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痤疮的外用方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痤疮的外用方

中医治疗痤疮的外用方

中医医治痤疮的外用方中医依据四诊将痤疮主要分为以下三型:1.肺经蕴热怔:主要表现为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枯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医治以清肺凉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枇杷清肺饮,主要药物有:枇杷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勺,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2.脾胃湿热证:主要表现为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拌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医治以清利湿热为主,常用的方剂是芩连平胃散,主要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蛇舌草,茵陈,六一散,生甘草等。

3.血瘀痰凝证:主要表现为痤疮日久,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病症,舌暗苔薄,脉涩。

型多见于长期的慢性痤疮患者。

医治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的方剂是大黄蛰虫散,主要的药物有:大黄,蛰虫,水蛭,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等。

医治痤疮的中药外用方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

西医以其形态不同而分为平常型痤、脓疱型痤疮、结节型痤疮等。

本病在中医学文献中很早就有记载,为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医治服药的同时可依据自己的病情辨证论治,用一些外用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像京珠堂人参玉面膏等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制成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肯定的抑制作用,其他外用方还有:蛇胆霜蛇胆霜是由蝮蛇的胆汁0.5毫升加冷霜或一般雪花膏500克混合调匀即成,每日早晚用温热水冼脸后,均匀涂搽于皮肤处。

蝮蛇胆汁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它含有多种氨基酸,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及参与皮脂代谢,有溶化皮脂作用,医治痤疮有效。

四黄洗剂大黄、黄芩、黄柏各50克,硫黄15克,上药研细末,硫黄先用75%酒精溶化,然后将上药参加500毫升蒸馏水中摇匀,密封1周后备用。

用法:用棉签蘸药外搽,每日4-6次,适用于平常型痤疮和脓疱型痤疮,有消炎祛脂作用。

脓包型痤疮的治疗方法

脓包型痤疮的治疗方法

脓包型痤疮的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医讲究内调外祛,专家建议,可以使用一些外用中药进行治疗,比如粉刺净痘霜。

其中的白芷、贝母、蒲公英等药物有很好的清热除湿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疗面部痤疮。

另外治疗痤疮的药物还有:1清热凉血类药物:生地,当归等;2活血化瘀类药物:桃仁,红花等。

中药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对痤疮部位进行杀菌,加速局部微循环,达到排除体内毒素,恢复内分泌平衡。

2.验方治疗:1桃仁山楂茶:桃仁9克,山楂9克,贝母9克,荷叶半张,绿茶适量。

制法:荷叶洗净,切为片状。

取砂锅容量适宜者,入水1000毫升,加入桃仁、山楂、贝母、荷叶,武火煎至滚开,改文火熬15分钟许,滤去药渣,得汁,复加热滚,以暖瓶盛装备用。

服法:用药液泡绿茶。

每天饮尽,共30天显效。

运用:活血化瘀,消痰软坚,疗粉刺,用于治疗痰瘀互结型粉刺。

2批把清肺饮:土金茶15克,黄波罗15克,婆婆丁15克,越桃15克,金钥匙15克,枇杷叶10克,赤芍15克,乌扇15克,野菊花15克,金银花15克,松蓝15克,大青叶10克,一见喜15克,连翘15克,当归15克,甘草6克,一日一剂水煎服。

十天一疗程。

3消痤饮:穿山甲10克炒、高丽参5克蒸、西红花10克酒炙、金银花15克、丹参20克蜜炙、野菊花20克、连翘15克炒、枇杷叶30克去毛、白芷15克、龙胆草15克。

脓疱红肿加莪术、七叶一枝花,皮疹痒加苦参,结节囊肿加贝母、皂角刺。

运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软坚散结。

随症加减用于各型痤疮。

内服一日一剂水煎服,外用一日一次。

三十天为一个疗程。

3.食疗治疗:1、黑豆仁苏木粥:黑豆100克,粳米100克,益母草30克,苏木15克,桃仁10克,红糖适量。

将益母草、苏木、桃仁等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滤出约500毫升的药液。

然后再将黑豆、粳米加入到装有药液的锅中,另倒入适量清水,煮至粥烂熟,调入红糖后食用。

2、绿豆薏苡仁汤:绿豆25克,薏苡仁25克,山楂10克。

将三种材料洗净后置于锅中,加清水500克泡30分钟后煮开,沸几分钟后停火,不要揭盖,焖15分钟后滤出代茶饮用。

中药治青春痘的外洗方

中药治青春痘的外洗方

中药治青春痘的外洗方青春痘、粉尘,在医学上成为痤疮,中医称之为酒刺、面疮,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大部分都会长青春痘。

那么怎么治疗青春痘呢?中药治青春痘的外洗方有哪些?不如跟着店铺一起来学习青春痘的治疗方法吧!中药治青春痘的外洗方方一材料:鲜马齿苋(干品减半),苍术、蜂房、白芷、陈皮方法:加水煎沸取汁,趁热洗患处,每日3-5次,连洗数日可愈。

方二材料: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明矾方法:加水浓煎,趁热擦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1-3次,连用10天。

