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资料
呼吸机操作的并发症和预防及处理
![呼吸机操作的并发症和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136f46c5da50e2524d7f98.png)
无创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有创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
不能高于此线
不能高于此线
编辑ppt
13
瑞安市人民医院
谢谢
编辑ppt
14
保证氧合的前提下应尽早将
FiO2降至50%以下。
注意关注患者自主呼吸频率 、血气分析
编辑ppt
8
瑞安市人民医院
有创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血流动力学紊乱
气管-食管瘘
其他
持续的正压通气可能会造成 血压下降,注意密切关注血 压变化,必要时遵医嘱使用 血管活性药物。
1、气囊压力维持在20-
25mmHg,临床上必需严密检
测气囊压力。 2、对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而 无法脱机的患者,应及早气 管切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 3、吸痰时负压不可过大,时
其他并发症如气管插管脱出 和管道脱开、气管插管滑入 右主支气管、人工气道堵塞 、呼吸机管道堵塞:保持管 道固定在位,躁动患者必要 时遵医嘱给予约束、镇静, 及时清理痰液,清倒积水杯 ,保持管道通畅,清洁。
血流动力学紊乱
最常见的 院内感染
编辑ppt
7
瑞安市人民医院
有创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氧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1、鼓励患者自主呼吸或采用 部分通气支持方式。 2、限制支持潮气量,合理设 置高压报警限。 3、严密观察有无皮下气肿、 纵隔气肿的发生,定期检查 皮下有无捻发音,如果有要 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 理。记录皮下气肿发生的部 位、范围,注意气肿范围有 无扩大。
无创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误吸
排痰障碍
漏气
1、避免饱餐后使用,一般在 餐后半小时进行NPPV(无创 正压通气)治疗。 2、治疗过程中协助病人取半 卧位。
呼吸机的适应症、禁忌症、临床应用
![呼吸机的适应症、禁忌症、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3fa7a95acfa1c7ab00cc4d.png)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机械通气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机械通气的目的(一)机械通气的生理目的1. 支持或维护肺部的气体交换:①维持正常肺泡通气,使PaCO和pH保持在正常范围。
例外: 如降低颅内压可进行过度通气疗法。
急性或慢性呼衰时,可允许PaCQ升高(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②维持正常动脉血氧合,使PaO2、SaQ和CaQ保持在能接受的范围,SaQ > 90 %, PaQ> 60 mm Hg。
2. 增加肺容量:①在吸气末使肺部扩张:每次呼吸后使肺部得到充分的扩张,以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并改善氧合和肺部顺应性。
②增加功能残气量(FRC):ARDS 时使用PEEP 维持和达到FRC 的增加。
3. 减少呼吸功:气道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功增加时,机械通气可减轻呼吸功和呼吸肌群的负荷。
(二)机械通气的临床目的1. 纠正低氧血症。
2. 治疗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纠正危及生命的急性酸血症,*但不必要恢复PaCQ至正常范围。
3. 缓解呼吸窘迫,当原发疾病缓解和改善时,逆转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4. 纠正呼吸肌群的疲劳。
5. 手术麻醉过程中,ICU 的某些操作和疾病的过程中,为安全使用镇静剂和/ 或神经肌肉阻断剂。
6. 降低全身或心肌的氧耗量:* 如心原性休克时,当呼吸肌群或其它肌群的活动,损害了全身氧释放并使心脏的负荷增加,应用机械通气可降低全身和心肌的氧耗量。
7. 降低颅内压,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急性闭合性颅外伤,可使用机械通气进行过度通气来降低已升高的颅内压。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证(一)预防性通气治疗预防性通气治疗能减少呼吸功和氧耗量,从而减轻心肺功能负荷。
指征:1. 发生呼吸衰竭高度危险性的患者①长时间休克;②严重的颅外伤;③严重的COPD患者腹部手术后;④术后严重的败血症;⑤重大创伤后发生严重衰竭的患者。
2. 减轻心血管系统负荷①心脏术后;②心脏功能降低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进行大手术后(二)治疗性通气治疗*出现呼吸衰竭表现,如呼吸困难、呼吸浅速、紫绀、咳痰无力、呼吸将停止或已停止、意识障碍、循环功能不全时;*不能维持有效的自主呼吸,*近期内也不能恢复有效自主呼吸,*呼吸功能已受严重影响,可应用机械通气。
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
![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f115a9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f.png)
规范使用呼吸机操作流程
操作培训
医护人员在使用呼吸机前应接受专业 培训,熟悉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应 急处理措施。
定期维护
呼吸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 设备性能良好,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 的不良后果。
加强患者护理和监测
密切观察
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及血氧饱和度等 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总结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使用呼吸机而引 起的肺部感染。
