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县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教学:《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教学《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中的经典段落;(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手法;(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3)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恩之情;(3)培养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2)象征手法的分析与运用;(3)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象征手法的深入理解;(2)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地坛”在文中象征着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经典语句,做好笔记。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巩固1.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 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我与某个地方”的作文。
五、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教师推荐其他关于描写地方的作品,如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等,让学生比较阅读,分析不同作者对地方的描写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地坛,让学生亲身感受地坛的历史氛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发言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个人思考,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15《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三)学习活动三:合作探究
思考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答案了吗?
(自由讨论环节:5分钟)
①关于死亡,要不要死(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
②为什么要生(与死亡一样,无须过多思考)
③怎么活?
明确:作者思考了生和死的问题,而生死并不由自己决定,是自然法则,便可以坦然面对。但怎么活——需要在地坛中长久地思考。)
学习活动四:生命的叩问
1.作者长久地活着是否是因为母亲?
明确:母亲的爱让我有了从残疾这个噩耗中喘息的空间,让我有了支撑。但他人的力量都只是暂时的,真正能够完全支撑起他的一定是自身。可以观察史铁生在描绘地坛的景物时,所有的景物描写都是细致且富有生命力的。
——他赞美着这个世界。
最是狂妄的年龄断了双腿,难免彷徨、痛苦,想要逃避,但因为不甘心、因为对世界的眷恋,因为母亲的爱、朋友的支持,都让他重新接纳了自己,接纳了这个世界。
教
学
目
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语言,体会并学习作者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写作方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作品语言,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作者的心态变化。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史铁生的人生经历,理解其对于生命的思考,以及母亲对孩子的爱。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1.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还要进一步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2.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学习散文作品,要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的。好的写景散文往往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3.反复诵读,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本单元文章文辞优美,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要引导学生多加诵读,品味散文独特的语言美。可以从用词、句式等方面入手,对一些精彩语段加以分析、品味。4.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基础上,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力争做到情景交融。《我与地坛》(节选)通过对地坛景色的描写,对我与母亲之间情感的抒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哲思,母爱的深沉。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情怀念,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作品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以作者与母亲在地坛公园的往事为线索,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1.2.2 课文主题分析:本文以地坛为背景,通过讲述作者与母亲在地坛的种种往事,表达了对母爱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文章以象征手法为主线,地坛象征生命的源泉,母亲象征无私的爱,通过讲述地坛的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沧桑和母爱的永恒。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2.1.2 分析和欣赏作者对母爱的描绘和赞美。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2.2 深入剖析作者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3.1.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3.1.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背景、主题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1.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分享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3.2 教学方法3.2.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2.2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剖析象征手法和主题。
3.2.3 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课堂提问: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的文章内容;(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地坛景色的技巧;(3)能够解读并领会作者对人生、亲情、友情的思考和感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地坛的热爱之情,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体会作者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学会珍惜身边的人;(3)激发学生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的文章内容;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地坛景色的技巧;3. 解读并领会作者对人生、亲情、友情的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运用象征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深入领会作者对人生、亲情、友情的思考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地坛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激发学生对地坛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难句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教师分析作者对人生、亲情、友情的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同身受。
5. 写作练习:(1)学生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练习;(2)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我与地坛》;2. 完成课后练习,深入思考作者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与地坛》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作者运用象征手法的分析和欣赏能力;3. 学生对作者人生、亲情、友情思考和感悟的领会程度;4. 学生写作练习中运用象征手法的创新性和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教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肯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汲取。
1、理解、体会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尝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文章思路和构造。
2、传达怎样的简单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争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自读课)。
学生活动设计:预习: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精选的局部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音乐《命运交响曲》,此曲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抗争苦难的激情。
贝多芬也正因此坚韧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表达抗争命运挑战艰辛的文章《我与地坛》,史铁生。
(多媒体,像)二、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文章仅仅写了我、地坛吗?(还写了母亲,多媒体)现在请同学们搜寻文章,快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其次局部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单独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多媒体显示)三、朗读、分析、评价(一)第一局部1.当年我总是单独跑到地坛去,是跑着去地坛的吗?文章中如何叙说的?(它等待我诞生双腿)2.单独去地坛时,可不是挂着这般绚烂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写第一次去地坛的句子。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自己的身影)当时他的内心感受怎样?找出关键词句。
