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互动舞蹈”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合集下载

现代技术与传统舞蹈融合:创新舞蹈表演形式与观赏体验

现代技术与传统舞蹈融合:创新舞蹈表演形式与观赏体验

现代技术与传统舞蹈融合:创新舞蹈表演形式与观赏体验将现代技术与传统舞蹈相结合,可以带来全新的表演形式和观赏体验。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1.投影技术与舞蹈表演的结合:使用投影技术,可以在舞台上投影出动态的背景、图案或文字,为传统舞蹈表演增添视觉层次和深度。

例如,在传统舞蹈中,通过投影技术展示相关的自然景象或历史场景,增加舞蹈的情境感和氛围。

2.虚拟现实(VR)与舞蹈的融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传统舞蹈的魅力。

通过VR头盔和相关设备,观众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观看舞者在三维空间中的表演,获得全新的沉浸式观赏体验。

3.增强现实(AR)与传统舞蹈的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元素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传统舞蹈表演带来创新。

例如,通过AR技术展示虚拟的舞者、道具或特效,与真实的舞者进行互动,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

4.使用现代音乐技术与传统舞蹈结合:利用现代音乐技术,如数字音频工作站、合成器和音乐软件等,为传统舞蹈创作出新的音乐元素。

这些音乐元素可以与传统舞蹈的音乐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听觉体验。

5.利用现代舞美技术提升舞台效果:通过现代舞美技术,如灯光、音响和舞台装置等,可以提升传统舞蹈的舞台效果。

灯光可以创造出各种氛围和效果,为舞蹈表演提供合适的场景和情感基调。

音响设备和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声音效果,增强舞蹈表演的听觉体验。

6.利用现代编舞技法创新传统舞蹈:将现代编舞技法与传统舞蹈相结合,可以为观众带来新颖的观赏体验。

现代编舞技法注重动作的创新、节奏的变化和力度的表达等方面,可以为传统舞蹈注入新的活力。

7.借助网络平台推广与传播: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将现代技术与传统舞蹈相结合的作品进行推广和传播。

通过视频分享、在线直播和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种创新的表演形式。

8.开展与传统艺术相关的线上活动:组织线上活动,如网络直播、在线讲座和互动研讨会等,邀请专家、艺术家和爱好者共同探讨现代技术与传统舞蹈的融合发展。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在当今世界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多样性,这主要得益于跨界合作的推动。

传统的舞蹈形式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以及与音乐、视觉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正在重新定义舞蹈的边界与可能性。

首先,现代舞蹈艺术家通过跨界合作,将传统的舞蹈元素与当代的艺术形式融合,创造出充满新意的作品。

例如,舞蹈演员与视觉艺术家的合作可以在舞台上实现身体与空间的完美互动,通过投影、灯光和装置艺术为观众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这种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更是对舞蹈与视觉艺术语言的深度探索与创新。

其次,现代舞蹈通过与音乐的跨界合作,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体验。

舞者们可以与现代音乐家或传统乐器演奏者合作,通过舞蹈动作与音乐旋律的契合,创造出情感共鸣并引发观众深层次的思考与体验。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音乐与舞蹈的简单同步,更是在艺术表达的层面上相互启发与补充,使作品呈现出更加综合与深刻的艺术表达。

最后,科技与现代舞蹈的结合使得舞蹈艺术能够突破物理与视觉的限制。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式技术的应用,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舞蹈作品中,与舞者们进行互动与对话。

这种科技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拓展了观众与舞蹈之间的互动与体验空间。

综上所述,现代舞蹈艺术通过与视觉艺术、音乐及科技的跨界合作,不断创新与发展。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与艺术内涵,也拓展了观众对艺术体验的认知与感受,使得现代舞蹈艺术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在当代艺术的舞台上,现代舞蹈艺术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精神,不断突破传统界限,探索着新的表现形式和跨界合作的可能性。

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舞蹈本身的技巧和表现力上,更在于它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融合与对话。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之一是多媒体舞蹈。

这种形式将舞蹈与音乐、视觉艺术、甚至数字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听体验。

通过投影、灯光和声音的巧妙运用,舞者的身体动作与视觉元素相互呼应,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一些现代舞蹈作品通过与视觉艺术家的合作,将舞者的动作转化为动态的视觉效果,使得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跨界合作则是现代舞蹈艺术创新的另一大趋势。

舞蹈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舞蹈领域,而是与音乐家、画家、雕塑家、甚至科学家进行合作,共同探索艺术的新境界。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手法,也为舞蹈艺术带来了新的灵感和视角。

例如,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节奏和旋律,与绘画和雕塑的结合则可以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效果。

此外,现代舞蹈艺术还积极拥抱科技,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拓宽了舞蹈艺术的表现空间,也为舞蹈艺术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这些创新形式,现代舞蹈艺术正在不断地挑战和刷新人们对舞蹈的认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和跨界合作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舞蹈艺术家们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合作,将各自的文化元素融入舞蹈创作中,使得舞蹈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种跨文化的合作不仅有助于舞蹈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也为全球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和包容的艺术体验。

总之,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和跨界合作是其不断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动力。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现代舞蹈艺术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艺术享受。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共12页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共12页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1.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舞蹈艺术中国传统舞蹈,纵向上经过几千年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演变,横向上承续了中国各大民族文化的浸染与更迭,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东方艺术神韵和审美趣旨的舞蹈表演形式。

