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防火防爆
电气防火与防爆
![电气防火与防爆](https://img.taocdn.com/s3/m/3ecd29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4.png)
电气防火与防爆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灯具、插座、电吹风和电视机,还是生产中的电动机、断路器、变压器和高低压供电线路,都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当线路、电气设备或用电器具与可燃物接触或接近时,这种危险性会更大。
电气火灾与爆炸事故,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还可能造成较大范围或较长时间的停电,给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损害。
因此,人们必须了解电气火灾与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积极预防,消除隐患。
一.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定义与条件由于电气方面原因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称为电气火灾和爆炸。
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易燃易爆物质和环境它是指: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汽、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烧物的环境。
如煤矿中产生的瓦斯气体,军工企业中的火药、炸药场所,石油企业中的石油、天然气,化工企业中的一些原料、产品,纺织、食品企业生产场所的可燃气体、粉尘或纤维(例如煤粉、面粉、亚麻等)均为易燃易爆物质,并容易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二、引爆条件生产场所的动力、照明、控制、保护、测量等系统及生活场所的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在正常工作或事故时常常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的高温,这就具备了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条件。
如石油、化工、军工、煤矿等企业因电气火灾和爆炸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首先是电气设备本身的损坏、人身伤亡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面积停电、停产;其次,在紧急停电时,又可能酿成新的灾害,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因此石油、化工、军工、煤矿等企业应特别注意并防止电气火灾与爆炸给生产带来的严重危害。
二.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具体起因一、电气设备质量问题1、电气设备额定值和实际不符。
如果误选了假冒伪劣电器,如果接触端、断路器触点、电线电缆的导电截面的容量达不到使用要求,容易引起导电部分发热而成为火灾隐患;电器绝缘部分耐压低,容易引起导体绝缘部分击穿,造成短路故障而引发火灾。
2) 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
![2) 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397f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c.png)
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一、概述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电气防火和防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文档将介绍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基本概念、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二、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基本概念1.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形成:电气火灾和爆炸通常是由电气设备过热、电火花或电弧引起的。
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电流和电压异常,导致过热或电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
2.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必要性:电气火灾和爆炸容易造成大规模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采取有效的防火和防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三、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危险因素1.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故障是导致电气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电线短路、设备过热、电弧等都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2.不正确的操作:不正确的操作也可能导致电气火灾和爆炸。
例如,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操作电气设备,导致过载或短路。
3.恶劣的环境:某些恶劣的环境条件也可能增加电气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例如,高温、潮湿、粉尘等环境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过热或受损。
四、电气防火和防爆的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确保其能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行。
2.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防止设备过热或出现电火花。
3.保持安全距离:对于具有潜在危险的电气设备,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人员和可燃物与设备的接触。
4.使用阻燃材料:在电缆、电线等易燃部位使用阻燃材料,降低火灾蔓延的速度。
5.合理布线:合理规划电线和电缆的布局,避免线路混乱和交叉,减少电弧和电火花产生的可能性。
6.培训操作人员:对操作电气设备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导致火灾或爆炸。
7.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关键区域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火源,防止火灾扩大。
8.制定应急预案:制定针对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电气防火防爆要求及技术措施
![电气防火防爆要求及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a33087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8.png)
(二)环境 1.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保持良好通风,使现场易燃易爆气体、粉尘和纤维浓度降低到无法引起火灾和爆炸。加强 密封,减少和防止易燃易爆物质的泄露。有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设备、储存容器、管道接 头和阀门应严格密封,并经常巡视检测。
回路内应装设断路器、熔断器之类的过电流防护电器来防范电气过载引起的灾害。防护电 器的设置参数应满足下列要求:
(1)防护电器的额定电流或整定电流不应小于回路的计算负载电流; (2)防护电器的额定电流或整定电流不应大于回路的允许持续载流量; (3)保证防护电器有效动作的电流不应大于回路载流量的 1.45 倍。
