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_刘大明

合集下载

法国大革命妇女平等与女权的斗争历程

法国大革命妇女平等与女权的斗争历程

法国大革命妇女平等与女权的斗争历程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深刻地影响了法国社会和西方世界的发展进程。

在这一历史时期,妇女平等和女权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法国大革命中妇女平等与女权的斗争历程,并分析其意义。

一、启蒙思想与妇女权益觉醒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着对妇女的歧视和压迫。

然而,18世纪启蒙思想的兴起,为妇女争取平等权益提供了理论基础。

启蒙思想家卢梭强调所有人的天赋平等,而不分性别。

尤其是在他的《爱弥尔》中,他提出了对培养妇女教育的重视,并倡导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平等地位。

这些思想为妇女权益觉醒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妇女参与大革命运动法国大革命期间,妇女积极参与了反对旧制度的斗争。

1789年,巴黎妇女起义(即十月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妇女积极参与政治的开端。

一大批妇女走上巴黎街头,要求食品供应充足、物价降低和所有公民享受平等权益。

尽管这次起义没有直接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她们坚定的斗争精神唤醒了更多妇女的觉醒,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发展。

三、妇女与法国宪政的斗争法国大革命后,巴黎妇女社会主义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妇女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组织致力于推动妇女平等权益的实现,并且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政治和社会要求。

例如,她们要求妇女有权利参与选举、拥有自己的财产、接受教育、从事职业等。

妇女在宪政制度下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对妇女权益的立法倡导和争取。

1791年,法国国民立法议会通过了《妇女权益宣言》,承认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益。

然而,由于宪政制度的不稳定和社会保守势力的阻碍,该法案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困难和障碍。

四、尼科尔德·康代的奋斗尼科尔德·康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女权主义者之一。

她坚定地主张妇女的政治权利,提出了“自由和平等为全体公民,或者不为任何人”的理念。

康代激烈地批评了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妇女解放的具体政策。

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历史上的政治自由与平等权益

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历史上的政治自由与平等权益

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历史上的政治自由与平等权益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革命。

它给全世界带来了新的政治观念,如自由和平等。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社会处于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下,人们享受的权益非常有限,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

这使得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愈发强烈。

法国大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秩序。

在这个新的秩序中,自由和平等成为了每个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自由是法国大革命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旧制度下,人们缺乏自由,不论是思想自由还是行动自由。

国王行使着绝对的权力,人民的言论、出版等自由被压制。

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的统治,建立了一个以民主为基础的制度,并保障了公民的自由权利。

宣言权、言论自由、教育自由等成为人们享有的基本权利。

法国大革命后,以法律和宪法为基础的政治制度使人们的自由得到了保障,人民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参与政治。

平等是法国大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理念。

在旧制度下,法国社会存在着天生不平等的现象。

贵族享有特权,而普通人往往生活在贫困中。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贵族特权,宣布人人平等,废除了特权制度。

在大革命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再联系于出生,而是根据个人所贡献和能力赋予的。

通过实行普选制度,人们可以平等地参与政治,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有机会成为国家的领导者。

自由和平等的推行,使法国得以摆脱封建农奴制度下的束缚,走向现代化社会。

法国大革命后,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重大进步,还在法律和社会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例如,民法典的颁布,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法国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此外,各种社会改革也宣告了法国进入了现代社会,如教育的普及,减少贫困,改善劳动条件等。

然而,尽管法国大革命为自由和平等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一进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自由和平等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探索。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历史上,人们总是在不断地争取更多权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女权运动人类简史的性别平等之路

女权运动人类简史的性别平等之路

女权运动人类简史的性别平等之路性别平等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议题。

在历史长河中,女性经历了许多起伏和挑战,而女权运动则成为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女权运动对人类简史中性别平等之路的影响和进展。

一、古代女性的权益古代社会,女性处于支配和压迫的地位。

她们没有政治权力,教育机会有限,经济独立性也较低。

然而,在古代的一些文明中,女性的地位也体现出一定的尊重和权益。

比如,古埃及的法老后妃拥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可以作为摄政王统治国家。

另外,古希腊的一些城邦也容许寡妇继承丈夫的财产。

二、女权运动的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权运动逐渐兴起并开始为性别平等而奋斗。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开始争取选举权和政治参与的机会,为公民权和政治权利而战。

女权运动的代表性事件包括英国的苏格拉底妇女组织和美国的妇女权利运动。

这些运动不仅在政治领域取得成果,也在其他领域影响了性别平等的发展。

三、教育与职业平等女权运动对教育与职业平等的追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过去,女性获得教育的机会很少。

女权运动的发展使得女性能够接受教育,并在各个领域中追求自己的事业。

这种改变不仅提升了女性的地位,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潜在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四、婚姻与家庭女权运动也对婚姻制度和家庭角色提出了批评并追求变革。

