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1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中的问题总结

1.卡诺氏液的作用是提前把处于分裂旺盛时期的细胞及时的固定下来,比如上午的8点到10点是根尖分生区分裂比较旺盛的时期,为了试验的安排方便,可以先在上午固定下来,下午或者之后再做有丝分裂个过程的观察。
而低温诱导也是同样的道理,低温诱导后,在分裂旺盛的时候固定下来,方便之后的观察。
2.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不用龙胆紫的原因是,龙胆紫容易染色过深,不能很好的区分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而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细胞核有很好的染色效果,对细胞质在短时间内不能染色。
3.实验中,在染色前应该先将根尖压碎,这样能使得更多的细胞被染色,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使得染色时间太长,所以采用这样的办法。
4.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周期为12h,根尖分裂最旺盛的时间段在上午的8点到10点。
高中低温诱导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 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实验的现象,加深对细胞分裂和染色体加倍过程的理解。
3. 学会运用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是通过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从而引起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卡诺氏液、解离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清水、冰箱、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剪刀、滴管、酒精灯、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洋葱根尖的培养:选取若干个度过休眠期、底盘较大的洋葱进行生根。
剥去洋葱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从底盘中央向四周削),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将洋葱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每天换水1-2次。
2. 低温诱导:待洋葱长出约1cm长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冷藏室内(4℃)诱导培养36小时。
3. 染色:取出洋葱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然后放入解离液中解离。
将解离后的洋葱根尖放入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中染色。
4. 制片:将染色后的洋葱根尖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轻压扁,制成临时装片。
5. 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在低温诱导后明显增多,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原来的两倍。
2. 低温诱导后,部分细胞仍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未发生变化;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3. 低温诱导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从而引起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六、实验结论通过低温诱导实验,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在低温诱导后明显增多,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原来的两倍。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1. 引言哎呀,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听起来挺复杂,但其实特别有趣的话题——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听上去像是科学家的秘密实验,但其实这事儿跟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关系呢!你想想,咱们身边的植物,尤其是那些颜色鲜艳的花儿,往往是因为染色体加倍才有了那么绚丽的外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看看低温是如何在背后默默“操控”这一切的!2. 什么是染色体加倍?2.1 染色体的基本知识首先,咱们得先知道什么是染色体。
简单来说,染色体就像是细胞里的“存储库”,里面装着遗传信息。
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套独特的染色体,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一样。
有些植物、动物的染色体数量比较多,这种情况就叫“染色体加倍”。
这就像是一加一变成了二,结果出来的东西就变得特别不一样。
2.2 加倍的意义你可能会问,染色体加倍有什么好处呢?嘿,别着急!加倍的染色体能带来更多的遗传变异,这意味着植物的抗病能力更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甚至能让它们长得更高、更壮。
这就好比你多读几本书,知识面宽了,自然就能应对各种挑战了。
3. 低温诱导的神奇之处3.1 低温的影响那么,低温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想象一下,当植物在寒冷的环境中待着,它们就像被迫进了一个“冬眠”状态。
这个时候,植物的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分裂的频率也降低。
于是,植物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就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反应。
哎呀,生存本能真是不可思议啊!在这种情况下,低温刺激了植物细胞的分裂,让它们的染色体开始加倍,就好像是为了在恶劣环境中找到一条生存之路。
3.2 实际应用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发现,利用这种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可以在农业中大显身手。
比如说,咱们可以通过人工制造低温环境,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这样就能让农民们收获更好、产量更高的农作物,简直是一举多得嘛!这就像是给植物穿上了一件“防寒服”,让它们在寒冷的天气中也能活得潇潇洒洒,真是个好主意!4. 总结与展望在这个复杂的科学世界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无疑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染色体数目加倍
4、优点: 缩短了育种年限 5、缺点: 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举例:
三、杂交育种
1、原理: 基因重组
自交 选优 自交
2、方法: 杂交
3、优点: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4、缺点: 育种时间长 5、举例:
举例:
杂交育种 P 高杆抗病×矮杆感病
DDTT
↓
ddtt
第 年
单倍体育种 P 高杆抗病 × 矮杆感病
DDTT
↓
ddtt
第 年
1
1
高杆抗病 DdTt ↓× F2 D_T_ D_tt ddT_ ddtt 矮抗
F1
第 年
F1
配子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高杆抗病 DdTt
第 年
2 3~6
↓
↓ ↓
DT DT
Dt
dT
dt
↓ ↓
×
Dt
↓ ↓
dT
↓ ↓
第 年
2
dt
ddTT
↑ 需要的矮抗品种
纯合体 DDTT DDtt ddTT ddtt
↑ 需要的矮抗品种
四、诱变育种
1、原理:
2、方法:
①物理方法:紫外线、X或γ射线、激光等处理后再筛选 ②化学方法: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处理后再筛选