2.预防电气线路过负荷的措施 根据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线;严禁滥用铜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不准乱拉电线 和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严禁随意增加用电设备尤其是大功率用电设备;应根 据线路负荷的变化及时更换适宜容量的导线;可根据生产程序和需要,采取排列先后控制 使用的方法,把用电时间调开,以使线路不超过负荷。
其触头接触情况,各部件有无松动、损坏及锈蚀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经常保 持清洁,避免尘垢积聚致使绝缘水平降低,发生相间闪络事故。应经常注意环境条件的变 化,若不符合继电器使用条件时,采取可靠措施,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
(三)电气线路防火措施的检查 1.预防电气线路短路的措施
必须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规程和技术管理规程,坚决禁止非电工人员安装、修理;要根 据导线使用的具体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导线,正确选择配电方式;安装线路时,电线之间、 电线与建筑构件或树木之问要保持一定距离;在距地面 2m 高以内的电线,应用钢管或硬 质塑料保护,以防绝缘遭受损坏;在线路上应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熔断器,以便在线路发 生短路时能及时、可靠地切断电源。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三篇)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00547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0.png)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是指在电气设施和设备中避免、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方法。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非常重要,因为电气设备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生产、工作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
首先,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需要合理设计。
在电气设施和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防火和防爆的要求。
比如,选择防火等级高的材料作为装置的构件和外包层,采用防爆设计的电气设备和元件,合理布置电气线路,避免过载和短路等情况发生。
其次,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电气设施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
特别是对于防火和防爆的关键设备和元件,应该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此外,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需要设置相应的防火和防爆设施。
比如,安装火灾报警器、自动灭火系统和防爆电缆桥架等设施,提前发现和控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同时,在电气设施和设备周边设置防火隔离带和防爆区域,限制可燃物料进入,并采取静电消除措施,避免静电引起的爆炸事故。
另外,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
培训工作人员对于电气设施和设备的正确操作和维护,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清楚防火和防爆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和处理事故。
最后,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和流程,明确防火和防爆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同时,建立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应对准备工作,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果。
总之,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是保障电气设施和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合理设计、定期检查和维护、设置相应设施、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以及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才能有效地防止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二)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不可忽视。
4-2 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
![4-2 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ddff13b4daa58da1114a3f.png)
二、工业厂房的防爆
工业厂房的防爆,首先要确定生产物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类别,然后按照所属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确定建筑物的耐火 等级,层数,面积和设置必要的防火分隔物,安全疏散设施 ,防爆泄压设施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等。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 类别
甲
火灾危险性特征
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1. 闪点<28℃的液体; 2. 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
物质; 5.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
3、保证电器设备的防火间距及通风
⑴保持防火间距:为防止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各 种电器用具或设备的设置都应避开易燃易爆物品。对电 气开关及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离开可燃物 存放地点的距离不应少于3米。
⑵对设备实施密封:在有爆炸危险场所装设电气设备时, 应采取密封措施,将产生电弧,电火花的电气设备与易 燃易爆物质隔离开来而达到防爆目的。此外在发生局部 燃烧爆炸时,密封还可以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2、排除各种电气火源
⑴对正常运行时会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的电气装置, 不应设置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
⑵爆炸和危险场所内的电气设备,应根据危险场所等级合理 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
⑶电力设备和线路在布置上应使其免受机械损伤,并应有防 尘,防腐,防潮和防日晒雨雷的措施。
⑷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 靠接地或接零,以便碰壳接地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防止短路电流产生高温高热引发爆炸与火灾。
简述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简述电气防火防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0d169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a.png)
简述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是保障电气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可以防止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1. 安装防爆标志:在安装电气设备时,必须安装防爆标志,以便在发生爆炸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使用防爆电器:防爆电器具有防雷击、防水、防尘等性能,可以保护电气设备不受损坏。
