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高考复习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PPT
组织答案要注意:
A.要点要齐全。 B.要变换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要点,
不要只从一个角度思考作答。
C.要明确题干指向,根据文本组织答案, 不要答非所问。
D.尽可能多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这是 就独立归纳而言的。尽可能多用原文中 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 不准确。
文中成人们的议论大体反映了哪几种态度?请用自己的话 概括说明(每种态度的概括限用4—6字)
概括中心思想则是针对全文而 言,常用的方法是:
(1) 寻找中心句(段): 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 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 合并各段内容: 寻找各段中心句, 合并各 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 (3) 采用整体把握法: 有的文章(段)没有主旨 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概括的原则是: 要点不能丢,语言要简明。
威廉斯的研究成果为什么有具有“整体性、灵活
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
的教学实践中收到显著的效益?答案不超过60字。 威廉斯根据吉尔福特的理论,经10年实验,数百 名教师参与,归纳出18种创造思考教学的策略。 威廉斯认为,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行,以教 材或教学内容为中心,而现代教学则特别重视以 学生为中心,这两者都忽视了教师、教材和学生 之间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只有将这三者形成一 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促进学 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他曾设想过在不同学科中 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 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威廉斯的研究,由于其设 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 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益。
从这段文字看,最后一句是小结句,“童年 的烙印”就在该段的前几句中。前两句是 领起性质的句子,打下“烙印”的应在这 两句之后。中间的四句话分别为一层意思。 第一层说的是“父亲”、“母亲”“亲族” 的爱;第二层说的是家乡的山水草木;第 三层说的是“悲欢离合的家史”;第四层 说的“邻里乡情”。据此,本题的答案是: 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 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如果不对 这段文字作层次分析,不凭借文中的词语, 就会像许多考生一样,比较容易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 印”?(不超过28个字)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所谓“内容要点”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指文章整体或某个层次、段落的主要意思。
“归纳”“概括”即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即概括大意。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
一、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庭有树,鹊巢其上,育二子,日呱呱自鸣。
后值狂风,树摧巢毁,二雏坠地。
一儿见之,不胜喜,怀而归,旦夕饲之,爱甚。
稍长而飞,一猫袭来,攫而去,儿亟逐之,不及,抚膺而泣,曰:“早知是,吾放汝林间,安得为猫所食?是乃吾之过也。
”从这则小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答案】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应处在适合他的环境中(我们应该让小动物在适合它们的环境中生长);爱就该放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寓意的能力。
小鸟本来应该在林中自由飞翔,小孩子因为喜欢而养在家中,使之逐步丧失自己的生存技能,结果造成被猫抓的后果。
所以,寓意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归纳: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应处在适合他的环境中;我们应该让小动物在适合它们的环境中生长;爱就该放手。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下列属于本文中心句的一项是()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提炼。
中心句是对一段话起总结归纳作用的句子,在段落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在段落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在段落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这段话写的是司马光勤奋读书背诵的故事,中心句是“书不可不成诵”,故选C。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考语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观点态度》ppt课件
巩 固 专 题 对点练
典 题 训 练 提素能
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注】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 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 “吾终拒之,是近名
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中的最高 层级,是前面所有训练的综合体现。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概括出在叙
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
事件或说明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透 析 考 点 提知能 补 足 短 板 求完善
语文(SD)
(2013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 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畸昔常欲
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 “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
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透 析 考 点 提知能 补 足 短 板 求完善
语文(SD)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
何况宰相是多么重要的位臵啊!”潘美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曹 彬说:“太原还没有平定。”等到得胜回朝,献上俘虏。皇上对曹彬 说:“本来应授予你宰相职位,然而刘继元还没有打败,姑且等一下 吧。”听到这句话后,潘美暗地里看着曹彬笑。皇上发现了,立即问 什么原因,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据实回答。皇上也大笑,于是赐给曹 彬二十万钱。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一定要做宰相,好官也不过 是多得几个钱罢了。” 咸平二年,曹彬病倒。皇帝驾临亲手为他调药,又赐给他一万两 白金。六月去世,时年69岁。皇帝亲自致祭,哭得非常悲伤。
论述类文本: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论述类文本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知识点回顾1.“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概述。
