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资料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24c9d77f1922791688e84b.png)
基本概念
市场失灵 逆向选择
外部影响
科斯定理
公共物品
考核重点
试述外部影响导致的资源配置失当及其对策。
公共物品有哪些特征?为什么私人厂商不愿
意提供公共物品? 课本360页1、2、3题。
27
微观经济学的结束语
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市场机制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以增加 社会福利的科学; 2.即使市场机制能将资源配置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也不足 以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为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不仅 要求合理配置资源,也要求比较公平地分配收入; 3.更何况市场机制由于垄断、外部性、私人厂商不愿意提 供公共产品和不完全信息等原因,并不能合理配置资源。
不同? 为何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一定在平均 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边? 为什么长期总成本 总是小于或等于短期总成 本? 课本148页3、4、10、12题
17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学习重点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5.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7.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5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合乎理性的人”,简称为 “理性人”或“经济人”。 “理性人”或者“经济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 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即每一个从事经 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消费者和厂商等两类个体经济单位,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 场等两个市场,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 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 消费者的经济行为首先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 素,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进而在消费中得到 最大的效用满足。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含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含练习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81291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e.png)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一、名词解释1、资源的稀缺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无限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2、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3、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4、需求指市场上的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可能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5、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6、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7、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商品的需求量就增加;而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
这种商品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被称为需求规律。
8、供给是指市场上的卖方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可能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9、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0、供给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11、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商品的供给量越小;商品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越大。
这种商品供给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被称为供给规律。
12、均衡价格是当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时的价格。
此时,价格既不上升也不下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13、支持价格也称为最低限价,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
最低限价总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14、限制价格也被称为最高限价,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限价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a54da752ea551811a68761.png)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它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的福利。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当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4.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地位,对同样的产品向消费者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价格歧视可分为三种: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按市场需求曲线将每一单位商品均卖给愿意出价最高的消费者,也叫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同一个消费者或不同的消费者以不同的价格销售若干数量的相同商品;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需求弹性不同的市场中对某一商品索取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地位,对同样的产品向消费者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5.机会成本: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6.序数效用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9e8277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b.png)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选择题、名词解释。
1、稀缺性:指相对于⼈的⽆穷⽆尽的欲望⽽⾔,“经济物品”以及⽣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的。
稀缺规律——经济学的出发点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当把⼀定经济资源⽤于⽣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些产品⽣产上的最⼤收益就是这种产品⽣产的机会成本。
经济活动⾏为决策通常选择机会成本最⼩的⽅案。
3、⽣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叫⽣产可能性曲线。
⽣产可能性曲线图涉及2个问题:经济资源是否充分利⽤?经济资源是否合理配置?——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的⽅式即经济体制问题4、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为以及经济变量如何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
5、理性⼈假定: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理智的,⾏为有规律可循。
–利益最⼤化,既定⽬标最优化。
–包括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也包括政府。
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所指的“经济⼈”6、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般表现为——斜率为负,向右下⽅倾斜。
7、需求的收⼊弹性答:是指⼀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与收⼊变动的百分⽐之⽐。
8、需求的交叉弹性答: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指⼀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与另⼀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之⽐。
9、效⽤: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程度,并且这种满⾜程度纯粹是⼀种消费者主观⼼理感觉。
10、边际效⽤递减规律:对于同⼀种商品来说,消费者所消费或拥有的数量越多,他对于该商品的欲望的迫切程度就越低。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077f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a.png)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供给是指市场上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市场上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价格相对稳定。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出现过剩,价格下降;如果需求大于供给,市场出现短缺,价格上涨。
2.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经济效率的情况。
