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合集下载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1777~1855),出生于一个比较贫困的家庭,父母均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父亲安于现状,只希望高斯将来长大后能有一份简单的养家糊口的工作,而母亲虽是个没有文化的家庭主妇,但目光长远,对高斯要求严格。

并尊重孩子的兴趣,希望高斯能有所成就。

高斯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过人的才华,在他还不到三岁的时候,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受他管辖的工人们的周薪。

父亲在喃喃的计数,最后长叹的一声表示总算把钱算出来。

父亲念出钱数,准备写下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钱应该是这样”。

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然小高斯讲的数是正确的,奇特的地方是没有人教过高斯怎么样计算,而小高斯平日靠观察,在大人不知不觉时,他自己学会了计算。

高斯在7岁时进了小学,有一天,算术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算出以下的算式:1+2+3+4+……+98+99+100=?在老师把问题讲完不久,高斯就在他的小石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答案5050,而其它孩子算到头昏脑胀,还是算不出来。

最后只有高斯的答案是正确无误。

原来:1+100=101,2+99=101,3+98=101……50+51=101前后两项两两相加,就成了50对和都是101的配对了即101×50=5050。

按:今用公式表示:1+2+……+n高斯的数学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其实并不好,但当他发现神童高斯的时候心里很是欣慰,而且觉得自己懂的数学不多,教不了高斯更多东西了。

并自掏腰包为高斯购买数学书籍。

高斯在十一岁的时候就发现了二项式定理(x+y)n的一般情形,这里n可以是正负整数或正负分数。

当他还是一个小学生时就对无穷的问题注意了。

由于高斯有过人的天赋,后来被费迪南公爵发现了,并决定给他经济救援,让他有机会受高深教育,在费迪南公爵的帮助下,高斯进入了一所十五岁的高斯进入一间著名的学院(程度相当于高中和大学之间)。

在那里他学习了古代和现代语言,同时也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

他专心阅读牛顿、欧拉、拉格朗日这些欧洲著名数学家的作品。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4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4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4篇小编导语:名人故事有哪些?大家知道高斯吗?他可是数学天才,很多的数学成就都是高斯发现的,接下来我就来了解一下高斯吧。

高斯简介: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1796年的一天,德国歌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的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

”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

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

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数学王子高斯:广为流传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广为流传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广为流传的故事
故事一:高斯的出身:高斯于1777年4月30日出生于不伦瑞克。

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

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

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

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关于高斯父亲的职业有很多版本)。

他曾说,他能够在脑袋中进行复杂的计算。

故事二:在高斯三岁时,他爸爸正要给工人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

”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高斯曾回忆说:我在学说话前就会计算了。


故事三:也是高斯最出名的故事,在高斯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
这下可难倒了刚学数学的小朋友们,他们按照题目的要求,正把数字一个一个地相加.可这时,却传来了高斯的声音:“老师,我已经算好了!” (看到这我忽然想起我上初中时,数学竞赛班中,老师把竞赛题目写了一黑板,我还在努力的做第二个题目,我的同桌就站起来说出了所有题的答案,还一个不错,你不服天分是不行的,这是赤裸裸的智商碾压,你有过吗?)
老师很吃惊,高斯解释道:因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这样的等于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优秀6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优秀6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优秀6篇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1855年)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高斯不到20岁时,在许多学科上就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对于高斯接二连三的成功,邻居的几个小伙子很不服气,决心要为难他一下。

小伙子们聚到一起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道难题。

他们用一根细棉线系上一块银币,然后再找来一个非常薄的玻璃瓶,把银币悬空垂放在瓶中,瓶口用瓶塞塞住,棉线的另一头也系在瓶塞上。

准备好以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瓶子,在大街上拦住高斯,用挑衅的口吻说道:“你一天到晚捧着书本,拿着放大镜东游西逛,一副蛮有学问的样子,你那么有本事,能不打破瓶子,不去掉瓶塞,把瓶中的棉线弄断吗?”高斯对他们这种无聊的挑衅很生气,本不想理他们,可当他看了瓶子后,又觉得这道难题还的确有些意思,于是认真地想起解题的办法来。