(失魂落魄、观察自己的影子百无聊赖,孤独,颓废,残废自伤)3.于是我们经常能在地坛,夕阳下,月光下,看到那个凄惨伤感的身影,找一找总是4.总是到地坛去,这说明地坛与之间肯定有着什么灵犀相通之处。
由憔悴自怜、萎靡颓废走向笑容如阳光般绚烂,地坛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坛的特点,概括。
(荒凉,不衰败,坦然)朗读写荒凉的句子:四百多年来拘束坦荡分析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败,照旧有生气,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蜂儿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这又告知我们什么?(生命来到世界就是一种漂亮,活,义无反顾)坦然:地坛不管天气怎样,不管态度怎样,都坦然安卧,由此,悟出了什么了启迪?笔下的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从前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以坚韧的生命力依旧安静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凉但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考的残疾青年来说,确定有所启发。
《我与地坛》之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我与地坛》之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史铁生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意。
3.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5.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板书设计:设计一:设计二:导入:史铁生是一位作家,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
这对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捉弄。
他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想站就站,想坐就坐。
当遭到这变故时,史铁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
于是,地坛--这个在他家附近的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在这个园里,史铁生浸泡了十五年,而他写下的《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思考后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中国著名编剧、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延安插队,三年后,也就是在他21岁的时候,因病造成双腿瘫痪,返回了北京。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散文创作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们课文中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部分,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和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命运的关注。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2)能够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历程。
(3)能够领悟到母爱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及含义。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通过探究学习,理解作者对母爱的独特见解和人生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 文章主题思想和情感变化的把握。
2. 母爱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领悟作者对母爱的独特见解和人生感悟。
2. 将文章中的情感体验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生字词。
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文章中领悟母爱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词义,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
(2)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情感变化。
(3)探讨文章主题,引导学生领悟母爱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
4.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探究学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回报母爱,如何面对人生困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对作者情感变化的把握。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中的名句;(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情感以及写作技巧;(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并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地坛的热爱之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2)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3)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中的名句;(2)分析并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情感以及写作技巧;(3)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2)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写作手法;(3)将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我与地坛》的内容,回顾作者对地坛的热爱之情;(2)提问: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等;(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4. 写作实践:(1)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热爱的事物或地方的文字;(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我与地坛》中的名句;2. 分析并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情感以及写作技巧;3. 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写作实践: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内容、手法运用等方面。
高中语文 第1专题《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在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哪三个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 三个问题:
第一个,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第三个是核心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应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明确:“荒芜但不衰败”。
荒芜景: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老柏
不衰败景: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分析:园子的荒凉,“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那古柏呢,苍幽,就是苍翠、幽绿的意思。把他放在一起是对比,如果都是荒凉,史铁生怎能参悟生命?我认为只有荒凉中的苍幽才能给史铁生以启示!所以说“荒藤野草叶茂盛的自在坦荡”也不是荒芜,而是写生命力旺盛,也就是后文说的“荒芜但不衰败”。也就是说,史铁生把自己的生命和古园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的身残和古园的荒废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不屈和的柏树联系在一起。
明确: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5、思考第7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如: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必修二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必修二语文《我与地坛》教案必修二语文《我与地坛》教案一、自读要求: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是一篇自读课文,但难度又比较大,因此教学中设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理解全文。
三、教学用时:2课时(总2课时)四、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入题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
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比较长。
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
*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二、默诵全文,初步感知*内容,体悟作者感情。
1、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
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
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及其对人生的思考。
(2)能够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能够鉴赏和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探究,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庭、亲情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2)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感情及其对人生的思考。
