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脉波整流并(575v)
12脉波整流
/view/f05a78d850e2524de5187e42.html 串联型12脉波二极管整流器摘要:串联型12脉波二极管整流器是由两个相同的6脉波二极管整流器在直流输出侧串联得到的。
该类型整流器一般用作中压传动系统的变频器的前端。
但一般情况下,12脉波的二极管整流器的总谐波畸变率不能满足IEEE 标准。
关键词:串联型、二极管、整流器变频调速是当今理想的调速方法之一,也是重要的节能措施。
交—直—交变频方式因其优势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大多数的交—直—交变流装置的前置输入部分都采用二极管整流。
随着多脉波整流技术的兴起,各种大功率设备都越来越多的采用多脉波二极管整流器。
1.理论分析假定直流滤波电容d C 足够大,从而可以忽略直流电源d V 中的纹波含量。
在任何时刻(换相过程除外),上、下两个6脉波二极管整流器中各有两个二极管导通,d i 同时经过4个二极管形成回路。
由于两个6脉波二极管整流器的输出为串联连接,二次侧绕组的漏电感也可以认为是串联连接,直流电流的纹波相对较小。
输出直流电流d i 连续,且在每个供电频率周期内包含有12个脉波。
变压器二次侧星形连接的绕组中的电流a i 近似为梯形波,只是在顶端有4个纹波。
变压器二次侧三角形连接的绕组中的电流~ai 和a i 的波形形状相同,只是在相位上相差 30。
由于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上面的绕组都为星形连接,折合后的电流'a i 和折合前的电流a i 波形形状应该相同,只是幅值将减少一半(可根据两个绕组匝数比计算得到)。
而二次侧三角形绕组中折合前的电流~a i 和折合后的电流'~a i 波形会不同。
且一次侧电流与二次侧电流之间存在如下关系:''~a a A i i i += 2. 仿真结果2.1 验证图2.1为12脉波串联型二极管整流器工作在额定条件下仿真所得的电流波形,从上到下依次为一次侧电流A i 、二次侧星形绕组中电流a i 、二次侧三角形绕组中电流~ai 和输出电流d i 。
12脉波整流电路原理
12脉波整流电路原理12脉波整流电路是一种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路。
它通过使用12个二极管和一个中心引线,使得输出电压具有更高的平均值和更低的纹波。
本文将详细介绍12脉波整流电路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脉波整流。
脉波整流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技术。
通常,交流电的电压在正半周和负半周之间交替变化,而直流电的电压保持恒定。
脉波整流电路通过使用二极管来实现这一转换过程。
12脉波整流电路利用了三相交流电的特点。
三相交流电是指由三个相位相差120度的正弦波组成的电信号。
在12脉波整流电路中,三相交流电首先通过一个变压器,将其转换为低电压高电流的形式。
然后,通过连接12个二极管和一个中心引线,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具体来说,当A相的电压最大时,通过A相的二极管将电流导通,此时B相和C相的二极管处于关断状态。
当A相的电压下降到零并开始变为负值时,A相的二极管关闭,B相的二极管导通。
在这一过程中,电流通过负载的方向保持不变,从而实现了整流的目的。
接下来,当B相的电压最大时,通过B相的二极管将电流导通,此时A相的二极管和C相的二极管处于关断状态。
当B相的电压下降到零并开始变为负值时,B相的二极管关闭,C相的二极管导通。
同样地,电流通过负载的方向保持不变。
当C相的电压最大时,通过C相的二极管将电流导通,此时A相和B相的二极管处于关断状态。
当C相的电压下降到零并开始变为负值时,C相的二极管关闭,A相的二极管导通。
电流继续通过负载的方向保持不变。
通过这样的循环过程,交流电被转换为具有更高平均值的直流电。
由于12脉波整流电路中使用了12个二极管,相比于6脉波整流电路,纹波更小,输出电压更稳定。
总结一下,12脉波整流电路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路。
它利用了三相交流电的特点,通过连接12个二极管和一个中心引线,将交流电转换为具有更高平均值和更低纹波的直流电。
这种电路在工业和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用于稳定供电和保护电子设备。
12脉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12脉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12脉整流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装置,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路电能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决定了电路对电网的负载程度。
本文将探讨12脉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来了解一下功率因数的概念。
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有用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用来衡量电路中有用功率的利用效率。
功率因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之间,当功率因数为1时,表示电路中有用功率和视在功率完全一致,电能得到了充分利用;当功率因数为0时,表示电路中只有无功功率,没有有用功率,电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当功率因数为-1时,表示电路中有用功率和无功功率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电能得到了利用,但是产生了无功功率。
12脉整流电路是一种通过多相变压器和多个整流元件构成的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在这种电路中,功率因数的计算与普通单相电路有所不同。
普通电路的功率因数主要由电感和电容元件决定,而12脉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还受到谐波的影响。
在12脉整流电路中,谐波是由于非线性元件(如整流二极管)导致的。
这些非线性元件会引入大量的奇次谐波分量,这些谐波分量会影响到电路的功率因数。
为了减小谐波对功率因数的影响,通常会在12脉整流电路中添加谐波滤波器。
谐波滤波器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元件来滤除谐波分量,提高功率因数。
12脉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还与负载特性有关。
负载特性是指负载对电路的电流响应情况。
在12脉整流电路中,负载通常是电感性负载,其电流响应会引起负载电压的滞后。
这种滞后会导致功率因数的下降,降低电路的功率因数。
为了提高12脉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谐波滤波器,通过滤除谐波分量来改善功率因数。
