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压分析
IT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情况分析
-接地故障保护-规代建览电气No.3Vol.12(Serial No.135)2021IT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情况分析武攀$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扌商要:分析了IT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下的电压、电流变化情况,计算了35kV高压配电IT接地系统的使用条件和系统的绝缘配合,可为电气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I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消弧线圈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8417(2021)03-0045-05 DOI:10.16618/ki.1674-8417.2021.03.011武攀(1983_),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建筑电气设计。
0引言电源的接地制式主要有TN-C、TN-C-S、TN-S、TT、IT接地系统。
在我国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TN-C-S+TN-S+TT接地系统。
IT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电阻接地系统,在我国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目前主要被用在不间断供电要求较高和对接地故障电压有严格限制的场所,如应急电源装置、消防、矿井下电气装置、医院手术室以及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场所&1-'。
T接地系统一般不建议引出中性线,主要是因为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而设备仍需继续运行,这时中性线和其余两正常相对地电压会升高,对人员的生命、线路的安全会带来更大的危险,ITC标准也强烈建议IT接地系统不引出中性线&4-'。
本文主要分析IT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下的电压、电流变化,进而分析工程中35kV变配电系统IT接地系统可以使用的情况,供读者参考。
1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变化分析一般,电压是指两点间的电位差,例如电压220V是指相线与中性线的电位差,电压380V是指三相线路上两相之间电位差。
通常取大地电位为参考0电位,没有绝对电位,只有相对电位,如果一个电源系统中性点接地,中性点电位即为大地电位,即0电位,则某点与中性点的电位差是与大地的电位差,即对地电压。
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分析和防范
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分析和防范日期:2007-1-31 14:31:07-------------------------------------------------------------------------------- 1. 前言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渐增容和发展,电网中的各种过电压发生机率越来越高,每一次的过电压都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直接的、严重的威胁,而且每发生一次过电压就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一次破坏,并且这种过电压破坏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电气设备损坏,甚至是造成局域电力网络发供电中断或是受损。
2. 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形成机理对于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方法很多,对于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力电缆在其相间和相地间都有等效电容。
经计算表明,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时过电压的最大值将达到:Umax=1.5Um+(1.5Um–0.7Um)=2.3Um单相弧光接地的过电压瞬时幅值最大可以达到20.4KV。
如果弧光接地在接地点造成弧光间隙性反复燃烧,那么产生的过电压倍数将远远大于2.3倍。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国外有些专家对单相弧光接地进行了实测,其结果显示,过电压幅值高达正常相电压幅值的3~3.5倍。
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都产生了较高的过电压,才会引起避雷器放电。
强烈的过电压使相间空气绝缘被击穿,形成相间弧光短路,至于避雷器的爆炸,主要是由于避雷器的选型错误(原设计型号为Y3W-10/31.5)和产品质量欠佳(受潮),再加上弧光短路产生的高能热量加剧了避雷器的爆炸。
由此可见如此高的过电压一旦产生就将会在电力网络绝缘薄弱环节形成闪络放电,严重时将破坏绝缘,造成相间短路或者损害电气设备。
发电机接地电流已远远大于5A,才会造成发电机定子铁芯熔化,即与发电机有电气连接的电力网络的单相接地电流已大大超过了5A。
3 单相弧光接地产生的原因从上述分析可见,单相弧光接地是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的最主要和最直接因素。
电力系统常见电压异常分析及处理
电力系统常见电压异常分析及处理发布时间:2023-02-15T08:03:15.20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9期作者:宗艳1 白丽娜2 [导读]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宗艳1 白丽娜21.国网沧州供电公司,河北沧州 0610002.国网邢台供电公司,河北邢台 054000摘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电压异常的情况。
电压降低、过电压均会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及时发现识别电压异常及其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压互感器一、二次熔丝熔断、线路断线、系统谐振等引发的电压异常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的处置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异常;单相接地;断线;谐振;前言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电压异常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电压的降低和升高。
电压异常可能造成一次设备绝缘损坏、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保护拒动等问题,需要重视。
常见的引发电压异常的情况有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压互感器一、二次熔丝熔断、一次线路断线、电力系统谐振等原因。
一、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力系统按接地方式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
大电流接地系统包括直接接地、小电阻接地系统等。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和高阻抗接地的三相系统,又称中性点间接接地系统。