基因突变
3、优点:能提高突变率,产生新基因;
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盲目性大,有利变异少,工作量大,秋水仙素处理来自自然长成二倍体西 瓜幼苗
杂交
四倍体西 瓜植株 第一年 第二年 三倍体西瓜
联会 紊乱
♀
♂
授粉
二倍体西 瓜植株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四、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例4 已知家鸡旳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 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旳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 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旳小鸡就体现 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 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 )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一、基因突变旳分类及特点
4.某种群中发觉一突变性状,连续哺育到第三代才
选出能稳定遗传旳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为
A.显性突变(d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D.人工诱变
5.一只雌鼠旳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
型(一般均为纯合子)变为突变型。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
杂交,F1旳雌、雄鼠中都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此能够 推断,该雌鼠旳突变为
(3)解离液(体积分数为15%旳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 旳酒精以1∶1混合):使组织中旳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4)清水:洗去解离液,预防解离过分影响染色。
(5)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染色体旳形态、数目、行为。
4.注意 (1)为了能观察到细胞在生活状态下旳内部构造, 必须先将细胞固定。 (2)在进行本试验旳过程中,与观察植物细胞旳有 丝分裂一样,所观察旳细胞已经被杀死了,最终在显 微镜下看到旳是死细胞。 (3)选材旳时候必须选用能够进行分裂旳分生组织 细胞,不分裂旳细胞染色体不复制,不会出现染色体 加倍旳情况。
由图取得旳信息: 造成B、b不同旳原因有:基因突变(间期) 或交叉互换(前期)。 ①若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受精卵等)则是: 基因突变造成旳; ②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旳根本原因,则是:基因突变; ③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醒,如减Ⅰ前期造成旳则考 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旳则考虑基因突变; ④若亲代基因型为BB或bb,出现上述情况应考虑基因突变; ⑤若图示为有丝分裂图像,只能是基因突变;
低温诱导加倍的原理

低温诱导加倍的原理哎,说到低温诱导加倍,这事儿可真有点意思。
你可能会想,低温不就是冷嘛,怎么还能诱导加倍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咱们得明白,低温诱导加倍,这其实是一种植物学上的术语。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降低温度,让植物的染色体数量加倍。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奇?其实,这背后的原理,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还挺相似的。
想象一下,你把一块面团放在冰箱里,过一会儿拿出来,你会发现面团变硬了。
这是因为低温让面团里的蛋白质结构发生了变化。
植物细胞里的染色体,其实也是蛋白质的一种。
当温度降低时,染色体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变得更紧密,更难以分离。
这就好比你在冬天穿了很多层衣服,虽然暖和,但行动起来就没那么灵活了。
染色体也是一样,低温让它们变得“僵硬”,在细胞分裂时,就不容易正常分开,结果就是染色体数量加倍了。
但是,这事儿也不是那么简单。
你得控制好温度,太低了,细胞可能会冻伤;太高了,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的“灵活”。
所以,这就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和对植物生长周期的深入了解。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实验室里做这个实验。
我们用的是一种叫“矮牵牛”的植物。
这种植物对温度特别敏感,稍微有点变化,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我们把矮牵牛的种子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培养,有的放在常温下,有的放在低温下。
过了几个星期,我们发现,放在低温下的矮牵牛,长出来的叶子明显比常温下的要大,而且颜色更深。
这说明,低温确实让矮牵牛的染色体加倍了,细胞分裂的速度也加快了。
但是,这事儿也有风险。
染色体加倍,虽然可以让植物长得更快,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染色体加倍的植物,可能会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或者在极端环境下生存能力下降。
所以,虽然低温诱导加倍听起来很神奇,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
这就像做饭一样,你得知道什么时候加调料,加多少,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总的来说,低温诱导加倍,是一种利用温度变化,来改变植物染色体数量的技术。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步骤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步骤1. 引言:为何低温诱导?说到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有点高深莫测,但其实它就像是在为植物“施魔法”。
咱们知道,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都跟它的基因有很大关系,而染色体就是基因的载体。
简单来说,染色体越多,潜力越大,这就好比给你的小店铺增加了更多的货品,生意自然也会火爆!那么,怎样利用低温来让这些染色体加倍呢?下面就来聊聊具体的实验步骤。
2. 实验准备2.1 材料准备首先,我们得准备好一些必需的材料。
没错,实验就像做菜,得有好食材。
你需要选择一个生长迅速的植物,比如洋葱或豌豆。
它们的染色体结构比较清晰,很适合我们这个实验。
接着,还要准备一些低温环境设备,比如冰箱或冷藏箱。
最后,别忘了显微镜,这可是观察染色体的“秘密武器”哦。
2.2 工具与设备此外,别小看实验工具。
我们需要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比如试管、培养皿,还有一些化学试剂,比如秋水仙碱。
这种药物能帮助抑制细胞分裂,保持细胞在特定阶段,从而便于我们观察到染色体的加倍状态。
再加上实验手套和防护眼镜,安全第一,毕竟咱们要是做了实验出点意外,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3. 实验步骤3.1 低温处理接下来,正式进入实验环节。
首先,把你选好的植物根尖剪下来,别担心,这并不会对植物造成大伤害。
然后,把这些根尖放在冰箱里,通常需要冷藏24小时。
低温环境就像给植物一个小休息,调调它的状态。
你可以想象,植物在冰箱里缩着小身子,心里想着:“我又要变得厉害了!”3.2 染色体观察一天后,拿出根尖,接下来得进行染色处理。
把根尖放入秋水仙碱的溶液中,浸泡大约2到4小时。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细胞停留在分裂的某个阶段,方便我们后续观察。
然后,把根尖取出,切成小段,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此时,你会看到一幅幅美丽的染色体图案,真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这就像揭开了植物的“秘密”,每一条染色体都在告诉你,它的基因故事。