“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
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发展,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
“分析文章结构”,就是分析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所谓“要点”“中心”,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
它们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
“归纳内容要点”,是指针对阅读材料的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用几句或--句简明的话扼要地表达出来,它是一种提炼和综合的过程,即在正确理解有关内容的本质后进行提炼说明。
它侧重考查考生对语段乃至整个文本进行总结与把握的能力。
“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内容、主旨进行具体化的!阐发或概括,是一种“化零为整”的归纳整理过程。
文章的中心意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它侧重考查考生能否着眼文本整体驾驭文本,通过理清文本内部的相互关系来抓住文本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形式。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高考论述类文本常考考点,可单独设题,也可将该考点与概括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呈现--种综合命题趋势。
从高考试题来看,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
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
2023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3.“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着力点。
(1)直接考查全文或某段思路。
(2)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3)文章整体或部分结构的特点及安排理由。
(4)文章段落组织、材料选择的效果。
专项练习(2022·安徽六安·安徽省舒城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77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河南丁彬考点阐述“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2014年高考考纲针对高中生古诗文分析综合能力提出的基本要求,其能力等级为C级。
其中“归纳内容要点”,是指通过对文本信息的提炼和综合,梳理文章线索,总结文章大意;“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对文本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以体会作者观点。
要想顺利攻克此类考题,我们必须准确理解词义、句意,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注重细节赏读,做好题目和原文的分析比较。
考题回放(2014年高考新课标一卷第6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
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
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
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
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解析】本题属于考查“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的典型试题。
从文体类型上看,本文属于人物传记类文章,它以时间为线索叙述人物生平,介绍了于休烈的政治成就和精神品格,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可以根据这一文体特征对文段进行分层,总结文本大意,然后依据各选项的次序,找出其在文本中的对应区间,把选项和原文进行分析比对。
最后结合常见的错误选项类型,我们便不难发现A选项中“谨遵职业操守”一句在文本中并无依据,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由此可知该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选项。
命题预测从多年来各省市的高考真题来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的考查形式基本不变,一直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选项的设置则和文本写作顺序保持一致,内容多为文段层次大意的分析概括。
高考复习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PPT课件
威廉斯的研究成果为什么有具有“整体性、灵活 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 的教学实践中收到显著的效益?答案不超过60字。 威廉斯根据吉尔福特的理论,经10年实验,数百 名教师参与,归纳出18种创造思考教学的策略。 威廉斯认为,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行,以教 材或教学内容为中心,而现代教学则特别重视以 学生为中心,这两者都忽视了教师、教材和学生 之间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只有将这三者形成一 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促进学 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他曾设想过在不同学科中 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 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威廉斯的研究,由于其设 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 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益。
课堂回顾:
认真审题
筛选信息
明确概括对象。确定筛选区间。 截能成答案的子和词语。 把代词换成具体内容。
整合信息
把有修饰成分的句子,换成陈 述性的句子。
删去和问题要求无关的内容。
同一关系取其一。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导析 《百家讲堂》P161
《考试说明》对“归纳内容要点,概 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要 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 章的中心。该考点考查的是在阅读理 解、筛选整合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 分析和整合的能力,体现了阅读层次 比较高的要求。
该考点试题通常要求概括文本的核心内 容、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或对要点进行归 纳。一般以主观题——简答题形式出现, 主要有两种题型——明示型和暗示型。所 谓明示型,就是问题指向明确、概括区间 明确的题型。如2009年广东卷第14题 (《百家讲堂》P152第3题)。所谓暗示型, 指从总体上暗示了回答的内容范畴,答题 区间大且分散的题型。如2009年浙江卷论 述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题。(《百家讲堂》 P162第4题)
现代文阅读总复习 (四)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拉丹”牌服装将问世;
例如:给下列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或:“本·拉丹”服装品牌注册。 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拉丹的名字似乎已经“臭名昭 著”,然而,本·拉丹的同父异母弟弟——IBL大型股份公 司的老板伊萨母·本·拉丹却别有一番考虑。 他注册了一个“本·拉丹”服装品牌。他采用这个商 标并非意在保持同其十七哥的联系,而是他认为会招来大 批的顾客。而且,他还认为只有最高档、最时髦的服装才 “配”使用这个商标。