过去,婚姻中女性的权益常常被忽视,她们缺乏决策权和经济独立性。

随着女权运动的进展,对婚姻中的平等和自主提出了要求,引领了婚姻法和家庭观念的改变,强调了伴侣关系中的平等和尊重。

五、性别歧视的挑战尽管女权运动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性别歧视仍然存在。

女性在就业、待遇和职业晋升方面仍然面临差异和不公平待遇。

此外,一些社会和文化观念仍然对女性施加压力,限制她们的自由和独立性。

女权运动需要继续努力,直面这些挑战,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六、女权运动的影响和未来展望女权运动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性别平等发声,推动了社会结构的转变。

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得到了提高,性别平等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和目标。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妇女俱乐部(1789—1793年)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妇女俱乐部(1789—1793年)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妇女俱乐部(1789—1793年)姚 静摘要: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使得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的观念广为传播,为性别平等奠定了理论基础,也给了妇女从家庭走向公共领域的机会。

当时女性想要参与政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递交陈情书表达诉求,二是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妇女俱乐部。

革命共和派女公民俱乐部的创立标志着妇女参与政治活动达到高潮。

可随着反法同盟的外国干涉力量被赶出国境,国内叛乱基本得以平息,执政当局开始限制妇女参政。

三位分别代表着王室、贵族、平民的女性相继被处死使得法国又重新回到了“男性的共和国”。

关键词:妇女俱乐部;法国大革命;性别平等中图分类号:K56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4-0133-03引言一直以来,法国大革命研究都由男性话语主导,妇女往往被视为不具有自觉意识、缺乏统一性的乌合之众,其差异性、多样性以及进步性均被忽视。

事实上,女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革命的参与者和共和国的捍卫者、战斗者,深入了解大革命时期的女性团体以及她们所发挥的作用,有利于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法国大革命,从源头上把握现代法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因此本文将从妇女政治团体的建立、发展、失败、作用、影响几个角度对妇女俱乐部进行分析,以期对其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

一、十八世纪的俱乐部和女性的政治诉求法国大革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既广泛又深刻,群众的力量在这场革命中显露无疑。

尽管18世纪的女性一直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但这丝毫不影响妇女们对革命的热情,不管是在反对专制王权还是反对贵族的斗争中,我们都能看到妇女的身影。

1789年10月5日和6日,妇女们带头发起面包暴动,挺进凡尔赛。

法国作家于勒·米什莱写道:“男人占领了巴士底狱,女人拿下了国王。

”[1]1791年“瓦伦事件”后,上万巴黎人民聚集起来,“要求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不少妇女也像每一位善良的爱国者那样在请愿书上签名”[2]。

法国大革命与女性解放:历史上的妇女权益与性别平等

法国大革命与女性解放:历史上的妇女权益与性别平等

法国大革命与女性解放:历史上的妇女权益与性别平等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发生在法国的一场重大社会变革,也标志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兴起。

虽然法国大革命主要是由男性主导的,但这场革命也对法国的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的社会结构非常保守,妇女处于家庭和私人领域的地位。

她们没有政治权利,无法参与公共事务,也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这个时期,法国的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些思想家开始提出关于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的议题。

例如,奥朗日·德·吕埃尔在他的《妇女和她们的权利》一书中,主张妇女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包括政治参与权和财产继承权等。

这种观点开始引起一些妇女的关注和支持,为妇女权益的争取奠定了基础。

法国大革命期间,妇女也开始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

1789年10月5日,一群妇女冲进了凡尔赛宫,抗议国王和贵族的统治。

这次事件被视为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显示了妇女也可以参与政治和社会运动,并对社会带来积极的变革。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深入,一些重要的法律和政策也开始对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进行改革。

1791年,法国通过了一项法律,废除了妇女因婚姻丧失财产继承权的规定。

此外,法国大革命还推动了公立学校的建立,并为妇女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然而,尽管在法国大革命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女性解放和性别平等的实现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尽管法律上废除了妇女的财产继承权,但社会上对妇女的歧视和不平等态度仍然存在。

此外,妇女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参与仍然有限,很少能够获得真正的平等权利。

然而,法国大革命为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问题开辟了一条道路,为后来的妇女运动和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这场革命的影响不仅是法国的,它对全世界的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法国大革命是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妇女争取平等权利

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妇女争取平等权利

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妇女争取平等权利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妇女争取平等权利法国大革命(1789-1799)是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变革。

这场变革不仅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法国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

在这个时期,法国妇女积极参与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法国大革命背景、妇女参与运动的方式、取得的成就等方面,探讨法国大革命对于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影响。

一、法国大革命背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源于绝对君主主义下国家的政治腐败、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以及压迫人民的封建制度。

这使得法国社会中的广大妇女群体一直生活在极度不平等和剥削的境况中。

因此,法国大革命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使得妇女开始思考自身的权利和地位,并积极参与平等权利的争取。

二、妇女参与运动的方式1. 妇女的政治参与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一些勇敢的妇女开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她们成立了自己的妇女团体和俱乐部,通过集会、示威和签名等方式表达对不平等待遇的抗议。

例如,法国的一个妇女团体——“领导女性”的领导人奥利姆普·德·古古尔(Olympe de Gouges)在1791年发布了《权利宣言》。

这个宣言呼吁法国政府承认妇女的平等权利,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2. 妇女的文化参与除了政治参与外,妇女也通过文化领域来发起平等权利的争取。