3.3 记录与分析观察完之后,别忘了做记录。
高考名师推荐生物 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高考名师推荐生物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SYS201411172231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 难度:中等低温和秋水仙素均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前者的处理优越于后者的处理,具体表现在①低温条件易创造和控制②低温条件创造所用的成本低③低温条件对人体无害,易于操作④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秋水仙素则不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2. 难度:中等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3. 难度:中等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4. 难度:中等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处在分裂期且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SYS201411172232二、综合题详细信息5. 难度:中等石刁柏(幼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
野生型石刁柏叶片窄、产量低,在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且雄株产量高于雌株。
(1)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定突变型植株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突变型和野生型石刁柏的根尖,分别制作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一、实验目的1.了解人工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
2.应用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鉴别诱导后染色体数目变化。
3.学会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通过低温阻碍细胞内酶促反映的进行,从而导致细胞分裂时形成纺锤体所需ATP的供应途径受阻,使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成染色体加倍而细胞不能分裂,达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从理论上讲,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分列中期,可当纺锤体的行成受到抑制时,细胞分裂就停止在了前期,不再出现中期、后期,只有当细胞分裂进入到第二周期的中期时,才能确保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成功。
因此,低温处理的时间至少要有一个半周期的时间。
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同时也降低了酶的活性,细胞分裂的速度减慢,细胞周期会延长。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材料:蚕豆2.试剂:秋水仙素3.仪器:超低温冰箱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培养根尖蚕豆种子于 30℃~ 40℃水浴中浸种 3 ~ 4h 后,取出放入带有湿润纱布的培养皿中于10℃培养,每 2d 换一次水。
注意水要浸过蚕豆种子体积的 1/3。
(2)低温诱导处理待实验材料长出约 1cm 左右根时,将实验材料平均分两组: 实验组于2℃的冰箱中进行低温诱导培养 36h 后( 换水时注意用 2℃的水,减小实验的误差) ,于15℃~20℃恢复常温培养 10 ~12h( 即小于实验材料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 。
对照组于15℃~ 20℃常温进行培养,注意经常换水。
(3)取材、固定、解离、漂洗与染色常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方法[1]。
(4)显微观察与数据统计分析随机观察并统计10 个视野中分裂期和非分裂期细胞,计算分裂指数( mitotic index,MI) 。
细胞分裂指数 = 分裂期细胞数/全部细胞数×100%。
统计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五、实验记录( 1) 培养根尖蚕豆种子于 30℃~ 40℃水浴中浸种 3 ~ 4h 后,取出放入带有湿润纱布的培养皿中于10℃培养,每 2d 换一次水。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必修二P88)一、实验目的: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2.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二、实验原理:思考题1、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思考题2、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思考题3、除低温外,你还知什么因子会引起染色体数量变化?三、方法步骤:1、低温诱导:培养洋葱根。
待洋葱根长出1cm左右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0C)。
诱导培养36h。
2、固定形态:思考题4、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中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冼2次3、制作装片:思考题5、制作装片需要哪些环节?思考题6、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在这个实验中分别起什么作用?思考题7、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在这个实验中起什么作用?4、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并寻找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
思考题8、先用低倍镜观察的目的是什么?思考题9、有人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低温能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这一结论,你同意吗?为什么?思考题10、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四、课堂练习:1.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B.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2.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高中生物低温诱导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高中生物低温诱导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P88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方法步骤: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制片方法一样)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实验原理:DNA绿色,RNA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考点提示: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叶脉附近的细胞。
考点提示: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
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为什么?应选用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
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1

思考
选怎样的材料进行该实验? 对材料要进行怎样的处理?
