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视片解说词的写作分析

合集下载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的几点体会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的几点体会
THE FILM ► 影视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的几点体会
李泠 (作者单位: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趋势也在逐渐加大,要想在变幻莫测的市场行业竞争中 站稳脚跟,电视台必须要加强管理来提高综合实力,进而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针对电视专题片解说 词的写作现状展开深入分析,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旨在提高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质 量和效率,进而促进行业内其他经济活动能够顺利有序的展开,且提高人民群众对相关电视节目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体会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对精神文 化消费有更大、更多元的需求,这对电视台的工作人 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工作人员必须要选择合理的 题材来确保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以满足广大人民的实 际需求,进一步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但现实状况是, 当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中面临很多问题,如主 题选择不当、后期剪辑工作不到位等。由于这些问题 的存在,电视节目收视率难以提高,所以笔者结合自 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对策,希望能够对电视 专题片的发展有所促进。
131
THE FILM ► 影视
要多提问,这样才能够提高采访工作的质量,也要对 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与整理,将最真实的 内容传达给观众,这样才能够发挥解说词写作应有的 价值。第三,采访人员也要对采访的时间顺序、地点、 参与人员等信息做好相应处理,要善于取舍,将有利 于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质量提升的素材充分地利用 起来,进一步满足广大观众对电视专题片的实际需求, 促进我国新闻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2整体策划不够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体策划不够周密,也是当前电视专题片的解说 词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 就对电视专题片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 要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周密的整体策划,这直接关乎电 视作品质量的高低。但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策划过程 中仍旧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在解说词的开篇,缺 乏对切入点的策划,这会导致电视专题片较难在开头 阶段吸引受众的关注,同时,每段主题的衔接性不强, 较难做到前呼后应,因此会给受众一种条理不够清晰 之感,且整篇解说词的核心点不够突出,这皆是因为

电视解说词写作

电视解说词写作

电视解说词写作一、引言在电视转播中,解说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比赛过程,增加观赏的乐趣。

因此,解说词的写作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解说词的基本要素、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探讨。

二、解说词的基本要素解说词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1. 客观性:解说词应该客观中立,不带有个人偏见。

2. 准确性:解说词应该准确传达比赛过程和相关信息。

3. 清晰性:解说词应该简洁明了,不啰嗦。

4. 语言生动:解说词应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增加观众的兴趣。

三、解说词的写作技巧1.把握节奏:要根据比赛的节奏和发展,灵活控制解说词的节奏,避免单调和枯燥。

2.情绪表达: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情绪表达来增加比赛的氛围,但要注意控制好情绪的强度,避免过于夸张。

3.知识储备:要对比赛和相关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出错或描述不清楚。

4.用词精准: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词语,要用词精准明了,让观众一目了然。

四、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解说:不要一直在解说,适当的静默也可以让比赛更生动。

2.避免过多屁股文字:尽量不要在解说词中出现过多的名词解释或繁琐的背景介绍,注意重点突出。

3.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坐着写解说词能更好的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

五、总结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是要具备专业性、客观性和能动性,要根据比赛的特点和氛围来灵活掌握解说词的节奏和语言表达,以便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比赛过程,增加观赏乐趣。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有一定的了解,进一步提高解说词的质量和水平。