详细描述
VAP通常发生在机械通气后的48小时至72小时内,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 困难等症状。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管插管的刺激、呼吸道黏膜损伤 、胃食管反流等。
气压伤
总结词
气压伤是由于呼吸机压力过高或气道阻力增加而引起的气胸 、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
$number {01}
目 录
• 呼吸机使用目的 • 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 预防与处理措施 • 特殊情况处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呼吸机使用目的
维持患者正常呼吸
辅助患者呼吸
呼吸机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正 压气流,帮助患者克服呼吸道阻 力,辅助其完成吸气和呼气过程 ,从而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临床应用规范
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临床应用指南和规范,提高呼吸机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THANKSFra bibliotek减少呼吸肌疲劳
对于呼吸肌疲劳或无力患者,呼 吸机能够减轻其呼吸肌的负担, 使其得到充分休息,从而改善呼 吸肌疲劳状况。
改善患者氧合状态
提高血氧饱和度
通过向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呼吸机 能够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缺 氧状况,降低因缺氧导致的脏器功能 损害风险。
呼吸机操作的并发症和预防和处理
![呼吸机操作的并发症和预防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63a5ef6137ee06eff91890.png)
其他并发症如气管插管脱出 和管道脱开、气管插管滑入 右主支气管、人工气道堵塞 、呼吸机管道堵塞:保持管 道固定在位,躁动患者必要 时遵医嘱给予约束、镇静, 及时清理痰液,清倒积水杯 ,保持管道通畅,清洁。
瑞安市人民医院
有创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合理的气道湿化
呼吸机相关肺炎
严格无菌操作
4、湿化罐内只能加无菌蒸馏 水,禁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 物。 5、湿化罐内水量要恰当,尤 其要注意防止水蒸干。
1、可在鼻梁上贴保护膜和使 用额垫。 2、注意面罩的形状和大小是 否合适,位置放置良好,固 定松紧度适中,以头带下可
插入1-2手指为宜。
3、间歇松开面罩,避免同一 部位长期受压。
1、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应尽量
瑞安市人民医院
呼吸机操作的并发症和预防及处理
呼吸内科一病区——杨静
瑞安市人民医院
呼吸机操作的并发症
呼吸机在危重症的治疗和抢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处理不 当将引起一系列致命的并发症。因此,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如何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创机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氧中毒、呼吸性碱中毒、血流
有创机械通气
瑞安市人民医院
无创 机械 通气
瑞安市人民医院
无创机械通气
瑞安市人民医院
有创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呼吸机相关 性肺损伤
气管-食管瘘
氧中毒
CO2综合利用
呼吸机相关
最常见的 院内感染
瑞安市人民医院
有创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氧中毒
避免吸气压力过高<25cmH2O
。 2、如病人出现胃胀气,可进 行胃肠减压。
呼吸机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呼吸机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d7ae12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6.png)
呼吸机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呼吸机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辅助或代替人体自主呼吸。
它广泛应用
于病人缺氧、呼吸衰竭等情况。
使用呼吸机可以提供宣泄氧气和控制
呼吸,帮助病人恢复呼吸功能。
呼吸机使用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专业人员操作:呼吸机是高科技医疗设备,不能随意使用。
使用呼
吸机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合格考试
并获得相关证书的人员才可以使用。
同时,操作呼吸机的专业人员需
要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以确保使用呼吸机的适时性和有效性。
2. 随时监测病情: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随时监测病情,注意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情况。
病情变化时需要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确保
呼吸机的工作与病情相匹配。
3. 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呼吸机参数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病情和患者
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
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准确设置呼吸机参数,避免超过了患者的耐受范围,造成心肺负担增大、血液循环不稳定等
不良反应。