在我国,系统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比值大于4~5的系统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美国和西欧,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比值大于3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一般110kV及以上系统为大电流接地系统;35kV及以下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是一种常见故障。
当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相的相电压降低或变为0V,其他两相相电压升高。
接地相没有故障电流。
因此,单相接地故障时,允许系统运行1-2小时。
但系统单相接地时,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最高升高为线电压容易造成设备绝缘损坏,继而发生两相短路、三相短路等。
同时接地故障点产生电弧,可能烧坏设备,发展成相间或三相故障。
电力系统中谐振过电压的产生与解决对策
・ 1 4 解决对策
朱建平 闰 峰 ( 鸡 东县 电业局 , 黑龙 江 鸡 东 1 5 8 2 0 0 )
摘 要 :在 日常的 电路 生产运作 中除 了家用电器外一些小细部用 电仪器常 因为 电磁感应产 生的振 动导致一起运作 时令或者损 坏的 问题 , 并且在一 些大型的发电 、 传输运作 、 电力供给等仪 器上也会 出现 此类问题 , 这种 问题被称为谐振 过电压 , 本 文将对此类 问题进 行 简 单 的介绍和提供几点有效 的解决 问题 的措施 。 关键词 : 谐振过 电压 ; 问题 ; 策略 在电流通过电路时会产生磁场,电与磁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电力上 容) 3 C o中存储的电荷 , 对三相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电感 L / 3 放 电, 相当 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但是也是 由于这类问题我国电路工作中往 个直流源作用在带有铁芯的电感线圈上, 铁芯会深度饱和。 对于接地 往由于过电压问题产生很多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有些情况出现了人员 相来说 , 更是相当一个空载变压器突然合 闸, 叠加出更大 的暂态涌流。 伤亡 , 因此为 了解决过电压危害我 国电力专家总结 了很多方法 , 本文就 在高压绕组中J 性点安装电阻器 R o 后, 能够分担加在电压互感器两端的 针对于谐振过电压这一现象进行具体的介绍 ,并提供几点解决问题措 电压 , 从而能限制电压互感器中的电流 , 特别是 限制断续弧光接地时流 施 的意见 。 过电压互感器的高幅值 电流, 将高压绕组 中的涌流抑制在很小 的水平 , 1概 述 相当于改善电压互感器的伏安特l 生。 在电力系统中引起电网过电压的原因很多 ,其中谐振过 电压 出现 3 . 1 . 4电压互感器一次侧 中性点经零序 电压互感器接地 ,此类型接 相对频繁 , 其危害性较大 。 过电 压一旦发生, 往往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 线方式的的电压互感器称 为抗谐振电压互感器 ,这种措施在部分地区 坏、 烧毁, 甚至发生停电事故 。由于谐振过电压作用时间较长, 而且不能 有成功经验, 其原理是提高电压互感器的零序励磁特 陛, 从而提高电压 用避雷器限制 , 因此在选择保护措施方面有较大的困难。 谐振是 由铁 互感器的抗烧毁能力 , 已有很多厂家按此原理制造抗谐振电压互感器。 电感元件 , 如发电机、 变压器、 电压互感器、 电抗器 、 消弧线圈等和和系 但是应注意到 , 电压互感器中. f 生 点仍承受较高电压 , 且电压互感器在谐 统的电容元件 , 如输电线路 、 电容补偿器等形成共谐条件 , 激发持续的 振时虽可能不损坏, 但谐振依然存在。 铁磁{ 凿 振, 使系统产生谐振过电压。 3 . 1 . 5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三角绕组接阻尼电阻,在三相电压互感 器一次侧中性 串接单相 电压互感器或在 电压互感器二次开 口三角处 2谐振产生的原 因及激发条件 力系统是—个复杂的电力网络 , 在这个复杂的电力网络中, 存在着 接人阻尼电阻 , 用 于消耗电源供给谐振的能量 , 能够抑制铁磁谐振过电 很多电感及电容元件 , 尤其在不接地系统中, 常常出现铁磁谐振现象 , 压, 其电阻值越小 , 越能抑制谐振的发生。 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下面先从简单 的铁磁谐振电路 中进行分 3 . 1 . 6中. 点经消弧线 圈接地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有以下优点: 析。 瞬间单相接地故障可经消弧线圈动作消除, 保证系统不断电; 永久单相 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动作可维持系统运行一定时间,可以使运行部门 下列激发条件造成电压谐振 : ( 1 ) 电压互感器的突然投入; 有足够的时间启动备用电源或转移负荷 , 不至于造成被动; 系统单相接 ( 2 ) 线路发生单相接地; 地时消弧线圈动作可有效避免 电弧接地过电压 ,对全 网电力设备起保 护作用 ; 由于接地 电弧的时间缩短 , 使其危害受 到限制 , 因此也减少维 ( 3 ) 系统运行方式的突然改变或 电气设备的投切; 修工作量 ; 由于瞬时接地故障等可 由消弧线圈 自 动消除 , 因此减少 了 保 ( 4 ) 系统负荷发生较大的波动 ; 护错误动作的概率;系统 中 . 胜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可有效抑制单相接地 ( 5 ) 电网频率的波动 ; ( 6 ) 负荷的不平衡变化等。 电流,因此可降低变电所和线路接地装置的要求 ,且可以减少人员伤 3常用的消谐方法及优缺点 亡, 对 电磁兼容性也有好处。 3 . 2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谐振消除方法及优缺点 3 . 1 中陛点不接地系统常见 的消谐措施 3 . 1 . 1 采用励磁特 性较好的电压互感器 3 . 2 . 1 尽量保证断路器三相同期 、 防止非全相运行。 目 前 ,在我单位新建变电 站电 压互感器选型时尽量采用采用励磁 3 . 2 . 2改用电容式 电压互感器( C V T ) , 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谐振的条 特f 生 较好的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伏安特 l } 常好, 如每台电压互感 件 , 但是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价格高 、 带负载能力差 、 且仍带有电感 , 二次 器起始饱和电压为 1 . 5 U e , 使电压互感器在一般的过电压下还不会进入 侧仍要采用消谐措施 。 增加对地电容 , 操作时让母线带上一段空线路或 饱和区, 从而不易构成参数匹配而出现谐振 。显然, 若电压互感器伏安 耦合 电容器。 3 . 2 . 3带空载线路可以很好地消谐 ,但有可能产生一个很大的冲击 特 陛非常好 ,电压互感器有可能在一般的过电压下还不会进入较深的 饱和区, 从而不易构成参数匹配而出现谐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这是 电流通过互感器线 圈, 对互感器不利 , 而耦合 电容器 十分昂贵 , 目前 尚 治本的措施 。 但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特性越好, 产生电压互 皆 振的电 无高压电容器。 3 . 2 . 4与高压绕组串接或并接一个阻尼绕组, 可消除基频谐振 , 在发 容参数范围就越小。 虽可降低谐振 发生的概率 , 但一旦发生 , 过 电压 、 过 生谐振的瞬间投A a t  ̄ , 阻尼电阻将会增加投切设备和复杂的控制机构。 电流更大。 3 . 1 . 2在母线上装设中性点接地的三相星形电容器组 ,增加对地电 3 . 2 - 5电容吸能消谐 , 对幅值较高的基频谐振比较有效 , 但对于幅值 容这种方法 , 当增大各相对地 电容, 可防止谐振。如果零序电容过大或 较低的分频谐振往往难以奏效 。 3 . 2 . 6 在开 口三角形回路中接入消谐装置,能 自动消除基频和分频 过小 , 就可以脱离谐振区域, 谐振就不会发生。 3 . 1 . 3 电流互感器高压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由于系统中性点不接 谐振 , 需在压变开 口三角绕阻回路中 增加 1 根辅助边线 , 增大了投资。 3 . 2 . 7 采用光纤电压互感器, 可以有效地消除谐振 。 价格较高 , 但是 地, Y 0 接线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高压绕组 , 就成为系统三相对地的 容易受到腐蚀或者损坏 , 因此适应 I 生 比 较差。 唯—金属通道。系统单相接地有两个过渡过程, 一是接地时; 二是接地 其工作环境要求苛刻 ,
