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常用图表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决定及弹性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决定及弹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f0f8e60680203d8cf2f24d4.png)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决 定及弹性理论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 包括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消费 者偏好和消费者预期等。
均衡价格是在供求双方的交易过 程中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 或者说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过程可以 用右图来说明。如图所示,价格为P1 时,市场供给量为P1G,需求量为P1H, 需求大于供给,存在商品短缺,于是 价格会上升,导致供给增多,趋于均 衡点E;价格为P2时,需求量为P2A, 供给量为P2B,供给大于需求,存在 商品过剩,于是价格会下降,导致供 给减少,趋于均衡点E。
1.商品价格 商品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一般来说, 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也就是说,一种商品的价 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反之,价格越低,则需求量越 大。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决 定及弹性理论
2.消费者收入水平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商品 的需求量也会增加,两者呈正方向变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不同,商品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 反应幅度也不同。通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增 加的幅度很小,而奢侈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 而增加的幅度很大。
(三)需求曲线
商品的需求曲线(Demand Curve)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 不同的价格与对应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 条曲线。需求曲线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即它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 变动,如下图所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4e14de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d.png)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需求表和需求曲线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是经济学家们用来分析市场和商品需求的重要工具。
通过研究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商品的需求情况,预测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确定市场平衡点等。
需求表是用来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格。
通常需求表以价格和需求量为两个变量,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通常下降,反之亦然。
需求曲线则是基于需求表绘制的图形,通过需求曲线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商品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不仅仅是用来描述商品的需求情况,更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市场的变化。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可能减弱;反之,价格下降可能会导致需求量增加。
通过研究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这对于企业决策和政府监管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也是分析市场平衡的重要工具。
市场平衡是指供求关系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和价格达到了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
通过研究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找到市场平衡点,这有助于我们预测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制定相应的市场政策。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是西方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研究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变化的规律,预测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分析市场平衡等问题。
这些知识不仅对于经济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进行更准确的决策。
个人观点和理解: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和商品需求的变化规律。
通过研究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企业和政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相信,随着对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结语:通过本文对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这个主题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方经济学模型整理
![西方经济学模型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66d423f111f18583d05af1.png)
循环流动图消费者预算线消费者预算线概述(Budget Line)消费者预算线也称消费可能线、家庭预算线,或者等支出线,是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如上图,预算线AB把平面坐标图分为三个区域:预算线AB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C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买组合点。
预算线AB以内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比如D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
唯有预算线AB上的任何一点,才是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点。
消费者预算线的方程如果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P1和P2分别表示已知的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以X1和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那么,预算线的方程为:I = P1X1 + P2X2该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1的支出和购买商品2的支出的总和。
消费者预算线的变动1、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时;2、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变化时;3、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4、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
变动情况如下图: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两种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变。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及相应截距变化。
偏好公理偏好公理在西方消费需求理论中,被认为可以检验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包括:完备性公理;传递性公理;选择性公理;优势公理;连续性公理和偏好的凸性公理。
[编辑]偏好公理的具体内涵偏好公理的具体内涵:1.完备性公理。
指消费者对于某些商品所有可能的组合能够按照他的偏好程度大小,有顺序地排列出完整的、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
2.传递性公理。
消费者对A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B商品组合,而对B商品组合的偏好又大于C组合的商品,则消费者对于A组合的商品的偏好必然大于对C组合的商品的偏好。