繁华的大街商店林立,人流如织。

在小伙子们为能难倒高斯而得意之时,大街上的围观者也越来越多。

大家兴趣甚浓,都在想着法子,但无济于事,只好把希冀的目光投向高斯。

高斯呢,眉头紧皱,一声不吭不受围观者嘈杂吵嚷的影响而冷静思考。

他无意地看了看明媚的阳光,又望了望那个瓶子,忽然高兴地叫道:“有办法了。

”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面放大镜,对着瓶子里的棉线照着,一分钟、两分钟……人们好奇地睁大了眼,随着钱币“当”的一声掉落瓶底,大家发现棉线被烧断了。

高斯高声说道:“我是借了太阳的光!”人们不由发出一阵欢呼声。

高斯(Gauss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此刻德国中北部。

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能够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

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

高斯数学家的故事3篇

高斯数学家的故事3篇

高斯数学家的故事第一篇:青年时期的高斯高斯,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他出生于1777年4月30日,是一个有天赋的数学家。

他的父亲是个贫穷的花匠,但他音乐造诣很高,因此给了高斯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

高斯自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他在父亲的授课下很快掌握了算术和初步代数。

高斯的父亲始终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名著名的数学家,因此他在高斯还很年轻的时候就为他安排了去Göttingen大学学习数学的机会。

高斯在这所著名大学学习了四年,期间他接受了学术大师们的指导,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数学风格。

高斯在青年时期就创造了许多数学成就,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数学领域里的重要人物。

在他的第一篇著名论文“代数曲线上点的计数”,中,高斯发现了解决多项式方程的通用方法。

这个方法使其成为了代数几何中最早的数学分支之一。

他还研究了算术和分析,在微积分和差分方程方面有了许多重要的发现。

高斯注重数学实践,曾经领导一支项目小组,把天文观测和制图带入了新的高度,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某些问题的航空望远镜。

这种设备在当时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

尽管高斯的天赋使他成为了一名值得敬佩的数学家,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才能浪费在自我陶醉之中。

相反,他非常关心一般大众的教育问题,他的一些贡献,比如广播学习模型,将教育从实体课堂中解放出来,使它成为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的东西。

高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优秀才能和实际贡献在历史上占据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位置。

然而,他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可能更多是他对教育的关爱和辛勤劳动。

第二篇:高斯的重要贡献高斯是19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数学领域的工作涉及许多分支,包括几何学、代数学、与计算和概率论等领域。

下面是高斯在数学领域中的重要贡献:1.高斯分布:这个分布以高斯的名字命名,也称为正态分布。

它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
关于高斯的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5050”。

老师本来想用一道难题,让全班的同学安静一节课的时间,却没有想到小高斯只用了一两分钟就说出了答案。

他把1、2、3……分别和100、99、98结对子相加,就得到50个101,最后轻易就算出从1加到100的和是5050。

小高斯在三岁时,就已经学会计算了。

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帮工们的工钱,当他父亲念叨了半天总算报出总数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应该是这样……”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然是算错了。

虽然没有人教过他,但小高斯靠平日的观察,自己学会了计算。

小高斯家里很穷,冬天,爸爸总是要他早早地上床睡觉,好节省燃油。

可是高斯很喜欢看书,每次都带着一棵芜菁(像萝卜的一种植物)。

他把中心挖空,塞进棉布卷当灯芯,淋上油脂点火看书,一直到累了才钻入被窝睡觉。

高斯的进步很快,不久之后,老师就没什么东西可以教他了。

后来,高斯进了高一级学校,可数学老师看了他的作业后,告诉他以后不必上数学课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斯不光数学好,语文也非常棒,当他18岁时,为自己将来到底是继续研究古典文学还是数学而苦恼,正在这时,他解决了一个困扰数学家两千多年之久的问题“尺规作正十七边形”,于是,他决定继续读数学系。

有一个比喻说得非常好。

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人们一直把高斯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天才”,他自己却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现。

”。

(完整word)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完整word)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一):高斯是德国数学家,也是科学家,他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

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能够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有“数学王子”之称。