市场失灵通常由一些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垄断等因素引起。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正的外部性例如教育和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负的外部性例如污染和交通堵塞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排除任何人使用该物品。
公共物品通常需要政府来提供和管理。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市场交易中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信息掌握不完全的情况。
对于卖方来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过度销售和不完全披露产品信息。
对于买方来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低质量产品的选择和无法识别潜在的好买家或卖家。
垄断指的是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卖家,这使得市场无法实现竞争,导致价格偏高和低效率。
3.成本与利润: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要的资源和费用。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品数量变化的成本,例如租金和设备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品数量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工人工资。
利润是指企业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剩余。
利润可以分为总利润和平均利润。
总利润是企业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平均利润是总利润除以产品数量。
企业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企业决策的核心是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对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的理解,并帮助我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9d424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e.png)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的平衡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或收益。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收益。
个体在做出决策时通常会考虑边际效应。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一个市场中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影响着价格、供给和需求以及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4.弹性:弹性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对价格或其他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方面。
通过分析弹性,可以了解到市场上的行为和偏好。
5.灵活性与效率:微观经济学探讨了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的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信号通过供求机制引导资源的分配,从而实现经济效率。
研究产品和要素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效率,以及个体的效用最大化等问题。
6.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要素的交易。
这些市场的供求决定了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价格,并对企业和个体的决策产生影响。
7.效用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
效用理论探讨了消费者的偏好,以及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给不同的消费物品,从而使效用最大化。
8.价格歧视和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歧视和市场失灵等问题。
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定价的策略。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经济效率的情况,如垄断和外部性等。
9.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公共物品是指不能排除任何一位消费者使用的物品,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于不直接参与者带来的副作用或效益。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特征、影响因素和管理方法。
10.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研究了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决策行为的问题。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6439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8.png)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市场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经济学分支。
它涉及了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生产和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则是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衡量商品或服务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对市场的运作至关重要。
如果需求或供给的弹性很高,价格变动会导致数量的大幅度变化;如果弹性较低,价格变动对数量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个体从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理论研究了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做出最优的消费选择。
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边际效用递减则说明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4.生产函数和成本理论: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成本理论则研究了企业在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下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组合。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递增则说明企业在生产更多产品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某个行业中企业数量、产品差异程度以及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和利润水平有所不同。
6.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未能通过市场适当反映的影响,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公共物品是一种无法排除非支付者使用且一个人使用不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商品或服务,例如道路和国防。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社会福利不最大化。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等。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征税、补贴和监管等。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296e7fcf61fb7360b4c655e.png)
引论一、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 )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3、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4、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然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5、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6、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 )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畴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9、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1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12、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3、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14、规范经济学的结论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
(√)二、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C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用于诸多用途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2、经济物品是指(D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D)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问题均正确4、稀缺存在于(C)A.当人们的消费量超过需求时B.富有国家中C.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中D.穷困的国家中5、资源的稀缺性是指:(B)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B.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6、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A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D、价格理论7、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D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C、价格理论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在理论的形成中假设:(A)A、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一定的假设条件,分析与结论就是毫无意义的。
