机场跑道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营。
三、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法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预应力布置、预应力张拉、预应力锚固和预应力撤除等步骤。
1. 预应力布置预应力布置是指在混凝土构件内布置预应力钢筋的过程。
预应力在建筑中的应用
![预应力在建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7ecda01ed9ad51f11df20a.png)
预应力在建筑中的应用摘要:社会的蓬勃发展,使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而预应力技术则是让建筑工程在激烈的竞争状态下胜出的砝码之一。
本文在探究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的实际运用,提出了一些意见看法。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建筑工程;应用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对建筑物的需求也在与日增长,在现代建筑中各种各样的材料、施工技术层出不穷,预应力技术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在预应力技术作用的影响下,无论是混凝土质量还是成本控制上都有了一个极为可观的改善。
1简述建筑工程中的预应力在探究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的实际运用之前,笔者先简述一下什么是建筑工程中的预应力。
繁杂的施工方法几乎每天都在保持增长,这对现代建筑工程而言一方面可以说是好事,因为可供对比的施工技艺多,并且能从中筛选出更适应本建筑工程的方法。
但在面对多的令人感到眼花缭乱的施工技艺和施工材料时,还是会感觉到无所适从,为节约占地面积,随着高楼得出层数越高,在为繁华的都市锦上添花的同时,对所依附的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绝了整体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即便在多如牛毛的建筑技艺面前,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也是现在建筑工程施工方的首选。
较之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前者显然具备压倒性的优势,这是过去的技术在质量和节省材料上都是无法比拟的,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自然也相对较高,这也相当于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之路上的最大障碍。
上世纪末期开始,从建筑工程中的硂技术的发展便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基本上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没有区别,它的特点是运用高强度预应力硂钢材以及相关工艺技术,对整体结构施加预应力。
随着社会的繁荣富强、我国的发展已经渗入了社会各个领域甚至是人们的思想意识。
相比于过去,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并不仅仅是满足于能遮风避雨,而是提出了更多的附加值方面的要求,包括建筑物内部开阔度、舒适等,预应力技术能使这些在过去还属于梦想的愿望成为现实。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7153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5.png)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房建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还能够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节约材料资源,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指在混凝土构件内部预置一定数量和长度的钢筋,然后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力,使混凝土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一定的预应力,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
在房建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应用在梁、板、柱等构件上,通过预应力技术对构件进行加固和增强,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抗裂能力,提高构件的受力性能和变形能力,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周期。
预应力构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可以实现大跨度、大空间的结构构件,降低构件自重,减小房建结构的体积和重量,从而减少施工量,加快施工进度。
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实现模块化施工,减少现场施工的人力和机械设备投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可以节约材料资源。
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减小构件的自重,从而节约材料资源,降低资源的消耗。
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构件的使用周期,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节约材料资源。
在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对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浅析铁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具体应用
![浅析铁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具体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76a3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f.png)
浅析铁路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具体应用一、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预应力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混凝土材料施加一定的预压力,来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引起的应力和变形的一种技术。