• ①“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 ②“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 ③“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 据此,作者对“历史上长城的评价”可归纳为以上三 点: • ①一卷凄婉的历史; • ②民族封闭的象征; • 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 文章第二部分写现实的长城,其中有“他们的到来, 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且充满自信”这一个概括性的 句子。 • 据此,对“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一小题,可以 归纳为“开放,自信”。 • 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归纳,一般说来,也可以运 用这一方法。
•
所谓“要点”,《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话 或文章的主要内容”。 • 文章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 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章的内容要点,可 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高考试 题中,这两方面的都有。 • 就全文的内容要点而言,较典型也是比较难的, 是1990年高考题第27题:“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 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 (不超过60个字)”。 • 2000年高考题第21题也有点难:“这篇散文 (《长城》)中,①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 什么?②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也是着 眼于全文的内容要点归纳。
现代文阅读总复习 (四)
4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文章结构分析:
一般而言,文章结构包括引子、主体和结论。
引子部分引出文章主题,主体部分展开论述,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
归纳内容要点:
根据所给的字数要求,对于一个1200字以上的文章,内容要点应该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子部分:引出文章主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用名言、描述背
景等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
2.主体部分:主要包括重点观点的陈述和论证,对于每一个观点可以
适当给出例证或者数据支持。
3.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可以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延伸或
者对未来的展望。
概括中心意思:
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要点,可以得出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如下:
1.确定文章的主题:根据引子部分中提出的问题或描述的背景确定文
章的主题。
2.分析主体部分的观点和论证:归纳主体部分中不同观点的提出和论证,找出其中的核心观点。
3.总结结论部分的观点:根据结论部分中对全文观点的总结,找出概
括中心意思的关键词或短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并概括中心意思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总结一篇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解读在现代文阅读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中考阅读题每年都要考查的内容,也是广大考生备战中考的一大重点。
它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全文或局部的主要内容。
此类试题的考查内容涉及以下方面:概括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筛选并提取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结论句;分析理解文章、文段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理解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把握叙事内容,提炼文章线索,概括表达方式;理解、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情感态度。
随着中考对考生能力的日益注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的题型日趋丰富,不断推陈出新,且有了与其他考点相结合的特点。
常见题型有以下几种:一、归纳全文的内容要点:1.标题型,根据文章拟出题目;2.提炼型,概括文章主旨,提炼中心论点。
二、归纳局部的内容要点:1.归纳型,理清作者思路,划分文章层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事物特征,概括相关内容;2.合成型,概括相关信息,结合其他考点进行考查。
知识梳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点。
这类归纳概括题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的综合判断或推理,它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针对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归纳内容要点”实质上就是在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整体的内容要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概括具体的内容;二是阐述抽象的内容;三是解说含蓄的内容。
针对“归纳内容要点”,中考主要考查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考查考生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二是结合层次分析,考查考生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三是考查考生对文章某段段意、某个词汇定义的归纳概括能力。
“概括中心意思”中的“中心意思”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二是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立足文本精准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答题要旨
名师导读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答题要旨精准概括指向的是具体说来,“归纳内容要点”实质上就是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内容要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高考现代文阅读对归纳能力的检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具体的内容,能够准确地进行概括,提炼出它的核心,这是对概括能力的考查;(2)抽象、含蓄的内容,能够准确地加以阐发,使之具体化,这是对阐释能力的考查。
文章的“中心意思”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一是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必须对全文有整体把握,还要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结合作者写作意图,抓住本质进行概括,须防止以偏概全。
【命题走向】每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考题,均涉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且试题分值有加大的趋势。
预计今后的语文试题,会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更有机地融合起来加以测试。
阅读长廊【考题回放】(2017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根河之恋根河是鄂温克①人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
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