(2)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鉴赏和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象征意义和寓意的深入理解。
(2)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共鸣:(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家庭、亲情和人生的看法。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共鸣。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课后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作者观点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1. 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挑选文章中的重要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高中教学:《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1.2 掌握并运用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1.1.3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与理解1.2.2 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1.2.3 分析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第二章:课文朗读与理解2.1 课文朗读2.1.1 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1.2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
2.2 课文理解2.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2.2.2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三章: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3.1 重点词语学习3.1.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1.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3.2 句型学习3.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句型。
3.2.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四章:分析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4.1 文章结构分析4.1.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
4.1.2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和指导。
4.2 修辞手法分析4.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4.2.2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和指导。
5.2 拓展5.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对文章进行拓展思考。
5.2.2 教师对学生的拓展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六章:课堂活动与互动6.1 小组讨论6.1.1 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主旨意义。
6.1.2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提供帮助和提示。
6.2 角色扮演6.2.1 学生分组扮演文中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6.2.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七章:写作练习7.1 写后感7.1.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7.2 分享与讨论7.2.1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并进行小组讨论。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并了解世界遗产地坛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感受并表达自己与地坛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地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了解地坛的文化意义;2.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对地坛生成感情并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或教学展板,展示地坛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2.准备地坛的介绍材料和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地坛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地坛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了解地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和文化意义。
Step 2 预习准备(5分钟)请学生阅读地坛的介绍材料和相关资料,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Step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我与地坛》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Step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你对地坛有什么感想?为什么地坛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并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Step 5 个人写作(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题为《我与地坛》的作文,表达自己与地坛的情感和体会。
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描写自己在地坛的经历、感受和对地坛的理解,使作文更加生动和具体。
Step 6 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分享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评价指标,如内容是否充实、语言是否流畅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地坛的背景和文化意义,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对地坛产生了感情,深入体会到了地坛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1.培养诵读能力,读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2.培养整体感知散文结构的能力,学会有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
三、情感目标1.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难点】1.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2.体会语言深沉绵密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
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
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
(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三、师生互动,解读课文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提示:“我”——颓废、迷惘。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地坛——废弃、荒芜、冷落。
(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
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教学内容: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解释课文的主题:人文关怀,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境。
2.理解“人在自然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与关系”这一主题。
教学难点:1.掌握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技巧。
2.理解作者对于文化自信的表达。
教学准备:1.课文《我与地坛》原文。
2.相关贴画或幻灯片展示。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2.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文化自信吗?第二步:阅读理解(20分钟)1.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介绍《我与地坛》的作者饶宗颐的背景以及这篇文章的出处。
3.提问:文章的背景是什么?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什么?第三步:文化传承教育(25分钟)1.让学生了解北京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提问:北京地坛具有什么历史和文化价值?3.让学生从文学角度分析《我与地坛》中的文学技巧。
4.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第四步:写作练习(20分钟)1.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文章,介绍北京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2.鼓励学生用写作的形式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五步:课堂分享(10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文章和感受。
2.针对不足的地方,进行点评和指导。
3.让学生感受到大家都在努力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认识到了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自己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能够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艺术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提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责任感。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挫折,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主题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分析。