3. 选择适当的工作场所:在选择电气设备的工作场所时,应注意避开可能发生爆炸的场所,例如加油站、液化气站等。
4. 安装防护罩:电气设备的防护罩可以防止火焰和爆炸对电气设备的冲击,保护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5. 控制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在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中,应严格控制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避免电气设备过热或过载。
6.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在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中,应确保电气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电气设备故障和损坏。
7. 加强安全教育:在电气设备的使用中,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对电气安全的认识和意识,避免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是保障电气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实施。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中,应注意安全事项,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电气装置的安全运行。
简述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简述电气防火防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1816d3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8.png)
简述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因为电气设备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以下是一些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1. 安装防爆设备: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应安装防爆设备。
防爆设备能防止爆炸性气体或粉尘的爆炸,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2. 保持安全距离:电气设备与爆炸危险区域之间的安全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电气设备与爆炸危险区域的距离过近,就可能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3. 做好设备维护:电气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以避免设备过热或引发火灾。
4. 控制电流:电气设备的电流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如果电流过大,就可能导致设备的过热,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5. 采取隔热措施:在爆炸危险区域内,应采取隔热措施,以防止爆炸性气体或粉尘的产生。
例如,可以在电气设备周围安装隔热材料,以防止热量扩散到爆炸危险区域。
6. 禁止超负荷用电:电气设备不应超负荷运行。
如果设备的电流过大,就可能导致设备的过热,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7. 安装火灾报警器:在爆炸危险区域内,应安装火灾报警器。
火灾报警器可以及时提醒人们火灾的发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制止火灾的蔓延。
总结起来,电气防火防爆措施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如果我们能够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原则(三篇)
![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原则(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0284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4.png)
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原则(1)排除可燃易爆物质:1保持良好通风,加速空气流通和交换。
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排除现场可燃易爆的气体、蒸汽、粉尘和纤维,或者把它们的浓度降低到不致引起火灾和爆炸的限度之内。
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环境温度;2加强密封,减少可燃易爆物质的来源。
可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设备、贮存容器,以及管道接头和阀门等应严密封闭,并且应经常巡视检测,防止可燃易爆物质跑、冒、滴、漏。
(2)排除电气火源:1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的电气装置,应装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之外;2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尽量不用或少用携带式电气设备;3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应根据该危险场所的等级来合理选择相应种类的电气设备;4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的电力线路,其导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线路电压不得低于额定电压;5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内,工作零线的绝缘等级应与相线相同,并且二者应在同一护套或管子内。
绝缘导线应敷设在钢管内,严禁敷设明线;6在有火灾危险的场所内,应采用无延燃性外被层的电缆或无延燃性护套的绝缘导线,导线应穿在钢管或硬塑料管中明敷或暗敷;7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布置,应避免受机械损伤,并应防尘、防潮、防腐蚀和防日晒;8正确选用信号、保护装置,并合理整定,以保证在线路、设备严重过负荷或发生故障时,准确、及时、可靠地将其切除,或者发出报警信号,以便迅速处理;9突然停电有可能引起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场所,应由两路及两路以上的电源供电,两路电源之间应能自动切换;(10)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以便发生碰壳接地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防止短路电流长时间通过设备而产生高温高热。
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原则(二)电气防火和防爆是指在电气设备和工作场所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原则来预防和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发生,以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原则。
第一,选用符合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三篇)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934a8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c.png)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随着现代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电气设备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因此,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电气设备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电气设备的短路和过载。
