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读后感800字

合集下载

《论语》读后感800字优秀作文10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优秀作文10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优秀作文10篇《论语》读后感800字优秀作文范文一“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这是他告诉我们如何做人的;“学而时学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他告诉我们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对待朋友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他告诉我们如何去完善自己的……这些都是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育时说出来的,对于生在21世纪的我们,仍然有着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

《论语》这部耳熟能详的经典著作,已成为中小学生,乃至成年人阅读的经典书籍。

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弟子将孔子的言行举动纪录下来的,通过此收,我们可以了解孔子的为人及其政治主张,礼节思想等等。

而我从这字里行间,品味出了不平凡的语言,建立起我的个人坐标。

以前,我遇到不懂的问题,便一天天堆积,直到考试前的那几天,才搬出来“啃”,总是弄得焦头烂额的。

《论语》就像学海中的一盏明亮的灯,它告诉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从此我不耻下问、渐渐地消灭难点。

以前,我交的朋友一群一群,有的叫我出去玩,有的叫我学习。

《论语》告诉我择友的标准“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我便懂得了朋友不可乱交,要交有礼节、谦逊、诚信的朋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以前,我只顾做完作业就休息,虽然这道题会了,但遇到类似的题目,便又去问同学,其实其中的道理是相同的。

《论语》中说:“举一隅,不以三隅之。

”这句话的意思概括起来,便是四个字——“举一反三”,对啊,题海如此之宽,如此之广,要想在题海中解决所有的题目,那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这样可以锻炼大脑,战胜题海,成为题海中的一名优秀“水手”。

当你出门在外时,你是否会孤单,会想念父母,想念家乡,《论语》则告诉我们“四海之内皆兄弟”。

因此,你不必难过,不必想念,还有众多兄弟陪伴着你,我们要乐观对待发生在周边的每一件事。

《论语》中的名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乐观,积极。

论语读后感高一话题作文800字7篇

论语读后感高一话题作文800字7篇

论语读后感高一话题作文800字7篇《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做人,就应该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高一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论语读后感高一作文800字1在日渐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传统文化犹如滋养人心的甘泉。

而《论语》这一剂儒学文化的圣品,无疑对当代人的修身为人、处世待世有着深厚的指导意义。

在寒假,我有幸拜读了《论语》,虽没能深入领悟,却也获益匪浅。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约编撰于公元前四世纪初,流传到汉代,形成了“鲁论”、“齐论”、“古论”三个版本。

《论语》被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到了今天,则是人们学习、认识、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最可靠的权威著作。

全书分为若干个部分,有的论教育与学习,有的论仁义,有的论礼乐,有的论道德教养,有的论孝悌,有的论为政……由于全书围绕儒学之核心——“仁义”展开,所以“论仁义”部分也成了我研读的重点。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这样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仁义的人,自己想要立身成功也要别人立身成功,自己想要事业发达也要别人事业发达。

读了这句话后,我深有感触,天下莫有比这种人更无私宽大、仁义高尚的人了。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发家致富、功成名就几乎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一些道德教养不达标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

他们为了让自己立身成功,而不惜暗中毁坏比自己能干、优秀的人的名誉和事业;他们为使自己境运通达而陷害显赫,以成一己之私。

这些人不仅是社会的负产品,是利欲的囚徒,还是大大违反儒学观点及精神的不仁义之辈。

他们追随名利,却忽视了立人之本。

诚然,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最后都会受到命运的惩罚,更不能圆了初衷和野心。

可见,仁义宽厚之心是多么重要,它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成人的支柱,更是为人的良方。