电网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策略
电网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策略摘要:10kV配电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是电网运行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不但对配电设备运行造成影响,甚至还会给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好单相接地故障,确保供电安全。
关键词: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策略引言由于10KV配电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因此,在对故障进行查找时,困难程度比较大,所以对单相接地故障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还需要采用当前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此来提高故障查找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上降低因故障发生而造成的影响。
1、单相接地故障分析(1)单相不断线接地故障单相不断线接地故障主要表现为,故障相电压完全接地(即金属性接地)或者是不完全接地,其余两相的电压出现升高,等于线电压,或者是大于相电压。
如果电压表的指针变化幅度较小,即为稳定性接地;如果电压表指针变化频繁,即为间歇性接地。
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可以看见消弧线圈动作,从而产生中性点电流。
如果是出现弧光接地故障,还有可能出现弧光过电压,没有出现故障的相电压升高程度较大,甚至是将电压互感器烧坏。
(2)单相断线电源侧接地故障该故障的主要表现与单相不断线接地故障的表现大致上相同。
其对断线一侧配电变压器之后供电的营销较为严重,断线点之后,配电变压器就很可能转入两相运行,并且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要想减少负序电流,降低电流存在的不对称程度,就必须要求变压器的零序阻抗为最小,零序电流可以在变压器的两侧流通。
三相变压器通常情况下,均会为三铁芯柱式的两相运行,配电变压器其绕组接线是Y/Y0,所以,由于出现零序电流而造成的铁芯磁通不能抵消掉,只能选择经由变压器外壳和空气,形成闭合回路,也就造成了变压器外壳上出现不能承受的过热。
(3)单相断线负荷侧接地故障出现负荷侧接地故障后,在系统变电站的绝缘监视指示其变化就会非常小,绝缘监视出现变化是由于段线后,电容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及消除方法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及消除方法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现象及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并介绍了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电力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电容;电感1 引言电力系统中有许多的电感、电容元件,如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消弧线圈、发电机等的电感,输电线路的对地电容及相间电容,以及各种高压设备的电容。
这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特定的参数配合条件下构成振荡回路,当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形成谐振现象,从而产生谐振过电压,导致系统中某些电气设备出现严重的过电压而损坏,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铁磁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电力系统内,一般的回路都可简化成电阻R、感抗、容抗的串联和并联回路。
铁磁谐振回路由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空载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和系统的电容元件组成。
正常运行条件下,感抗大于容抗,即>,此时电路运行在感性工作状态,不具备线性谐振条件,回路保持稳定状态。
铁磁谐振回路的容抗在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个不变的常数,而感抗一般是由带铁芯的线圈产生的,铁芯饱和时感抗会变小。
当电源电压有所升高或电感线圈中出现涌流时,就有可能使铁芯饱和,其感抗值随之减小,当=时,即满足串联谐振条件,于是发生铁磁谐振[4]。
电力系统运行参数具有随机性,其运行方式灵活,构架比较复杂,容易使系统参数发生变化。
在进行操作或者发生故障的条件下,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和电抗元件很容易形成振荡回路,尤其是主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有绕组及铁芯的设备在一定的激励条件下,最容易产生电磁耦合现象,进而产生串、并联谐振,引发铁磁谐振过电压。
35kV、10kV系统大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电网结构相对薄弱,加上电力系统操作频繁,运行方式又多变,很容易导致铁磁谐振过电压。
据有关统计,铁磁谐振过电压导致故障概率高达50% ~ 55%。
铁磁谐振过电压导致故障的严重性可见一般。
铁磁谐振过电压本质上是由于非线性励磁电感与电力系统对地电容所构成的铁磁谐振所引发的电网中性点不稳定现象。
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摘要电力系统中,厂站因过电压引起故障甚多,特别是谐振过电压,对设备甚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影响大。
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很有必要。
关键词谐振过电压;PT;铁芯饱和;防范措施0 引言我国电力系统分为不同电压等级,35kV及以下配电网采取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110kV及以上配电网采取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过电压种类多,主要有谐振、雷电和操作过电压;其中谐振过电压较常见,作用时间长、次数频繁、危害大,须采取措施预防。
1 谐振过电压产生原因电网运行中,正常时中性点不接地系统PT铁芯饱和易引起谐振过电压;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故障可引起谐振过电压。
运维人员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当亦会产生谐振过电压。
另外设备设计选型、参数不匹配也是谐振过电压产生原因。
2 铁磁谐振为满足电网测量、保护需要,电力系统中配置大量电感电容元件,如:互感器、电抗器等电感元件;电容器、线路对地电容等电容元件。
当进行设备操作或系统故障时,电感电容元件构成振荡回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谐振,损坏设备影响系统。
2.1 原因分析图1某水厂单串接线图,采用接线,110kV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PT等分相运行,变压器、PT高压绕组接成Y0,该厂多次发生铁磁谐振过电压。
原因:图1 某水电站单串接线图1)故障时产生谐振过电压。
当系统发生单相故障时,因整个电网系统中电感电容元件参数不匹配,两者共同作用,为谐振产生创造条件,最终导致铁磁谐振过电压发生;2)操作时产生谐振过电压。
