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研讨会及与中日酒文化的交流
中日酒文化的比较与研究
中日酒文化的比较与研究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酒文化无论在哪个国家的风俗中都占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中国和日本也不例外,两国只有一水之隔,所以从古代开始就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在各方面有相似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
其中酒文化也出自同一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农业文明和曲酒酿造技术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文化及酒业的发展。
中日两国的酒文化历史、酒俗、饮酒态度和酒德酒礼都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差别中寻求融合,在融合中保存差别,共同创建适合于本国国情和世界酒文化发展方向的新型酒文化。
一、酒文化的起源1、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国,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
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关于酒历史,人们很难从古书中寻找确切的时间,但从出土的大量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古老酒杯来看,可以说明早在70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开始人工酿酒了。
2、日本酒文化的起源日本的造酒文化源于中国,日本的风土将其精炼,并发展成现在的清酒。
现存关于日本历史的最早记载,是《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的“倭人”部分——日本人叫《魏志倭人传》的那本书。
那里面已经有了“人性嗜酒”的记载,并且指出在办丧事时,日本人有聚众“歌舞饮酒”的习俗。
在《古事记》中有关于咀嚼酒的记述。
在古代的王宫,通常用女人咀嚼过的饭来发酵造酒。
在那个时代,酒只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人们通过酒来和神灵交流,表达敬意。
到了奈良时代,用曲子酿酒的方法开始普及起来,在宫廷已经设立了专门造酒的部门,酿酒者被称为“刀自”意为已婚的妇女。
酒窖文化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酒窖文化交流会,共同探讨酒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酒,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从古至今,酒文化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酒文化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酒文化的源远流长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酿酒技术。
在古代,酒是祭祀、宴请、婚丧嫁娶等场合不可或缺的饮品。
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古代酒文化的繁荣景象。
二、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对酒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几点思考:1. 传承传统酿酒技艺传统酿酒技艺是酒文化的精髓,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
通过举办酿酒技艺培训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传统酿酒技艺,使这一技艺得以延续。
2. 创新发展酒产品在保持传统酒品特色的基础上,我们要创新发展酒产品。
结合现代科技,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酒品。
同时,注重酒品的包装设计,提升酒品的附加值。
3. 丰富酒文化内涵酒文化内涵丰富,我们要挖掘和传承。
通过举办酒文化展览、研讨会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酒文化的深厚底蕴。
同时,结合现代审美,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酒文化作品。
4. 拓展酒文化市场酒文化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要积极拓展。
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酒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拓展酒文化产业链,开发与酒相关的旅游、餐饮、礼品等产业。
三、酒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酒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酒文化走向世界,受到了国际友人的喜爱。
以下是我对酒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几点建议:1. 加强与国际酒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酒文化节、酒文化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酒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对酒文化的了解和友谊。
中日聚会文化交流发言材料
中日聚会文化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与大家相聚,一同分享关于中日聚会文化交流的话题。
作为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聚会文化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日两个国家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之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聚会中相互了解与交流。
不仅能够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感情,还有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聊一聊在中日聚会中最重要的一环——饮食文化。
中日两国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无论是烹饪技艺还是食材选用都有自己的特色。
在中日聚会中,可以通过互相分享美食来加深友谊。
例如,中日两国的酒文化都相当丰富,我们可以一同品尝对方的传统酒品,聊聊背后的酿造文化和历史渊源。
此外,中式宴席和日式料理都各具特色,可以互相品尝,体验不同的烹饪技巧和食材搭配,增进了解。
除了饮食文化,中日聚会中的交流也包括其他方面的文艺表演、传统活动和游戏等。
比如中国的舞狮、舞龙,日本的茶道、武士道等,都是各自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聚会中,我们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传统表演和游戏,这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也能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然而,在进行中日聚会文化交流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些文化习俗的差异,并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