宏观微观经济学资料汇总
![宏观微观经济学资料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c4a2ad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4.png)
《宏观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汇总第一章1.微观经济学: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宏观经济学: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3.《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
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竞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
《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4.《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
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5.规范经济学: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6.实证分析: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第二章1.需求规律: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3ce5a5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7.png)
下一题上一题1 / 22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评分 3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是()AP=ARBP=MRCP=MCDP=AC2 / 22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评分 3分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0%,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 A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其弹性不能确定3 / 22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评分 3分市场均衡意味着( )A在某价格水平上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B在均衡价格水平上,每一个买者都能够买到想买的数量,每一个卖者都能够卖出想卖的数量C价格没有变动的趋势D上述答案均正确4 / 22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评分 3分以下不是直接影响需求的因素或条件是( )A价格B偏好C收入D成本下一题上一题5 / 22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评分 3分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6 / 22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评分 3分已知XY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0。
4,则这两种商品是( )A独立品B替代品C补充品D不能确定交叉弹性大于0,即是替代品,交叉弹性等于0,即是无相关,交叉弹性小于0,即是互补品7 / 22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评分 3分加入一个完全竞争厂商接到订单价格小于平均成本但但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它就应是( )A停止生产B生产且有利润C亏损但继续生产D生产且利润为零8 / 22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评分 3分“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下一题上一题9 / 22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评分 3分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05b0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2.png)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经济学基本概念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个体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理性选择理论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及应用
2.市场供求
-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市场均衡的概念与分析
-市场调节机制及其限制
3.弹性
-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弹性对价格变动和收入变动的影响
4.生产与成本
-长期和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边际生产力
-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
5.市场结构
-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特点与分析
-垄断定价策略及效果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
-偏好和预算约束的相互作用
-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
7.生产者行为
-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优化问题-生产要素选择和投入组合
8.广义均衡
-供给和需求的整体均衡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影响
9.非完全信息理论
-隐藏动机和逆向选择
-计划与契约
10.公共物品和外部性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
-外部性和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11.剩余理论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计算和分析
-税收和补贴对剩余的影响
12.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指标和影响因素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的汇总。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可以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和练习,使其更加熟悉和掌握。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f8c6d4647d27284a73516a.png)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一、导论1、稀缺法则: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
(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失去的最佳选择可得的收益3、生产的四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1)土地:狭义的土地指土地本身。
而广义的土地是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山和河流在内的一切自然资源,因此,土地又可被称为自然资源。
(2)劳动: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3)资本:经人类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它产品所需的一切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总称(4)企业家才能:组合土地、劳动和资本的能力。
企业家必须要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创新、承担风险和创造利润。
土地拥有者赚取地税,劳动者赚取工资,资本所有者赚取利息,企业家赚取利润;4、资源配置: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
经济学即优化资源配置的科学,生产效率表现为:(1)给定投入,产出最大;(2)给定产出,投入最小。
消费效率表现为:(1)给定货币开支,得到最大满足; (2)给定满足,货币开支最少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决策者,如居民、厂商经济行为的一门学问. 研究消费、生产决策,以及政府政策如何影响生产和消费行为。
(2)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经济视作总体进而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问。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上述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形成和决定的,并据此通过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
(3)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前者研究总产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属于总量分析。
后者研究单个商品的均衡价格及其产量的决定,属于个量分析。
好比树木和森林的关系.6、经济学的四大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种类问题)如何生产(方法问题) 生产多少(数量问题)为谁生产(分配问题)结果好坏,能否改善(价值判断问题)(1)生产什么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比较优势是指比其它主体更低的机会成本从事某种活动。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760c83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6.png)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一.单项选择题1。
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类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B )。
A。
机会成本B。