她们以文学、杂志和报纸等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倡导女性解放和平等。

女权主义作家玛丽·瓦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论女权》(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就是一本在大革命期间出版的重要著作,对妇女的解放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取得的成就法国大革命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带来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1. 妇女的教育权利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妇女的教育机会非常有限,普遍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然而,大革命倡导平等原则,使得妇女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

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这是法国大革命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

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至1799年的十年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法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法国大革命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其后的影响。

一、自由的追求自由是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18世纪末的法国,绝大多数人民生活在封建束缚下,面临着政治压迫和社会不公。

法国人民迫切渴望摆脱专制统治,获得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因此,自由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口号。

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自由的追求,例如《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发布。

该宣言明确规定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这些法则的制定为法国人民争取自由和平等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平等的呼声平等是法国大革命的另一个核心价值观。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财富差距。

地位最低下的第三等级人民常常遭受压迫和剥削。

法国人民渴望消除社会阶级差异,呼吁实现平等的社会秩序。

正是这种渴望,促使了大革命时期的一系列社会改革。

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废除了封建地主特权,消除贵族阶级对人民的剥削。

此外,法国大革命还推翻了王权政治体制,实现了社会政治的平等。

三、博爱的理念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的又一核心价值观。

博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寓意着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秩序。

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对于社会正义的追求催生了博爱的理念。

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的博爱精神表现在他们积极参与革命,互相扶持和支持。

此外,社会福利的改善和人民的福利保障也是博爱的体现。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法国社会逐渐实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照顾。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四、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价值观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

首先,法国大革命的价值观启发了其他国家的民主运动。

例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启示录和美国宪法的制定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英国女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英国女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英国女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英国的女权运动一直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这一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当时英国的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然而,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女权运动才真正发展壮大。

一、起源女权运动在英国起源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当时启发了许多英国社会思想家和妇女开始反思性别不平等问题。

尤其是玛丽·威尔斯通克拉夫特,她是一位积极参与革命活动的作家和思想家,她对女性地位的质疑推动了女权运动的发展。

她于1792年出版了《以权为报复》一书,以批判社会中对妇女的压迫和剥削。

这本书激发了许多女性开始讨论权利和平等的问题。

二、发展历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英国女权运动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社会开始发生巨大的变革,女性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

在公众场合,女性要求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争取改变社会中对女性的偏见。

伊莎贝拉·福尔顿是19世纪女权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她在1851年创办了《女性权益论坛》这一女权主义刊物,通过该刊物来宣传妇女权益。

福尔顿的努力促使了许多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作为一个群体的重要性,也为后来的女权战士们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女权运动的里程碑是1897年成立的“全国妇女协会”,该组织通过游说和宣传来推动性别平等。

在伊莎贝拉·福尔顿的领导下,这一组织致力于扩大女性的政治参与权和教育机会,推动立法保护女性权益。

此外,还成立了妇女社会与政治联盟,旨在争取女性选举权的获得。

三、取得的成就女权运动在英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最显著的成就之一是1918年通过的《选举法案》,该法案赋予了部分妇女享有投票权。

这是英国女性争取政治权益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后来的政策和法案奠定了基础。

此外,女权主义者的努力还改变了许多妇女在社会和职场中的地位。

他们倡导妇女接受教育,争取平等的工作机会,并推动政府通过法案来禁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女权运动的一种反动——法西斯主义的妇女运动

女权运动的一种反动——法西斯主义的妇女运动

脏不均
,
战 败 国 在 战 后 势 力的 重 新 崛 起

在积
极方 面
,
得 它们 在 政 治
极不 平衡 狗 的 斗争
。 。
经济
,

军 事 等各 方 面 的 发 展
她们 组 织 种 种 带有侵 略
,

压制 性质
,
因此
它们 之 间 经常 进 行 着 狗 咬 一九 三 三年 空前
,
的 妇 女 团 体 鼓 吹 所谓
产 阶 级 女 权运 动 的 任 务也 自 然 要 转 变 其 方 向
,
命 情绪

这 就 是法 西斯 主义 的妇 女 运动


以 适 应 本 阶级 利 益 的 需 要
女 权运 动的一 种 反动
法 西 斯 主 义 分 子 为 了 防 止 国 内阶 级 矛
,
所 谓 法 西 斯主 义 的 妇 女 运 动 解 放妇 女 为 目 的 的 运 动
贤 妻 良母 主 义
及 家 庭乐 园 主 义
等等
,
,
或 民主 主 义
,
,


对 内实 行 法 西 斯 独 裁 统 治

对 外实 资
让 广 大 妇 女 离开社会 的 政 治 新 回 到家 庭 的小 圈子 里去
,
社交 活 动
,

行 帝 国主义 的侵 略 战争
在这 种 形 势 下
.
以 消 除 她们 的 革
。 ,

死 心 踏 地 地 为统 治 阶 级 服 务
在消
” 、
极方面 女 团体

,
她 们 则 组织各种 改 良主义 的宗 教妇

法国大革命中的女权运动和影响

法国大革命中的女权运动和影响

法国大革命中的女权运动和影响法国大革命(1789-1799)是欧洲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政治革命,它的影响不仅限于法国,还扩散到了欧洲甚至全球。

