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颗粒物
概述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
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um以下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
不能靠自身的重力降落到地面,因此,又被称为“飘尘”,它空气中可漂浮几天,甚至几年。
其在空气中的迁移特性及最终进入人体的部位都主要取决于颗粒物的粒径大小。
研究表明,10um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鼻腔,7um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咽喉,小于2.5um的颗粒物(即PM2.5)则可深达肺泡并沉积,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与心和肺的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
目前已知的PM10的化学成分包括可溶性成分(大多数为无机离子,如硫酸根、硝酸根离子等)、有机成分〔如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等、微量元素、颗粒元素碳等,有时PM10上还吸附有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
对PM10的化学组成研究表明,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其化学成分越复杂、毒性越大。
这是因为小颗粒的比表面积大,更容易吸附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并使这些有毒物质有更高的反应和溶解速度。
(二)、PM10的污染现状目前,我国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状况非常严重。
对几个大城市检测结果表明比美国1997年颁布的标准值高2.8-9.7倍。
由此可见,控制PM10污染,减少PM10对环境、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对健康的影响:在五大洲至少3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空气中颗粒物的水平与人体健康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由于PM10更易于进入人体,在环境中滞留时间更长,以及吸附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的物质较多,因而对人体的危害也更大。
国外进行的大量有关PM10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增加与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肺疾病。
目前已知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呼吸系统大量研究发现,大气中PM10浓度的上升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尘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恶化。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1. 什么是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Particulate Matter)是指在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它们的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可以被人体吸入到呼吸系统中。
根据颗粒物的大小,可吸入颗粒物被进一步分为不同级别,包括可入肺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等。
2. 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业排放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业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排放,如燃煤、冶金、化工等。
这些颗粒物经过排放后,会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周围环境中。
交通排放汽车尾气是城市中主要的可吸入颗粒物源之一。
汽车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微小颗粒物,包括排放的颗粒物、硫化物、氮化物等。
燃烧排放燃烧过程中,无论是固体燃料、液体燃料还是气体燃料,都会有颗粒物的产生。
如燃煤锅炉、燃气灶等都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自然源除人为活动外,自然环境中也存在着一些可吸入颗粒物源,如沙尘、火山爆发等。
3. 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可吸入颗粒物环境中,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颗粒物进入呼吸系统后,会引起气道炎症和纤毛运动障碍,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细颗粒物(PM2.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为明显。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细颗粒物环境中,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中风等。
癌症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证明,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可吸入颗粒物环境中,会增加肺癌和其他癌症的风险。
颗粒物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引发细胞突变和恶性肿瘤的形成。
除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外,可吸入颗粒物还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降低空气质量、影响能见度等。
4. 预防和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方法为了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以下预防和减少措施:政府行为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对工业和交通等颗粒物污染源进行管控和治理。
pm2.5与pm10的区别
北京聚道合盛科技有限公司
PM2.5与PM10可吸入颗粒物区别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可吸入颗粒基本知识
可吸入颗粒与逸新空气净化机一、可吸入颗粒的基本概念可吸入微粒是动力学直径≤10微米的粒子。
它们是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微粒,也称可吸入尘或飘尘。
由于粒径小能被入直接吸入呼吸道内造成危害,尤其是≤2.5微米的细粒子中,Pb、Mn、Cd、Sb、Sr、As、Ni、硫酸盐、多环芳烃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在空气中持留时间长,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使污染范围扩大。
可吸入颗粒的产生的源头相当多,冬季燃煤取暖形成的粉尘、汽车行驶时轮胎和路面摩擦产生的微粒,以及汽车尾气都是北京冬天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二、可吸入颗粒的危害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一)直接侵蚀肺泡。
大量可吸入颗粒物在肺泡上沉积下来,可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使肺泡的机能下降,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病变。
正常的肺被侵蚀的肺(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是多种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
它吸附的物质极为复杂,其中可能含有各种有机化合物、各种金属化合物及放射性物质、硫酸盐及硝酸盐、二氧化硫等,这样的微粒吸入肺部组织后,会沉积在人体之内,会对人体造成持续的伤害,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并导致死亡。
(三)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很快被肺泡吸收,没有经过肝脏的转化就进入血液,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四)许多传染病与可吸入颗粒物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传染病细菌可以附着于细小尘粒在空气中飘浮,这种尘粒被接触者吸入即可传染疾病。
(五)可吸入颗粒内含有各种直接致突变物和间接致突变物,可以损害遗传物质和干扰细胞正常分裂,同时破坏机体的免疫监视,而引起癌症和畸形。
可吸入颗粒的化学组分或活性氧直接损害遗传物质而导致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遗传物质改变,进一步可能导致肺癌。
三、清新空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人每天要呼吸2万多次,与环境交换1万多升的气体,而现代城市人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
【精品推荐】可吸入颗粒物包括哪些
可吸入颗粒物包括哪些
小编希望可吸入颗粒物包括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随着空气污染加剧,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很多,种类也很多,可吸入颗粒物包括哪些呢?
