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之王安忆专题1

合集下载

王安忆作品解读 (1)

王安忆作品解读 (1)

题目关于王安忆的专题研究报告学校梧州学院系部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09汉语言文学2班组长郑丹妮组员傅梦妮罗妤韦洁任平指导老师邓玉莲完成时间2011年12月10日目录一、研究内容………………………………………………………….3页二、研究方法………………………………………………………….3页三、组员分工………………………………………………………….4页四、研究综述………………………………………………………….5页(一)王安忆简介…………………………………………………….5页(二)王安忆作品的叙事风格……………………………………….8页(三)王安忆作品的叙述空间……………………………………11页(四)“三恋”及女性意识分析……………………………………15页(五)女性意识的比较分析………………………………………18页五、研究评述……………………………………………………20页六、课题研究……………………………………………………….21页小结……………………………………………………….27页七、原献资料………………………………………………………28页一、研究内容王安忆作为当代一名比较杰出的作家,她的小说总是存在深刻的文化意蕴,在其近三十年的创作中,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人性意蕴、女性意识。

本文立足王安忆小说的叙事风格、叙述空间、“三恋”及女性意识分析以及女性意识的比较这四个方面来剖析、透视其小说中的深刻文化气息。

二、研究方法立足于王安忆小说的叙事风格以及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等创作方向,组员分工协作,组员每人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研究。

从王安忆的自身小说创作开始剖析到将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一同比较,从中挖掘素材,找寻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独特视角。

三、组员分工资料搜集郑丹妮王安忆简介罗妤王安忆的叙事风格郑丹妮王安忆作品中的叙述空间傅梦妮“三恋”及女性意识韦洁女性意识的比较罗妤排版美化郑丹妮、任平审核校对任平、傅梦妮小结评述任平四、研究综述(一)王安忆简介:王安忆(女)(1954—)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出生在南京,是作家茹志鹃的次女。

走进王安忆的心灵世界1

走进王安忆的心灵世界1

走进王安忆的心灵世界——对王安忆及其《长恨歌》进行解读引言在中国当代庞大的作家行列中,八十年代以来,女作家层出不穷,在众多的中青年女作家中,绝大多数都擅长表现女性的感情世界,而且善于刻划与自己的文化教养、社会地位、生活情趣相似的女性,王安忆的初期作品也是如此,她是以塑造那个清新、羞涩的、与自己的情感类型相近似的雯雯开始,很快地,她的创作视野开阔起来,能够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城市和乡村、现实与往事、社会图画与心理探微、理想与信仰等的冲突无不被王安忆囊括于笔下。

冰心老人曾说,她“写作的路子很宽,凡是她周围的一切,看到了就能写书”。

台湾作家李昂则说,王安忆是大陆女作家中最不显女性气质的女作家。

王安忆在当代文坛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步,也留下一串串令人深思的问题。

王安忆为何在众多女作家中独具魅力?她何以有如此旺盛又如此持久的创造力?下面我们就走进王安忆的心灵世界,对王其及其她的代表作品《长恨歌》进行解读。

一、沉静的王安忆(一)生平简介1954年3月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从此,具有着说不清、道不白的“双重身份”:既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也永远只是上海的“外来妹”。

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学,1967年入向明中学读初中。

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队落户,1972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任编辑。

1980年曾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

因发表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北京文艺》1980年6期)等雯雯系列小说而引人注目。

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后担任中国作协理事。

上海作协主席。

1、作家之家:中外古今并不多见母亲是作家茹志鹃,父亲是剧作家王啸平,姐姐王安诺从语文教师、上海金山电视台编辑到现在的文学杂志编辑,从编辑记者到作家的道路是相通的。

弟弟王安桅从当售票员起是业余爱好者,后来进入电影制片厂当电影剧本编辑,近几年经常有散文、杂文、小说见诸报刊,现为上海艺术博览馆办公室主任,弟媳也是《桥》杂志社驻上海记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王安忆《长恨歌》分析(1)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王安忆《长恨歌》分析(1)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王安忆《长恨歌》分析王安忆(女)(1954-)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出生在南京,是作家茹志鹃的次女。

1955年随母移居上海。

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学,1967年入向明中学读初中。

1970年到安徽五河插队。

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任编辑。

1980年曾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

因发表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北京文艺》1980.6)等雯雯系列小说而引人注目。

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后担任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副主席。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尾声》、《荒山之恋》、《海上繁华梦》、《神圣祭坛》、《乌托邦诗篇》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

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获1981-1982年、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作品在海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多以知青为题材,表现其人生的追求和向往,以心理描写见长。

80年代中期以后则着力于人性和人的生命本相的探索,如“三恋”等。

90年代以后开始追求新的叙事风格,以《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等为代表,她用现实世界的原材料来虚构小说,以小说的精神力量改造日渐平庸的客体世界,营造体现知识分子群体传统的精神之塔。

近来语言变化更为明显,由简洁而趋拥挤,如《长恨歌》等,对上海这个城市作细致入微的繁复的描绘。

寻根文学代表作:“三恋一岗”(《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王安忆自己说:“我觉得《长恨歌》是我自己做得比较满意的一个东西。