他幼年时就表现出超人的数学天才。

1795年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

第二年他就发现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

并给出可用尺规作出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欧几里得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高斯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所有领域,在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还把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

高理的数论研究总结在《算术研究》(1801)中,这本书奠定了近代数论的基础,它不仅仅是数论方面的划时代之作,也是数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之一。

高斯对代数学的重要贡献是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他的存在性证明开创了数学研究的新途径。

高斯在1816年左右就得到非欧几何的原理。

他还深入研究复变函数,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发现了著名的柯西积分定理。

他还发现椭圆函数的双周期性,但这些工作在他生前都没发表出来。

1828年高斯出版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曲面的微分几何学,并提出内蕴曲面理论。

高斯的曲面理论之后由黎曼发展。

高斯一生共发表155篇论文,他对待学问十分严谨,只是把他自己认为是十分成熟的作品发表出来。

其著作还有《地磁概念》和《论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等。

1801年高斯有机会戏剧性地施展他的优势的计算技巧。

那年的元旦,有一个之后被证认为小行星并被命名为谷神星的天体被发现当时它好像在向太阳*近,天文学家虽然有40天的时间能够观察它,但还不能计算出它的轨道。

高斯只作了3次观测就提出了一种计算轨道参数的方法,而且到达的精确度使得天文学家在1801年末和1802年初能够毫无困难地再确定谷神星的位置。

高斯在这一计算方法中用到了他大约在1794年创造的最小二乘法(一种可从特定计算得到最小的方差和中求出最佳估值的方法在天文学中这一成就立即得到公认。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
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在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

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完整word版)数学家精彩小故事

(完整word版)数学家精彩小故事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

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

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

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

“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

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简短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简短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简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斯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的一生经历颇为传奇。

据说,当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学校老师给学生做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加算1到100的和。

其他学生们纷纷开始认真做起来,笔记本上铺满了数字,可是高斯只用了几秒钟就得出了答案:5050。

老师惊讶地问他是怎么算出来的,高斯告诉他,他注意到1到100的求和其实可以分成两组,一组从1加到50,另一组从51加到100,而这两组的和是相等的,公式就是(1+100)*50=5050。

老师对他的天赋赞叹不已,从此对他格外关照。

高斯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才华,他在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上游刃有余,迅速地得出答案并且准确无误。

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闻名世界的猜想:素数定理。

这个猜想是关于素数在数论中的分布规律,经过验证,高斯的猜想成为了定理,对数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斯除了在数学领域有出色的表现外,他还在其他领域展现了杰出的才能。

他研究了电磁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理论和观点。

他的成就被誉为近代数学的创始之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不过,高斯并不是一个只关心数学的冷血理性的人,他也有着温暖的一面。

据说,他和他的朋友们曾经参加一个聚会,聚会上的一个女孩问他,如果你能够愿望实现一个东西,你会希望得到什么?高斯立刻回答道,我希望得到一个完美的数学公式,这个公式可以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难题。

他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这也反映了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

高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他离世后,数学界仍然对他的成就和贡献充满敬仰。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数学爱好者和从业者,让人们明白,凡事只要有毅力和热爱,都有可能取得成功。

他的传奇生涯将永远在数学的殿堂里闪耀光芒,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第二篇示例:高斯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据说,当高斯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算术题:计算1到100相加的和。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数学家高斯德国闻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可不能讲话就自己学运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运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奉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确实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

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

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小孩天生差不多上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小孩念书不必认真,假如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内心畏缩起来,明白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运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专门不行算。

