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建筑
徽州古城古建筑:探访徽州古建筑,了解徽州建筑风格
斗山街,青石板的路很窄,两边都是人家,很 有戴望舒雨巷的感觉,配合下雨使用感更佳;
鱼梁坝,我从小到大都蛮喜欢的地方,岸上有 很多古民居,从游客中心走路过去也就20分钟 吧,石板路,路上景色很好,有时间建议自己 走过去。
• 古城有的时候是不收门票的,如果穿戴不像游客直接从正门进去, 实在不行就绕小路进去,条条大路通古城,里面保存的还算完好, 有古镇气息,是我比较喜欢的古镇。有些小景点还可以进入,登 记身份证和电话就可以了。绕2个小时差不多了。
徽州古城以前一直是徽州府治所在地,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 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徽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 坊主许国,因云南平逆“决策有功”,晋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牌坊立 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历经五百年风雨岿然屹立。这座牌坊建筑很有特点, 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 邹鲁、礼仪之邦",这里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 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2017年8月旅行至此,置身其中, 感受徽州文化魅力。Tips:不要从正大门进,外地的游客都要收 门票,并且100元。从侧面一个农贸市场进去,不收钱,如果实 在找不到,问问当地人。
• 古城很安静,仿佛昔日荣光都隐没在历史长河中。 • 古城之内颇有生活气息的,这里商铺众多,不是因为这里是旅游
区,很多当地人也喜欢来这里一边逛一边吃小吃。所以汇集了很 多物美价廉、味道好的特色小吃。比如毛豆腐,豆腐由于发酵的 作用,上面长了厚厚的一层毛,用油炸一下却香气四溢。还有河 里的小螃蟹,油炸之后香脆可口,连骨头一起嚼碎,有小时候的 味道。 • 年轻人在小巷中玩滑板,小猫小狗在家门口发呆,古城的生活安 逸又惬意。
中国古建筑---徽州古建筑
徽州古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
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州村落的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散落在山间或丛林之间,形成特色的风格。
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
徽州建筑建筑单体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
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
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徽州村落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单体分为几类:民居、祠堂、牌坊,被誉为“徽州三绝”。
(一)民居民居型制分类:徽州古民居从规模上来说大致分成大宅和小宅。
小宅的主体部分基本上分为:三合院、“H”型、四合院三种型制。
大宅则有这三种“合院”细胞组合而成。
民居多为楼房,以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为单元,少则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达24个、36个。
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
(二)祠堂肃穆而磅礴的徽州祠堂,是山区古村落中最为显眼气派的大型建筑。
她集徽派建筑与宗法精神于一身,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富有极强的文化个性,留有鲜明的艺术表征,是徽州祠堂文化的缩影,家族血统维系的化身。
徽州建筑景点
徽州建筑景点
徽州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是一种以木构架为主,以砖石作支持的建筑。
它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徽州建筑又称徽州民居,简称“徽”,是中国三大民居流派
之一,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境内,俗称“三雕”艺术。
徽州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以其规模大、风格古、造型美、结构奇等特点闻名于世。
徽州建筑的特点有三:
一是建筑多以木构架为主;
二是建筑布局既有封闭的庭院,又有开放的天井;
三是门窗多用木雕装饰。
徽州民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具有代表性的有:宏村古建筑群、西递、黄山区程阳八景、黟县南屏、黟县宏村古建筑群等。
黄山市徽州府古建筑群为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艺术之精华。
它集中反映了徽州人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
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世界民居建筑艺术宝库”。
— 1 —
徽州府古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徽州府署与古城墙、文昌阁、城隍庙等。
— 2 —。
徽州古建三绝
徽州古建三绝徽州古建三绝是指徽州地区独具特色的三大古建筑群,分别是宏村、西递和黟县。
这些古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们是中国传统古村落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卓越的文化价值,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宏村。
宏村是中国最著名的古村落之一,也是徽派建筑的代表性作品。
这个村落由巧妙的布局、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传统文化而闻名于世。
宏村的建筑布局采用了典型的徽派围墙护城河的形式,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例如青砖黑瓦、木雕石雕和精美的灰塑等。
此外,宏村还保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徽派商帮文化和古代礼制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西递。
西递与宏村一样,也是徽派建筑的代表性作品。
这个古村落坐落在山间,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景色优美。
西递的建筑布局非常有特色,村中的建筑按照文化层次分为内城、半城和外城,构成了三个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层次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递的偏斜屋檐,这是徽派建筑的独特之处。
每一栋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倾斜,这种偏斜的屋檐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还具有美学上的独特韵味。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黟县。
黟县是徽派建筑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徽派建筑风格的代表性村落。