其次,可以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通过控制逆变器的输出来改善功率因数。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电容负载来提高功率因数,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超过电容的额定值。
总结起来,12脉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是衡量电路电能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受到谐波和负载特性的影响。
12脉波整流电路原理
12脉波整流电路原理
12脉波整流电路是一种高效的电力转换技术,它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同时减少了输出的脉动和谐波。
其原理基于三相交流电源的正弦波形,通过控制三相桥式整流器中的开关管,使得每个半周期内都能够有两个开关管被导通,从而实现了12个脉冲的整流。
在12脉波整流电路中,三相桥式整流器是核心部件。
其由6个二极管和6个可控硅组成,分别连接在三相交流电源的对应位置上。
当交流电源中某一相的正半周时,该相对应的可控硅导通,而其他两个可控硅则不导通。
当另外一相出现正半周时,则对应该相的可控硅导通,而前一个可控硅则停止导通。
如此循环下去,在一周期内就会出现12次开关变化。
由于12脉波整流器中每个半周期都有两个开关管被导通,因此输出端得到了更加平稳的直流输出。
同时,在输入端也减少了谐波污染和功率因数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和保护。
例如,需要对可控硅的触发角度进行控制,以确保输出电压稳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可控硅的损坏和过流保护等问题。
总之,12脉波整流电路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电力转换技术。
其原理基于三相交流电源的正弦波形,在适当的控制下可以实现更加平稳和低谐波的直流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和保护,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12脉波整流变压器结构型式的选择
12脉波整流变压器结构型式的选择
在大型的电化学或电冶金用直流电源系统中,同相逆并联12脉波整流机
组是组成24相、36相、48相整流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
12脉波整流机组主电路的连接型式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由一台整流变压器与两台整流装置组成的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简称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另一种是由置于同一
油箱内的两台完全独立的整流变压器与两台整流装置组成的双机组等值12脉
波整流电路(简称等值12脉波整流电路)。
二者的连接方式如图1、图2所示。
上述两种连接方式的整流电路,对12脉波整流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对
称性以及对网侧谐波电流的影响是不同的,应引起设计人员和用户的注意。
1两种连接方式对谐波电流的影响
理想情况下,12脉波整流电路运行过程中,不会在网侧产生5次和7次谐波电流。
但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由于变压器两个阀侧绕组的输出电压和阻
抗不容易做到很一致,使得运行时存在着严重的负荷分配不均的问题。
需要通过晶闸管相控或饱和电抗器的励磁调节来纠正这种偏差,从而导致二个三相桥晶闸管导通的相位差不能严格地保持为30°,使得网侧仍然存在5次和7 次谐波电流。
对于等值12脉波整流电路,由于变压器两个阀侧绕组的输出电压和阻抗容
易做到一致,而不会破坏12脉波的对称性。
图1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
图2等值12脉波整流电路
2阀侧绕组之间负荷电流分配不均的问题
2.1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其整流变压器网侧只。
两种12脉波整流变压器分析与仿真
两种12脉波整流变压器分析与仿真葛笑寒【摘要】比较两种12脉波整流变压器的结构和设计原理.一种利用阀侧的星三角自动30度移相,电源侧采用延边三角形移相.第二种电源侧采用自耦调压绕组,整流分裂为高低压两套绕组,延边三角形在整流变高压侧,都为三角形联结,在整流绕组的高压侧实现相位的左右移相.前者结构简单,造价较低,电压可调性较差.后者变压器绕组增多,结构复杂,高度、造价增加,但调压灵活,多用于需要频繁调压的领域.【期刊名称】《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8)001【总页数】5页(P10-13,26)【关键词】整流变压器;12脉波整流变压器;三角形连接【作者】葛笑寒【作者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 4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22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功率整流设备普遍应用。
兼具变换电压和隔离作用的整流变压器的应用逐渐增多。
但是,随之带了谐波污染,导致电网波形畸变。
减小谐波的办法主要有有缘电力滤波器、感应滤波技术和多重化整流技术三种[1]。
在大功率整流领域,一般都采用多脉波的整流变压器降低谐波,12脉波整流变压器是经典的整流变压器[2]。
但是,随着电源容量的增大,电压的提升及调压的需求,另外一种12脉波整流变压器也迅速应用。
这种新的12脉波整流变压器的主要特点是,内部整流变压器和调压器绕组共油箱,即高压绕组采用自耦多级调压,低压绕组采用双分裂的独立铁芯的4套绕组,一次采用延边三角形实现移相,阀侧采用三角形接入整流绕组。
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结构的整流变压器,并进行比较。
一、方案一整流变压器结构(一)脉波整流变压器的联结组别目前,常用轴向分裂变压器。
高压绕组星型或者延边三角形连接,低压绕组形成双分裂的星型和三角形联结的绕组接入整流柜,形成12脉波整流[3]。
工业中常把两个12脉波电路并联,形成24脉波电流。
如图1所示1号变压器采用Dy11d0联结,移相7.5°。
双桥十二脉动整流器原理
双桥十二脉动整流器原理0引言十二脉冲整流技术的发展由来已久,早在70年代初期,当大功率可控硅发展成熟之际,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可控硅整流器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谐波电流注入到电网中,随之而来的就是谐波电流对电网中的其它负载产生的影响,为此,人们寻求一种解决方法,希望去除掉整流器产生的谐波电流。
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条件下,只有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是采用两套整流器通过不同相位的叠加,以便消除H5、H7次谐波,也就是12脉冲整流器;另外一种方案就是采用LC型的无源滤波器,试图消除(主要是)H5和(部分的)H7以及少量的其它更高次的谐波。