当代中国传统舞蹈,也称“中国舞”,是根据遗留的史料和民间肢体语汇活态传承上进行整理、提炼、加工而来的,分为“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两大类别,形成了当代中国传统舞蹈的基本主体。

无论是宫廷乐舞、宗教祭祀类巫舞,还是民间跳丧、农乐等节庆仪式类舞蹈,中国传统舞蹈表演都蕴含着博大深远的东方审美基因,积淀了中华文化的底蕴。

传统舞蹈表演形式通常具有以下三大特性:第一,不可复制性:每场舞蹈表演都有演员的二度创作和内在创新与调整,因此没有任何一场舞蹈表演是同一的;第二,抒情性:不同于有语言和文字传达的艺术,传统舞蹈表演基于其基本语汇――人的肢体,通常具有-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特性;第三,成本弊病性:传统舞蹈完全依赖于舞者的现场表演,养成周期长且无法依赖高科技手段以提高生产效率,即具有鲍莫尔所提出的成本弊病。

然而,在互联网+盛行、新媒体技术主导的科技时代下,小众化的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和传播举步维艰。

新媒体“互动舞蹈”作为传统艺术的美学理念与高新技术的创新力量协同催化下的时代产物,拉近了舞蹈艺术与观众的审美距离,成为高雅艺术通俗化、传统艺术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互动舞蹈”的问世使得传统舞蹈表演的这三大特性在新媒体技术下得到了厘革。

2.新媒体技术下的舞蹈表演艺术2.1“互动舞蹈”的特点新媒体舞蹈的诞生,从依托影视媒介的二维影像舞蹈(Video Dance)逐步发展形成一种新的舞蹈形式――融合光电声效多感官体验的互动舞蹈(interactivedance)。

活跃于舞台上的“互动舞蹈”,也称“交互舞蹈”,是当今“新媒体舞蹈”范畴内表演领域的前沿分支;通常是借助LED 大屏、投影幕布等介质,运用特效制作、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传感装置、体感探测、3D映射等技术手段,在人机互动配合中生发出的新形态舞蹈品种。

新媒体与高校舞蹈教学融合研究

新媒体与高校舞蹈教学融合研究

新媒体与高校舞蹈教学融合研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传统舞蹈教学方式面临着挑战和改变。

如何结合新媒体技术,创新舞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成为了高校舞蹈教学领域急需研究的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与高校舞蹈教学融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融合现状1.新媒体技术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趋势。

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学习舞蹈知识,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丰富的图像、视频、音频等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高校舞蹈教学的挑战和机遇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在于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新的教学要求。

教师还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为高校舞蹈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二、问题分析尽管新媒体技术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诸多好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教师素质不足部分高校舞蹈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导致无法很好地将新媒体技术与舞蹈教学相结合,影响教学效果。

一些老师对于新媒体技术抱有排斥心理,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新媒体技术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2.学生学习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同,部分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够熟练,导致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一些学生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依赖过度,无法在没有新媒体技术的情况下进行舞蹈学习,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3.教学资源不足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新媒体技术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于悠悠
【期刊名称】《演艺科技》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以舞蹈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跨界融合为语境,将新媒体技术下的“互动舞蹈”作为切入点,厘清传统舞蹈科技融合的方式、优势、短板及发展趋向,旨在有助于引导传统舞蹈艺术的创新和传播。

【总页数】6页(P59-64)
【作者】于悠悠
【作者单位】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北京 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媒体舞蹈背景下中国传统舞蹈的海外传播 [J], 庄园
2.新媒体舞蹈背景下中国传统舞蹈的海外传播 [J], 庄园
3.新媒体技术在民族舞蹈中的应用——评《新媒体舞蹈概论》 [J], 张婧
4.新媒体技术在民族舞蹈中的应用——评《新媒体舞蹈概论》 [J], 张婧
5.新媒体舞蹈教学技术应用与教学理论探究——评《新媒体舞蹈概论》 [J], 宋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杂志精选依托新媒体传统舞蹈艺术再现新活力

杂志精选依托新媒体传统舞蹈艺术再现新活力

杂志精选依托新媒体传统舞蹈艺术再现新活力导语:新媒体技术在舞蹈演出中的初探由国外创意舞团率先兴起,他们作为新媒体舞蹈的创客先锋,大多选择现代舞、芭蕾或流行舞的语汇进行创意再造,外国舞蹈艺术潮流对中国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的挤压,更使得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屡屡遇冷。

大众对于国外舞蹈艺术高涨的热情,一方面诚然凸显了“趋洋、趋新”的评判失度,却也提示需要对中国传统舞蹈艺术“曲高和寡”际遇的思忖。

此时,在新媒体技术包装下的一批传统中国舞将小众化的民族民间舞、深奥难懂的古典舞,以全新的面貌、多元的手段、震撼的观演视效果带入大众视野,实现科技对传统舞蹈的艺术再造。

1新媒体对传统舞蹈艺术的作品再造首先,新媒体技术手段对传统舞蹈剧目起到辅助叙事转场、营造意境氛围、拓展空间层次的作用。

北京电视台2015年元宵晚会的新媒体中国舞《青花瓷上的鱼》,便利用大屏投影出一块垂立着的器形圆润、釉色雅兰的青花瓷盘,舞者在屏前的舞动,宛若青花瓷缸中的鱼儿,新媒体对场景的构划使得舞蹈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互动舞蹈《青花瓷上的鱼》其次,新媒体对传统舞蹈作品起到点缀衬托、情境交融的作用。