110kV开关为双断口且并联均压电容,停送电操作时,先拉5012、5013,再拉50126,其他刀闸均接通。
110kV环网通过开关断口电容构成带电磁式PT空母线产生谐振。
2.2 等值电路图该厂输出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瞬时A相线路产生接地电流,因避雷器参数不匹配,构成谐振回路而产生谐振过电压。
图2 简化电路图如图2,L1是1B一次侧电感,L2是2B一次侧电感,Lm是PT一次侧电感,C0是空长线路对地电容,RL是电阻,k为故障点。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特性分析
谐 振接地 系统 单相接地故 障暂态特性 分析
姚 丽宝 黄世远 2
( 1 . 福 州省 电力有 限公 司宁德 电业局 ,福建 宁德 3 5 2 1 0 0 ; 2 . 福建省 电力有 限公 司检修 分公 司 ,福 州 3 5 0 0 1 3 ) 摘要 针 对现 有对谐 振接地 系 统在发 生单相 接地 故 障后暂 态特征 分析 结论 的不足 ,从 时域 上研 究 了故 障初相 角 、接 地 电 阻对 暂态 时域特征 的影响 ,从频域 上详 细分析 了现 有配 电 网中广
A bs t r a c t Ag a i ns t t h e l a c k of t r a n s i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a l ys i s c o nc l u s i o n o f s i ng l e — p h a s e g r o un d f a u l t i n r e s o na n c e g r o u nd i n g s y s t e m ,t h e i n lue f n c e o f f a u l t i n i t i a l ph a s e a n d g r o u n d r e s i s t a n c e wa s r e s e a r c he d f r o m t i me d o ma i n ,t h e p h a s e - re f q u e nc y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e q u i v a l e n t i m pe d a n c e o f v a r i o u s s t r uc t u r a l l i ne s wa s a n a l yz e d d e t a i l e d f ro m f re q ue n c y do ma i n,t he di s t r i b u t i o n r ul e of t r a ns i e n t z e r o — s e q u e n c e c a pa c i t i v e c u r r e n t i n di f f e r e n t s t uc r ur t e o f t r a n s mi s s i o n l i ne s wa s r e v e a l e d , t he SFB o f r e s o na n c e g r ou n d s y s t e m wa s d e t e r mi ne d.Th e c o r r e c t n e s s of c o nc l u s i o n wa s ve r i f i e d b y l a r g e o f
产生谐振过电压的原因
产生谐振过电压的原因
产生谐振过电压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参数不匹配:当谐振回路的元件参数与谐振频率不完全匹配时,会导致谐振过电压的产生更加容易。
2.三相不平衡:三相不平衡导致各相的电感和电容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谐振回路,引发谐振过电压。
3.负荷突变:系统中的负荷突变可能导致贮能器中的能量被释放,形成串联谐振环路,从而引发高电压现象。
4.系统接地方式不当:不合理的接地方式可能导致电容和电感发生变化,形成谐振回路,进而产生谐振过电压。
5.变压器参数不匹配:当变压器在系统中存在较大的不匹配情况时,容易形成谐振回路,引起谐振过电压。
6.其他原因:如线路中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因为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容易出现饱和现象,导致回路中的电感参数形成非线性的图像。
为了降低谐振过电压的风险,可以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降低谐振频率、控制负荷突变、改善系统接地方式、提高设备的绝缘强度、引入谐波滤波器、安装避雷装置等。
电力系统谐振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一、概述铁磁谐振就是由铁心电感元件,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与与系统的电容元件,如输电线路、电容补偿器等形成共谐条件,激发持续的铁磁谐振,使系统产生谐振过电压。
电力系统的铁磁谐振可分二大类:一类就是在66kV及以下中性点绝缘的电网中,由于对地容抗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励磁感抗的不利组合,在系统电压大扰动(如遭雷击、单相接地故障消失过程以及开关操作等)作用下而激发产生的铁磁谐振现象;另一类就是发生在220kV(或110kV)变电站空载母线上,当用220kV、110kV带断口均压电容的主开关或母联开关对带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充电过程中,或切除(含保护整组传动联跳)带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时,操作暂态过程使连接在空母线上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组中的一相、两相或三相激发产生的铁磁谐振现象,即串联谐振,简单地讲就就是由高压断路器电容与母线电压互感器的电感耦合产生谐振由于谐振波仅局限于变电站空载母线范围内,也称其为变电站空母线谐振。
二、铁磁谐振的现象1、铁磁谐振的形式及象征1)基波谐振:一相对地电压降低,另两相对地电压升高超过线电压;或两相电压降低、一相电压升高超过线电压、有接地信号发出2)分次谐波:三相对地电压同时升高、低频变动3)高次谐波:三相对地电压同时升高超过线电压2、串联谐振的现象:线电压升高、表计摆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电压超过100V三、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及其分析:1、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1)、有线路接地、断线、断路器非同期合闸等引起的系统冲击2)、切、合空母线或系统扰动激发谐振3)、系统在某种特殊运行方式下,参数匹配,达到了谐振条件2、串联谐振产生的原因:进行刀闸操作时,断路器隔离开关与母线相连,引发断路器端口电容与母线上互感器耦合满足谐振条件3、电力系统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分析电力系统就是一个复杂的电力网络,在这个复杂的电力网络中,存在着很多电感及电容元件,尤其在不接地系统中,常常出现铁磁谐振现象,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下面先从简单的铁磁谐振电路中对铁磁谐振原因进行分析。
一起单相接地造成两相短路的事故案例分析
一起单相接地造成两相短路的事故案例分析摘要:针对2017年8月2日我站发生的一起单相接地造成两相短路的事故进行分析,阐述了10kV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工作异常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了值班运行、供配电综自监控后台、避雷器选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单相接地氧化锌避雷器自动跟踪补偿综自监控1、事故经过2017年8月2日23:30我单位二总降值班人员报告:二总降10kVⅠ段母线C相电压为零,A、B相电压升高为10kV,Ⅰ段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声音异常且进行了自动换挡。
车间技术人员5分钟后赶到高压室查看PT柜三相电压,Ⅰ段PT柜三相相电压表显示C相电压为零,A、B相电压升高至10kV,判断系统发生接地现象,随即向分公司调度进行了汇报,并提醒各二级站对系统电压、各馈线柜电流、小电流选线装置进行监视,排查接地线路。
11:40车间接调度反馈,二总降下辖熔炼配107#柜/3#精矿仓变环网柜避雷器A相避雷器爆炸。