通过对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进行预应力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减少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从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预应力筋或钢束嵌入混凝土构件内部,并在混凝土未龄期施加一定的张拉力,使混凝土构件产生一定的压应力。
当构件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预应力筋或钢束所施加的压应力可以抵消外部荷载引起的张应力,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
1.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使用在铁路桥梁和隧道的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梁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预应力混凝土梁可以通过预应力技术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减少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并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铁路桥梁的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梁通常用于跨越较大跨度的河流和交通要道,能够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铁路架桥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可以用于梁的预制与架桥。
预应力混凝土梁可以通过对梁体进行预应力处理,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从而保证铁路桥梁的安全运行。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还可以实现梁体的模块化预制,加快梁体的制作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4. 预应力技术在铁路路基板块的应用在铁路路基板块的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在板块中嵌设预应力筋或钢束,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提高板块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减少板块的裂缝和变形。
通过预应力技术,可以保证铁路路基板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铁路的使用寿命。
三、预应力技术在铁路施工中的优势1.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通过预应力技术处理的混凝土结构,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2.减少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裂缝和变形,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3.加快施工进度和提高施工效率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可以实现结构的工厂化预制,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预应力技术在现代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现代桥梁施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d8a48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8.png)
预应力技术在现代桥梁施工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预应力技术在现代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预应力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材料受力前施加预先的应力,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技术。
在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同时也可以实现更大跨度的桥梁建设。
本文将从预应力技术的原理、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优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预应力技术的原理预应力技术是指在构件使用前对构件进行预先施加一定的应力,使构件受到的外载荷时,预应力应力与外载荷引起的自身应力相抵消,从而达到增强构件抗弯抗剪承载能力,提高整体刚度和抗裂性能的目的。
预应力技术主要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两种类型。
预应力混凝土是在浇筑混凝土构件前,通过预应力钢束对混凝土施加拉应力,使混凝土在受力状态下的内部产生压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而预应力钢筋是通过在构件的截面上张设预应力钢筋,使构件受到预应力作用,从而增加其抗弯能力和抗剪承载能力。
1. 桥梁梁板在桥梁梁板的施工中,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预应力束沿梁板长度张设,并且在梁板两端以及中央设置预应力锚固装置。
在梁板张拉后,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会对梁板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提高梁板的抗弯承载能力,减小裂缝的宽度,提高梁板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
3. 桥梁索塔三、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优点1. 提高承载能力: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构件的抗弯承载能力和抗剪承载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2. 降低维护成本:采用预应力技术的桥梁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可以减少维护保养的频率和维护成本。
3. 实现大跨度桥梁建设: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构件的承载能力,使得大跨度桥梁的建设成为可能,从而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4. 提高抗震性能:预应力技术可以增加桥梁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灾害对桥梁的影响。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4492472b160b4e767fcf20.png)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对各种预应力结构形式的分类说明,和对预应力平板结构优点的重点阐述,分析和比较预应力结构的竞争力所在及其适用范围,达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推广的目的。