根据科学的解释,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les,缩写:PM10),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
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各种工业过程(燃煤、冶金、化工、内燃机等)直接排放的超细颗粒物;其二,大气中二次形成的超细颗粒物与气溶胶等。
可吸入颗粒物包括以下九种:1、尘粒,指较粗的颗粒,粒径大于75微米;2、粉尘,指粒径为1~75微米的颗粒,一般是由工业生产上的破碎和运转作业所产生;
3、亚微粉尘,指粒径小于1微米的粉尘;
4、炱,燃烧、升华、冷凝等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
5、雾尘,工业生产中的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化学反应和液体喷雾所形成的液滴,粒径一般小于10微米。
由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而成的液雾也称霾;
6、烟,由固体微粒和液滴所组成的非均匀系,包括雾尘和炱,粒径为0.01~1微米;
7、化学烟雾,指分为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两种。
硫酸烟雾是二氧化硫或其他硫化物、未燃烧的煤尘和高浓度的雾尘混合后起化学作用所产生,也称伦敦型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特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目录前言 (1)1可吸入颗粒物特性 (2)1.1可吸入颗粒物来源 (2)1.2可吸入颗粒物分布 (3)1.3物理特征 (4)1.4化学组成 (5)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7)2.1呼吸系统 (7)2.2神经系统 (7)2.3致突变性和潜在致癌性 (8)2.4生殖系统 (8)2.5心血管疾病 (9)2.6增加死亡率 (9)3 防治措施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4)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进行,我国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健康损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大气颗粒物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随着对大气颗粒物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物)是大气颗粒物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的组分。
在控制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同时,亦应重视可吸入颗粒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因为正是颗粒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了颗粒物的环境及健康效应。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特性;危害Abstract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air pollution in our country, the resulting health damage to arouse people's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results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health.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o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ware of th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under 10 microns particles) i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is harm to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of the largest component. In the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als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For it i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determines the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effects of particulate matter.Key words:Particulate matter;Features; Harm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特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前言大气颗粒物是指空气中分散的固态或液态物质,为大气中的不定组分之一,其粒度在约在0.0002(分子级)~500μm之间,颗粒物可以吸附各种气态,固态和液态化合物,形成混合气溶胶,并吸附很多病原微生物。
室内环境检测 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
(2)重量法
⑥结果计算
PM10 浓度按计算: w2 w1 1000
⑧成果记录
V
项目
采样器编
1
2
3
4
5
号
空白滤纸重mg
采样滤纸重mg
PM10浓度(mg/m3)
平均值
备注
项目三: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
任务一、PM10的检测
4、任务小结 用撞击称量法测定PM10时,为保证检测准
确性,要注意采样前,必须先将流量计进行校 准,采样时准确保持13L/min流量。在称量空白 及采样的滤纸时,环境及操作步骤必须相同。 采样时必须将采样器部件旋紧,以免样品空气 从旁侧进入采样器,造成错误的结果。
任务一、PM10的检测
3、任务实施
(1)撞击式称重法度计算: C W
⑧成果记录
V0
项目
采样器编
1
2
3
4
5
号
空白滤纸重mg
采样滤纸重mg
PM10浓度(mg/m3)
平均值
备注
项目三: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
任务一、PM10的检测 3、任务实施 (2)重量法
①原理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 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环境空气中PM10 被截留在 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 和采样体积,计算PM10 浓度。
项目三: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
任务一、PM10的检测
3、任务实施 (1)撞击式称重法测PM10
④流量计校准
采样器在规定流量下,流量应稳定,使用时, 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列在采样前后的流量,流 量误差应小于5%。
项目三: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
任务一、PM10的检测
3、任务实施 (1)撞击式称重法测PM10
可吸入颗粒物的直径是多少
可吸入颗粒物的直径是多少
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了大气污染,说白了就是人类向空气中排放了过量的污染物质,其中有一类是可吸入颗粒物,这类物质与其他污染物是靠直径大小进行区分的。
那么可吸入颗粒物的直径是多少呢?