电视片解说词的功能和要求

电视片解说词的功能和要求
B.参与观察,善于捕捉;
解说词的构思要从生活世纪出发,亲临现场,参与观察,才能从一般中发现典型,由典型中关照一般。
确定线索,贯穿全片;
电视片的结构重在确定解构的线索,尤其是确定贯穿全片的主线。有了主线,才能使全片内容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解说词在布局时就要考虑到其提示和勾勒主线的作用。
3.开头和结尾
展示现场气氛 陈述事实概要
图像 解说
(一)声画关系
画面无法准确表述事物的内在矛盾和抽象的理念
01
画面难以再现过去的时空
02
画面无法准确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活动
03
画面无法很好展望未来。
04
(二)画面的局限
三、解说的功能
确定画面含义 例如《新中国》中在不同的地方三次出现了清理废墟的画面,同样的画面配上不同的解说再组接不同的镜头就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含义。
2.叙事
3.转场过渡
一部电视片总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意义单元(场景)构成的,我们把上下两个相联单元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成为转场。转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硬接,即由上一单元的最后一个镜头直接切到下一单元的第一个镜头。也可以运用淡、化、叠等技巧或使用空镜头来进行场景转换。但场景的变换涉及到时间的流动、空间的移动或叙事的逆转,很多复杂情况下单靠画面之间的阻截很难作到自然流畅的转场,为了避免场景之间生硬的跳转而引起观众的误解和糊涂,就需要借助于解说词来转场。 画面:两家人的场景。 解说:春节就要到了,卞家人在除夕之夜,同无数个家庭家庭一样团聚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所不同的是,卞家与马振清原本不是一家人。
02
久而久之,围墙根下的荒草地被踩出了一条小路,后来人们称它为“邓小平小道”。
5.表现细节
6.营造意境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写作探析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写作探析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写作探析作者:葛明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4年第09期如同新闻等其他纪实类节目一样,真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电视纪录片要求制作者在真实的基础或前提下,以真诚、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创作。

电视艺术作为视听艺术,其画面可欣赏,其声音亦可欣赏。

解说词是电视声音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

其重要性在于解说词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认识,其独特性在于解说词是唯一可以印成文字的声音。

如果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再漂亮的鲜花,若没有绿叶陪衬也会失色不少。

作为“以视为主、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电视在画面上的局限,使语言文字具有了很广阔的展示范围。

人们在接受解说词传递的信息时,本能地把它同画面上的形象联系起来。

解说词写作除了要考虑电视的特点,进行整体构思、发挥综合效应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就电视纪录片而言,为了发挥好解说词的功能和作用,在语言运用上要切实做到为读而写、为听而写。

一、为读而写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

可以说电视解说词写作并不单纯是一种写作,而应当是一种对片子整体的处理和安排。

电视纪录片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题材进行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

电视纪录片运用镜头语言,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应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也正因为如此,电视纪录片对解说词的写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是语言艺术,但同时也要有画面感,语言的运用要做到准确、生动、具体、形象,让播音员读起来朗朗上口、神采飞扬,有明显的语言前推感。

1. 语言要准确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不但要求内容准确,表达准确,同时还要求和画面形象吻合,否则会产生风牛马不相及的结果,造成声画脱节。

要求语言准确并不是要过多地用一些概念化的语言,这些语言虽然不能一概排斥,但运用时要慎重选择。

浅析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

浅析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

浅析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摘要:电视解说词是电视人与受众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片子的质量。

本文就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技巧进行论述。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技巧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

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

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

就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而言,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

它虽然与电视画面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或事物都产生不了交流关系,但它却又都与电视画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

既然电视解说词本身就是电视专题中众多元素的其中之一,如果把电视专题看成一个综合体,那么电视解说词就是整体中的一个局部。

电视解说词的这一属性决定了它的非独立性,所以在电视专题中电视解说词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和画面、音乐、字幕、同期声、特技手段等相互配合,去传达节目的信息,表达节目的思想。

如果我们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了,多么好的画面就如同漂亮的花一样,没有绿叶的陪衬也会失色不少。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的作用如此,怎样才能把解说词写好,使其真正担当起“绿叶”的作用呢?1 解说词离不开画面,二者相辅相成一部电视专题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二者相辅相成。

人们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没有什么主次之分,声画结合的心理学基础,原本是人们观察、审视、辨析事物的方式。

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

有些题材内容的节目,画面显得更为重要,这时候解说词也许很少甚至不用。

但很多经典的专题片因其优美的解说词而让人们记住,比如《话说长江》、《长白山四季》《西藏的诱惑》等等。

《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长江!俯瞰三峡长江水。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与方法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与方法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与方法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电视新闻稿的基本要求第一,要认真采访、选题,注意文字与画面的关系,在精选之后出现在画面上的信息,文字绝不可以再行同一重复。