每剂药可用5天。

方三材料:丹参、地丁、当归、白芷、半夏方法:加水煎15-20分钟后取汁备用。

使用时,先用温盐水(1%)洗净面部,有脓疱者用针挑破挤净,用手搓面部至有热感后,用药液热气熏脸,后将毛巾浸人药液,拧半干敷脸,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每剂药夏天用2-3天,冬天可用4-5天。

治青春痘的中药偏方[方一]硫黄、川军各等分。

将2味药共研细末,冷开水调敷患处。

主治痤疮。

[方二]士瓜根60克。

捣细为散,以浆水和研成膏,瓷盆中盛贮,临卧洗面后涂之。

本方泻热消瘀,适用于痤疮。

[方三]白果适量。

将药洗净,切开,绞汁,取汁频涂患部,干后再涂,直至汁尽,每日再2—3粒。

本方解毒排脓,平痤除皮,适用于痤疮患者。

[方四]蝮蛇胆汁0.5毫克,雪花膏500克。

将2者混合调匀,每日早、晚先用温水洗脸,待干后涂擦皮损处。

本方消炎抑菌,溶解皮脂,脱色止痒,适用于痤疮。

[方五]浙贝母、白附子、菊花叶、防风、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

将6味为细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药捣为丸,早晚擦面。

本方祛风清热,适用于痤疮、雀斑。

[方六]土茯苓30克,生地榆15克,赤芍10克,黄柏15克,蒲公英、茜草各10克,地肤子、金银花、板蓝根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活血祛湿,适用于痤疮患者。

[方七]赤小豆20克,细辛6克,麻黄3克,银花10克,泽泻8克,茯苓15克,车前子8克,神曲15克,红花3克,甘草6克。

痤疮的中医治疗处方

痤疮的中医治疗处方

痤疮的中医治疗处方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青春期。

中医认为痤疮的产生与肺、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治疗时需辨证施治。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中医治疗痤疮的处方:
1. 清热泻火方
- 材料:黄连、黄芩、黄柏、地黄、知母各10克。

- 用法:将上述药材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 疏肝解郁方
- 材料:柴胡、白芍、川芎、郁金、香附各10克。

-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 健脾化湿方
- 材料:茯苓、白术、陈皮、厚朴、泽泻各10克。

-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4. 滋阴降火方
- 材料:生地黄、玄参、麦冬、玉竹、石斛各10克。

-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5. 养血润燥方
- 材料: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桃仁各10克。

-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6. 外用敷药方
- 材料:金银花、野菊花、黄柏、白芷、薄荷各适量。

- 用法: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用蜂蜜或蛋清调成糊状,敷于痤疮
患处,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 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痤疮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处方。

- 中药治疗需一定时间,患者应有耐心,不宜频繁更换处方。

- 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 若痤疮病情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以上处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长痤疮可外用蛇舌草

长痤疮可外用蛇舌草

河 南 刘 女 士

j 在 , 属 1I I “肺 风 , f,} 镇 痛 、抑 制 雄 一 激 粜 分 泌 的
刺 ” “粉 刺” 等范 畴 ,多 闪情 用 I 眯 } ,也订 川 门化蛇 ‘
波 动 、 郁 结 昕 致 ,饮 食 /f 内 服 j{:夕 洗 治 疗 q 炝 n,J报 道
r {r讣 收JII}.欢迎J。k莉f芝‘箨r】米电 湖 J童索 诟料 电I :079I一864722I6(掖f々 ) I 387(}t}58725小 I
过 食 厚 昧 也 会 敛肺 要捉 的足 ,fff J ffj 部瘴炝 病
热 、外感 风热 毒邪 而 发病 I 较 ,治疗 /f:心过 急 ,一般情 况
此 ,治疗 以清 热 解 薄 、活 m化 下 , 坚持治疗 1个』J以 r
瘀 、排 脓 利 为 手
用 该 方 的 心 时 ,思 『
JJl{ 脱代 药理 研 究 表明 ,广1化蛇
_『 一I I.仃十凡感 染 、抗 、镇 静 、
(山东 郭旭光 )
i…......….…..….…..…......….....…....…....…..….....…....…....…..…..….…..…...……....…...
1 ■愚_ iJq扬f。:一 l I J’大 老窖f n,1&r 我 一,l他咏f }Il1、 农}¨1事嗵》杂志地脚 J 、冲{-f 农+“【 抒遵》地
百 病 她治 l编辑 J、± 』
zh0 LI—X—h0@ 1 63 C0m

@ …………………………………………………………
前 些 日子 ,我 脸上 冒 出很 多红 色的痘 痘 ,有轻微 痛痒 感,到 医院 就 诊 , 医 生说 是 痤 疮 外 用一 些 药 膏 治 疗 后 , 效 果 不是 很 好 后 来 , 朋友给 介绍 了一 个偏 方 :取 白花蛇 舌草51)克 ,水煎服 ,每 日】制 药 ; 渣 加 11)1)(1毫升 水再 煎 ,晾温后搽 洗 患处 ,每 天3次 我试 着用了几 天 j 后 感 觉 见好 , 不知 这 个 方子 能 不心情 愉悦 、 0K允足 、大 便

