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27•【字号】赣府厅字〔2017〕63号•【施行日期】2017.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17〕6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5月27日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文件精神,加快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改革,推进秀美江西建设,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为总纲,按照“明晰事权落实责任、健全制度统筹规划、科学监测创新驱动、综合集成测管协同”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江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具体目标。

理顺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机制。

制定符合江西省情的地方配套管理政策和措施,初步建立与江西省情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和机制,明确各级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基本形成“省级与地方监测相结合、企业自测为补充”的工作格局。

(完整word版)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说明(定稿共同印发稿)20070807

(完整word版)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说明(定稿共同印发稿)20070807

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西省水利厅编制江西省环境保护局二00六年七月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责任人员名单江西省水利厅审定:孙晓山审核:张杰主要编制人员:祝水贵李长孙龚新邢久生吴小益江西省环境保护局审定:许苏卉审核:谭今来何纪力主要编制人员:罗国全谭斌刘尖清陈小兰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说明及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拟定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拟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水利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编制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流域以外的跨省、跨县江河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编制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应当包括水体的环境功能要求。

2000年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利部“三定方案”规定,水利部下达了《关于在全国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同时下发了《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和《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

根据上述两个技术大纲的要求以及长江和珠江流域机构的安排,江西省水利厅于2000年6月组织了全省水功能区划编制工作。

2001年7月完成了《江西省水功能区划报告》,2002年7月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的评审。

根据评审意见及水利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和技术细则的要求,对水功能区划进行了修改和补充.1991年,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在全省开展划定水体功能区工作报告的通知》(赣府厅发[1991]100号)要求,江西省环保局布置和组织开展了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审办法》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审办法》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审办法》的通知发布部门 :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文字号 : 赣环环评〔2021〕23号发布日期 : 2021.04.03实施日期 : 2021.04.03时效性 : 现行有效效力级别 : 地方规范性文件法规类别 : 环保综合规定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审办法》的通知(赣环环评〔2021〕23号)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审办法》已经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4月3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审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环评审批质量和审批效率,严把环评审批关,合力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我厅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联审以会议形式进行,如遇疫情防控等特殊情况,经领导同意后也可采用书面会签形式进行。

第三条环评联审会议以专题会形式召开,由分管环评的厅领导主持,厅环评处具体承办。

第四条环评联审会议由厅环评处有关人员及厅综合处、水处、大气处、土壤处、固体处、气候处、执法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固定参加,遇特殊项目可视情邀请厅生态处、辐射处等其它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因故不能参加的需向主持会议的厅领导提出请假申请。

第五条环评联审会议原则上每月初召开一次,遇重点项目或紧急项目时,经请示厅领导同意后可随时召开。

第六条提交环评联审会议审查的对象为已受理待审批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建设项目。

第七条厅环评处应于联审会前3个工作日向厅有关处室局、单位送达上会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意见和项目清单。

第八条评估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环评联审会议并进行汇报,重点汇报项目概况、环保措施、评估基本结论、存在的问题风险以及对于项目的意见建议等内容,汇报文件格式见附件。

第九条各部门参会人员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核把关并发表意见,因故不能参会人员应在会前向会议召集厅领导及厅环评处提交书面意见,逾期未提交的视为无意见。

江西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评价

江西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评价

的 适 合 于 我 国不 同 区域 实 情 的“ 型 社 会 ” 价 指 标 体 两 评 系 研 究 明显 不 足 。 。 综 合 当前 对 “ 型 社 会 ” 相 关 研 究 , 者 认 为 “ 两 的 笔 两 型社会” 指在一定 的区域范 围 内, 是 以一 定 的经 济 增 长
产 总值增长 了 1 O多倍 , 矿 产 资 源 的 消 耗 却 增 长 了 4 但 O
的 政 策 和 建议 。
关 键 词 : 源 节 约 ; 境 友 好 ; 型 社 会 ; 价 ; 西 省 资 环 两 评 江 D :0 3 6 /.sn 1 0 —3 8 2 1 . 5 0 7 OI1 . 9 9 ji . 0 17 4 . 0 0 . 2 s 1
中 图 分 类 号 : 1 7 5 F 2.6
第2 卷 第5 8 期







Vl128N o. 0. 05 M a . O1 r2 l
2 1年 3 0 1 月
S i n e& Te hn og og e sa d olc ce c c ol 型 和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发 展 状 况 综 合 评 价
多倍 J 0 3年 , 国 的 GDP不 到 世 界 的 4 , 一 次 。2 0 我 而
性 能 源 消耗 却 占世 界 的 9 2 ; . 目前 我 国单 位 产 值 能 耗
约 为 世 界 平 均水 平 的 2倍 多 , 美 国 的 4 3倍 , 国 和 是 . 德 法 国 的 7 7倍 , t 的 1 . . E本 1 5倍 。在 生 态 环 境 方 面 , 随着 社 会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 国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日趋 严 我 重 , 达 国 家 上 百 年 工 业 化 过 程 中 分 阶 段 出 现 的 环 境 发 问题 , 我 国 近 2 在 O多 年 来 集 中 表 现 出 来 , 现 出结 构 呈 型 、 合 型 、 缩 型 的 特 点 。联 合 国《 0 2年 中 国 人 复 压 ] 20