第二,最新消息的开头、结尾、过渡常常是独白式的,对于人名、数据、结果等要素必须处理得体,文字精警,表达清晰,文图一致。

第三,撰写电视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一定要有结构提纲,其中包括中心观点、主要论据及次要论据、组织结构方式等。

要阐明画面含义,丰富画面内容,承上启下,交代思想,烘托气氛,文字要简炼、深刻,富有文采。

第四,要挖掘新的角度,既要写得快,又要写得好。

要避免那些陈词滥调,更要避免重复。

写出来的东西,与其中看,不如动听。

电视新闻稿撰写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电视新闻稿是电视解说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

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

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看”的特点。

因此,我认为,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必须从掌握电视新闻的特点入手,真正体现电视新闻稿的“为听而写、为看而写”的写作特色。

在平常的具体运用中,我们应该认真牢记并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生活化与口语化。

电视解说不像文字报道那样可以重读,可以反复玩味欣赏,它是经过提炼加工的一种视觉语言。

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要摒除口语中那些杂芜的成分,使之更准确、更精炼,但又要充分吸取口语中那些生动、活泼、流畅的成分,播音员面向观众直接口播新闻内容,使之同观众的交流更为自然。

正因为如此,人们形象地把电视比喻为“窗口”和“讲坛”,站在这一“窗口”或叫“讲坛”“讲学”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

所以,我们的电视新闻稿就好象一篇篇“教案”。

电视解说词的合理位置

电视解说词的合理位置
引观众的注意力。
解说词在娱乐类节目中应保 持适当的出现频率,避免过 度使用干扰观众对节目的欣
赏。
04
电视解说词的未来发展及 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电视解说词
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
电视解说词应结合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个性化推 荐等特点,创新表达方式和内容,以适应新的媒体环境。
满足观众多元化需求
电视解说词需要关注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观众的需求 ,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说内容,以吸引更多观众。
电视解说词的创新与突破
创新表达方式
电视解说词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幽默、轻松、感人等,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可以运用多 媒体元素,如图片、视频、音效等,增强解说效果。
突破传统模式
电视解说词可以尝试突破传统的解说模式,引入新的元素和视角,如专家评论、现场采访、数据分析等,以提 供更加深入、全面的解说内容。
电视解说词的逻辑结构应清晰, 能够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 更好地理解画面内容。
情感表达技巧
情感真挚
电视解说词应真挚感人,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 ,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幽默风趣
电视解说词可以适当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调节气 氛,增强观众的观看体验。
节奏感强
电视解说词应具有节奏感,能够与画面节奏相协调 ,使整个节目更加紧凑、有张力。
易于理解和接受。
形象生动
03
电视解说词应尽可能形象生动,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让观众产生直观的联想和感受。
内容策划技巧
01
02
03
扣题准确
信息量大
逻辑清晰
电视解说词应紧扣节目主题,避 免偏离主题或与画面不协调的情 况。
电视解说词应包含足够的信息量 ,能够丰富画面内容,提供背景 资料和解释说明。

提高电视解说词写作能力之我见

提高电视解说词写作能力之我见

提高电视解说词写作能力之我见摘要:电视解说词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是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

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与构思,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有着自身特殊的规律和要求。

笔者试图阐述电视解说词在形式上和写作上的特殊要求,以及创作电视节目解说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解说词文学创作一、电视解说词的界定本文以为,电视解说词有别于一般的文章,它必须与画面语言有机结合。

简而言之,电视解说词解说为“观看”而写作,要努力使观众将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结合、延伸和深化画面的内涵,更好的感受画面的情境与气氛。

二、电视解说词的形式特点一般而言论,电视新闻、电视片、电视专题片、电视评论、电视文艺、电视客串、电视广告都有解说词。

解说词的说明性、描述性、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凝练性,熠熠生辉,它的口语性、实践性异彩纷呈。

解说词正以其不可掩饰的语言魅力深入人心,深入电视节目的各个领域。

首先,电视解说词力求语言形象。

声画对位是第一要求,同时力求形象化的语言解说词写作如果能既具体又形象,才能造成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弥补电视传播一瞬即逝的不利因素,让观众获得更多更深的视听感受。