而这些大智慧远不是那些利欲熏心、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所能领悟和躬身践行的。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读《论语》,本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看好书,写读后感的任务,可看着看着竟在书中发现了一个个灵魂,一个个穿梭于〝仁〞.〝学〞.〝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灵魂.我还看见了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刚.毅.木.讷〞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语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读后感1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既然死生.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个人无法决定,也无法左右,那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但保持一颗诚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减少过失,对待他人充分尊重.谦恭有礼,却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做到的.一个人能做好自己,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会爱敬你如同手足兄弟.所以,做一个有良好修养的真君子,又何愁没有兄弟呢?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一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这个故事结束了.真的是一朵头花弥补了这个女孩生命中的缺憾吗?其实,弥补缺憾的是她自信心的回归.而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为〝鄙夫〞.鄙夫,意义几乎等同于小人,就是不上台面的鄙陋的人.这种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偏偏有一天,子路真的去问老师说:〝君子尚勇乎〞?君子应不应该崇尚勇敢呢?孔子对他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意思是说,君子崇尚勇敢并没有错,但这种勇敢是有约制的,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义〞.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我们想想,小偷劫匪穿门打户,甚至越货杀人,你能说他不勇敢吗?但是这种没有道义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那么这个〝义〞.〝道义〞又是什么呢?那是一种内心的约制.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做到了约制.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后来苏轼在《留侯论》中也曾经论述过勇敢,他把那种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他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在苏轼看来,真正的勇者有一种〝过人之节〞,他们能够忍受像韩信那样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辅佐刘邦决胜千里.扫平天下那样的大业.他不会像平常人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所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做一个有修养的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别人,但当别人没有任何缘由地时常冒犯你,你能做到不怒吗?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这个故事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却整天指责抱怨?他们的生活真的相差那么远吗?其实就像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则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缘于心态不同.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现出来的则是故作姿态,骄矜傲人,因为他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气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闲.其实,是什么样的武功使茶师取胜呢?就是心灵的勇敢,是那种从容.笃定的气势.所以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而技巧之外的东西则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种坦率和勇敢,那么你可能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愿意把美好的东西告诉你;但是如果你与此相反,那么即使是有教无类的孔子,他也不见得会对牛弹琴.孔子说过,一个人能够听你讲道理但是你没去跟他讲,就叫〝失人〞,你就把这个人错过了,不好;相反,假如这个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讲道理,那就叫〝失言〞,也不好.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你先天的遗憾,也可以弥补你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你的生命饱满.充盈,让你有一种大欢心,让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让你的每天进行着新鲜的轮回,并且把这些新鲜的养分疏导给他人.《论语》给我们的,永远是一个人生动态的系统,我们不可以断章取义.不可以僵死地去理解.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当在你的血液中流动起来的时候,你欢欣的态度本身就是我们今人对于古典最高的致敬!论语读后感2《论语》是中国古代的四书之一,一直以来作为中华名族的子孙,我们都没有很好的去领会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今天有幸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不由豁然开朗.通过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诠释,在那简短的文字.朴素的语言里让我们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一种精神的升华,穿越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沧桑,感受到远古圣贤们那种温暖,平和而不失庄严的人格魅力.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论语》的思想精髓之一〝忠恕〞.他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样激烈的时代都应该调整好心态,做最好的自己,不强人所难,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会包容和理解.拿于丹教授的话说,就是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所谓,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因为宽广的胸怀足以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爱人〞,〝知人〞是《论语》里孔子的另一个思想精髓所在.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我们只有具备了一种仁爱之心,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其譬,可谓人之方也已.〞的理想境界.当我们在做好自己有所建树的同时,还应该身怀仁爱之心,帮助他人,助人为乐,使我们的内心有一种〝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满足感.