虽然大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封建主义和不合理的社会阶级制度,但在这个期间,女性权利的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并且为后来的女权运动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在大革命的初期,女性在公共事务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借助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声音,争取反对性别歧视和获得平等的权利。

法国大革命中的女权运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一、妇女参与政治活动的增加在大革命的初期,由于法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妇女在政治领域基本上是被排除在外的。

然而,随着事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逐渐被纳入到政治运动中,她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途径,表达出自己的声音和看法,旨在获得社会和政治上的平等权利。

例如,一些社会活动家和女权主义者开始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指出政治和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并呼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此外,很多社交团体和俱乐部也对女性的参与开放了大门,让她们在同一个平台上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女权主义者的组织和活动在大革命的过程中,一些女权主义者开始组织起来,为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保护较真正开展了行动。

例如,由奥利姆·德古夫尔和玛丽·盖斯塔特创立的“女子俱乐部”,一度成为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女权组织之一。

该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刊物,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反对性别歧视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三、女性参政权的争取尽管法国大革命时期妇女参政权的内容是很难被实现的,但是女性参政权对于在法国女性解放历程中具有示范作用,女性在经济、文化、法律、社会方面逐渐获得平等地位。

总体而言,法国大革命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尤其是法国社会播下了种子。

虽然在法国大革命结束之后,女性权利的改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为后来参政权、财产权和社会地位的改善打下了基础。

论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化问题

论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化问题

论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化问题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民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逐渐提高。

近年来以同性恋者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有较广范围的推广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此外,近年来诸多国家通过了同性婚姻的合法法案推使我国对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的关注。

目前我国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确同性恋者作为一类民事主体而存在,更不用说保障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

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已不容忽视。

本篇论文中笔者将从同性婚姻的现状、影响,及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同性、立法、合法一、同性婚姻概述同性婚姻是指相同性别的双方基于恋爱关系结合而产生的婚姻关系。

其中的“相同性别的双方基于恋爱关系”就是“同性恋”。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

同性恋按不同的标准分有两种分类。

(一)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以性别为划分标准,同性恋可以划分为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

(二)先天同性恋和后天同性恋《环球科学》杂志2015-03月刊提出的一个观点,性取向会发生流动。

一些同性恋者是先天性性取向,与其家庭、基因等有关。

一些同性恋者是后天性的性取向,这类同性恋者根据生活环境、某一同性等暂时或永久性地发生了性取向的流动。

二、同性婚姻合法化现存问题(一)封建思想我国经历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虽然当下社会对一些封建思想进行了批判,同性恋者也对自己有了比较广范围的认同,但有些封建礼教思想仍然深入人心。

“如果不重回异性恋的正轨,结婚生子,就难逃孤独终老的宿命。

”诚然,无论是人类种族的延续还是历史的继续都需要人类的繁衍。

但此种思想仍是封建的。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调查显示,2016年世界人口达到72亿6231万人,截至2021年01月,全球230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85204179人。

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与目前没有研发新的能源的前提下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和没有新的发展日益饱和的社会资源成负相关。

在如此条件下我国推出了计划生育,虽然近几年在老龄化日益加重的情况下逐渐放开,但依旧没有脱离计划生育的本质。

法国大革命中的各派别与政治斗争

法国大革命中的各派别与政治斗争

法国大革命中的各派别与政治斗争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政治派别与斗争。

从最初的第一革命时期到最后的公共安全委员会之后的恐怖统治时期,法国大革命经历了许多的政治领袖及他们的斗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法国大革命中的各派别与政治斗争。

一、自由派自由派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早的派别,他们主张在君主制下的民主改革。

具体来说,他们希望国王能够限制皇后和贵族的权力,以便更好地实现改革。

自由派的发言人是费尽努力的拉法耶特,他是一位著名的律师和政治家,他在制定国民议会宪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自由派的力量不断增强,使得国王逐渐失去了他们的信任,法国王室的衰落开始显现。

二、怀疑派怀疑派是法国大革命中初期的派别,他们希望通过改革来减缓社会不满与抱怨的情绪。

怀疑派认为,在政府中存在着既得利益集团,所以他们主张废除封建地主的特权,保护财产权,并扩大普选权。

尽管他们是极具进步性的派别,但他们的政治力量并不强大,无法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三、雅各宾派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力和最激进的派别之一,他们奉行“自由、平等、博爱”主义,主张将革命推向极端,以打破政府和贵族阶层的权利。