西方经济学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
![西方经济学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https://img.taocdn.com/s3/m/bee6376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8.png)
西方经济学基本定义西方经济学是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即所称的“主流经济学”,因特别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场经济学之称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
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研究内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经济学是15世纪经济学产生,18世纪经济学建立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
其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等。
其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经典著作亚当斯密(英国)《国富论》此书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本书阐明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德国)《资本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人耳熟能详,就其概述的经济学现象对改变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选了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瓦尔拉斯(法国)《纯粹经济学要义》现代经济学的主观价值(效用)论、边际革命、经济学数理化的转向通过本书而系统化,熊彼特曾赞誉此书为经济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其是瓦尔拉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边际主义经济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费雪(美国)《利息理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关于资本理论的研究,在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地方,他看见的是放弃当前消费而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所获得的报酬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认为是个人理性通过自由性质与性质的竞争,自然产生社会理性这一理论(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核心)遭到质疑和批判的原因,是其在国家政治干预时引起的争议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他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他说,这只适合于特殊情况,而通常情况下则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他自称他的就业理论才是一般理论,即通论,既可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况,也可解释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原理》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新的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
西方经济学第12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
![西方经济学第12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c408027658fafab069dc022b.png)
⑵价格水平与消费
• 价格水平的变动改变了人们拥有的货币资产 购买力。价格上升,表示人们实际拥有的财 富减少了,他们的消费和投资支出就会下降; 价格下降,表示人们的财富增加了,他们的 消费和投资支出就会增加,这就叫做实际货 币余额效应或财富效应。
⑶价格水平与进出口
• 国内物价水平上升,相比之下,本国公民购 买洋货比较合算,因此,进口增加,同时, 本国货涨价后,外国公民购买国货将减少, 因此,出口减少;相反,物价水平下降,进 口减少,出口增加,这就是汇率效应。
1、总需求的概念
• 总需求除了受到价格水平的影响之外,还要 受到收入水平、预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的影响。 • 如果仅仅分析总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总需求 函数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 平与全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函数关系: AD=f(P)
1、总需求的概念
• 在价格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仅有一个国民收入 与计划总支出相等并且能够使得商品市场与货 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就会有不同的均衡收入 与之相对应,而均衡收入由总需求决定,因此 均衡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就是总需求量与价 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而总需求函数就可以从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中得到。 • 按照凯恩斯的讲法,总需求表示在某一特定的 价格水平上,经济社会需要多高的收入。
1、总供给的概念
•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 — 价格水平上,在 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 总量。 • 总供给实际上除了受到价格水平影响之外, 还要受到劳动、资本、技术水平的影响。如 果我们仅仅分析总供给与价格的关系,则总 供给函数:AS=f(P)。 • 一般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工资、劳动市场 供求、就业量而最终影响总供给量。
《西方经济学》符号汇总表
![《西方经济学》符号汇总表](https://img.taocdn.com/s3/m/b170c187c1c708a1284a4463.png)
1
TC total cost
总成本
TC=f(Q) =FC+VC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AC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
AC = TC Q
MC marginal cost
边际成本
MC = ∆TC ∆Q
或 MC = dTC dQ
FC Fixed cost
不变成本 FC=常量
VC Variable cost
《西方经济学》符号汇总表 1(微观部分)
出现的 章节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符号 表示
D S P
Q
Ed
EM M EAB
Es TU MU MRSXY L K TP AP
MP
MRTSLK
英文含义 Demand Supply
Price
Quantity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货币需求 利率
货币供给 价格指数
L=L1(Y)+L2(r)
Liquidity 为流动性;流动 资金
货币供给通常以名义货 币的形式出现,实际货币 供给 m=M/P
3
AD 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
AD=C+I+G+(X- M)
西方经济学结构图
![西方经济学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7c2c2c3825c52cc58bd6bea6.png)
微观部分
第一章引论
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效用论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生产论知识结构图:
第五章成本论知识结构图: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知识结构图: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知识结构图: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知识结构图
:
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知识结构图: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知识结构图: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知识结构图: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知识结构图: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略)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略)。
马列工程西方经济学PPT_宏观_第12章
![马列工程西方经济学PPT_宏观_第12章](https://img.taocdn.com/s3/m/60216a0c227916888586d708.png)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二、利率效应