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
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
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
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考点扫描“归纳内容要点”是指现代文阅读中的整体内容或其中某一部分要用几句简明的话扼要表达出来,即“化整为零”的分解剖析,它是一种提炼和综合的过程,即在正确理解有关内容的本质后进行提炼说明。
如果内容比较复杂,还需要把若干要点合并或归纳共同特点后再概括。
“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内容主旨化,是一种“化零为整”的归纳整理过程。
它需要运用题面提供的文字材料对作者用意、有关背景进行分析,对文章思路作合理的补充或完善,然后用自己的话对内容、主旨加以阐发或概括。
我们写文章总会有一个目的,不管什么体裁的文章,都会有自己的中心,都会有一个写作的目的。
或赞成什么,或批判什么;或宣传某种思想观点,或驳斥什么思想观点;或介绍什么事件,或传播什么知识,或抒发某种感情……总之,不管哪一种文体的文章,都要有一个主旨,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主脑,选材、组材、构思、行文个个都要围绕着它进行。
同时作者为了将这个中心意思表达得充分全面深刻,往往不只是从单一层面来表达,而是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面来将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充分深刻全面。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我们不但要能整体感知文章的中心内容,还要能够知道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中心内容的。
这一“知道”的过程,就是对文章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
复习方略对这一考点,命题的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正确理解全文内容,并用精练简洁的语言按顺序概括段意或全文的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二是理解重要句子或作者的观点、判断、结论等产生的原因、条件,所涉及的材料或各种角度,然后分条概括出来。
三是分析文中叙述、说明、议论等不同表达的有关部分,并进行归纳。
四是对内涵丰富,语言精彩的语段或某项材料进行浓缩,突出要点。
因此,为应对这一考点,我们有如下的注意点。
1、注意段落构成,切分意义层次,准确归纳内容要点。
“归纳内容要点”,就是要你知道文章一个意义中心的内容,它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的。
第六讲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整理精校版)
第六讲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高考二轮复习0423 17:44::第六讲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转自【解读考点】所谓“归纳”就是把具体的内容加以抽象、提炼;所谓“要点”就是事情涉及的重要方面。
“内容要点”就是通过归纳、总结分析事情的原因、结果、影响等。
文章的内容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文的。
概括“中心意思”就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文章的核心内容或的思想观点,其形式就是“通过什么,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影响”等。
“观点态度”其实就是理解对文中涉及的某问题、某现象的看法。
本考点是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整理。
【考查方式】1、根据要求归纳要点:(1)试用自己的话归纳关于XX的感受;(2)从哪几个方面对XX进行描述;(3)从全文来看,的看法(感受)是什么;(4) 对XX的看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2、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主旨(1)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旨;(2)对某文段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3)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某段的内容。
3、分析归纳的观点态度(1)下列表述符合(不符合)看法的一项(2)文章阐述了对XX的看法,请简要概括。
(3)请分析概括对XX所持的态度(即归纳要点)。
【方法指导】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1、归纳内容的步骤。
【步骤】整体阅读,分清文体,理解文意(弄清写了人、物、事、理,怎么写的)——跳出文章,结合背景,整体把握主旨(文章涉及到哪些社会问题,有哪些潜台词,弦外音)——舍本逐末,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的真意和灵魂,即写作的真实意图)。
科技文: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价值(对社会有何意义)社科文:中心观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论证——结构特点——语言特点文学作品:写了什么人、事——人(事、物)有何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
2、明确主旨的角度。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如《古都的秋》借助对古都的秋景和景物的描写,揭示了古都的秋“来得清净、悲凉”的特点,抒发对古都的热爱。
如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如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与归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分析是把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有几层意思;而归纳是就具体的形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
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两个步骤。
考生要能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对繁杂内容加以梳理。
所谓梳理,就是理清顺序,抓住要点。
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要总览全文,不能拘泥于某些字句,要善于抓中心句,理清各段之间的关系,归纳要做到全面、准确、简明,不离题不走样。
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分析归纳中心思想必须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再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本质进行概括,不能以偏概全。
当然,有时候表述也可不求完整。
语文试题中的有关选择题,为求简洁,较多地使用不完整表述的形式。
1、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总体思维技巧(1)从核心词句角度思考如果分析、归纳和概括的具体内容是单句,注意从句子结构入手;如果是复句、句群,就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文段、全文,可以从标点入手,或从分层次入手,通过分析找出文中(或句中)的关键词句或核心词句,也就是能体现文段(语句)主要观点、思想内容的词句,用文中现成的词句来概括,这样既准确又省力。
(2)从结构、对应处思考遇到抽象的内容如何阐发?关键在于紧扣内容,抓住概念的内涵,把它用通俗明白的语言表达出来,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这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力求准确具体,最基本的方法是注意分析句子、短语的结构关系,搞清楚它们前后的联系,并且理顺它们的关系。
同时应该注意分析它们的对应关系,注意与题目要求对应,依据对应关系,从原文中寻找相应语句,从而找出答案。
(3)运用文体特点进行思考说明文应注意其说明对象、特征,如果有多个对象,则注意相同点、相异点。