车间随后对系统电压进行了观察,发现接地现象消失,但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仍然隔5分钟左右换一次档位,且在9档至14档之间徘徊。
在对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进行了外观检查无异常后,车间又持续观察了2个小时,发现仍在自动换挡,判断装置内部某个元器件在接地补偿时受损导致反馈回的电流信号不稳定,从而致使补偿装置无法稳定在合理的补偿范围。
8月3日凌晨2:00车间向调度申请对Ⅰ段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进行停电检查。
停电并采取安全措施后,车间组织技术人员对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接地变压器、电抗器线圈、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阻尼电阻等进行外观检查和阻值测试,没有发现明显故障点,随后向调度申请恢复了送电。
送电后,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仍旧在自动换挡。
车间决定上班后向厂家申请技术支持。
早晨8:00,车间向该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厂家(上海思源电气)技术人员汇报了相关动作情况及动作信息,厂家技术人员判断补偿装置应该没有故障,自动换挡的原因应该是系统参数发生了变化。
35 kV系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35 kV系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害及解决办法达3.5。
在单相接地事故中,通过弧光的电流乃是健全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总和。
为了减小故障总电流,往往采用消弧线圈。
装设消弧线圈后,接地点残流不超过10 A,接地电弧便不能维持,会自行熄灭。
据了解,上述4个事故变电站,只有一个站消弧线圈没投运,该站10 kV母线电容电流高达82 A,远远高于规程的允许值10A。
其它3个站消弧线圈在投运,但由于是根据理论计算值来调整消弧线圈分头的,误差大,脱谐度不满足要求,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点残流仍大于10 A,接地电弧不能自熄,仍产生较高倍数的弧光接地过电压,消弧线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
比如,有的变电站10 kV系统电容电流理论计算值为43 A,但实际测试电流却高达96A。
3 解决办法 3.1 装设消弧线圈 为保证接地电弧自熄,10~35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超过10 A时,一律应装设消弧线圈。
3.2 加强消弧线圈的管理工作 消弧线圈的分头调整,不能仅仅依据理论计算值,应根据实测电容电流值来调整。
否则,由于计算误差大,造成消弧线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造成消弧线圈欠补偿,形成谐振过电压,从而产生负作用。
容性电流测试工作应定期开展,测试方法可采用外加电容法,简便有效,适合现场应用。
3.3 消弧线圈技术发展较快,需认真对待选型 老式手动消弧线圈除需停电调分头,不能自动跟踪补偿电网电容电流等缺点外,脱谐度也很难保证在10%以内,其运行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据国内外资料统计分析表明,采用老式手动消弧线圈补偿的电网,单相接地发展成相间短路的事故率在20%~40%之间,比采用自动跟踪补偿的电网高出3倍以上。
因此,新上消弧线圈应装设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
目前,自动消弧线圈有四大类:(1) 用有载分接开关调节消弧线圈的分接头;(2) 调节消弧线圈的铁心气隙;(3) 直流助磁调节;(4) 可控硅调节消弧线圈。
10k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电压互感器损坏的原因分析
10k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电压互感器损坏的原因分析车卫红;陈润颖;刘国荣;金圆;王树朋【摘要】因10 kV 电网单相接地造成电压互感器损坏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时有发生,通过构建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和消除后两个过渡过程等效电路,介绍单相接地对电压互感器损坏的机理,从而分析引起电压互感器发热影响因素,并进行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单相接地造成电压互感器发热引起故障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小到大依次为:故障发生时的初始相角和剩磁及故障消失时的初始相角、线路长度。
%Voltage transformer (VT)damage caused by single phase grounding of 10 kV power grid happens occasionally in neutral point ungrounded system.Therefore,this paper introduces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ingle phase grounding on VT damage by establishing equivalent circuits of two transient processes at the time of single phase grounding fault and after e-liminating the fault,so as to analyz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causing VT heating and carry out emulation proof.Results indi-cate that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ingle phase grounding fault causing VT heating are respectively initial phase angle and remanence at the time of the fault happening,and initial phase angle and line length when the fault disappearing.【期刊名称】《广东电力》【年(卷),期】2016(029)001【总页数】6页(P113-118)【关键词】单相接地;电压互感器;过渡过程;影响机理;中性点接地【作者】车卫红;陈润颖;刘国荣;金圆;王树朋【作者单位】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湖南长沙 410015;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湖南长沙 410015;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湖南长沙 410015;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湖南长沙410015;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51在10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互感器是连接一次与二次系统的重要电气设备,对电网进行测量、监视、保护与控制。
谐振接地系统全补偿下单相故障的特征分析
图 1 1 V 谐 振 接 地 系 统 简 化 模型 0k
谐振 系统 的等 效模 型可变 为 图 仍然 会发 生故障线路 电弧难熄 的情况 ;并且较 大 的 发 生单 相接 地 故障 , 2的形式 。 暂态 电压往往 也会造成 配 电线路 局部击 穿 ,将 单相 接地 故障转变 为异 点两 相接地 ,使消弧 线 圈失去应 有 的作用。 这些问题 困扰着谐振接地方式 的推广应用 。 本文详 细分析 了谐 振接地 系统完全 补偿状态 下 单相 接地 故障 的暂态 过程 , 明 了产 生 残流 过大 的 说
~
其中
甘 由 p: 。 — 一来自一CR.