痤疮的偏方

痤疮的偏方

痤疮的偏方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因为皮肤油脂分泌过旺盛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通常痤疮消失后会留下很多疤痕,所以痤疮成了困扰人们的罪魁祸首,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痤疮呢,现在的很多患者会选择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用偏方治疗,不知道以下偏方对您有没有帮助。

1.香蕉2只,山楂30克,荷叶1张。

将荷叶剪成小块,山楂洗净,香蕉切段。

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食香蕉喝汤。

2.白芷10克,芦荟10克,白凡士林100克,醋10毫升。

先将白芷水煎2次,浓缩取汁10毫升,加醋和白凡士林,再将芦荟研成细粉,加入拌匀即可。

用时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再涂药,一般1~2周即愈。

3.朴安堂粉刺净痘霜适量,净手后,取适量膏体,轻轻涂
抹在患处,每天使用3次。

4、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皂刺10克,生首乌20克,苦参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患者在使用以上偏方治疗痤疮的过程中应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有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生物钟,另外患者的饮食中最好不要有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及水果可以帮助偏方更好更快的达到治疗效果。

消除痤疮的中药经验方

消除痤疮的中药经验方

消痤方组成:枇杷叶、生地、桑白皮各12克,牡丹皮、白花蛇舌草各10克,苦参、黄芩9克,槐米、山楂、土茯苓各15克。

加减:皮肤油腻加茵陈、薏苡仁,大便干结加大黄、枳壳,经前乳房胀痛加香附、柴胡,结节囊肿加夏枯草、贝母。

水煎,每天1剂,分两次服,30天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疗效评定以卫生部制定的《中医皮肤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作为参考标准。

治愈(皮疹全部消退,仅遗留色素沉着)63例,显效(皮疹消退70%以上,不再出现新的皮疹)30例,好转(皮疹消退50%以上,部分出现新的皮疹)24例。

总有效率为79.49%。

药食疗祛痘法:痘痘的位置和伴有的其他症状不同食疗方法也不同,具体有以下九种,患者可以对号入座选择相应食疗方法:1、青春痘初起颜面皮肤潮红者,以草莓1碗,洗净后食用,每日一碗,连食7天,具有疏风清热健脾功效。

2、青春痘伴大便秘结者,用芹菜500克,如常法炒菜,每日3次,食用,连食10-14天,具清热通便作用。

3、青春痘伴小便黄者,用生薏苡仁100克,绿豆25克加水3碗,先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烧至粥状,加白糖适量服用。

每日1 次,连服7日,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4、青春痘颜面皮肤油腻,大便秘结者,用山楂、桃仁(捣泥)各9克,水煎取汁,频频饮服,具有消食化滞通便功效。

5、女性青春痘伴有痛经或月经不调者,用丹皮、益母草、柴胡各15克水煎取汁,入粳米同煮为粥。

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连服1个月,具疏肝活血作用。

6、青春痘皮损周围发红伴疼痛者,以绿茶、金银花各5克用沸水冲泡当茶饮,具清热消炎功效。

7、青春痘药茶:金银花30克、甘草5克,加适量水熬制后,去渣,当茶饮。

8、青春痘食疗:绿豆1两,百合1两,同煮后食用,有一定防治效果。

怎么祛痘?绿豆粉祛痘效果好9、青春痘药方:枇杷叶、桑白皮、荆芥、银花、连翘、黄岑、赤芍、生地、丹皮各三钱、甘草一钱,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穴位按摩祛痘法:姿势:1、手指与穴位的中心呈垂直状态按压。

【偏方】治疗痤疮(青春痘)小偏方

【偏方】治疗痤疮(青春痘)小偏方

【偏方】治疗痤疮(青春痘)小偏方青春痘又称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以粉刺(白头、黑头)、丘疹、胶胞、结节、囊肿性皮肤损害为主,如果伤及真皮可有瘢痕形成。

好发于面部、颌下、肩部、背部、胸部,多发于青春期男女。

一般男性患痤疮比女性严重,且更难治愈。

中医称之为'面胞'“肺风粉刺”。

方一银翘解毒汤【主治】:青春痘【方药】:毛银花、连翘、蒲公英、黄柏各20g,生地、防风、蝉蜕各15g,荆芥、甘草各10g。

【加减】:色素沉着明显者加丹参、赤芍各2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编按】:方中毛银花、连翘、蒲公英、生地清热解毒散结;妙用黄柏,苦寒坚阴,直折相火、蝉蜕,防风、荆芥疏风清热解肌,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泻火,解毒散结之功,具有治病求本,故能收有卓效。

笔者1982年以来,自拟治疗青春痘5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发病年龄13—28岁,病程两月至8年,痊愈的42例,随访两年未复发,色素沉着完全消失1例,好转7例,无效1例,有效率98%,服药最多的12剂,最少的2剂。

[自拟银翘解毒汤治疗青春痘50例临床观察,黄崇伦,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8-15]方二消痘灵内服外敷【主治】:青春痘【方药与用法】:口服西米替丁1片,甲硝唑1片,每日3次,连服7~14d,反复发作者加服红霉素1片,每日3次,连服7~14d。