例如,在礼仪方面,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礼仪习惯,比如日本的鞠躬和中国的握手。
在交往中,我们要尊重对方的习俗习惯,以增进友谊为目的。
同时,中日聚会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推动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作为亚洲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中日聚会为两国企业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通过聚会,可以促进企业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商业合作,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中日聚会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一时的活动,更是两国友谊的延续。
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
中日酒文化比较谈
日 本 学 论 坛
中日酒文化比较谈
高富
酒是饮料的一种, 按分类, 它当属饮食范畴。但它又不同于一般饮 品, 因为它的主要功用并不是用来解渴。然而, 它在人们的日常饮食当中 却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有句俗语, 叫作 无 酒不成席 。的确, 如果没有酒, 再好的美味佳肴也会黯然失色。只有美 酒配佳肴, 才会使宴席大放异彩。酒不仅宴席上少不了, 也是平常百姓家 餐桌上不可缺少之物。有亲朋好友来了喝酒; 家人团聚了喝酒; 节假日、 休息日喝酒。有个大事小情自不必说, 即使没有什么原由, 有人也天天 喝, 甚至是顿顿喝。男人、女人、中国人、日本人乃至全人类的成年人 ( 体弱多病者除外) 都在以不同方式, 不同程度地享用酒这一饮品。 酒是 人生的伴侣, 人们经常以酒敬友、以酒宴客、以酒饯行、以酒庆功、以酒 作诗、以酒绘画、以酒助兴等。可以说酒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与 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密不可分, 构成色彩斑斓的酒文化, 折射出该 民族的文化特点。
日本是礼仪之邦, 十分注重酒德。在 酒席间只敬酒, 不劝酒, 一般情况下, 更 不强求对方饮酒, 而是奉行各自按着自己 的意愿, 随意饮用的习俗。时下中国也大 力提倡注重酒德, 敬酒不劝酒。但在一些 个别地区劝酒风不止, 酗酒不断, 并由此 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人们把这一酗酒过 程分为四个阶段, 用四个 语 来概括。 第一阶段是 甜言密语 。这个阶段人们 的大脑很清楚, 谈话方式比较得体, 彼此 亲亲热热, 说些感激的话、祝愿的话, 所
酒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重要的地位, 从 上述中日两国人民饮酒的情形中可略见一 斑。的确酒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融洽人际关系, 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调 解人的情绪、营造和谐的气氛起到了不可 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 凡事都有积极和 消极的两个方面, 酒也如此。如饮酒方法 不当, 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甚 至酿成灾 难。饮 酒要注 意酒 德, 预 防酒 害。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有所认识, 并留 下许多古 训警示后 人。常言道 物无美 善, 过则为灾 , 美 味不可多贪。为提倡 酒德, 周代曾专设 萍氏 官职, 督察人 们饮酒要节制。十六国前秦越整曾见大臣 们终日饮酒不务正业而写一首 酒德歌 : 地列九泉, 天垂酒地, 杜康妙识, 仪狄 先知。纣丧殷邦, 桀倾夏国。由此言之, 前危后倾。 在中国的历史上因饮酒丧身 亡国者屡见不鲜。现今因酗酒滋事, 造成 人身伤害、酒后架车交通肇事案件接连不 断。政府三令五申, 严禁酗酒, 但禁而不 止, 收效甚微。日本也同样存在酒害, 因 醉酒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少。看来被誉为 营养之水 、 繁荣之水 的酒给人们带 来的并不只是欢乐, 有时它又是酿造人间 悲剧的祸根。
《酒文化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
注:纸张填写不够可另加附页。
写
作
提
纲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动态
2 中日两国酒文化的沿革
2.1 中国酒文化沿革
2.2日本酒文化沿革
2.3中日酒文化起源对比
3中日饮酒文化异同探究
3.1中日饮酒文化差异之处
3.2 中日饮酒文化相同之处
4中国酒文化的传播思考
4.1中国酒文化发展对传播的意义
4.2中国酒文化的古代、当代传播对未来传播的启示
在亚洲范围内,日本和中国在历史和地域上具有较高的相近性,从历史发展上看,日本更是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酒自中国传入日本以后,随着日本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渐渐形成了相比中国酒文化而言独具特色的日本酒文化。酒文化的形成与国家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历史变化、国家生产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体思想的变迁均具有密切的关联。对比较中日酒文化,寻找两者共同点和相异点,对研究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的重要性,对文化发展基本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农耕文明的结晶,酒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饮品,同时也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被认为是沟通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重要媒介。酒文化的发展有着阶段性、连续性跟继承性的特征,因此要全面了解一个国家的酒文化,就不能忽视对其起源的相关研究。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亚洲文化圈,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文化研究方面也有着诸多相通点。日本的酒文化起源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开题报告
专 业 名 称
开题报告日期
指 导 老 师
学 生
论 文 题 目
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
开 题 报 告 内 容
选
题
依
据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等)
中日の酒文化について
中日の酒文化について要旨:日本は中国の近くに位置している。
上の歴史に書かれたように両国は古代から交流してきた。
日本は中国から技術を習うのと同時に、中国の文化もならってきた。
それが故、各方面で,類似的な文化を持っている。
しかし共通点がある反面,両国の間には大きな相違点も見受けられる。