当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或过载时,会产生大量的电流和热量,进而引发火灾。
因此,电气防火防爆技术应重点关注短路和过载的预防措施。
首先,采用合适的电气设备是防止火灾和爆炸的首要措施。
合适的电气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过载能力,以防止短路和过载导致的火灾。
此外,电气设备还应具备防水、防尘、防潮、防腐蚀等性能,以应对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其次,正确的电气设计和配电系统规划也是防止火灾和爆炸的重要因素。
在电气设计中,应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的类型、规格和容量,确保电路能够稳定运行,并能适应负载的变化。
此外,电气设备的布置和维护也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也包括火灾预警和自动灭火系统的应用。
火灾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电气设备周围的温度、湿度、烟雾等参数,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自动灭火系统则可以根据火灾的位置和程度自动启动灭火装置,确保火灾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
此外,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也是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关键。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接线端子的接触情况、电路的过载和短路情况等,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此外,还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和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维护人员的操作过程,以便追溯和分析事故的原因。
总之,电气防火防爆技术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适的电气设备选择、正确的电气设计、合理的防火防爆措施和及时的维护检修,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电气设备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电气防火防爆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标准不完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
因此,我们应加强相关研究,推动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电气防火防爆
![电气防火防爆](https://img.taocdn.com/s3/m/63bffcf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9.png)
电气防火防爆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电气防火防爆概述•电气防火防爆基础知识•电气防火防爆措施•电气防火防爆监管与检查•电气防火防爆安全培训与演练•电气防火防爆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目录01电气防火防爆概述电气防火防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火花、电弧、高温等引燃、引爆易燃易爆物质,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定义电气防火防爆具有普遍性、潜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涉及范围广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特点定义与特点电气火灾与爆炸事故会直接造成设备损坏和建筑物损毁,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
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危害财产损失火灾和爆炸产生的热辐射、浓烟、爆炸冲击波等会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人员伤亡电气火灾事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事故范围扩大,影响生产和生活秩序。
影响范围广保障生命安全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会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电气防火防爆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伤亡,保障生命安全。
保障社会财产安全电气防火防爆可以有效减少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降低财产损失,维护社会财产安全。
提高社会安全水平电气防火防爆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社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电气防火防爆的重要性02电气防火防爆基础知识具有甲烷、汽油、柴油、苯、乙醚、乙醇等易燃物质,且爆炸下限<10%,此类场所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最大。
易燃易爆场所的分类与等级甲类具有甲烷以外的易燃物质,且爆炸下限≥10%,此类场所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次之。
乙类具有除甲、乙类以外的不燃烧液体、气体和蒸气,此类场所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较低。
丙类防爆原理通过外壳将设备放置在危险环境中,阻止外部爆炸性气体进入外壳,同时防止内部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外泄露。
电气设备防爆类型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无火花型等。
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与类型0102选择符合规范的电缆和电线应选择符合规范的电缆和电线,避免过载、短路等故障。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https://img.taocdn.com/s3/m/47e3970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5.png)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电气设备防火防爆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包括开关设备、电缆设备、电机设备以及电气仪表设备。
一、开关设备的防火防爆1.装置设备:在选用开关装置时,应选择具有防爆性能的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外壳和连接部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火花和爆炸气体进入设备内部引发火灾和爆炸。
2.过载保护:开关设备应配备合适的过载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切断过载电流,防止设备过热引发火灾。
3.接线方式:应采用可靠的接线方式,如焊接接线或压接接线,确保接线牢固,避免接触不良或松动引发电弧火花。
二、电缆设备的防火防爆1.电缆选择:在选择电缆时,应优先选择阻燃性能好的电缆,以防止火灾蔓延。
此外,还应考虑电缆对外界物理损害的抵抗能力,尽量选择耐压、耐磨损的电缆。
2.电缆安装:电缆的安装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电缆与其他金属设备之间的绝缘良好,防止电缆短路引发火灾。
同时,要注意电缆的敷设方式,避免电缆的长时间受压或受刮擦,以免影响电缆的绝缘性能。
三、电机设备的防火防爆1.绝缘保护:电机的绝缘应符合国家标准,防止电机绝缘老化或损坏引发火灾。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绝缘状态,及时更换老化的绝缘材料。