在黟县,你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将徽派建筑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黟县的徽派建筑除了保留了传统的建筑元素,还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使建筑更加美观实用。
除了建筑之外,黟县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宋代的庙宇、清代的古井和民间艺术等。
总之,徽州古建三绝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中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杰作。
宏村、西递和黟县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和研究。
这些古建筑群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还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欣赏这些美丽的建筑,亲身感受徽派建筑的魅力。
徽州古城六大景点介绍
徽州古城六大景点介绍以下是关于徽州古城六大景点的介绍:1. 许国石坊,那可是徽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啊!就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一样让人惊叹!你看它那宏伟的规模、精美的雕刻,简直让人移不开眼。
每次站在它面前,我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当年许国是多么了不起才能有这样的牌坊啊,你难道不想去好好感受一下吗?例子:哇,就像站在巨人脚下一样震撼!2. 斗山街,那可是古色古香的一条老街哟!走在那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两边的古建筑就像是岁月的见证者,它们低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这里宁静而美好,不是吗?就跟咱梦里出现过的场景似的。
例子:嘿,感觉自己就像个古人在漫步。
3. 陶行知纪念馆,这可是纪念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地方呀!一进去就能感受到那浓厚的文化氛围。
他的教育理念影响了多少人啊,我们能有今天的教育环境,陶行知可是功不可没啊。
你不想去了解一下这位伟人的生平事迹吗?例子:哎呀,真的让人敬佩不已!4. 徽园,哇,那里面可热闹了!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和表演,真像一个欢乐的大舞台。
在那里能看到徽州文化的丰富多彩,精彩得很嘞!就像一个超级大派对一样吸引着大家。
例子:哇塞,简直是目不暇接啊!5. 南谯楼,它屹立在那里,庄严而又神秘。
那古老的城墙,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
站在楼上,俯瞰着整个古城,那种感觉,啧啧,真是太棒了!你能想象得到有多震撼吗?例子:哇哦,真的太震撼啦!6. 渔梁坝,这可是了不起的水利工程啊!就像一条巨龙卧在那里。
河水从上面奔腾而过,溅起阵阵水花,多壮观啊!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觑,你不觉得很厉害吗?例子:哇,简直太神奇了呀!我觉得这六大景点每一个都值得大家去细细品味,去探寻那背后的故事和历史底蕴,真的会让人收获满满啊!。
古徽州旅游景点
古徽州旅游景点:1、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一个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潜口民宅、呈坎、唐模五大景区。
2014年12月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获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2、罗东舒祠罗东舒祠,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原属歙县)呈坎镇呈坎村内,系明代中后期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达3300平方米,罗东舒祠是罗氏族人为供奉其先祖罗东舒先生而建造。
是黄山罗氏其中一支的祠堂,属于宗族祠堂的一类。
祠堂规模宏大,营造精细,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1996年11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徽州文化园徽州文化园,坐落于黄山市徽州区永佳大道888号,由碑廊、牌坊群、徽派盆景园、紫阳书院、新安画苑、古徽四宝斋、新安药堂、徽商纪念馆、徽戏楼、徽茶品茗阁、徽菜馆、文昌阁、五凤楼等部分组成。
全部开放后,每天都有徽剧演出和徽州风情民俗表演。
现在开放的是一期工程项目,主要有碑廊、徽派盆景园、牌坊群、文昌阁、五凤楼五个部分。
4、丰乐湖景区丰乐湖景区位于黄山山脉东部,自温泉景区桃花溪始绵延至黄山峰外第一峰,全长28公里,精华部分7.5公里,于70年代筑大坝于黄山南大门,高峡出平湖,由此形成华东地区最高、可观光游览的人工水库景区,上游如高山峡谷,山峦叠嶂、波光轻盈,绿水如碧,下游则渔歌帆影、极具生活气息,乘坐帆船,于丰乐湖中,蜿蜒行游于黄山东部峡谷之中。
5、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后街荫山巷7号,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
1999年对旧址进行了维修,恢复了原貌,开辟了展示厅,征集、整理了有关新四军的史料图片和实物,制作了反映新四军岩寺集中情况的演示沙盘。
徽州牌坊——徽州古建五大特色之一
徽州牌坊——徽州古建五大特色之一作为中国古建筑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徽州古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建筑风格、独特的建筑特色而备受世人瞩目。
其中,徽州牌坊作为徽州古建筑五大特色之一,以其高大雄伟、工艺精湛、艺术价值的特点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景观之一。
下面,本文将从一名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对徽州牌坊进行展开,从制作流程、设计特点、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制作流程徽州牌坊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选材、浇铸、雕刻、装饰四个阶段。
首先是选材阶段,因为徽州牌坊需要雕刻精美的图案,在这一阶段必须选择质地坚硬、质量上乘的花岗岩或大理石等石料。
选定材质后,就进入了浇铸阶段,采用铸造工艺将石料浇铸成坊体,然后再用铁环压制紧固。
接下来是雕刻阶段,徽州牌坊的雕刻分为文字和图案两大类。
前者主要包括祝福寿禧、纪念事迹、告往等文字内容;后者则主要由与生活、农耕、习俗等有关的图案构成。
雕刻完成后,再进行装饰阶段,采用彩画、贴花等形式进行色彩和纹饰的加工,使徽州牌坊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增添了装饰之美。
二、设计特点徽州牌坊的设计特点是尊重传统文化,融入人文景观,突出其礼制宗教特点。
徽州牌坊多以石制或木制为主,外部造型以柱廊为主,内部有门洞和闸室,两侧立有石柱、石雕等装饰物,外部覆盖瓦屋顶,形态古朴。
整个建筑的色彩、图案、文字等细节基本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要求,尤其是在雕刻及装饰方面的精益求精,突显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点。