比如,“子弹的速度非常快”这个描述就比较一般。

说“子弹的速度每秒钟是1000米/秒”就比较具体了。

其次,电视解说词少书面语,多用短句。

要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和浅显的文字,要求字音响亮和谐,使之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

把书面语改成口头语,多用短句。

比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的开篇: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

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

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短短100多个字,用了将近9个短句,不可谓不简练;主食、一锅米饭都是很口语化的词语。

再次,电视解说词强调画面细节。

细节的呈现是最有效的方式是用画面来表现。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

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写好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是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电视工作者应该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里本文不想对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进行全面的研究探讨,只想结合自身实践对解说词写作中的语言要求谈一些粗浅看法。

具体、形象、准确具体。

一方面,一切事物都是以自己的特殊形式存在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从具体到抽象的。

直观可见的画面要有相应的具体解说,才能把一般性的意思和抽象的道理说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明晰的印象,使之便于理解和接受。

另一方面,电视传播稍纵即逝,不容观众仔细琢磨,要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使人看后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具体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使声画有机地融于一体,造成生活的立体感,从具体到抽象。

形象。

画面形象已经能够造成一种如临其境,且见其人、闻其声的效果,那么解说词的语言要形象化应该怎样体现呢?这主要是说画面的形象还不完整,比较单薄,就要借助于解说词,采用一些修辞手段,比如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解说词,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得生动、活泼,热情奔放。

准确。

没有准确的语言,解说词就无法反映客观事物。

但准确不是重复图解画面,而是画面的补充延伸和提高。

准确既要内容准确,表达意思准确,又要声画默契,结合准确。

如:解说词准确地交代了黄河壶口的地理位置,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也从文化精神角度交代了壶口奇观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和影响。

通俗易懂,顺口顺耳解说词的内容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要让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出来,观众通过听觉器官感知有声语言,这就要求播音要顺口,收听要顺耳,这就要求用群众口头上常用的语言写解说词,要做到口语化,通俗易懂。

多用口头语。

在汉语词汇里,有书面语词汇,也有口头语词汇。

口头语是和书面语相对而言的,就语言基础来说,口头语和书面语是相同的,不能各有一套。

但是口头语言是说给人家听的,书面语言是写给人家看的,由于使用的形式不同,所以,在用词上和造句的习惯上都有一些差别。

电视解说词的合理位置

电视解说词的合理位置


仅看解说,难以了解当时的情形,但是配上画面,就
生动地显现出当时艺术家们工作时的状态,并且由于恰当
的解说,体现出一种恢谐幽默的效果,这与整部片子的风
格是完全吻合的。在这里,解说不独立存在,而是与电视
中各元素各手段贴合,浑然天成地完成电视展现。
三、电视解说词的创作要从细节出发
• 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细节到整体、从具体 到抽象,从看得见的到看不见的。

“20多年前,曾创造中国电视收视奇迹的系列
节目《话说长江》,将拍摄的脚步停留在长江的
最后一条支流----黄埔江边。这是《话说长江》中
的部分影像,除了真实的感叹,主持人还在20年
前的时空中想象着长江的将来。20年前的那次纪
录同时成为长江和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标志。运用
当时先进的胶片摄像机,拍摄者第一次为这条大
• 例如: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
• 比如,一张兴奋的脸,手拿信纸的特写, 一张眉头紧锁的脸,这个蒙太奇告诉观众, 这封信带来一个坏消息,使主人公沮丧、 懊悔。再比如,一张眉头紧锁的脸,手拿 信纸的特写,一张兴奋的脸,这三个镜头 与前三个镜头的内容一模一样,只是组接 的顺序发生了变化,观众从中领会到的是 这封信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令人兴奋和雀 跃。
二是让观众愿意听。
言语的搭配要适合于人的听觉习惯,要注意 口语化和生活化;要在观众听觉容易理解的范围 内进行遣词造句,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和浅显的 文字;要求字音响亮和谐,使之读起来上口,听 起来入耳。
二、电视解说词不能独立存在
• 电视解说不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 去独立地塑造电视艺术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 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 对事件的全面报道,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范文(优选6篇)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范文(优选6篇)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范文(优选6篇)电视专题片是时态(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以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其中一领域或其中一方面为主题素材,进行集中的、深入的报道。