有些小孩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差不多上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杰出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干洁净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确实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打算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能够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制造和进展。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2021/10/10
1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也是物理学 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他和牛顿、 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 他童年时就表现出了超人的数学天才。
2021/10/10
2
2021/10/10
高斯上小学时,有一次数学老师给同学 们出了一道题:计算从1到20的自然数之和。 那个老师认为,这些孩子算这道题目需要很 长时间,所以他一写完题目,就坐到一边看 书去了。谁知,他刚坐下,马上就有一个学 生举手说:“老师,我做完了。”老师大吃 一惊,原来是班上年纪最小的高斯。老师走 到他身边,只见他在笔记本上写着210,老师 看了,不由得暗自称赞。为了鼓励他,老师 买了一本数学书送给他。
第三个数和倒数第三个数相加, 3+18 等于 21
……
加到最里一层, 第十个数和倒数第十个数相加,10+11也等于21,
一共有10个21
5
10 X 21 = 210来自答案揭晓了!2021/10/10
6
2021/10/10
7
3
同学们,你知道高斯使 用了什么快捷的方法吗
2021/10/10
4
请看下图: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21
……
=21
2021/10/10
=21 =21
第一个数和倒数第一个数相加, 1+20 等于 21
第二个数和倒数第二个数相加, 2+19 等于 21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精选13篇)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精选13篇)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精选13篇)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精选13篇)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精选13篇),希望有所帮助!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1高斯(C.F.Gauss,1777.4.30-1855.2.23)是德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维克的一个贫苦家庭。

格尔恰尔德·迪德里赫先后当过护堤工、泥瓦匠和园丁,第一个和他了10多年后因病去世,没有为他留下。

迪德里赫后来娶了罗捷雅,第二年他们的孩子高斯出生了,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父亲对高斯要求极为严厉,甚至有些过份,常常凭的经验为年幼的高斯规划。

高斯尊重他的父亲,并且秉承了其父、谨慎的性格。

1806年迪德里赫逝世,此时高斯做出了许多划时代的成就。

在成长过程中,幼年的高斯主要是力于和舅舅。

高斯的外祖父是一位石匠,30岁那年死于肺结核,留下了两个孩子:高斯的母亲罗捷雅、舅舅弗利德里希(Friederich)。

弗利德里希富有,为人热情而又能干投身于纺织贸易颇有成就。

他发现的聪明伶利,因此他就把一部分精力花在这位小天才身上,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发高斯的智力。

若干年后,已成年并成就显赫的高斯回想起舅舅为他所做的一切,深感对他成才之重要,他想到舅舅多产的思想,不无伤感地说,舅舅去世使"我们了一位天才"。

正是由于弗利德里希慧眼识英才,经常劝导姐夫让孩子向学者方面发展,才使得高斯没有成为园丁或者泥瓦匠。

在数学史上,很少有人象高斯一样很地有一位鼎力支持他成才的母亲。

罗捷雅直到34岁才出嫁,生下高斯时已有35岁了。

他性格坚强、聪明贤慧、富有幽默感。

高斯一生下来,就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决心弄个水落石出,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孩子能被许可的范围。

当为此训斥孩子时,他总是支持高斯,坚决反对顽固的丈夫想把儿子变得跟他一样无知。

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

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

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

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

“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

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斯是德国数学家,也是科学家,他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

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能够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有“数学王子”之称。

他幼年时就表现出超人的数学天才。

1795年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

第二年他就发现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

并给出可用尺规作出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欧几里得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高斯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所有领域,在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还把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

高理的数论研究总结在《算术研究》(1801)中,这本书奠定了近代数论的基础,它不仅仅是数论方面的划时代之作,也是数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之一。

高斯对代数学的重要贡献是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他的存在性证明开创了数学研究的新途径。

高斯在1816年左右就得到非欧几何的原理。

他还深入研究复变函数,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发现了著名的柯西积分定理。

他还发现椭圆函数的双周期性,但这些工作在他生前都没发表出来。

1828年高斯出版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曲面的微分几何学,并提出内蕴曲面理论。

高斯的曲面理论之后由黎曼发展。

高斯一生共发表155篇论文,他对待学问十分严谨,只是把他自己认为是十分成熟的作品发表出来。

其著作还有《地磁概念》和《论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等。

1801年高斯有机会戏剧性地施展他的优势的计算技巧。

那年的元旦,有一个之后被证认为小行星并被命名为谷神星的天体被发现当时它好像在向太阳*近,天文学家虽然有40天的时间能够观察它,但还不能计算出它的轨道。

高斯只作了3次观测就提出了一种计算轨道参数的方法,而且到达的精确度使得天文学家在1801年末和1802年初能够毫无困难地再确定谷神星的位置。

高斯在这一计算方法中用到了他大约在1794年创造的最小二乘法(一种可从特定计算得到最小的方差和中求出最佳估值的方法在天文学中这一成就立即得到公认。

他在《天体运动理论》中叙述的方法这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适应现代计算机的要求。