央视春晚民族舞《雀之恋》是“互动舞蹈”的经典代表。

精致的舞美包装、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屏运用,为舞蹈营造出恍如隔世的深幽丛林之境,结尾处画面配合舞者肢体动作完成了孔雀开屏的点睛之笔,天衣无缝的人屏互动给观众带来言不尽意的惊叹。

又如互动古典舞《水墨舞韵》,随着大屏画卷徐徐展开,一幅泼墨国画跃然屏上,大屏横分为二的设计给舞者留出纵向舞台剖面正面视觉却丝毫不受影响,一朵水墨莲从花苞始然绽放,舞者在此处伫足,仿佛踩在莲花花蕊中起舞,手中扇子挥舞时,背景水波仿佛因其漾起层层涟漪。

屏幕上的视觉制作与舞者动作吻合而贴切,舞者如同行走在水墨画间,用肢体化作这幅巨作的每个笔触,达到人景交融的震撼视觉享受。

互动舞蹈《雀之恋》再者,新媒体技术打破传统舞蹈表演形式的限制,为古典、民族舞蹈语汇的现代化编演提供无限可能。

舞蹈与新媒体融合方案

舞蹈与新媒体融合方案

舞蹈与新媒体融合方案
舞蹈与新媒体融合方案:
1.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舞蹈演绎于虚拟现实环境中,观众可以通过戴上VR眼镜来亲身体验舞者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2. 与投影技术结合:利用投影技术将舞者的形象投射到舞台上或其他物体上,创造出动态的舞蹈效果,与其他视觉元素相互融合。

3. 利用传感器技术:将传感器安装在舞者的身上,通过捕捉身体动作来实时反馈给电脑系统,实现舞蹈与动画、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实时融合。

4. 制作舞蹈短片:借助影视制作技术,将舞蹈编排成具有故事情节的短片,在摄影棚或现实环境中拍摄,并利用后期特效技术增强视觉效果。

5. 在舞台上添加互动元素:将触摸屏、感应器等互动设备安装在舞台上,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声音或其他方式与舞者进行互动,达到参与感和沉浸感。

6. 制作互动舞蹈游戏:结合舞蹈教学和游戏设计,开发出互动舞蹈游戏软件,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游戏机等设备与舞蹈进行互动,提高参与度和娱乐性。

7. 创作数字舞蹈作品:将舞者的动作与数字图形结合,通过计
算机生成的视觉效果展现出抽象、梦幻的舞蹈作品,创造出与传统舞蹈不同的视觉冲击力。

8. 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舞蹈表演直播: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直播功能将舞蹈表演实时传输给观众,实现远程观看和参与。

通过以上的舞蹈与新媒体融合方案,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舞蹈体验,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和创新性,同时扩大舞蹈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形式和跨界合作展现出其独特魅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的加深,舞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和表现方式,而是融合了多元的艺术元素和跨学科的合作关系。

首先,现代舞蹈通过技术的应用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舞者们利用投影映射、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传感器装置,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舞台效果和互动体验。

例如,舞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漂浮,与数字化的影像互动,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舞蹈的魔幻和超现实主义。

其次,现代舞蹈艺术在跨界合作方面更是愈发频繁与深入。

舞者、编舞家、音乐家、视觉艺术家以及科技工程师之间的合作,不仅丰富了舞蹈作品的多样性,也拓展了艺术创作的边界。

例如,一些现代舞蹈作品融入了实时生成的音乐和视觉效果,使得表演更加生动和具有互动性。

跨界合作不仅仅是在技术上的结合,更是在理念与审美上的碰撞与交流,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最后,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也反映了对社会、政治和环境议题的关注。

许多舞者和编舞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对于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使舞蹈不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对世界深刻思考的表达方式。

例如,一些作品可能探讨身份认同、气候变化或社会公正等议题,通过舞蹈的语言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也拓展了舞蹈艺术的边界和影响力。

随着技术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融合多元元素、探索前沿话题的现代舞蹈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艺术体验。

舞蹈在新媒体时代的跨界发展

舞蹈在新媒体时代的跨界发展
展 之 必然性 、 重要 性 。 并 且也 必将 全 方位 改 变
舞 蹈教 学理 念和 教 育模 式 。
关 键词 :新媒 体 舞 蹈 跨 界 传播
但这远非是原始艺术} 向 全部 。因为缺乏记录 和传播的媒介 ,许多艺术技艺因为仅保留于 先辈的记忆之 中而随着死亡消失 。即使一代

