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

聚合物也叫高分子化合物,是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聚合物是由千百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高分子通常由103~105个原子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由于高分子多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因此也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用于聚合的小分子则被称为“单体。聚合物几乎无挥发性,常温下常以固态或液态存在。固态高聚物按其结构形态可分为晶态和非晶态。前者分子排列规整有序;而后者分子排列无规则。同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兼具晶态和非晶态两种结构。大多数的合成树脂都是非晶态结构。

聚合物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高分子化合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分类方法有如下四种:1、按来源分类可把高分子分成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2、按材料的性能分类可把高分子分成塑料、橡胶和纤维三大类3、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用高分子,工程材料高分子,功能高分子,仿生高分子,医用高分子,高分子药物,高分子试剂,高分子催化剂和生物高分子等。4、按高分子主链结构分类可分为碳链高分子、元素有机高分子和无机高分子四大类。

热固性聚合物:环氧、酚醛、双马、聚酰亚胺树脂等。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或固态预聚体,经加热或加固化剂发生交联化学反应并经过凝胶化和固化阶段后,形成不溶、不熔的三维网状高分子。

热塑性聚合物:包括各种通用塑料(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等)和特种耐高温聚合物(聚酰胺、聚醚砜、聚醚醚酮等)。线形或有支链的固态高分子,可溶可熔,可反复加工而无化学变化。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最早用来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之一。所谓的溶胶-凝胶工艺过程是将前驱物在一定的有机溶剂中形成均质溶液,均质溶液中的溶质水解形成纳米级粒子并成为溶胶,然后经溶剂挥发或加热等处理使溶胶转化为凝胶。根据聚合物与无机组分的相互作用情况,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将可溶性聚合物嵌入到无机网络中

把前驱物溶解在形行成的聚合物溶液中,在酸、碱或中性盐的催化作用下,让前驱化合物水解,形成半互穿网络。

(2)嵌入的聚合物与无机网络有共价键作用

在聚合物侧基或主链末端引入能与无机组分形成共价键的基团,就可赋予其具有可与无机组分进行共价交联的优点,可明显增加产品的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在良好溶解的情况下,极性聚合物也可与无机物形成较强的物理作用,如氢键。

(3)有机-无机互穿网络

在溶胶-凝胶体系中加入交联单体,使交联聚合和前驱物的水解与缩合同步进行,就可形成有机-无机同步互穿网络。用此方法,聚合物具有交联结构,可减少凝胶的收缩,具有较大的均匀性和较小的微区尺寸,一些完全不溶的聚合物可以原位生成均匀地嵌入到无机网络中。

2、层间插入法

层间插入法是利用层状无机物(如粘土、云母等层状金属盐类)的膨胀性、吸附性和离子交换功能,使之作为无机主体,将聚合物(或单体)作为客体插入于无机相的层间,制得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插入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熔融插层聚合先将聚合物单体分散并插入到层状硅酸盐片层中,然后进行原位聚合。利用原位聚合时所放出的大量热量,克

服硅酸盐片层间的库仑力而使其发生剥离,从而使硅酸盐片层与聚合物基体以纳米尺度复合。

(2)溶液插层聚合将聚合物单体和层状无机物分别溶解(分散)到某一溶剂中,充分分散后,混合到一起,搅拌一定时间,使单体进入无机物层间,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使聚合物单体聚合。

(3)聚合物熔融插层先将层状无机物与聚合物混合,再将混合物加热到熔融状态,在静态或有剪切力的作用下,使聚合物插入层状无机物的层间。该方法不需要溶剂,可直接加工,易于工业化生产,且适用面较广。

(4)聚合物溶液插层将聚合物大分子和层状无机物一起加入到某一溶剂中,搅拌使聚合物分散在溶剂中,并插入到无机物片层间。溶液法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单体和相容的聚合物黏土共溶剂体系。由于大量的溶剂不易回收,因此溶液法对环境不利。 3、共混法

共混法类似于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是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的共混,该法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最简单的方法,适合于各种形态的纳米粒子。根据共混方式,共混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溶液共混将基体树脂溶于良溶剂中,加入纳米粒子,充分搅拌使之均匀分散,成膜或浇铸到模具中,除去溶剂制得样品。(2)乳液共混聚合物乳液与纳米粒子均匀混合,最后除去溶剂而成型。乳液共混中有外乳化型与自乳化型两种复合体系。外乳化法由于乳化剂的存在,一方面可使纳米粒子更加稳定,分散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它也会影响纳米复合材料的一些物化性能,特别是对电性能影响较大。自乳化型复合体系既能使纳米粒子更加稳定,分散更加均匀,又能克服外加乳化剂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学及光学性能的影,比外乳化型复合体系更可取。

(3)熔融共混将聚合物熔体与纳米粒子共混制成复合体系,其中所选聚合物的分解温度应高于其熔点。熔融共混法较其它方法耗能少,且球状粒子在加热时碰

撞机会增加,更易团聚,因而表面改性更为重要。

(4)机械共混通过各种机械方法如搅拌、研磨等来制备纳米复合材料。该法容易控制粒子的形态和尺寸分布,其难点在于粒子的分散。

为防止无机纳米粒子的团聚,共混前要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处理。除采用分散剂、偶联剂和(或)表面功能改性剂等综合处理外,还可用超声波辅助分散。 4、原位聚合法

原位聚合法是将无机纳米粒子与单体均匀混合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由引发剂作用引发(或不加)的直接聚合,是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效果的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方法。该法可一次聚合成型,适用于各类单体及聚合方法,并保持纳米复合材料良好的性能。原位聚合法可在水相,也可在油相中发生,单体可进行自由基聚合,在油相中还可进行缩聚反应,适用于大多数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由于聚合物单体分子小,粘度低,表面有效改性后无机纳米粒子容易均匀分散,保证了体系的均匀性和各项物理性能。

原位聚合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纳米粒子均匀分布,粒子的纳米特性完好无损,同时在聚合中,只经一次聚合成型,不需热加工,避免了由此产生降解,从而保持了基本性能的稳定。但其使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以为该方法仅适用于含有金属、硫化物或氢氧化物胶体粒子的溶液中使单体分子进行原位聚合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