洋葱:实验课前的3—5d,把 洋葱放在盛满水的广口瓶上,让它 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
蒜:实验课前的3—5d,取蒜 瓣剥去其外围干燥的膜质鳞片叶, 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蚕豆:把50颗干燥的蚕豆种子 浸在清水中一昼夜,使它们吸胀萌 动,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 养。
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பைடு நூலகம் 背景知识
利用一些诱发因素可以人工诱导植物 产生多倍体,包括物理因素,如温度剧 变,射线处理,嫁接和切断等,还有化 学因素,如植物碱,植物生长激素,秋 水仙素。由于一些化学诱导物质有剧毒, 且价格昂贵,比如:秋水仙素,所以我 们今天将探究低温对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的影响 。
本节课要掌握主要内容
• 卡诺氏固定液的配制:取无水酒精和冰醋酸,按 体积比3:1的比例混合:该溶液最好现配现用。 • 盐酸酒精解离液的配制:取无水酒精和盐酸,按 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该溶液最好现配现用。 • 质量浓度为10mg/mL的龙胆紫溶液的配制: 将100mL的体积分数为45%的醋酸溶液煮沸, 加入1g龙胆紫后,搅匀再煮5min,待冷却后过 滤,备用
2. 秋水仙素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 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性?
3.有人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 “低温能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 变化”这一结论,你同意吗?为什么?
注意:盐酸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应小心使用,避免与皮肤和眼 睛接触。
一)根尖的培养
• 方法1:实验课前的3—5d,把洋葱放在盛满水的 广口瓶上,让它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
• 方法2:实验课前的3—5d,取蒜瓣剥去其外围干 燥的膜质鳞片叶,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实验03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实验03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目的要求通过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了解自然界出现多倍体的原因实验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使细胞也不能正常分裂。
结果,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材料用具洋葱或大葱、蒜均为二倍体,卡诺氏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滤纸、纱布、烧杯、镊子、剪刀实验步骤1)培养根尖: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让洋葱的根尖接触水面。
(2)低温诱导:待洋葱长出1cm左右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4℃),诱导培养36小时。
(3)固定细胞形态:剪去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小时,以固定细胞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约95%的酒精冲洗2次。
(4)制作装片:取固定好的根尖,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相同。
(5)观察装片: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
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正常细胞的二倍。
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1)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有丝分裂前期,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由于没有纺锤体,染色体不能被牵拉到细胞两极,细胞无法实现一分为二,从而使得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当温度恢复正常或秋水仙素被细胞代谢消耗完全之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又通过正常的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子代细胞。
(2)两次漂洗的对比:①时间不同:第一次漂洗在固定之后解离之前,第二次漂洗在解离之后染色之前;②试剂不同:第一次用95%酒精漂洗,第二次用清水漂洗;③目的不同:第一次是为了洗去多余的卡诺氏液,第二次是为了洗去多余的解离液。
[染色体,低温,植物]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实验的探究与改进分析
![[染色体,低温,植物]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实验的探究与改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a72b0028ea81c758f578fc.png)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实验的探究与改进分析随着中学生物实施课程改革,从2009年按开始,内蒙古自治区高中生物教材从以前选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教材改为选用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用书。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新需求,更贴近实际和生活经验,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倡导探究性学习,要让学生勤于动手。
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新课标》中生物实验的比重明显增加,有些实验是以前教材不要求的,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便是其中之一。
实验教学属于必需亲自操作后才能有深刻体会的教学内容,有的实验如果单单照搬教科书上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新课标》中涉及的实验内容,实验教师要提前感受为好。
面对中学生物《新课标》实施的现实,大学实验课程教学中要有适当的体现,要使生物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所获得的实践技能能够贴近《新课标》的要求。
目前,我校生物教育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内容中还没有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项目,为了促进教学改革,为今后实验项目设计提供帮助,特开展了本实验的研究,以期找到能体现最佳实验效果的方法。
1材料与方法1. 1实验材料实验中分别选择了洋葱、大蒜做为实验材料。
大蒜生根前放入4℃冰箱以打破体眠期,提高出根率。