这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技术。
1十二脉冲整流器原理12脉冲是指在原有6脉冲整流的基础上,在输入端增加移相变压器后在增加一组6脉冲整流器,使直流母线电流由12个可控硅整流完成,因此又称为12脉冲整流。
两个三相整流电路就是通过变压器的不同联结构成12相整流电路。
桥1的网侧电流傅立叶级数展开为:iIA=iIa=2´31/2/p´Id(sinwt-1/5sin5wt-1/7sin7wt+1/11sin11wt+1/13sin13wt-1/17 Sin17wt-1/19sinwt+…)桥II网侧线电压比桥I超前30°,因网侧线电流比桥I超前30°:iIA=2´31/2/p´Id(sinwt+1/5sin5wt+1/7sin7wt+1/11sin11wt+1/13sin13wt+1/17Sin17 wt+1/19sinwt+…)故合成的网侧线电流iA=iIA+iIIA=4´31/2/p(sinwt+1/11sinwt+1/13sin13wt+…)可见,两个整流桥产生的5、7、17、19、…次谐波相互抵消,注入电网的只有12k±1(k为正整数)次谐波,且其有效值与与谐波次数成反比,而与基波有效值的比值为谐波次数的倒数。
12脉波整流电路原理
12脉波整流电路原理1. 引言在电力系统中,交流电是主要的供电方式。
然而,很多电子设备和电路需要直流电来工作。
因此,需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脉波整流电路是一种常用的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的方法之一。
脉波整流电路采用了整流器来实现这个目标。
其中,12脉波整流电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整流器,它能够提供更稳定和纯净的直流输出。
本文将详细解释12脉波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并逐步介绍其工作过程、构成要素以及相关特性。
2. 整流器基础知识在开始讨论12脉波整流电路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关于整流器的基础知识。
2.1 整流器概述整流器是一种将交变信号转换为直变信号的装置。
它通过改变输入信号中负半周和正半周之间的幅值和/或相位差来实现这个目标。
2.2 单相桥式整流器单相桥式整流器是最简单且最常见的整流器类型之一。
它由四个二极管和一个负载组成。
输入信号通过两个并联的二极管,然后再通过另外两个并联的二极管。
这样,无论输入信号的极性如何,都可以得到一个单方向的输出信号。
然而,单相桥式整流器的输出信号仍然包含有交流成分。
为了进一步减小交流成分,我们可以使用12脉波整流电路。
3. 12脉波整流电路原理3.1 构成要素12脉波整流电路由以下几个主要构成要素组成:•变压器•整流桥•滤波电容•负载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构成要素。
3.1.1 变压器变压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
它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合适的电压级别,并提供给整流桥。
变压器通常由一个铁芯和两个或多个线圈组成。
其中,一个线圈称为初级线圈,另一个或多个线圈称为次级线圈。
3.1.2 整流桥整流桥是12脉波整流电路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由四个二极管组成,通常采用硅二极管。
整流桥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中的负半周和正半周分别转换为单方向的信号。
3.1.3 滤波电容滤波电容用于进一步平滑输出信号,减小其交流成分。
它通过在整流后的直流信号上存储能量,并在负载需要时释放能量。
滤波电容的容值越大,输出信号中的交流成分越小。
12脉冲整流
大功率UPS 6脉冲与12脉冲可控硅整流器的区别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UPS 产品部 温顺理一、理论推导 1.6脉冲整流器原理:6脉冲指以6个可控硅(晶闸管)组成的全桥整流,由于有6个开关脉冲对6个可控硅分别控制,所以叫6脉冲整流。
当忽略三相桥式可控硅整流电路换相过程和电流脉动,假定交流侧电抗为零,直流电感为无穷大,延迟触发角a 为零,则交流侧电流傅里叶级数展开为:(1)由公式(1)可得以下结论:电流中含6K ±1(k 为正整数)次谐波,即5、7、11、13…等各次谐波,各次谐波的有效值与谐波次数成反比,且与基波有效值的比值为谐波次数的倒数。
2.12脉冲整流器原理:12脉冲是指在原有6脉冲整流的基础上,在输入端、增加移相变压器后在增加一组6脉冲整流器,使直流母线电流由12个可控硅整流完成,因此又称为12脉冲整流。
下图所示I 和II 两个三相整流电路就是通过变压器的不同联结构成12相整流电路。
...)19sin 19117sin 17113sin 13111sin 1117sin 715sin 51(sin 32+--++--⨯⨯⨯=t t t t t t t I i d A ωωωωωωωπ12脉冲整流器示意图(由2个6脉冲并联组成)桥1的网侧电流傅立叶级数展开为:(1-2)桥II 网侧线电压比桥I 超前30︒,因网侧线电流比桥I 超前30︒(1-3)故合成的网侧线电流(1-4)可见,两个整流桥产生的5、7、17、19、…次谐波相互抵消,注入电网的只有12k ±1(k 为正整数)次谐波,即11、13、23、25等各次谐波,且其有效值与与谐波次数成反比,而与基波有效值的比值为谐波次数的倒数。
...)19sin 19117sin 17113sin 13111sin 1117sin 715sin 51(sin 32+--++--⨯⨯⨯=t t t t t t t I i d IA ωωωωωωωπ...)19sin 19117sin 17113sin 13111sin 1117sin 715sin 51(sin 32+++++++⨯⨯⨯=t t t t t t t I i d IIA ωωωωωωωπ...)13sin 13111sin 111(sin 34t t t I i i i d IIA IA A ωωωπ++⨯⨯⨯=+=二、实测数据分析。
12脉冲介绍
12脉冲整流器原理:
12脉冲是指在原有6脉冲整流的基础上,在输入端、增加移相变压器后在增加一组6脉冲整流器,使直流母线电流由12个可控硅整流完成,因此又称为12脉冲整流。
下图所示两个三相整流电路就是通过变压器的不同联结构成12相整流电路。
12脉冲整流器示意图(由2个6脉冲并联组成)
桥1的网侧电流傅立叶级数展开为:
(1-2)
桥II网侧线电压比桥I超前30°,因网侧线电流比桥I超前30°
(1-3)
故合成的网侧线电流
(1-4)
可见,两个整流桥产生的5、7、17、19、...次谐波相互抵消,注入电网的只有12k±1(k为正整数)次谐波,即11、13、23、25等各次谐波,且其有效值与谐波次数成反比,而与基波有效值的比值为谐波次数的倒数。
12脉波二极管整流器
串联型12脉波二极管整流器摘要:串联型12脉波二极管整流器是由两个相同的6脉波二极管整流器在直流输出侧串联得到的。
该类型整流器一般用作中压传动系统的变频器的前端。
但一般情况下,12脉波的二极管整流器的总谐波畸变率不能满足IEEE 标准。
关键词:串联型、二极管、整流器变频调速是当今理想的调速方法之一,也是重要的节能措施。