可吸入颗粒是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统称,种类有很多,包括以下九种,我们分别看一下:1、尘粒,指较粗的颗粒,粒径大于75微米;2、粉尘,指粒径为1~75微米的颗粒,一般是由工业生产上的破碎和运转作业所产生;3、亚微粉尘,指粒径小于1微米的粉尘;
4、炱,燃烧、升华、冷凝等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
5、雾尘,工业生产中的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化学反应和液体喷雾所形成的液滴,粒径一般小于10微米。
由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而成的液雾也称霾;
6、烟,由固体微粒和液滴所组成的非均匀系,包括雾尘和炱,粒径为0.01~1微米;
7、化学烟雾,指分为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两种。
硫酸烟雾是二氧化硫或其他硫化物、未燃烧的煤尘和高浓度的雾尘混合后起化学作用所产生,也称伦敦型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通过光化学反应所形成,光化学烟雾也称洛杉矶型烟雾;8煤烟,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粒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粒径为0.01~1微米;9、煤尘,指烟道气所带出的未燃烧煤粒。
更多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可吸入颗粒物名词解释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或液滴。
这些颗粒物可以在空气中漂浮很长时间,因为它们小到足以被风吹动而不落下来。
它们主要来自于车辆排放物、工业制造废气、建筑工地、野外采石,以及家庭燃烧木柴或煤炭等等。
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后可以造成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肝、肾、脾及淋巴结等负荷过重的器官损害等等。
它们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对大气、水源、土壤和植物产生永久性影响。
监测可吸入颗粒物的方法包括称重法、光学法和传输法等等。
不同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并且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解析
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解析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PM)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这些微小的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进入人体后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PM的来源对于控制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进行解析。
一、工业排放工业活动是大气PM主要的来源之一。
工厂的燃煤、燃油和燃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中含有大量颗粒物。
这些工业废气中的PM主要包括烟尘颗粒、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等物质。
例如,钢铁冶炼、化工生产和电厂的燃煤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PM。
这些PM由烟囱排出,进入大气中,通过风力扩散到周围地区。
二、交通尾气交通运输是大气PM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汽车、卡车和摩托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微小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主要由燃烧汽油和柴油所产生,包括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
尾气中的PM不仅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健康有害,也会随着风向扩散到周围地区,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三、城市扬尘城市中的建筑施工、道路清扫和土地开垦等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成为大气PM的重要来源之一。
施工现场和道路上的机械振动、人员行走和车辆行驶都会悬浮土壤颗粒物,并随着风力扩散到空气中。
这些扬尘在城市中漂浮,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农田的种植和耕作也会导致颗粒物的悬浮,成为乡村地区大气PM的重要来源之一。
四、燃煤和生物质燃烧在一些地区,燃煤是供暖和发电的主要能源,而生物质则是许多家庭烹饪和取暖的燃料。
这两种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灰尘和颗粒物排放,是大气PM的重要来源。
特别是燃煤释放的颗粒物中,往往含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化合物,这些物质会与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加剧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多种多样。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城市扬尘以及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等都对大气中PM的含量和化学组成产生影响。
了解这些来源及其特征,对于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减排措施以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被人的鼻腔阻拦,小颗粒粉尘可能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这些粉尘被气管和肺部的“巨噬细胞”吞食并消化,巨噬细胞吃不净的那些细菌和病毒还会被白血球消灭掉。
m的颗粒物”。