お酒文化はどこの国でも風俗で特殊な地位を占めている。
中国は昔から非常にお酒文化を重視した民族である。
中日の酒文化史、飲酒の習俗、酒に対する態度と飲酒の礼儀作法は大同小異であり、それぞれの長所と短所がある。
中日の国民はお互いに交流し、勉強し、差異の中に共通処を見つけ出しながら、自分の特色を保つ。
両国の古代から交流し、両国民は酒が好きで、お酒についての記事は多く。
例えば:中国の三国時代は曹操の「短い歌行」によると、日本の「万叶集』で山思い起こし良の有名な「貧招き入れる質疑応答の歌』が飲酒の中の物语である。
日本は中国の近隣として、それも同じである。
本稿は中日のお酒文化を研究対象として、論述を展開したものである。
本文の構成は、まず両国のお酒文化の歴史、発展、特徴などを振り向き、詳しく説明し、次に、中日のお酒文化のある方面、たとえば、お酒の種類、飲み方の違い、お酒を通じて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などという方面から、両国のお酒文化を詳しく分析し、最後に、両国のお酒文化の比較を通して、その違いの検討してみた、となっている本文は以上の目的で次の順番で展開した。
第一章は酒の起源、第二章は中日酒文化の相違点、第三章は中日の宴席における「乾杯」文化、第四章は終わりとして述べていた。
キーワード:中日;お酒文化;相違点; 交流浅谈中日酒文化摘要:日本地理位置很接近中国。
自古以来,两国就有来往交流的历史。
日本在学习中国的技术的同时,也学习了中国的文化。
所以后期,在各个领域,两国具有很多相似的文化。
然而虽然有共通点,两国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酒文化无论在哪个国家,作为风俗习惯都具有特殊的地位。
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
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作者:肖柳絮来源:《山西农经》2017年第08期摘要:酒在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不仅仅作为“酒”这一饮品存在,也是一种中原文化的象征。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美味的酒成就了无数优秀的诗人和华美的作品。
像酒圣杜康,酒中仙李白。
日本也不例外,酒文化深入到日本国民的生活中,在各个方面有着同中国相似的酒文化。
中日两国的酒文化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却又各自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本文就中日酒文化的发展脉络入手,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中国;日本;酒文化;对比研究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8-008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K28 文献标志码:A1 中日酒文化的起源1.1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中国是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历史上也曾对世界酿酒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酒的历史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从发酵的野果中,发现了天然果酒。
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农耕的发展,人们偶然发现了谷物酿酒,酒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关于第一杯酒的酿造,我们无法从古书中得知最准确的时间。
但从这些年出土的酒具文物,可以推算出大致时间。
比如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酒杯,说明中国至少有7000多年的酿酒历史了。
1.2 日本酒文化的起源日本的造酒文化起源于中国。
2 000年前,中国江浙一带的大米种植技术和以大米为原料的酿酒技术传到了日本。
在那个时代,酒只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人们通过酒来和神灵交流,表达敬意。
奈良县的三轮神社、京都府的松尾神社、梅之宫神社在日本因供奉酒神而非常着名。
三家神社所供奉的酒神代表了日本酿酒技术在不同时期的情况。
2 中国的酒文化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黄帝造酒的传说,给中国的酒历史增添了不少神秘和趣味性。
而曹操的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都是历史美谈。
古人饮酒时爱作诗,醉意微醺时,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歌颂酒的魅力,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财富。
如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中国酒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及中外酒文化对比
此外,在民间习俗中,酒也具有特殊的精神文化意义。在一些地方,家中有婴 儿出生时,会以白酒酿糟制作糟醅,称为“红蛋酒”,寓意着祝福新生婴儿健 康成长。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中,人们也会以饮酒的方式庆祝佳节,如春 节的守岁酒、端午的雄黄酒等。这些饮酒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寄托 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现代酒文化也在不断创新。新型酿 酒技术的应用、酒类品种的拓展以及饮酒环境的多元化等,都为酒文化注入了 新的活力。例如,现代社会中出现的葡萄酒庄园、酒吧文化等,将酒文化与现 代生活紧密相连,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
酒的精神文化意义
酒的精神文化意义深远,对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诸多文学作 品中,酒成为了抒发情感、寄托忧思的载体。无论是“对影成三人”的李白, 还是“把酒问青天”的苏轼,都通过饮酒表达了内心的感慨与思考。这种借酒 抒怀的传统历经千百年,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自古以来便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酒文化与酒 的精神文化价值,既体现了人类对于酒的热爱与追求,也彰显了酒在人类文明 中的地位。本次演示将围绕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展开探讨,以期增进人 们对酒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酒文化及其内涵
酒文化是人类在饮酒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涉及酒的历史、种 类、制作方法、消费方式以及与酒相关的诗词、歌舞、艺术等。在酒文化的发 展过程中,不同地域、民族和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使得酒文化拥有 了丰富的内涵。
让我们一起珍视这份历经千年岁月洗礼而愈发醇厚的酒文化遗产,共同探索其 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内涵与新价值。
谢谢观看
结论