同时外敷:用75%酒精250mL,已烯雌酚30片,甲硝唑20片,氯霉素针5支,药片研碎调成外用,每日3~5次以上量为1个月的量。

【编按】:全部病例均接受消痘灵内服外敷治疗,86例中,治愈80例占93%,好转5例占5.8%,无效1例。

一般的青春痘患者用消痘灵内服外敷,1~2周即可收到良好的疗效,但用药同时宜饮食清淡,忌食辛辣之物,腊制食品,含脂肪多的食品,含糖分多的食品,及辛味佐料亦不宜多食,应多吃能改善血液微循环和减轻皮肤油腻的食物,如各类新鲜果汁,青菜,番茄,黄瓜,香菇,黑木耳等。

痤疮的治疗常用中药方

痤疮的治疗常用中药方

痤疮的治疗常用中药方中医处方(一)【辨证】脾胃湿热,肺经外感风邪,外邪入里化热,湿热上蒸面部所致。

【治法】祛风,清热,利湿。

【方名】痤愈汤。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皂刺10克,生首乌20克,苦参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中医处方(二)【辨证】内火闭结,气逆于上,风邪外搏,湿邪恣害所致。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利湿。

【方名】美容煎。

【组成】生枇杷叶(去毛)12克,霜桑叶12克,麦门冬12克,天门冬12克,黄芩12克,杭菊花12克,细生地12克,白茅根12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9克,大力子9克,白芷9克,桔梗9克,茵陈9克,丹皮9克,苍耳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5剂为1疗程。

【出处】刘结安方。

中医处方(三)【辨证】脾胃积热,熏蒸于肺,痰瘀聚。

【治法】凉血清热,消痰软坚。

【方名】加味化瘀消坚汤。

【组成】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四)【辨证】肺热郁滞。

【治法】清肺热,行郁滞。

【方名】黄芩清肺饮。

【组成】黄芩9克,当归6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葛根9克,花粉9克,薄荷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五)【辨证】风寒外束,阳气内郁。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痤疮偏方。

【方名】滋阴清热化瘀汤。

【组成】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中医处方(六)【辨证】肺胃湿热,外感毒邪。

治疗痘痘的中药药方

治疗痘痘的中药药方

治疗痘痘的中药药方治疗痘痘的中药药方桑白皮10g 枙子10g 黄莲10g生地15g生大黄10g 黄芩10g 生山楂30g连翘15g 茵陈15 牡丹皮10g 生薏苡仁30g 生甘草6g[功效] 宣肺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症] 寻常型痤疮。

[方二]赤小豆20克,细辛6克,麻黄3克,银花10克,泽泻8克,茯苓15克,车前子8克,神曲15克,红花3克,甘草6克。

煎汤代茶,1日1剂,并用药液清洗患部,早、晚各1次。

本方功能消疮,适用于痤疮。

[方三]土茯苓30克,生地榆15克,赤芍10克,黄柏15克,蒲公英、茜草各10克,地肤子、金银花、板蓝根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活血祛湿,适用于痤疮患者。

1治疗逗逗的中药配方:金银花20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g,白芷、连翘各10g,生甘草6g。

每日1剂,头煎、复煎药液均作口服。

用上方第3煎药液洗脸。

七天一个疗程。

3~4个疗程。

到中药房配药!这张药方对湿热体质引起豆豆超有效,体质肾虚者不可用.银花30克,连翘、黄芩、川芎、当归各12克,桔梗、牛膝各9克,野菊花15克。

水煎服,日1剂。

主治:青春痘、痤疮。

枇杷叶12克,桑白皮、黄芩、生山栀、赤芍、丹皮、连翘各9克,生甘草3克,每天各服一剂,水煎服。

连服10-15剂即除。

银花30克、连翘12克、黄芩12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桔梗9克、牛膝9克、野菊花15克,脓疱红肿疼痛加黄芩9克、黄柏9克、紫花地丁30克;结节囊肿多,加夏枯草30克、牡蛎30克、白芥子9克、丹参30克;头晕目痛加龙胆草12克;便秘加大黄30克;胸胁痛,加柴胡9克;尿黄加白茅根30克;气虚加党参30克;结节、囊肿迁延难消,加三棱9克、莪术9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浙贝母9克;月经不调,加益母草30克、当归9克、丹参12克。