稀缺性 C. 规范经济学D。
生产什么的问题2. 稀缺性问题( C ).A。
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 只存在于依靠命令机制的经济中C。
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
意味着至少有某些物品价格特别高3.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A.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因为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
相对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的绝对数量较少D.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的相对数量较少4. 经济物品指( D )的物品。
A。
有用 B. 稀缺C。
用钱购买 D. 用钱购买的有用且稀缺5. 以下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C )。
A. 纺织企业压锭B. 增强中国电信业的竞争C。
下岗职工再培训 D. 国务院精简机构6。
下列属于实证表述的是( C )。
A.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B.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C。
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D。
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7。
“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B )。
A。
规范表述B。
实证表述 C. 否定表述 D. 理论表述8.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D ).A。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 怎样生产C。
为谁生产 D. 以上问题均正确9。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A. 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单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 D. 价格理论10。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 国际收支理论二、问答题1、怎样理解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满足的学科?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3、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实证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 D )体现了需求规律。
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2C.丝绸的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2.对于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A ).A.气候异常严寒B。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部分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23a6901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0.png)
微观经济学工管四班;符艺名词解释:一、第一章.稀缺:指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
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这就产生了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用于诸多用途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经济学。
.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是有限的。
.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市场上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社会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
.自给经济: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其特征是每个家庭或每个村落(经济体)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与外界交换。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直接消费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即国家指令性经济或命令经济。
其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管理像一个大公司。
在这种体制下,用计划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
.市场经济:即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其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
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混合经济:即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形式。
其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相结合,也是垄断与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制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被认为是最好的制度,能够使效率和公平得到较好的协调。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与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与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场上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等。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faac6d52e3f5727a4e96233.png)
需求变化:其它不变,本身价格影响变化。
需求量变化:本身价格不变,其它变化引起变化。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为达到个人消费使用目的而购买某种商品服务的个人。
消费者剩余(CS):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一)效用Utility理论概述效用U:消费者满足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特点:主观性;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消费的目的和福利观:趋利避害,非餍足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萨缪尔森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欲望:是指人们的需求,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欲望。
(特点:多种多样;无穷无尽)效用:序数效用: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
(可以比较,无法加总)基数效用:用1,2,3等基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
(可以比较,可以加总)总效用: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TU=f(Q)=aq2+bq+c,a<0,b>0 MR=边际收入边际效用:消费数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变动的满足程度。
MU=2aq+b(单调递减)例外:货币的边际效用(货币的MU)注:仅仅是理论研究。
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定义: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购买行为。
条件:货币收入不变;消费偏好不变;市场价格既定。
预算线:一定条件下(偏好不变;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消费者花光所有收入消费各类商品的组合曲线。
1.预算约束线上所有点表示全部收入花完所能够实现的商品数量组合。
预算约束性上方的点表示当下收入无法实现;下方的点表示收入仍有剩余。
2.3.预算约束线与纵横轴围成面积表示消费者可选择的集合,也代表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4.如果x价格下降,则纵截距不变,横截距变大。
偏好易变: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精神病患者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Px=Mu Y/Py=λ(常数)(持有货币的边际效用)(最后一单位货币效用相等)Mu X/Px=Mu Y/Py→Mu X/Mu Y=Px/Py(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最后1单位货币,不管用于购买哪种商品,所得来的边际效用都必须相等,且等于单位货币效用。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2022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2022](https://img.taocdn.com/s3/m/c3d0463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1.png)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2022一、判断正误1、稀缺性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
√2、无差异曲线越高(即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
√3、合伙制具有联合的无限责任。
√4、短期是至少一种投入量固定,一种投入量可变的时期。
√5、如果人们对牙膏的支出在总收入中只占一个微不足道的比例,那么牙膏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
某6、如果双头同意勾结,它们可以共同获得与一个垄断者时同样多的利润。
√7、如果工资率提高,替代效应就会引起居民户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市场活动,把更少的时间用于非市场活动。
√8、任何一种可以由政府生产、提供的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某9、苹果的价格上升将使苹果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某10、如果汽车价格下降10%,汽车的需求量增加10%,则需求为单位弹性。
√11、消费者选择理论说明了,现实世界中人们为了作出支出决策要计算边际替代率,并使之等于相对价格。