总的来说,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 既承载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展示了不同地域、民族和时代背景下的文 化特色。通过对酒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 程,也可以更好地领略人类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弘扬与创新酒文化也能为我们 的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精神滋养和文化乐趣。
中日文化比较研究_从茶_酒文化看中日文化差异_赵俊
中日文化比较研究)))从茶、酒文化看中日文化差异赵俊(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摘要:品茶饮酒,是全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
日本的茶、酒文化都源于中国,在引进之后融入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志,形成独具日本特色的茶道和酒文化,茶酒文化在两国之间的变化反映了两国文化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茶酒文化;中日文化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0258-01一、从茶文化对比中日文化1.以茶文化的发展剖析中日的文化特征(1)中国文化特征:独具开拓性、传承性和多元化发展模式中国茶文化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而成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规范,是多民族、多社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整合系统。
中国最早关于茶的记载首推5尔雅6,其中/释木篇0与/释草篇0中都出现了/茶0字。
晋代5华阳国志6谈到了周武王伐纣时,巴蜀等小国所进贡品中就有茶叶一项。
到西汉末年已有"武阳买茶"、/烹茶尽具0的记载,说明当时已具有初级茶叶贸易形态,但先秦到魏晋南北朝对饮茶的认识,主要还限于药用、解渴、解酒、佐餐、祭祀、养生等功用性的方面,但将饮茶看成某种精神旨趣的倾向已逐步萌芽。
经历了隋朝隋文帝的嗜茶,及唐朝时"茶道大行",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
茶圣陆羽撰写了5茶经6,中国以至世界才有了第一部茶学专著。
唐朝也重视高尚礼仪的茶宴、茶道、茶礼、茶仪、茶艺及与此相关联的茶诗、茶词、茶曲、茶书法、茶建筑、茶工艺品等等,从此,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呈现出茶文化的不同形态。
(2)日本文化的特征:兼容性的/混杂文化0和再生的独创文化日本人将外来事物与本民族的传统进行融合、消化,形成兼具外国与本国特色的/混杂文化0,并在此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独创文化。
5日本后纪#类聚国史6是日本饮茶的最早文字记载。
廉仓时代,明庵荣西撰写出了著名的5吃茶养生记6,标志着日本茶道在其成长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清醇雅致的中国清酒了解中国酒文化中的日式清酒
清醇雅致的中国清酒了解中国酒文化中的日式清酒清醇雅致的中国清酒:了解中国酒文化中的日式清酒酒一直被视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白酒、红酒、黄酒等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作为酒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日式清酒在中国也拥有着一群热爱者。
清醇雅致的中国清酒既满足了人们对于传统中国酒文化的追求,又在其中融入了一丝日本风情,成为人们品味美酒的选择。
中国清酒,一种清雅的美酒,其酿造工艺源远流长。
中国清酒以高粱、大米、小麦、高粱渣等为主要原料,在经过蒸煮、发酵等严密工序后,产生了独特的风味和色泽。
与日本清酒相比,中国清酒更注重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种培养,以及酒窖的气候环境控制,虽然两者之间都注重使用优质的水源,但由于酿造工艺和地域环境的不同,中国清酒独具中国特色,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味。
中国清酒在酒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既是重要的酒类消费品,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象征意义。
无论是在家庭聚会、商务宴请还是宴会宴饮中,中国清酒都是不可或缺的佳品。
服用中国清酒,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酒文化中,清酒更是与谢敏而生活、亲朋好友的交流紧密相连,成为人们传递情感和展示友谊的媒介。
不仅如此,近年来,清醇雅致的中国清酒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日本酒爱好者的目光。
日本清酒,作为日本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酒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清酒和日本清酒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注重原料的选取和酿造工艺的传承,都注重清酒的美观和品质。
因此,中国清酒不仅在中国赢得了口碑,也在日本逐渐成为一种备受追捧的美酒。
中国清酒和日本清酒的互动与交流不仅在品酒方面,还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清酒的酿造方法受到了日式清酒的影响,从中汲取了部分传统日本清酒的技巧。
例如,相对于传统的黄酒制作工艺,中国清酒注重了清澈透明的外观和口感干净的质地,这些特点与日本清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技术的借鉴和创新,使得中国清酒更加符合现代人对于美酒的追求。
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
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作者:肖柳絮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8期1 中日酒文化的起源1.1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中国是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历史上也曾对世界酿酒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酒的历史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从发酵的野果中,发现了天然果酒。
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农耕的发展,人们偶然发现了谷物酿酒,酒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关于第一杯酒的酿造,我们无法从古书中得知最准确的时间。
但从这些年出土的酒具文物,可以推算出大致时间。
比如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酒杯,说明中国至少有7000 多年的酿酒历史了。
1.2 日本酒文化的起源日本的造酒文化起源于中国。
28 000 年前,中国江浙一带的大米种植技术和以大米为原料的酿酒技术传到了日本。
在那个时代,酒只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人们通过酒来和神灵交流,表达敬意。
奈良县的三轮神社、京都府的松尾神社、梅之宫神社在日本因供奉酒神而非常着名。
三家神社所供奉的酒神代表了日本酿酒技术在不同时期的情况。
2 中国的酒文化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黄帝造酒的传说,给中国的酒历史增添了不少神秘和趣味性。