2007年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上饶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08-5-222007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功坚克难,奋力拼搏,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上饶建成江西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功能的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型经济和“三化”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突破500亿元大关为52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42.1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187.6亿元,增长10.7%。

三次产业结构为18.6∶45.9∶35.5,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人均水平进一步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227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74美元,比上年增加186美元。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7.1亿元,增长17.2%,占GDP的比重达56.3%,提高1.7个百分点,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007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长加快。

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全年财政收入55.4亿元,增长34.9%,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达到1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1亿元,增长26.2%。

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长较快,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4.2个百分点,达到84.4%;增值税增长43.9%,营业税增长17.4%,企业所得税增长94.8%。

财政支出93.25亿元,增长36.2%。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8.9%,教育支出增长4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01.9%,环境保护支出增长104.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77.3%。

2007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

2007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

2007年江西省⽔资源公报⼀.综述2007年,江西省总⼈⼝数4368.41万⼈,其中城镇⼈⼝1738.63万⼈,农村⼈⼝2629.78万⼈。

国内⽣产总值5564.51亿元,与2006年⽐较增长19.0%,⼯业增加值2295.13亿元,与2006年⽐较增长27.1%,耕地⾯积3194.88万亩,农⽥实灌⾯积2700.36万亩,粮⾷总产量2039.97万吨。

2007年,江西省平均降⽔量1298.0毫⽶,与2006年⽐较减少22.9%,⽐多年平均⽐较减少20.8%,⾃产地表⽔资源量1093.91亿⽴⽅⽶,与2006年⽐较减少32.1%,⽐多年平均⽐较减少29.2%,地下⽔资源量310.36亿⽴⽅⽶,与2006年⽐较减少21.7%,总⽔资源量1112.96亿⽴⽅⽶,与2006年⽐较减少31.7%。

2007年,江西省⼤型⽔库26座,中型⽔库238座。

本公报计⽔库蓄⽔变量按中⼤型⽔库25座(界牌⽔库未统计)、中型⽔库229座(有9座⽔库因不是全年蓄⽔,未计⼊),江西省⼤中型⽔库年末蓄⽔总量86.22亿⽴⽅⽶,年蓄⽔变量0.72亿⽴⽅⽶。

2007年,江西省总供⽔量与总⽤⽔量持平,为234.87亿⽴⽅⽶,与2006年⽐较增加14.2%。

其中农⽥灌溉⽤⽔量146.82亿⽴⽅⽶,与2006年⽐较增加18.3%;林牧渔畜⽤⽔量7.40亿⽴⽅⽶,与2006年⽐较减少0.27%;⽕电⽤⽔量33.18亿⽴⽅⽶,与2006年⽐较增加32.6%;国有及规模以上⼯业⽤⽔量15.98亿⽴⽅⽶,与2006年⽐较增加6.4%;规模以下⼯业⽤⽔量9.44亿⽴⽅⽶,与2006年⽐较减少10.3%;城镇公共⽤⽔量3.02亿⽴⽅⽶,与2006年⽐较增加34.2%;城镇居民⽣活⽤⽔量9.36亿⽴⽅⽶,与2006年⽐较增加23.5%;农村居民⽣活⽤⽔量7.65亿⽴⽅⽶,与2006年⽐较减少4.5%;⽣态环境⽤⽔2.02亿⽴⽅⽶,与2006年⽐较增加51.9%。

江西赣江井冈山水电站

江西赣江井冈山水电站

江西赣江井冈山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国电井冈山水电项目筹建处评价单位: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二○一三年四月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1.1工程地理位置 (1)1.2项目背景 (1)1.3项目基本情况 (3)1.4工程建设方案 (13)1.5与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8)1.6工程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 (19)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2.1自然环境 (21)2.2生态环境 (21)2.3社会环境 (23)2.4环境质量现状 (24)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26)3.1评价等级 (26)3.2评价范围 (27)3.3环境保护目标 (27)3.4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 (29)3.5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结论 (31)3.6环境保护措施 (41)3.7环境风险预测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应急预案 (45)3.8环保投资及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45)3.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46)4 公众参与 (49)4.1公众参与对象 (49)4.2公众参与方式和过程 (49)4.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与信息反馈 (59)4.4公众参与结论 (70)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2)6 联系方式 (73)1 建设项目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井冈山水电站位于赣江中游河段,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境内,为原赣江流域规划中的泰和水电站梯级,是赣江中游河段万安—泰和—石虎塘—峡江4级开发方案中的第2级。