接着我们来看价格水平的变化是如何通过利率效应 来影响投资的。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家庭和企业需要更多的钱来进 行买卖活动。因此物价水平的上升使得增加了人们 对货币的需求,而这将导致利率水平上升(这一过 程发生在实际货币越市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 成本)。 同时利率又是投资的借贷成本,所以更高的利率将 减少人们的投资需求。 也就是说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会带来投资的减少。 反之,当物价水平下降时,会带来投资的增加。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是产出需求量与物 价总水平之间的关系。AD曲线描述了在任何一种给 定的物价水平上,人们想购买的产品与服务量。
物价水平 P
向右下方倾 斜的总需求 (AD)曲线
总收入/ 总产出 Y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Q:为什么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在第九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实际GDP由四个因 素组成: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 口(NX)。实际GPD即经济中的总产出Y: Y=C+I+G+NX AD曲线之所以会向下倾斜是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 会带来实际GPD需求的增加。下面我们就来考察 价格水平的变化怎么影响到GDP的以上四个组成 因素。 注:政府购买水平(G)由政策制定者决定,并不受 到价格水平的影响。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一、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
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来自于古典模型对经济长期行 为的描述,即生产的产出取决于固定的资本与劳 动量,以及可以获得的技术。 Y Af K, L Y 于是经济总产出可以写成: 根据古典模型,产出并不取决于物价水平。所以 我们可以画出如图12-4所示的垂直总供给曲线。 当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时候,总需求的变动将仅 影响物价水平,而不影响产出,如图12-5所示, 当货币供给减少导致AD曲线向内移动时,总产出 水平并没有改变,只会导致物价水平下降。
西方经济学(共52张精选PPT)
![西方经济学(共52张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a06d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1.png)
表示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价格下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用,即消费者均衡点。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均衡条件
在价格变化时,消费者会重新调整购买组合以达到新的均衡状态。通过描绘不同价格下的均衡点,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
政策建议
07
CHAPTER
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的表现
公共品供给不足、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
政府干预的方式
直接提供公共品、制定和执行法规、实行税收和补贴等。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弥补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失灵的表现
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扩张、寻租行为等。
防范措施
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透明度等。
均衡价格的变动
03
CHAPTER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定义
表示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它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表示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
无差异曲线
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函数。
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通过列举不同价格下的需求量,可以绘制出需求曲线。
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需求定义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主编-第2章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主编-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38c426aca26925c52dc5bf48.png)
5、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 Demand Function 即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D=f(a,b,c,d,n) a,b,c,d,…n代表上 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不变,只单独研究某种商 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 间的关系,需求函数
Q d=f (P)
影响需求的因素
变化引起均衡产
量与均衡价格的 P2 变化。
P1
D↑:P↑Q↑
P4
D↓:P↓Q↓
P3
S ↑: P↓ Q↑ S ↓: P↑ Q↓
D1
D2
E2 E1
S1
S3 E4
E3
均衡价格随着需求 的增加和供给的减 少而上升
O
Q1 Q3 Q2 Q4
Q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
3、均衡价格理论
(1)市的场应经用济应
具备特点
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价格调节经济
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2、供给表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 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价格(元)
2
3
4
5
6
供给量(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3、供给曲线The Supply Curve
量的变动,
但需求量对
价格变动的
反应程度是
不同的。
D
Q 反应程度小
D
Q 反应程度大
例:
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需求增 加
弹性系数(Ed)是负的,一般取正值
西方经济学知识结构图
![西方经济学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72cf923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7c.png)
微观部分第一章引论: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三章效用论第四章生产论第五章成本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知识结构图: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知识结构图: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知识结构图: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知识结构图:下面是赠送的范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2013党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
通过学习,我对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使我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肯定地说,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使自己对相关内容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一些方面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搞好工作的信心。
现就学习情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干净净履行职责党风廉政建设关乎民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
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采取了强力措施,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中央连续出台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两个法规,充分显示了坚持不懈反腐倡廉的强大决心。
对于廉洁自律问题,要把握好两条:一要干事,二要干净,也就是既勤又廉。