4. 安全措施要到位: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将呼吸机放置在平稳的地方,并注意安装电源电缆的接线情况,以免引起电器故障。
另外,需要配备高效的滤器设备,以防止呼吸机污染空气、交叉感染等问题。
5. 患者心理护理:使用呼吸机对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在使用呼吸机期间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像病人解释呼吸机使用的作用,加强安慰和心理支持,使患者能够逐渐适应呼吸机的使用。
总之,呼吸机是一种高科技医疗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注意各项注意事项,确保使用呼吸机的适时性和有效性,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资料
![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83c45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9.png)
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资料呼吸机(respirator)是一种用于协助呼吸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功能减退或无力的患者。
呼吸机通过提供正压气流,持续输入氧气和空气混合物,帮助患者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呼吸功能。
以下是关于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的资料:1.呼吸机使用目的:-改善肺功能:呼吸机通过正压通气方式,使患者在呼气时容易排出二氧化碳,提高氧气交换效率,改善肺功能。
-维持通气功能:对于患有麻痹性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等的患者,呼吸机可以提供气道支持,保持通气功能,避免呼吸衰竭。
-减轻呼吸负担:对于存在呼吸窘迫的患者,呼吸机可以减轻呼吸肌肉的负担,避免疲劳和呼吸衰竭。
2.呼吸机使用相关并发症:-气道损伤:长时间使用呼吸机可能导致气管、喉咙和鼻腔等部位的损伤,如呼吸管道狭窄、慢性气道炎症、鼻出血等。
-肺损伤:错误设置呼吸机参数或不恰当的应用呼吸机模式可能导致肺泡损伤,如气压伤、气压伤性肺炎等。
-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氧气输入可导致氧中毒,引发氧中毒性皮肤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
-感染:使用呼吸机时,存在导管、呼吸机管路等与外界接触,易造成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心血管并发症:如过度氧合导致肺动脉收缩,使右心负荷过重;由于呼吸机对胸腔产生压迫,导致心脏充盈不良等。
为减少呼吸机使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用呼吸机需要严格的医学监护和适当的操作技巧,包括以下方面:-定期检查呼吸机机械和气道状态,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和通畅。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适当的呼吸机参数和模式,避免过度气压和呼吸频率过高过低。
-做好呼吸机管路和导管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感染风险。
-对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胸片检查和呼吸机配套治疗(如氧疗、雾化等),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患者心血管情况,避免过度氧合和压迫导致心脏负荷过重。
总之,呼吸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吸辅助设备,可以有效处理呼吸系统疾病和功能减退的患者。
呼吸机的应用及护理
![呼吸机的应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85a551b14e852458fb57d9.png)
意外拔管的处理
气管切开: 伤口未形成窦道前即术后48小时内, 导管脱出时,一定要请医生处理,不可 擅自插回。 窦道形成后,若导管脱出,吸痰后,放气 囊,插回导管,重新固定。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3)气管损伤:
气
囊
气管食管瘘
测
压
致命性大出血
装 置
气 囊 压 力 小 于 18.5mmHg( 或 2 5 cmH2O) 。 25~30mmHg的压力能终止气管壁的动脉循环。
1、严密观察病情:重点观察呼吸情况 生命体征、神经精神症状
机械通气效果的观察
通气好转
通气不足
神志
稳定且逐渐好转
逐渐恶化
末梢循环 甲床红润,循环良好 血压、脉搏 稳定
有发绀现象或面部过 度潮红
波动明显
胸廓起伏 平稳起伏
不明显或呼吸困难
血气分析
正常
潮气量或分钟通气量 正常
PaCO2↑ PaO2↓ PH ↓ 降低
1、湿化罐内的蒸馏水不能超过最高水位线 2、观察吸入气的温度在32 ~ 37℃
湿化罐内应保持在39 ~ 40℃
温度表 出 入
湿化罐内的蒸馏水不 能超过此水位线
3、保持 集水器底 部朝下
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
4、保持 过滤网的 清洁
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
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 5、 防止气管导管脱出
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
气,并同时检查呼吸机有无问题 ②检查是否病人的问题 ③必要时更换气管导管 ④药物治疗:用镇静剂与肌松剂
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
6、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 呼吸机报警的处理流程
消音 查找报警项目 查找报警原因 进行妥善处理 确认状态已改善 恢复监测
ICU患者呼吸机应用
![ICU患者呼吸机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71d5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c.png)
ICU患者呼吸机应用呼吸机是一种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中,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的呼吸功能。