细读《论语》,仔细体会一番,它所带给我们的那种平和.淡定的精神之光时时触动着我们躁动游移的心灵.它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当我们贫穷时学学颜回吧,〝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无论生活多么的清苦,颜回都不改变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被物资生活所累,始终保持一份恬淡安宁的心境.《论语》告诉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善良高尚的人,还教给我们君子之道,孔子谦虚的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一个内心无比仁厚,宽和的人,不会计较得失,可以真正做到内心的安静.坦然.而强大的内心足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遗憾.〝君子不忧不惧,不怨天,不尤人,上学而下达.〞纵然我们离君子的距离还远,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做最好的的自己,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只有内心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我们才不会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不断得以提升,使我们的生命充满价值,充满意义.论语读后感3有幸拜读了陈家昌教授撰写的《论语》导读这本书,觉得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总结出来的道理,在当今的社会里,又仍然那么实用,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一种纯粹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对当今社会的人,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那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读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在生活如何去寻找快乐.苦中作乐我以为古来善苦中作乐者莫过于孔子.试观孔子一生,虽心怀天下而不得用世,虽才华绝代而无人能识,先后畏于匡,困于蔡,厄于陈,在适楚途中始得一觉悟,乃自卫返鲁,删诗正乐作春秋以终世,其经历可以说是辛酸悲苦极了,然而孔子始终没有过怨言.他抱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的坚定信念;安于〝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和弟子燕居闲谈悠然论道以为乐.这种〝嶷巍荡荡,随之自然〞的雍容气度,〝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广阔胸襟,真足以为万世师表.既然吃苦在所难免,我们就应该乐着吃,而不是苦中吃.换一种态度对待苦难,生活会少一分苦难,多一分容易;少一分忧愁,多一分快乐;少一分痛苦,多一分甜蜜.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数十年,若经常都是在愁苦中度日,多么不值得呀!即使再苦再累也应该学会苦中作乐.有的人感叹教师的工作又苦又累,钱又少,但是若能帮这项工作看成一种享受,学生的进步是自己努力的成果,那我想我们的工作会开展的更好.苦中作乐,是做人的积极态度,是成功的奠基石,是快乐的姐妹.助人为乐儒家以〝仁爱〞为中心,助人为乐当然是儒家所奉行的.在《论语》中关于这些言论孔子多次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也记载了孔子的〝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老夫子提倡助人为乐,并称之为君子之行.孔子也说〝大德必寿焉〞,这是至理名言.一个人常年行善积德,身心就会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操,必然得到别人尊敬,由此产生心灵的慰藉,就会拥有知足长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的喜悦心情,免疫功能就会大大增强,就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孟子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也〞,帮助别人,别人高兴,自己也快乐,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在每年的捐物中,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共同关心慈善事业.手捧这本散发油墨清香的《论语》导读,在一行行一段段隽永朴实的方块中神游,心里前所未有的充实,觉得自己的内心是如此的平和.快乐.人生短暂,如何把握自己的一生,让生命充实变得有意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不断地探索.论语读后感4《论语》一部充满深刻哲理的著作,但又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每周五我们的语文老师都会开展一节阅读课,专门讲解并诵读《论语》,一则一则耐心地教我们,告诉我们背后的故事.渐渐的,我们的语文老师和我印象中的孔子形象重合,老师和孔子一样因材施教,不因为某某学习不好就对他态度不好,一视同仁.因为老师我第一次走进《论语》,《论语》从而成了我现在最爱读的一本书.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仁和礼〞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中.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人提出〝仁〞的看法,但都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广博而深刻的内涵.《论语》赋予了〝仁〞新的内涵,但在书中,孔子给〝仁〞下来太多丰富而又模糊的意义,所以试图用一两则语录来诠释〝仁〞是不可能的,而是要纵观全书,才能对〝仁〞有些许皮毛的领悟.老师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有一次监考,我坐在第二排,她没带表,于是问第一排一个同学:〝同学,请问现在几点了?〞同学漫不经心地回答之后,她依然说:〝好的,谢谢.〞感觉老师对《论语》很感兴趣.我们经常能看见她在早读课上和我们一起大声诵读《论语》,她对《论语》理解很透彻,总能结合实际生活解析,让我们感觉两千多年前孔子所说的话依然那么和蔼可亲.那么明晰深刻,给予我们很多启发.老师每上一则就要求背诵,这段时间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对孔子各个方面有了深入的理解.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实行〝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教育学生从不分贫富,只要拿十条干肉作学费,他没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贵族的权利,他开创了私人教育的先河.从这一点来看,他不愧为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学习和思考的论述非常精辟,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便会疑惑不解.说明〝学〞与〝思〞结合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这句话所要表达中的一样,可我们现在的社会,却连这一句话都做不到,工作中很多人不懂装懂导致了多少失误甚至惨剧.读完《论语》让我豁然开朗,有如明媚的阳光照进橱窗,驱散了我内心的阴霾.我们要把这些道理铭记在心,时刻做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仁〞是一种品德,首先是内在,是以感知而得到的,它是有实践性的,能在现实生活中体现,我们能随时随地的行善,又何乐而不为?论语读后感5《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_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_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_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论语读后感大全800字。