交—直—交变频方式因其优势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大多数的交—直—交变流装置的前置输入部分都采用二极管整流。
随着多脉波整流技术的兴起,各种大功率设备都越来越多的采用多脉波二极管整流器。
多脉波二极管整流器有两种类型:串联型多脉波二极管整流器和并联型多脉波二极管整流器。
前者的所有6脉波二极管整流器的直流侧串联输出,主要用在仅需要一个直流供电的中压传动系统的变频器的前端;后者的每一个6脉波二极管整流器给一个单独的直流负载供电,可以用在需要多个独立直流供电电源的串联H 桥多电平逆变器中。
本文主要介绍串联型12脉波二极管整流器。
1.串联型12脉波二极管整流器1.1整流器的结构图1 12脉波串联型二极管整流器简化结构框图12脉波串联型二极管整流器的典型结构简化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两个完全相同的6脉波二极管整流器构成,移相变压器二次侧两个三相对称绕组分别给其供电。
两个整流器的直流输出串联连接。
为了消除网侧电流A i 中的低次谐波,可令变压器二次侧星形连接的绕组的线电压ab V 与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线电压AB V 同相,而变压器 三角形连接的绕组的线电压~~abv 超前AB v 一个相角,即30~~=∠-∠=AB abv v δ二次侧绕组线电压的有效值为2/~~AB abab V V V ==则变压器的绕组匝数比为221=N N 3231=N N图1中的s L 表示供电电源和变压器之间总的线路电感,变压器总的漏电感可在变压器内部设置。
1.2 理论分析假定直流滤波电容d C 足够大,从而可以忽略直流电源d V 中的纹波含量。
12脉波整流电路MATLAB_Simulink仿真及谐波分析
图 5 移相 30°串联 2重联结电路电流波形
将 iA 进行傅里叶分析 ,展开见式 (1)
iA
=
43 π
Id
[
sinωt
-
1 11
sin11ωt
-
1 13
sin13ωt
+
1 sin23ωt + 1 sinωt -
23
25
…
=
43 π Id
sinωt
+
∑ 4 3
π
Id
n = 12k ±1
(-
1) i sinnωt
12 脉动整流 电路 的与 6 脉 动整 流电路 的 THD (谐波失真 )对比见图 6。
4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采用 12脉波整流的联 结方法可以很好地抑制 6脉波整流电路中某些特 定次数的高次谐波 ,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 因此在大容量整流电路中特别是在钢厂电力系统 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
摘 要 :以 12脉波整流电路为研究对象 ,利用 M atlab2Simulink建立模型对其进行仿真 ,并对其产生谐波电流 进行分析和计算 ,阐述了其消谐原理 。并将其与 6脉波整流电路进行了分析对照 ,证明了 12脉波整流电路消 谐的有效性 。 关键词 :整流装置 ;谐波 ;谐波失真 ;仿真 作者简介 :张文斌 ,从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研究 。 中图分类号 : TM76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29529 (2008) 0420070203
整流变压器一次侧a2之和其波形见图5c30串联2重联结电路电流波形11sin11t13sin13t23sin23t25sintth17th19th谐波因相互抵消而被消除a相电流只含有12k1次谐波电流可以消除6脉动整流电路中的7等次数的谐波大大减少了电网中的谐波含量其与6脉动整流电路中的各次谐波幅值对比见表16脉动与12脉动整流电路各次谐波含量对比harmonics1113171923251412pluse1712脉动整流电路的与脉动整流电路的thd谐波失真对比见图612脉动与6脉动整流电路的thd对比由仿真波形和表1的对比关系看出由于采用了移相变压器th17th19th谐波相互抵消只剩下11th13th23th25th谐波相比6脉动整流电路而言12脉动整流电路可以很好的抑制某些特定次数的谐波同时由图6可得12脉动较6脉动的谐波失真更小12脉动整流电路的优势更为明显
12脉波整流
12脉波整流变压器结构型式的选择摘要:介绍了12脉波整流机组中整流变压器两种结构型式的特点和在方案选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大型的电化学或电冶金用直流电源系统中,同相逆并联12脉波整流机组是组成24相、36相、48相整流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
12脉波整流机组主电路的连接型式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由一台整流变压器与两台整流装置组成的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简称“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另一种是由置于同一油箱内的两台完全独立的整流变压器与两台整流装置组成的双机组等值12脉波整流电路(简称“等值12脉波整流电路”)。
上述两种连接方式的整流电路,对12脉波整流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对称性以及对网侧谐波电流的影响是不同的,应引起设计人员和用户的注意。
1两种连接方式对谐波电流的影响理想情况下,12脉波整流电路运行过程中,不会在网侧产生5次和7次谐波电流。
但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由于变压器两个阀侧绕组的输出电压和阻抗不容易做到很一致,使得运行时存在着严重的负荷分配不均的问题。
需要通过晶闸管相控或饱和电抗器的励磁调节来纠正这种偏差,从而导致二个三相桥晶闸管导通的相位差不能严格地保持为30°,使得网侧仍然存在5次和7次谐波电流。
对于等值12脉波整流电路,由于变压器两个阀侧绕组的输出电压和阻抗容易做到一致,而不会破坏1 2脉波的对称性。
2阀侧绕组之间负荷电流分配不均的问题2.1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单机组12脉波整流电路,其整流变压器网侧只有一组绕组,导致两组阀侧绕组间负荷分配不均的原因是Y接和△接这两组绕组间匝比NY/N△偏离,彼此理想空载直流电压Udio不相等,因此,负荷分配不可能平均。
整流变压器阀侧两组绕组间的匝比NY/N△值接近的可取整数比为4/7(偏差1.04%)、7/12(偏差1.02%)、11/19(偏差0.27%)。
由此可见,将NY/N△做成11/19,可使△Udio偏差减到最小,改善电流分配不均问题。
12脉波整流并(575v)
西安龙海电气有限公司12 脉波 KGPS 中频电源控制原理KGPS 系列感应加热晶闸管变频装置是利用晶闸管将三相工频交流电能转 换为几百或几千赫的单相交流电能。
具有控制方便、运行可靠、 效率高等特 点,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本装置采用全数字控制,扫频启动方式, 无须同步变压器等,线路简单,调试方便,负载适应能力强,启动可靠。
应用 于铸钢、不锈钢、合金钢的冶炼,真空冶炼,感应加热等不同场合。
1.主电路原理 1.1 整流电路原理 整流电路主要是将 50HZ 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