μm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因此,人们将“可吸入颗粒物”定义为“空气中≤10μm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μ人的鼻子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
m以上的颗粒物去掉,剩下的“可吸入颗粒物”为TM5。
μm以上的颗粒物,剩下的就是“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TM10。
我们经常听到的“可吸入颗粒物”就是这个TM10。
如果将5μ空气中的全部粉尘量为“总悬浮颗粒物”,去掉10
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效应
浓度mg/m3 健康效应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0.29 >0.20 免疫功能改变的阈浓度,居民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开始增加。
0.21 0.15 居住区空气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
<0.16 <0.11 不引起小学生免疫功能改变的阈下浓度,不引起人群呼吸道患病率增加。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会造成哪些危害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会造成哪些危害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中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各种工业过程(燃煤、冶金、化工、内燃机等)直接排放的超细颗粒物;其二,大气中二次形成的超细颗粒物与气溶胶等。
那么,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
其来源。
颗粒物成分是主要致病因子,颗粒物的浓度和暴露时间决定了颗粒物的吸入量和对机体的危害程度。
颗粒物的粒径和状态与其在呼吸道内沉着滞留和消除有关。
PM10中粗粒子主要是人为源产生的原生粒子及自然界尘粒,易沉降,而且容易被阻留在鼻腔和口腔内,而细粒子主要是污染气体经过复杂的多相化学反应转化,或者由高温下排放的过饱和气态物质冷凝,再经碰撞、凝聚、吸附而形成。
PM2.5?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又称为可入肺颗粒,能够进入人体肺泡甚至血液系统中去,直接导致心血管病等疾病。
PM2.5的比表面积较大,通常富集各种重金属元素。
如As、Se、Pb、Cr等。
和PAHs、PCDD/Fs、VOCs等有机污染物,这些多为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危害极大。
已知的PM2.5健康影响包括增加重病及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
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改变免疫结构等方面。
由于很多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平时我们应该多多注意防护,更多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可吸入颗粒物中超细颗粒物的治理与开发利用
可吸入颗粒物中超细颗粒物的整治与开发利用1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概述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ulate,IP)是指通过鼻和嘴进入人体呼吸道的颗粒物总称,又用PM10表示。
小于10微米的颗粒PM10对人体健康关系较大,是室内外环境空气质量的紧要监测指标。
PM2.5(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又称为可入肺颗粒,能够进入人体肺泡甚至血液系统中去,直接导致心血管病等疾病。
PM2.5的比表面积较大,通常富集各种重金属元素(如As、Se、Pb、Cr等)和PAHs、PCDD/Fs、VOCs等有机污染物,这些多为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危害极大。
目前已知的PM2.5健康影响包括:加添重病及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更改肺功能及结构;更改免疫结构等方面。
近年来,人们认得到大气悬浮颗粒中的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比粗颗粒大,而且是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能见度降低的紧要因素,很多讨论已经揭示出PM2.5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和对气候的紧要影响。
PM2.5已成为国际环境科学的讨论焦点之一,PM2.5的源解析工作、不同地区PM2.5分布的特别性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环境保护对策的订立是至关紧要的。
据现有的讨论结果,PM2.5的污染源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人为源分为固定源(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等)和流动源(交通运输等),自然源包括植物花粉和孢子、土壤扬尘、海盐等。
讨论结果还表明,PM2.5颗粒对大气能见度产生极大的影响,表现在细颗粒物质的散光效应、碳黑以及含碳黑颗粒对光的汲取作用等方面。
英国环境部门的讨论结果表明,PM2.5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为7—30天,所以这种颗粒可以长距离传输从而造成更大更远距离的污染,我国还没有对PM10以及PM2.5的生态及经济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讨论和评价。
据我国环境质量报告书和世界资源报告供给的数据,我国空气质量超标的城市中,68%都存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概念
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这俩家伙。
咱先说说可吸入颗粒物吧,这就好比空气中的那些“小捣乱鬼”。
你想想啊,咱每天呼吸的空气里,就有它们在那蹦跶呢!这些小颗粒能顺着咱的呼吸就跑进身体里啦。
就好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到处乱跑,还不好管呢!