: —
壶一( _2 √ 4 去『∞
一
中 1 0k 高压 线路用 一个 l0k 的 3相 电源代 1 V 1 V 替 ; 了简 化 系统变 压器用 了一个理想 的等 效变 压 为 器 , 线 为星 一三角接 线 方式 ;用接 地变 压器来 引 接
机理 , 并对 谐振 接地 方式 下单 相接地 故 障暂态 过 电
R K
压特 征也进 行 了仿真 , 出 了一些针 对 降低 故障 暂 提
态过 电压 的建议 。
图 2 谐 振 接 地 系 统 单相 接 地 故 障 等 效模 型
1 故 障 暂态 过 程 的理 论 分 析 忙
图 1为建立 的谐振 接地 系 统 的简 化模 型 , 中 其
结合故 障发 生 时的初 始条件 :
作者简介 :张丽萍 (9 6一) 女,河北阜平县供 电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 17 ,
l 0
电
力
科
学
与
工
程
2 0 在 08
电压互感器谐振原因分析及有效防止措施完整
电压互感器谐振原因分析及有效防止措施摘要: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和电阻元件,一般可认为是线性参数,可是电感元件则不然。
由于振荡回路中包含不同特性的电感元件,谐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线性谐振、铁磁谐振、参数谐振,而铁磁谐振过电压现象是电力系统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内部过电压现象,这种电压持续时间长,甚至能长时间自保持,它是导致电压互感器毁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电力系统中某些重大事故的诱发原因之一,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而有必要对铁磁谐振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产生铁磁谐振的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止,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防止措施1.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特点(1)产生铁磁谐振的必要条件是铁心电感的起始值和电感两端的等效电容组成的自振频率必须小于并接近于谐振频率。
(2)回路参数平滑地变化时,谐振电压、电流会产生跃变。
(3)谐振时产生反倾现象,即谐振后电感上的电压降由原来与电源电势相同变为相反,电容上的电压降由原来与电源电势反向变为同向。
(4)谐振频率必须是由电源频率基波和它的简单分数倍分率或整数倍高频。
(5)谐振后可自保持在一种稳定状态。
(6)谐振一般在经受到足够强烈的扰动时外激产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激产生。
2.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危害电压互感器发生铁磁诣振的直接危害是:1)由于谐振时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通过相当大的电流,在一次熔断器尚未熔断时可能使电压互感器绕组烧坏。
2)造成电压互感器一次熔断器熔断。
电压互感器发生铁磁谐振的间接危害是:当电压互感器一次熔断器熔断后,将造成部分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误动作,从而扩大了事故。
3.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原因分析3.1产生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必要条件为了分析并联谐振产生的必要条件,把电力系统内如图1所示的三相交流系统一般的电压互感器回路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电阻R、电感L、电容C的并联回路。
图1 电压互感器(PT)在电力系统中的接线原理图图2 并联谐振回路图2中R为电感L本身的电阻,IL为感性电流,IC为容性电流,为系统角频率。
10kV母线谐振过电压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10kV母线谐振过电压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已离不开电能,与此同时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母线谐振过电压事故在电力系统运行工作过程中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探索10kV母线谐振过电压事故的发生及其预防措施,为将来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运行和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母线;谐振过电压;事故分析;预防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随之不断进行发展和改革,当前,10kV电网广泛应用在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连接部分,母线有很多功能特点,例如对电能的分配、汇集和传送等等。
但在电路运行过程中,10kV母线谐振过电压事故,以及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等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
所以,应该高度重视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解决和预防,来提高10kV母线对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并且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一、母线谐振过电压事故分析2019年3月23日11时58分,在我院科研楼发生了第16GP母线上电压互感器(PT)铁磁谐振烧毁的事件,现场高压室内烟雾弥漫,且伴有剌鼻气味,导致消防烟感报警及停电事件,我们打开PT柜进行检查,发现熔断器C相已完全炸裂、A相从熔断器中间断裂、B相相对较为完整,但三相熔断器卡口上端均有烧蚀迹象;三只电压互感器中,A相和C相互感器下端均有液体流出,B相互感器无液体流出。
图略。
后经查综保装置后台系统和18GP进线柜综保装置,发现11时50分后台装置报母线PT及避雷器柜3GP的TV异常、发出预告总信号(总告警信号),8分钟后电源进线柜18GP报线路过流,母线I段动作,动作电流值为A相55.822A、B相80.053A、C相92.303A。
我们又到上级输变电站查看,综保装置无故障跳闸信息,也没有故障报警信息。
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
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渐增容和发展,电网中的各种过电压发生机率越来越高,每一次的过电压都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直接的、严重的威胁,而且每发生一次过电压就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一次破坏,并且这种过电压破坏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电气设备损坏,甚至是造成局域电力网络发供电中断或是受损。