又一代的 口传心授 ,也只能保留下来极少的 麦克卢汉 曾说过 : “ 无论是科 学领 域还 部分 。 人类的需求推动着技术的发展 。 随着 是人文领域 ,凡是把 自己行动和当代新知识 文字、 印刷 、 录音 , 一个个新技术的发明 , 备门 的含义把握好的人, 都是艺术家 。 艺术家是具 艺 术也 逐 一找 到 了合 适 的记 录方 式和 传播 途 有整体意识的人。” 正如其所言 , 艺术的发展 径 。 艺术生态被技术的革新彻底改变 。 影像技 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而社会发展的动力 术的诞生使舞蹈的再次呈现成为可能。早期 是生产力技术 ,因此现代技术的进步必然会 舞 蹈影 像 的核 心 作用 是记 录 功能 ,作 为 第一 代舞蹈影像 ,影像中的舞蹈就是借助影像技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的艺术创新浪潮 。新 术来完整复制舞蹈作品 ,从而对舞蹈作品进
间 内 的 人 像 互 动 . 以 及 数 字 化 时 代 的 舞 蹈 传
新媒体技术的舞蹈表演艺术和以新媒体为载 体的舞蹈传播方式 。
镜 头 里的 舞蹈 影像
史前时代 , 人类的艺术活动便产生了 , 但
其艺术活动基本上随着原始人个体的死亡而 播 三 个方 面 .论证 了新媒 体技 术 介入 舞 蹈发 消失 , 留存至今 的只有洞穴壁画和墓葬陶器。
而生 。
可以在不同的场景 中会重复很多遍 ,因为不 “ 为镜头而舞 ” 的影像创作意识要求编 同场景所带来的画面感是不一样的 ,场景差 舞家将计算机 、 调制解调器 、 监视器和录像带 异越大 , 视觉冲击力也越强。 等都纳入到 自己的创作团队中,它们不仅仅 影像技术的参与 ,使得新媒体舞蹈通过 “ 时空力” 的超现实重组 , 不仅在意念上越走 是创作工具 , 更是创作本身。这就意味着舞蹈 影像的编导和舞者不再按传统舞蹈 的惯性和 越远 ,同时也体现 了舞蹈艺术家和技术工程 某种单一的线性模式进行创作和表演 ,而它 师更为紧密 的合作 , 以及对高新科技} 向 敏感。 的画面也不再是按照舞蹈录影的方式去单纯 标新立异是现代艺术的特质 ,舞蹈影像的发 实况录制 。 “ 为镜头而舞 ” 的创作意识要求 , 展正是依附于大胆的创新意识以及惊人的想 作品必须在 时间、 空间、 力度、 关系、 对比和流 象力来实现。 这样的改变影响了舞蹈艺术 , 创 畅度等方面按照创作 的意图和表现 的主 旨进 造了一个又一个视觉奇迹。 行全新的组合 。整个创作过程是借助于计算 机的结合 ,着 眼于通过录像技术呈现舞蹈的

多媒体与舞蹈艺术的创作融合

多媒体与舞蹈艺术的创作融合

多媒体与舞蹈艺术的创作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与舞蹈艺术的创作融合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趋势。

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舞蹈的表现方式,更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本文将探讨多媒体与舞蹈艺术的融合形式以及其带来的艺术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丰富了表演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元素。

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舞蹈演员可以与投影成为一体,实现在舞台上的即时互动。

投影背景的图像可以随着舞蹈动作的变化而改变,与舞者形成有机的呼应。

通过这种方式,舞蹈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观众可以感受到更加丰富的艺术效果。

其次,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舞蹈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元素。

例如,投影背景可以呈现各种不同的场景和氛围,使舞蹈作品更具戏剧性。

音乐和声音的使用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得到强化,使整个舞蹈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张力。

除此之外,灯光技术的运用以及服装和道具的搭配也能够利用多媒体进行相互补充,使舞台效果更加出众。

二、多媒体与舞蹈艺术的创作融合效果多媒体与舞蹈艺术的创作融合可以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享受。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丰富舞蹈的空间感。

通过投影背景的变化和舞台灯光的调控,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立体感和景深效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这种空间感的增强,凸显了舞蹈艺术所特有的魅力,使观众更加沉浸在舞蹈的氛围之中。

其次,多媒体与舞蹈艺术的融合还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达。

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来传递情感。

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立体、直观。

通过背景图像的变化和音乐的配合,能够更加精确地表达舞蹈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舞者的情感内核。

最后,多媒体与舞蹈艺术的创作融合给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观看体验。

传统的舞台演出往往只有舞者的身影和音乐的伴奏,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视听效果。

传统舞蹈教学与现代舞蹈教学的融合-舞蹈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传统舞蹈教学与现代舞蹈教学的融合-舞蹈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传统舞蹈教学与现代舞蹈教学的融合-舞蹈教学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传统舞蹈教学与现代舞蹈教学的融合对教学的启示(一)传承与变异传统舞蹈教学内涵丰富,教学方式独特。

在过去的舞蹈教学模式中,那些几乎苛刻的要求让许多学生叫苦连天。

不少学生由于经不住严酷的训练,最终放弃了舞蹈学习。

如何在艰苦的舞蹈训练中让学生能够苦得有价值,这是舞蹈教学应该探究的地方。

现代舞蹈舞蹈动作的模仿再现,强调学生应该关注舞蹈者的内心感受与主观情感以及舞蹈作品中蕴含着的思想情感。

传统舞蹈教学注重动作的固定训练,现代舞蹈教学强调舞者有情感的肢体表达。

二者相结合,才是科学的舞蹈教学方法。

(二)互动与创新1.教学意识的创新。

教师要有创新舞蹈教学的意识,从时代的发展需要入手,引导学生用真实的情感去感受舞蹈。

这是传统舞蹈教学与现代舞蹈教学都应该提倡的。

2.内容及方式的创新。

教学内容上要通过整套的舞蹈训练,如现代舞基训、现代舞编舞技法、现代舞剧目排练,提高学生的肢体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方法不应墨守成规,而应灵活多样,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如和谐教学法、情境熏陶法、“罗杰斯”法、自学辅导法、合作教学法等。

从而使舞蹈教学更具有艺术性与情感性。

(三)创建“232”课堂教学质量考评体系“232”课堂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课堂教学质量考评网络;课堂教学质量考评标准;课堂教学质量考评的组织与运行;课堂教学质量考评结果的综合分析与处理。