试验时选取健壮的大蒜瓣,剥去蒜皮,共20枚,每5枚大蒜为一组用细木棍穿起来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进行室温培养。
水以浸没根部为宜,每两天换一次水,根尖3d长到约lcm长,此时将装置转入4℃的冰箱里进行低温诱导。
洋葱的培养方法为选取健壮洋葱放入盛有清水容器中,水以没过洋葱根部为宜,每两天换一次水,室温培养。
1.2材料处理与方法1.2. 1实验材料的固定固定是借助于物理方法或化学药物的作用,迅速渗入组织和细胞将之杀死,使其形态结构和内含物尽可能地保持生活时的真实状态,本实验用的固定液是卡诺氏液(无水酒精:冰醋酸=3:1)。
根据《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中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化的实验 (以下简称教材)进行实验操作,低温乡导完成后,取约lcm长的根尖(教材上要求取5cm,但根尖应取得稍微长一点,便于从溶液中取,可以在染色时再截至适宜长度),将其放入卡诺二液中浸泡,教材上要求浸泡0. 5-1h,但在实验中发现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0. 5h为最佳,因为洋葱根尖比较细,卡诺氏液本身有杀死细胞的作用,如果固定的时间过长,根尖容易发黄萎蔫,不利于对材料进行观察;另外,固定根尖0. 5h时根尖细胞的分散程度以及固定程度比较好。
秋水仙素和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

秋水仙素和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分别是()
A、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抑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都能抑制中心体的形成
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专题: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解答:解:(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因此,秋水仙素和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相同,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高中生物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高中生物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高中生物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方法步骤: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制片方法一样)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脱色剂“探究叶绿体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实验”中,将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褪色(破坏和溶解叶片中所含的色素).这样就可在滴加碘液后,避免对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的干扰。
漂洗剂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漂洗剂.“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后,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来冲洗浮色,以免干扰对细胞内脂肪颗粒的观察。
提取剂和层析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用纯酒精作为提取色素的试剂和层析剂.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采用酒精沉淀法,利用DNA不溶于酒精,而蛋白质、脂肪及磷脂等能溶解其中,可以进一步提出含杂质较少的DNA丝状物。
固定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一般采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药液作为解离试剂。
盐酸能够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
酒精的作用是固定蛋白质,使细胞的原生质凝固,不发生变化,固定细胞的分裂相,以尽可能保持原来的结构供观察。
酒精也可与其它试剂混合成复合固定剂,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中的卡诺固定液就是由无水酒精3份:冰醋酸1份配制而成,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
消毒剂所有的70%的酒精都是消毒剂。
【高中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4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含解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卡诺氏液、酒精、盐酸、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试剂的作用前情提要:★★★★★★★基础回顾:考点内容要求考纲解读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Ⅱ1、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步骤2、理解实验试剂的作用考点一览: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理、步骤与现象技能方法: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的试剂及其作用试剂使用方法作用卡诺氏液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固定细胞形态体积分数为冲洗用卡诺氏液处理的根尖洗去卡诺氏液2.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已被盐酸杀死的细胞。
3.选材的时候必须选用能够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的原因是:不分裂的细胞染色体不复制,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
4.实验过程中,低温诱导时,应设常温、低温4℃、0℃三种,以作对照,否则实验设计不严密。
【易错警示】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 3 个易错提醒( 1)细胞是死的而非活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已被盐酸杀死的细胞。
(2)材料不能随意选取:误将低温处理“分生组织细胞”等同于“任何细胞”。
选材应选用能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的情况。
(3)着丝点分裂与纺锤体无关:误将“抑制纺锤体形成”等同于“着丝点不分裂”。
着丝点是自动分裂,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也分裂。