论语读后感800字(7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7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7篇)论语读后感800字篇1这个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背了《论语》。

我们每天背一两个小段,边背边对照平常的行为举止,看看有什么做得不对的。

《论语》象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每天给我们讲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给了我很多启迪。

在《论语》这部书里,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君子有九思”这段。

它是这样写的: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它的意思是:君子遇到九种情况要思考:看的时候,思考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思考是否听明白了,脸色表情,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想到是否严肃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思考怎样向别人请教;发怒时,要思考会有什么后患;看见可得利益,要思考是否合乎道义。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读到这句,我不觉有点脸红。

平时我和爸爸妈妈交流讨论的时候,态度很差,经常说着说着就不耐烦起来,象一头莽撞的小牛,全然不顾妈妈的感受。

以后,不管是什么事情,我对爸爸妈妈态度都要好一点,好好商量。

“事思敬”,在学习中,我也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我有时候做事不认真,学习应付了事。

美国航天史上有次航天飞船失事,不是因为什么重大技术失误,只是因为有几个螺丝没有拧紧。

有时候我做数学题错了,不是因为不会做,只是因为草稿太潦草,数位没对齐,算错了。

今后,不管什么事,我都要一丝不苟。

以后,我还要经常温习《论语》,按里面传授的道理去要求自己,和别人友好相处。

论语读后感800字篇2我小的时候没有读过《论语》,只是在课本中背过几个句子。

最熟悉的自然是《学而》篇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然而也就技止此耳!真正开始读《论语》是和儿子一起学习的时候。

在让儿子背完《三字经》后,我觉得应该让这个小子背些更加高级的东西,于是买了一本《论语》让他背。

而自己居然也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读完才发现原来《论语》涵盖的范围比我想象得更广。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曾经有人说过:“得论语半篇,则得江山。

”从而可以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它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管是《论语》中的那个理念,仁、德、学、治国之道。

都对我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但在现代社会中,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已经开始渐渐被改变。

许多人把父母的养育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却把养育父母当做了一种累赘。

难道我们忘记了父母那无私、无价、无限的爱了吗?孝乃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喜为父母还在世而喜,一惧,因父母年高而惧。

可是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去把一喜一惧给误解了,这是孔子的错呢?还是我们现代人自己的错呢?也有许多人觉的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了,他们都说“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孝道乃是心为先,行为次。

面对父母,今天的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感到自豪,我们怎样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现代歌唱出了许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你给与他们多少。

在乎的仅仅是你对他们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们只要能看见你们,那么他们就会觉的他们是最幸福的老人。

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一点:“事父母,能竭其力。

”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

心为先,行为次。

当往往我们把这竭尽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对于父母,我们竭尽全力了吗?最后我希望大家记住孔子的两局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和“事父母,能竭其力。