由 12 个晶闸管组成的 12 脉 波串联全控整流电路,输入工频电网电压 575V,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实现输出 0~750V 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
(如图)六相 12 脉波全控整流桥工作原理 当触发脉冲在任意控制角时,其输出直流电压为: Ud = 1.35UaCosaX2式中:Ua = 三相进线电压 a-控制角1.2 逆变电路原理:该产品采用了并联逆变器,这种逆变器对负载变化适应能力强,见图(4) 所示。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三相整流电压 Ud 逆变成单相 400-10KC 的中频交流电。
一般,由于功率大小、进线电压等原因,逆变可控硅的数量有,四只、八只、 十六只三种,即采用单管、串管、并管等技术。
但为了分析方便,将其等效为 图(4)电路。
下面分析一下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假设图(4)中,先是①②导通③④截止, 则直流电流 Id 经电抗器 Ld,可控硅①②流向 Lc 谐振回路,Lc 产生谐振,振荡 电压正弦波。
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极性为左正右负,如果在电容器两端电压 尚未过零时之前的某一时刻产生脉冲去触发可控硅③④,此时形成可控硅 ①②③④同时导通状态,由于可控硅③④的导通,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通过可控 硅③④加在可控硅①②上使可控硅①②两端承受反压而关断,也就是说可控硅 ①②将电流换给了③④。
换流以后,直流电流 Id 经电抗器 Ld、可控硅③④反向 流向 LC 谐振回路。
双桥12脉动整流器
12脉冲整流器原理12脉冲整流技术的发展由来已久,早在70年代初期,当大功率可控硅发展成熟之际,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可控硅整流器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谐波电流注入到电网中,随之而来的就是谐波电流对电网中的其它负载产生的影响,为此,人们寻求一种解决方法,希望去除掉整流器产生的谐波电流。
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条件下,只有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是采用两套整流器通过不同相位的叠加,以便消除H5、H7次谐波,也就是12脉冲整流器;另外一种方案就是采用LC型的无源滤波器,试图消除(主要是)H5和(部分的)H7以及少量的其它更高次的谐波。
这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技术。
12脉冲是指在原有6脉冲整流的基础上,在输入端增加移相变压器后在增加一组6脉冲整流器,使直流母线电流由12个可控硅整流完成,因此又称为12脉冲整流。
两个三相整流电路就是通过变压器的不同联结构成12相整流电路。
桥1的网侧电流傅立叶级数展开为:iIA=iIa=2´31/2/p´Id( sinwt-1/5sin5wt-1/7sin7wt+1/11sin11wt+1/13sin13w t-1/17Sin17wt-1/19sinwt+…)桥II网侧线电压比桥I超前30°,因网侧线电流比桥I超前30°。
iIA=2´31/2/p´Id( sinwt+1/5sin5wt+1/7sin7wt+1/11sin11wt+1/13sin13wt+1/ 17Sin17wt+1/19sinwt+…)故合成的网侧线电流iA=iIA+iIIA=4´31/2/p(sinwt+1/11sinwt+1/13sin13wt+…)可见,两个整流桥产生的5、7、17、19、…次谐波相互抵消,注入电网的只有12k±1(k为正整数)次谐波,且其有效值与与谐波次数成反比,而与基波有效值的比值为谐波次数的倒数。
12脉冲是指在原有6脉冲整流的基础上,在输入端、增加移相变压器后在增加一组6脉冲整流器,使直流母线电流由12个可控硅整流完成,因此又称为12脉冲整流。
串联型12脉波二极管整流器
摘要:串联型12脉波二极管整流器是由两个相同的6脉波二极管整流器在直流输出侧串联得到的。该类型整流器一般用作中压传动系统的变频器的前端。但一般情况下,12脉波的二极管整流器的总谐波畸变率不能满足IEEE标准。
关键词:串联型、二极管、整流器
变频调速是当今理想的调速方法之一,也是重要的节能措施。交—直—交变频方式因其优势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多数的交—直—交变流装置的前置输入部分都采用二极管整流。随着多脉波整流技术的兴起,各种大功率设备都越来越多的采用多脉波二极管整流器。
1.串联型12脉波二极管整流器
1.1整流器的结构
图1 12脉波串联型二极管整流器简化结构框图
12脉波串联型二极管整流器的典型结构简化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两个完全相同的6脉波二极管整流器构成,移相变压器二次侧两个三相对称绕组分别给其供电。两个整流器的直流输出串联连接。为了消除网侧电流 中的低次谐波,可令变压器二次侧星形连接的绕组的线电压 与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线电压 同相,而变压器 三角形连接的绕组的线电压 超前 一个相角,即
图2.9 =0.6pu时仿真结果
图2.10 =0.7pu时仿真结果
图2.11 =0.8pu时仿真结果
图2.12 =0.9pu时仿真结果
图2.13 =1pu时仿真结果
图2.14为网侧电流 与THD关系曲线,其中横轴为 (单位为pu),纵轴为THD(单位为%)。MATLAB中绘制曲线的程序为:
>> x=[0.1:0.1:1];
二次侧绕组线电压的有效值为
则变压器的绕组匝数比为
图1中的 表示供电电源和变压器之间总的线路电感,变压器总的漏电感可在变压器内部设置。
1.2 理论分析
假定直流滤波电容 足够大,从而可以忽略直流电源 中的纹波含量。
三相12脉整流器工作原理
三相12脉整流器工作原理一、前言三相12脉整流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器件,可以将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相12脉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二、基本原理三相12脉整流器由两个六脉整流器组成,每个六脉整流器都由六个二极管组成。
其中一个六脉整流器的输入为A、B、C三相交流电,输出为正极和负极;另一个六脉整流器的输入为A+120°、B+120°、C+120°三相交流电,输出也为正极和负极。
两个六脉整流器的输出并联在一起,形成了三相12脉整流器的输出。
在正向半周中,当输入A相电压高于B相和C相时,D1导通,D4截止;当输入B相电压高于A相和C相时,D3导通,D6截止;当输入C相电压高于A相和B相时,D5导通,D2截止。
这样就实现了对输入交流信号进行了单向导通。
在反向半周中,则与正向半周恰好反过来。
例如,在反向半周中当输入A相电压低于B相和C相时,D1截止,D4导通;当输入B相电压低于A相和C相时,D3截止,D6导通;当输入C相电压低于A相和B相时,D5截止,D2导通。
这样就实现了对输入交流信号进行了单向导通。
三、具体过程1. 正向半周(1)当输入A相电压高于B相和C相时,D1导通,D4截止。
此时正向半周的输出为Udc1=VA-VB。
(2)当输入B相电压高于A相和C相时,D3导通,D6截止。
此时正向半周的输出为Udc2=VB-VC。