它通过机械方式提供氧气和控制患者的呼吸节奏,帮助患者保持足够的氧供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并提供支持性通气。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呼吸机应用的相关内容。
一、呼吸机的原理和作用呼吸机基于正压通气原理,通过在患者的气道中施加正压,使氧气通过呼吸机送入肺部,从而辅助或替代患者的正常呼吸。
呼吸机的作用包括保持氧供应、排除二氧化碳、调节呼吸频率和压力等。
1.1 氧供应:呼吸机通过调节吸入气的浓度和氧气流量,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供应。
这对于ICU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呼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很难维持正常氧合。
1.2 二氧化碳排除:呼吸机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它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气道压力,并根据需要调节通气参数,以确保充分排除二氧化碳并维持血气平衡。
1.3 呼吸频率和压力调节:呼吸机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调节呼吸频率和压力。
例如,在患者呼气末,呼吸机可以给予正压支持,以提高肺泡开放压力;在患者吸气初期,呼吸机可以降低气道压力,减少呼吸功耗。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呼吸机在ICU患者中的应用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呼吸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1 适应症:- 严重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 严重低氧血症:包括肺水肿、肺栓塞等。
- 意识障碍或神经肌肉疾患:例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重症肌无力等。
- 手术后恢复:在手术后,某些患者需要辅助通气来减轻呼吸负荷和提供足够的氧供应。
2.2 禁忌症:- 不能保持自主呼吸的患者:例如颅脑损伤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
- 非可逆性病情:包括晚期癌症、末期肺病等。
- 严重心血管疾病:例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
三、呼吸机的应用方式和参数设置在ICU患者中,呼吸机的应用方式和参数设置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个体化调整。
呼吸机常见并发症
![呼吸机常见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41b095e1dd3383c4ba4cd227.png)
呼吸机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呼吸机在危重症的治疗和抢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将引起一系列致命的并发症,会将尚存的一线希望化为乌有。
因此,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如何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呼吸机治疗常见的并发症⒈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主要:有损伤、导管堵塞、气管黏膜溃疡等。
2.呼吸机通气支持直接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通气不足(呼吸性酸中毒)、通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肺不张、人机拮抗、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气压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依赖等。
二、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⑴损伤为了避免损伤气道,医生应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中应动作轻柔,避免反复插管,护士应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对于插管困难者或不配合者,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可遵医嘱应用肌松剂或镇静剂来协助完成插管。
⑵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对于神清不配合的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前采取适当的药物镇静或局麻,可避免引起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⑶导管堵塞分泌物、痰液一定要及时清理,吸痰要彻底、到位,对痰液粘稠者应给予气道湿化、膨肺后彻底吸痰,避免痰液粘于管壁上引起导管堵塞。
对于躁动不配合治疗者应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口腔内放置一枚牙垫,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造成导管堵塞。
⑷导管误入一侧支气管妥善固定导管,每班认真检查导管的深度,听诊两肺,判断两侧呼吸音是否一致,并及时准确记录,如果深度发生改变,立即给予调整。
⑸导管脱出妥善固定导管,寸带松紧适宜,以伸进一指为宜,固定的胶布如被口水浸泡应及时给予更换;呼吸机管路不应固定过紧,应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对于躁动、不配合的患者更应注意,以免牵拉使导管脱出;翻身时一定先把管路从机械臂上放下翻身后再重新固定,以免牵拉引起导管脱出。
对于不配合治疗或无意识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约束,并加强巡视,以免自行拔出插管。