[关键词]:预应力现场施工中图分类号:tu378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272-01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住房和工作环境及消费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要求有较好的内景,办公室要求有开阔舒畅的空间,建筑要追求较大的净高,预应力结构的出现,轻松的实现了这些要求。
1、预应力平板结构传统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需在柱间及隔墙下设置框架梁和次梁,这必然导致室内明梁纵横交错,降低了楼层的有效高度,影响了室内美观和使用功能,装修也较难处理;由于室内明梁的存在,隔墙布置的任意性受到限制,室内功能的重新调整比较困难,而一栋建筑物在其50年甚至70年使用期内都不需对空间重新分隔和变换使用功能是很难想象的。
若设计中楼盖体系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或预应力平板结构,以上问题则迎刃而解;工程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由于内隔墙较多,附加荷载较大,要使普通钢筋混凝土平板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挠度满足规范要求,计算所需板厚较厚,同时普通钢筋用量也较大,不经济。
因此,为了提高整个楼盖的抗裂性能,减薄板厚,减轻结构自重,提高其使用功能,采用近年来在大量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的现代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将整个楼盖设计为后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这种结构具有各种预应力结构的许多共性,其优点主要有(1)有利于减少地下室埋深及基坑开挖深度对于有地下室的大型建筑或高层建筑,常常把地下室作为车库或商场。
底板、顶板均可做成预应力平板;局部配电房,发电机房等需层高较高者,可局部下挖,使之达到设备高度要求;这样,在地下室中,则降低了层高,减少了水压力,减少了底板支模工序及基坑开挖深度,减少了外墙砼用量,从而降低造价。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98418be53a580216fcfe95.png)
式 中,R :预应力筋 的平 均张拉应力 ; k :考虑孔道 每米长度局部偏差 的摩擦系数 ; X :张拉端至计算 截面的孔道长度 ; ・ : 预应力筋 与孔 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 Ⅳ:张拉端至计算截面 曲线孔道部分切线 的夹角 ; : 预应 力 筋 的弹 性模 量 ; : 预应力筋 的实际长度。 本工程现场施工时张拉程序为 O 0 R o ( y . cn 初读数 )0 R o 2 y . cn 6 ( 中间读数 ) 1 R o 最后读数 )Y持荷 2 mi 固。根据规 y . cn( 0 n锚 范要求 , 预应力张拉 采用双控法 , 即应力控制( 密压力表读 数 ) 精 , 同时校核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 应在 +6 一6 % %范围内。在本工程的张拉过程 中,我们严格按照
本 程 预应力筋是在 波纹管铺设结 束混凝土浇筑前 穿入孔 道。穿束方法采用 工单根穿入 ,穿束时钢绞线头套 上用专用金 属子弹头形壳帽以减小穿隶阻力 ,同时也避免在穿束过程中钢绞 线头破坏波纹管。对于 修中超长束 ( 73m) 7. ,南于孔道太长 , 穿束时阻力较 大,人上单根穿束难度很大 。为保证预应力钢筋安 装质量 ,该醐 力梁的预应力筋安装采用卷扬机前拉 后送整束穿 。 33 预应 力筋 张拉 . 根 据设计要求 ,本工 程预应力筋张拉 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 9 %的设计 强度 ,预应力 筋的张拉 控制应 力为 :主楼 R o 0 cn= 07 =1 0 / . 2N mm 裙楼 R o =07 =1 9 N/ 张拉 3 ; c n .5 5 mm 。 3 前 千斤 顶和精密压力表进 行配套检验 ,得 出千斤顶 力和油压 表读数 之间的关 系式 ,根 据不 同的预应力梁 的预应力配筋结合 千斤顶标定 报告 计算出张拉参数 ( 精密压力表读数 ) ,同时按照 设计图纸要 求计算 出预应力筋 张拉理论伸长值 ,供现场张拉施
浅析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8fab876529647d27285294.png)
倒 塌暴 露 了因灌 浆不密 实 、 漏浆 、 水泥 浆水 灰 比太 大等 导致结 构承 载力 降低 以 致 整体结 构破坏 的 问题 。 J M— HF 预应力 孔道 灌浆专用 外加剂 的研制 , 保证 孔道
灌浆质 量 。
2 . 2预 应 力孔道 灌浆 技术有 了创 新
传统 的普通钢 筋混凝 土梁板 结构体系 , 需在 柱间及 隔墙 下设 置框架 梁和次 梁, 这必 然导 致室 内明梁纵 横交错 , 降低 了楼层 的有效 高度 , 影响 了室 内美观 和 使 用功 能 , 为 了提高 整个楼 盖 的抗裂 性能 , 减 薄板厚 , 减轻结 构 自重 , 提 高其 使 用 功能 , 采用 近年来在 大量 工程 中得 以广泛应 用 的现代高效 预应力 混凝土结 构 技术 , 将 整个楼 盖设计 为后 张部分预 应力混凝 土无 梁平板结 构是—个 良好的选 择。 这 种预 应力 无梁 平板 , 除在 楼板 周边保 留必 要 的边梁 和在局 部少 数有 隔墙 的地方 及洞 口边 缘保 留梁之 外 , 室 内明梁全 部取 消 , 仅在必 要 的地 方 设暗梁 以 改 善楼 板的 受力性 能 , 每 单元整 个室 内顶板 为一 整块 的平面 。 这 种结 构具有 各
不断下降, 即使用材料等强代换的概念从经济上来比较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钢 筋混凝 土 结构 , 在许 多情 况下后 者 并不 比前者 经济 。 因此 我 国高层建 筑转 换层  ̄ e - C g 中采用预 应力技术 的情 况越来越 多。 预 应力技 术经过 了几十年 的工程 实践
和不 断研 究 , 已经是 比较 成熟 的一 项工 程 技术 , 在 今后 的 发展 中 , 还将 日臻 完 善。 工程 实践 告诉 我们 , 预应力 技术 以种 种优 势, 在某 些建设 领域有 着强大 的生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40c211c55270722192ef710.png)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现代建筑工程领域,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
上世纪20年代中期,施工过程及技术创新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的规模,对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提高,持续改进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各类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在工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创新应用。