用我自己的话来讲是我把一种叙述方式坚持到底了。

这听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因为你写小说的第一句话就已经决定了你整个的叙述方式,有的叙述方式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不行了,要换另一种叙述方式,这样就有破绽了。

王安忆

王安忆
王安忆
中国当代作家
01 人物经历
03 创作特点 05 人物评价
目录
02 个人生活 04 获奖记录
王安忆,1954年3月6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1976年,发表散文《向前进》。1986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1987年,调入上海市作家协会 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长恨歌》,后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1月,短篇小说《发 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 2012年7月,长篇小说《天香》获第四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 “红楼梦奖”首奖。 2013年9月,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2020年10月,发表长篇小说《一把刀,千 个字》。
198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中篇小说《小鲍庄》,引起反响,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6年,长篇小 说《黄河故道人》与《69届初中生》先后出版。1987年,被调至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个人生活
王安忆的母亲为作家茹志鹃,父亲为剧作家王啸平。
1981年初,王安忆与在徐州文工团认识的某乐团指挥李章结婚。1986年,李章调入上海音乐出版社任编辑, 夫妻二人结束了长达5年的分居生活。
1980年,由《少年文艺》推荐,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半年时间,写下一系列小说,后 集册为《雨,沙沙沙》,在《北京文艺》上发表,王安忆因此成名。 1981年,完成小说《本次列车终点》,后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3年5月,完成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初稿,发表于杂志《收获》1984年第3、4期;8月,应作家聂华苓 邀请,随母亲茹志鹃到美国,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文学活动,历时四个月。
1975年,写下第一篇散文《大理石》,后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的知青散文集《飞吧,时代的鲲鹏》,因 形势变化,该合集停止发行,仅每人得到一本纪念,其余捣为纸浆。 1976年,在杂志《江苏文艺》上发表散文 《向前进》。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同年发表首篇短篇小说《平原上》。 1979年,发表小说 《谁是未来的中队长》,获《少年文艺》年度“好作品”奖。

王安忆

王安忆

▪ 在中国,很少人用“女性主义文学”的概念, 因为它是与“女权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的; 而“女性文学”与“女性写作”则比较接近, 其区别仅仅在于前者常常局限于文学,而后 者则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因为在中文里, “写作”的内容并不仅仅是“文学”。因此, 在理论上,中国人用的“女性写作”与西苏 的理论无关,也就是说,与女人的生理特点 无关。但是,事实上,新一代“美女作家” 的创作又正是在努力地实践着西苏的身体理 论。
▪ (2)“女性主义文学”实际上是“女权 主义文学”的一种变通说法。
▪ “女性主义文学”从本质上讲,是对男 性社会的一种反抗,是“女权运动”在文学 上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女权运动和由此基 础上产生的女权主义批评,强调的是女人的 政治性和社会性特征,有意识地遮蔽女人的 生理特征,(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 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其主要目 的是为了争取“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
▪ “李主任是权力的象征,是不由分说,说一 不二的意志,惟有服从和听命,”他在上 海小姐竞选中认识了“三小姐”王琦瑶, 并通过非常强势的手段将她据为己有,从 而彻底地改变了王琦瑶的命运,留给王琦 瑶的金条成了王琦瑶在艰难岁月里的生活 保障。但同样也是因为金条,使王琦瑶失 去了她的生命。
▪ 2.对男性角色的颠覆:作品中对主要男性人物呈现 出的都是其“阴性”的一面。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退 出了男性世界的竞技舞台,而参与到王琦瑶消磨时 光的悠闲生活中。。“那些有权势的人物——诸如 蒋丽丽的父亲、李主任或严家师母的丈夫——都仅 是一些不太清晰的背影,他们在那个雄性世界里的 纵横征战只能影影绰绰的投射到这个女性视域中。” 同样,无论是程先生、萨沙、康明逊还是老克腊, 虽然最后都从与王琦瑶的纠葛中解脱出来,但都没 有“全身而退”,程先生失去了生命,萨沙回到了 俄罗斯,康明逊和老克腊也没有完全摆脱掉心中的 阴影。因此。《长恨歌》在一定意义上对传统男性 角色进行了颠覆。

王安忆

王安忆

内容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 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 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 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的“金丝雀”从 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李主任遇 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 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 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 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女儿同学 的男朋友为了金钱,把王琦瑶杀死,使其命丧 黄泉。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曾经这样评价 《长恨歌》:“王安忆细写一位女 子与一座城市的纠缠关系,历数十 年而不悔,竟有一种神秘的悲剧气 息。”

梁永安:“从文学批 评的角度看,王安 忆属于那种很难„追 踪‟的作家。她的小 说题材山重水复, 永远看不清她的下 一个里程。”

王纪人:“当你刚刚 根据她的一部新作 用一个理论术语去 概括它,并且自以 为把握了它的时候, 下一部作品却完全 是另一回事。她仿 佛是一个淘气的孩 子,不断地在跟你 玩捉迷藏。”
关于《长恨歌》
长恨歌