而曹操的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都是历史美谈。
古人饮酒时爱作诗,醉意微醺时,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歌颂酒的魅力,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财富。
如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等,诗人们用酒抒发着自己或飘然出世或忧国忧民的情怀,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篇。
酒桌社交在中国有特殊地位。
中国有句俗话“无酒不欢”,从古到今,不论是他乡遇故知,还是洞房花烛夜,亦或金榜题名,都要把酒言欢,喝个畅快。
从古至今,生活中操办大小事都离不开酒。
红白喜事要喝酒,桃园三结义要喝酒,谈生意要喝酒,找人帮忙也要喝酒。
另外,祭祀敬神、烧香祭祖、开业典礼等等都要喝酒。
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酒也不仅作为一种单纯的饮料来看待的,它已成为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调节着人际关系,培养和促激人们性格的发展形成,被称为“润滑剂”和“壮胆剂”。
[文化差异,中日]中日酒道的文化差异探究
中日酒道的文化差异探究摘要:中日两国人民都酷爱饮酒,“酒道”在日本也曾经盛行一时。
从酒的种类、器具及饮酒习惯,对中日两国的酒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差异与中日两国的原生文化、地理环境、审美意识的差异息息相关。
关键词:酒道;国民性;中日对比日本的酒文化追根溯源起来离不开农耕文化和中国文化。
距今5000-7000年前,中国大陆气候温和,原始的农耕文化得以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世界第一个农耕文化的中心地带。
此后,农耕文化在东亚基础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渐传入日本。
农耕文明是酒文化兴盛所必需的土壤,酒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流入日本。
另外,古代的日本,国家文化体系尚未确立,大至国家政治,小至生活习惯,都深受中国文明的影响。
这些文化观念作为民族文化和酒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对其酒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和导向作用。
一、从酒的种类来看中日原生文化的差异关于酒的起源,中国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根据《战国策》的记载,公元前2200年,大禹时期仪狄创造了谷类酒,进献给禹王;另一种说法是,周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制造了我们如今经常饮用的酒。
在日本,从事造酒行业的人也被称为“杜康”。
现在,中日两国酒的种类均变得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也各不相同,此处仅以白酒和清酒为例,对两国酒的种类进行比较。
白酒是中国传统的蒸馏酒,也被称为“烧酒”或“白干”,生产历史悠久,以谷类或马铃薯等包含丰富淀粉的作物为原料发酵蒸馏而成。
酒精度一般在40度往上,也有40度以下的低度酒。
白酒清澈通透,芳香四溢,但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饮用后口中会有酒香残留。
白酒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原料品种、用曲、生产工艺、酿酒设备的不同,品种繁多,名称各异,有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等。
日本清酒是用米、米麴和水发酵而成的一种传统酒类,在日本又被称为日本酒,或者直接称为酒,酒精浓度平均在15%左右。
由于不同的酿造方式、保存方法以及酒税法规定等,市场上现有的清酒种类也各不相同。
酒为桥梁中国酒文化在外交交流中的作用
酒为桥梁中国酒文化在外交交流中的作用酒为桥梁:中国酒文化在外交交流中的作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饮酒一直是人们交流与沟通的一种方式。
而中国酒文化作为世界上最为悠久的文化之一,在外交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酒文化以其独特的仪式、文化内涵与情感交流,成为了国际间相互了解与友谊交流的桥梁。
本文将探讨中国酒文化在外交交流中的作用,以及其对促进国家间的友谊与合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第一部分:饮酒仪式——连接灵魂的桥梁中国酒文化注重仪式与礼节,其独特的饮酒仪式成为国际外交交流中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中外高层政府会晤、商务洽谈或文化交流活动中,中方往往会以传统的酒仪式来款待来宾。
我们不难想象,以酒为杯,彼此举杯齐欢,共同品味着美酒,将更加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
而在互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相互举杯敬酒的方式,传达出的不仅是尊重和友好,更是一种认可与信任。
第二部分:文化内涵——增进国际了解的窗口中国酒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酒的制作与品尝,更代表了中国古老的传统与智慧。
通过介绍和传播中国酒文化,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当外国友人品味到中国的美酒时,也不禁对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产生兴趣,进而对中国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同。
第三部分:情感交流——加深国家间情感的纽带酒有着引领人们情感交流的神奇力量。
在国际交往中,通过共同享用美酒,人们的心灵更加贴近并卸下心防,这使得友谊在不同国家之间得以滋长。
中国酒文化的特殊仪式和礼节,使得外国朋友在品味中国美酒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坦诚和友善的待人态度,从而加深了外交交流中的国家情感纽带。
第四部分:促进友谊与合作——酒文化的助力中国酒文化在外交交流中的作用不仅限于增进了国际友谊,还具有推动多领域合作的积极影响。
在酒宴上,中外代表们除了共同品味酒的美味外,还通过交流与讨论,深入探讨各领域合作的机会。
这种非正式的交往往能够加深双方的信任,为后续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酒文化与世界酒文化的交融之美
中国酒文化与世界酒文化的交融之美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传统。
而世界各地也有各种各样独特的酒文化,不同的国家、地区在酿酒技艺、酒器文化以及饮酒仪式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酒文化不仅有机会与世界各国酒文化相互融合,同时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并得到认可。
本文将探讨中国酒文化与世界酒文化的交融之美,并阐述这种融合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酿酒技艺的交流与融合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酿造技术的国家之一。
早在4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酒石与麦芽来酿造酒。