本篇文章从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发点,对预应力技术的特点和实际应用的综合分析,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施工;预应力技术;特性;应用为了提高建筑质量、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现代建筑,预应力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近90年的发展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内外应用预应力技术采用有粘结预应力和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结构现阶段的建筑工程设计的概念,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主要形式。
进入第二十一个世纪后,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广泛使用的新型空间钢结构施工,预应力技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泛,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和实际应用问题是建筑工程需要解决技术问题。
在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建筑结构安全,核心技术稳定,耐冲击的技术,涉及各个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
同时,在预应力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优点,具有提高他们的跨结构的整体结构,节省建筑材料,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提高建筑物的综合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在国内和国际建设工程,预应力技术解决了大跨度、设计复杂,建筑结构的相关问题,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增强构件的刚度根据荷载效应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组成,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整体刚度较好,很少会出现裂纹问题。
在工程结构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每一个成员相对稳定,保持弹性状态,从而提高构件的整体刚度。
1.2提高结构的抗裂性1.3应用范围的扩展组件由于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所以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可以将它应用于渗透性,增强环境的特殊要求,防水、防腐蚀。
浅议体外预应力技术在现代工程改造中的应用
![浅议体外预应力技术在现代工程改造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7fb01d55270722192ef780.png)
34主 要 施 工 方 法 . 住原梁 , 抽掉会议室中柱 ; 采用体 外预应力技术托住 原梁 , ② 抽掉 中 柱, 即将 原 中 柱 承 担 的荷 载通 过 预 应 力筋 转 移 至 两 侧 边 柱 上 。 ① 凿除部分混凝土 楼板 主梁进行加 宽处理 之前 , 对 应将梁两 22方 案 分 析 . 侧 ( 侧 35 每 2 mm) 浇 板 混凝 土 凿 除 。 根据 放线 尺 寸 , 用 钎 子 或 电 现 先 再凿除楼板 , 楼板与梁 交接部位 凿至梁外 ①钢梁托换 方案 . 原材料 由工 厂统 一加工 , 质量容 易保 证 , 并且 锤 自放线处将楼板打 透 , 传 力途径 明确 , 工期较短 。 然而 , 钢梁结构高度将近 l 对于 需要大 皮, m, 凿除楼板时不能破 坏板 内钢 筋。 原混凝 土梁表面凿沟槽处理 : ② 空 间 的 会 议 室 , 但 影 响 了 室 内 净 高 和 装 饰 效 果 , 且 也 给 投 影 仪 为保证梁 的新 旧混凝土结合密实并可靠传递剪应 力 , 不 而 在梁上下及侧 梁 钻 安装和管线穿越带来 了麻烦。 另一方面 , 该教学楼 已投入使用 , 于 面 开 凿 沟 槽 。间距 不 大 于 箍筋 间距 , 端 部 加 密 。③ 钻 孔 植 筋 : 孔 对 新 制 作 钢 梁 的运 输 和 就 位 存 在 较 大 困 难 : 便 钢 梁 就 位 , 柱 以后 部 位 与 原 梁 内钢 筋 交 叉 时 , 破 坏 梁 内钢 筋 , 即 抽 不 以保 证 原 结 构 正 常 受 原 有混 凝 土 梁 与 钢 梁 的联 合作 用 , 能确 保 混 凝 土 结 构 不 发 生 变 形 力。 孔后 , 除灰尘并用丙酮清洗。孔内注入 J N结构胶 , 不 成 吹 G 注胶不 方 和 裂缝等危害。②体外预应力技术方案 . 应用该方案受现场作业 条 应 有 气 泡 ,植 入 钢 筋 后 待 养 护 至 达 到 强度 与 混凝 土 牢 固粘 接 后 , 件 影 响 较 小 , 层 高 和 仪 器 设 备 、 线 的 安 装 影 响 较 小 , 且 当预 应 可与其 它钢筋绑扎。④卸除和张拉预应 力筋 : 对 管 并 张拉时混凝土强度不 力 筋 开 始 张 拉 时 新 老 混 凝 土 能 够 共 同 作 用 , 会 导 致 变 形 、 裂 等 低 于 设 计 强 度 的 7 % ,张 拉 控 制 应 力 为钢 绞 线 标 准 强 度 值 的 7 % , 不 开 5 0 分 边 控 病 害 。 而 该 工 艺 工 期 较 长 , 且 经 结 构 验 算 , 无粘 接 预 应 力梁 中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分 次 、 批 张 拉 , 张 拉 边 卸 除 原 力 筋 , 制 张 拉 应 然 并 原 量测伸长值 , 计算 实测伸长值 A l张拉完毕后对张拉锚 固区进 L, 预应力筋的配置 曲线严格 符合 原柱 的支撑情况 , 在抽掉梁下 中柱后 力, 预 应 力筋 将 起 反 作 用 , 且 无 法调 整 改造 其 线 形 , 此 需要 卸 除 。 并 因 行保 护。⑤ 中柱 的拆除 : 先保留柱子角筋 以及每侧一根纵筋 的前提 下 逐 步 对 称 地 减 小 柱 子 横 截 面 , 根 对 称 地 切 断 柱 子 每 侧 所 剩 的纵 逐 23方案 确 定 . 经 过 对 以上 方案 的 详 细 论 证 和 多方 面 因素 的 综合 考 虑 , 终 确 筋后 切 断 四根 角 筋 , 后 清 除柱 中所 剩 的 混凝 土 和 钢 筋 。 最 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技术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东南大学大礼堂是该校的一幢标志性建筑,建于本世纪30年代.经检查,部分结构构件已不再符合规范所要求的安全等级,须对大礼堂进行补强加固,并将大礼堂东厢2层楼房的底层改造成一大空间报告厅,取名为春晖堂.这样,就需抽除底层4根300米米×300米米的柱子Z1~Z4(图4-18-1),以满足建筑使用要求.该房建筑平面尺寸为17.28米×11.60米,属内框架混合结构.
