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欢迎新同学第1课时认识新同学【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

【教学目标】1。

通过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认识老师、熟悉同学,消除新入学的陌生感。

2.初步认识前、后、左、右,能用前、后、左、右介绍周围同学。

3。

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祝贺你们成为一年级的学生了。

看到你们这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老师非常想和你们每个人做朋友,你们愿意做老师的朋友吗?二、互相介绍1.教师先进行自我介绍。

师:让我们来互相认识一下吧。

我先来进行自我介绍。

我姓张,叫××,今年28岁,身高1米65厘米,家中有爸爸、妈妈、丈夫、女儿和我,一共5口人。

在介绍时要特别注意介绍与数学有关的内容。

如:年龄、身高、家庭人口等。

另外,要特别注意介绍真实情况。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知道老师的那些情况呢?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还想知道老师的什么情况。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师非常亲切,就是他们的大朋友.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爱提问题的天性。

2.学生自我介绍.师:刚才,大家对我有了一些了解,现在老师也特别想认识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谁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大家?给每个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结合学生谈到的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及时指出这就是数学.如,你说的今年6岁就是数学。

3。

认识新同学,在全班交流完之后,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认识了几名同学。

师:听了大家的介绍,哪名同学想说一说你都认识了哪些同学?三、认识前后左右1。

认识自己的前后左右。

师:同学们今天都认识了新朋友,现在,大家再熟悉一下自己左、右、前、后的同学.谁先指一指你的前、后、左、右?教学过程教师批注2.鼓励周围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都是谁。

3。

在学生相互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和周围同学交流兴趣、爱好的要求,鼓励学生自由交流。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比一比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2、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几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排队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排队的情况。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认识“>〞“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教师在黑板上摆上3、1、5、2、4。

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主题图,答复下列问题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故事:有几只猴子到山上玩耍。

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快乐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地上吃。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猴子他们采了什么水果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学生答复后,教师再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吗〞“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猴子采了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用哪一个数字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复,相应在黑板上贴出水果图,并标上数字。

(二)引导学生学习“>〞“1.教学“=〞(猴和桃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3)师:“同学们看看,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学生观察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3)请学生观察“>〞,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开口大,朝大数。

(4)师:“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吗〞3.教学““尖头小,对小数。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
第4题:出示两幅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比较?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全班交流学生在书上做记号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在书上涂色。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学习方式:
观察讨论、亲自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饮料和面包等实物。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出示两幅情景图,提问:谁大?谁小?谁轻、谁重?
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通过观察情景图,
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小轻重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教师拿出1个饼干盒和1个魔方,提问:谁大?谁小?让学生比较客车与汽车,大象与松鼠的大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交流,培
养了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