而世界各国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酿酒技艺。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国酿酒技艺逐渐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并融合出各具特色的酿酒方法。
中国酒文化与世界酒文化的交融之美体现在酿酒技艺上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中国的米酒、黄酒、白酒等传统酒类酿造技艺被带到全球,获得了世界的关注和赞誉。
同时,中国也积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的酿酒技艺,将其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中。
比如,中国的啤酒业发展受到了欧洲酿造技术的影响,采用了传统的啤酒酿造方法,并加入了中国的特色原料,酿造出独具一格的中国啤酒。
二、酒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除了酿酒技艺,酒器文化也是中国酒文化与世界酒文化交融之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酒器多种多样,形状、材质不尽相同,各具独特的风格。
中国的茶具文化对酒器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茶具被视为一种艺术品,不仅注重器物本身的形制美感,还追求与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
这种追求美感与和谐的精神也影响到了中国的酒器文化。
中国的酒器常常精雕细琢,形态各异,以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图案和符号。
这些独特的酒器在世界范围内备受欢迎,也影响了世界各地的酒器设计与制作。
同时,世界各国的饮酒文化也对中国的酒器文化产生了影响。
在中国的剑器文化中,剑被视为一种象征力量和武勇的武器,对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剑也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文化象征。
酒友之间文化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举办这场酒友之间文化交流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传承着我们的情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文化交流会,旨在增进酒友之间的友谊,传承酒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首先,我想谈谈酒的历史。
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记》记载,夏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酿酒技术。
到了商周时期,酒文化已经相当繁荣。
而在汉代,酿酒业更是达到了鼎盛。
酒,作为一种饮品,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古代,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文化象征。
诗人李白曾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之情。
接下来,我想谈谈酒的文化内涵。
酒,在我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象征着团圆、喜庆、吉祥。
在我国民间,每逢佳节、婚庆、寿宴等场合,都离不开酒。
酒,更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象征。
古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说,说明了酒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此外,酒还是一种艺术,许多酒瓶、酒具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酒瓶上的图案、酒具的形状等,都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那么,如何传承和弘扬酒文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酒文化的普及教育。
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展览、研讨会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酒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酒具、酒瓶等艺术价值,提高人们的酒文化素养。
二、推动酒文化的创新发展。
在传承传统酒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开发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酒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促进酒文化的国际交流。
加强与世界各国酒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优秀酒文化成果,推动我国酒文化的繁荣发展。
四、倡导文明饮酒。
提倡适量饮酒,反对酗酒、劝酒等不良饮酒风气,让酒文化回归其本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美好享受。
中日酒文化对比论文
中日酒文化对比论文谈中日酒文化摘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
在酒的酿造和种类以及酒的各种文化都有着共通点,也有各自独特的魅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酒的历史,然后具体的阐述了中日酒文化。
最后总结出中日两国酒文化的异同点。
关键词:酒;酒的起源;差异与对比;民族特征一、酒文化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早在公元724年唐代高僧鉴真就应荣睿、普照等日本学僧的邀请到日本传授佛教。
鉴真到达日本后,为日本天皇、天后、皇太子及440多名僧人受戒。
鉴真的东渡,不但给日本带去了中国的佛教思想,还带去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酒的酿造等技艺。
所以中日两国的酒文化有着许多的共通点,但由于两国的社会环境与历史境遇的不同,可以说日本的酒文化已经成为日本民族的特色之一。
二、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史中国作为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酒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原始社会里,就出现了最早的天然果酒,“猿猴造酒”的古代传说也正是建立在这种天然果酒的基础上,不过猿猴造酒的这种酒,与人类酿的酒是有本质区别的,充其量也只能是带有酒味的野果。
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的后期就具有了野果自然发酵酿酒的知识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和用乳酿制的酒,可以说是最原始的酒,随着人类进入农业社会,谷物酿酒取代了天然果酒,这标志着酒已经开始作为一种人类创造的物质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人类已经有了自觉的饮酒需求。