⑹气管黏膜溃疡套囊压力过大会造成气管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减少或中断而出现黏膜坏死,压力过低则出现误吸,套囊压力维持在20-25mmHg可以同时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因此,临床上必需严密检测套囊压力。
呼吸机的使用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呼吸机的使用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5f291fa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f.png)
20%
心律失常
呼吸机使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室早搏等。
15%
心肌损伤
呼吸机使用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如心肌炎、心肌梗死等。
10%
心力衰竭
呼吸机使用可能加重心力衰竭,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面罩相关并发症
面罩压迫
长时间佩戴面罩会造成面部压迫,导致皮肤红肿、溃烂,甚至神经损伤。
2
氧饱和度
监测氧饱和度可以判断患者是否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以及是否存在呼吸功能障碍。
3
血压
监测血压可以判断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以及呼吸机使用是否导致血压波动。
4
体温
监测体温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呼吸机使用是否导致体温异常。
呼吸机使用期间的日常检查
呼吸频率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确保呼吸机能够有效地提供呼吸支持。
呼吸机使用后的康复指导
呼吸训练
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能力,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困难。
肺功能锻炼
通过深呼吸、咳嗽等练习,增强肺活量,提高氧气摄入能力。
体能训练
进行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耐受性。
营养改善
合理膳食,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
长期依赖呼吸机患者的生活质量
挑战
长期依赖呼吸机可能导致患者行动不便、社交困难、心理压力等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部分政策可能导致医疗资源过度使用,造成医疗支出增加,影响医疗效率。
医院呼吸机使用管理的重要性
确保患者安全
规范管理可降低并发症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提高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呼吸机,提升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优化资源配置
有效管理可避免设备闲置,合理分配资源。
呼吸机操作的并发症和预防及处理
![呼吸机操作的并发症和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14573a192e45361066f549.png)
有创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氧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1、鼓励患者自主呼吸或采用 部分通气支持方式。 2、限制支持潮气量,合理设 置高压报警限。 3、严密观察有无皮下气肿、 纵隔气肿的发生,定期检查 皮下有无捻发音,如果有要 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 理。记录皮下气肿发生的部 位、范围,注意气肿范围有 无扩大。
瑞安市人民医院
呼吸机操作的并发症和预防及处理
呼吸内科一病区——杨静
瑞安市人民医院
呼吸机操作的并发症
呼吸机在危重症的治疗和抢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处理不 当将引起一系列致命的并发症。因此,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如何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呼 吸 机 操 作 并 发 症
1、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应尽量 避免吸气压力过高<25cmH2O 。 2、如病人出现胃胀气,可进 行胃肠减压。
瑞安市人民医院
无创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误吸 排痰障碍 漏气
1、避免饱餐后使用,一般在 餐后半小时进行NPPV(无创 正压通气)治疗。 2、治疗过程中协助病人取半 卧位。
鼓励病人定时主动咳嗽排痰 ,必要时经鼻导管吸痰后再 进行NPPV治疗。
1、注意选择合适的连接器以 避免漏气。 2、协助病人定时饮水。 3、气道的温度在32-36℃
×
,相对湿度100%。 4、湿化罐内只能加无菌蒸馏 水,禁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 物。 5、湿化罐内水量要恰当,尤 其要注意防止水蒸干。
1、可在鼻梁上贴保护膜和使 用额垫。 2、注意面罩的形状和大小是 否合适,位置放置良好,固 定松紧度适中,以头带下可 插入1-2手指为宜。 3、间歇松开面罩,避免同一 部位长期受压。
瑞安市人民医院
呼吸机使用方法(下)有创呼吸机【范本模板】
![呼吸机使用方法(下)有创呼吸机【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d5f9502aeaad1f347933f7c.png)
呼吸机使用方法(下)-有创呼吸机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呼吸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急危重抢救、麻醉、术后恢复、呼吸治疗和呼吸维持,在医疗设备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美国呼吸病学会统计,由于呼吸机的普遍使用,使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大约提高了55 %.但由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使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增加,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从身心两方面给予患者细致护理,尽可能减轻应用呼吸机带来的不适与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一)呼吸机的临床应用1.呼吸机治疗的目的主要为:(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2)减少呼吸肌的作功。