【课堂巩固】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脂肪的鉴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都使用了酒精B.可将酸性重铬酸钾加入酵母菌培养液,以检测生成的呼吸产物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深的区域观察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答案】A但不能检测二氧化碳等产物, B 错误;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进行,C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先制片会杀死细胞,无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D 错误。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个超有趣的事儿哈。
你知道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呢,它的染色体数目那是很稳定的。
就像一个小家庭里的人数,一般不会随便变多或者变少。
但是呢,低温这个调皮的家伙一来,情况就不一样喽。
咱先说说细胞里的纺锤体。
纺锤体就像是一个超级精密的小助手,在细胞分裂的时候,它负责把染色体拉到细胞的两边,这样就能保证每个新细胞都能得到正确数量的染色体。
可是低温一来呀,就像给这个小助手使了个绊子。
低温会影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和功能呢。
微管就像是小助手的胳膊,要是胳膊都不好使了,那这个小助手就没办法好好工作啦。
纺锤体微管不能正常形成或者功能受到干扰,就不能准确地把染色体拉到细胞的两边去。
这时候染色体可就懵啦,就像一群小朋友在玩游戏,本来有很明确的规则,突然规则乱了。
染色体就只能乱乱地待在细胞中间,没办法被正常分配。
然后呢,细胞分裂的过程就被打乱了节奏。
本来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数目是保持不变的,现在可好,因为纺锤体没干好活,细胞虽然也想分裂,但是染色体就可能都留在一个细胞里了。
而且呀,细胞也很顽强的。
它觉得自己还得继续生活下去呀,虽然分裂的时候出了这么个大岔子。
于是,这个细胞就带着加倍了的染色体继续自己的生命周期。
就像一个小房子本来只能住下一定数量的人,现在人突然多了一倍,可房子还是那个房子,细胞就这么带着多出来的染色体生存下去啦。
再从细胞内部的分子机制来说呢,低温可能影响了一些和纺锤体微管形成相关的蛋白质或者酶的活性。
这些小家伙们平时在细胞里忙忙碌碌的,就为了保证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
低温一捣乱,它们就像被冻僵了一样,不能好好发挥自己的作用了。
比如说,有的酶负责合成微管蛋白,低温可能让这个酶变得懒洋洋的,合成的微管蛋白就少了或者质量不好了,那纺锤体微管自然就不能好好形成啦。
所以呀,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就是这么个奇妙又有点小混乱的过程。
这就像大自然在做一个小实验,有时候会搞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白话原理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可以实现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离后,新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这就保证了染色体的平均分配,但如果细胞未能形成纺锤体的话,新的染色体就无法分开,这样,细胞也就无法继续分裂,就会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
低温以及秋水仙素处理均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拨云见日(1)低温处理必须在培养出1cm左右不定根之后。
如若生根前就送进冰箱,低温抑制新陈代谢也就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的形成,不会发生根尖分生区的有丝分裂受低温影响的过程。
(2)剪取根尖时间一般在中午10点左右,此时分裂旺盛,受低温影响较大,实验效果明显。
(3)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如染色不足染色体看不清,染色过度,会导致视野中染色体一团糟,无法分辨。
1. 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 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 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 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 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释疑:形成多倍体细胞的原因是低温阻止了纺锤体的形成,使加倍后的染色体无法进入两个细胞中,导致细胞分裂不能继续进行,因此无法完成完整的细胞周期。
答案:C2.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正确的描述是A.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 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 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答案:ABD3. 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A.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B. 模拟尿糖的检测C. 低温或化学物质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D. 土壤中大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释疑:染色体肉眼不可见,要观察染色体是否加倍需要使用显微镜,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模拟尿糖的检测、土壤中大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都没有必要使用显微镜。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温习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温习13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一、实验目的: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量转变的方式2.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量转变的作用机制二、实验原理:思考题一、进行正常有丝割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割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割裂,子染色体在_________的作用下别离移向两极,最终被__________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思考题二、用低温处置植物组织细胞,使_______________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割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量发生转变。
思考题3、除低温外,你还知什么因子会引发染色体数量转变?__________________三、方式步骤:一、低温诱导: 培育洋葱根。
待洋葱根长出lcm左右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育36h。