不勤政无以立业,就没地位;不廉政无以立身,就栽跟头。
要把这两条统一起来对待,经得起考验,树立好形象。
1、要警钟长鸣,筑牢防线。
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
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思维导图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44e6a2b4804d2b160a4ec0bc.png)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阅读笔记、思维导图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第七版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国内生产总是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及核算四、从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六、失业的衡量七、物价水平的衡量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均衡产出二、凯恩斯消费理论三、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乘数论五、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第14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一、投资的决定二、IS曲线的推导三、利率的决定四、LM曲线五、IS-LM分析六、凯恩斯基本理论框架第15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一、总需求二、总供给三、总供给曲线的类型四、AD-AS模型的结构和应用五、考虑时间因素的AD-AS模型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第16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失业二、失业的原因三、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四、通货膨胀五、通胀的原因六、通胀的成本七、菲利普斯曲线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经济政策影响二、财政政策三、货币政策四、两种政策混合使用五、时间不一致性六、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七、供给管理的政策第18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汇率和对外贸易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IS-LM模型在开放经济中的形式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四、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大型开放经济)第19章 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概述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三、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四、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五、内生增长理论六、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七、增长核算第20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消费二、投资三、货币需求第21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三、新凯恩斯主义四、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四、从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GDPGDP-资本耗费(折旧)=国内生产净值NDP折旧=总投资-净投资2.NDP3.国民收入NI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4.个人收入PI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PI-个人向政府交纳的税金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经济只有【消费者】和【企业】原理:总支出=总收入推导总支出(国内生产总值)Y=消费(C)+投资(I)总收入(国民收入)Y=消费(C)+储蓄(S)C+I=C+S =》 I=S储蓄恒等于投资2.三部门经济【居民】【厂商】【政府】总支出(国内生产总值)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总收入(国民收入)Y=消费(C)+储蓄(S)+税收(T)C+I+G=C+S+T =》 I+G=S+T =》 I-S=T-GT-G:政府储蓄3.四部门经济【居民】【厂商】【政府】【外国部门】总支出(国内生产总值)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总收入(国民收入)Y=消费(C)+储蓄(S)+税收(T)+对国外转移支付(K)C+I+G+(X-M)=C+S+T+K六、失业的衡量1.三种人【就业】【失业】【非劳动力】失业人口规定年龄想且能工作没有工作2.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数量3.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劳动力数量÷成年人口总数七、物价水平的衡量1.消费价格指数CPI CPI=现期价格指数÷基期价格指数2.GDP折算指数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生产者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得到的指数4.GDP与CPI的区别GDP衡量生产的价格;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价格GDP只包括国内的;CPI包括所有购买的GDP使用变动的一揽子物品;CPI使用固定的一篮子物品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均衡产出1.短期分析假设前提2.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3.投资=储蓄二、凯恩斯消费理论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4.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三、国民收入的决定1.两部门经济2.三部门经济3.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乘数论1.两部门经济2.三部门经济3.四部门经济五、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1.潜在国民收入2.GDP缺口一、均衡产出1.短期分析假设前提(1)存在生产能力闲置有失业:劳动力资源未充分利用开工率不足:机器等未充分利用(2)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价格刚性)有失业,工资不降有剩余,物价不降(3)在既定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无限短期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4)均衡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单方面决定2.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西方经济学》作图分析题例
![《西方经济学》作图分析题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47fb97f90f76c661371af3.png)
当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增加政府支出,会使IS0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为IS1曲线,与LM0曲线相交于E1,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1,均衡的利率为i1。
这表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由于利率上升会产生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削弱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剌激经济的作用,不利于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因此,同时配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会使LM0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为LM1曲线,与IS1曲线相交于E2,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2,均衡的利率为i2。
这表明,同时实施双扩张性政策,能保持利率不提高甚至会下降,而国民收入却有较大幅度增加,从而有效剌激经济。
这种双扩张性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
但在运用时应慎重,如果配合不妥当,则可能会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这是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应用的作图分析)。
西方经济学-图形总结宏观ppt课件.ppt