”只要父母还在,那么就是我们这些做儿女最大的幸福,把握现在,不只是只有“天下父母心”。

让我们做到“天下儿女心”至少我们可以在有生之年,不会为此而感到后悔。

为政之道——《论语》读后感800字

为政之道——《论语》读后感800字

为政之道——《论语》读后感800字•相关推荐为政之道——《论语》读后感800字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为政之道——《论语》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政之道——《论语》读后感800字1我的书架上有一本天蓝色的小书,白色的书脊,书身短小而精悍,上面赫然印着二个墨色大字—————“论语”。

这本书朴实无华,却凝聚着灼灼无尽的智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的初春,我们班主任老师方爸爸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共读《论语》。

初读时,我的兴趣都在那些精辟的译文上。

慢慢的,我开始迷上这三言韵文里悠深的内蕴与意义。

我细细地读它,品它,这些文字如镜子般让我明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觉察了自己的不足。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难呢?”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告诉学生们:“你们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我们无所隐瞒!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在《论语》里也强调,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要学礼懂礼等。

这点,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因为在我的成长中有许多德艺双馨、温柔和蔼的老师教育我,帮助我。

他们无私奉献,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在我心间播下了美好的种子,他们让我心生敬意,尊师成了我品行里特别重要的部分。

我们的班主任方爸爸已经执着地在三尺讲台精心耕耘了近三十年了。

但是,他把每一天都当作他最重要的日子,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他最亲爱的孩子。

他用智慧与情怀谱写最美的师德篇章。

我常常看见他在办公室里伏案凝眉,埋头苦作的样子;我也经常听到他与别人交谈时饱腹诗书,虚怀若谷的话语;我时刻感受到他对我们的悉心关怀与温暖呵护;我还看见过他在教室里废寝忘食,毫无怨言地改着同学们的作业……我对方爸爸充满了敬意,每次课后在校园里,远远看见方爸爸,我都有女儿见到父亲般的亲切感,当我大声地喊着:“方爸爸!”他的脸上立刻会漾起一个大大的微笑,那朵微笑,含着满满的欣慰与慈爱。

《论语》读后感800字(通用5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通用5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通用5篇)《论语》读后感800字(通用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800字(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读后感800字1在日渐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传统文化犹如滋养人心的甘泉。

而《论语》这一剂儒学文化的圣品,无疑对当代人的修身为人、处世待世有着深厚的指导意义。

在寒假,我有幸拜读了《论语》,虽没能深入领悟,却也获益匪浅。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约编撰于公元前四世纪初,流传到汉代,形成了“鲁论”、“齐论”、“古论”三个版本。

《论语》被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到了今天,则是人们学习、认识、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最可靠的权威著作。

全书分为若干个部分,有的论教育与学习,有的论仁义,有的论礼乐,有的论道德教养,有的论孝悌,有的论为政……由于全书围绕儒学之核心——“仁义”展开,所以“论仁义”部分也成了我研读的重点。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这样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仁义的人,自己想要立身成功也要别人立身成功,自己想要事业发达也要别人事业发达。

读了这句话后,我深有感触,天下莫有比这种人更无私宽大、仁义高尚的人了。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发家致富、功成名就几乎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一些道德教养不达标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

他们为了让自己立身成功,而不惜暗中毁坏比自己能干、优秀的人的名誉和事业;他们为使自己境运通达而陷害显赫,以成一己之私。

这些人不仅是社会的负产品,是利欲的囚徒,还是大大违反儒学观点及精神的不仁义之辈。

他们追随名利,却忽视了立人之本。

诚然,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最后都会受到命运的惩罚,更不能圆了初衷和野心。

可见,仁义宽厚之心是多么重要,它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成人的支柱,更是为人的良方。

论语心得体会800字左右(优秀10篇)

论语心得体会800字左右(优秀10篇)

论语心得体会800字左右(优秀10篇)论语心得体会800字左右篇1《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

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代。

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可以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前途。

时间老人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

时间老人对每个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的收获却不同。

所以我始终相信“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珍惜他‘”这句话。

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会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