2.密封防护:对于易燃易爆的场所,应选用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机,并保证电机的外壳和连接部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火花和爆炸气体进入电机内部引发火灾和爆炸。
3.温度控制:对于长时间工作的电机设备,应配备合适的温度控制装置,能够及时监测电机的温度,并在超过安全温度时及时报警或切断电源,以防止过热引发火灾。
四、电气仪表设备的防火防爆1.防爆材料:对于易燃易爆的场所,应选用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仪表设备,如有必要,还可在设备外加装防爆罩或围栏,以增强设备的防爆性能。
2.电源保护:电气仪表设备应配备合适的电源保护设备,如过电压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避免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https://img.taocdn.com/s3/m/64895e2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3.png)
2023/5/7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2、 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
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 续时间,将此类危险环境划为10区和11区。 •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 • 11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 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 纤维的区域。
3、分级:按危险程度
• Ⅱ类爆炸性气体(分三级):ⅡA ; ⅡB ; ⅡC • Ⅲ类爆炸性粉尘章电气防火防爆
4、分组:(按引燃温度即自燃点)
• Ⅱ类爆炸性气体(分6组): T1、T2、T3、T4、T5、T6
• Ⅲ类爆炸性粉尘(分3组): T11 、 T12 、 T13 温度分组的实际意义:设备的安装场所有哪种
2023/5/7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二、危险物质的类别、级别和组别 1、分类(按爆炸性物质种类分类) 爆炸性物质分三类
• Ⅰ类:矿井甲烷(CH4) • 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 • 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
2023/5/7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2、主要参数
危险物质的级别和组别是根据其性能参数来划分的。
• 23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 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023/5/7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第四节 防爆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
一 、防爆电气设备 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使用的电气设备,结构
上应能防止由于在使用中产生火花、电弧或危 险温度而成为安装地点爆炸性混合物的引燃源。 因此,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使用的电气设备是 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② 当气体、蒸气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宜在较低处敷设或用电缆沟敷 设。
③ 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钢管或电缆,在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 处的孔洞时,应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电气防火与防爆
![电气防火与防爆](https://img.taocdn.com/s3/m/f0d5675a844769eae009ed58.png)
电气防火与防爆
爆炸危险场所布线,一律用厚壁钢管敷设,严禁明敷。导线(电缆)之 间的连接、导线(电缆)与设备的连接要牢固。电线管与设备接线盒、 电线管与中间接线盒,结合要严密并电气连通,必要时加以防漏填充。 使用电缆明敷时,必须是铠装的,Q一2级以下的电压低于1000V的可以 用非铠装的,但要有防损伤措施。
固体状可燃物质(H-3 级)
防滴式
密封式
封闭式
电器 和仪表
固定安装
防水型、防尘型、 充油型、保护型
防尘型
开启式
移动式和携带式
防水型、防尘型
电器 和仪表
固定安装 移动式和携带式
保护型 防尘型
配电装置 接线合
防尘型 防尘型
防尘型
防尘型 防尘型
防尘型 防尘型
保护型
开启式 保护型
保护型 保护型
电气防火与防爆
保护型、封闭式电气设备也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护性能。电气设备(包 括
电气线路)特别是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的设备,应尽量装设在爆炸危险 场所以外,如必须装设在危险场所以内时,应尽量选择危险性较小的地 方。在火灾危险场所,应按表2选用电气设备。 三、放火间距和通风 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也是防火防爆的一项重 要措施。为了防止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对开关、插座、熔断
电气防火与防爆
(6)充砂型(q):是指外壳内充填细颗粒材料,以便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外壳 内产生的电弧、火焰传播到壳壁及颗粒材料表面的温度,均不能将周围的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爆的电气设备。
(7)无火花型(a):是指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也不会将周 围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爆,并且一般不会发生有引爆故障的电气设备。
电气防火与防爆
电气防火和防爆ppt
![电气防火和防爆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b2d6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e.png)
措施二
加强电缆和电线的选材和维护,防止短 路和过载。
措施三
建立完善的消防报警系统和灭火设施, 及时发现和处理火源。
某大型钢厂的电气防火和防爆管理经验分享
管理经验概述
管理经验一
某大型钢厂通过科学有效的电气防火和防爆 管理,实现了安全生产。
电气防火和防爆的重要性
保障生命安全
电气防火和防爆可以有效预防电气火灾 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
促进经济发展
电气防火和防爆是保障工业生产和基础 设施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有利于 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财产安全
电气防火和防爆可以预防电气火灾和爆 炸事故对财产的破坏,减少经济损失。
符合法规要求
根据不同场合和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防火 和防爆设计,如采用封闭式结构、通风装置 等,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03
电气防火和防爆的技术措施
隔离措施
隔离变压器和电容器
将变压器和电容器进行隔离,防止短路和过载导致火灾。
隔离电源
通过电源隔离变压器、稳压电源等设备,避免设备间相互干扰。
隔离火源
将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火源,禁止吸烟和明火。
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基本措施
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电 缆
应选择符合规范的电气设备和电缆,避免使 用劣质产品。
保持电气设备和线路的 完好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和线路,确保其完 好无损,防止短路、过载等问题。