第一个“2”指的是随机考评与集中考评这两种考评方式。

随机考评一般就是考评委员会在课前随机抽取,当场听课。

而集中考评是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测评。

一般来说,每年组织一次集中测评。

“3”指的是院级考评、系级考评与学生测评等三个考评渠道。

不同的测评渠道侧重点不同,把考核结果汇总起来,最终得出考核成绩。

因此在考核的时候是把这三种测评渠道结合起来,才能客观、公正地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充分调动师生的舞蹈积极性。

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与当代现代舞的融合与发展

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与当代现代舞的融合与发展

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与当代现代舞的融合与发展舞蹈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舞蹈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当代现代舞的兴起给传统舞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与当代现代舞的融合与发展,以及这种融合对于舞蹈艺术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传统舞蹈与当代现代舞的融合是一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然而,传统舞蹈在表现形式上相对较为古板,难以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

而当代现代舞以其自由灵活的舞蹈语言和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更能够引起现代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因此,将传统舞蹈与当代现代舞进行融合,可以使传统舞蹈艺术焕发新的活力,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其次,传统舞蹈与当代现代舞的融合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和探索。

传统舞蹈的形式和表达方式相对固定,而当代现代舞则更加注重舞蹈创新和个性表达。

将两者进行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具个性和创新性的舞蹈作品。

例如,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舞的舞蹈元素和技巧,可以使舞蹈更具层次感和现代感。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形式和内涵,也为舞蹈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再次,传统舞蹈与当代现代舞的融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舞蹈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文化冲击,传统舞蹈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传承困境。

通过与当代现代舞的融合,可以使传统舞蹈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并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同时,当代现代舞也可以从传统舞蹈中汲取灵感和元素,丰富自身的艺术表达。

这种融合和发展对于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传统舞蹈与当代现代舞的融合是一种艺术的对话和交流。

传统舞蹈和当代现代舞各自代表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通过融合,可以使两种舞蹈形式相互借鉴和交流,促进艺术的多元发展。

传统舞蹈可以从当代现代舞中吸取新的艺术元素和表达方式,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观赏性。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在当代文化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跨界合作。

传统的舞蹈形式逐渐融入了现代科技、音乐和视觉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和深度化的表现形式。

首先,现代舞蹈通过科技的应用实现了艺术形式的革新。

舞者们利用投影映射、虚拟现实和实时数据处理等技术,将舞台变成了一个多维的艺术空间。

例如,舞者可以借助投影背景创造出虚拟景观,与之互动,从而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视觉体验。

这种技术的引入不仅拓展了舞蹈表现的可能性,还使得舞蹈作品更具前卫性和现代感。

其次,跨界合作成为现代舞蹈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舞者们与音乐家、视觉艺术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合作越来越频繁,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舞蹈作品。

例如,舞者与电子音乐创作者合作,将舞蹈动作与现场创作的音乐融合,打破了传统舞蹈和音乐之间的界限,创造出富有现代感和实验性的作品。

类似地,舞者与视觉艺术家的跨界合作,将舞蹈和视觉影像结合,使观众在观看舞蹈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视觉艺术带来的冲击和感官刺激。

总的来说,现代舞蹈艺术通过科技的创新应用和跨界合作的推动,不断拓展着艺术的边界,为观众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和深度感染力的艺术体验。

这种创新形式和合作模式不仅丰富了舞蹈艺术本身,也为当代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风格的交流与融合舞蹈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文化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发展和传承。

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形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魅力。

本文将讨论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的风格交流与融合。

一、传统舞蹈的特点和风格传统舞蹈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舞蹈形式,通常承载着一个民族或地域的文化和历史。

传统舞蹈着重于对特定场景、故事或事件的表达,通过舞者们的动作、节奏和音乐来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

传统舞蹈通常贴近人们的生活,以自然和朴实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舞者们以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舞步展示自己的技巧和灵感,舞蹈动作注重手臂和腿部的协调配合,以及面部表情的细腻表达。

二、现代舞蹈的特点和风格现代舞蹈是一种以自由、创新和个性化为特点的舞蹈形式。

相比传统舞蹈,现代舞蹈更加强调对内心情感和理念的表达,舞者们通过独特的舞步、身体语言和舞台效果来展示他们自己的艺术思考。

现代舞蹈舞者具有更大的表现自由度,他们可以通过舞蹈来表达对社会状况、人类经验和个人情感的思考。

现代舞蹈作为一种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舞蹈形式,注重舞者个体之间或者舞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和沟通。

三、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的交流与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逐渐增多。

在这种交流与融合中,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相互借鉴和影响,创造出了一些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舞蹈作品。

首先,传统舞蹈可以通过现代舞蹈的手法和表现形式得到新的诠释。

舞者们可以利用现代舞蹈的动作和编排方式,来展示传统舞蹈的魅力和内涵。

同时,现代舞蹈的音乐和灯光效果也可以为传统舞蹈注入新的艺术元素。

其次,现代舞蹈可以从传统舞蹈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创造出新的舞蹈风格。

传统舞蹈中独特的舞步和身体语言可以成为现代舞蹈的创作灵感,使现代舞蹈更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韵味。

最后,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可以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

舞者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切磋,探索新的舞蹈表达方式和艺术思想,为观众呈现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舞蹈作品。

媒介融合下从“电视舞蹈”到“新媒体舞蹈”探析

媒介融合下从“电视舞蹈”到“新媒体舞蹈”探析

媒介融合下从“电视舞蹈”到“新媒体舞蹈”探析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电视舞蹈”时代。