![西方经济学-图形总结宏观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5b3e4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f.png)
那么一个一直有效,一定要十分熟悉的公 式就是均衡产出Y=AE=C+I+G。
这个阶段假设不考虑利率、价格问题,因
此是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但是这 个模型却是一切模型的基础。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Y ab T 0 I G 1b(1t)
KG=△Y/ △G =dY/dG=1/[1-b(1-t)]
1
KG
1b(1t)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变动
图12-12 政府支出乘数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这一章主要是具体的操作,即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都是用什么样的现实方法实现的。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是指国家 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 和支出项目,如税收和转移支付。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国民收入的决 定问题。
因为只有国民收入不断增加,国家才富有, 才能够促进劳动者就业。
本章主要是从统计的口径来说明某一时期 内国民收入有多少。
西方经济学流派图表
![西方经济学流派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30efbd53ba0d4a7302763aa0.png)
货币主义
弗里德曼
《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
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
新制度学派
加尔布雷思、博尔丁
《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一种价格管制理论》
古典时期(1776-1870)
古典经济学派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
《国富论》
反对国家政府干预,认为自由竞争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社会活动
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创立劳动价值理论
马尔萨斯
《人口学原理》
人口理论
萨伊
《政治经济学概论》
萨伊定律
西尼耶
巴师夏
《经济和谐》
服务交换看作是统治人类社会的"最高规律"
福利经济学
庇古帕累托
《福利经济学》《就业与均衡》
“庇古税方案”研究在现代实际生活中影响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增加社会福利方法。
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
萨缪尔森,索罗,托宾
《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经济分析基础》
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新剑桥学派
琼·罗宾逊、卡尔多、帕西内
《就业理论引论》《经济稳定与增长论文集》《用商品生产商品》
时间
西方经济学派
创始人物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观点理论
古典时期以前(1776之前)
重商主义学派
威廉配第
布阿吉尔贝尔
《赋税论》《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
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
《西方经济学》常用图表
![《西方经济学》常用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d62988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f.png)
《西方经济学》常用图表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图表来解释和分析经济数据和概念。
这些图表可以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复杂的数据和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原理。
下面介绍一些《西方经济学》中常用的图表类型。
1、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散点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观测值,横轴表示一个变量,纵轴表示另一个变量。
通过散点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关系、正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等。
2、折线图折线图是用于显示时间序列数据的图表。
在折线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观测值,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变量的值。
折线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趋势和变化规律,例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时间序列数据。
3、条形图条形图是一种用于显示分类数据的图表。
在条形图中,每个条形代表一个类别,横轴表示类别名称,纵轴表示该类别的数量或比例。
条形图可以清晰地展示不同类别的数据分布情况,例如不同行业增加值占比、不同人口年龄段人口数量等。
4、饼图饼图是一种用于显示分类数据比例的图表。
在饼图中,每个扇形代表一个类别,整个饼图表示总量,每个扇形的面积表示该类别的占比。
饼图可以清晰地展示不同类别的比例关系,例如不同产业增加值占比、不同产品销售额占比等。
5、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用于显示定量数据的图表。
在柱状图中,每个柱形代表一个数据值,横轴表示分类名称,纵轴表示该类别的数据值。
柱状图可以清晰地展示不同类别的数据对比关系和变化情况,例如不同行业增加值、不同国家GDP对比等。
以上是《西方经济学》中常用的几种图表类型。
通过这些图表,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经济数据和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流派图表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经济学流派逐渐形成,各自持有独特的观点和研究方法。
这些流派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如同经济学领域中的繁星,照亮了我们在探索经济现象中的路。
子木老师详解西方经济学供求曲线图坐标标法的来龙去脉
![子木老师详解西方经济学供求曲线图坐标标法的来龙去脉](https://img.taocdn.com/s3/m/d6433c1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7b.png)
子木老师详解西方经济学供求曲线图坐标标法的来龙去脉子木老师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我们已经不太陌生的那条“右向下倾斜”的所谓“需求曲线”。
有了这么一条曲线,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可以做到数学化,真正成为科学。
西方经济学,用这条曲线来解释经济现象。
但是,我们是不是对这条曲线的来龙去脉很了解呢?具有反思品质的师生,都会关注“需求曲线”图坐标系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标法:自变量在纵轴,因变量在横轴,与数学所学的标法相反。
一些命题人,还就不信西方经济学的“这个邪”,想通过自己的命题:把价格为自变量时标在横轴上,把商品数量为因变量时标在纵轴上,来“纠正”西方经济学的这个数学常识性“错误”,并武断地认为西方经济学家都不懂数学。
西方经济学家真的不懂数学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子木老师发现,西方经济学家的数学造诣基本上就是数学家的水平。
“需求曲线”图坐标系自变量(价格P)在纵轴,因变量(商品数量Q)在横轴,有其内在的原因。
曲线坐标变换的历史,得要溯到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马歇尔假定的社会基本经济条件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
马歇尔之前的边际效用(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产生的满足程度或效用)学派认为,在一次持续的消费行为中,各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依次递减。
比如人吃包子,第一个包子的效用非常大,可解除极端的饥饿;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下降,第三个包子的效用又下降,第四个包子吃饱,此包子给人带来的满足程度与之前的包子相比为0,人不再吃包子即不再增加消费。
这种经济现象,用数学图象表示为图示1。
此时,商品数量作为自变量用横轴表示,商品效用作为因变量用纵轴表示,与数学常规表示法相同。
马歇尔认为,效用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满足程度,属于主观行为,无法计量。
为了实现对效用的定量分析,使“商品边际效用递减”的道理具有实际意义,他把“效用”进行了重新定义:效用是购买者对某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从而实现了对“效用”的定量分析。
这样,马歇尔用“需求价格”取代了“边际效用”,用“需求数量”替换了“商品数量”,把“商品边际效用递减”转化为“商品边际需求价格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