设置适当的保护装置
对电气设备进行防火和 防爆设计
在电气系统中设置适当的保护装置,如熔断 器、断路器等,以便在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及 时切断电源。
03
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阻燃材料,降低火灾蔓延速度。
电气装置的防火、灭火与防爆(三篇)
![电气装置的防火、灭火与防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8410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c.png)
电气装置的防火、灭火与防爆是保障电气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随着电气装置的广泛应用,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和爆炸事故也日益增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在设计、安装和使用电气装置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防火、灭火和防爆标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防火措施1.合理设计:电气装置的设计应考虑到设备散热、电路过载、短路等因素,合理安排设备的布局和敷设电缆的路径,避免电器设备之间的过分集中和堆积,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2.选用阻燃材料:在电气装置的选材中,应选择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材料,如阻燃塑料和不燃材料,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设立防火区域: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和电气设备的特点,合理划定防火区域,将关键设备和易发生火灾的区域进行隔离,通过防火墙或防火门等措施来尽量减少火灾的蔓延。
4.加强通风:电气设备需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合理设置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降低设备发热导致火灾发生的概率。
5.定期维护:定期对电气装置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清除电器设备周围的积尘和杂物,避免因长期积聚导致的火灾隐患。
二、灭火措施1.选择灭火器材:根据不同类别的火灾,选择适用的灭火器材,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等,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
2.设置灭火器:根据电气装置的布局和危险系数,合理设置灭火器,并确保灭火器处于易于触发的位置,避免因无法迅速取得灭火器而导致火灾扩大。
3.培训人员:在电气装置使用场所,定期进行灭火演练和进行灭火教育,提高人们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对电气装置火灾的防范意识。
4.灭火系统:对于电气装置较为关键的区域,可以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如喷淋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迅速进行灭火。
三、防爆措施1.选择防爆设备:在易发生爆炸的场所,选择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和仪器仪表,如防爆电缆、防爆开关和防爆灯具等,减少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防静电措施:在易产生静电的场所,采取防静电措施,如合理接地、使用防静电涂料和静电消除器等,防止静电引起的火花导致爆炸。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https://img.taocdn.com/s3/m/17e4908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f.png)
使用照明和电热设备时,忽视其安全要求,由使用不当而导致点燃或引爆一些易燃易 爆物体,也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的重要原因。
2 (1)排除易燃易爆物质 ①保持良好的通风,以便把易燃易爆气体、粉尘和纤维的浓度降低到爆炸限度以外。 ②加强存在有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设备、容器、管道和阀门的密封,以断绝上述危险 物质的来源。
(2)电弧和电火花 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接头松脱、炭刷冒火、况下都会产生电弧和电火花。电弧和电火 花不仅可以直接引燃或引爆易燃易爆物质,而且电弧还会导致金属熔化、飞溅而构成引燃 易燃物品的火源。因此,存在火灾与爆炸危
险的场所,电弧和电火花是导致火灾与爆炸的关键因素。
纵观我国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严峻形势,提醒人们要加强防火与防爆。要实现安全用电, 避免或减少电气事故发生,做好电气防火与防爆尤为重要。电气防火防爆的相关常识及措 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1)电气设备和线路过热 由于设计、选材、施工、制造不当而形成线路和设备固有缺陷等原因,或操作与使用 方法不正确而造成的短路、过载、铁损过大、接触不良、机械摩擦、通风散热条件恶化等, 都可能使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出现整体或局部温度过高,即出现过热现象,从而引燃易燃 易爆物质而发生电气火灾或爆炸。
电气防火与防爆
![电气防火与防爆](https://img.taocdn.com/s3/m/4392f8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e.png)
• 5. 摩擦
• 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旋转型电气设 备,轴承出现润滑不良,干枯产 生干磨发热或虽润滑正常,但出 现高速旋转时,都会引起火灾。
• 三、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
• 电气火灾和爆炸的防护必须是综 合性措施。它包括合理选用和正 确安装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保 持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 保证必要的防火间距,保持良好 的通风,装设良好的保护装置等 技术措施。
右手握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 部,轻轻地取下灭火器。
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
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 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
• B、二氧化碳灭火器
• 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 、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 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 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 火灾类型: • 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
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 及塑料等。 • 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 体和油脂类火灾。 • 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 2、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 A、泡沫灭火器 • 灭火器是通过筒体内酸性溶液与碱
• 火警与火灾:失火后能及时扑 救而未成灾的称为火警;造成
国家、集体和人民财产损失,
以及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失火 灾害称为火灾
• 爆炸:指物质发生剧烈的物理或 化学反应,且反应速度不断急剧
增加,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