高斯在小行星“智神星”方面也获得类似的成功。

由于高斯在数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学中的杰出研究成果,他被选为许多科学院和学术团体的成员。

“数学之王”的称号是对他一生恰如其分的赞颂。

在古今中外的著名数学家当中,像高斯那样从小就具有高度数学才华的,恐怕极为少见。

高斯于1777年4月30日出生于德国一个农民家庭。

他从小就酷爱数学,据说在他还不满三岁的时候,有一天,他观看父亲算帐,计算结束后,父亲念出了钱数准备写下时,身边传来细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总数就应是……”。

父亲惊讶不止,复算结果,发现孩子的答案是正确的。

高斯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他们从1加起,加2,加3,加4,……一向加到100,满以为这下准能把学生们难住。

没想到高斯一会儿就算了出来。

老师一看,答数是5050,一点不错,大吃一惊。

高斯是这样算的:1与100、2与99、3与98……每一对的和都是101,而100以内这样的数共有50对,101×50=5050,他的这种计算方法,代数上称为等差级数求和公式。

那时高斯才10岁。

高斯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数学上的定理、公式和求证方法一个又一个地被他发现和证实。

11岁时,他发现了X+yn的展开式。

17岁时,他发现了数论中的二次互反律。

1796年3月30日,年仅18岁的高斯,又有了堪称数学史上最惊人的发现,他用代数方法解决两千年来的几何难题,而且找到了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圆,内接正17边形的方法也称17边形直尺圆规画法。

为了纪念他少年时的这一最重要的发现,高斯表示期望死后在他的墓碑上能刻上一个正17边形。

1799年,高斯又证明了一个重要的定理:任何一元代数方程都有一个根,这一结果数学上称为“代数基本定理”,也被称做“高斯定理”。

1801年,高斯出版了他的《算术论文集》。

高斯在23岁的时候开始研究天文,并解决了测量星球椭圆轨道的方法,也称椭圆函数。

高斯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来自天赋,一方面来自勤奋。

他家里很穷,冬天,爸爸为了节省灯油,吃完晚饭就要他上床睡觉,高斯自己做了个油灯,在微弱的灯光下全神贯注地读书到深夜。

15岁时,他就读了牛顿、欧拉、拉格朗日等著名数学家的数学著作,并熟练地掌握了微积分理论。

高斯的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刻苦学习得来的。

他把科学研究工作看得高于一切。

妻子病重时,高斯正在钻研一个深奥的数学问题。

仆人几次来叫他:“如果您不立刻过去,就不能见她最后一面了!”高斯却说:“叫她等一下,等到我过去”。

直到他把手头的研究告一段落,这才勿勿跑去看望妻子。

高斯就是这样,天资聪明,更勤奋好学,最后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王子”。

1855年2月23日,高斯逝世,终年78岁。

(二):高斯(Gauss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此刻德国中北部。

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能够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

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

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着名的「从一加到一百」,最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明白自己的潜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

同时,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岁的助教Bartels变得很熟,而Bartels的潜力也比老师高得多,之后成为大学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老师和助教去拜访高斯的父亲,要他让高斯理解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亲认为儿子就应像他一样,作个泥水匠,而且也没有钱让高斯继续读书,最后的结论是--去找有钱有势的人当高斯的赞助人,虽然他们不明白要到哪里找。

经过这次的访问,高斯免除了每一天晚上织布的工作,每一天和Bartels讨论数学,但不久之后,Bartels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顾父亲的反对进了高等学校。

数学老师看了高斯的作业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数学课,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驾全班之上。

1791年高斯最后找到了资助人--布伦斯维克公爵费迪南(Braunschweig),答应尽一切可能帮忙他,高斯的父亲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隔年,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