2. 课文基本结构和艺术特色的把握。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2.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主题、结构和艺术特色。
3. 写作实践法: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主题、结构和艺术特色。
5.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 写作实践: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进行写作练习。
7. 作品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展示,共同欣赏和评价。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0.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写作作品等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写作作品的质量等。
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3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3篇身残志坚的人最容赢得他人的尊敬。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优质范文一教学目标: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研习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课前三分钟听乐曲,并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简介贝多芬(可让学生自己解说,师明确):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新课推进:(一) 关于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加入中国作协。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节为过渡段。
第2至3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高中教学:《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教学《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能够把握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描写抒发的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技巧,如对比、排比等,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2)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习并运用相关的写作技巧;(3)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珍惜,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 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描写抒发的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3. 文章中的表达技巧,如对比、排比等。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2. 分析和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技巧;3. 将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珍惜。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3)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
3. 欣赏与借鉴:(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和表达技巧;(2)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描写抒发的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的体会;3. 学生对文章中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运用能力;4. 学生的写作实践成果,如模仿和创作的作文。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我与地坛》原文及相关解读资料;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3.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阅读文章,熟悉教学内容,准备教学设计和问题;学生预习文章,了解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目标与要求:1、理解并体味史铁生对生命和个人苦难的感悟,懂得珍爱生命和理性地对待个人的不幸。
2、学会筛选信息,理清本文的线索和思路,能够总体把握文章,举纲张目。
3、学会品味文章细腻的描写、绵密的语言、浓烈的情感和深沉的基调。
教时设置:2教时教学方法:朗读体悟法,讨论法第1教时过程:一、简介作者和地坛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知青插队去陕西延安。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站起来。
双腿残疾后,一度时间非常消极,后来终于感悟生命的意义,并转向写作实现生命的价值。
1983年发表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并加入中国作协。
《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的散文细腻、深沉,透现生命的底色。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祇室”和拜台。
“皇祇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
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宫、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
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
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
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
现在皇祇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近些年来,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三、基础知识积累剥蚀(shí)柏树(bǎi)恍惚(huǎnghū)隽永(juàn)猝然(cù)坍圮(tānpĭ)恪守(kè)隽秀(jùn)熨帖(yù)意蕴(yùn)宿命(sù)颓墙(tu í) 捋( lǖ) 亘古不变(gèn )玉砌雕栏(qì) 窸窸窣窣(xīxīsūsū)四、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筛选信息,同学合作讨论以下的问题,准备班级交流:1、史铁生由残疾颓废到感悟觉醒,经过了怎样的人生轨迹?请你具体解说。
(人生轨迹:颓废——逃避——静观——思考——感悟——觉醒具体解说:颓废——因为残疾,又找不到工作,情绪低落,甚至想自杀逃避——进入地坛,本来想找一个地方回避他人静观——因为地坛特殊的环境和自身的无聊,而有机会静观周围景物和他人的活动思考——从环境中得到启悟而引发思考关于生死感悟——随着思考的深入,而感悟出生命的意义觉醒——母亲的爱,母亲的尊重,母亲的无奈,母亲临终的嘱咐,母亲的突然去世;我的无情,我的痛悔,我的追思,我对母亲一生的总结发现,而终于对生命和苦难产生感悟以至觉醒)2、地坛的景观让作者有怎样的感受?地坛和残疾的作者形成了怎样的默契?(1)景观和感受——荒芜,但并不衰败。
(荒芜——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玉砌雕栏,……到处的夜草荒藤”但并不衰败——“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夜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
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2)园子的残破被冷落,如同我的残疾被社会遗弃。
园好像需要我,我更需要园。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
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
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
”“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3、史铁生在园子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结果?(思考了关于生死的问题,关于怎么活的问题。
结果:珍惜生命,顽强地生活下去。
既然生了,就不必急于求死。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4、母亲如何对待遭遇不幸的儿子的,史铁生感受到了母亲的哪些心理?(母亲疼爱儿子,理解儿子,在痛苦中默默地承受不幸。
史铁生体悟到母亲的痛苦不幸和无可奈何。
)(“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5、“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以及园子里见到的各种生命,这些对史铁生关于生命和生存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史铁生从母亲的身上,从园子里所见的生命,感悟到:尽管卑微,生命总是按照自身的价值而存活,活在属于自己的那份自在里,生和死都属于上帝赐予的。
)(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
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
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
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五、学生小结,谈生命的意义和正确地对待命运第2教时要点:品味语言,赏析细节描写过程:一、品味语言小组合作,准备交流:朗读以下语言片段,仔细品味,看看有什么特色?(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这是一种文学语言,诗化,或者歌词化,和一般叙述语言不一样,文学味很浓。
抓住特征,几笔素描,表现地坛的衰败气息。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观察很细致,描写非常细腻,极其生动形象,既衬托自己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又从所见的情景中有所发现——园子里充满生机。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这里描绘了几幅画面:祭坛落日,雨燕脆鸣,雪地脚印,苍苍古柏,骤雨激尘,落叶晨霜。
气氛幽静,充满无限遐想,也是作者在地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催发作者关于生命的思考。
)(3)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