(3)当输入C相电压高于A相和B相时,D5导通,D2截止。
此时正向半周的输出为Udc3=VC-VA。
(4)将三个输出求和得到正向半周的总输出:Udc=Udc1+Udc2+Udc3=VA-VB+VB-VC+VC-VA=0。
因此,在正向半周中输出为0。
2. 反向半周(1)当输入A相电压低于B相和C相时,D1截止,D4导通。
此时反向半周的输出为Udc1=-VA+VB。
(2)当输入B相电压低于A相和C相时,D3截止,D6导通。
此时反向半周的输出为Udc2=-VB+VC。
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技术第3章第3节12脉波整流机组整流电路及其工作特性
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技术
图3.28 整流器负载特性曲线
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技术
对于带平衡电抗器的12脉波整流电路的整流器 [见图3.27(c)],当负载电流Id达到一定数量, 即平衡电抗器激磁电流增大,平衡电抗器产生的感 应电势(Ub)足够大,致使12脉波整流电路两组整 流桥并联工作。这时的负载电流称为临界电流 (Idg)。当Id<Idg时,平衡电抗器失去使两组整 流桥任何时间都并联运行且均担负一半负载电流 (1/2Id)的作用。
(b)十二相电压相量(表示反相电压)
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技术
按不同负载电流下,上述12脉波整流电路的工 作原理、工作状态和基本特性,分别分析如下: 1. 负载电流Id<Idg(临界电流)时的工作状态与 特性
整流器工作时输出的整流电压Ud与负载电流Id 之间呈某种函数曲线下降特性变化,如图3.28所示。
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技术
两组整流桥任意时刻并联工作的必要条件是, 导电时刻两组桥路同时并联导电支路的电压必须相 等且数值最大。考察波形图中t 3 ~ 4 ( / 6) 期间内 的导电情况,RCT1桥的D1、D6整流管和RCT2桥的、 的分别作用下同时并联导电,在 整流管在 uab 与 uab ,加在平衡电抗器或换 3 ~ ( /12)期间内, uab uab ,于是在Lp 相电抗两端的电压为电压差 ub uab uab 各一半的绕组中产生相等的感应电压ub/2(总电压 为ub),其等效电路如图3.30(f)所示
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技术
ub的方向力图使两导 电支路线间电压相等,也 就是使整流电压ud相等, 故为
ub / 2 ud uab ub / 2 uab
(f)均衡电流ib流通等值电路
6脉波12脉波整流电解电容计算2%
12脉波整流母线电压极值及不同母线电压波动率时的电解电容容量计算图1 图21V t ω=,2120)o V t ω=-,3240)o V t ω=-,430)o V t ω=-,5150)o V t ω=-,6270)o V t ω=- U 为线电压有效值.12120)o PG U V V t t ωω=-=-,整理得:sin(30)PG U t ω=+,(,)62t ππω∈65270)150)GN U V V t t ωω=-=--,整理得:sin(60)GN U t ω=+,(0,)3t πω∈sin(30)sin(60) 2.73sin(45)PN PG GN U U U t t U t ωωω=+=++=+,(,)63t ππω∈ 当6t πω=或3t πω=时PN U 最小,最小值为min 2.64PN U U =.当4t πω=时PN U 最大,最大值为max 2.73PN U U = 以1140V ,110KW 变频器为例说明,本变频器拓扑结构采用12脉波整流结构,需要移相输入变压器,变压器输入线电压为1140V ,输出为2组相位角差30度,且每组线电压均为570V 的三相交流电.由此可知正常输入电压工作时12脉波整流时的母线电压:max 2.735701556PN U V =⨯=(仿真结果1551V),min 2.645701505PN U V =⨯=(仿真结果1512V),max min 51PN PN PN U U U V ∆=-=,母线电压变化率为max3.3%PN PN U U ∆= 当母线电压允许变化率为2%时,则31PN U V ∆=,此时的min 1525PN U V =,因此要想满足电压最小为1525V 则需要在母线上并联电解电容.电容计算过程如下:为方便计算将输出功率为P 的变频器,等效成为纯电阻R ,则22max 155622110000PN U R P ===Ω. 图2中max PN U 对应的时刻10.83t ms =,min 1525PN U V =对应的时刻为2t ,则2t 可由以下公式求得,2.73sin(45) 2.73(12%)U t U ω+=-,(,)63t ππω∈,则2 1.86t ms =(仿真结果1.89ms) 由电容充放电公式21()2.73 2.73(12%)t t U e U τ--=- 带入数值得, 31.0310220.98C e --⨯=,2340C F μ=.由此得出结论: 1140V ,110KW 拓扑结构采用12脉波整流的变频器,要想母线电压变化率控制在2%以内,则母线上的电解电容至少要在2340F μ以上. 实际应用中输入电压允许最大有15%+波动则最大母线电压为1790V ,而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一般为额定电压的60%~80%较为合适.所以选择18颗4700uF/400V 的电解电容串并联(6串3并)得到,总的电容容量为2350F μ,大于2340F μ.总的耐压为2400V ,大于1790V ,而工作电压此时为电容额定电压的65%.仿真结果:当2350C F μ=时,母线最小电压约为1517V,仿真波形见下图.6脉波整流母线电压极值及不同母线电压波动率时的电解电容容量计算图3:三相交流全桥整流后的波形由图3得到a U ,b U ,c U (相电压)的数学表达式如下:a U t ω=,120)b U t ω=-,240)c U t ω=- 当(~)62t ππω∈时,120)PN a b U U U t t ωω=-=- ,整理得:sin(30)PN U t ω=+,(~)62t ππω∈ 当6t πω=或2t πω=时PN U 最小,最小值为min 2PN U =,当3t πω=时PN U 最大,最大值为max PN U = 以1140V ,110KW 变频器为例说明,本变频器拓扑结构采用6脉波整流结构,输入线电压为1140V .由此可知正常输入电压工作时6脉波整流时的母线电压:max 11401612PN U V =(仿真结果1604V),min 114013962PN U V ==(仿真结果1399V),max min 216PN PN PN U U U V ∆=-=,母线电压变化率为max 13.4%PN PN U U ∆= 当允许母线电压变化率为2%时, min 1612(12%)1580PN U V =⨯-=,因此要想满足电压最小为1580V 则需要在母线上并联电解电容.电容计算过程如下:为方便计算将输出功率为P 的变频器,等效成为纯电阻R ,则22max 161223.7110000PN U R P ===Ω 由图3中max PN U 对应的时刻10t ms =,min 1580PN U V =对应的时刻为2t ,则2t 可由以下公式求得,sin(30)(12%)t ω+=-,(,)63t ππω∈,则2 2.7t ms =21()(12%)t t e τ--=- 带入数值得, 32.71023.70.98C e --⨯=,5640C F μ=.由此得出结论: 1140V ,110KW 拓扑结构采用6脉波整流的变频器,要想母线电压变化率控制在2%以内,则母线上的电解电容至少要在5640F μ以上. 实际应用中输入电压允许最大有15%+波动则最大母线电压为1854V ,而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一般为额定电压的60%~80%较为合适. 所以选择25颗5600uF/400V 的电解电容串并联(5串5并)得到,总的电容容量为5600F 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总的耐压为2000V,大于1854V,而工作电压此时为电容额定电压的81%.仿真结果:当5600C F μ=时,母线最小电压约为1558V, 仿真波形见下图.不同容量电解电容单价(EPCOS 品牌)4700uF/400V: 138元5600uF/400V:200元。