这年,高斯十五岁。

在那里,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

并且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逆定理」(LawofQuadraticReciprocity)、质数分布定理(primenumertheorem)、及算术几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mean)。

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Gttingen)大学,因为他在语言和数学上都极有天分,为了将来是要专攻古典语文或数学苦恼了一阵子。

到了1796年,十七岁的高斯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

最为人所知,也使得他走上数学之路的,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

希腊时代的数学家已经明白如何用尺规作出正2m×3n×5p边形,其中m是正整数,而n和p只能是0或1。

但是对于正七、九、十一边形的尺规作图法,两千年来都没有人明白。

而高斯证明了:一个正n边形能够尺规作图若且唯若n是以下两种形式之一:1、n=2k,k=2,3,…2、n=2k×(几个不同「费马质数」的乘积),k=0,1,2,…费马质数是形如Fk=22k的质数。

像F0=3,F1=5,F2=17,F3=257,F4=65537,都是质数。

高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二千多年来的几何难题,他也视此为生平得意之作,还交待要把正十七边形刻在他的墓碑上,但之后他的墓碑上并没有刻上十七边形,而是十七角星,因为负责刻碑的雕刻家认为,正十七边形和圆太像了,大家必须分辨不出来。

1799年高斯提出了他的博士论文,这论文证明了代数一个重要的定理:任一多项式都有(复数)根。

这结果称为「代数学基本定理」(FundamentalTheoremofAlgebra)。

事实上在高斯之前有许多数学家认为已给出了这个结果的证明,但是没有一个证明是严密的。

高斯把前人证明的缺失一一指出来,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一生中一共给出了四个不同的证明。

(三):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维克的一个贫苦家庭。

父亲格尔恰尔德·迪德里赫先后当过护堤工、泥瓦匠和园丁,第一个妻子和他生活了10多年后因病去世,没有为他留下孩子。

迪德里赫之后娶了罗捷雅,第二年他们的孩子高斯出生了,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父亲对高斯要求极为严厉,甚至有些过份,常常喜欢凭自己的经验为年幼的高斯规划人生。

高斯尊重他的父亲,并且秉承了其父诚实、谨慎的性格。

1806年迪德里赫逝世,此时高斯已经做出了许多划时代的成就。

在成长过程中,幼年的高斯主要是力于母亲和舅舅。

高斯的外祖父是一位石匠,30岁那年死于肺结核,留下了两个孩子:高斯的在成长过程中,幼年的高斯主要是力于母亲和舅舅。

高斯的外祖父是一位石匠,30岁那年死于肺结核,留下了两个孩子:高斯的母亲罗捷雅、舅舅弗利德里希(Friederich)。

弗利德里希富有智慧,为人热情而又聪明能干投身于纺织贸易颇有成就。

他发现姐姐的儿子聪明伶利,因此他就把一部分精力花在这位小天才身上,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发高斯的智力。

若干年后,已成年并成就显赫的高斯回想起舅舅为他所做的一切,深感对他成才之重要,他想到舅舅多产的思想,不无伤感地说,舅舅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天才"。

正是由于弗利德里希慧眼识英才,经常劝导姐夫让孩子向学者方面发展,才使得高斯没有成为园丁或者泥瓦匠。

在数学史上,很少有人象高斯一样很幸运地有一位鼎力支持他成才的母亲。

罗捷雅直到34岁才出嫁,生下高斯时已有35岁了。

他性格坚强、聪明贤慧、富有幽默感。

高斯一生下来,就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决心弄个水落石出,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孩子能被许可的范围。

当丈夫为此训斥孩子时,他总是支持高斯,坚决反对顽固的丈夫想把儿子变得跟他一样无知。

罗捷雅真诚地期望儿子能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对高斯的才华极为珍视。

然而,他也不敢轻易地让儿子投入当时尚不能养家糊口的数学研究中。

在高斯19岁那年,尽管他已做出了许多伟大的数学成就,但她仍向数学界的朋友W.波尔约(,非欧几何创立者之一j.波尔约之父)问道:高斯将来会有出息吗?W.波尔约说她的儿子将是"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为此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