地市级电视台,围绕地域特色办栏目,有大量鲜活的题材供媒体选择,作为电视记者,在做电视专题片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选题与策划,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好选题离不开好记者好的选题背后必须有优秀的电视记者,电视专题片是对事实的追踪,它是实践沉积的成果,也是历史的影像见证。

从事电视宣传工作,每一次采访所接触的都是新课题,每一次采访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做一部电视专题片,需要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的人物、新的事件。

那么,如何能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确定成功的选题、创作出优秀的电视作品呢·一名优秀的电视记者,在面对一个新选题时,首先会以他特有的新闻敏感确定这个选题一定要体现电视专题片的特点,它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效应,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它的审美价值有多高。

要看能否给电视观众提供新鲜的信息,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是不是社会普遍存在、群众关心关注并具有打动电视观众兴奋点的情节和细节;是否有人情味,是否有故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人物或事件的形象是否有利于拍摄,作出是否具有电视美感的判断。

同时,一个好记者更要有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精神。

在确定好选题之后,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还应该对所确定的选题进行深度挖掘,找出选题中的闪光点,就像矿工挖矿一样要独具慧眼,这样才能在普普通通的矿中采出有价值的石头,这样才能做出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专题片。

20xx年,被誉为“中原粮仓”的驻马店市发生洪灾,为了报道在特大洪涝灾害面前各级党委政府与天中儿女同洪涝抗争的那种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场面,驻马店电视台专题部的记者不畏险阻,在洪水里泡了6天,拍下了很多感人的画面,回台后又加班加点抓紧制作,创作出3集题为《洪汝河畔抗天歌》的大型专题片,并在省内获得奖项。

要彰显时代精神,反映时代主题电视专题片记者要主动作为,把弘扬社会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渗透到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修辞艺术及应用浅析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修辞艺术及应用浅析
巴才让
(作者单位:西藏电视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更高水平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精 神上的高质量生活。电视是大众的重要娱乐手段之一,电视节目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观看感受以及电视台、制作人、广 告商的经济利益。电视专题片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说词对于专题片的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电视专题片解 说词的写作要做到精益求精,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本文以此为着力点,分析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修辞艺术以及应用。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修辞艺术;应用
佳的形容效果,观众也能从中获得享受。 1.2 抽象化具体 基本上所有的电视专题片都有一个 主题,在制作中一切都要为这个主题服 务,图像、声音、解说词都要凸显主题。 但有些时候创作者会被一些无形的问题 所困扰, 这使创作的难度增加, 进度减慢。 这时就可以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 形变为有形,将抽象变为具体,这样就 能够突出主题,创作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以专题片《苏州六记》为例,在这部片 子中作者将作品比为生活的拓片,作品 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样的比 喻就凸显出了作品的重要性。同时,将 拓片比作诗人的白发,凸显拓片的重要 性。该片还将诗作比为作者的灵感之舟, 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诗是如何被创作出来 的,它来自于诗人脑海中的灵光一现。 笔者所指出的三处比喻都是将无形变为 有形,从而凸显出专题片的主题思想。 1.3 增强氛围的营造和气氛的渲染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非常注重意境 的塑造,为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往往会构造 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意境,除抒发感情, 凸显主题之外,还能起到加强观者与创作 者联系的作用,让人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 回味无穷,产生“绕梁三日”的效果。电 视专题片也是一样,良好的氛围能够提升 专题片的表现力,而比喻正是营造氛围, 渲染意境的“利器”。以《吴门烟水》为 例,这部专题片的主题是对吴文化的描述 与传播。而文化往往是抽象的,要让观者 切实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冲击,除画面外, 还需要解说词将富有地域文化的词语巧妙 组合,在观者眼前勾勒出一副吴文化的精