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外用方:1 先清洗面部,去除污垢。

将苦瓜洗净捣烂,涂敷面部,20分钟后洗净。

中医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

中医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

入 粳 米 煮 粥 。每 U 1 , 荆 口服 3次 , 服 3 。 共 O天
2 外 治 法
2 1中 药 制 剂 外 用 法 : 海 华 应 用 中 药 内服 外 敷 加 刺 络 拔 . 李
罐治疗瘦疮 5 O例。内服消痤汤 ( 基本方药组成 : 桑 l 】g 皮 5、
杏 lg 杷 叶 3 g 丹 参 1 g 黄 芩 lg /地 3 g 人 黄 l g O、 0、 5、 O 、t . 0、 ! - O、 双 化 1g 紫 花 地 丁 l g 夏 枯 草 l g 栀子 lg , 疱 重 者 加 5、 O、 O、 O)脓 蒲公英、 白花 蛇 草 , 重 者 加 白鲜 皮 , 脂 溢 出多 者 加 生 白 痒 歧
等 认 为戍 从心 论 治 面部 痤 疮 , 以分 为 心 火 l 可 炎 、 『 e』 5 J 虚 和 心 血 瘀 阻 型 。 心 火 上 炎治 清 心 泻 火 , 办选 甘 办 散 合 藏连 解 毒 汤 加 减 : 地 3 g l草 9 、 竹 叶 9 、 连 9 牛 0、 j ‘ g淡 g黄
24 9
中 陶 美 容 医学 2 1 00年 2月第 l 第 2期 C ieeJunlo A sht dcn .e.0 0 1 9N . 9卷 hns o ra f etecMeiie b2 1. . .o2 i F Vo 1
中医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
Com m on m e h d fChn e e ci e leo m en t o o ies M di n r l ' f aCn of e
1 内 治法
1 1中药 内服法 : . 刘俊 英 J 将瘴疮分 为肺 胃部热犁和牌 I 临床
虚湿 盛 型 。肺 胃 郁 热 治 宜 清 解 肿 胃 、 血 敞 瘀 , 疗 川 I号 活 治 方 : 杷 叶 1 g 白花 蛇 舌 草 2g 生地 黄 lg 萸 芩 lg 桑 f 枇 5、 0、 O、 O、 ] 皮 lg 金 银 花 l g丹 参 1g 生 甘草 6 、 苡仁 l g 夏枯 O、 O、 5、 g慧 O、 1g 煎 服 , 5。 随证 加 减 , 至 痤疮 完伞 消 火 。 虚 湿 盛 治 健 牌 直 脾

偏方治疗痤疮1

偏方治疗痤疮1

偏方治疗痤疮文章目录*一、偏方治疗痤疮*二、如何预防痤疮*三、痤疮饮食禁忌偏方治疗痤疮1、偏方治疗痤疮黄瓜汁涂脸取一根新鲜的黄瓜,将其进行榨汁,过滤掉渣滓,用榨好的汁液加点白醋进行调配均匀。

然后用温水洗脸之后,将其抹在面部,每天三次,每次时间十分钟,之后将其洗干净,这样连续敷半个月会有所见效。

小柴胡汤冬瓜子30g、土茯苓30g、土大黄20g、土牛膝10g、土贝母10g、法半夏10g、牡丹皮10g、月季花10g、玫瑰花10g、黄岑10g、柴胡10g、苍术10g、炒栀子6g。

将上面所有列举出来的材料,用纱布包成一个药材包,然后放在锅中,加入清水浸泡片刻,然后在开火煮至沸腾以后服用。

去痤疮的药方柠檬皮1个、葡萄干适量、甘蔗1一截、甘草10片。

将甘蔗切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和其它材料一起放在锅子中,放下四碗水煎制成两碗左右,即可起锅。

然后每天中午一点左右服用,连续服用3天,脸上的痤疮会有所消减,而且这种方法祛痤疮不会留下印。

芦荟祛痤疮面膜选用30克的芦荟、10克的黄芪以及10克的当归。

将当归和黄芪全部磨成粉等待备用,芦荟取其肉,将其切碎之后与黄芪和当归的粉末混合,再加入少许的水,调成黏糊状,将糊糊摸在面部十五分钟即可,对于缓解痤疮有很好的疗效。

2、痤疮的病因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

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

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3、痤疮临床表现皮损好发于面部及上胸背部。

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

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的典型皮损是约1毫米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毛囊开口。

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着扩张的毛囊开口。

老中医:一剂用鱼腥草、牛蒡子治疗脓疱性痤疮方

老中医:一剂用鱼腥草、牛蒡子治疗脓疱性痤疮方

脓疱,实际上就是含有脓液的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又名痤疮,通常情况下,脓疱愈合之后都会落下凹陷性疤痕。

因此,脓疱还是应当以预防为主。

预防脓疱,平日里应注意卫生,勤换衣,勤洗澡,修剪指甲等,面对痱子、瘙痒等症要及时治疗,以免引起细菌性感染。

如果已经出现了脓疱,应及时治疗,症状较轻者可以通过鱼腥草、牛蒡子来解决。

鱼腥草为民间常用中草药之一,被称为“十药”,意思是说它具有十种药的功效。

鱼腥草素有“代刀草”的称号,实际上就是在反映它的“拔脓”功效。

牛蒡子的油性虽然非常大,但却无臭味,味微苦,入口时和唾液一同敷在脓疱上,疗效非常好。

需要提醒的是,痈疽已溃、脓水清稀的患者不宜使用该方法。

中医治疗痤疮所用的八味中药及验方

中医治疗痤疮所用的八味中药及验方

中医治疗痤疮所⽤的⼋味中药及验⽅痤疮在中医学中被称为 “粉刺”“酒刺”“肺风粉刺”“⾯粉渣”“风刺” 等。

多发于青春期,其特点是颜⾯及胸背⽪肤上发⽣针尖或⽶粒、⾖粒⼤⼩的⽪疹,或见“⽩头”、“⿊头”,或为脓疮、结节、囊肿,因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甚⾄造成疤痕,⾊素沉着⽽损害⾯容。