三、文化内涵徽州牌坊作为古代的建筑文化遗产,其蕴涵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容忽视的。
徽州牌坊展现了徽商文化的风采,徽州牌坊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又反映出徽州古代的高度文化创造和艺术表现。
其意义不仅仅仅在于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内在含义。
徽州牌坊,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体现。
徽州牌坊至今仍被用于文化礼仪场所,包括祭祖、悼念、追悼等,已经成为无形的精神纽带,代表了人们对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的珍视和尊重。
总之,徽州牌坊在古代文化、建筑艺术、民族风貌三方面都有着独特而珍贵的价值。
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一、引言徽州传统聚落及其古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精髓。
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技术,以及创新应用的关键点。
二、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的特点1. 建筑特点徽州古建筑以“四边三间一天井”为基本格局,采用木石结构,建筑均为青砖黑瓦,古朴典雅,雕梁画栋,独具特色。
2. 文化特点徽州传统聚落承载了丰富的徽商文化和徽州文化,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方式。
三、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关键技术1. 数字化保护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立体扫描和建模,能够准确记录古建筑的细节和结构,为后续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 传统材料保护技术保护徽州古建筑应当尽量采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以保持其原汁原味和历史风貌。
3. 环境保护技术徽州传统聚落所处的环境是其维护和保护的关键,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自然环境对古建筑的侵蚀。
4. 利用技术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光伏发电、智能化管理系统等,为徽州传统聚落注入新的能量,提升其活力和吸引力。
四、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实际应用案例1. 徽州古城的保护与利用通过数字化保护技术,对徽州古城进行了全面的立体扫描和建模,为后续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入了环保材料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了古城的管理水平和游客体验。
2. 宏村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宏村古村落在保护传统建筑的也积极引入了现代设计和科技元素,打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项目,促进了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对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同时结合科技和创新,实现文化传承与当代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让古建筑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当地和社会的共同财富。
徽州古城最建议去的三个景点
徽州古城最建议去的三个景点徽州古城,它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安徽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来到这里,我非常想去徽州古城的三个景点。
一、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古城中心位置,也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是一座古代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
这座古建筑由古徽州著名的“三雕”艺术大师——程大位设计建造,雕工精湛,造型生动,以其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
二、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位于徽州古城中心位置,也是古城内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牌坊,它是“世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建筑之一。
牌坊为五柱三间六角重檐照壁,通高9.4米,宽3.16米,厚1.45米。
四根石柱上刻有四幅浮雕图案(一说三幅),由高至低依次是“日月同辉”“八仙庆寿”“五子登科”和“二龙戏珠”。
在许国石坊上有很多人都在拍照留念,因为它实在太美了!而且它还记录了很多关于徽州的历史。
许国石坊上有两副楹联,
— 1 —
分别是:“两水合流山作屏,两朝天子九重恩”和“天地自然山水秀,人间天堂徽州美”。
三、徽州古街
徽州古街道是由徽派民居和明清古建筑群组成的历史街区。
古街长约2000米,宽约5-8米。
古民居有300余幢,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这些民居集中连片、高低错落地分布在“七里”、“十里”街区内,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著称于世。
— 2 —。
民居-徽州天井院
02
天井是民居中采光、通 风和排水的关键部分, 也是居民休闲、交流的 重要场所。
03
建筑外观以白墙、黛瓦、 马头墙为主要特征,具 有浓郁的徽派建筑风格。
04
内部布局紧凑,功能齐 全,注重家庭成员的隐 私和交流空间的平衡。
02
徽州天井院的构造与布局
整体构造
徽州天井院整体采用木结构,以 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榫卯 结构连接,形成稳固的房屋框架。
环境。
天井院内的装饰和布局 也反映了徽州人的生活 习俗和传统文化,如木 雕、石雕和砖雕等工艺
品的应用。
04
徽州天井院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现状
政府重视
徽州天井院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保护。
修缮与维护
对现存的天井院进行定期修缮和维护,确保其结构和风貌得到保 持。
房屋的屋顶采用双坡面结构,以 小青瓦覆盖,具有较好的防水性
能和耐久性。
房屋的地面通常采用石板或砖块 铺地,既美观又耐用。
空间布局
01
徽州天井院的空间布局以天井为核心,四周布置房屋,形成四 合院式的建筑格局。
02
天井是房屋的采光和通风口,同时也是房屋的排水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
房屋内部通常分为堂屋、卧室、厨房等不同功能区域,布局合
徽州天井院多建于明清时期, 保留了大量古建筑和传统文化。
历史背景
徽州天井院的形成与徽商文化的 发展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徽商崛起,经济繁荣, 促进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
徽州天井院作为当时社会地位和 财富的象征,成为当地富商巨贾
竞相建造的对象。
建筑特点