记叙文体,应注意记叙的对象,干什么,什么事,通过记叙体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议论文体,应注意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四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 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 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思路的把握,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思路的把握,及在 此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要回答这个问题, 此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要回答这个问题,先 要对全文的思路进行梳理, 要对全文的思路进行梳理,第一段说艺术与科学互相联 系、互相补充,第二段说艺术具有科学品格,第三段说 互相补充,第二段说艺术具有科学品格, 科学具有艺术品格, 科学具有艺术品格,第四段说艺术与科学是形象思维与 理性思维的统一, 理性思维的统一,第五段说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 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样一梳理, 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样一梳理, 第二段与第四段谈艺术的科学性问题的角度与目的
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 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 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 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 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一般来说,归纳、概括的思维步骤是:先弄清全 一般来说,归纳、概括的思维步骤是: 文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 文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 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 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 简要的语句表述。 简要的语句表述。
因为归纳与概括活动要建立在对文章结构与思路正确把 握的基础上,所以必须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握的基础上,所以必须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的阅读知识认真了解。 的阅读知识认真了解。 思路对文章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些话: 思路对文章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些话:“文 章思有路,遵路斯识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章思有路,遵路斯识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 者写这一篇,思路是怎样开展的?换句话说, 者写这一篇,思路是怎样开展的?换句话说,是怎样一步接 着一步想的?如果能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 着一步想的?如果能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对读和写都有 很大好处” 什么是思路呢? 很大好处”。什么是思路呢?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
般类现代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把握文章结构
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段落之间的层次和顺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提炼关键词句
01
寻找并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 ,这些关键词句通常能够概括文 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
02
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 以及段落中的转折词和总结句, 这些地方往往包含重要的信息。
美,逻辑清晰。
Part
04
现代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意思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信息遗漏问题
问题描述
在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 时,可能会遗漏某些重要信息,
导致总结不全面。
解决策略
在阅读文章时,要特别留意文章中 的关键信息和细节,可以使用笔记 或标记来记录重要内容。
示例
在阅读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文章时, 可能会遗漏关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 统影响的细节,导致总结不完整。
归纳总结中心思想
在把握文章结构和提炼关键词句的基 础上,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进行归纳总结。
注意不要过于偏离原文,同时也要注 意结合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上下文语境 来理解中心思想。
Part
03
现代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意思的实践应用
学术论文摘要
01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摘要写作目的
学术论文摘要的目的是为 读者提供一个快速了解论 文主题、研究方法、主要 发现和结论的机会。
现代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意思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定义
现代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思是指对一篇现代文进行全面理 解和分析,提炼出其主要内容、 要点和中心思想,并以简洁明了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是事件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第四单元
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分析:一
是弄清对什么事情进行的议论,二是主要观点是什么,三
是作者或人物论述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什么,四是人物采用 了什么论证方法。
人 教 版 语 文
(3)概括文段中心意思,主要从两个方面。
一是高度概括文段内容,二是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观 点和写作意图。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四单元
一日伯兄斯年家课,先生欲豫 焉,伯兄笑曰:“汝何 . 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 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漫千 言,俄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几失 . 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 履,送入塾读书。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臵之绛帐中 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 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 而识其大者。
内容的关系搞清楚。作者赞的是什么,贬的是什么,条分 缕析,不要遗漏。
第四单元
(2)归纳内容要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方法。