(3)肺内雾化吸入治疗.(4)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2.呼吸机治疗的指征成人的呼吸生理指标达到下列标准的任何一项时,即应开始机械通气治疗:(1)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的3倍或小于1/3者.(2)自主潮气量小于正常1/3者。
(3)生理无效腔/潮气量>60%者。
(4)肺活量50mmHg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除外)且有继续升高趋势,或出现精神症状者.3。
呼吸机治疗的适应症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症状,应及时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以防止因低氧或缺氧而引起的器官功能衰竭。
在临床实践中,心肺复苏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肺泡低通气量、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严重肺挫伤引起的低氧血症、部分COPD患者、ARDS、呼吸衰竭等病人宜使用。
(1)呼吸突然停止或即将停止.(2)在吸入100%氧气的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仍达不到50~60mmHg.(3)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意识和循环功能障碍.4.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方式(1)经口气管插管.适用于神志不清的病人,应用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
(2)经鼻腔气管插管.(3)气管切开插管.需较长期作加压人工呼吸治疗的病人,应作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5.重症监护室的呼吸机的使用方法(1)间歇正压通气(IPPV)IPPV也称机械控制通气(CMV)。
呼吸机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呼吸机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4bef1e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a.png)
呼吸机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呼吸机逐渐成为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呼吸机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危重病人、手术后康复等领域,帮助患者维持正常呼吸,缓解疾病症状,促进康复。
以下是使用呼吸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使用前,需要进行呼吸机的正确设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氧气浓度和压力。
2. 使用呼吸机时,需要将面罩或呼吸管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保持通畅,避免发生脱落和堵塞等意外情况。
3. 注意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和细菌滋生。
4.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呼吸机的设置。
5. 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节律和呼吸深度,避免过度依赖呼吸机,导致肺部功能损害。
6. 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和状态,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工作方式,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呼吸机的使用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氧气浓度和压力。
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 1 -。
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
![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94d3b9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0.png)
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呼吸机是一种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支持和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它通过提供正常甚至超过正常的气流,帮助患者实现正常呼吸。
呼吸机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和康复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1.呼吸衰竭:呼吸机可以帮助控制并改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可以是由于呼吸肌无力、肺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严重急性感染等。
呼吸机提供的支持性通气可以减轻患者的呼吸工作量,保持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的平衡。
2.外科手术:一些手术需要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呼吸机可以在手术期间和术后提供支持性通气,确保患者的氧合和通气。
3.窒息状态:窒息是由于气道梗阻导致呼吸停止。