01Biblioteka 徽州天井院以天井为核 心,四面围合,中间空 旷。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和文化印记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和文化印记徽州古民居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徽州是中国安徽南部的一个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其古民居建筑几乎遍布全境,被誉为“淮南古建筑之长”。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天井式”建筑布局。
每个居室都有一个结构完备的天井,天井由四面楼房围合而成,形成一个中央开阔的庭院。
这种建筑风格不光是因为徽州地形陡峭、建筑面积较小的特殊环境所造成的,更是徽州人崇尚自然、尊重严格布局式建筑原则的文化传统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二是“通坑式”建筑结构。
从大门进入,一条蜿蜒的“通坑”道路贯穿了整个院落,从而使各个房间之间互相连通。
这不光具有美学上的意义,还是为徽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三是楼、阁、轮、堡等建筑元素的运用。
楼房外墙有雕刻精美的木质花草图案,飞檐斗拱几何菱形装饰面饰丰富,地下一层常用作仓库、厨房和牲畜等存放,二层以上是起居之所,俱备客厅、卧室、书房、内外楼廊。
整个房屋结构因自身重心而各层平衡稳定,雨水侵渗良好。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四是富丽堂皇的内部装修。
居室的内部装修不仅风格独特,更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常见的有“千层式”梁架、层垛灰、砖雕、木雕、砖雕、景泰蓝等。
这些元素的精湛运用,使徽州古民居的内部空间显得更为优美、富丽堂皇。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五是重视宜居环境的规划和建设。
徽州建筑历经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体现出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兼俱优良的通风、采光、隔音和空气流通等环境因素,形成了一种具有徽州特色的宜居环境。
这种环境因素的考虑和融入是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得以继承和传承的重要原因。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学的珍品。
其代表了徽州人的宽容、博爱、创新进取的精神,气魄恢宏、富丽堂皇的文化艺术内涵,为世人所推崇和追捧。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的内涵,也为我们所在的社会和时代提供了自身文化本土化和人类多元文化的一个范本。
徽州古村落介绍
徽州古村落介绍徽州古村落是指分布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地区的一系列古老村落。
这些村落保存了徽州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被誉为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瑰宝。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著名的徽州古村落。
1. 西递古村落西递古村落位于黄山市的西北部,是徽州古村落中最著名的之一。
这里有着典型的徽州民居建筑,主要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
古老的街巷、青石板路、古井、古树以及众多的古民居构成了西递古村落独特的风貌。
其中最有名的建筑是众多的宅院,它们的建筑风格独特典雅,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领略到徽州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2. 宏村古村落宏村古村落位于黄山市的东南部,也是徽州古村落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
宏村的建筑风格与西递相似,但略显不同。
宏村的宅院多为四合院式,大门外有石狮子、石石狮、石马等石雕装饰,体现了徽派建筑的庄重和精美。
在宏村古村落中,有一座名为“南湖”的人工湖,它与古村落相映成趣,为宏村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3. 神峰古村落神峰古村落位于黄山市的西南部,是徽州古村落中规模较小但历史悠久的村落之一。
这里的建筑风格与西递、宏村相似,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
神峰古村落的宅院多为二进院落,建筑风格简洁、朴实,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古村落中还有一些古老的庙宇和祠堂,是当地居民信仰活动的场所。
徽州古村落不仅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还有丰富的文化传统。
徽州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和文化名人。
在徽州古村落中,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徽州戏曲、徽剧、鼓书等各种艺术表演,了解徽州地区的文化底蕴。
徽州古村落还以其独特的美食吸引着许多游客。
徽州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艺而闻名,如徽州酥饼、徽州糟鱼、徽州酱肉等都是徽州地区的传统美食。
在古村落中,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徽州美食,领略到徽州独特的饮食文化。
徽州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美味的美食吸引着众多游客。
无论是追溯历史的足迹,还是欣赏古朴的建筑,亦或是品尝地道的徽州美食,徽州古村落都能带给游客独特的体验。
微州文化—微派建筑—古牌坊、古祠堂、古石桥、古书院、古园林
微州文化—微派建筑—古牌坊、古祠堂、古石桥、古书院、古园林古牌坊: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
歙县多牌坊,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渊远流长的关系。
以儒学思想为精神世界主要内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条件成为他们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动力。
歙县人少小离乡背井,外出经商,足迹遍天涯。
出门少则三年五载,多则数十载,为了高堂双亲有人照应,行前一般都要先完婚。
在外经商,若不能发迹,则羞见家乡父老。
商人发迹了,钱财显赫,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盛况,其财力左右国家经济命脉达三百余年之久。
朝庭对徽商当然刮目相看,恩宠有加,徽商于是进入了"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良性发展轨道。
浪迹天涯而发迹的徽商,为了光宗耀祖,他们奏请皇上恩准,荣归故里,兴建牌坊,旌表功名、义寿、贞节……,树碑立传,以求流芳百世。
黄山市现存的明清两代的牌坊甚多。
著名的如歙县棠樾牌坊群、黟县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歙县县城的许国石坊等等。
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
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
汉高祖规定:祭天天先祭灵星。