坝址右岸位于万安县窑头镇,左岸位于万安县韶口乡与泰和县马市镇交界处。

窑头上坝址上距万安水库坝址35.8km,是一座具有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水电枢纽工程。

1.2 项目背景建国以来,为开发治理赣江,国家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等对赣江流域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规划设计工作,先后编制了《赣江流域普查报告》、《赣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赣江水利电力开发综合规划报告》、《江西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等报告,1986年6月完成《江西省赣江流域规划报告》,1990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江西省赣江流域规划报告》。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质污染现状调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质污染现状调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质污染现状调研——保护赣鄱一湖清水生态环境现状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国际重要湿地,具吞吐型通江湖泊和季节性湖泊特点,在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至2007年底,鄱阳湖区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20253公顷。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

位于鄱阳湖九江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修、星子、新建县)、江西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县)、江西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县、鄱阳县)、江西省鄱阳湖河蚌保护区(新建县、星子县、南昌县)、江西省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新建县、南昌、永修县)。

鄱阳湖湿地约有61%在九江市境内,面积达20余万公顷。

湿地类型共有6种,以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为主。

滨湖7县区已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分别为共青开发区和星子县。

其中,共青已获得国家批准,星子县已获得试点县称号。

鄱阳湖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水生植物约有一百余种,水草丰美,每年到鄱阳湖湿地越冬的鸟类约有三百余种,几十万只。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98%以上,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体所在地,鸿雁数量达3万只以上。

是全国最大淡水水产养殖水域,有鱼类122种、浮游植物50种,是长江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

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江豚在鄱阳湖也有分布。

以上为我们对现鄱阳湖生态的了解。

水质污染现状根据近5年鄱阳湖九江水域2个监测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系统分析,水质均达到Ⅲ类水体水质标准。

监测数据显示除07年没有污染物超标外,其余年份总磷、总氮均出现超标现象,说明鄱阳湖水质呈现有机污染特征。

其中,枯水期污染状况重于丰水期,丰水期又重于平水期。

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占总负荷的78.14%,其它污染物占21.86%。

2007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7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7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发布2007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贵阳市环境保护局二〇〇八年五月综述2007年,在中共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立足新起点,增创新优势,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将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8%,人口增长0.46%的同时,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07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79%;地表水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城市声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环境质量大 气 环 境2007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与2006年相比整体进一步好转,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其中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55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0.009毫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23毫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一级标准以内;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85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二级标准。

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06-07年对比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项目浓度2007年空气质量为一级(优)的天数为75天,二级(良)的天数为271天,三级(轻微污染)的天数为19天,优良率为94.79%。

空气质量API 指数平均值为68。

比2006年API 指数71有所下降,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2007年全年降水pH年平均值为6.52。

城区降尘年平均值为3.84吨/km2·月。

水环境主要河流2007年城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5.83%,城市主要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类型属于有机污染。

南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南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南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篇一:某地商业环境调查报告南昌市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更多资料下载尽在:第一部分南昌市宏观经济环境调查一、地理及交通环境1、良好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环境南昌市地处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鄱阳湖滨,介于东经约115。

27ˊ~116。

35ˊ、北纬约28。

10ˊ~29。

11ˊ之间,东南面向著名的武夷山脉,西南直通闻名于世的井冈山,北邻游览避暑胜地庐山,千里赣江纵贯全境,是中原和南方闽粤之间的咽喉地段,既是沿海的内地,又是内地的前沿。

全市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588.07平方公里。

城区座落处的东岸是以冲击层为主的湖积平原,东南地势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5米。

城区内有东湖、西湖、北湖,城郊有青山湖、艾溪湖、碟子湖、象湖等河湖环绕。

西郊距城15公里处,有主峰海拔841米的梅岭,茂林修竹,景色秀丽,素有“小庐山”之称。

生态环境极好。

南昌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日平均气温为摄氏17.5°C,极端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9.3°C,极端最高气温为摄氏40.6°C。

年平均降雨量1596.4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277.9天。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全国农业区划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

2、便捷的交通环境近年来,南昌改建和新建的大型桥梁有八一大桥、赣江大桥等40余座,其中水上桥梁20座。

60年代赣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使浙赣、南浔两线铁路接轨,大大便利了城市交通。

京九、鹰厦、皖赣、向乐等铁路建成后,火车可通达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长沙、福州等地。

公路纵横交错,可通往全省各地及湘、鄂、皖、浙、闽、粤等邻省。

水运沿赣江可通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

浙赣铁路与赣江十字相交,形成全省纵横运输的两大动脉,公路多同这两大动脉相交,织成疏密相间的交通运输网,南昌则为全省的交通枢纽。

省际航空可飞往北京、上海、杭州、福州、长沙、贵阳、昆明、成都等城市;省内航空有南昌到景德镇、赣州航线。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对各类项目实施前后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的关键要素。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各类项目或规划实施前后,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它对于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几个重要方面:1.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使人们对环境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激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环境保护行动的积极开展。