西华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试卷复习
西华大学课程考核试题卷( A 卷) 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技术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课程代码: 6003549 试卷总分: 100 分2012~2013第2学期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1、 目前常用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有哪些?答:GTO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R(电力晶体管)、MOSFET(电力场效应晶体管)、IGBT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2、 目前常用的半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有哪些?答:普通晶闸管、FST (快速晶闸管)、TRIAC(双向晶闸管)、RCT(逆导晶闸管)、LTT(光控晶闸管)3、 在电力电子电路中, 除了电力电子器件参数选择合适,驱动电路设计良好,也需要采用合适保护措施,措施有哪些?答: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缓冲电路、电气隔离4、 在电力电子电路中, 电子电子装置发生过电压的原因是什么? 答:外因过压(操作过压、雷击过压)、内因过压(换相过压、关断过压)5、 教材中给出了四种典型的软开关电路,它们名称分别是哪些?答:零电压开关准谐振电路、谐振直流环、移向全桥零电压开关 PWM 电路、零电压转换 PWM 电路6、 在基本的隔离斩波电路中,教材给了哪几类?,其中哪些是升压、哪些是降压、哪些是升降压?输入、输出之间的极性关系?答:7、 在基本的隔离直流变换电路中,教材给了哪几类?,其中哪些是双端电路、哪些是单端电路?答:正激电路、反激电路、半桥电路、全桥电路、挽推电路,单端电路(正激电路、反激电路),双端电路(半桥电路、全桥电路、挽推电路)8、 教材中给出的 4 种换流,其中哪些属于外部换流,哪些属于内部换流。
答:器件换流、电网换流、负载换流和强迫换流,内部换流(器件换流、强迫换流),外部换流(电网换流、负载换流)二、单相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1、 教材中给出了 6 种基本斩波电路(非隔离的直流—直流变流电路),以下哪个不是基本升降压斩波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龙海电气有限公司12 脉波 KGPS 中频电源控制原理KGPS 系列感应加热晶闸管变频装置是利用晶闸管将三相工频交流电能转 换为几百或几千赫的单相交流电能。
具有控制方便、运行可靠、 效率高等特 点,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本装置采用全数字控制,扫频启动方式, 无须同步变压器等,线路简单,调试方便,负载适应能力强,启动可靠。
应用 于铸钢、不锈钢、合金钢的冶炼,真空冶炼,感应加热等不同场合。
1.主电路原理 1.1 整流电路原理 整流电路主要是将 50HZ 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
由 12 个晶闸管组成的 12 脉 波串联全控整流电路,输入工频电网电压 575V,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实现输出 0~750V 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
(如图)六相 12 脉波全控整流桥工作原理 当触发脉冲在任意控制角时,其输出直流电压为: Ud = 1.35UaCosaX2式中:Ua = 三相进线电压 a-控制角1.2 逆变电路原理:该产品采用了并联逆变器,这种逆变器对负载变化适应能力强,见图(4) 所示。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三相整流电压 Ud 逆变成单相 400-10KC 的中频交流电。
一般,由于功率大小、进线电压等原因,逆变可控硅的数量有,四只、八只、 十六只三种,即采用单管、串管、并管等技术。
但为了分析方便,将其等效为 图(4)电路。
下面分析一下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假设图(4)中,先是①②导通③④截止, 则直流电流 Id 经电抗器 Ld,可控硅①②流向 Lc 谐振回路,Lc 产生谐振,振荡 电压正弦波。
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极性为左正右负,如果在电容器两端电压 尚未过零时之前的某一时刻产生脉冲去触发可控硅③④,此时形成可控硅 ①②③④同时导通状态,由于可控硅③④的导通,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通过可控 硅③④加在可控硅①②上使可控硅①②两端承受反压而关断,也就是说可控硅 ①②将电流换给了③④。
换流以后,直流电流 Id 经电抗器 Ld、可控硅③④反向 流向 LC 谐振回路。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继续按正弦规律变化,而电容器两端电压极性为左负右正,负载回路中的电流也改变了方向。
当电容器右端的正电压要 在过零前的某一时刻再将可控硅①②触发导通,再次形成可控硅①②③④同时 导通状态。
可控硅③④承受反压关断,可控硅①②继续导通,着就完成了一个 工作循环。
从上述工作过程可以看出,当可控硅①②导通时电流由一个方向流 入负载,可控硅①②和③④相互轮流导通和关断,就把一个直流变成了交流, 可控硅①②与③④每秒钟交替工作的次数也就决定了交流电输出的频率。
1.3 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是由电抗器担任的,其作用有三: ■ 滤波作用——三相交流进线电压经三相全控整流桥整流后,成为 300Hz 的脉动直流电压信号,由于电抗器的存在,经其滤波滤波后电压变为 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信号。
■ 隔离作用——将整流端的直流电压信号与逆变端的交流电压信号进行 隔离。
■ 限流作用——电抗器是一个电感量较大的电感,当逆变侧发生短路或电 流冲击时,限制电流的迅速上升,防止对整流电路和电网的冲击。
6.1.4 负载电路负载电路是由补偿电容器 C 和负载电感 L 组成的 LC 谐振电路,其工作过 程已在分析逆变电路时讲过。