量的能量,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使周围空气猛烈震荡并伴有巨大 声响的现象
• 电气火灾与爆炸: 由于电气方面 原因形成的火源所引起的火灾和 爆炸,如由某种原因造成变压器、 电力电缆、油开关的爆炸而起火、 配电线的短路或过负荷引起的火 灾等
性溶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将生成 的泡沫压出喷嘴,喷射出去进行灭 火的。它除了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 质火灾外,还能扑救油类等可燃液 体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和醇 、酮、酯、醚等有机溶剂的火灾。 泡沫灭火器有MP型手提式、MPZ 型手提舟车式和MPT型推车式三 种类型。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https://img.taocdn.com/s3/m/fd5ea6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a.png)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防火和防爆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防火和防爆的概念、原因,以及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防火和防爆的概念和原因1. 防火的概念:防火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控制和扑灭火灾,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危害。
2. 防爆的概念:防爆是指在易燃易爆和爆炸性环境中,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降低爆炸的可能性,有效地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身和财产造成的危害。
3. 防火和防爆的原因:电气设备的防火和防爆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电气设备具有较高的电能贮存和能量转换能力,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2)电气设备常处于高温、高压、高电压等条件下工作,存在着较高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
(3)电气设备常与易燃易爆物质接触,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二、电气装置的防火措施1. 电气设备的选用:在选择电气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的产品。
国内外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防火产品,如防火电线、防火开关等。
2. 电气设备的安装和布线: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电气设备与周围材料的安全距离。
布线时应避免穿越易燃区域和易爆区域,采用防火隔断材料对电缆进行封堵。
3. 防火墙和隔离:在建筑物中应设立防火墙和隔离带,以隔离电气设备和易燃物质的接触,减少火灾的蔓延。
4. 灭火设备和设施:在电气设备周围应设置适当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灭火设备和设施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有效性。
5.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电气设备存在漏电、过载等安全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三、电气装置的防爆措施1. 对爆炸危险区域进行划分:将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区域分为不同的爆炸危险区域,采取针对性的防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例:
释放源接近地坪时易燃物质重于空气、 通风不良的生产装置区
7.5m
第二级释放源
地坪
7.5 m
7.5 m
0.6 m
地坪下的坑、沟
15m 30m
1区
2区
附加2区
4)危险场所的判断
• • • • (1)危险物料 (2)释放源 (3)通风 (4)综合判断
6.4
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 气线路
(1)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T6
85<T ≤100
甲烷
乙烷、 丙 烷 、 丙 酮 、 氯 苯、苯 乙 烯、氯 乙 烯 、 甲 苯 、 苯 胺 、 甲 醇、一 氧 化碳、 乙 酸乙酯 、 乙酸、 丙 烯腈 二甲醚、 民用煤 气、环丙 烷 水煤气、 氢、焦炉 煤气
ⅡA
0.9~1.14
0.8~1.0
丁烷、乙 醇、丙烯、 丁醇、乙酸 丁酯、乙酸 戊酯、乙酸 酐
• 划分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的等级时,应考虑粉尘 量的大小、爆炸极限的高低和通风条件
3)火灾危险环境
• 火灾危险环境按下列规定分为21区、22区和 23区。 • 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 在数量和配臵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 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 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 配臵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 23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 臵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7、静电
• 静电在一定条件下,会对金属物或地 放电,产生有足够能量的强烈火花。此 火花能使飞花麻絮、粉尘、可燃蒸气及 易燃液体燃烧起火,甚至引起爆炸。 近20多年来,随着石油化工、塑料、 橡胶、化纤、造纸、印刷、金属磨粉等 工业的 发展,静电火灾愈来愈受到人们 的高度重视。
6.1.2电火花和电弧
戊烷、己 烷、庚烷、 癸烷、辛 烷、汽油、 硫化氢、 环己烷
乙、乙 醛
—
亚硝酸乙 酯
ⅡB
0.5~0.9
0.45~0.8
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丁二烯、乙 烯 乙炔
异戊二烯
—
—
—
ⅡC
≤0.5
≤0.45
—
—
二硫化碳
硝酸乙酯
爆炸性粉尘的分组、分级
引燃温度(℃)及组别 种类和级别 T11 T>270 非导电性可燃纤维
ⅢA 木棉纤维、烟草纤维、 纸纤维、亚硫酸盐纤 维、人造毛短纤维、 亚麻 小麦、玉米、砂糖、 橡胶、染料、苯酚树 脂、聚乙烯 镁、铝、铝青铜、锌、 钛、焦炭、炭黑
T12 200<T≤270
木质纤维
T13 140<T≤200
—
非导电性爆炸性粉尘
可可、米糖
—
导电性爆炸性粉尘
ⅢB
铝(含油) 、铁、煤
—
火炸药粉尘
– 危险物质:在大气条件下,能与空气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的气体、蒸汽、薄雾、粉尘或纤 维等。 – 爆炸性混合物 – 爆炸危险场所 – 最小点燃电流比 – 最小引燃能量
• • • • •
(1)分类(按爆炸性物质种类分类) 爆炸性物质分三类 Ⅰ类:矿井甲烷(CH4) 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 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
2. 短路、电弧和火花
• 短路是电气设备最严重的一种故障状态,产生短路的 主要原因有: (1) 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和使用环境不符,致使其绝 缘体在高温、潮湿、酸碱环境条件下受到破坏。 (2) 电气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超过使用寿命,绝缘老 化发脆。 (3) 使用维护不当,长期带病运行,扩大了故障范围。 (4) 过电压使绝缘击穿。 (5) 错误操作或把电源投向故障线路。 短路时,在短路点或导线连接松弛的接头处,会产 生电弧或火花。电弧温度很高,可达6000 ℃以上, 不但可引燃它本身的绝缘材料,还可将它附近的可燃 材料、蒸气和粉尘引燃。
(2)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