解说词怎么写

解说词怎么写

解说词怎么写篇一:【范文】解说词写法宣传片解说词写法解构解说词,是在电视屏幕上才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

与纯文字作品不同,电视解说词场景最终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某一的屏幕语言与观众见面。

因此,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有它不同于其他文学创作的特点。

一、离不开画面二者相辅相成电视作品中,声与画孰轻孰重,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观点认为通过如此一来视觉获得信息是最直接的,画面具有直接可观、可感性,图像的出现就带来形象的确切性,因此画面本身的冲击力就能调动欣赏者的情绪,引发联想想象,产生艺术感染力。

也有专家认为画面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分析指出并不完整,不能带给广大观众准确的信息,单靠画面难以将剧作的主题表达出来,无须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

必须利用语言作为和鲜、衬托,才能能克服仅靠画面表达的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欣赏中的相似性,从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成为可能。

所以有声电影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代议制,才摘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通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体会。

事实上,一部文旅电视专题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二者相辅相成。

人们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没有什么主次之分,声画结合的心理学基础,原本是人们观察、审视、辨析事物的方式。

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

有些题材内容的节目,画面显得更为重要,这时候解说词也许恐怕很少甚至不用。

但很多经典的专题片因其优美的解说词而让人们记住,比如《话说长江》、《长白山四季》《西藏的诱惑》等等。

《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扬子江!俯瞰三峡长江水。

你可能会联想的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当屏幕上出现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说词这样说道:水珠,的水滴,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滴水珠,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跳跃,一路跳跃,一路结伴,越结越多,好不容易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世界大河。

电视片中国古代玉文化解说词

电视片中国古代玉文化解说词

电视片《中国古代玉文化》解说词引言大家好,欢迎来到电视片《中国古代玉文化》。

玉,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本片中,我们将为您揭示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奥秘,探索玉石的起源、文化涵义、艺术价值以及其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章:玉石的起源与特点玉石,是一种宝贵的矿石资源,具有坚硬、富有光泽、质地致密等特点。

它在地壳中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亿万年的沉积、熔融和再沉积等多个环节,形成了独特的物理性质和美丽的外观。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玉石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玉文化历史。

第二章: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玉文化渊源流长,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用玉石来制作工具和装饰品,玉石逐渐成为了古人心目中的至宝。

随着社会的发展,玉石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被视为贵族的象征,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章: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文化涵义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它被赋予了吉祥、神秘和神圣的象征。

古代人们将玉石视为美德和高尚品质的象征,它的玉质纯洁和光泽被视为人们心灵纯净和智慧的象征。

同时,玉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与保平安、辟邪避凶的力量相联系。

第四章:中国古代玉文化的艺术价值中国古代玉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艺而闻名。

玉雕技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的神像、工艺品到现代的玉雕艺术品,都展现了华丽细致的艺术特色。

通过玉雕,艺术家们将玉石的天然纹理与创作结合,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艺术作品。

第五章:玉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社会,玉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贵族和皇帝都喜欢佩戴玉饰,庙堂和宫殿中也使用大量的玉石来装饰。

同时,玉也是一种重要的礼品,人们常常把玉石作为礼物赠送给亲友,以表达对其美好祝福和情感的表达。

结语电视片《中国古代玉文化》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博大精深。

玉蕴含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追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说词写作(全套课件)

解说词写作(全套课件)