2. 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形成机理对于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方法很多,对于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力电缆在其相间和相地间都有等效电容。
经计算表明,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时过电压的最大值将达到:Umax=1.5Um+(1.5Um–0.7Um)=2.3Um单相弧光接地的过电压瞬时幅值最大可以达到20.4KV。
如果弧光接地在接地点造成弧光间隙性反复燃烧,那么产生的过电压倍数将远远大于2.3倍。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国外有些专家对单相弧光接地进行了实测,其结果显示,过电压幅值高达正常相电压幅值的3~3.5倍。
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都产生了较高的过电压,才会引起避雷器放电。
强烈的过电压使相间空气绝缘被击穿,形成相间弧光短路,至于避雷器的爆炸,主要是由于避雷器的选型错误(原设计型号为Y3W-10/31.5)和产品质量欠佳(受潮),再加上弧光短路产生的高能热量加剧了避雷器的爆炸。
由此可见如此高的过电压一旦产生就将会在电力网络绝缘薄弱环节形成闪络放电,严重时将破坏绝缘,造成相间短路或者损害电气设备。
发电机接地电流已远远大于5A,才会造成发电机定子铁芯熔化,即与发电机有电气连接的电力网络的单相接地电流已大大超过了5A。
3 单相弧光接地产生的原因从上述分析可见,单相弧光接地是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的最主要和最直接因素。
而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到单相弧光接地的产生和限制力度。
根据我国的传统设计经验,在6KV-35KV电力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这是因为在早期的电力网中,电力电缆采用量不大,系统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并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谐振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压分析摘要: 单相接地故障是电力系统中主要的故障形式,由其引发的各种过电压事故很多。
本文描述了单相接地的各种现象,分析了谐振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引起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特别是两种不同工作方式的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对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影响。
关键词:单相接地弧光接地过电压消弧线圈铁磁谐振前言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又称为谐振接地方式,在谐振接地系统中有三种过电压对其影响最大,即雷击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
前两种过电压可以采用比较明确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防护,如对于雷击过电压,可以采用避雷器等防雷保护措施来限制其危害性。
对于弧光接地过电压,通常采用消弧线圈进行有效的抑制。
但对于铁磁谐振过电压,虽然目前可采用的防治措施很多,但实际效果和评价各不相同,铁磁谐振过电压在实际运行中仍然经常引发严重的事故。
长期运行经验表明,单相接地故障是电力系统中主要的故障形式,约占60%以上。
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 容易产生间歇性弧光接地, 此时产生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和由此激发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将会导致弱绝缘的击穿,甚至发展为相间短路故障而引发跳闸。
我厂的6kV配电网为谐振接地系统,且单相接地时有发生,因此对谐振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引起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单相接地的各种现象运行中单相接地一般是间歇性电弧接地→稳定电弧接地→金属性接地。
根据实测, 间歇性电弧接地, 持续时间可达0.2~2S, 频率可达300~3000Hz;然后呈稳定电弧接地, 持续时间可达2~10s,最后, 故障点导线被烧熔成为金属性接地, 即所谓永久性故障接地。
另一种情况是暂时性的单相电弧接地如(雷击、鸟害等),当系统电容电流超过一定数值时,电弧难以自动熄灭。
然而这个电流又不至于大到形成稳定电弧的程度,因此可能出现电弧时燃时灭的不稳定状态。
两种间歇性的电弧导致系统中电感-电容回路的电磁振荡过程,产生遍及全系统的的弧光接地过电压。
2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抑制间歇性电弧接地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中包含两个分量,即工频分量和高频分量。
在谐振接地系统中,现行所有消弧线圈设计的自动调谐都是在电网工频下完成的,不能补偿高频分量,因此消弧线圈自动调谐不能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
根据“工频熄弧理论”,由于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补偿了电网的接地电容电流,使故障点的接地电流变为数值显著减小的残余电流,使接地电弧易于熄灭;当残流过零熄弧后,又能降低故障相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避免接地电弧的重燃并使之彻底熄灭;同时也能限制电弧重燃引起的过电压。
分析可知,当消弧线圈脱谐度越小时,故障点的接地残流越小,越有利于电弧的熄灭、避免电弧重燃。
我国实测弧光接地过电压倍数最大为3.2,绝大部分小于3.0。
由于这种过电压的幅值低于一次设备设计选型时所考虑的过电压倍数4.0,理论上一次设备的绝缘能够承受这种过电压。
谐振接地系统中,消弧线圈的作用并不是消除弧光过电压,而是由于它在易于熄弧和防止重燃方面的有利作用。
使过电压的持续时间大为缩减,降低了高幅值过电压出现的概率。
3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电力系统元件大部分属于感性的或容性的,线路各导线对地和导线间,既存在纵向电感又存在横向电容,这些元件组成复杂的LC 震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作用下,特定参数配合的回路就会出现谐振现象。
由于铁心电感的磁通和电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电压升高导致铁心电感饱和,极容易使TV 发生铁磁谐振。
发生铁磁谐振的激发条件主要包括: TV 的突然投入;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系统运行方式的突然改变或电气设备的投切;系统负荷发生较大的波动;电网频率的波动;负荷的不平衡变化等。
在实际运行设备中,由于谐振接地电网中设备绝缘低,线树矛盾以及绝缘子闪络等单相接地故障相对频繁,一般说来,单相接地故障是铁磁谐振最常见的一种激发方式,TV 铁心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是谐振接地系统中最常见和造成事故最多的一种内部过电压。