到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筑郊台(祭祀天地的建筑)外垣,设置灵星门。
后移置于孔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
后来人们认为汉代祭祀灵星,是为了祈求丰年,与孔庙无关。
又见改灵星为棂星。
宋(南宋)元年以后,尤其是明清,这种建筑不仅置于郊坛、孔庙,还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
也不仅用于祭天、祀孔,还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等等,于是灵星门不仅一变成为棂星门,而且再变为牌坊。
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志坊;二类为功德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
古祠堂:祠堂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
徽州祠堂遍布城乡,现存祠堂最早的建于明弘治年间,至清代,多不胜举。
总祠,作为当时重要的公共建筑,一般多置于村镇两端、傍山或有坡度的地方,规模较大,少则二进,多则四、五进,建筑依地形浙次高起,主体建筑置殿后,颇富变化。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古建筑、古村落、古桥、古塔、古道等。
1.古建筑:徽州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徽派民居、祠堂、牌坊等。
这些建筑风格
独特,装饰精美,体现了徽州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工艺水平。
2.古村落:徽州有许多古老村落,如西递、宏村、呈坎等。
这些村落的布局和建筑风格
都体现了徽州文化的特点,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3.古桥:徽州有许多古老的桥梁,如紫阳桥、万年桥等。
这些桥梁造型优美,结构巧
妙,体现了古代徽州人民的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
4.古塔:徽州有许多古老的佛塔,如七宝玲珑塔、文峰塔等。
这些佛塔造型各异,雕刻
精美,是古代徽州人民的文化遗产之一。
5.古道:徽州有许多古老的古道,如徽杭古道、仙源古道等。
这些古道是古代徽州人民
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徽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介绍,这些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徽州文化的瑰宝。
安徽著名古建筑十大排行
安徽著名古建筑十大排行安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省份,有很多古朴厚重的建筑。
每座建筑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安徽著名的古建筑十大排行。
1. 徽州古城中国四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走进这座古城才算到了徽州。
这里是别具一格的皖南古城风格。
整体的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走在古城当中,能够寻找古老的徽商故事。
2. 阳产土楼这里是安徽的土楼群,在皖南地区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里是一处与世隔绝,百年的神秘小山村,依山而建的小山寨,民风淳朴,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人们称这里是皖南最后的净土。
3. 西递桃园里人家西递是徽派建筑的博物馆这里,到处都充满着徽州古村的静谧安宁的意境,宛如一幅幅小画一般,这里保留了明清徽派古民居建筑的特征,原汁原味的徽派建筑,古朴安静。
4. 宏村人们把这里称作画里乡村,就像刻在了一幅水墨画中,一样优美,水墨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徽派建筑。
这里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至今都保存的非常完好。
5. 呈坎这里有江南第一村的称号,诚恳的古村落是一处明代建筑群最完整的千年古村。
房屋是按照八卦卦象布局,也被称为八卦村。
6. 三河古镇这里是江南古韵的徽派古镇。
到处都是灰,市房屋保存的相当完好,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上,仿佛穿越了一般。
7. 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是典型的晚清淮地居民建筑。
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房屋建筑布局十分整齐,造型也很精致,环境清雅。
走进这里感受一下李鸿章的历史。
8. 卢村木雕楼这里是黄山脚下的世外桃源,卢村木雕楼有中国木雕第1楼的称号,是典型的皖南徽州风情村落。
至今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身处村中宛如在水乡一般。
9. 龙川胡氏宗祠胡氏宗祠是一处非常宏伟的祠堂,也是享誉木雕艺术殿堂,江南第一古祠。
这里基本上是徽派,木雕以及装饰精细美观的记忆,保存的相当完好,到处是美景。
10. 程氏三宅这里被称为明代居民瑰宝,三宅结构严谨,装饰精美,古朴素雅,经历数百年的风霜洗礼,到现在依然保存的非常完好。
安徽徽州旅游景点大全
安徽徽州旅游景点大全
安徽徽州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知名景点:
1. 徽州古城:徽州古城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是安徽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城市古建筑群,以具有明代徽州建筑风格的古街巷和民居为主要景观。
2. 徽州大红门: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之一,门楼高大宏伟,是徽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3. 徽州牌坊群: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是徽州建筑的独特景观,以其庄严肃穆的风格而闻名。
4.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被誉为“中原第一山”。
九华山以其险峻峭拔的山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 黟县宏村:位于黄山市黟县,是中国最美丽的古村落之一,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宏村以其古老的徽派建筑和独特的水杉沟景观而著名。
6. 休宁县西递: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是中国最美丽的古村落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以其古老的徽派建筑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著名。
7. 黄山风景区:位于黄山市,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而闻名于世。
8. 徽州徽商文化街: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是安徽省内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徽派建筑,是了解徽派文化和历史的好地方。
以上只是徽州旅游景点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可以游览。