第二节 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的特性
2.1电视画面的局限性
但多么完美的画面构图,多么生动的图像造型,多 么流畅的画面编辑,永远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一 些画面自身难以准确表达、清楚表达、充分表达的 地方;也常常会有画面的表现力难以企及,或无法 涉足的遗憾之处。
第二节 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的特性
2.1电视画面的局限性
第一节 为看而写
(1)语言要具体
案例三:《祖国的旗》
画面 武警战士扛着国 旗由天安门城楼 走出,步入广场。 按动电钮 升日 出旗 升旗 日出 升旗 五星红旗在蓝天下飘扬
解说词 天安门广场这面长5米,宽3 点3米的最大的国旗,每天早晨 和太阳一同升起,太阳从初露 地平线到全部升圆的时间是两 分零七秒。这面红旗也按两分 零七秒这特定的时间,从基座 上升到22米高的旗杆顶端。
第一节 电视语言的构成
1.1电视语言的构成
电视语言
视觉语言
听觉语言
动态画面 静态画面
字幕
人声
音乐
音响
第一节 电视语言的构成
1.2电视声画系统之间的关系
电视语言作为一种综合的视听语言系统,其视听之 间的组合关系亦即声画关系主要有声画合一、声画 分立和声画对位三种 。
第一节 电视语言的构成
1.2电视声画系统之间的关系
烈士墓碑一组特写
第一节 为看而写
(3)语言要贴切
要求语言贴切不是要过多地用一些概念化的语言, 而是要求在表达上能够巧妙合理地体现画面展现未 尽的内容。 我们所说的“贴切”不但要求内容准确,表达准确, 同时要求和画面形象吻合,否则会产生风马牛不相 及的结果,也就是词、画脱节。
第一节 为看而写
(3)语言要贴切
2.2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

2022年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

2022年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第一,要认真采访、选题,注意文字与画面的关系,在精选之后出现在画面上的信息,文字绝不可以再行同一重复。

第二,最新消息的开头、结尾、过渡常常是独白式的,对于人名、数据、结果等要素必须处理得体,文字精警,表达清晰,文图一致。

第三,撰写电视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一定要有结构提纲,其中包括中心观点、主要论据及次要论据、组织结构方式等。