因为他们知道时间是宝贵的。

如果你会把握时间,你就会把握生命,你才不会虚度人生,如果你虚度人生,那么在你虚度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里,你可能不会感觉到什么,然而有一天你去计算,你会觉得浪费的时间可以干很多你没时间干的事情。

这时,有的人懊恼,有的人想祢弥补,但这是无济于事的。

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后后悔,那么现在你就要珍惜时间。

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时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朋友约会,他站在桥头一边等一边在纸上写着,雨淋湿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觉。

朋友来了满怀歉意的说“不好意思,耽误了你宝贵的时间。

”爱因斯坦却兴奋地说:“我非常有意义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因为在这些时候我又想起了一个出色的想法。

”时间是宝贵的,它总是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流走。

你是想把它当作日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后只留下一个生锈的日历夹吗?因此我坚信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导语: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多读书,读好书早已成为每一个人的心愿,读书能增强表达效果,使读者思索、回味文章的思想内容。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与标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孔子论语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并借鉴!论语读后感(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以语录体对话文体记叙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迹,以及他们心灵的追求。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

孔子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常言道:百行孝为先。

孔子也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其意思是如今所谓的孝,是说能养活父母就可以了。

然而至于狗和马,都能得到饲养。

如果对父母不恭恭敬敬,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是的,孝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孝顺不仅仅是能养活父母,而是要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得以安享晚年,此之为大孝。

对呀,如果只是养活他们,别的就一切都不理,那与对待猪狗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孝顺要真心用孝德去对待自己的父母。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在社会生活是很难立足的。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治理国家也应该讲求诚信。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可见,讲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还能给人们带来福运。

论语八则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整理

论语八则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整理

论语八则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整理论语八则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论语》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讨论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中的一本而已。

你是否在找正预备撰写“论语八则读后感800字”,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论语八则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状态和心情体验。

学习的内容是做人做事,因此学习的时间并不仅在课堂上,在书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时时刻刻。

“时习之”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通过实践得来的学问才是真知。

生活是一切学问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时习之”,勤思索,多练习,时刻不忘学习,保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

拼上三年两载的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

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为:温、良、恭、俭、让。

做人首先要注意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识,我想,这也许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缘由吧。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学问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一个人才能够站在道德的立场,真心对待他人。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赞美颜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

其实,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欢乐,关键在于心态,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因素,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担忧自己的才华不被人知,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埋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这些担忧都有些多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真正紧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知,而在于知人。

《论语》优秀读后感范文8篇

《论语》优秀读后感范文8篇

《论语》优秀读后感范文8篇《论语》优秀读后感范文8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帮大家的《论语》优秀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被古今之人奉为圣人的孔子在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被片片段段的记录在了《论语》之中,圣人的记忆已渐渐消磨,可是这本儒家的经典却铭记了他前行的足音。

由于《论语》遥远深邃,高不可及,仰望之余只能将些许感受归功于“小窥”。

《论语》的思想传承着生命根源的哲学与做人处世的智慧。

圣人的眼中四溢的人格魅力如同是盘古手中割裂清浊的巨斧,让混沌愚昧成为回忆,让精神越来越来接近天空。

如此的心胸,这样一种沉着不迫的气度凝聚着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孔门秘传。

孔子到底是如何的仁者,又是如何的智者?山山水水道不尽一蓑风雨,川流不息诉不清临江浩叹。

那是一种真君子内心的风骨,一种泰而不骄的安闲平和与笃定。

几千年春秋轮回,至圣先师的教诲把握着脉搏跳动,让无数仁人志士独擎一片天,挥洒着生命的畅想。

轻翻那清香飞扬的书扉,伫足间,里面无数期待净化灵魂的歌唱如泣如诉,一问一答,一仰一俯,一颦一笑,无不蕴涵治学为政之道,仿佛在圣人的眼中,天地间只有杏坛的古木为世人遮风挡雨,没有现实的纠缠与束缚,最后三千贤士面前的是一个迂阔率性,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圣人的深思,经历了坎坷,走过数不清的弯路。