徽派建筑、古村落和黄山都是徽州旅游的重要亮点。
徽州古城:古老徽州的剪影
开门见徽州徽州古城:古老徽州的剪影云 姬宗 鹤033徽州古城全貌在游览徽州古城前,我们想象一下古老徽州,它有着怎样的景象?在徽州古城的漫步游览中,古老徽州会时不时地与你重逢。
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隋代至清末,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一直是古徽州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是徽州文化核心发祥地,被誉为古徽州第一县。
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
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山水聚合之地徽州古城地处山水聚合之地,背倚青山,三面临水。
问政山下,古迹众多;练江之滨,风光如画。
在一个小小的县城内,集中而完好地保留着宋代双塔、明代三桥、古城、古楼、古街、古墓、古园、古牌坊等一大批古代建筑。
徜徉其间,凭吊遗踪,你会有时光倒流、一日走遍二千年之感。
1986年徽州古城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被誉为全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徽州古城的山水可谓是青山逶迤,绿水蜿蜒,古徽州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徽州因为山多田少、地狭人稠,粮食十分缺乏,一直流传者一个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大山深处封闭的徽州却是一个躲避战乱的好地方。
汉代以前,原住民为“山越”民族。
东汉末年,中原一带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人们纷纷渡江南迁。
徽州地处“万山丛中”,是中原世家大族避难安居的世外桃源。
魏034开门见徽州035晋的“永嘉之乱”、唐末的“黄巢起义”和两宋的“靖康南渡”三次移民迁徙高潮,使徽州彻底成为移民社会,为徽州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改造了徽州本土的人口素质,有力促进了徽州经济社会的进步。
物产丰富,为徽商崛起积累第一桶金。
徽州的崇山峻岭中,盛产木材和茶叶。
唐代徽州地区就是著名的名茶产区,在敦煌遗书《茶酒论》中也明确记载““浮梁歙州,万国来求”。
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
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安徽徽州古城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以其独特的传统建筑而闻名于世。
这些传统建筑融合了徽派建筑的精髓,展现着古代徽州人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本文将为您介绍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
1. 宏伟的牌楼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牌楼而闻名。
牌楼是古代徽州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宣示城市地位和重要场所的象征。
在徽州古城中,可见到多座宏伟的牌楼。
这些牌楼通常由三重或五重檐构成,形式庄重大气。
细密的雕花和各种精美的装饰物体现了古代徽州人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技巧。
2. 独特的宅院徽派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宅院。
徽州人崇尚家族和谐,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空间布局的平衡和谐。
宅院通常由内外两个院落组成,外院用于客人接待,内院则是家庭生活区域。
建筑的主体采用青砖、黑瓦作为基本材料,檐下及墙面上雕刻着独特精美的花纹,展现了徽派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3. 精美的园林除了宅院,古城中还保存了许多精美的园林。
徽派园林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常常巧妙地融入山水和植被。
园林中的假山、池塘、廊桥等都精心设计,以精美的石刻和雕塑装饰,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这些园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徽州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4. 古老的庙宇徽派建筑中的庙宇也是徽州古城的一大亮点。
这些庙宇既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
庙宇建筑通常采用大型的石雕和木雕,雕刻精美细腻,富有艺术价值。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徽州四大名刹之一的祈福寺。
这些庙宇见证了古代徽州人丰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
总结:安徽徽州古城以其传统建筑而闻名,这些建筑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徽州人的智慧。
牌楼、宅院、园林和庙宇构成了古城的独特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游览徽州古城,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
徽州文峰塔简介和历史
徽州文峰塔简介和历史徽州文峰塔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一座古塔,也是徽州地区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位于文峰山之巅,高耸入云,犹如一支巨大的笔,从远处望去犹如一座仙境。
徽州文峰塔建于明代,始建于万历年间,历时多年才完工。
它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古塔,高约36米,共有六层,外形庄重典雅,独具匠心。
塔身由灰砖砌成,每一层都有精美的浮雕,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塔顶有一座铜质宝塔,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徽州文峰塔作为徽派建筑的代表,不仅在外观上体现了徽州的独特风格,更在文化内涵上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价值。
塔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古籍,其中包括了徽州地区的历史资料、古代经典著作等,对于研究徽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徽州文峰塔也是徽州地区的一处重要的风景名胜区。
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徽州区的美景,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近处的古街巷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氛围。
塔内还设有展览区,展示了徽州地区的传统工艺品和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徽州文峰塔的历史也与徽州地区的发展息息相关。
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徽商的发源地,徽商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