呼吸机可以通过提供正压通气来恢复患者的呼吸。
然而,呼吸机的使用也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包括:1.感染:呼吸机与患者的气道和肺部直接接触,这可能导致感染。
特别是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可能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呼吸机常常与呼吸道护理措施结合使用,如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定期吸痰和定期清洗呼吸机。
2.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长时间、过度和不适当的机械通气可能会导致肺泡损伤和肺组织炎症。
这被称为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呼吸机参数的调整,并逐渐降低机械通气的时间,以便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呼吸。
3.气胸:在过度通气或高压通气的情况下,呼吸机可能导致气胸的发生。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腔,导致肺膨胀和呼吸困难。
为了预防气胸,医生通常会监测呼吸机的压力和容量,并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
4.呼吸机依赖性:长期使用呼吸机可能会导致患者对机械通气的依赖性增加,减少了他们自己进行呼吸的能力。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逐渐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综上所述,呼吸机的使用在重症和康复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尽管呼吸机的使用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但合理的使用和定期的监测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风险,并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支持和维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部感染
长时间呼吸机治疗,常发生呼吸道和肺部 感染。痰培养有多种细菌,常见的有绿脓杆菌、 克雷伯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有时可见 有霉菌。细菌侵入血中可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 防治措施为: 1、严格执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无菌技术, 尽量避免气道损伤。 2、呼吸机管道要消毒。长期应用呼吸机者,应 准备两套呼吸管道,1-2周交替消毒使用。
1. 利用简易呼吸器接于病人,按其自发呼吸的
频率及幅度手工辅助呼吸,并逐渐增大挤压 的气量。待缺氧和高PaCO2渐缓解,且PaCO2 降到一定的程度,并通过肺的黑-白氏反射, 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自发呼吸减弱至消失。 然后接用呼吸机,并调整到适当的参数。 2. 将呼吸机接于病人后,先采用慢频率(3-5次 /分),低潮气量(5-6ml/kg)辅助呼吸,随 着病人的适应,逐渐增加频率和潮气量,最 后达到预定的参数。一般开始应用呼吸机时 先不加用PEEP ,可用100%氧吸入5-1 0分钟,以利于自主呼吸。
呼吸机使用目的及相关并发症
机械通气的目的
呼吸机治疗的目的主要为: 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 机体需要。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 的气体交换。 2.减少呼吸肌的作功。 3.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4.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 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 预防性治疗。
呼吸机治疗的指征
(3)万可松(Vecuronium):0.4-0.8mg静注。 1-2分钟起效,维持10-20分钟,它对循环的影 响较小。 (4)卡肌宁(Atracurium):0.3mg/kg静注, 1-2分钟起效,维持15-20分钟,它对循环的影 响较小,且在体内自行缓解,肝肾功能不良时 可以选用。 7.选用适当的通气方式:SIMV 、SIMV+PSV、 CPAP不宜发生人机对抗,而IPPV容易发生。 8.选用同步性能好的呼吸机,流速触发比压力触 发灵敏度高,不宜发生人机对抗。
2. 对于烦躁、疼痛、精神紧张引起的对抗,可 给予镇静、止痛剂。如安定0.2-0.4mg/kg静注、 吗啡5-10mg静注、哌替啶25-50mg静注。据 病人情况选用。 3. 对于痰阻塞、管道不畅者,应给予吸痰等处理。 4. 对于气胸、肺不张引起的人机对抗,应对症处 理。 5. 对于气管内刺激呛咳反射严重的病人,除了给 予镇静剂外,可向气管内注入1%地卡因1-2ml 或2-4%利多卡因1-2ml,行表面麻醉。
6.PaO2 <正常值1/3。 7.P(A-a) O2>50mmHg(FiO2=0.21,吸空气)者。 8.P(A-a) O2>300mmHg(FiO2=1.0,吸纯O2)者。 9.最大吸气压力<25cmH2O者(闭合气路, 努力吸气时的气道负压)。 10.肺内分流(QS/QT)>15%者
c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 衰竭。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张力性气胸病人。 4.心肌梗塞继发的呼吸衰竭。
增加,致使呼吸功增大、或体位变化等,均 可造成人机对抗,具体原因包括: 1.机械通气时患者咳嗽,易发生气流冲突。 2.发热、抽搐、肌肉痉挛耗氧量增加,CO2产量 增多,原来设定的MV和FiO2已不能满足肌体需 要。 3.疼痛、烦躁、体位改变腹肌张力及胸肺顺应 性改变吸气压力增高,自主呼吸频率增快。 4.发生气胸、肺不张、肺栓塞、支气管痉挛等。 5.心脏循环功能发生改变。
3.自主呼吸频率>20次/分,而TV量不足者; 呼吸频率能够增快,说明呼吸中枢对缺O2 或CO2潴留的反应性较强,若使用呼吸兴 奋剂不但效果不佳,而且加速呼吸肌疲劳。 4.中枢性呼衰的早期:如安眠药中毒早期。 5.病人精神兴奋、癫痫频发者。