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传记等)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一是记了几个什么人;二是主要记的是谁,他与其他人是 什么关系;三是写了他几件事;四是表现了他什么性格或 才能品质。 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分析: 一是弄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是事件中总共有哪 些人;三是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四是人物对事件各持 什么态度;五是事件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或精神品质;六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四单元
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 学居忧,先生与之语《丧礼》 . ,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 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 长自见,而先生最 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 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尝有 他称也。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作者:王亚琦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2012年第12期【考点分析】该考点要求同学们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
【知识汇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可以采用分步阅读的方式。
1. 粗读全文,不求甚解概览全文(段),粗略了解文中写的时、地、人、事、作者的看法等。
阅读时思考:(1)文章写了什么人、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文章说了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
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
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准确、完整地归纳和概括。
2. 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
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
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
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
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 回文查对,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的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
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考查方式】具体来说,考查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起始部分为 第一句,提出天坛高、圆、清,体 现了天坛崇高、祥 和、清朗的意境。 2、展开部分为第二句,通过天 坛与故宫的对比展 开,比较点依次为建筑物数量、 格局、造型 和色彩。通过比较而印证天坛崇高、祥 和、 清朗的意境特征。 3、终结部分为第三句,在 重申天坛独特意境基 础上进一步引人思考。 本段 内容概括要在把握第二句材料基础上,着 重从第 一、三句中提炼,其段落中心可概括 为:天坛崇高、 祥和、清朗的意境引人深思。
(二)、不完全的议论段落或者省去起始 部 分,或者减掉终结部分,但展开部分是必须 保留的。
没有起始和终结部分的段落,则要从分 析论证 的文字中提炼概括作者的观点。
二、归纳内容要点 一般来说,论述类文章一个主体段落的中 心 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但各个段落 的中心之 间有着复杂的关联方式,如并列 式、层进式、对照 式、总分式等等。在罗 列全文段落中心的基础上, ” 我们要在更高 层次上归并组合段落中心,形成更 为概括 的内容要点。
• 全文共7段,先依次罗列各段的中心: ①大运河文物保护至今未得到重视; • ②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命脉; • ③大运河保存了极具特色的内河文化; • ④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名单 • ⑤大运河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⑥大运河亟待文物调查和保护研究; • ⑦大运河应作为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比较上述7个段落中心,按照一定的标 准给予归类。 • ①④可组合在一-起,概括为:大运河 文物保护至今 未得到重视。②③可组合在一起, 概括为:大运河 曾是我国古代的交通命脉,保存了 极具特色的内河 文化。 • 与②③历史地位和作用并 列,⑤单独成为一个要点。 • ⑥⑦都是谈论如何保 护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进行 大运河文物调查和保 护研究,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经过这样一番整理,就形成了上述4个内容要点。 • 其中第一个要 点是中心论点, • 二 三两个要点在历史与现实的对 比中凸显大运河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 四个要点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法。 • 这样就形成了一 个合乎逻辑的内容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解说】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
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归纳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是考查热点,当然,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试题,在题干中直接设问的并不多,而较多的是变换形式让考生完成。
但不管以怎样的方式命题,其基本目的是考查考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因此,要做好这类题目,就应该掌握一些规律和方法。
“归纳”、“概括”的几种基本形式:一、归纳段落内容要点归纳段落内容以分析词语、句子为基础,因此,对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对不同句子恰当组合(或相加或合并)的理解,对句间内在关系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准确把握段落中心意思,首先就要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有的段落有中心句,有的段落却没有,没有中心句的就要归纳、概括出段落的要点或中心意思。
二、归纳层次内容要点层次是指作者写文章时安排材料、表达思想感情的顺序。
层次与段落关系密切又有区别,层次是依据思想内容划分的,段落是依据文字表达划分的。
在一篇文章中有时层次与段落一致,有时是互有大小,常常是一个层次包含若干段落,因此归纳层次的意思要以归纳段意为基础。
在分析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或理清事件顺序,或理清论证说理的逻辑,或理清说明顺序等等。
明确具体层次的内容,然后以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其内容进行归纳。
三、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它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概括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文章写了什么;二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方法指导】一、归纳内容要点(一)概览段落意,明确中心句中心句的一般表现形式有:(1)段首提示性中心句;(2)段末总结性中心句;(3)段中过渡性中心句;(4)自然段外的抒情性或综合性中心句。
【精选例题】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多年的一个梦境。
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
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的。
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涩的,年轻的梦都是甜的。