某12、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没有一个企业能对物品的市场价格有任何重要的影响。
√13、“中国应该限制私人小轿车的发展”。
这是一个实证表述的例子。
某14、如果某种物品价格从7元上升为9元,需求量从8500单位减少为7500单位,则需求弹性为0.5,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5、水是生活所必需的,但价格低,钻石并非生产必需,但价格极高。
这一事实与边际效用理论是矛盾的。
某16在经济学家看来,经济折旧可能是正的(即耐用投入品贬值),也可能是负的(即耐用投入品升值)。
所以,折旧并不一定代表损失。
√17、如果一项投资的现值为正,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的企业就会进行这项投资。
√18、外部性的存在是因为一个人总想加害于其他人。
某19、在最低成本技术时,用于一种投入的每元支出的边际产量等于用于其他所有投入的每元支出的边际产量。
√垄断竞争与竞争的关键差别是前一种情况下存在产品差别。
√21、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小。
√22、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该厂商永远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微观经济学 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78ae3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7.png)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个体经济体系中的决策制定、资源配置和市场机制等问题。
对于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同学来说,复习资料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微观经济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它们描述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关系。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均衡。
在复习需求与供给时,可以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加深理解。
例如,假设某个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上涨,分析这种情况下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当价格上涨时,需求可能会下降,因为消费者可能会寻找替代品或减少消费。
而供给可能会增加,因为生产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二、弹性弹性是描述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供给弹性则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在复习弹性时,可以通过计算弹性系数来加深理解。
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需求弹性系数 = (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 / (价格变化百分比)。
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类似。
通过计算弹性系数,可以判断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程度。
三、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价格和数量的决定有不同的影响。
在复习市场结构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来加深理解。
例如,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参与者众多,产品同质化,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而垄断市场下只有一个卖方,价格由卖方决定。
通过理解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上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四、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微观经济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551815866fb84ae45c8d26.png)
第二章供求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A 、均衡价格B 、市场价格C 、需求价格D 、最低价格2.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问题是()A、消费者均衡B、厂商均衡C、价格D、供求关系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增加C 、需求量减少D 、需求减少4.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将要下降,则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 、商品自身的价格6.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 、需求量B 、需求C 、价格D 、均衡价格7.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A 、向左方移动B 、向右方移动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A 、相同B 、不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10.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A 、正B 、负C 、0D 、111.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A 、供给量增加B 、供给量减少C 、供给增加D 、供给技术12.生产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将下降,则影响该商品当前供给()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3.直线型需求曲线上任意点的斜率相同,因此其价格弹性也相同,这种说法()A 一定正确B 一定不正确C 有时是正确的D 无法判断14.x和y两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1.41,则可以确定这两种产品为()A 替代品B 互补品C 劣质商品D 奢侈品15.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A 缺乏弹性的B 富有弹性的C 无弹性的D 与弹性无关16.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A 大大增加B 稍有增加C 不变D 减少24.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将()A 同时下降B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交易量无法确定C 同时上升D 均衡交易量减少,均衡价格的变动无法确定25.()情况下,均衡价格将只会上升。
复习资料 - 微观经济学
![复习资料 - 微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f4cab2ea551810a6f52486c0.png)
名词解释1.机会主义:所谓机会主义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采取非常巧妙的隐蔽手段,要耍花招来欺骗对方。
2.需求弹性:Ed,就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即需求量变动率除以价格变动率。
因为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需求弹性中最重要的弹性,因此一般就把它成为需求弹性。
3.恩格尔系数:即随着收入的增加,食品方面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
一般把这一比例成为恩格尔系数。
4.规模经济:指对于某些行业,生产规模扩大,随之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会越来越高。
5.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即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率。
6.机会成本:是将一定的稀缺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的价值。
7.交易费用:是指为了完成某项交易进行谈判、收集信息、签订并执行合同而引致的非实物性质的费用和支出。
8.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以获取更多利润。
9.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契约后,信息优势方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处于信息劣势方的利益,且并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行为。
1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11.生产者剩余:就是实际价格与生产者能够接受价格之间的差额给生产者带来的福利水平。
12.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总效用量的增量。
13.公共物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简答题1,影响供给的因素第一,商品本身的价格(P)第二,相关商品的价格(Po)第三,生产要素的价格(C)第四,生产技术的变动(T)第五,厂商对未来的变动(E)第六,厂商的数量(N)第七,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G)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估计要受多种因素的总和影响。
供给量的变动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而商品本身的价格水平是决定供给量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思想之一:权衡取舍
选择是一种权衡——我们为了得到某种 东西而放弃了其他某种东西——而且, 我们所放弃的另一种价值最高的东西是 我们所选择的活动的机会成本
第一章
第24页
机会成本
第一章
第25页
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思想之二
我们以微小的增量调整或者边际少量,来 做出选择,而且选择要受激励的影响。 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 激励引起特定行为的发生
21 of 18
学习目标
定义经济学 解释经济学家想要回答的五大问题 解释规范经济思考方法的八种思想 描述经济学家如何进行自己的工作 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
第一章
第22页
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思想之一:权衡取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个人或家庭、企业和国家都存在权衡取舍。
没有免费的午餐!!