二、可以应用呼吸兴奋剂的情况 1.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但在趋于恢复的过 程中。 2.自主呼吸频率<10次/分,而TV>300ml者。 3.在撤离机械通气的过程中。 三、应用呼吸兴奋剂注意事项 1.用药单一性:一般用一种或二种复合,不可 全上。 2.用药连续性:连续滴入,适当单次强化。 3.密切注意循环和神志的变化。
3、所有接触呼吸道的操作要严格无菌,吸 痰管每用一次即换,集中消毒。吸痰时 应先吸气管内,后吸口腔鼻腔。 4、湿化器和雾化器中应使用无菌蒸留水或生 理盐水。 5、在呼吸机应用初期可预防性应用抗菌素。 6、呼吸道局部可雾化或注入庆大霉素或多粘 菌素B。 7、气管切开处的纱布要经常无菌更换。
8、注意室内空气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用 呼吸机治疗期间,每2-3天室内要用紫外 线、来苏水消毒一次。用紫外线照射应将病 人颜面部遮掩,以免造成眼结膜损伤。 9、提高机体抵抗力,保证水分、营养供给, 维持组织器官的血液及氧供应。 10、若发生感染,应行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选用有效的抗菌素。 11、及时治疗气道闭陷、肺不张。
三.患者以外的原因 1.呼吸机的同步触发灵敏度调节不当或失 灵,致使触发时间延长以至不能触发。 2.人工气道被分泌物阻塞、回路管道内积 水过多、PEEP阀发生故障等。 3.气道或通气管道漏气,不能触发同步供 气;并且通气量不足,体内CO2潴留 自主呼吸于神志清醒的病人,在应用呼吸机之前应 详细说明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及合作的要求, 力争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二.逐渐过渡 对于呼吸急促、躁动不安、不能合作的病人, 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逐渐过渡到机械通气。
三.排除病人以外的原因 应用呼吸机前要检查呼吸机的管道安装是 否有误、接口是否紧闭、呼气活瓣是否开放 灵活、 PEEP是否放在零位等。在用呼吸机中 发生人机对抗,不能够确定是否原因出在病 人以外时,应先停用呼吸机,用简易呼吸器 暂替代,查明呼吸机本身的原因。 四.针对原因处理 1.对于因机体耗氧增加及CO2产生增多引 起的人机对抗,可通过适当增加呼吸机通气 量和FiO2、调节吸气速度、I:E、 PEEP值等 来解决。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并发症
一、插管初期的并发症 1、损伤 2、循环系统扰乱 二、导管存留期间的并发症 1、导管阻塞 2、导管误入一侧总支气管 3、导管脱出 4、呛咳 5、气管粘膜溃疡 6、皮下、纵隔气肿
机械呼吸直接引起的并发症
1、通气不足 2、通气过度或呼吸性碱中毒 3、气压伤 4、低血压、休克、心输出量减少 5、心律不齐 6、胃肠充气膨胀 7、肺不张 8、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9、上消化道出血 10、水潴留
二、方法:1.蒸气加湿 2.雾化加湿 注
3.超生雾化器 4.气管内直接滴
三、湿化量的调节:湿化液量取决于室温、 体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病人出入 量多少、痰液的量和性质等因素。成人每 天200ml为最低量,确切量应视临床情况 而定。
呼吸兴奋剂的使用
一.不宜使用呼吸兴奋剂的情况 1.使用肌肉松弛剂维持机械通气者:如破伤 风肌强直时、有意识打掉自主呼吸者。 2.周围性呼吸肌麻痹者:多发性神经根神经 炎、严重重症肌无力、高颈髓损伤所致呼 吸肌无力、全脊髓麻痹等。
呼吸机与病人的联系方式
• • • • 1.紧闭面罩。 2.经口气管插管。 3.经鼻腔气管插管。 4.气管切开插管。
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
1.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征。 2.判断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 进行必 要的处理。 3.确定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 4.确定机械通气方式(IPPV、IMV、 CPAP、PSV、PEEP 、 ASV)。
呼吸机治疗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人机对抗的原因: 一.机械通气治疗早期 神志清楚,呼吸急促的病人,在应用呼吸 机的早期,由于不太明白呼吸机的治疗目的, 不能很好合作,易发生人机对抗.此外气管插 管过深,进入右侧支气管,也容易出现人机对 抗。 二.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 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需氧量增加或CO2 产生过多,或胸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
5.确定机械通气的分钟通气量(MV),一 般为10-12ml/kg。 6.确定补充机械通气MV 所需的频率 (f)、潮气量(TV)和吸气时间 (IT)。 7.确定FiO2 :一般从0.3开始,根据 PaO2 的变化渐增加。长时间通气时 不超过0.5。
8.确定PEEP:当FiO2>0.6而PaO2仍小于60mmHg, 应加用PEEP,并将FiO2降至0.5以下。PEEP的调 节原则为从小渐增,达到最好的气体交换和最 小的循环影响。 9.确定报警限和气道安全阀。不同呼吸机的报 警参数不同,参照说明书调节。气道压安全阀 或压力限制一般调在维持正压通气峰压之上 5-10cmH2O。 10.调节温化、湿化器。一般湿化器的温度应调 至34-36摄氏度。 11.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 量的大小调整。一般为-2~-4cmH2O或0.1L/S。
6.对于自主呼吸频率过快、潮气量过小的病人, 应用上述方法未见好转时,可给予呼吸抑制 剂,如芬太尼0.1-0.2mg,必要时可给予非 去极化肌肉松弛剂,打掉自主呼吸。常用的 药物有: (1)管箭毒碱:10-20mg静注。2-3分钟 起效,维持30分钟左右。该药可引起组织胺 释放,导致低血压和支气管痉挛。 (2)潘可罗宁(Pancuronium):0.40.6mg静注。 2-3分钟起效,维持30-40分钟。 该药可引起血压轻度升高,心率增快。
气道的湿化和温化
• 一、意义:如果不对吸入气体进行湿化和 温化,必然造成下呼吸道失水、粘膜干燥、 分泌物干结、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 不畅,发生气道阻塞 、肺不张和继发感染 等并发症。若吸入气体温度低于30摄氏度, 纤毛活动也会受到抑制,并且从呼吸道和 肺中丧失的热量也增多,使体温降低。所 以,呼吸机治疗对吸入气体进行人工湿化 和温化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