文峰塔作为徽州地区的地标建筑,见证了徽州地区的繁荣和兴盛,也成为了徽州人民的骄傲。
在历史的长河中,徽州文峰塔曾多次遭受战火的摧残,但每次都得到了及时的修复和保护。
如今的文峰塔已经成为了一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受到了国家级的保护。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感受这座古塔的独特魅力。
徽州文峰塔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展示了徽州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它不仅是一座古塔,更是一座见证了徽州人民智慧和勤劳的丰碑。
通过对文峰塔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徽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和发扬徽州的传统精神。
徽州文峰塔作为徽州地区的一座古塔,不仅在外观上展示了徽州的独特风格,更在文化内涵上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价值。
它是一座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安徽博物馆徽州古建筑解说
安徽博物馆徽州古建筑解说1. 徽州古建筑的魅力徽州古建筑,嘿,这可不是简单的砖瓦堆砌,而是个个都藏着故事呢!走进安徽博物馆,咱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那些气派的古宅。
哇,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啊!说实话,这些建筑就像是历史的老爷爷,默默地在那儿守护着我们的文化。
每一根梁柱,每一块砖头,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听着就让人心里痒痒的。
想象一下,那些古老的徽派建筑,外表是黑瓦白墙,简直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一样。
那种“青山绿水,白墙黑瓦”的风格,不就是咱们心中最美的乡愁吗?而且,徽州的古建筑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们背后还有很多实用的智慧。
比如,独特的风水布局,能够让人心情舒畅,生活安宁,真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存在啊!1.1 建筑的结构与工艺说到这些建筑的结构和工艺,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徽州古建筑的木结构特别有讲究,木头的选材、加工和安装,都是一门大学问。
每根梁柱都要经过严格挑选,力求完美,简直像在选媳妇一样认真呢!而且,它们大多采用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子就能把整个房子搭起来,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匠心独运啊!更有趣的是,徽派建筑的屋顶多为马头墙,真是个别致的设计。
你们知道吗?这不只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防风呢!想象一下,风刮起来,雨打下来,马头墙的设计就像是给房子穿上了一件防风衣,保持了屋子的温暖和干燥,真是“精打细算”的好办法呀。
1.2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再说说徽州的历史,那可是厚重得很啊!徽州,古时是个商贸繁荣的地方,徽商可真是个牛人。
他们的商业头脑和经营智慧,造就了徽州的辉煌。
而这些古建筑,正是当年徽商们财富与文化的结晶,多少故事都在这些墙里藏着呢!想想那时候的商人,一边谈生意,一边喝茶,简直就是“坐拥天下”的风范。
更值得一提的是,徽州的文化底蕴深厚。
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戏曲,徽州都有着独特的风格。
那些古宅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文化的传承地。
就像一座座文化的“宝库”,守护着千年传统,传递着智慧。
走进这些建筑,你就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文化气息,简直让人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市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
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徽州文化亦然。
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
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
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
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
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
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
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州建筑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
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本县现存的古村落雄村、江村、许等地的明清民宅,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
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
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
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
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
民宅多为楼房,以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为单元,少则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达24个、36个。
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
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院和小花园,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鱼池,植花卉果木,甚至叠果木,甚至叠假山、造流泉、饰漏窗,交夫和自然谐和一体。
在内部装饰上力求精美,梁栋檩板无不描金绘彩,尤其是充分运用木、砖、石雕艺术,在斗拱飞檐、窗棂槅扇、门罩屋翎、花门栏杆、神位龛座上,精雕细缕。
内容有日月云涛、山水楼台等景物,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画面,传说故事、神话历史等戏文,还有耕织渔樵、仕学孝悌等民情。
题村广泛,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活生生一部明清风情长卷,赋予原本呆滞、单调的静体以生命,使之跃跃欲动,栩栩如生。
境内还保存众多的明清祠堂、牌坊,建筑风格也颇具特色,与明清民居称为“古建三绝”。
矗立于县城的许国石坊、北岸吴氏祠堂的石雕《百鹿图》和《西湖风景》,大阜潘氏祠堂的“五凤楼”砖雕和《百马图》木雕,分别体现了徽派“三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发展起来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