中医认为痤疮多因体⾎热偏盛,加之饮⾷不节,脾胃蕴湿积热,或外邪侵袭,熏蒸肌肤⽽致,久则⽓⾎凝滞或痰瘀互结,致粟疹累累。

抗痤疮常⽤中药主要有丹参、黄芩、黄柏、⼤黄、硫磺、蒲公英、茵陈、栀⼦、⼤青叶、龙胆草、紫草等。

其中活⾎类丹参及清热类黄芩、黄柏应⽤较多,外⽤硫磺较为常⽤。

现将常⽤的抗痤疮中药和配⽅总结如下:01丹参丹参具有活⾎化瘀、抗炎、抗皱、减肥、保湿的功效。

丹参含有的丹参酮对痤疮杆菌⾼度敏感,并有温和的雌激素样作⽤,可对抗雄激素,有抗炎作⽤,为治疗痤疮的活性成分,丹参酚酸有美⽩、抗衰⽼作⽤。

丹参提取物通过抑制⼈增⽣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抑制转化⽣长因⼦TGF-B1的分泌及胶原合成,⽽发挥抗瘢痕的作⽤,可使瘢痕软化,厚度变⼩。

应⽤:外治:可⽤25%的丹参酮霜,或⽤丹参饮⽚煎⽔熏洗;内服⽅:五参丸《普济⽅》,⼈参、丹参各3g,沙参、苦参、⽞参各30g,上药共研细末,⽤胡桃仁15g,捣碎为丸,如梧桐⼦⼤,储瓶备⽤。

⼝服,每服30丸,茶汤送下,每⽇3次,饭后服。

坚持⽤治疗痤疮效果明显。

②丹参15g,桑⽩⽪、黄芩、⽣栀⼦、牡丹⽪、⾚芍各12g,连翘9g,⽣⽢草3g,⼤黄(后下)6g,⽔煎服,每⽇⼀剂,可祛⾯上痤疮。

02黄芩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解毒作⽤,有抗粉刺、防晒、保湿、抗皱及抗衰⽼美容功效。

黄芩根中含有的黄芩苷、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可清除超氧⾃由基,有抗菌、抗炎作⽤,可治疗痤疮。

外治⽅:①四黄洗剂(《经验⽅》),⼤黄、黄芩、黄连各50g,硫磺15g。

将硫磺先⽤75%的⼄醇溶解,将余药共研细末,上药共⼊500ml蒸馏⽔中摇匀,密封,7⽇后备⽤。

窍门评说:长痤疮可外用蛇舌草(等3则)

窍门评说:长痤疮可外用蛇舌草(等3则)

窍门评说:长痤疮可外用蛇舌草(等3则)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第5期长痤疮可外用蛇舌草前些日子,我脸上冒出很多红色的痘痘,有轻微痛痒感,到医院就诊,医生说是痤疮。

外用一些药膏治疗后,效果不是很好。

后来,朋友给介绍了一个偏方:取白花蛇舌草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药渣加1000毫升水再煎,晾温后搽洗患处,每天3次。

我试着用几天后感觉见好,不知这个方子能不能长期用。

河南刘女士点评:痤疮,属中医“肺风粉刺”“粉刺”等范畴,多因情志波动、肝气郁结所致,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也会导致肺胃湿热、外感风热毒邪而发病。

因此,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排脓利湿为主。

该方中,白花蛇舌草又名蛇舌草、竹叶菜,其味苦,性寒,入心、肺、脾、肝经,可清热解毒,排脓利湿,活血消肿。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感染、抗菌、镇静、镇痛、抑制雄性激素分泌的作用。

临床上,也有用白花蛇舌草内服并外洗治疗痤疮的报道。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面部痤疮病程较长,治疗不应过急,一般情况下,需坚持治疗1个月以上。

用该方的同时,患者还应保持心情愉悦、睡眠充足、大便通畅;酒、韭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甜食最好少吃;禁止用手挤压和刺激患处,少用或尽量不用化妆品。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主治医师郭旭光川芎白芍天麻止头痛最近几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每逢春天我都要头痛好几次,吃了头痛粉效果也不好。

家人四处搜寻,后找到一方,效果明显。

具体如下:川芎、白芍各15克,天麻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服用了几天,头痛不适就消失了。

特推荐给大家。

山西宋先生点评:春季是头痛患者易发病的季节。

春天对应肝脏,五行属木,肝气偏旺,肝火上升到头目,容易引发头痛、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等。

春季多风,气温变化大,风邪夹杂湿邪等从头部侵入人体,可能导致风寒头痛或脑部血脉淤滞而发生头痛。

另外,春天气候转暖,体表的毛细血管因舒展而需要增加血流量,这时脑组织的血流量就会相应减少,容易出现疲乏、嗜睡等症状,严重时也会出现头痛。

治疗痤疮、痔疮的中药偏方概要

治疗痤疮、痔疮的中药偏方概要

说明:以下偏方仅供参考。

1、治疗痤疮,酒渣鼻偏方:凉血清肺饮【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黄芩9克知母9克生石膏30克桑白皮9克枇杷叶9克生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功用】凉血清肺【主治】痤疮,酒渣鼻。

【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大青叶。

【方论】方中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芩、枇杷叶、桑白皮清肺热;知母、石膏清胃热;生甘草清热解毒。