电视作为传统的媒体形式,对舞蹈的传播和表现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早期的电视舞蹈节目多为录制的舞蹈表演,靠摄像机的镜头来呈现舞者的舞姿。

这种呈现方式虽然可以将舞蹈表演搬上荧屏,但却缺乏现场观看舞蹈的真实感受。

观众只能通过电视屏幕来感受舞蹈的魅力,无法深入到舞蹈的细节和情感内核。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的新媒体逐渐崛起,为舞蹈的创作和表现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从“电视舞蹈”到“新媒体舞蹈”的转变,是一个从单一传播向多元互动的过程。

新媒体的特点在于多媒体、互动性和共创性。

在“新媒体舞蹈”的舞蹈作品中,通过传统的视频拍摄与编辑,再通过线上平台的传播与互动,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并且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和舞者进行交流。

这样一来,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在新媒体时代,舞蹈创作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来表达他们的创意,无论是通过舞蹈视频的拍摄、音乐的配合、画面的特效,还是通过社交平台的传播。

这些多媒体手段使得舞蹈作品在视听上能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

而且,新媒体还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参与到舞蹈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使得舞蹈不再是一个单向的呈现,而是变成了一个共同创造的过程。

新媒体舞蹈的发展也大大拓展了舞蹈作品的传播范围。

以前,舞蹈作品的传播依赖于电视台、舞蹈团等传统媒体渠道,门槛高、局限性大。

而现在,舞蹈作品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地。

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舞蹈作品的传播,也为舞蹈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表现机会。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内容质量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舞蹈作品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其中也充斥着大量的低质量作品,甚至一些低俗、低水平的内容。

这对于舞蹈界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警醒。

其次是创作的原创性和版权保护问题。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和跨界合作的浪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舞者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舞台表演,而是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其创作领域和表现形式。

首先,现代舞蹈艺术通过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舞者们提供了全新的表演空间和互动体验。

舞蹈可以在数字环境中进行,观众可以通过头戴式显示器沉浸式地参与到舞蹈中。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拓展了舞蹈作品的视觉效果,还为舞者提供了探索身体动态和空间关系的新方式。

其次,现代舞蹈艺术与音乐、视觉艺术和科技的跨界合作日益频繁。

舞者与音乐家、视觉艺术家和科技创新者共同合作,共同探索跨界艺术的可能性。

例如,舞蹈作品可以与实时生成的音乐结合,或者与视觉艺术装置交互,创造出更加丰富和多维的艺术体验。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还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最后,现代舞蹈艺术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影响下展现出了多样性和包容性。

舞者们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传统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融合多种元素的作品。

这种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不仅丰富了舞蹈的形式和风格,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总之,现代舞蹈艺术正通过创新形式和跨界合作展现出其无限的可能性。

技术的发展、跨界合作的深化以及文化交流的丰富,共同推动着舞蹈艺术走向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未来。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

在当今这个充满创意与变革的时代,现代舞蹈艺术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

舞蹈,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跨界合作成为了现代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之一就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为舞蹈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舞者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舞台,而是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自由舞动,与观众进行互动。

这种创新形式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其次,现代舞蹈艺术的跨界合作也体现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上。

例如,现代舞蹈与戏剧、音乐、视觉艺术等多种形式的融合,使得舞蹈作品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拓宽了舞蹈艺术的表现空间,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艺术享受。

此外,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还体现在对传统舞蹈形式的重新诠释和创新。

许多舞蹈艺术家通过对传统舞蹈元素的解构和重组,创造出了全新的舞蹈语言和表现形式。

这种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舞蹈的精髓,也为现代舞蹈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并非一帆风顺。

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舞蹈艺术家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保持舞蹈艺术本质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创新和跨界合作,成为了舞蹈艺术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需要艺术家们具备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和探索,不断突破自我,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反馈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观众的喜好和需求,往往能够为舞蹈艺术家们提供灵感和动力。

因此,舞蹈艺术家们需要与观众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创作出更加贴近人心的作品。

总的来说,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形式与跨界合作,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科技的推动下,舞蹈艺术正逐渐摆脱传统的束缚,向着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方向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舞蹈艺术将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

在这个充满创意与变革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期待现代舞蹈艺术的更多精彩表现,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无限惊喜和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摘要]以舞蹈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跨界融合为语境,将新媒体技术下的“互动舞蹈”作为切入点,厘清传统舞蹈科技融合的方式、优势、短板及发展趋向,旨在有助于引导传统舞蹈艺术的创新和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交互性;互动舞蹈;传统舞蹈;中国舞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4.0131.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舞蹈艺术中国传统舞蹈,纵向上经过几千年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演变,横向上承续了中国各大民族文化的浸染与更迭,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东方艺术神韵和审美趣旨的舞蹈表演形式。

当代中国传统舞蹈,也称“中国舞”,是根据遗留的史料和民间肢体语汇活态传承上进行整理、提炼、加工而来的,分为“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两大类别,形成了当代中国传统舞蹈的基本主体。

无论是宫廷乐舞、宗教祭祀类巫舞,还是民间跳丧、农乐等节庆仪式类舞蹈,中国传统舞蹈表演都蕴含着博大深远的东方审美基因,积淀了中华文化的底蕴。

传统舞蹈表演形式通常具有以下三大特性:第一,不可复制性:每场舞蹈表演都有演员的二度创作和内在创新与调整,因此没有任何一场舞蹈表演是同一的;第二,抒情性:不同于有语言和文字传达的艺术,传统舞蹈表演基于其基本语汇――人的肢体,通常具有-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特性;第三,成本弊病性:传统舞蹈完全依赖于舞者的现场表演,养成周期长且无法依赖高科技手段以提高生产效率,即具有鲍莫尔所提出的成本弊病。