那细颗粒物呢,更是个厉害角色呀!它可比可吸入颗粒物还要小,简直就是个“小机灵鬼”,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就钻进咱身体的更深处。
这就好比是那种特别会找缝隙钻的小虫子,让你防不胜防啊!
咱平时走在路上,车来车往的,那些汽车尾气里就有好多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呢。
还有啊,工厂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扬起的尘土,哎呀,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呢!这可咋整呀?
你说咱总不能不呼吸吧?那肯定不行呀!那咱就得想办法对付它们。
咱可以多种点树呀,树木就像是空气的“大保镖”,能把这些小坏蛋给抓住呢。
还有啊,咱自己也得注意,出门戴个口罩啥的,给自己多一层保护。
你想想看,要是任由这些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在咱身体里捣乱,那咱的身体能好吗?咱的肺就像个大口袋,要是不停地装进这些脏东西,时间长了,那还不得出问题呀!咱可不能让它们得逞呀!
平时咱也得养成好习惯,家里多打扫打扫,别让灰尘到处飞。
少去那
些污染严重的地方,别给自己找罪受。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小小的颗粒物呀,它们的威力可大着呢!就像那不起眼的小蚂蚁,聚集起来也能造成大麻烦呢!咱得重视起来,保护好自己的呼吸,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总之,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可不是好惹的主儿,咱得和它们斗智斗勇,不能让它们在咱的生活里为所欲为。
咱得行动起来,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咱能呼吸到更干净的空气!大家一起加油吧!。
可吸入颗粒物及其防治
可吸入颗粒物及其防治建议一、可吸入颗粒物的定义: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
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
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
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二、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一般来讲这些微小的细粒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自然尘和无机物灰尘,主要来自裸露地面和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
第二部分是微小的碳粒子,包括有机碳和元素碳,主要来源于锅炉燃煤,柴油车、汽油车尾气排出的烟气,建筑油漆以及烹调食品和烧烤。
第三部分细粒子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经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颗粒物。
这些有害气体也是来自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等。
城市之间、地域之间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大气颗粒物来源结构非常复杂,目前重庆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的各种成分所占比例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三、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直径≤10微米的粒子。
主要由碳元素以及碳的有机化合物微粒组成,它们是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微粒,也称可吸入微粒、可吸入尘或飘尘。
某些颗粒物由于粒径小能被入直接吸入呼吸道内造成危害,尤其是≤2.5微米的细粒子中,Pb、Mn、Cd、Sb、Sr、As、Ni、硫酸盐、多环芳烃等含量较高,在空气中持留时间长,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使污染范围扩大。
一般认为,≤1微米的颗粒主要由挥发的元素均相凝聚而成,主要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盐类(K2SO4、Na2SO4、CaSO4)。
日本学者利用低变质烟煤与褐煤进行研究表明,亚微米级颗粒主要来自于与有机质结合的钙离子,燃烧过程中未能充分聚结。
中国学者王伯春(1997)等的研究发现,细粒飞灰形成的数量随着煤中Fe、K、Na等元素的蒸发量的增加而增加。
四、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1、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
可吸入颗粒物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主要有毒物质
(1)有机化合物。PM10中的有机物有几百种,包括多种多环芳烃(PAHs)及其衍生物和含氧杂环化合物等。(2)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和放射性物质。它们可引起各种金属中毒和放射性污染。(3)硫酸盐与SO2。它们能够削弱肺 功能,并会出现咳嗽和眼刺激症状,浓度过高时会引起急性气管炎、肺水肿和呼吸困难。(4)硝酸盐和NO x。它们 能刺激呼吸道导致粘膜水肿,分泌物过多,削弱吞噬细胞功能。它们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以硝酸或硝酸盐的形式引 起其它器官如心脏、肝脏和胃受损。(5)硅酸盐和SiO2。它们能使肺纤维化,引起肺矽病。(6)生物气溶胶。各种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是鼻黏膜充血、鼻甲肿大、咽充血、过敏性鼻炎及肺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植物花粉和孢子会引起一些人过敏反应,症状包括喷嚏流泪、鼻塞、眼鼻搔痒、哮喘和皮炎等,甚至会发展成为 肺气肿、肺心病等。