雅各宾派领袖是马拉和罗伯斯庇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革命的进程。

但实际上,雅各宾派随着革命的进展,内部逐渐裂变,导致了恐怖统治时期。

四、吉伦特派吉伦特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支左翼反对派,代表了中产阶级的利益。

他们对雅各宾派的暴行进行谴责,并主张通过合法手段来进行改革。

吉伦特派比较知名的人物是罗兰夫人,她曾经是国民议会的主席。

但实际上,吉伦特派的势力很快就被机会主义者所削弱,并在1793年被雅各宾派镇压。

五、山派山派是1792年以后出现的,他们代表了布尔乔亚和工人阶级的利益。

山派反对君主制和贵族阶层,提倡无产阶级专政。

尽管他们与雅各宾派有类似之处,但山派并不像雅各宾派一样讲究极端的手段。

纯正的山派颁布了《1793年宪法》,并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如颁布《加勒比黑奴解放宣言》。

女权运动——精选推荐

女权运动——精选推荐

feminist movement英语:Feminism 或Women's Liberation。

英国素有女性天堂之称,他们崇尚“女性优先”的绅士风度,尊卑有序。

还有女性掌权听政则是国运隆昌的信条。

1914年1月11日,伦敦爆发了著名的女权运动者冲击白金汉宫,向英王乔治五世请愿的行动,这个事件标志着女权运动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后,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封建社会文化对人类精神的束缚逐渐松动。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妇女要求在家庭中具有同男子相等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女权运动开始萌芽。

世界女权运动起源欧美国家。

女权运动的发展紧紧跟随着人类工业革命的进步,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带来女权运动的飞跃式发展。

19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女权运动的萌芽,1869年美国妇女选举权协会成立。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女权运动在欧美国家广泛展开。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女权运动牢牢建立在相应的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同时它也带动了社会文化,特别是人权运动的发展。

70年代后,新女权运动从美国波及到欧洲以及加拿大、日本等国。

联合国曾宣布1975年为国际妇女年.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译文理解成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

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女权主义。

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争取选举权。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国家的妇女,基本上都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但在社会生活与人们的观念中,仍与男子不平等。

女权主义者开始认识到,这其中有一个性别关系,性别权力的问题,所以女权运动就变为分析男女为何不平等,男女的权力架构,强调性别分析。

在中国也认识到,先讲女权是不行的,也要讲性别分析。

从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认识的加深。

在国内目前多用女性主义,用性别研究两性权力有深层次的意义,而且用女性主义也容易让人们接受。

中国近代革命中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探讨

中国近代革命中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探讨

中国近代革命中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探讨在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问题一直是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并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的背景、运动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性别平等的探索。

1. 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中国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也为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契机。

在这个时期,许多先驱妇女开始为妇女权益而奋斗。

1912年,《大公报》刊登了《为妇女平等权利之宣言》,提出了“男女一样平等”的理念,这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随着各种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逐渐发展壮大。

2.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革命中的另一个重要节点,也为妇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个时期,许多妇女积极参与到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中,要求平等的教育与职业发展机会。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女性开始反对束缚妇女的封建礼俗和观念,追求个性解放。

此外,一系列的女性刊物和书籍的出版也为妇女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媒体支持,推动了性别平等的探讨。

3. 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成果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成立。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国性的妇女组织——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这一组织成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力量。

它通过组织妇女参加政治运动、争取平等权益、推动性别平等法律的制定等方式,为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妇女也在前线积极参与战斗与工作,展示了妇女的勇敢与智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将性别平等写入了宪法,确保妇女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益。

4. 妇女解放运动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影响妇女解放运动对今天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妇女解放运动为中国妇女争取了教育与职业发展的机会,如今中国女性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广泛参与与贡献。

法国大革命的女权运动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

法国大革命的女权运动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

法国大革命的女权运动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法国大革命的女权运动: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发生的一场重要的社会政治运动,这场运动促使法国社会从君主制度向民主政体转型。

然而,法国大革命的女权运动却很少被提及。

本文将重点探讨法国大革命期间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为女性在社会中获得平等地位做出的努力。

一、法国大革命前的女性地位在法国大革命前,女性在法国社会中的地位相当低下。

根据当时普遍的封建社会观念,女性被认为只适合在家中担任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她们被剥夺了参与政治和其他公共事务的权利。

此外,女性在经济和教育领域也受到限制,她们的人身自由受到严格监管。

因此,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需求在法国大革命中逐渐崛起。

二、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的起源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下。

启蒙思想家们提倡自由和平等的理念,这些理念渗透到了法国社会中,进而激发了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愿望。

著名启蒙思想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就是当时的女权主义先驱,她在其著作《权利的辩护》中呼吁妇女获得教育和政治参与的权利。

三、女性的组织与行动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女性开始组织起来,为争取平等权益而努力。

他们成立了妇女社会和亲吻口会等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请愿活动。

这些行动对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并为其他国家的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借鉴。

四、女性争取公民权利的斗争在法国大革命的关键阶段,女性开始积极争取公民权利。

1791年,《关于妇女权利的宣言》被颁布,承认了妇女作为公民的地位和享有的权利。

然而,这一宣言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落实,女性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仍然受到限制。

随着大革命的进程,女性们开始要求参与立法程序和政府职位的任命,并积极参与了巴黎公社运动。

五、女性解放运动的限制和影响力尽管法国大革命的女权运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女性的解放运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法国社会的保守势力对女性争取权益的行动表示拒绝,并试图限制女性的参与。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女性权益与解放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女性权益与解放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女性权益与解放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不仅拉开了现代民主社会的序幕,还对于女性权益和解放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当时法国社会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但大革命为妇女们争取平等权益提供了契机。