完成“练一练”的内容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二比一比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三做一做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四练一练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指名学生排队.学生独立回答问题.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老师高,学生矮铅笔长,粉笔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呈现情景图.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二比一比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大、谁比谁轻等.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3、教师拿出1个苹果和1个羽毛球,提问:谁轻?谁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4、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学生回答谁轻谁重.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1)猜一猜,谁轻?谁重?(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三做一做练一练第一题、先说那个大,那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第二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第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运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第四题、两组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 学生猜测.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思考并比较.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松鼠轻,大象重教学后记: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1—5的数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能认读写1―5各数.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师: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师: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吗?二、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或挂图(动物园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互相说一说.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教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能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告诉大家.今后我们要更认真观察,更勇敢的讲出你要说的事情来.老师再增加点要求:你看到的各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程.三、研究讨论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1-5各数.2、通过自学提问:图中有什么?指名回答.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每种东西的数量都分别是多少?能不能具体的说出来.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1-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目的大小排列: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喜欢学生自学课本第8页,并和同桌说一说.学生发言:天空中飘着白云,小鸟在飞翔,地上有几棵大树,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猴子在爬树,小兔在玩跷跷板,花丛有各种颜色的花,河边有乌龟和小鸭,河里有金鱼、蝌蚪、荷叶……学生发言: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1群小鸟在飞翔,地上有1棵大树,1只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3只猴子在爬树,3只小兔在玩跷跷板,河边有1只乌龟和4只小鸭,河里有3条红金鱼、4只小蝌蚪、5片荷叶,荷叶上面有5只青蛙……学生:图中有一只熊猫在吹口琴,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池塘里有5条鱼,3只猴子爬树,5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4只鸭子、3只蝌蚪、2只蝴蝶、3只小兔、3棵大树.1只小熊猫、1棵大树、1只乌龟、1群小鸟、一片草丛、一幅画……2只蝴蝶、2朵白云、2朵红花、2只青蛙……3只小兔,3只猴子、3朵花,3条红金鱼……4只蝌蚪,4只鸭子,4棵大树,…… 5只小鸟,5片荷叶,5条金鱼,……教师:同学们用到了1只、2只、3只、4只、5只……表示1只、1棵、1个……数量是1的都有什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出示1-5各数字.师: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四、试做1、在图中1可以表什么?指名说:(1可以表示一只乌龟,还可以有1棵树.)2、2可以表示什么?2可以表示2只青蛙地.3、3、4、5可以分别表示什么呢?五、练习1、认读数字1-5.2、在田字格中描红,练习书写1-5.3、让学生数一数可图中各有几个物体,在和相应的数字连接起来.4、3题,学生看图写数,独立完成.4题画小花,独立完成.六、总结:我们今天学会了1、2、3、4、5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字,把学到的说给大家听.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练习描红.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认识1-51 2 3 4 5教学后记:第二课时:6-9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数学》第10-11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6-9各数,会用6-9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6-9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能认读写6-9各数.教学难点: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看图写数.☆☆☆☆()△△()⊿()△△△△△()⊙⊙⊙()2、看卡片认读1、2、3、4、5 .二、自学16-17页1、自己看图,有几个葫芦,几只哨子,几把勺子,几把小刀.2、它们分别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读一读下面的数,把数和图用线连起来.3、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三、研究讨论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6-9各数.2、通过自学提问:图中有几个葫芦,几只哨子,几把勺子,几把小刀.各用什么表示?认识6、7、8、9.3、指导书写6、7、8、9.师:在生活中6可以表示什么?用同样的方法学习7、8、9各数.四试做1、事物和实物的个数用相应的数字连接起来.2、说出生活中,6、7、8、9表示了什么.五练习1、在田字格中描红,练习书写6-9.2、看数涂色.3、让学生自己练习3、4题.指名说说是怎样做的?六总结:我们今天学会了6、7、8、9各数,它们分别可以表示什么说给大家听.指名生上黑板写数全班齐读.同桌交流.师生合作讨论.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出表示6的物体.学生举手发言.学生练习描红.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认识6-96 7 8 9教学后记:第三课时比较、做游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2-13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体验“多、少、同样多”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出示课题:比较2做游戏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二.教学新知.(一)认识多少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二)认识同样多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三、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学生汇报.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学生汇报.学生动手摆,动口说.2、完成练一练第2题.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四、拓展1. 画△比◇多3 个.◇◇◇◇2. 画△比◇同样多.△△△△△△五、总结今天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学生动手画,请学生板演.学生汇报.板书设计:比较多少同样多教学后记:第四课时认识 < >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4-15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他的方法比较多少.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演一演,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用数学符号“> = <”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认识 < > = 等数学符号的含义.教学难点:巩固多些少些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准备1、比较2指名说以上三题表示的意义.二自学14-15页师:观察图画,说出熊猫家来了哪些客人,各是几个?它准备了哪些食物?三研究讨论1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回答:图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2那我们说:萝卜和小兔同样多,用4=4表示.“=”表示同样多.3师:熊猫给猴子分桃子,3只猴子4个桃子.师: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表示?3 <4 读作:3小于4; 4 > 3 读作4大于3.四试做1指导书写 < > =.2描红 < > =.五练习1二题,学生体会再填写 < > =.2三题,学生体会再填写 < > =.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熊猫给小动物分食物,小兔爱吃萝卜,一只一个萝卜.