可吸入颗粒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有无机离子、微量元素、颗粒元素碳(PEC,有时也称为碳黑)和有机化合物, 有时可吸入颗粒物上还吸附有病原微生物(病毒和细菌)。可吸入颗粒物能长期漂浮于空气中,因此又称为飘尘。 可吸入颗粒物在空气中受重力、浮力和拖曳力的作用,其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和转移则主要取决于颗粒物的粒径大 小。可吸入颗粒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也有一小部分可通过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可吸入颗粒物沉积在人体 呼吸道后,它们的清除、滞留和转移与其粒径、沉积地点有关。一般来说,粒径越小、沉积地点越远,所需的清除 时间就越长,就越易滞留在人体内,越易使毒性物质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室内标准
检测标准
减少措施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及采样器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空气监测和评价,不适用于生产性场所的室内环境。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ulatematter 指能进入呼吸道的质量中值直径为10μm的颗粒物(D50=10μm)。 粒径单位;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aerodynamicdiameter 指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单位密度球具有相同末沉降速度的颗粒直径。 卫生要求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质量中值直径为10μm。
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措施有哪些
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措施有哪些根据科学的解释,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s,缩写:PM10),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各种工业过程(燃煤、冶金、化工、内燃机等)直接排放的超细颗粒物;其二,大气中二次形成的超细颗粒物与气溶胶等。
这些可吸入颗粒物极易沉降,而且容易被阻留在鼻腔和口腔内,而细粒子主要是污染气体经过复杂的多相化学反应转化,或者由高温下排放的过饱和气态物质冷凝,再经碰撞、凝聚、吸附而形成。
PM2.5?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又称为可入肺颗粒,能够进入人体肺泡甚至血液系统中去,直接导致心血管病等疾病。
PM2.5的比表面积较大,通常富集各种重金属元素。
如As、Se、Pb、Cr等。
和PAHs、PCDD/Fs、VOCs等有机污染物,这些多为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危害极大。
那么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措施有哪些呢?提高个人的环保意识,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绿地面积,尽量减小裸露的地面。
城市施工时应注意防止造成大量的扬尘。
驾车的朋友,提倡使用绿色燃料,使用高效润滑油,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有调查显示PM2.5的排放主要来自柴油车。
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煤作为燃料。
用电比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及煤气等燃料相对便宜,改用微波炉、电饭煲等做饭可减少厨房的空气污染。
在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吸烟者不要在室内吸烟,适当养些绿色花草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更多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被人的鼻腔阻拦,小颗粒粉尘可能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这些粉尘被气管和肺部的“巨噬细胞”吞食并消化,巨噬细胞吃不净的那些细菌和病毒还会被白血球消灭掉。
m的颗粒物”。
μm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因此,人们将“可吸入颗粒物”定义为“空气中≤10μm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μ人的鼻子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
m以上的颗粒物去掉,剩下的“可吸入颗粒物”为TM5。
μm以上的颗粒物,剩下的就是“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TM10。
我们经常听到的“可吸入颗粒物”就是这个TM10。
如果将5μ空气中的全部粉尘量为“总悬浮颗粒物”,去掉10
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效应
浓度mg/m3 健康效应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0.29 >0.20 免疫功能改变的阈浓度,居民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开始增加。
0.21 0.15 居住区空气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
<0.16 <0.11 不引起小学生免疫功能改变的阈下浓度,不引起人群呼吸道患病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