2. 项目决策的科学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系列科学信息和可行性建议,帮助其做出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决策。

3. 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在项目初期就发现并避免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降低后期环境治理成本,同时提升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要素1. 评价对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各类开发项目、规划方案或政策措施。

评价对象的确定应考虑到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水文地质条件、大气环境等。

2.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评价的重要依据,用于量化环境影响程度。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污染、噪声影响等。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环境特征、项目类型以及法律法规等因素。

3. 评价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统计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项目特点和评价目标进行合理确定。

4. 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呈现和沟通的重要方式。

评价报告应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影响预测、风险评估、环境治理建议等内容。

5. 参与主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引入多方参与,包括政府部门、专业机构、项目申请单位和公众等。

某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doc 35页)

某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doc 35页)

某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doc 35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更多资料请访问.(.....)目录1.自然环境概况 (1)1.1 地势地貌 (1)1.2 山河湖泊 (1)1.3 矿产资源 (2)1.4 能源资源 (2)1.5 生物资源 (2)1.6 江西省气候特点 (3)2. 生态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 (3)2.1 生物丰富度指数权重及计算方法 (3)2.1.1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 (3)2.1.2 计算方法 (3)2.2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4)2.2.1 权重 (4)2.2.2 计算方法 (4)2.3 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 (4)2.4 土地退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5)2.4.1 权重 (5)2.4.2 计算方法 (5)2.5 环境质量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5)2.5.1 权重 (5)2.5.2 计算方法 (5)2.6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计算方法 (6)2.6.1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 (6)2.6.2 EI 计算方法 (6)2.7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 (6)2.8基础数据来源 (7)3 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分析 (8)3.1 2007年江西省十一个设区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8)3.2 2007年江西省各县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103.3 2007年江西省各设区市辖区内县区生态状况评价结果 (11)3.3.1 南昌市 (11)3.3.2 景德镇市 (13)3.3.3萍乡市 (15)3.3.4 九江市 (17)3.3.5 新余市 (19)3.3.6鹰潭市 (20)3.3.7赣州 (22)3.3.8 吉安市 (25)3.3.9 宜春市 (27)3.3.10 抚州市 (29)3.3.11 上饶市 (31)3.4 我省2006-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因子变化分析.. 333.4.1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33)3 结论 (35)2007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地处北纬24°29'14''~30°04'41'',东经113°34'36''~118°28'58"之间。

环境评价报告(范例)

环境评价报告(范例)

四川XXX公司原料基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1.前言1.1评价任务来源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四川XXX公司决定在XX市XX区协兴镇建设1000亩绿色食品不知火、蜜柚生产基地,并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1.2调查对象XXX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科研、生产、管理、营销于一体的公司,是一家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培植养护等一条龙跟踪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前身为XX伟业绿色园艺场。

XXX公司现有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职工人数2000多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52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5人,高级农艺师2人,专业工人2000余人,拥有苗木生产基地14个,养殖基地2个。

公司与北京林科院,省农科院,西南农大,成都龙泉果技推广站,中国(杂柑)不知火研究所建立了多项合作项目,如:组织培育、设施农业、脱毒苗培育、新品种选育、实验、引进等。

1.3调查单位、人员和调查时间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的认证程序及绿色食品的有关规定,必须对企业的原料基地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工作。

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2010年4月,委派本单位绿色食品检查员XXX、XXX承担了此项工作。

1.4调查方法我中心检查员接受任务后,采用座谈会、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方法,于4月16日完成了基地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工作。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本调查报告。

2.产地基本情况2.1自然环境状况XX市位于四川省东部,东经105°56′~107°19′,北纬30°01′~30°52′,北西与南充市相邻、西与遂宁市相接,东南和重庆市相连。

辖XX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幅员面积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

XX市地处四川盆地中东部,地势东高西低,以华蓥山为界,西部属川中浅丘平坝区,东部为川东深丘平行岭谷区。

200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200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200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一、综述2007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和保障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突出对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的环境整治,加强环保基础工作和环保队伍建设,努力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

与2006年相比,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上略有改善,大多数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基本稳定,江河湖库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的比例略有上升,但流经部分城市及工业区江段的地表水污染仍较严重,枯水期氨氮和耗氧物污染在部分水域有所加重。

全省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未达标。

酸雨污染略有减轻,重酸雨(pH≤4.5)频率有所下降。

全省大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和区域环境噪声处于较好水平,6个重点城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83.3%。

二、水环境(一) 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25.21亿吨,比上年增加3.3%。

其中,工业废水10.01亿吨,比上年增加0.1%,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9.7%;生活污水15.20亿吨,比上年增加5.5%,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0.3%。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90.36万吨,比上年减少2.0%。