然而,抽柱后结构传力途径的改变使外纵墙及其地基基础上所受外载增加;另外,由于l964年增建的礼东教学楼引起原本较弱的地基(R≤60kN/米2)不均匀沉降,导致春晖堂东端南北外墙出现了明显的斜裂缝.因此,改造过程中,对外纵墙及地基基础也必须作相应的加固处理.
第1章加固改造方案
经检测,春晖堂原二层楼面的内框架梁L1、L2、L3和次梁L1′、L2′的截面尺寸均为300米米×400米米,四周承重墙宽占bw=370米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20,Ⅰ级钢,屈服强度设计值ƒy=210N/米米2.对此,补强改造的方案可以有多种,但主要有以下3种方案:
【方案一】原则上不改变原梁的主次关系,直接加固梁L1、L2,用作主梁.而L1′、L2′仍为次梁,它们将楼面荷载传给L3,随后再传到L1、L2上,最后通过南北承重纵墙传入基础,但这样使梁L1′、L2′两端的纵墙上新增荷载过于集中.荷载传递流程如图4-18-2(a)所示.
【方案二】将原梁L1、L2和次梁L1′、L2′均加固成主梁,而把梁L3改作次粱.这样,外纵墙上所承受的新增荷载分布较均匀,受力合理.荷载传递流程如图4-18-2(b)所示.
【方案三】将原楼面梁L1、L2、L1′、L2′和L3加固转变成井式梁结构,使楼面荷载较均匀地传递到纵、横外墙上,但加固梁施工工作量大,且有一定难度.荷载流程如图4-18-2(c)所示.
实际工程中,综合考虑各方案的加固梁工作量、施工难度和重新分布荷载的均匀程度,最后采用方案二.具体加固方法是:采用梁两侧对称设置折线形高强预应力钢绞线束进行补强,同时将加固梁L1、L2、L1′、L2′两头的预应力筋张拉锚固端内埋于纵墙外周边的圈梁(770米米×400米米)内,以满足建筑外立面要求.张拉结束后,用C30混凝土封堵外圈梁上局部缺口,并包裹钢绞线束,以达到防火、防锈蚀的目的,见图4-18-3.
另外,一方面考虑到柱抽除后外纵墙上荷载增加,房屋侧向刚度削弱,故采用单侧配筋细石混凝土夹板墙结合钢筋混凝土扶壁柱法加固外纵墙(图4-18-4),另一方面,因为地基基础较弱,以及传力途径改变使地基基础上荷载增加,所以采用压力注浆旋喷桩结合抬梁法加固外墙下地基基础(图4-18-5),这样还可有效阻止不均匀沉降的继续发展.旋喷桩对称于墙中心线布置,扶壁柱下设4根,窗间墙下设2根.
第2章加固改造设计计算
春晖堂抽柱改造后,二层楼面梁L2′上还要增加一面3.5米高的内墙.为减轻自重,采用墙两侧各抹灰厚25米米砂浆的泰柏板轻质墙体.这样加固主梁分为两类:带墙的L2′和不带墙的L1、L2、L 1′.在梁L1、L2、L1′和L2′的加固设计中,将原梁混凝土整截面视作加固梁的受压区,原梁钢筋的作用不再计入,而仅将其作为加固梁的一部分安全储备.另外,由于采用预应力加固改造法,抽柱前在对梁L1、L2、L1′和L2′的加固过程中,预应力产生的等效荷载可平衡掉原梁上的静载,,从而卸去柱上的压应力,方便了柱子的拆除.具体设计计算方法如下:
第1节梁L1、L2、L1′和L2′的荷载与内力
1.底层四柱抽除后,梁L1、L2、L1′和L2′均可简化成简支梁.梁上静、活荷载标准值分别以D 、L表示,图4-18-6为加固梁的计算简图.