在上古时代酒主要用来祭神,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酒在生活中的作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了人类关系的润滑剂以及社会礼仪的表现。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是很重要的美德,在《礼记》中就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由此可见酒是礼仪的表现形式之一。
饮酒也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中国的名酒有很多,例如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的汾酒就是其中一种,早在唐代时期就很负盛名。
传说明末时期闯王李自成率兵路过杏花村,村民献上汾酒以表敬意,李自成醉倒三日后口中仍然残留余香便惊呼道“真是好酒啊!”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日の酒文化についての探究
中文提要酒文化无论在哪个国家的风俗中都占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属东方民族。
两国从古代就开始了交流,日本从中国学习技术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的文化,在各方面有相似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
其中酒文化也出自同一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农业文明和曲酒酿造技术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文化及酒业的发展。
中日两国的酒文化历史、酒俗、饮酒态度和酒德酒礼都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差别中寻求融合,在融合中保存差别,共同创建适合于本国国情和世界酒文化发展方向的新型酒文化。
本文以中日两国的酒文化为研究对象,进行展开论述,本文首先从世界酒的起源,中日两国酒文化的起源,发展,特征等方面详细说明,接着从中日两国酒文化的多个方面,例如酒的种类,喝法的差异,饮酒礼仪等方面,对中日两国的酒文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对两国酒文化的比较,总结出两国酒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日酒文化交流发展外文提要酒文化はどのような国の習慣においても重要な地位を占める。
両国の距離が近く,一衣带水の国である。
両国は古代からさまざまな交流がはじまり、日本は中国からの技術を勉強するとともに、中国の文化を吸収し、各方面に似ている生活方式と文化がある。
その中の酒文化が同じ根源であり、中国の伝統的な文化、農業文明および醸造技術は日本につたわり、日本文化と酒造の発展を促進した。
中日の酒文化史、飲酒の習俗、酒に対する態度と飲酒の礼儀作法は大同小異であり、それぞれの長所と短所がある。
中日の国民はお互いに交流し、勉強し、差異の中に共通処を見つけ出しながら、自分の特色を保つ。
共同で自国文化と世界酒文化の発展に適する新型酒文化を創ろうとしている。
本稿は中日酒文化を研究対象にして検討し、先ずは世界酒の起原と中日の酒文化の起原、発展、特徴などから説明する。
それで、中日酒文化の各方面から、たとえば、酒の種類とか飲む方法の異同とか礼儀などの方面から中日酒文化を詳しく分析する。
从饮酒看中日文化的差异
从饮酒看中日文化的差异酒是朋友间交流的润滑剂,不熟悉的人之间通过喝酒交流情感,也可以增进友谊,成为朋友。
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的交往过程中酒是必不可少的,而与客户交流和应酬过程中也少不了酒的存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大,与外国人的交流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就饮酒而言不同国家饮酒习惯也不同。
今天笔者带您了解一下日本饮酒文化的趣事。
在日本家中冰箱里常备的酒类就是啤酒,日本人不管男女下班回家后,打开冰箱就喝一杯啤酒,因此日本人更喜欢把啤酒当成了饮料,在喝啤酒方面日本人酒量可不小。
另外,在日本除了喝茶外,日本人一般不喝热水,打开水龙头就用杯子喝凉水,所以在家喝点啤酒就当喝水了,不过在家自己喝啤酒肯定不会贪杯,差不多就行了。
下面我们就说说日本人如何与人应酬。
一、日本人口喊“干杯”却不一定干杯首先日本人聚会非常守时,比如说晚上6点一起吃饭,一般会提前10分钟左右到达制定地点,太早或太晚都不太好。
等全部人员都到齐后,大家点菜吃饭,点菜过程中人们一般会客随主便,所点菜肴多为套餐或菜肴分餐,所以每个日本人面前大盘子、小碟子很多,日本人一般不会一起吃一盘菜,除非到中餐馆。
等上菜后,日本人就一起喊干杯(乾杯、かんぱい),这里大家请注意,日本人的干杯跟我们不同,我们喝啤酒的习惯是第一杯一饮而尽才算有诚意,也有敬意,所谓“先干为敬”就是我们的习惯。
如果大家都喝干了,有一个人没喝就感觉这个人不够意思了。
日本人的习惯是不喜欢勉强别人,所以即使大家一起喊“干杯”,也就是碰一下杯子意思一下而已,喝酒也是多少随意。
如果遇见对方比你年长或是你公司的上级,碰杯时你的杯子比他低一点就表示敬意了。
日本人特别偏爱啤酒,对啤酒也有很多要求,无论在家还是聚会都喝凉啤酒(冷やしたビール),所以日本人在家会在冰箱常备啤酒,去酒店店家也是常备凉啤酒,日本人认为凉啤酒喝了才有味道,常温啤酒喝不出啤酒的感觉,他们在喝完啤酒后才会换其他酒再喝。
酒文化研讨会及与中日酒文化的交流
图片 1 ( 上) 汉代由土与草杆堆造成的长城 (下 )长城一览与笔者
由中国主办) 的事。这在第 2 届会议时就曾提出来讨论过, 这回又 听取了事务所的想法, 我一个人还是无法决定。故约定利用中国 的联系窗口 ( 已拜托王、程两位先生) 就研讨会的组织形式与举办 方式进行多方协商, 听取意见, 尽早予以答复。
崎、田中等人谈到了 蒸后的米易发酵 之说, 我总觉得这与酿造
图片 3 一夜大雨造成的西安市内的大水 ( 车中有木下祝郎氏与作者秋山等)
的开端有些联系, 而前辈秦含章先生 ( 97 岁) 题仰韶酒的诗 仰韶 文化六千年, 制麦神工传遗篇。独厂专研成美酒, 众仙饮醉乐心 田。 尤给我很大感触( 图片 4) 。秦老前辈所著的 1700 页之长的 有关白酒的大作, 全体出席人员在刘福德氏 ( 北京八达岭酿酒公 司) 的帮助下都得到一份。此外还得到了由周恒刚先生担任顾问 的 中国酒事集观 白酒卷一卷。这本书已放入与保存英国王室图 书馆寄赠图书一样精美、正式的书箱中( 由酿造协会保存) 。无锡 轻工业大学的教师们所著的 中国酒经 这部纵横酒文化全部的 700 页的大作出版了 4000 部, 由此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可窥一 斑。还有今年, 包启安先生执笔的阐述酒的关系的书也将出版。中 国酒文化之花可谓处处盛开。
关键词: 酒文化; 交流; 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 TS971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001- 9286( 2001) 04- 0086- 02
Sake Cultural Interchange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我想谈谈这次研讨会的一些杂感。
这 次有幸在参观访问 中国老八大名酒厂之 一的西凤酒厂 和 太白酒厂 ( 这儿有 3 个 6000 年前的德利形壶) 的过程中看到了不 使用兑水的白酒作坊, 感到不胜欣喜。在这儿由于连夜暴雨, 我们 碰到发大水 ( 图片 3) 。虽认为汉中平原降雨稀少, 这儿的大雨似 乎非常利害。据说黄河的泥流便是由于这些大雨造成的。
里曾居住了 2000 名士兵。我情不自禁地想象着他们的生活; 继而 又想到王维诗中的元二君更往西走的旅途状况; 甚至还想到了繁 盛的丝绸之路, 真可谓浮想联翩。
日本有一些将文化与科学分而置之的倾向, 而中国的 酒文 化 却囊括酒的历史 ( 考古学) , 及其生产技术, 相关诗词, 艺术及 设计的商品化, 因此研讨会上的发言范围也很广。研讨会的盛况 正如酿造研究所的佐藤和夫博士所描述的那样: 从广袤的中国大 地各处不远千里赶来的 150 多人会聚一堂, 使大会得以隆重热烈 的召开( 图 2 为品酒的研讨会) 。