• 防爆型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须设制清晰的永久性凸 纹标志。设备铭牌的右上方应有明显的“Ex”标志。 • 防爆标志表示法: 防爆型式 类别 级别 组别 • 例如:dⅡBT3——表示Ⅱ类B级T3组的隔爆型电气设备; • iaⅡAT5——表示Ⅱ类A级T5组的ia级本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 如有一种以上复合防爆型式,应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 然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 • 如epⅡBT4——表示主体为增安型,并有正压型部件的 防爆型电气设备。
• 按照使用环境,防爆电气设备分成两类:
Ⅰ类 —— 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类 —— 工厂用电气设备。
按防爆结构型式,防爆电气设备分 为以下类型(括弧内字母为该类型 标志字母):
• • • • (1) (2) (3) (4) 隔爆型(d) 增安型(e) 充油型(o) 充砂型(q)
• (5) 本质安全型(ia、ib)分为ia级和级 ia——在正常工作、发生一个故障及发生两个故障时不 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主要用于0区; ib——正常工作及发生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 物的电气设备,主要用于1区。 • (6) 正压型(p) • (7) 无火花型(n) • (8) 特殊型(s)
• 选用适当的防爆电气设备; • 选用适当材质和安装方式的电气线路;
• 变电和配电设备有足够的间距和适当的 毗邻隔离条件; • 采用正确的接零和接地方式; • 保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1)防爆电气设备 选型
防爆形式 符号 隔爆型 d 特 征 具有隔爆外壳,将能点燃爆炸物的的部件封闭 1区、2区 在内。该 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压力并阻止向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 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 1区、2区 或危险温度,并采用提高安全性的措施避免在 正常和规定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 0区、1区、 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或两个故障时均不能点 燃周围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一般采用低电压、 2区 小电流 与ia的特征相同,但只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时 1区、2区 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保护外壳内充气,其压力保持高于周围爆炸性 1区、2区 混合物的气体压力,可避免外部爆炸性气体混 合物进入。 将可能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的部件浸入 1区、2区 油中,以防引爆油面以上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可设计适于 0区、1区、 与以上防爆形式不同,采用其他防爆措施,如 气密灌封等 2区 适用范围
• 见表: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 见表: 爆炸性粉尘的分级和分组
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组和分级
类 和 级 Ⅰ
最大试 验安全 间隙 (mm) 1.14
最小点 燃电流 比 1.0 T1
T >450
引燃温度(℃)及组别 T2
300<T≤450
T3
200<T ≤300
T4
135<T ≤200
T5
100<T ≤135
危险场所分级总结
0区 1区 连续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正常状态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 区 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0 区 连续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 11 区 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混合 物的环境 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能引起火灾危 21 区 险的环境 具有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能 形成爆炸混合物,但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3 区 具有固体可燃物,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2 区
3. 接触不良
• 接触不良主要发生在导线连接处,如: (1) 电气接头表面污损,接触电阻增加。 (2) 电气接头长期运行,产生导电不良的氧化 膜,未及时清除。 (3) 电气接头因振动或由于热的作用,使联接 处发生松动。 (4) 铜铝连接处,因有约1.69V电位差的存在, 潮湿时会发生电解作用,使铝腐蚀,造成接触 不良。接触不良,会形成局部过热,形成潜在 引燃源。
1区(1级危险区域)—— 正常运行时 可能出现(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 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例如:油罐顶上呼吸阀附近。
2区(2级危险区域)——正常运行时 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 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 雾的区域。 例如:油罐外3m内。
• 注意:释放源和通风条件的影响
(4)防爆电气的选择
• 所在场所和区域范围划分及所在场所内爆炸性 混合物的级别、组别等有关资料;
• 根据电气设备使用场所的等级、电气设备的种 类和使用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 所选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场所内 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组别; • 有国家检验部门防爆合格证的产品。
6.5电气防爆技术
—
黑火药、TNT
硝化棉、吸收药、黑 素金、特屈儿、泰安
6.3. 危险环境(危险区域等 级) • 1)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
• 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 时间,对危险场所分区,分为:0区、1区、2 区。 • 0区(0级危险区域)—— 正常运行时连续或 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 气或薄雾的区域。 • 例如: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
• 电火花——电极之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 将汇集成电弧,电弧高温可达8000℃,能使 金属熔化、飞溅,构成火源。 • 分为: • 工作火花——正常时应无引燃危险,但异 • 常时如:三相刀开关不同时 • 闭合等 • 事故火花——短路、断线 • 其他火花——雷电、静电、电磁感应
6.2 危险物质
• 1 几个概念
(2) 分级、分组
• 分级——(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 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 流比(MICR))分级: • Ⅱ类爆炸性气体(分三级): • ⅡA ; ⅡB ; ⅡC • Ⅲ类爆炸性粉尘(分两级): • ⅢA ; ⅢB
分组——(按引燃温度即自燃点)分 组:
• Ⅱ类爆炸性气体(分6组): • T1、T2、T3、T4、T5、T6 • Ⅲ类爆炸性粉尘(分3组): • T11 、 T12 、 T13
• 4. 烘烤 电热器具(如电炉、电熨斗等),照明灯泡, 在正常通电的状态下,就相当于一个火源或高 温热源。当其安装不当或长期通电无人监护管 理时,就可能使附近的可燃物受高温而起火。 5. 摩擦 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旋转型电气设备,轴承出 现润滑不良,干枯产生干磨发热或虽润滑正常, 但出现高速旋转时,都会引起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