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中的换位思考——由一名父亲教育女儿所想

谈教育中的换位思考——由一名父亲教育女儿所想
谈教育中的换位思考——由一名父亲教育女儿所想

谈教育中的换位思考——由一名父亲教育女儿所想

作者:史艳远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第17期

史艳远

(鹤壁市第一中学中教一级教师河南鹤壁458000)

我一个朋友,有一个上初二的女儿。她女儿上小学时非常乖巧,但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开

始叛逆了。举一例说明:上小学时,每逢节假日,父母问女儿想去哪里游玩,女儿都能兴高采

烈地罗列出一大堆游玩景区、景点,而且特别高兴能有机会与父母一起外出游玩。自上了初中

以后,渐渐地,女孩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她不愿意与父母在一起,更愿意与同学在一起玩耍。

一次与父母外出游玩时,女孩很不高兴。认为班里其他同学都在一起,自己与父母在一起,在

同学面前太没面子,会让同学认为自己没有独立能力。女孩闷闷不乐,母亲看在眼里,上前劝说,没有效果。母亲找父亲帮忙,父亲很聪明,与女儿交谈,并进行换位思考,承诺吃完中午饭,女孩可以自己去找同学。女孩一听就乐了,闷闷不乐化为满面春风。吃完中午饭以后,女

孩并没有去找同学。我猜想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路途遥远,返回家里再找同学,害怕自己迷路;二是过了中午,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半,等找到同学时,估计与同学玩耍的时间也不多了。

我很佩服这位父亲,他能够抓住女孩的心理进行教育,他能够站在女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教育女儿。由此我想到了换位思考。

什么是换位思考呢?换位思考,就是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

以开放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做出与平时惯常思维下不一样的行为。有一位母亲

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

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

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真是一位细心的母亲。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学生犯了错

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

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

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

情上的感化。如果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想,那么老师与学生之间,家

长与子女之间的误会就会少得多,很多矛盾也就避免了。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老师也好还是家

长也好,都应该站在子女或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因为我们也曾经年少轻狂过;而作为子女或

学生的你们、他们,也应该多站在家长或老师的位置上想一想,因为你们也要长大,也要为人

父母,或许也会站在这个讲台上。因此,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大家应该将心比心,多进行

换位思考,共同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

当代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面临机遇与挑战的一代。他们享受着良好的生活环境、

优质的学习条件,同时也遭遇着选择与竞争。这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

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而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对于许多事物的理解都处于朦胧阶段。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都在逐渐成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特的见解。但这一阶段却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作为教师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