猴子比桃子多;桃子比猴子少.3 < 4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认识 < > =4=4 3<4 4>3教学后记:第五课时 0的认识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6-17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0,知道0表示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理解0的含义,了解0在实际生活中了简单应用.教学难点:初步感知0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准备1看图写数.☆()△△△()⊿⊿⊿()△△△△△()⊙⊙⊙⊙()2看卡片认读1、2、3、4、5.二、自学16-17页1自己看图,用数的表示鸟窝里的只数,看最后一个鸟窝一只也没有怎么办?2想一想,小组互相交流,议一议,应该怎样表示鸟窝一只也没有?3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三、研究讨论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0.2通过自学提问:图中有什么?你又发现了什么?A鸟窝一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B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0?四、试做1.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师总结:尺子上的0表示尺从0开始的一个标记.2.师示范在田字格里写0.五、练习1电视机有0频道.2温度记上的0表示什么?3车牌上的0.门牌上的0.六、总结:我今天学会0.在生活中要留心,那些地方用到了0说给大家听.学生汇报.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指名回答.学生例举生活中见过的0.学生在田字格里写0.板书设计:认识0 0教学后记:第6课时 10的认识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及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能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个数.教学难点:通过练习加强1-10各数的认识.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准备1从0数到10.2从10数到0.3指名说出生活中1—9各数表示什么?.二自学18-19页1观察图画看图说出图中的事物.2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3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三研究讨论1通过自学你发现了图中的事物是什么?.2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回答.3 板书:图中有4个男同学,6 个女同学,一共有10个同学,10个同学拿10个气球A认读数字10.B书写10.四试做1师板书10后,巡视指导描红10.2读直尺上的数字.五练习1三题,学生体会一捆有几根.2四题,数一数,各有多少个?3五题,认识10以内的数综合练习.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按要求数数.学生回答.学生汇报.同桌交流.师生共同交流后指名回答.学生描红10.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方法.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认识1010教学后记:第7课时顺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0-21页.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个性化做法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教学难点: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地.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准备1、同学们,我们要和蓝灵鼠一起玩,玩的时候要遇到问题,看谁先明白.2.看图填数和看数画图二自学22-24页1观察图画,从左边数起,绿萝卜是第几?2小兔子排第几?三研究讨论1师生共同合作学习数序数.2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回答:有几个萝卜?绿萝卜排第几?板书:有4个萝卜,绿萝卜排第3. 3动物赛跑谁第一?兔排第几?四试做1动手:拿出8 个红花片和1 个黄花片,任意摆成一排看黄花片排第几?2把你摆的结果告诉大家.五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看图图色.要求:1、共有几朵花?2、从左数,分别把第2朵和第6朵学生独立完成.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大家讨论,共同解决.学生汇报.学生提问题.图上不同的颜色.你还能提出哪些问提?3、出示练一练第2题.要求:(1)让学生说一说(2)说说各位车手的名次?(3)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第7课时顺序有4个萝卜,绿萝卜排第3.教学后记:第8课时顺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卡片,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的顺序.通过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准备1、从0数到10,把1—10各数从小到大排一排.2、从10数到0.二自学24-25页1、把1-10的数字卡摆成一排,观察这些数有什么规律,把0放进去怎么办?2、排球排几号?哪个球是4号.三研究讨论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自学,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1、师生共同学习,怎样排列数的大小.2、师生共同交流,把0放进去怎么排列.3、说说为什么这样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4、把球按大小排队编上顺序号.5、你按什么顺序编的?排球是第几?哪个是第4?四试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10,再倒着数.五练习二题学生独立完成.身边的数学:按家人大小排队.六总结:今天,把你学到的知识讲给大人听,你按年龄给家人排队. 师生共同学习并交流.学生自己排序后汇报.编完号后,交流各自的做法. 全班学生齐数.板书设计:第8课时顺序1 2 3 4 5 6 7 8 9 1010 9 8 7 6 5 4 3 2 1教学后记: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分一分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教学难点: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搬一个纸箱放到讲桌上.问: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现在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取,每人一件.拿着你的礼物给你的同学看看样子,告诉他礼物的名称.二、学生自学1、看图:把样子相像的物体放有一起?2、小组讨论:按什么标准进行分一分.三、研究讨论游戏:各回各家.规则:手中礼物的样子相同或相似的同学站在一起.老师作个别指导.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组.师揭出正方体的名称(板书)揭示长方体的名称(板书)这样的物体因为形状像一根柱子,因此人们把它叫做圆柱体.(板书)圆圆的光光的,可以任意滚动,我们叫它球.(板书)你们给你们组的物体起个名字叫什么?出示一组物品图,谁能说出图中物体是什么形状,再写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个样子的物品.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正面评价.四、试做小组内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的?五、练习①出示图片,图片上是各种形状的图样.学生:想.学生有秩序的上了取礼物.学生说出礼物的名称.学生操作,互相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组里的物品起名称.学生小组讨论并举手发言.②出示搭好的积木图,数一数图中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别是多少?出示第25页图师在学生摆时个别指导.出示一个盒子内放积木.六、延伸学生蒙着眼睛到前边摸,说出摸的是什么形状.其余同学做裁判.七、小结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积极游戏.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分一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教学后记:第2课时搭积木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过程与方法: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教学难点: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积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期待已久的积木大赛终于开始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取得胜利?二学生活动:摆一摆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按规定拿积木,拿对一个加10分.顺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用三块积木摆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含义.推一推①猜一猜,这四块积木谁跑得最远. 学生:有.生猜:我猜长方体.我猜正方体.我猜是圆柱体.。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3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 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 45 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环节情境创设教师活动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 5 把椅子)(一)认识多少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活动 6 个小朋友---------------------------------------------------------------最新资料推荐------------------------------------------------------ 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一单元比一比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老师高,学生矮铅笔长,粉笔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松鼠轻,大象重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1—5的数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篇