本文将探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女性权益与解放。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被动弱势地位。

她们在婚姻、财产和政治中几乎没有任何权益。

男性是家庭和社会的主导力量,而女性则被限制在私人领域中。

然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初始状态。

在大革命期间,女性的参与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她们拥有表达自己想法和诉求的机会,并团结在一起争取自己的权益。

例如,布尔日夫人发表了一篇名为《权力与女性的不平等》的演讲,呼吁妇女们团结起来争取平等。

此外,女性也积极参与了示威活动和政治集会,向政府表达她们对权益的追求。

然而,尽管女性在大革命中的参与对于解放和平等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

许多男性革命家认为改革女性权益将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他们认为女性应该保持传统角色,并反对妇女上阵参与战斗的提议。

尽管女性在大革命中为法国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她们仍然没有完全取得平等待遇。

妇女权益的争取并没有因大革命的结束而终结。

纳波莱昂·韦科法尔宣布了1791年婚姻法,废除了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地位,给予她们一定的权益保障。

此后,1848年的法国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女性的政治权益。

这一时期,女性开始参与政治运动,要求普选权。

尽管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运动经历了起伏,但最终于1944年达成目标。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女性解放实际上播下了现代女权运动的种子。

女性的参与和争取权益的斗争为后来的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模范和参考。

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然在努力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的目标。

然而,尽管法国大革命对女性权益产生了重要影响,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仍然存在于当今社会。

女性在就业、政治和社会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歧视。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_刘大明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_刘大明
关键词 女权运动 政治权利 公民身份 性别歧视
大革命前的法国是一个男性的世界 。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 ,除了“圣女贞德”和极少数较有作为 的王后 、宠妃之外 ,法国妇女总是默默无闻的 。人们将她们视为异类 ,政治权利与她们无缘 。但是 ,随 着全国三级会议的召开和大革命的爆发 ,名不见经传的法国妇女也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和政治要求 ,开 始勇敢地向男性的世界发起挑战 。

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全国三级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法国妇女的觉醒 ,这种觉醒在递交给全国三级会 议的陈情书中表现出来 。在大多数人既不会读 、也不会写的社会背景条件下 ,大多数妇女只好委托陈 情书的起草者们来表达她们的愿望 ,只有少数有知识的妇女亲自动手起草陈情书 ,直接表达对社会各 种流弊的抱怨和自己的要求 。
lutions. ht ml ,2005 - 07 - 16. ④ 伊丽莎 白 ·吉 贝 尔2斯 雷 泽 夫 斯 基 :《妇 女 , 大 革 命 的 对 象 》( Elisabert h Guibert2Sledziewski ,“La femme , Objet de la
Révolution”) 《, 法国大革命历史年鉴》( A nnales histori ques de l a Révol ution f ran aise) 第 267 期 ,第 6 页 。 ⑤ 阿涅斯 ·卡拉马尔《: 是“人权”还是“人类权”?》( Agnès Callamard “, Droit s de l’ho mme”ou“Droit s humains”?) ,见 http :/ /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发表于 1791 年 9 月 ,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地反抗性别歧视 、提出妇女 政治权利要求的文献 ,它的作者是玛丽 ·古兹 ,又名奥琳帕 ·德 ·古日 。玛丽 ·古兹意识到 1789 年 的《人权宣言》只不过是“男人”的权利宣言 ,妇女也应享有平等权利 ,而“对妇女权利的无知 、遗忘或蔑 视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惟一原因”。《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采用了与 1789 年《人权宣言》几乎 完全相同的形式 ,包括一个前言和 17 项内容 。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绝不是对 1789 年《人权宣 言》的简单模仿 ,玛丽 ·古兹用“自然与理性的法则”取代了“法律”,对妇女在各个方面的权利进行了 补充和完善 。

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改革者:罗兰夫人、圣西门与妇女权益

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改革者:罗兰夫人、圣西门与妇女权益

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改革者:罗兰夫人、圣西门与妇女权益法国大革命(1789-1799)是世界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革命运动。

在这个运动中,有一些杰出的社会改革者,他们为推动法国的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重点介绍法国大革命中三位杰出的社会改革者:罗兰夫人、圣西门与对妇女权益的贡献。

一、罗兰夫人:政治改革与女性解放罗兰夫人(Marie-Jeanne Roland)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改革者和女权主义者。

她以其出色的政治见解和对民主与自由的强烈追求而闻名。

在法国大革命的早期,罗兰夫人与她的丈夫让-马里·罗兰一起积极参与政治运动,致力于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

罗兰夫人提出了重要的政治主张,主张建立起一个立宪制度,并通过普选的方式选出政府代表。

此外,罗兰夫人也非常关注女性的权益。

她积极奔走于法国大革命的各个阶段,主张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她强调妇女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妇女权益方面的改革措施。