其中,工业COD为25.72万吨,比上年减少11.9%;生活COD为64.64万吨,比上年有所增加。

工业废水中氨氮、石油类、氰化物和各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减少,其中挥发酚、汞、六价铬和铅排放量显著降低。

全省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9.8%,比上年降低1.8个百分点。

(二) 水环境质量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但水污染仍较为普遍,特别是流经城镇和工业区江段水质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岸边污染带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少数城市存在饮用水源安全隐患。

全省9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符合Ⅰ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2个,占2.1%;符合Ⅱ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37个,占38.5%;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40个,占41.7%;属于Ⅳ类水质的断面为9个,占9.4%;属于Ⅴ类水质的断面4个,占4.2%;属于劣Ⅴ类水质的断面4个,占4.2%。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④ 严耕 、 林震 、 杨志华 : 《 中 国省 域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评 价 报 告 ( E CI 2 0 1 0 ) 》 , 北京 : 社 会 科 学 文献 出版 社 , 2 0 1 0年 ; 严耕 、 林震 、
昊明红 : 《 省城 生 态文 明 建 议 的进 展 与评 价 》 , 《 中 国行 政 管 理 ) 2 0 1 3年 第 1 0期 。
拂 讽 謦 刊 年 曩 4 翻


引 言
文化 五 个 角度 设 计 了 生态 文 明建设 的评 价 指 标
2 0 1 3年 1 2月 , 国家 发 展 和改 革 委 员会 、 财 政部 等六部 门联 合发 布 《 国家 生态 文 明先行 示 范 区建 设 方 案 ( 试行 ) 》 , 正式 启 动 国 家生 态 文 明 先 行示 范 区建 设工 作 。与 之相适 应 , 全 国各省 ( 市、 区) 各 级层 面 的生态 文 明建设 评价 指标 体 系建设 开 始快 速 推进 , 例 如浙 江 、 江苏 、 福建 、 贵 州 等 省 正 在加 快 研 究制 定 本 地 区生 态 文 明 建设 评 价 体 系。 江 西作 为第一 批 国家生 态文 明先行示 范 区建 设 的省 份 , 探 索 并 建立 一套 “ 可 复制 、 可推广” 的 生 态文 明建设 评价 指标 体 系 , 可 为评 价全 省 各地 生 态文 明建设 进程 提供 量 化依据 。 为推进 江 西省
框架③ 。严 耕等将 生 态 文明 建设评 价 总指标 分 解
为 生态 活 力 、 环 境质 量 、 社 会 发 展 和 协调 程 度 四 个核 心考察 领域 , 构 建 了三个 层 次 的中 国省级 生 态文 明建 设评 价指 标体 系框 架@ 。高 珊 和黄 贤金 构 建 了基 于绩 效评 价 的 区域 生态 文 明指标 体 系 。 该 指标体 系分为增 长方 式 子 系统 、 产业 结 构 子 系 统 、消 费模 式 子 系统 和 生态 治理 子 系统 四大部 分, 并从 时 间和空 间 两个层 面 综合评 价 江苏 省生 态 文 明的建设 绩效 @ 。高杰 分 析 了江苏 省通 过生 态意识 、 生 态 经济 、 生态 环 境 、 生 态 人居 、 生 态行 为和生 态制 度等 生态 文 明核 心要 素 的建设⑥ 。张 欢、 成 金 华 从 资 源 条件 优 越 、 生 态 环境 健 康 、 经