2.由加固梁计算简图可计算出控制截面内力值:梁L1、L2和L1′的弯矩米1=623kN·米,剪力V 1=215kN;梁L2′的弯矩米2=739kN·米,剪力V2二255kN.
第2节预应力筋估算
预应力筋选用1570级Фj15钢绞线,锚具选用J米15-3夹片锚.张拉控制应力:对梁L1、L2和L1′取σcon1=0.65ƒptk=1020N/米米2,对梁L2′取σcon2=0.56 ƒptk =879N/米米2.根据公式Ap=米×(PPR)∕(0.9σps×hop),估算出预应力筋面积,结果列于表4-18-1.
式中:PPR—预应力度,因不考虑原梁钢筋抗弯作用,故取l.0;
σps—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设计值,近似取σcon.
第3节预应力加固梁承载力计算
预应力损失σ1;预应力损失σ2主要包括预应力筋与钢盒间的摩擦损失σ12,锚固损失σ11,松弛损失σ14和混凝土压缩徐变损失σ15.计算结果见表4-18-2.
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值σps:按照公式σps =(1/1.2)( σpe+500-1400β0)计算,结果列于表4-18-2.
加固梁的抗弯与抗剪承载方米s与Vs:将加固预应力视作梁的内应力,根据力学平衡条件∑N=0 ,∑米=0,易得抗弯与抗剪承载力米s,和Vs.最后,将其与设计弯矩米和设计剪力V比较,结果示于表4-18-2.米s∕米、Vs/V均大于1,满足承载力要求.
外纵墙、地基基础的设计计算:按照相应的加固规范计算,此处从略.
第3章主要施工技术
1.施工顺序:地基基础加固→承重墙加固→横向主梁预应力加固→拆柱.其中,关键是预应力加固梁后的反拱有效地方便了柱子的拆除.
2.采用配备空压机的冲击钻杆高效率倾角打洞技术,在圈梁上快速打出穿预应力束的斜孔.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单根穿.对3根Фj 15钢绞线束采用J米15—3夹片锚,对2根Фj 15钢绞线束也采用J米I5—3夹片锚,但张拉时,要在第3个锚具孔内插入约1.2米长的Фj 15短钢绞线.张拉方式为:用2台千厅顶于梁两端斜对称同步一端张拉.为减少摩擦损失,张拉时,在钢绞线与钢盒支撑垫棍间放置滑动薄铁皮.
3.采用跨过梁头的厚钢板(h=35米米)将预应力筋锚固力传至梁端,以避免梁端两侧圈梁因打洞使截面削弱而被剪坏.另外,完全将锚具埋置于外圈梁内,不影响建筑立面外形的美观.
4.如图4-18-7所示,梁L1、L2南端间的圈梁由原先的770米米×400米米的矩形截面(虚线)改成了梯形截面,而Ll、L2正好各有一束预应力筋从该段梯形截面圈梁上穿过,并且其倾斜方向与梯形斜面方向相反.这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因为当时工期非常紧,且此处锚固集中应力又很大,经多方案比较后,使用了特殊配方的高强混凝土浇筑于图4-18-7中阴影区范围,长度60厘米.2d后,混凝
土强度即超过了 C30.张拉时,将这端作为锚固端,以降低应力集中峰值.施工结果表明,这一措施不但保证了质量,也保证了工期.
5.最后利用混凝土抗拉强度低的特性,采用预应力快速破断技术,半天移除4柱.
第4章结语
改造后的春晖堂,成为一个宽敞气派的大空间报告厅,总使用面积为200.4米2,效果非常显著.
现场测试结果为:加固梁总反拱值平均4.5米米;张拉阶段预应力产生的等效荷载等同于柱上所受拉力,这些结果与设计值较吻合.
实践证明:预应力加固改造法不但能对普通梁进行常规体外加固,而且,能够有效地用于建筑物改造工程与拆除工程,它的推广应用前景和由此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则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