我的房间来商谈了一下关于第 5 届研讨会由日本主办 ( 第 6 届仍 衣献天子 , 即将天子衣服的金黄色比作麴的孢子 ( 麦尘) 之色的
收稿日期: 2001- 05- 20 作者简介: 秋山裕一, 日本酿造协会会长。 译者简介: 刘义刚 ( 1964- ) , 男, 重庆人, 大专, 工程师, 副总经理, 发表科研论文 20 余篇。
研讨会第 3 天, 王炎先生(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人士, 第 1 届会 议主办者) 与程光胜先生 ( 原北大教授, 中国微生物学会会长) 到
图片 1 ( 上) 汉代由土与草杆堆造成的长城 (下 )长城一览与笔者
由中国主办) 的事。这在第 2 届会议时就曾提出来讨论过, 这回又 听取了事务所的想法, 我一个人还是无法决定。故约定利用中国 的联系窗口 ( 已拜托王、程两位先生) 就研讨会的组织形式与举办 方式进行多方协商, 听取意见, 尽早予以答复。
图片 4 秦含章老先生的诗 仰韶酒 我也由此逐渐认识到我们清酒的研究部门虽于最近 4、 5 年 来取得了较大成就, 但要更上一层楼还需在 温古 的基础上将视 野向纵深拓展。
单雨校
关键词: 酒文化; 交流; 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 TS971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001- 9286( 2001) 04- 0086- 02
Sake Cultural Interchange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By Hiroichi AKIYAMA1, Tran. by LIU Yi- gang2 and XUE Qiao- qiao3 ( 1. The Brewing Society of Japan, Tokyo 114- 0023, Japan; 2. Sichuan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关于日本主办之事, 出发前的小聚会上我又征求了以前辈木 下祝郎氏为首的许多人的意见, 还就鹿儿岛的烧酎研讨之事请教 了鲛岛氏, 就伊莫的国际会议之事询问了长浜先生。一般来说这 类由酿造部门单独举办的国际会议由于缺乏经验, 值得操心的事 堆积如山。
开 幕式上本次的会长 也是中国食文化研究 会会长杜子端 先 生, 概括提出了本会的 5 项要点。 详细研究酒文化的历史。 明 确理论体系。 开发应用。 展望新的发展道路。 最后强化酒 文化研究会组织, 强调考虑委员会的常设问题。
番数百公里以西, 从咸阳出发往西 3000 公里处, 且途中需穿越沙 漠才能到达。研讨会后我们去参 观了敦煌 ( 距咸阳 1500 公里以 西) , 此后, 我们又看了敦煌西南 200 公里处的汉代 ( 约 2000 年 前) 关口玉门关。在这里, 我们看到了绵延在沙漠绿洲中, 由土与 草杆混合堆积起的防御工事, 汉长城的一部分 ( 图片 1) 。据说这
咸阳往东 50 公里左右的地方, 有 6000 年前仰韶时代氏族群 居的半坡遗址。这 个博物馆的生活用 品陈列室中仅存的陶 器类
( 中国文明展也有一部分) 中有 蒸馏器 着实让我颇为感动欣 慰。当时的人们就有了将食粮( 后为小米) 蒸后食用( 只一部分) 的 这种令人吃惊的热 利用的智慧。我不 禁想起在酿造研究所 与冈
第 4 届国际酒文化学 术研讨会在中国陕西 省咸阳市 顺利召 开。这次研讨会是中日的微生物专家坂口谨一郎先生与方心芳先
生关于 发展东方微生物酿造文化 的提倡得以落实的结果。自第 1 届研讨会于 1991 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以来, 研讨会以 3 年一 届的形式曾分别在杭州和无锡的大学为会场召开过。
第 4 届研讨会的会址咸阳, 距今 2200 年前是秦国的都城, 黄 河的大支流渭水横穿而过, 座落于原隋唐都城西安( 原长安) 的西 北约 30 公里处,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镇。王维那首以 渭城朝 雨 开头的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中曾提到的所谓 渭城 便 是古时的咸阳, 而安西当时则是守卫中原西土的重镇, 位于吐鲁
根据代表酒文化研究会的由王、程两位先生提出的提案和杜
先生的发言, 我认为我冒然提出的日方的意见 ( 10 年 1 届) 应是 没问题的。
第 3 日的晚餐会是日方为答谢中方而设置的, 这从第 2 届会 议实行至今, 一直深受好评。中方几乎次次全体参加, 这次也不例 外。在这儿让我对负责这次盛会的咸阳各位 ( 陕西工学院的各位 及西凤酒与太白酒厂各位) 聊表谢意 ( 非常感谢许生卫先生 < 宝 酒造勤务> 的翻译) , 并已约定第 5 届国际酒文化学术研讨会由 日方主办。
由于这回事务局示 意我在基调演讲中 强调一下这次 研讨会 的意义, 故我临时加上了这一条。( 我的话不具备 OHP, 十分麻烦) 讲话中, 我提到虽然现今中日造酒技术存在很大差异, 但都是一 种用谷物发酵作为酿造基本手段的酒文化。中国历史悠久, 酒文 化源远流长, 中国古文中 麴 、 鞠 之字, 而礼记中曾记载过 麴
我作为日方团长出席, 故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祝辞与基调演讲 ( 日本酿造研究的最新成果) 。祝辞中我介绍了日方出席人员, 并 以中文说出了坂口先生那句 酒是人类文化的财富, 有道是, 酒香 的民族, 则其文化必醇 的名言( 这是旅行社张丰岛的翻译语) ( 鼓 掌) , 余下部分则拜托翻译李先生( 陕西工学院) 译成中文。
崎、田中等人谈到了 蒸后的米易发酵 之说, 我总觉得这与酿造
图片 3 一夜大雨造成的西安市内的大水 ( 车中有木下祝郎氏与作者秋山等)
的开端有些联系, 而前辈秦含章先生 ( 97 岁) 题仰韶酒的诗 仰韶 文化六千年, 制麦神工传遗篇。独厂专研成美酒, 众仙饮醉乐心 田。 尤给我很大感触( 图片 4) 。秦老前辈所著的 1700 页之长的 有关白酒的大作, 全体出席人员在刘福德氏 ( 北京八达岭酿酒公 司) 的帮助下都得到一份。此外还得到了由周恒刚先生担任顾问 的 中国酒事集观 白酒卷一卷。这本书已放入与保存英国王室图 书馆寄赠图书一样精美、正式的书箱中( 由酿造协会保存) 。无锡 轻工业大学的教师们所著的 中国酒经 这部纵横酒文化全部的 700 页的大作出版了 4000 部, 由此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可窥一 斑。还有今年, 包启安先生执笔的阐述酒的关系的书也将出版。中 国酒文化之花可谓处处盛开。
2001 年第 4 期( 总第 106 期)
酿酒科技
. 4 2001 Tol. 106
Liquor- 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87
图片 2 品酒研讨会
文章。此外, 中国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精美的青铜酒器, 中山王墓还 有古时酿酒用的蒸馏陶器 ( 据说为酿酒之用) 出土。蒸馏陶器是 6000 年前的, 我认为这一定会给日本带来影响。因此, 为通过研 讨会进一步深入了解酿造文化的发祥与发展, 也因为微生物酿造 技术研究成果斐然, 酒文化对亚洲来说也很重要, 我仍希望凭借 中国有许多酿酒中心的优势, 使会场以中国为中心进行。而日本, 国小且历史浅短, 酿酒工厂缺乏多样化, 由日方主办研讨会 10 年 1 届( 每隔 4~ 5 年 1 届) 左右较妥。
酿酒科技
2001 年第 4 期( 总第 106 期)
86
Liquor- 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No. 4 2001 Tol. 106
酒文化研讨会及与中日酒文化的交流
( 日) 秋山裕一 1 著, 刘义刚 2, 薛巧巧 3 译
( 1. 日本酿造协会, 日本 东京; 2. 四川食品发酵研究设计院, 四川 温江 611130; 3.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Wenjiang, Sichuan 611130, China; 3.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Key words: alcoholic beverages culture; interchange;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