江西会昌氟盐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

江西会昌氟盐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

江西会昌氟盐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七年五月项目名称:江西会昌氟盐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委托单位:中节能环保投资发展(江西)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夏为民副研究员项目审核人:黄影工程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负责人姓名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夏为民0005997 A23030251000 社会区域主要编制人员情况序号姓名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 夏为民0005997 A23030251000 项目负责人及编写人2 黄影0011866 A230305810 技术审核目录前言 (1)1 总则 (1)1.1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1)1.2 编制依据 (1)1.3 评价标准 (3)1.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6)1.5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8)1.6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8)1.7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9)2 建设项目概况 (11)2.1 项目概况 (11)2.2 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 (12)2.3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12)2.4药剂使用量及能耗 (19)2.5公用工程 (19)2.6总平面布置 (22)2.7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22)2.8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2)3 工程分析 (24)3.1 污水处理规模 (24)3.2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质设计 (29)3.3 尾水排放 (31)3.4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论证 (32)3.5污染物处理效果 (58)3.6 处理工艺合理性分析 (59)3.7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59)3.8 主要污染物削减情况分析 (65)3.9非正常工况排污分析 (66)3.10 厂址选择和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67)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9)4.1 地理位置 (69)4.2 自然环境概况 (69)4.3 社会经济概况 (73)4.4江西会昌氟盐化工基地规划概况 (75)4.5生态环境现状 (77)4.6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评价 (78)5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87)5.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87)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03)5.3 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09)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12)5.5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114)5.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14)5.7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15)6 环境风险分析 (119)6.1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 (119)6.2风险识别 (119)6.3 运行事故分析 (120)6.4风险防范措施 (122)6.5各类具体运行事故对策措施 (126)6.6事故应急预案 (127)6.7 风险评价小结 (129)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30)7.1区域地质环境与水文地质 (130)7.2 调查区环境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132)7.3 项目环境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133)7.4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135)7.5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39)7.6小结 (147)8 污染防治措施 (149)8.1 恶臭污染防治措施 (149)8.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51)8.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55)8.4 噪声治理措施 (157)8.5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58)8.6 厂区绿化 (159)8.7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60)9 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 (163)9.1 清洁生产 (163)9.2 总量控制 (166)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68)10.1 环保投资估算 (168)10.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68)11 项目环境可行性论证 (171)11.1 产业政策相容性分析 (171)11.2厂址选择环境可行性分析 (171)11.3 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 (172)11.4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72)1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74)12.1 环境管理 (174)12.2 环境监测计划 (175)12.3 环境监理 (177)12.4 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179)12.5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 (180)13 评价结论及建议 (182)13.1 工程概况 (182)13.2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 (183)1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83)13.4 卫生防护距离 (184)13.5 污染防治措施 (184)13.6 厂址选择环境可行性分析 (185)13.7 评价结论 (185)13.8 建议 (186)附图附图一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二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三项目周边主要敏感点分布图附图四总平面布置和噪声监测布点图附图五竖向布置图附图六尾水排放走向图附图七地表水、大气、土壤监测布点图附图八会昌氟盐化工基地土地使用规划图附图九氟盐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附图十项目厂址土地现状情况附图十一项目所在区域土地使用现状图附图十二大气防护距离图附图十三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附图十四污水处理厂综合水文地质图附图十五测绘报告附图十六钻孔柱状图附件附件一项目环评委托书附件二江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江西省第二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附件三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江西会昌盐产业基地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附件四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件五会昌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江西会昌氟盐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函》附件六排污口下游取水口证明附件七监测报告附件八检验报告附件九征地协议附件十会昌县环境保护局《关于九二氟盐化工基地污水管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附表附表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登记表前言江西会昌氟盐化工基地成立于2011 年7 月,位于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镇境内,主要承接氟盐化工、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

江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

江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

江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马逸麟;梅丽辉;王玺;程巍【摘要】近年来,江西省实现土地资源的占补平衡,但部分城市周边土地污染较为严重;森林覆盖率较高,但森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大江大河水质良好,但城市江段水质较差,生活污水成为主要污染源,农业方面污染源也有加重趋势.总的来说,江西省生态环境现状总体良好,但人为因素等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不容忽视,应加强领导和规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期刊名称】《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年(卷),期】2006(017)002【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对策;问题;生态环境现状;江西省【作者】马逸麟;梅丽辉;王玺;程巍【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201;江西省赣西地质大队,南昌,330201;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201;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工业技术第 17 卷第 2 期 2006 年 6 月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Vol.17, No.2 JournalofGeologicalHazards andEnvironmentPreservation June 2006 文章编号:1006-4362 (2006)02 一 0029-04江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马逸麟 l ,梅丽辉 2 ,王笙 l ,程巍 l(1.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 330201; 2.江西省赣西地质大队,南昌 330201) 摘要:近年来,江西省实现土地资源的占补平衡.但部分城市周边土地污袋较为严亟 B森林覆益率锁商.但森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大江大河水 TJi 良好.但城市江段水质较差.生活污水成为主要污处源.农业方面污染源也有加1fi:趋势.总的来说.江西省生态环挠现状总体良好.但人为因素等对生态环搅所造成的破坏不容忽视,应加强领导和规划.以实现可捋续发展.关键词:对策;问题,生态环绕现状;江西省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i只码: A 自1972 年我国参加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我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 30 多个春秋。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4中国环保产业 2008.11公报Bulletin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污染减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污染治理,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56.8亿吨,比上年增加3.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6.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4.3%,比上年增加2.7%;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10.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5.7%,比上年增加4.6%。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1.8万吨,比上年减少3.2%。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11.1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7.0%,比上年减少5.8%;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70.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3.0%,比上年减少1.7%。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32.4万吨,比上年减少6.3%。

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34.1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5.8%,比上年减少19.8%;生活氨氮排放量98.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4.2%,比上年减少0.5%。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1.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2.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上年减少4.7%。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140.0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6.7%,比上年减少4.4%;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8.1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3.3%,比上年减少6.6%。

烟尘排放量986.6万吨,比上年减少9.4%。

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771.1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8.2%,比上年减少10.8%;生活烟尘排放量215.5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1.8%,比上年减少3.9%。