然而,尽管她的努力和贡献,法国大革命后期对于妇女权益的改革并不如她所期望的那样深入。

在政治上,女性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参与权。

但罗兰夫人的奋斗对于后来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圣西门:工业改革与社会平等圣西门(Claude Henri de Rouvroy, Comte de Saint-Simon)是法国大革命后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社会改革者。

他对于工业改革和社会平等的追求使他成为了法国大革命中的杰出人物。

圣西门主张通过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来改善社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他提倡工业化的重要性,认为工人阶级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

他呼吁建立以工业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以实现社会平等和公正。

圣西门的思想对于当时的工业运动和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提出的一些理念和主张被后来的社会主义者广泛接受和发展,对于19世纪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妇女权益的贡献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妇女起初参与了许多抗议和示威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克巴士底狱后 ,旧的等级限制和传统观念意识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妇女们亲身参与了革命的 进程 ,她们为期待中的“民族再生”而感到鼓舞 ,她们要求“平等”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1789 年 8 月 ,制 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阐明了人的自然的 、不可让与的和神圣的权利 ,使资产阶级的妇女从中看 到了争取和实现权利“平等”的希望 ,她们在财产的继承权 、受教育权 、公民权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自己 的要求和建议 。
① 《议会档案》( A rchi ves Parlement ai res de 1787 à1860) 第一系列第 12 卷 ,巴黎 1868 —1913 年版 ,第 402 页 。 ② 保尔2玛丽 ·迪埃《: 妇女与大革命 ,1789 - 1794》( Paule2Marie Duhet , L es f em mes et l a Révol ution , 1789 - 1794) ,儒里阿尔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就概念来说 ,它既然能代表整个民族 ,也就应该代表我们 。可是 ,民族一半 以上的人口却被排斥在外。先生们 ,这是一个问题 ,而这一问题伤害的是我们这个性别。”①第二是妇女 的受教育权问题 ,受到启蒙教育思想熏陶的中上层妇女对女性教育不足的状况表现出极大的忧虑 ,她们 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幸归结于教育的不平等。有一份妇女的陈情书写道“: 第三等级的妇女生来没 有任何财产 。她们的教育不是被人完全忽略就是非常欠缺。”②还有一份致国王的请愿书写道“: 我们要 求受到教育 ,要求获得工作 ,不是为了侵犯男性的威望 ,而只是为了受到尊重 ,为了使我们获得摆脱厄运 的谋生的手段 。”③妇女们呼吁在全国建立学校 ,使女性摆脱愚昧的状态 。
lutions. ht ml ,2005 - 07 - 16. ④ 伊丽莎 白 ·吉 贝 尔2斯 雷 泽 夫 斯 基 :《妇 女 , 大 革 命 的 对 象 》( Elisabert h Guibert2Sledziewski ,“La femme , Objet de la
Révolution”) 《, 法国大革命历史年鉴》( A nnales histori ques de l a Révol ution f ran aise) 第 267 期 ,第 6 页 。 ⑤ 阿涅斯 ·卡拉马尔《: 是“人权”还是“人类权”?》( Agnès Callamard “, Droit s de l’ho mme”ou“Droit s humains”?) ,见 http :/ /