负载电路的主要形式由,平压电路和升压电路两 种,如(图 5)、(图 6)所示。
图(5)平压式负载电路图(6)升压式负载电路图中:Un ——逆变器的输出端 LD1——泄放电感 DIP-1 可关掉此调节器。
IC19B 构成逆变角调节器,其输出由 IC19C 为钳位限幅。
6.2.4 逆变部分工作原理 该电路逆变触发部分采用的是扫频式零压启动,由于自动调频的需要,虽 然逆变电路采用的是自励工作方式,控制信号也是取自负载端,但是主电路上无 需附加启动电路,不需要预充磁、预充电启动过程,因此,主电路得以简化,但 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控制电路较为复杂。
启动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在逆变电路启动之前,先以一个高于槽路谐振频 率的它激信号去触发逆变可控硅,当电路检测到中频信号时,便控制它激信号 的频率从高向低扫描,当它激信号的频率下降到接近槽路谐振频率时,中频电 压便建立起来,并反馈到自动调频电路。
自动调频电路一旦投入工作,便停止 它激信号的扫描,转由自动调频电路控制逆变引前角,使设备进入稳态运行。
若一次启动不成功,即自动调频电路没有抓住中频电压反馈信号,此时, 它激信号便会一直扫描到最低频率,重复启动电路一旦检测到它激信号进入到 最低频段,便进行一次再启动,把它激信号在推到最高频率,重新扫描一次, 直至启动成功。
重复启动的周期约为 0.5 秒钟 ,完成一次启动到满功率的时间 不超过 1 秒。
逆变部分工作原理 该电路逆变采用的是扫频式软启动。
在逆变电路启动前,先以高于槽路谐 振频率的它激信号去触发逆变可控硅〔KK〕当电路检测到主电路电流时,便控 制它激信号从高到低扫描,当它激信号的频率下降到接近槽路谐振频率时中频 电压便建立起来,并反馈到自动调频电路。
自动调频电路一旦投入工作,便停 止它激信号的扫描,转由自动调频电路控制逆变引前角,使设备进入稳态运行。
4.若一次启动不成功,它激信号便会一直扫描到最低频率,重复启动电路投 入工作,重新扫描一次,直至启动成功。
重复启动的周期约为 0.5 秒。
二.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启动过程: ■ 按“控制电源合”按钮接通控制电源。
■ 等主电路延时合闸后,对应指示等亮。
■ 按“中频启动”按钮启动中频。
■ 顺时针略旋点调功电位器,可看到直流电流表上下摆动,这是逆变器 在自动进行扫频工作,当扫描频率接近主回路谐振频率时,锁相环锁 定,启动成功。
■ 旋调功电位器升功率,进行正常工作 2.停机过程: ■ 逆时针旋调功电位器至最小 ■ 分断“中频停止”开关 ■ 按“主电路分”按钮分断主电 ■ 按“控制电源分”按钮分断控制电源 3.注意事项: ■ 电源在每次启动前应先检查各冷却水是否正常,有无漏水现象; ■ 调功电位器是否返回最小位, ■ 在运行中 频繁发生过流、过压现象应认真检查,是否存在短和打火现 象。
三. 控制板各指示灯代表的状态(新版已经全汉字标注) 代号 状态 O.C 过电流指示 O.V 过电压指示 L.V 欠压指示 WPL 水压不足 VLOP 电压环投入 POW 缺相指示 Φmax 逆变角太大〔启动成功后熄灭〕 Φmin 逆变角太小〔启动时闪烁〕 四. 各电位器的作用 W1〔VF〕 —调节限电压值和电压保护值;逆时针增大整定值 W2〔IF〕 —调整限电流值和电流保护值;逆时针增大整定; W3〔Φmin〕 —调整最小逆变角; 逆时针增大整定值 W5〔Φmax〕—调整最大逆变角; 顺时针增大逆变角W4〔αmax〕 —调整整流脉冲最大移相范围; 逆时针增大移相范围 一般出厂调好,不能再调。
W6〔Fmax〕 —调整最高启动频率; 逆时针频率增大 W7〔F〕 —校正频率表读数 逆时针减小读数 W8 —调整整流脉冲的起始位置。
逆时针减小读数 一般出厂调好,不能再调。
W9 电流平衡修正微调。
五. 动态运行调试: 1. 整流电路调试 将+24V 端子线断开,以便取掉逆变脉冲。
打开控制电源,合主电路, 将调功电位器旋到最小位置,打开启动开关。
此时,整流电压波形处于 半关闭状态,顺时针调节调功电位器是 KP 可控硅全开放; α = 0°既 U 直= 1。
35×U 进 U 直 = 1。
35×U 进×COSα α 为控制角〔120°~0°〕 U 中频=1.1×U 直/CosΦ Φ-逆变角 3.在轻载下整定输出电压。
在这项调试中可见到阻抗调节器起作用, 即直流 电压到一定值,不再上升,而中频输出电压却还能继续随调功电位器的旋 大,而继续上升。
调节电压限制电位器使电压到要求值。
过压保护值为该 电压的 1.2 倍。
4.在重载下整定最大输出电流。
此项调试要求负载越重越好, 调节电流限制 电位器使直流电流到额定值。
这时过流保护值是额定值的 1.3 倍。
5.如果调试过程中出现逆变角调不小(中频电压和直流电压的比值相差很 大,并调节不动)的情况,在排除了槽路谐振频率过低的情况后,应检查 逆变可控硅是否都工作了,或者是逆变触发线是否接反了,当三只可控硅 工作时就会出现逆变角过大现象。
四 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1.维修前的准备 1.1 维修时所需的工具有:万用表、20 兆以上双踪示波器、电烙铁、螺丝刀、 扳手等。
1.2 维修时所需要的资料有:设备有关电气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1.3 维修前应首先了解设备的故障现象,出现故障时所发生的情况,以及查看设 备的记录资料。
1.4 准备一些易损和常用的元器件。
2.常见故障的维修 2.1 故障现象: 设备无法启动,启动时只有直流电流表有指示,直流电压、中频电压表均无指 示。
故障分析及处理: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故障现象,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2.1.1 逆变触发脉冲有缺脉冲现象――用示波器检查逆变脉冲(最好在可控硅的 AK 上检查),如发现有缺脉冲现象,检查连线是否有接触不良或开路,前级是 否有脉冲输出。
2.1.2 逆变可控硅击穿――更换可控硅,并检查可控硅损坏原因(有关可控硅损 坏原因参见后面的可控硅损坏原因分析)。
2.1.3 电容器击穿――拆除损坏的电容器极柱。
2.1.4 负载有短路、接地现象――排除短路点和接地点。
2.1.5 中频信号取样回路有开路或短路现象――用示波器观察各信号取样点的 波形,或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各信号取样回路的电阻值,查找开路 点或短路点。
2.2 故障现象: 启动较困难,启动后中频电压高出直流电压的一倍,且直流电流过大。
故障分析及处理: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有: 2.2.1 逆变回路有一只可控硅损坏――当逆变回路有一只可控硅损坏时,设备有 时也可启动,但启动后会出现上述故障现象,更换损坏的可控硅,并检查损坏 原因。
2.2.2 中频信号取样回路有开路或极性错误现象――这种原因多在采用交角法 的线路中,中频电压信号开路或在维修其它故障时将中频电压信号的极性接反, 均会造成此故障现象。
2.2.3 逆变引前角移向电路出现故障――中频电源的负载是呈容性的,即:电流 超前于电压。
在取样控制电路中,都设计有移相电路,如果移相电路出现故障 也会造成此故障现象。
2.3 故障现象 启动困难,启动后直流电压最高只能升到 400V,且电抗器震动大,声音沉闷。
故障分析及处理:这种故障是三相全控整流桥故障,其主要原因是: 2.3.1.整流可控硅开路、击穿、软击穿或电参数性能下降――用示波器观察各整 流可控硅的管压降波形,查找损坏的可控硅后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