工业粉尘排放量698.7万吨,比上年减少13.6%。

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87.4%和81.8%,分别比上年提高5.1和0.8个百分点。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吉安市中心城区污泥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吉安市中心城区污泥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环评报告
11概述12总则1721建设项目概况1722污染影响因素分析2823污染源强核算4331自然环境概况4332环境质量现状现状和评价534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34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351技术可行性分析8352经济可行性分析9561清洁生产的要求9562清洁生产分析9563清洁生产结论及建议10071评价目的10072风险识别10073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0274风处理措施10477应急预案107ii78风险评价结论11081经济效益分析11082环保投资11083环境损益分析11084社会效益分析11085小结11291环境管理11292污染物排放清单和总量控制11493环境监测计划11810选址可行性分析119101选址原则119102厂址选择119103厂址评价12211结论123111项目概况
5 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83 5.1 技术可行性分析............................................................................................................ 83 5.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93
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7 2.1 建设项目概况................................................................................................................ 17 2.2 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28 2.3 污染源强核算................................................................................................................ 35

关于调整江西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

关于调整江西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

关于调整江西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信息分类:行政事业性收文件编号:公开方式:主动公开费生成日期:2009-11-12公开时限:常年公开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00:00:00信息索取号:责任部门:南昌市环境监测站A00280-0603-2009-0011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江西省财政厅赣发改收费字[2007]1762号关于调整江西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省环保局:你局“关于申请修订《江西省环境监测系统专业服务收费标准》的函”(赣环财函[2006]14号)收悉。

鉴于环境监测项目不断增加和监测技术不断更新,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成本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进一步规范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管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物价局、财政部《关于颁布“环境监测站开展专业服务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88]环监字第085号)和省计委、省财政厅《关于发布2002年江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项目及标准目录的通知》(赣计收费字[2003]818号)的有关规定,经成本测算并结合我省实际,决定对我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适合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江西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标准详见附件。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机构接受委托开展的专业技术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

本标准规定的收费标准为最高收费标准。

其他未列的测试项目,可参考类似的方法标准由环境监测机构与委托方协商确定。

二、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机构在开展对外监测服务工作时,要坚持双方自愿的原则,由委托单位向环境监测机构提出正式委托书,并按委托书的要求完成委托监测的任务,方可按此规定的标准收费。

不得强制服务并强制收费。

三、对外环境监测服务的范围包括:1、各项环境背景值调查及环境质量评价;2、对外单位或个人委托的样品分析,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监测以及污染纠纷、事故仲裁监测;3、治理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及其环境效益分析评价;4、受有关单位或个人委托承担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让和其他方面的项目;5、工业污染源成果综合服务项目,包括污染源档案、各类技术和研究报告、图集、数据库等;6、提供常规环境监测成果、数据、资料、方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自然环境概况 (1)1.1 地势地貌 (1)1.2 山河湖泊 (1)1.3 矿产资源 (2)1.4 能源资源 (2)1.5 生物资源 (2)1.6 江西省气候特点 (3)2. 生态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 (3)2.1 生物丰富度指数权重及计算方法 (3)2.1.1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 (3)2.1.2 计算方法 (3)2.2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4)2.2.1 权重 (4)2.2.2 计算方法 (4)2.3 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 (4)2.4 土地退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4)2.4.1 权重 (4)2.4.2 计算方法 (5)2.5 环境质量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5)2.5.1 权重 (5)2.5.2 计算方法 (5)2.6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计算方法 (5)2.6.1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 (5)2.6.2 EI 计算方法 (5)2.7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 (5)2.8基础数据来源 (6)3 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分析 (7)3.1 2007年江西省十一个设区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7)3.2 2007年江西省各县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8)3.3 2007年江西省各设区市辖区内县区生态状况评价结果 (9)3.3.1 南昌市 (9)3.3.2 景德镇市 (11)3.3.3萍乡市 (13)3.3.4 九江市 (14)3.3.5 新余市 (16)3.3.6鹰潭市 (17)3.3.7赣州 (19)3.3.8 吉安市 (21)3.3.9 宜春市 (23)3.3.10 抚州市 (25)3.3.11 上饶市 (27)3.4 我省2006-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因子变化分析 (29)3.4.1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29)3 结论 (31)2007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地处北纬24°29'14''~30°04'41'',东经113°34'36''~118°28'58"之间。

赣江是境内主川,故简称“赣”。

东邻浙闽,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鄂皖,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东西宽约490千米,南北长约620千米,总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首位。

1.自然环境概况1.1 地势地貌江西地貌类型齐全,其差异显著,地势周高中低,向北倾斜,从外向内,由南向北,渐次向鄱阳湖倾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红色盆地。

地形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东、南、西、三面环山,重峦叠嶂;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平原坦荡,江湖交织。

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大于500米的山地占总面积的36%,海拔500~100米之间的丘陵占41%,海拔小于100米相对高度80米以下的岗地与平原占20%,水域占3.6%。

省境西北及西部有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罗霄山脉,西南及南部有万洋山、诸广山、大庚岭、九连山、东北及东部有怀玉山和武夷山脉,高度一般为海拔1000~1500米。