资产阶级妇女从《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中看到了自己的权利 ,并积极地开展了要求获得政治 权利的斗争 。尤其是共和国建立以后 ,妇女广泛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 ,以致于人们对在法律上被剥 夺公民权的妇女产生出了“享有公民身份”(en citoyenneté) 这样的悖论 ④。也就是说 ,妇女与“公民身 份”的关系在事实上并不能推导出“妇女不是女公民 ,不能分享公民身份 ,因为她们被排除在政治权利
Révol ution , Proj ets pour l a démocratie) ,法兰西文献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42 页 。 ⑦ 引自《外国女权运动文选》,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232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
刘大明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与女权运动的关系 。性别歧视是一 个反文明 、反民主的毒瘤 。法国大革命标榜“人权”,却反对妇女享有同等的权利 ,这直接引 发了妇女为争取自身利益和解放的斗争 。女权运动使名不见经传的法国妇女登上了历史的 舞台 ,并在一定程度上行使了公民权利 。但是 ,性别歧视的政策逐步升级使妇女的政治权利 受到排斥 ,世界上第一次女权运动也最终夭折 。
但是 ,性别歧视这个旧意识的毒瘤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人权宣言》虽然宣布了公民的权 利 ,但关于女性是否能享有公民权利和选举权的问题却在议会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在绝大部分议 员看来 ,妇女是天生的弱者 ,她们缺乏主见 、感情用事 、性情多变 ,是“一种交换的对象 ,她本身就是一 种财产”;妇女缺乏独立的身份和人格 ,只是“公民的老婆或一个国家的女居民”④,是社会和男性的保 护对象 ;她们只能享有自然权利 ,而无能力参与公共政治事务 。因此 ,议会明确地否认了妇女的选举 权 ,甚至连“妇女没有理性的天赋 ,只有少数杰出的妇女能享有权利”⑤的妥协性提案也遭到了否决 。
www. monde2diplo matique. f r/ 1998/ 03/ CALL AMARD/ 10138 ,2005 - 08 - 15. ⑥ 雅尼克 ·波斯克 、苏菲 ·瓦尼克编 《: 革命之声 ,为了民主的计划》( ( Yannick Bo sc et Sop hie Wahnich ,ed. , L es voi x de l a
关键词 女权运动 政治权利 公民身份 性别歧视
大革命前的法国是一个男性的世界 。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 ,除了“圣女贞德”和极少数较有作为 的王后 、宠妃之外 ,法国妇女总是默默无闻的 。人们将她们视为异类 ,政治权利与她们无缘 。但是 ,随 着全国三级会议的召开和大革命的爆发 ,名不见经传的法国妇女也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和政治要求 ,开 始勇敢地向男性的世界发起挑战 。
出版社 1971 年版 ,第 62 —66 页 。 ③ 玛丽 ·古兹《: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Marie Gouze , Décl aration des D roits de l a Fem me et de l a Citoyenne) ,见 http :/ /
76
世 界 历 史 2007 年第 4 期
获得了回响 。1790 年 3 月 ,公民布里让 ·博杜安在致制宪议会的一封信中提出了“家庭中的母亲们 能够并且应该被称为女公民”①;1790 年 7 月 ,孔多塞发表了《关于承认妇女公民权》的小册子 ,根据理 性的原则指出男女生来具有同等权利 。他写道 “: 很难证明妇女没有能力行使自己的权利 。为什么在 反复强调怀孕和身体短暂不适的同时 ,人们从来没有想到要剥夺在整个冬天都患有痛风和容易感冒 的人的权利 ,他们能行使权利吗 ? 有人说没有任何一个妇女在科学领域内作出重要的发现 ,没有在艺 术 、在文学领域中表现出才能等等 。但由此产生的结论是 :除了一个人数较少的 、非常有教养的男性 阶层外 ,妇女与其余的男性是完全平等的 。既然公民权和承担公共职务的能力只局限于这个优势阶 级 ,为什么人们排斥妇女 ,而不排斥那些比广大妇女低下的男性 ?”②
① 朱学勤《: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 1994 年版 ,第 238 - 239 页。 ② 达琳 ·盖伊 ·利维《: 1789 —1795 年巴黎革命中的妇女》(Darline Gay Levy ,Women in Revolutionary Paris) ,伊利诺大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18 页。 ③ 《第三等级妇女致国王的请愿书》( Pétition des f emmes du Tiers Etat au roi) ,见 http :/ / www. hometown. aol. com/ memoires/ revo2
在保留下来的陈情书中 ,有 33 份直接出自于第三等级的妇女之手。妇女的陈情书主要在两个方面 提出了要求 。首先是性别歧视问题 ,要求实现男女“平等”,即要求在各方面获得与男子同样的权利。一 份署名“B. B. 夫人”的陈情书写道“: 妇女的准则是勤劳 、服从和沉默 ,这确实是一种与无知的世纪相符的 制度。今天 ,知识和理性已经证明了它的荒谬。妇女有理由要求获得选举权 ,因为她们和男人一样 ,承 担缴纳王国赋税和履行雇佣合同的义务 。……根据公正的原则 ,一个男人不能代表一个妇女 ,因为代表 应该绝对拥有他所代表的人的同样利益 :妇女只能由妇女来代表。”①有一份自称为《法兰西妇女的陈情
① B. B. 夫人《: 妇女的陈情书和要求》(Mme B. B , Cahier de Doléances et réclamation des Femmes) ,见 http :/ / www. hometown. aol. com/ memoires/ revolutions. ht ml ,2005 - 07 - 16.
根据西埃耶斯的理论 “: 一个国家的全体居民都应享有消极公民权 :每个人的人身 、财产 、自由等 等享有受保护的权利 ,但公共机构的建立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参与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积极 公民 。妇女 ———至少是在目前的状况下 ———儿童 、外国人 ,还有那些对公共机构的建立毫无贡献的 人 ,都不可能对公共事务施加任何积极的影响 。每个人都能从社会得到好处 ,惟有赞助公共机构的人 才能成为社会大企业的真正股东 ,惟有他们才是真正的积极公民 ,真正的社会成员 。”⑥制宪议会于 1789 年 12 月 22 日通过了关于选举权的法律 ,将全体法国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两 类 ,只有积极公民才享有选举权 。议会排除妇女的公民权的理论和行径受到妇女们的抨击和控诉 : “你们扫除了一切陈腐的偏见 ,但是你们却保存了最古老 、最普遍的偏见 ,它把王国的半数居民排除在 显要岗位 、尊严和荣誉之外 ,而且还剥夺了她们在你们之中平起平坐的权利 !”⑦妇女的控诉在社会上

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全国三级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法国妇女的觉醒 ,这种觉醒在递交给全国三级会 议的陈情书中表现出来 。在大多数人既不会读 、也不会写的社会背景条件下 ,大多数妇女只好委托陈 情书的起草者们来表达她们的愿望 ,只有少数有知识的妇女亲自动手起草陈情书 ,直接表达对社会各 种流弊的抱怨和自己的要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