用于脾胃积热,上蒸于肺,而成肺风粉刺,酒刺、酒渣鼻诸证。

2、治疗痔疮的偏方:百草丸【来源】《外科大成,卷二。

【组成】百草霜120克黄芩栀子各30克黄连槐花地榆各15克【用法】上为末,打糊为丸。

每服9克,清汤送下。

【主治】痔疮出血。

生肌凤雏膏【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组成】轻粉末3克乳香末血竭末龙骨末各1.5克【用法】用鸡蛋10余个,煮熟,去白用黄,铜勺内熬油约9克,倾入盏内,加轻粉等四味,和匀。

每日早、午、晚用鸡翎蘸涂疮口内,以膏盖贴。

【功用】生肌长肉。

【主治】痈疽、痔疮溃后,腐肉已脱,新肌未生。

地榆散5 【来源】《仁斋直指》卷二十三。

【组成】地榆黄耆枳壳槟榔川芎黄芩槐花赤芍药羌活各3克白蔹蜂房(炒焦甘草(炙各1.5克【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主治】痔疮肿痛。

二子散【来源】《疡科选粹》卷五。

【组成】木鳖子五倍子各等分【用法】上药共研细末。

调敷。

【主治】痔疮肛门热肿。

防风秦艽汤【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组成】防风秦艽当归川芎生地白芍赤茯苓连翘各3克槟榔甘草栀子地榆枳壳槐角白芷苍术各1.8克【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祛风解毒,清肠止血。

【主治】痔疮便血,肛门坠重作痛。

【加减】便秘者,加大黄6克。

槐花散1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五。

【组成】槐花(炒柏叶(烂杵,焙荆芥穗枳壳(去瓤,细切,麸炒黄【用法】上药经炮制后,各称等分,研为细末,用清米饮调下6克,空腹时服。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下气。

中医治疗痤疮十法

中医治疗痤疮十法

中医治疗痤疮十法古往今来,中医学治疗痤疮的方法很多,现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名师的经验,归纳有十种主要疗法。

1、辨证施治法:辨别皮肤形态和主要兼症,进而确定病位,分型证治。

(1)肺热型:红色、丘疹、丘疱疹和少许脓疱,彼此混杂而生。

治宜宣清肺热法,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药用:枇杷叶、焦山栀、连翘、赤芍、黄芩炒皮、银花、红花、凌霄花等。

(2)湿壅型:皮胀油腻感颇重,丘疱疹、脓疱和少量结节等多种皮疹,散在性丛生在面颊、下颏等部位。

治宜化湿散结法,方用平胃散加减。

药用:苍术、姜半夏、茯苓、陈皮、浙贝母、白花蛇舌草、桔梗、夏枯草等。

(3)毒热型:丘疱疹和脓疱等皮疹,遍布在红彤的颜面上,时有少量黄稠脓液外溢。

治宜清热解毒法,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药用:蒲公英、银花、地丁、白花蛇舌草、连翘、玄参、生石膏、桔梗、赤芍等。

(4)血瘀型:在面部反复出现大小不一的结节,囊肿和疤痕。

治宜活血散结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药用:桃仁、红花、归尾、赤芍、桔梗、蒲公英、虎杖、玄参、天龙等。

(5)冲任失调型:女型患者常在下颏和口周区域,反复发生丘疹、丘疱疹和脓疱,经期前3~5天,上述皮疹明显加重,多数伴有月经不调史。

治宜调理冲任法,方用二仙汤加减。

药用:仙茅、黄柏、仙灵脾、干地黄、乌药、益母草、银花、白花蛇草、当归等。

2、中药提炼剂:近些年来,用中药提炼剂治疗痤疮的报告,日益增多。

如丹参酮(每片0.25克),每日3次,每次四片,连续服药两周,始见好转,6~8周见好,然后维持每日3~4片,无副作用,对寻常性痤疮、囊肿性痤疮的显效率分别为80%和83%,白花蛇舌草注射液2毫升(内含相当于生药4克),肌肉注射,每日1次,10~20天为1疗程,治疗9例均获良效。

3、单验方:多数是在临床应用多年,比较得心应手,药简效宏的验方。

肖延令氏肺风粉刺汤(桑白皮25克,当归、生地、丹皮、赤芍各12克,黄芩、桃仁、红花、茜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经治60例,显效28例,痊愈27例。

『痤疮』中药方--青春痘的治疗小偏方枇杷清肺饮

『痤疮』中药方--青春痘的治疗小偏方枇杷清肺饮

『痤疮』中药方--青春痘的治疗小偏方枇杷清肺饮
痤疮又称“青春痘”、“粉刺疙瘩” 等,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疾病。

临床对120例痤疮患者应用枇杷清肺饮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枇杷清肺饮:枇杷叶、地骨皮、白花蛇舌草各15克,山楂、生地、桑白皮、生石膏各20克,栀子、黄芩、赤芍、牡丹皮各10克,鱼腥草30克,生甘草6克。

加减:湿热者可加薏苡仁20克;丘疹、结节硬肿者加三棱9克;粉刺红肿者加金银花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0 日为1个疗程。