二、固定形态:思考题4、剪取诱导处置的根尖约,放入____________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冼2次3、制作装片:思考题五、制作装片需要哪些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题六、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在这个实验中别离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思考题7、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在这个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并寻觅发生了染色体数量转变的细胞。
思考题八、先用低倍镜观察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题九、有人以为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低温能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量发生转变”这一结论,你同意吗?为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题10、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两种方式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堂练习:1.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量的转变”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能抑制割裂时纺锤体的形成B.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2.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量转变的实验,正确的描述是(多选)( )A.处于割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成四倍体的进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量转变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参考答案思考题1:纺缍丝、平均分派思考题2:纺缍体的形成思考题3:秋水仙素思考题4:卡诺氏液思考题5: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思考题6:解离;染色;思考题7:冲洗卡诺氏液;与盐酸溶液一路参与解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诺氏固定液的配制:取无水酒精和冰醋酸,按 体积比3:1的比例混合:该溶液最好现配现用。 盐酸酒精解离液的配制:取无水酒精和盐酸,按 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该溶液最好现配现用。 质量浓度为10mg/mL的龙胆紫溶液的配制:将 100mL的体积分数为45%的醋酸溶液煮沸,加入 1g龙胆紫后,搅匀再煮5min,待冷却后过滤,备 用
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方案设计:421宿舍
背景知识
利用一些诱发因素可以人工诱导植物 产生多倍体,包括物理因素,如温度剧 变,射线处理,嫁接和切断等,还有化 学因素,如植物碱,植物生长激素,秋 水仙素。由于一些化学诱导物质有剧毒, 且价格昂贵,比如:秋水仙素,所以我 们今天将探究低温对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的影响 。
四)制作装片及观察
取固定好的根尖,进行解离、漂洗、 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同 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 裂相,再换上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和 反光镜,使物像清晰,仔细观察,辨认哪 些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找出处于细 胞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
实验方案设计
问题:了解了诱导染色体加倍 的原理,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怎样合理的 实验方案来探究它呢?那么选 择怎样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又 如何来实行你的方案呢?
思考
选怎样的材料进行该实验? 对材料要进行怎样的处理?
洋葱:实验课前的3—5d,把 洋葱放在盛满水的广口瓶上,让它 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 蒜:实验课前的3—5d,取蒜 瓣剥去其外围干燥的膜质鳞片叶, 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蚕豆:把50颗干燥的蚕豆种子 浸在清水中一昼夜,使它们吸胀萌 动,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 养。
注意:盐酸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应小心使用,避免与皮肤和眼 睛接触。
一)根尖的培养
方法1:实验课前的3—5d,把洋葱放 在盛满水的广口瓶上,让它的底部接 触瓶内的水面。 方法2:实验课前的3—5d,取蒜瓣剥 去其外围干燥的膜质鳞片叶,放在盛 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方法3:把50颗干燥的蚕豆种子浸在 清水中一昼夜,使它们吸胀萌动,放 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本节课要掌握主要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方案设计依据) 实验选材以及准备 实验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的处理
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 原理及方法;
2.学会固定液.解离液等试剂的配制;
3.养成与他人合作、共享并能够欣赏别 人的观点和创意的习惯
低温和秋水仙素一样,处 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分 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细胞加大而不分裂,着丝点 分裂后的染色体仍在一个细 胞中,故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目加倍。如果用低温处理根 尖,则在根尖分生区内可以 检测到大量染色体加倍的细 胞,如:处理植物幼苗的芽, 则可以得到染色体加倍的植 株。
设计自己的实验记录表格:
1.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在本实验中 起什么作用?体积分数为95%又起什么 作用? 2. 秋水仙素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性? 3.有人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低 温能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这一结论,你同意吗?为装置连同材料分成3份:一份 放入冰箱内4℃低温下培养, 第二份放入冰箱内—4℃低温下 培养,最后一份仍留在25℃下 培养。共处理36h。
三)固定根尖
剪取以上3种处理的根尖,每个根 尖为0.5—1cm,分别放人卡诺氏固定 液中固定30min,然后用体积分数95% 酒精洗两次,用体积分数70%酒精保 存于低温处,贴好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