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
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徽州帮”匠师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徽式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向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塑的漏窗,木雕塑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
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典、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徽州古村落西递村西递村位于黄山山脉南麓的黟县东源乡,距县城东8公里,黟城至潭口公路从村庄西北经过。
这里“山多拱秀,山势西流。
有东阜前蹲,罗峰遥拱,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
产石如金,风潆水聚,土原泉甘”。
据明嘉靖《新安氏族志》载:西递村因“罗峰文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霭其南,中存二水,环绕石之东,西之西,故名西递”。
清著名学者俞正燮在《古黟山水记》中云:西递系因是府(徽州府)西,曾设“铺递所”,故名西递。
西递村是一座古老的山庄,建于北宋,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了。
村庄因山川水势,呈东北、西南走向。
全村现存有明代民居建筑l幢,清代民居建筑122幢,建筑布局合理,风貌独特。
西递村由正街、横路街、后边溪3条街道和40多条胡同及2条穿村而过的水溪将居民住房隔成井然有序的方块,路面全用青石板铺成,逶迤蜿蜒。
一幢幢古民居层楼叠院,鳞次栉比;家家青石门坊,粉墙青瓦,飞檐翘角,气势轩昂;高墙深巷,曲径通幽,古朴典雅,村西南口胡文光刺史牌坊,为3间4柱5楼悬山式,巍峨壮观。
高13米,宽9.6米,为青石建筑,其雕刻极其精美。
村内居民宅院均以内向方形、围绕一个长方天井的合院为基本单位,宅园中设正厅、便厅、厢房、书斋、卧室、花园等;还有的建有书院、祠堂。
房舍用料考究,装饰奢侈。
宅院大门用磨制平整光滑的黑色大理石砌成门坊,上建有砖雕、石雕组成的各式门罩。
粉墙上的漏窗石雕也各不相同,图案有竹梅、松石、花草等。
屋内花板栏板等木雕也极其华美,往往以人物故事或缕空为内容,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西递村还有一些人家,以园林建筑为手法,使宅第布局紧凑,小巧玲珑,幽静雅致。
村中的知府胡文照“大夫第”、“桃花源里人家”、霭公园、桃李园、鱼乐园等,因势结构,因地制宜,点以花潭水池,隔以漏窗低墙,饰以石雕砖缕,配以石凳石桌,甚至门前置放整石雕刻的梅瓶等,把整个院落点缀得十分对称、和谐、清雅、美观。
当人们置身于其间,如进入一个心旷神怡的绝妙境地。
这里的绣楼建筑也是徽派民居的一大特色。
此外,西递村民家多有传世文物,如画像、书画、条屏、木联、古陶瓷、古家具、堂匾等。
这些文物摆设家中,更显得文风的朴素、典雅。
西递村在北宋元丰年间始为胡姓居住,至明代中叶,村堂已具现在规模。
清代中期后,随着徽商经济的发展,居住建筑得到改观。
至今仅有胡文光刺史石坊、胡文光旧居、古来桥、会源桥为明代建筑,其它都是清代建筑。
由于西递古民居保存基本完整,建筑风格在徽派中独树一帜,且工艺精湛,三雕(石雕、木雕、砖雕)精美,又以石雕见胜,这些不仅是研究清代民居建筑的实物,又是研究明清以来徽商社会经济形态、建筑史和艺术史的资料,被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东方文化的宝库”、“世界上保护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世界上最美的村镇”。
神奇的牛形村落---宏村座落在黟县城北11公里处的宏村,岭秀川媚,湖光山色,独领神韵,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东方的威尼斯”之称。
宏村的奇物在于它以“牛”形古水系建筑村落,是我国古人依据仿生学原理建筑的。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最早于此定居的汪氏祖先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
到了15世纪,笃信风水的汪氏3次礼聘名气很大的休宁海阳风水先生何可达来宏村察看地势。
村落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现,其起源、发展和布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风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风水家强调村落用地是枕山、环水、面屏,即前有朝山,后有来龙山,有形为狮象或龟蛇的山夹峙把守水口,河水溪流似玉带环绕。
宏村西北有巍峨的雷岗山,吉阳水由西绕村南下,正是风水先生选择村落的理想模式。
何可达前后用了10年时间,最后认定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是一卧牛形。
可以想见,何可达为勘定宏村风餐露宿、翻山涉水的辛劳。
他是古代一位杰出的设计大师,只是他用的不是尺子和画笔,而是一方指示方位的罗盘。
罗盘发明于晚唐,它是利用在地磁作用下磁针仍能保持在子午线平面的原理制作而成的指示方向的简单仪器,广泛应用于航海、旅行,以及堪舆家(风水先生)占选宅基和坟地。
因其有包罗万象、经纬天地之义,被尊称为“罗经”。
何可达手中的罗盘指定了宏村的地势,于是开始了按照“牛形”总体规划进行村落的建造。
明永乐年间,任山西粮运主簿的汪辛,资助家乡建设牛形村落工程款白银一万两,他们先将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
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横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60多厘米宽的水圳,把一泓碧水蜿蜒引入村中,南转东出,形成九曲十八弯,贯穿“牛胃”,这就是“牛肠”。
“大肠”流经主街,作为支流的“小肠”再经小街通往各家各户。
此后,又在吉阳河上架起4座木桥作为“牛脚”。
而村头有红杨、银杏树各一珠,银杏树高20米,树围3.2米;红杨树高21米,树围6米,树龄均为400多年,算作牛角。
这样便形成了“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
年复一年,围绕“牛肠”和“牛胃”建造的房子不断增加,使得原先瘦小的“牛身”不断壮大,从而将“牛肠”、“牛胃”紧紧地裹在“牛肚子”中间。
“牛胃”四周,地势开阔,光线充足,是汪氏大族富户的聚居地。
放眼宏村,村外,山青水秀,红杨翠柳;村内,清渠绕户,黛瓦粉墙。
终年清澈、潺潺流淌的水渠,如同一条轻柔的银带,蜿蜒飘动在村中。
古时候村民饮用、浣洗都在“牛肠”里,并且规定每天8点以前,“牛肠”之水为饮用水,过了8点,村人方可在“牛肠”里浣洗。
只是后来村中挖了水井,村人才改饮井水。
居住在“牛肠”两侧和“牛胃”周围的村民们,或在庭院中开掘鱼池,引活水流入池中,茶余饭后,凭栏观鱼,悠然自行;或让活水绕过花台,看花间流水,凭添无限诗意。
清代诗人胡成俊有诗曰:“何事就此卜邻居,花月南源画不及。
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
”村中,一方半圆形池塘清澈如镜,波光潋滟。
蓝天白云,高墙深院,倒映水中,房中水,水中房,犹如一幅藏于水底的天底图画。
顺“牛胃”而下,见到的便是水滑如绸的南湖,湖畔柳树垂荫,湖中荷田田,小堤、拱桥连接两岸,座落湖畔的古代私塾“南湖书院”,令人想象悠远岁月里传来的琅琅书声,滴入南湖淙淙回响,“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书上的山水”,自然和人文贴合成一首优美的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