第一章
第23页
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思想之四
市场并不总是有效运行的。有时,政府 行为则是克服市场失灵,进行更有效的 资源配置所必需的。 市场失灵是市场没有有效利用资源的状 态。
第一章
第29页
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思想之五
就整体经济而言,总支出等于总收入也 等于总产值。
Chapter 1: Preliminaries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Prentice Hall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20 of 18
什么是市场?
市场界定--
思想之三
自愿交换可以使买卖双方的状况都变好, 而且市场是组织交换的一种有效方式。 买方获得物品与劳务 卖方获取货币收入
第一章
第27页
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思想之三(续)
由于市场使资源被用于对它评价最高的 地方,所以,市场是有效的。 市场经济的对立面是指令经济
第一章
第28页
微观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授课教师:冯晓琦
主要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学(第七版)
平狄克 鲁宾费尔德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第一章
第2页
主要参考文献
经济学原理(第5版) (美)曼昆著,
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版
第一章
第3页
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 fengxiaoqi666666@
18 of 18
什么是市场?
消费者 的需求
家庭
生产要素 的供给
第二章
产品市场
咖啡、茶 叶、糖等
价格
工资、利 息、地租 、利润
生产要素市场
企业的 供给
企业
引致 需求
第19页
什么是市场?
竞争性市场和非竞争性市场
● 完全竞争市场 存在许多买方和卖方,所以 任何买方和卖方对价格都没有显著的影响力。
市场价格 ● 市场价格 在竞争性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 一个唯一的价格。
答疑时间: 每周四下午 3:00 - 4:00 答疑地点: 金融学院投资系办公室(博学楼916)
第一章
第4页
第一章
引论
学习目标
定义经济学 解释经济学家想要回答的五大问题 解释规范经济思考方法的八种思想 描述经济学家如何进行自己的工作 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
第一章
第6页
经济学的定义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什么时候生产? 在什么地方生产? 为谁生产?
第一章
第12页
生产什么?
生产什么物品与劳务以及生产多少?
我们生产房屋或汽车吗?
第一章
第13页
如何生产?
如何生产物品与劳务呢?
我们使用人工或机器来生产我们所需的 物品吗?
第一章
第14页
什么时候生产?
什么时候生产物品与劳务呢?
我们增加或减少生产吗?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学科——解释在 我们解决稀缺性时做出的选择以及 这些选择如何变化的学科。
第一章
第10页
学习目标
定义经济学 解释经济学家想要回答的五大问题 解释规范经济思考方法的八种思想 描述经济学家如何进行自己的工作 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
第一章
第11页
五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不同经济制度需要回答的共同问题
● 市场的范围 市场的边界既包括地理的边界 又包括产品范围而言的边界。
市场界定的重要性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家公司必须清楚对于其目前所销售的各种产 品或将来可能销售的产品而言,存在哪些实 际的竞争者和潜在的竞争者。
市场界定对公共决策的制定也同样重要。
Chapter 1: Preliminaries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Prentice Hall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 问”(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 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 同的个人”(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怎样选择的科学” ?
第一章
第7页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
社会欲望超过了可用来满足欲望的资源 富人和穷人同样面临稀缺性
第一章
第15页
在什么地方生产?
在什么地方生产物品与劳务?
我们在美国还是在加拿大生产这些物品 呢?
第一章
第16页
为谁生产?
谁消费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我们把物品出售给富人,还是穷人?
第一章
第17页
什么是市场?
● 市场 买方和卖方的集合,通过他们实际 或潜在的相互作用来决定一种或多种商品的 价格。
● 市场界定 确定一个具体的市场应包括哪 些买方和卖方。
● 套利 人们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然后在 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
Chapter 1: Preliminaries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Prentice Hall • Microeconomics • Pindyck/Rubinfeld, 7e.
第一章
第8页
为什么资源是稀缺的?
稀缺(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是 指社会提供的东西少于人们想拥有的。 基本假设:①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②资源是有限的。
第一章
第9页
经济学的定义
选择(Choice):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 人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 不在有限的资源下作出选择。这是 稀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