治疗中可用侧柏叶30克,煎水外洗患处,每日1次。

疗效:痊愈82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5%。

点评:痤疮是由于雄激素分泌量增多,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堆积于毛囊内形成脂栓。

中医认为,本病由肺经血热而成,治疗以凉血清热的枇杷清肺饮为主。

方中枇杷叶清肺化痰为主药;石膏、黄芩、栀子、生地、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加强清泻肺热之力;赤芍、牡丹皮清血热、散瘀滞;配以生山楂以助散瘀之力;桑白皮、地骨皮助泻肺热之力。

全方共成凉血清热之功,对痤疮属肺热血瘀者尤为适宜,通过临床加减,配以外用药治疗,对痤疮治疗确有良效。

冯冲。

『中药方集』痤疮方集

『中药方集』痤疮方集

『中药方集』痤疮方集江苏翟德山据《医学教育网》文整理编辑2013-7-20清肺消痤汤治痤疮病症:痤疮为发生于青年面、胸、背部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常伴皮脂溢出。

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肺风粉刺”相类似。

其症状特点为多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

常为毛囊口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

组方: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银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紫花地丁20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生地12克白芷6克生甘草3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饭后服较佳,4周为1疗程。

加减皮损感染重,脓丘疹多者,可加蒲公英、连翘;皮肤油脂多,胸背部皮损多且感立者,可加栀子、苦参;有结节或囊肿性皮损者,可加红花、夏枯草、贝母。

中医妙方治疗“青春痘”很多人进入青春期后,脸上不知不觉地起了很多疙瘩,有时还伴有痒痛有黑色的称为黑头粉刺。

破溃或吸收后可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状疤痕。

少数严重的红疙瘩可出现更大的软囊肿、脓肿,破溃愈合后留下比较明显的疤痕,使颜面皮肤凹凸不平,颜色深浅不一,十分难看。

另外由于雄激素水平不同,一般男子患痤疮比女性严重,且更难治愈。

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祛风、凉血利湿的方法。

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归参丸等,内服可用枇杷叶9克、桑皮9克、苦参9克、赤药12克、丹皮10克、菊花9克、生草9克,水煎服,日服一剂。

大便干燥者,可酌加酒军6—10克;结节性囊肿可酌加贝母10克、凌霄花6克。

外治可用颠倒散,每晚用茶水调后搽患处,白天洗掉。

也可用简便方法:①白花蛇草15—30克,加水煎汤内服,每日或隔日一剂,一天二次。

②仙人掌适量,捣烂,涂敷患处。

每日2次。

③鲜马齿苋、蒲公英、菊花各30克,蜂房10克,水煎汤待温后清洗患处,每日2次。

④鲜槐叶、丝瓜叶各30克,捣烂,涂敷患处。

痤疮——复方黄柏霜药物组成黄柏、黄芩、当归、生首乌与玉竹、知母按2:1。

制剂用法上药用95%酒精浸泡,提取有效成分;浓缩后制成水包油霜剂,含生药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痤疮的外用方
中医根据四诊将痤疮主要分为以下三型:
1.肺经蕴热怔:
主要表现为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治疗以清肺凉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枇杷清肺饮,主要药物有:枇杷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勺,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2.脾胃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拌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常用的方剂是芩连平胃散,主要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蛇舌草,茵陈,六一散,生甘草等。

3.血瘀痰凝证:
主要表现为痤疮日久,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

型多见于长期的慢性痤疮患者。

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的方剂是大黄蛰虫散,主要的药物有:大黄,蛰虫,水蛭,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等。

治疗痤疮的中药外用方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

西医以其形态不同而分为寻常
型痤、脓疱型痤疮、结节型痤疮等。

本病在中医学文献中很早就有记载,为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治疗服药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辨证论治,用一些外用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像京珠堂人参玉面膏等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制成对痤疮丙酸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他外用方还有:
蛇胆霜
蛇胆霜是由蝮蛇的胆汁0.5毫升加冷霜或普通雪花膏500克混合调匀即成,每日早晚用温热水冼脸后,均匀涂搽于皮肤处。

蝮蛇胆汁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它含有多种氨基酸,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及参与皮脂代谢,有溶解皮脂作用,治疗痤疮有效。

四黄洗剂
大黄、黄芩、黄柏各50克,硫黄15克,上药研细末,硫黄先用75%酒精溶解,然后将上药加入500毫升蒸馏水中摇匀,密封1周后备用。

用法:用棉签蘸药外搽,每日4-6次,适用于寻常型痤疮和脓疱型痤疮,有消炎祛脂作用。

消痤膏
夏枯草、羌活、海藻、白芷、僵蚕各6克,黄连1.5克,冰片少许,白蜂蜜60克,痤疮严惩者加旋覆花、晚蚕砂、苦参各6克,如有囊肿或疤痕疙瘩者加密陀僧、滑石各9克,将上药共研细末,人蜂蜜调膏备用,外搽患处,治疗期间宜忌食醇酒厚味及辛燥之物。

硫黄搽剂
由硫黄、赤石脂、密陀僧、樟脑、天仙子、白果各10克,冰
片3克,共研细末,加入75%酒精300毫升中,浸泡5天后备用,外搽患处,早晚各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