然而,在互联网+盛行、新媒体技术主导的科技时代下,小众化的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和传播举步维艰。

新媒体“互动舞蹈”作为传统艺术的美学理念与高新技术的创新力量协同催化下的时代产物,拉近了舞蹈艺术与观众的审美距离,成为高雅艺术通俗化、传统艺术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互动舞蹈”的问世使得传统舞蹈表演的这三大特性在新媒体技术下得到了厘革。

2.新媒体技术下的舞蹈表演艺术2.1“互动舞蹈”的特点新媒体舞蹈的诞生,从依托影视媒介的二维影像舞蹈(Video Dance)逐步发展形成一种新的舞蹈形式――融合光电声效多感官体验的互动舞蹈(interactivedance)。

活跃于舞台上的“互动舞蹈”,也称“交互舞蹈”,是当今“新媒体舞蹈”范畴内表演领域的前沿分支;通常是借助LED大屏、投影幕布等介质,运用特效制作、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传感装置、体感探测、3D映射等技术手段,在人机互动配合中生发出的新形态舞蹈品种。

“互动舞蹈”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寻找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点,滋养出其独特的审美范式。

2.1.1交互性交互性是“互动舞蹈”最鲜明的特点。

由于肢体语言无声的符号属性,使得人们常常对舞蹈表演有单向输出的艺术定性。

然而,数字化影像的渗入使得舞蹈可以充分与背景、故事、情境、观众对话交流,无论是演员与影像的贴合式交互,还是利用传感装置的实时交互,其丰富的互动功效都是对舞蹈语汇的解构、重组和再开发。

2.1.2虚拟化舞蹈艺术追求情景交融的境界。

传统舞蹈的意境勾画多采用实景舞美道具,从最初背景幕布的手绘到近来仿真实景装置的搭建,舞蹈的舞美设计日趋逼真、震撼。

新媒体互动舞蹈的舞美亮点便是将实景道具转化为虚拟舞台空间和表演世界,让演员和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2.1.3多元化在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信息交流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传统艺术形式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也不得不面临多元化尝试与转型。

新媒体与舞蹈的联姻是良好的方向,在保留舞蹈本体性的同时,恰当、适合地融入新兴科技、导入新意元素、融入新手段,创出新语汇,玩出新形式,舞出新慨念,演出新主张。

2.2“互动舞蹈”的发展现状20世纪60年代,西方舞蹈艺术开始逐步追求身体的回归和自我意识的传达,单一的肢体语汇已经不足以满足情感宣泄和意境营造,于是人们开始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探索和挖掘数字化视觉信息与舞蹈表演之间的各种适配性,“互动舞蹈”由此孕育而生。

在现代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先锋艺术家们纷纷投身于“互动舞蹈”的尝鲜和创编中,创意舞蹈作品雨后春笋般涌现。

中国新媒体舞蹈起步尚晚,LED大屏的广泛运用促进了国内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

在数字化影像的支撑下,多年的央视春晚打造了叹为观止的视觉呈现,从多媒体舞美烘托的舞蹈《蝶恋花》到人屏互动舞蹈《除夕的传说》,再到全息幻影成像歌舞《蜀绣》,近两年国内“互动舞蹈”势如破竹,层见叠出,也为传统中国舞蹈的现代化复兴打开了一条通路。

2.3“互动舞蹈”的类别与设备技术应用“互动舞蹈”按互动的实时性可分非实时互动舞蹈和实时互动舞蹈。

非实时互动通常将事先录制好的与舞蹈内容相关的视频投放在LED大屏、投影幕布等介质上,舞者现场的动作与视频内容相呼应,形成影像舞蹈效果的“互动”。

实时互动舞蹈通常利用传感装置实时捕捉舞者的肢体动作和位置,再将捕捉到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输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呈现在不同的介质上。

由于两种互动各有利弊,作品在交互内容、演员表演方式和视觉呈现形态也大相径庭。

互动舞蹈应用不同设备技术,呈现不同的表演及视觉艺术效果。

(1)非实时交互舞蹈――LED屏幕的运用LED因其发光亮度强、色彩丰富的优势,大量取代了舞台实体布景,常用作舞蹈交互背景。

LED大屏在舞蹈中的最初作用是意境烘托,根据舞蹈的灯光设计、表演意境和音乐节奏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视觉素材作为浅层相关联的背景,在大屏上播放,如几何图形、绚烂光影、星空隧道等“背景素材”。

近些年来,“互动舞蹈”中多采用事先设计制作好的与舞蹈语汇相关的动画影像来实现非实时的交互视觉体现。

(2)非实时交互舞蹈――投影幕布的运用非实时交互舞蹈也常以投影幕布为播放介质。

它的运用和革新对新媒体舞蹈的创演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由于部分幕布具有可透视性,舞蹈与影像互动浑然一体,舞蹈表演空间与影像虚拟空间相结合,给观众以幻境视效的强烈感官刺激。

利用投影作为介质的非实时“互动舞蹈”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二维投影,即幕布上的影像以二维平面效果呈现。

此类舞蹈表演中,投影幕布担当着LED背景屏的作用,但较LED的优势是正投光源散射在幕布的同时,可以充当演员的面光,照亮演员的面部、肢体,而LED自身超高的亮度常会使舞蹈演员成为剪影。