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血缘关系似的向往着沙漠……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2006年高考全国卷II)【例题解析】之所以狂喜,来源于前文对沙漠的认识和情感。
以上两段中“我恍惚回到……梦境”、“我在深深的陇山……沙漠梦”等句为中心句。
答案:(1)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祥地;(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现场训练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我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
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
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节选自余秋雨《书海茫茫》)请对作者读书的基本原则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抓住关键词,找出重点段归纳一段话的要点要抓住关键词,概括一个层次的层意要找出层次里的重点段。
【精选例题】鬼斧神工,天机独运。
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
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唯有张家界,以它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
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
而峰顶的每个缝隙,每尺脊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
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
曲壑蟠洞,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
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本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2005年高考全国卷III)【例题解析】文段从三个角度写张家界的山水,这就要求把写山水的语句划为“山”、“峰巅”、“曲壑蟠洞”3个层次,划分时可借关键词的提示,如“别处的山”、“别处的峰”、“曲壑蟠洞”等。
概括时再看看3个角度分别写了什么。
答案:3个方面:(1)山峰的形态;(2)峰顶的松柏;(3)山壑山洞的气象。
现场训练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
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他们远离物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
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意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根据本段内容,概括古代“精神的种荷者”种荷的主要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取信息,重新整合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要句子,考生必须对每个独立句或对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由点到面,归纳出内容要点。
【精选例题】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自古以来都认为后者佳胜。
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
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
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
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
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2004年高考全国卷I)【例题解析】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这就需要找对应的有关语句,找出信息,重新整合。
答案: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现场训练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生活无言(一)一场大雨引起了泥石流,一处山梁上,大片的绿色都被冲走了。
一朵暗紫的花随时都可能被一阵风刮跑上。
雨后的第二天上午,一个小女孩儿蹦蹦跳跳经过此地,她一眼就发现了这朵可爱的花,她掬起一捧土,轻轻地压在了花的根上。
来年春天,当女孩儿再经过这里的时候,她发现这一大片这样暗紫的花开放在山坡上,随风摇曳,格外美丽。
(二)父亲病重的那一年……即便是这样轻微的活儿,也要干一会儿,歇上一大阵子。
家里积攒了许许多多青毒素的塑胶瓶盖,堆积在箩筐里。
父亲忙完活儿后,就开始谋划着用这些瓶盖为家里做一个搓衣板。
父亲一边做,一边思忖着利用这些塑胶瓶盖的不同颜色,在这块板子上排出一个字形来……觉得字形并不好,就拆了然后再做,断断续续地,一直到他快不行的时候。
那块板子最后还是做成了,父亲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在那块板子上,为活在世上的儿子们留下了一个字:福。
这是一篇文章的(一)(二)节,各节写了什么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中心意思是对文章中心意思的综合,既要注重文章本身的意思,又要考虑到作者的主观意图和文外材料。
可以遵循由客观到主观、从文内到文外的原则。
(一)抓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对文章的中心而言,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文眼等,都是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文句,阅读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
【精选例题】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整个的路好像在跟羊群一起蠕动,老公羊走在最前边,角往前伸着,现出凶野的神气;在它们后边,是羊群的主要部分……篮子里驮着新生的小羊羔,一边走一边摇晃着的、头上戴着红绒球的骡子;再后边,是全身浸在汗里、舌头伸到地上的狗;走在最后边的,是两个高大的裹在褐色毛布外套里的牧羊的家伙,他们的外套像袈裟一样,一直拖到脚后跟。
……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
在这样的骚扰中间,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
没有比这样的安置看来更可爱了。
老公羊看到了它们的石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未看见过农庄的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地看着它们的周围。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
它们跟在羊群后边十分忙碌,在农庄上就只看到它们。
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
(2006年高考湖北卷)【例题解析】要回答的内容从原文标题和题干中“羊群秋归的情景”均可感受到,还有文中一些直接表达感受的诸如“快乐”、“谈着”、“芬芳”、“沉醉”、“感动”、“忠于”等形容词、动词及词组,以及全文流露出的温馨气氛。
答案:(1)期盼回家和回家后温馨的感受;(2)生命(动物和动物、人和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的感受。
现场训练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接着,我就看见一只蜜蜂在玻璃窗上碰击着;它鼓着自己的翅膀,想从那里飞出去。
它在不久之前,迷了道路,飞进这个房间来。
这是我想得到的。
我看见它在玻璃上撞了许久,都不能飞出去。
后来它在房内冲上冲下地旋飞,完全失去了花间采蜜时的快乐的样子;我觉得它像一个性急的小孩子,完全纷乱了。
有一回它碰到天花板上,打了一条弧线落在墙壁上。
我知道它是从上面换气的小窗飞进来的。
我的心中也为此感觉不安,希望它能很快找到出路。
现在我还记得,我找到一根木条在气窗上敲着,意思是提醒它,从那里可以回去的,现在我想起来,真是多么可笑;我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替它把玻璃窗打开呢?我看见这只蜜蜂几次飞回玻璃上;它一定觉得迷惑,那里不是一片阳光吗?怎样的,就不能够飞到那里去呢?我把窗打开,它就飞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