谐振接地系统中,正常运行时,三相基本平衡,中性点的位移电压很小。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点会流过电容电流,未接地相的电压升高至线电压,其对地电容上充以与线电压相应的电荷。
在接地故障期间,此电荷产生的电容电流以接地点为通路,在电源→导线→大地间流通。
由于TV的励磁阻抗很大,其中流过的电流很小。
一旦接地故障消失,电流通路被切断,而非接地相在接地期间己经充电至线电压下的电荷,就只有通过系统侧TV绕组,经其原来接地的中性点进入大地。
在这一瞬变过程中,系统侧TV高压绕组中将会流过一个幅值很高的低频饱和电流,导致系统侧TV铁芯严重饱和,从而使TV励磁阻抗急剧下降,与系统对地电容形成参数匹配,引发铁磁谐振过电压,造成系统过电压和TV中的过电流,导致瓷绝缘闪络、避雷器爆炸、TV高压熔丝熔断等,甚至烧毁TV,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由于铁磁谐振过电压作用时间较长,所引起谐振现象的原因又很多,因此在选择保护措施方面造成很大的困难。
为了尽可能地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发生,在设计和操作电网设备时,应进行必要的估算和安排,以避免形成严重的串联谐振回路,或采取适当的防止谐振的措施。
4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对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影响我厂炼油变电站和石化变电站的6kV配电系统都属谐振接地系统,炼油变电站的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为“随调式”,而石化变电站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为“预调式”。
两种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在金属性接地故障时,工作方式没有根本区别。
但是,对于消除铁磁谐振却有很大的区别。
4.1两种不同工作方式消弧线圈自动调谐的原理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一般由驱动式消弧线圈和自动测控系统配套组成,通过测量系统(中性点电压互感器、内附TV, TA等),掌握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中性点电流等参数,通过微机处理系统分析、计算,得出系统对地容抗,与预设的脱谐度定值进行比较,自动跟踪、控制调整消弧线圈的感抗,达到最优补偿的目的。
按调谐方式可分为“预调式”和“随调式”。
“预调式”是在接地故障发生前,调整消弧线圈到靠近谐振点运行,在此条件下为使中性点的位移电压不大于15%额定相电压,需要串联(或并联)一定数量的限压电阻,因此“预调式”消弧线圈还需区分系统的正常或故障状态,控制限压电阻的投入或退出;“随调试”是在正常情况下消弧线圈远离谐振点运行,中性点位移电压较低,而在接地故障发生后,迅即调整到位,不需加装限压电阻。
4.2 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限制作用消弧线圈是铁心带有空气间隙的电感线圈,在其制造过程中尽量满足伏安特性保持线性关系,使补偿电流与电容电流相应的变化。
由于消弧线圈电感比TV 电感小几个数量级,相当于将TV 短路,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接入同类的消弧电抗,可以完全消除因TV 引起的铁磁谐振, 还可以限制流过TV 的大电流,使TV 熔丝不被烧毁。
该措施的零序等值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预调式消弧线圈及TV等值回路TV 的励磁感抗比较大L pt(MΩ级) ,而消弧线圈的感抗L k( 100 Ω级) 比较小,由于L k比L pt小几个数量级, 这样谐振条件ωL = 1 /ωC很难满足,谐振就不会发生。
因此,在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对于由TV 铁心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不再会发生参数匹配谐振,从而消除铁磁谐振。
随调式消弧线圈正常运行远离谐振点,相当于中性点开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它对铁磁谐振根本没有抑制作用。
因此,消弧线圈要想有效抑制铁磁谐振过电压,必须工作在预调式方式。
4.3 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的串联谐振过电压谐振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和系统电容等效于串联运行。
故障消失后,消弧线圈必须迅速从补偿状态回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否则消弧线圈和系统电容在参数匹配的情况下易产生短暂的串联谐振。
消弧线圈是否会引起系统谐振,根本原因不在于当接地存在时它是否全补偿,而在于当接地消除后,它是否马上退离补偿状态。
接地消失后,中性点电压从相电压恢复到不平衡电压水平。
预调式消弧线圈串联阻尼电阻,一旦一次电压降低,可控硅自动断开,通过阻尼电阻限制中性点电压幅度避免谐振发生。
随调式消弧线圈没有阻尼电阻,通过控制器检测中性点电压变化判断接地是否消失。
控制器检测的电压信号是通过中性点TV 转换过来的二次信号, TV的精度、饱和程度对控制器的判断有很大的影响。
连续的瞬时接地故障,故障持续时间很短,经过很短的时间后又发生瞬时接地。
预调式消弧线圈动作快,接地时可以很好的保护,接地消失瞬间阻尼电阻断开。
随调式消弧线圈动作时间高于预调式,一般来说超过60 ms ,无法准确响应瞬间变化,一直工作在补偿状态,接地瞬间可以提供补偿电流,但是接地消失瞬间将易发生短暂的串联谐振,串联谐振过电压将导致系统电压过高, TV 饱和,甚至激发铁磁谐振。
5消谐器对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作用谐振接地系统也通过在TV一次侧中性点对地接消谐器来抑制铁磁谐振过电压,我厂的6kV系统都装设了消谐器。
单相接地时,其非线性电阻可以避免铁芯饱和,限制了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形成。
但由于电网的复杂性,各配电网电容大小,线路故障性质,TV伏安特性,以及消谐振器的运行环境有所不同,尤其是当间隙电弧接地持续时间长,个别消弧器会因过热而损坏,从而影响其消谐作用。
实际运行经验证明,装设消弧线圈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是最好措施。
6结束语谐振接地系统中的过电压类型很多,本文只是从最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出发分析了谐振接地系统中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
分析是为了更好地防治,对于弧光接地过电压,准确选线并切除接地故障线路是从根本上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措施。
对于铁磁谐振过电压,最好的方式是采用“预调式”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
参考文献1.张纬钹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52.周浩 10kV配电网铁磁谐振消谐措施的仿真比较研究电网技术 2005.113.许颖对消弧线圈“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异议电力设备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