艺印象PR制作的《光耀未来》便是二维互动投影舞蹈的经典作品,几近透明的幕布悬挂于台口,舞者在其后表演,随着音乐响起,舞者手臂在空中轻轻划过留下弧线印迹,粒子特效的光影也随之出现在幕布上,宛如舞者手经之处带来的奇幻光线,影像下方燃起蓝幽幽的火焰,投影幕布的透视功效在此凸显,舞者在幕布后成像灯的光晕下,仿佛在火焰中跳跃、在光圈中翻转,整个作品人与幕,舞与景达到和谐交融。

第二类是立体投影,如果说二维投影是幕布上的扁平化呈现,那么立体投影就是空间里的三维映射。

由于人眼所观察的事物都不是平面图像,而是有景深的立体三维,因此这类投影模拟人观看物体时视网膜成像的视觉差,利用正投、背投、地投(顶端投射)等方式,使大众从观演视角看到有三维空间感的画面。

新媒体舞蹈诗《极境》中为了更逼真地营造南极冰山崩塌现场,便利用墙幕投影的技术,勾勒出一个逼真立体的舞蹈交互环境,试图带给人们至纯、至美、至乐、至真、至险之极境。

立体三维投影的影像制作需要考虑到人眼透视角度的变形,所生成的立体图像必须毫无人造痕迹,以免视觉差破坏立体交互的真实感,因此这类互动舞蹈的可视性、真实性更强。

第三类是3D全息投影,作为非实时交互的投影最高技术运用,全息投影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三维影像的多媒体技术。

全息投影通过全息幻象膜等透明介质作为光的反射媒介,在空中形成真假难辨的幻象,实现影像与舞者的高度结合,营造出一种亦幻亦真的意境。

全息“互动舞蹈”是对舞台虚拟现实的再突破,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对舞者动作影像进行动作捕捉和采集处理,便能在舞台上实现虚实人物共舞。

2015年,央视春晚中的全息互动歌舞《蜀绣》便使用45。

斜拉膜的成像方式,呈现出三假一真四个一模一样的舞者,根据事先精确排演的动作、出场位置和时间点,让观众惊奇地迷失在全息幻影的世界中。

全息“互动舞蹈”打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阻隔,在现有舞台上又虚化出全新的“平行空间”,使人们在舞蹈交互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所带来的快感。

(3)实时互动舞蹈――传感装置的运用实时类互动舞蹈不同于以上,它是运用光学、惯性等目标追踪装置,对舞者肢体进行实时动态感应,再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视觉系统识别和处理,根据不同动作信号源的反馈,同步投影预设的影像变化,实现舞者肢体与影像的实时传感交互,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舞蹈。

无论是光学传感还是惯性传感装置的身体追踪技术都将“互动舞蹈”的交互性、及时性演绎到极致。

(4)其他设备的综合运用交互舞蹈亦可与各类舞美装置、舞台特效、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舞蹈、投影、传感、特效、光、电、声、乐、水幕多元耦合的综合性舞台表演,钩织成一种新的极具张力和表现力的跨界艺术语言。

法国Adrien M&Claire B舞蹈团的作品《Le mouvement de1,air》中运用全息、传感、威亚、机器人等技术营造出悬浮舞蹈的奇景。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逐渐从体验、游戏领域转向表演范畴,VR全景舞蹈表演指日可待。

3.依托新媒体的传统舞蹈艺术再造新媒体技术在舞蹈演出中的初探由国外创意舞团率先兴起,他们作为新媒体舞蹈的创客先锋,大多选择现代舞、邑蕾或流行舞的语汇进行创意再造,外国舞蹈艺术潮流对中国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的挤压,更使得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屡屡遇冷。

大众对于国外舞蹈艺术高涨的热情,一方面诚然凸显了“趋洋、趋新”的评判失度,却也提示需要对中国传统舞蹈艺术“曲高和寡”际遇的思忖。

此时,在新媒体技术包装下的一批传统中国舞将小众化的民族民间舞、深奥难懂的古典舞,以全新的面貌、多元的手段、震撼的观演视效果带人大众视野,实现科技对传统舞蹈的艺术再造。

3.1新媒体对传统舞蹈艺术的作品再造首先,新媒体技术手段对传统舞蹈剧目起到辅助叙事转场、营造意境氛围、拓展空间层次的作用。

北京电视台2015年元宵晚会的新媒体中国舞《青花瓷上的鱼》,便利用大屏投影出一块垂立着的器形圆润、釉色雅兰的青花瓷盘,舞者在屏前的舞动,宛若青花瓷缸中的鱼儿,新媒体对场景的构划使得舞蹈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其次,新媒体对传统舞蹈作品起到点缀衬托、情境交融的作用。

央视春晚民族舞《雀之恋》是“互动舞蹈”的经典代表。

精致的舞美包装、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屏运用,为舞蹈营造出恍如隔世的深幽丛林之境,结尾处画面配合舞者肢体动作完成了孔雀开屏的点睛之笔,天衣无缝的人屏互动给观众带来言不尽意的惊叹。

又如互动古典舞《水墨舞韵》,随着大屏画卷徐徐展开,一幅泼墨国画跃然屏上,大屏横分为二的设计给舞者留出纵向舞台剖面正面视觉却丝毫不受影响,一朵水墨莲从花苞始然绽放,舞者在此处伫足,仿佛踩在莲花花蕊中起舞,手中扇子挥舞时,背景水波仿佛因其漾起层层涟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