远足的道路上有高山,有深渊,有薄冰……可万千劫难没有降低圣水的热度,时至今日,那一股不息的温泉依旧在世人的脉络中流动。

自归去来兮辞官寻乐土,到宰相论政曰:“半部《论语》治天下”,再到于丹在散佚的卷牍中拾掇。

古典的在每一个春秋变迁中慢慢融合。

君子的仁爱情怀,孝悌之意,廉耻之心,礼节之乐,诚信之本,让生于今日的世人永不断乳。

《论语》那简约的语言,穿越了多与少,轻与重的界限,点出了天之大,地之厚的信念。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5篇《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篇1当接触到《论语》十则这篇课文时,我的脑子完全懵了,一点都看不懂。

后来老师布置了预习的任务后,我马上回家来,在网上翻阅了《论语》十则的译文以及它的来历。

在百度百科上说《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汉语*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孔子,是位非常伟大的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曾经有人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

”在这几句当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的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

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好,几个人在一起互相指教、互相帮助,指出对方的错误,看清自己的缺陷,不仅可以增长三人的知识,还可以增进三人的友谊,真是一举两得。

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我不禁感叹着。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篇2论语是孔子和他弟子的一本语录,讲述的是孔子与其弟子或一些官员的对话,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的意思思是说:学完了再去复习,不让人开心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人不知我而我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看了这段话,我想到了明朝的刘大夏。

关于《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关于《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关于《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论语》中有许许多多经典的言论,受益终生的句子。

它交我的是人生的哲学,而且它以它独有的魅力渲染中华民族,更感染着世界。

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阅读。

《论语》读后感800字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君子是一个好处深刻的词。

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

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

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

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一样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

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

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

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之后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我,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

仁者爱人,那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

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

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此刻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

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论语》读后感800字篇1《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

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难考定,但它是一部最集中地记载孔子思想的著作。

《论语》的原文都是文言文读起来很吃力,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只读懂了一些。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句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曾子杀猪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

”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这个故事中的曾子很诚信,虽然儿子可能忘了,但是也要说话算话,不能撒谎。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曾子学习,诚实守信。

有一次,我答应吴彦容下星期一给她一些纸,一回到家,我就把这些纸放到包里,以防忘记。

星期一,当我把一些纸给她是,她说:“哦哟!我已经忘了,你还记得啊!”我说:“当然!我答应过你,就一定要做到!”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一位讲诚信、说话算话的人!《论语》读后感800字篇2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论语》的书,就仿佛回到了古代,里面一句一句含有精华的句子,似乎都在告诉我在生活中做人的道理论语里里面蕴含的道理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华。

我的理解虽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就是说,光读书不思考,你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华;光思考而不去学习,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粹的。

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如果我们不去细细品味,就不会尝到它的精华所在。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23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23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23篇)《论语》800字篇1我觉得,在道德方面,东方更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

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

道德更多的不是用来讲的,也讲不出来。

所以论语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见(《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刚,序P3),但却通篇没有定论。

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总是言传身教,因材之异而施教。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弟子体会到什么是“仁”。

或许后来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传弟子为了能让后人能够受到如师在侧般的指导,才从先师的生活中截出一个个片断,整理出一部《论语》。

(当然,这纯属我的想象,没有什么依据) 正是因为《论语》来自生活,是生活鲜活的再现,所以我们才应该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去读它。

个人认为,与其风格比较像的一部书是晋代的《世说新语》。

我们怎样读《世说新语》的?我想大多数人如果不是出于学术目的(例如需要写一篇论文或读书报道什么的),一定不会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话是多么曲折地表达了一个多么深刻的学术理论——我们大都会把它当成一种生活的纪录,以一种闲心来读它。