要阐明画面含义,丰富画面内容,承上启下,交代思想,烘托气氛,文字要简炼、深刻,富有文采。

第四,要挖掘新的角度,既要写得快,又要写得好。

要避免那些陈词滥调,更要避免重复。

写出来的东西,与其中看,不如动听。

【素材积累】
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增加情趣
创作者可以通过解说词的幽默的表现生发 出一种情趣和情调。幽默性的解说词表现出 作者对画面的一种轻松和旷达的理解。在幽 默的文笔中,寄寓着作者的情致和感悟,因 而在某种程度上它更需要作者的独具慧眼和 妙笔生花、点石成金的能力。
第三节 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一、解说的文字中包含有一定量的潜台词 潜台词是指在文字中没有直接说出来,但 可以让观众感觉到其中包含有“请看画面 ”这样的意思,从而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 到画面上。
四、简称要慎用
一般来讲,表义准确、结构科学、被人们 公认的、进入全民语言系统的简称是可以 用的。 小范围内使用的简称、行业内使用的简称 因其不规范、没有在全民语言系统中流通 而不能用在解说词中。
五、避免用同音不同义的词
解说词写作中要尽可能注意这一点, 字斟句酌,仔细推敲,力求做到用词准确 。而且,在正式录音之前一定要多读多听 ,如果有容易引起误解的字词,不妨再寻 找一个表达意义相同的词来代替,避开消 极的同音现象。
二、多用指示性代词
指示性代词是指能指示、区别人或事物名称的代词 ,近指用“这”,远指用“那”。如果组成复音就 包括这些、这个、这样、这种、那些、那个、那种 、那样等。 解说词中的指示性代词主要起的作用: ⑴吸引观众看屏幕。 ⑵避免或减少对画面的重复。
解说词中运用指示性代词还可以用来代替事件复杂
六、精确、精瘦、精致、精神 1、精确
精确指的是运用恰当的词语,如实地反映 客观事物,准确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 感、意志、态度,符合画面所展示的内容 ,也就是要求概念明确,判断正确,没有 歧义,从而做到信息传递“保真”。
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 物来比较,使枯燥的数字显得具体生动,使抽象的 数字具有某种形象的感觉。
给数字寻找一个可比量或参照物,从修辞的角度主 要是运用比喻、对比、借代、衬托等修辞手法。
有时,给数字寻找一个可比量或参照物注重的是给 观众传达数字背后的意义,侧重于数量可能带给观 众的震撼和感受,观众无需记住数字,只要意识到 了“那么多”或“那么少”,表达的目的也就达到 了。
的过程、人物的思想、情感等。
三、数字的形象化处理
1、一般情况下,只告诉观众一个概数
从人们听觉接受的心理来看,越是简单的东西越便 于记忆。数字也是如此,越粗略简单,越有可能在 观众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
2、给数字寻找一个可比量或参照物
一般情况下,人们能理解而且感兴趣的数字是与日 常生活较贴近的小数字,而对那些浩大的、远离生 活的数字缺乏感性认识,也不能理解其含义。
二、解说词和其他声音元素的配合
在电视片的声音语言中,除了解说词,还 有人物同期声、音响、音乐等,这些声音元 素和解说词一起完成电视片“听觉信息”的 传达任务。对于它们,也要做统一合理的安 排,以达到用完美和谐的声音,渲染气氛、 表现主题的目的。
第二节 解说词从形态上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信息 ,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另一类是间接 信息,这是指关于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 陈述(如背景资料、数据、理论、观点等)。
三、连接画面,对画面信息进行整合
画面传达的形象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含 混性、多义性,解说词可对处于无序状态的 电视画面进行整合塑造,为具有多种解释可 能性的画面创造一个明确的指示关系,为观 众的感受理解提供一个规定渠道,使画面传 递的信息更加准确明了。
四、抒情
电视画面的表情达意是形象的,但也是间 接的,解说词的抒情可以直接撞击观众的心 扉,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电视画面能够把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展示 出来,让观众从中得到对事物的一种基本的感性 认识。解说词进一步拓展观众的视野,满足观众 的需要。观众把这两种信息结合起来,才能更清 楚地理解片中所表达的意思。
二、挖掘画面内涵,深化主题
电视画面只能通过事物的外在形象来叙事, 间接地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思想、意志、态 度等,对于内在的、精神的、抽象的东西往 往显得无能为力。 解说词明确揭示事物内在的、深层的意义, 使电视片具有情感的魅力,散发理性的光芒 。
第五章
教学目标:
电视片解说词的写作
1、知道解说词和画面及其他表现元素之间的关系。 2、理解解说词的作用。 3、掌握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4、知道解说词的修辞手法。 5、知道细节的作用,掌握如何利用解说词放大细节。 6、了解解说词的构思与布局。 7、了解写实类电视片解说词的特点。
8、了解写意类电视片解说词的特点。
第一节 解说词和画面及其他 表现元素之间的关系
电视片解说词是观众在观看画面时,诉诸于他们听 觉器官的一种文字语言,是作者理性思维的直接外 化。解说词必须帮助观众看画面,它和画面是相互 补充、相互加强的关系,同时,解说词又不能干扰 观众看画面。 每一段解说词都要和画面相配合,但并不是每一段 画面都必须有解说词。 解说词要摆脱形声“两张皮”的现象,同时也不能 使解说词“看图识字”式的重复画面已有的内容。
3、解说词要“贴”画面
“贴”就是和画面有机地联系,就是从画面说起, 告诉观众画外的信息。
⑴解说词在表达抽象的概念、理性的思想、道德、 观念时,要从画面上的具体的事物、看得见的事实 出发,由具体逐步写到抽象,由画面上的内容逐步 写到画面外的内容。 ⑵解说词要为观众对画面的思考和关注留下时间和 空间,有效地吸引观众观看画面。 ⑶运用解说词介绍背景资料或讲述过去与未来时, 应寻找一个与画面相宜的契合点,使解说内容和画 面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
一、解说词和画面的关系 1、解说词离不开画面
解说词必须以画面为基础,帮助画面完成编导的创作 意图。
2、解说词不能简单重复画面
形象塑造、细节表现是画面的特长,当画面已经一览 无余地表明了事物特性,解说词就切忌再重复画面。 解说词要给观众和画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观众从画 面上看不出的那些画面之外的更多的信息,说明画面 没有或不能够说明的问题,表达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为观众对画面的顺利读解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