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高达2157.7米,为全省最高峰。

全省地理地形和土地利用的比例轮廓大致是“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形成一个四周有自然屏障,内有完整体系结构的地理单元。

1.2 山河湖泊主要山脉多分布于省境边陲,走向以东北和西南走向为主体。

赣东北和赣东有怀玉山、武夷山和黄山支脉,赣南有大庾岭和九连山,赣西有罗霄山脉,赣西北有幕阜山和九岭山。

全省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其中全年有水的约160条),总长约1.84万千米。

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等五大江河,其中赣江自南而北流贯全省,包括贡水在内全长766千米,是江西最大河流和仅次于岷江的长江第二大支流。

江西湖泊众多,并集中于五河尾闾地区,以鄱阳湖最为著名。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湖泊面积5100平方千米。

1.3 矿产资源江西地下矿藏丰富,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配套程度高,伴生组分丰富。

全省发现矿产150多种,产地5000多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101种。

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有铜、钨、银、钽、钪、铀、铷、铯、金、伴生硫、滑石、粉石英、硅灰石等。

铜、钨、钽、稀土、铀、金、银被誉为江西的“七朵金花”。

江西有色金属、稀有和贵重金属品种多,储量大,是全国有色金属矿藏丰富的省区之一。

1.4 能源资源江西省常规能源缺乏,主要有水能、光能、风能及能源矿产等。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82.0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610.9万千瓦,全部开发年发电量可达215.6亿千瓦小时。

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全年太阳总辐射能力为4057兆焦耳/平方米~4794兆焦耳/平方米,全年日照为1473-207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3%~47%。

风能资源方面,年平均风速为1.0~3.8米/秒(不含庐山),全省年大风日数为0.5~28天,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鄱阳湖滨、赣江和抚河下游及高山顶和峡谷地带。

能源矿已发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7种,其中煤炭产地在全省共有190处,分布在70个县;主要煤田有11个,主要分布在浙赣铁路沿线地区。

1.5 生物资源全省动物资源丰富,有哺乳类100余种、鸟类420种、两栖类40种、爬行类77种、鱼类205种,还有水生哺乳类、软体动物、浮游动物等。

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8种,分别为云豹、豹、虎、白鳍豚、黑麂、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黄腹南雉、白颈长尾雉、白头鹤、白鹤、鸨、蟒、中华鲟、白鲟。

全省植物起源古老,组合较复杂,种类繁多,类型齐全,提供物质原料的资源植物生产潜力很大。

主要有用材植物、木本粮食植物、油脂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

1.6 江西省气候特点江西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气候属中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型,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气候明显。

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

全省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 生态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提供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评价的指标有: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

2.1 生物丰富度指数权重及计算方法2.1.1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详见表2-1表2-1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2.1.2 计算方法生物丰度指数=A bi×(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A bi 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县级:511.4213、省市级:676.083196)2.2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2.2.1 权重植被覆盖指数的分权重见表2-2。

表2-2 植被覆盖指数分权重2.2.2 计算方法植被覆盖指数=A 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A veg,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县级:458.534081、省市级:588.26076)2.3 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水网密度指数=A 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 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 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县级:84.370408、省市级:71.768110),Alak,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县级:591.790864、省市级:743.317195),Ares,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县级:86.386955、省市级:97.639516)。

2.4 土地退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2.4.1 权重土地退化指数分权重见表2-3。

表2-3 土地退化指数分权重2.4.2 计算方法土地退化指数=A er×(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A er,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县级:146.334327、省市级:273.051554)。

2.5 环境质量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2.5.1 权重环境质量指数的分权重见表2-4。

表2-4 环境质量指数分权重2.5.2 计算方法环境质量指数=0.4×(100-A SO2×SO2排放量/区域面积)+0.4×(100-A COD×COD 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0.2×(100-A sol×固体废物排放量/区域面积)A SO2—SO2的归一化系数(县级:0.064866、省市级:1.667065);A COD—COD 的归一化系数(县级:0.33104、省市级:0.058464);A sol—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县级:0.074989、省市级:2.849614)。

2.6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计算方法2.6.1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见表2-5。

表2-5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2.6.2 EI 计算方法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2.7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将生态环境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2-6。

表2-6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为4 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见表2-7。

表2-7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2.8基础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说明:1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评价区域的面积数据来源于TM 影像(2007年)及国家测绘局绘制的1:25万电子地图数据以及2006年和2007年的江西统计年鉴;2 环境质量指数中用到的SO 2、COD 以及固体废物排放总量数据源于《江西环境统计年报》(2006年,2007年);3 水资源量、土地退化指数从水利部门收集的2007年度统计数据;4 降雨量数据来自于江西省气象局各个台站的监测数据(2007年);5 本次评价所使用的计算公式中的归一化系数来源于总站生字[2008]56号文《关于印发2008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附件二)规定的全国统一归一化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