我觉得,其实闲谈的心境才是最适合读这样的书的。

读到会意处,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达什么。

或许比条条框框地分析加分解来得好一些。

当然,这是读书的高境界。

我做不到。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

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

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

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

《论语》读后感800字篇2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

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彩8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彩8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彩8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论语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论语》读书笔记篇一想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影响了中国,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并且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影响深远的书,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

每个星期的星期五下午,最后两节课是信息和《论语》阅读课,我觉得算是最放松的课了吧。

信息课上完后,《论语》阅读课并不会让我感到有压力,老师带着我们读论语,释论语,析论语,并且结合日常生活。

论语中大多都非常贴近生活,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适用至今。

李荣浩的一首歌《年少有为》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

”是啊!假如我年少有为…相信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关于这句话都有自己深刻的感受吧。

在这硕大的宇宙,我什么也算不上,我很平凡,很脆弱也很顽强。

《论语》中有一则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的规划,可我们一介凡人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

但我们在风华正茂的年代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确立自己的理想,平凡中亦可活出伟大。

未来好像十分遥远,但作为一名高中生,眼下我们每天不得不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正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一样,他们每天也像我们一样。

只是他们是拜孔子为师,主动向学;而我们现在大多是被动学习,疲于奔命。

孔子有很多弟子都非常的勤奋,而颜回是最勤奋的那个,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论语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8篇)

论语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8篇)

论语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8篇)论语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8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读后感范文800字1《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宣扬“仁”。

在《论语》中,孝道有着不可动摇的低位。

中国人自古认为百善孝为先,把孝道作为道德之根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年轻学德的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现在的你来说,你一定认为孝只要做到能养父母孩子吃饭就行了,但狗了、马了之类的动物都会喂饱幼崽儿,如果人不能做到持之一恒的照顾老人小孩,那人还跟动物有区别吗?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可以探知他人的心理,对父母尽孝不只是物质上的供养,还有精神、心理的关爱。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意思是孩子孝敬父母,不能使父母为自己忧愁。

只有自己有疾病时,父母才为自己担忧,其余一切都不能使父母担心。

“事父母能竭其力。

”一个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好很多事,让父母欣慰。

只有生老病死,这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事,让父母担忧也是没办法。

除了这些人力不可控的事,其余的都做好,不让父母担心,这样就是孝。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句话告诉我们: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

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关于《论语》读后感800字6篇

关于《论语》读后感800字6篇

关于《论语》读后感800字6篇《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下面是《论语》读后感800字,欢迎参考阅读!篇一:《论语》读后感《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

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例如:“自行束修以上,我未尝无诲焉。

”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

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的读后感800字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

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论语》读后感范文3 想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能如此说,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渗透的书,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

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对于第二则,我有切身体会,以前,我有一个朋友是广东番禺人,一次和他闲聊时,我突然忆起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对一种猴子的称呼,后来我查了词典,也的确如此,而番(pān)字的另一音番(fān)有外国的意思,于是我故作神秘的问他是否知道番禺在古语中的意思,然后又拿出词典,一边笑着一边查给他看,他的脸色便慢慢的难看起来,我却自顾自的补充道“你们番禺人就都成外国猴子了……”话没说完,他勃然大怒,扭头就走。

后来我也觉得是自己没考虑他人的感受,没做到“慎于言”,便向他道了歉。

至于第三则,我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就会有这样的感受,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同学,都可能有自己的几个独门“绝技”有篮球猛将,堪称乔丹第二,有数学天才,堪称华罗庚再世,有科学爱好者,大有创造超越《相对论》的《绝对论》的雄心壮志……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像大海一般的渊博,就得学会向身边的
人学习一点一滴的精华,如此的好学精神,才造就了孔子那样的伟人。

小小的一本语录体书籍,从治国,到为政,再到做人,无不有详细的思想与感悟,宋朝的宰相赵普曾称,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我们普通人也能说,我们以一本《论语》治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