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篇

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篇本文为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该教材内容丰富、易于理解,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6篇

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6篇

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6篇本文为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内容涵盖数字、算数、几何等基础知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口算48 -15=91-3=34-22=23- 5=56-34=42-9=47-27=72-7=2、交流:从每组中找一道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3、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表。

二、探究新知师:看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生2:小:亮比小东少跳几下?生3: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1、合作探究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1)学生独立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0-28=)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估计40-28的得数大约是多少?学生可能想法:①把28看成30,40-30=10;②把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计大了?哪些把差估计小了?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想法:①把差估计小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30,减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②把差估计大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20,少减了,剩下的就多了。

说明正确的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二比一比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三做一做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五总结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老师高,学生矮铅笔长,粉笔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比一比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2、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几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排队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排队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学习方式:观察讨论、亲自体验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整体感知:本单元是认识10以内的数。

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受过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对10以内的数有所了解,认识10以内的数(2)课题、1-5各数的认识(3)教学内容:教材10-12页(4)5的认识主要内容有:1-5的基数含义:数数(多种事物)抽象出数表述1-5的数表示的实物。

1-5的写法:示范描写独立写,渗透数的顺序。

因此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1-5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

同时渗透对立的思想。

数是从具体事物的数量里抽象出来的。

“数”是一类等价集合在元素的个数方面的共同属性。

因此多数、多说,学生对数的概念就比较清楚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学具准备:,主题挂图和相应的教学图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5)要充分发挥教材情境图中提供素材的作用,用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6)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经历学习活动。

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

(7)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包括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一些现实生活情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板书设计:(略)课题、0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13-15页整体感知:(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后,认识比较抽象的“0”。

教学时通过连续的演示过程,让学生体验0的产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也和5、4、3、2、1一样,也是一个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本课的主要内容有:0的产生——0的意义——0还表示什么(开始、分界线)——生活中的0(站位)——0的写法(示范—描红—独立写)因此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学写0。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0的意义,体会0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数感。

0的含义比较广泛,除了表示没有、起点外,还可以表示界限,表示号码中的空位。

这些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感受0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0,知道0表示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5)要赋予教材情境图中的素材生活内涵,用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16)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经历学习活动。

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17)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包括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一些现实生活情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课题、6-9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16-17页整体感知:这部分内容安排在1-5的认识之后,已有了1-5认识的基础。

6-9的认识主要内容有:6-9的基数含义:数数抽象出数表述6-9的数表示的实物;6-9的写法:示范描写独立写,渗透数的顺序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6-9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

数是从具体事物的数量里抽象出来的。

“数”是一类等价集合在元素的个数方面的共同属性。

因此多数、多说,学生对数的概念就比较清楚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6-9各数,会用6-9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6-9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学具准备:主题挂图和相应的教学图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23)要充分发挥教材情境图中提供素材的作用,用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24)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经历学习活动。

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

(25)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包括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一些现实生活情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课题10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18—19页整体感知: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0----9各数后认识10。

教学时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10的产生感知数的横向联系。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10的意义学写10。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10的意义,体会10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数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及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挂图。

课题:> = <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他的方法比较多少。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演一演,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用数学符号“> = <”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熊猫请客动画片或主题图挂图或图片,各种动物图片和水果图片学习方式:可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题:顺序教学内容:教材22~23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序数意义的理解。

培养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个性化做法的乐趣。

教学准备:课件或教学挂图课题:顺序教学内容:教材24—25页。

教学目标:(35)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36)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卡片,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3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的顺序。

通过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挂图。

课题:有趣的数字教学内容:教材26—27页。

整体感知:有趣的数字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介绍了各种有趣的数字,包括印刷体、手写数字、中国数字、计数器上的数、以及古代石块和结绳记数等内容。

还安排了用小棒(火柴棒)拼方块字的游戏。

教学目标:(38)知识与技能丰富学生对数字的认识,了解古代记数的简单知识。

(39)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有趣的例子和小棒拼数字,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活动感受有趣的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比赛实况。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分一分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28-30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教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不同形状物品一件,一个纸筒。

搭积木教学内容:教材31-33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过程与方法: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