《长恨歌》一直被认为是王安忆笔下最为 动人的一曲挽歌,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蕴。 作品将一个背负悲剧命运的女子置于旧上 海那个特殊的环境里,用叙述性的语言和 诗化的语言散文似地展示着那个年代的变 迁里城市和女人的悲剧以及人性和人情的 悲剧,而作者也正是凭借着一种旁观者的 叙述姿态以及对古典感伤诗词的借鉴加深 了作品的悲剧意蕴。
情节解析

《长恨歌》一开篇是对上海弄堂的描写,作 家用了一万多字细腻的描写了弄堂的景色、弄 堂里的流言、闺阁、鸽子还有弄堂的女儿,就 像用细工笔似的,把弄堂里的一切都勾勒出来, 整幅画栩栩如生。《长恨歌》里的故事就是弄 堂的故事。女主角王琦瑶这个名字,最初是以 复指的形式出现的,她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 儿,书中介绍了她的家庭情况、喜好、性格等, 从而就给小说主角奠定了一个普遍性,同时也 留给读者一个阅读期待。弄堂里深埋的封建思 想残余也成为了王琦瑶悲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

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

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王安忆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备受瞩目的一位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作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她的小说作品多以女性为主角,以家庭、性别、历史、文化等议题为题材,通过对细小生活的深度观察和敏锐洞察,描述了中国社会从大时代背景到个体生活层面的变迁和沉浮,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力量与拷问。

本文将从王安忆小说的主题入手,探讨她在作品中所呈现的几个重要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家庭。

王安忆的小说中经常描绘了复杂的家庭关系和家中的种种问题。

她深刻地触及到了婚姻的困境、夫妻关系的矛盾,母女之间的纠结和代沟等。

典型的例子是她的代表作《边城》中,女主角孙少平的家庭寓言。

从孙少平的父母到她自己,整个家庭的命运都被塑造得复杂而充满戏剧性。

家庭作为个体生活的基础单位,往往存在着种种矛盾和问题,王安忆通过小说将这些问题抛诸纸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面对家庭生活中的困惑和挑战。

第二个主题是性别。

作为一位女作家,王安忆对于性别的思考和关注贯穿于她的作品之中。

她试图探究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暴露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

在她的描写中,女性往往是家庭的受虐者,承担着巨大的家庭责任,同时还要应付外界的期待和压力。

然而,王安忆的女性形象并非孱弱无助,她们经历了挫折和痛苦,依然能够以坚强的意志和智慧去面对困难。

这种对女性的描写,既展示了女性的脆弱性,又赋予了她们力量和勇气。

第三个主题是历史。

王安忆小说的设置往往融入了历史时期的背景,洋溢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她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再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例如,《长恨歌》中,王安忆以散文和小说的形式,再现了唐代女诗人李冶的人生历程和创作成就,既表达了她对于民族历史的热爱,又探讨了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的边缘化和抗争。

历史是一面镜子,王安忆通过小说将这面镜子翻转过来,让读者重新审视历史,并反思现实。

王安忆的小说主要通过家庭、性别和历史等主题,呈现了现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和生活。

王安忆

王安忆

谢 谢 !
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些小说的题材更加广泛,作品所 反映的现实人生也更加广阔,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作家更 多地是从人的价值和人的文化心理的视角来进行思考,因 此,作品的主题意蕴也更加深刻、丰厚,在艺术手法上, 作家也作了新颖的探索,这些作品为作家赢得了较高的声 誉,也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
第三阶段
1984年以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她开始以较为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更加深刻的文化哲学视角 观照社会历史和人的命运与情感变迁,作家往往站在中西 文化冲突的高度来思考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及其制约下的 民间生存。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有着精致 的家常的美,她既有为人处世的世故,也有爱 恨交织的情意。1946年,17岁的王琦瑶被选为 ‚上海小姐‛,从此开始了命运多舛的一生。 她先是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上海解放前 夕大员遇难,王琦瑶又成了普通的百姓。表面 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 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 80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 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最终被失手杀死, 命丧黄泉。
王安忆
CONTENTS
个人简介 主要创作阶段与作品 具体作品分析 创作特点
王安忆个人简介
王安忆(1954.3-今)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 授。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 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 根问学”、“女性写作”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 表性作家。本人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在安徽插 队落户。王安忆的文学作品摒弃现实功利性杂 质,将人置于广袤的时空背景中,在人类意义 层面展示人的价值内涵,使价值求索具有了终 极追寻的意蕴。
第一阶段
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细腻的表现年轻人对理想和爱情的真诚追 求,执着的表现生活中的美。 本阶段作品有被合称为“雯雯系列”的《雨,沙沙沙》、《命 运》、《广阔天地的一角》、《幻影》和《一个和少女的烦恼》、 《当长笛solo的时候》等小说。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章节题库(王安忆与女性写作)【圣才出品】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章节题库(王安忆与女性写作)【圣才出品】

第20章王安忆与女性写作一、选择题下列曾被称为90年代“女性文学”代表作的是()。

A.《一个人的战争》B.《方舟》C.《弟兄们》D.《在细雨中呼喊》【答案】A【解析】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是一部具有相当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代表作。

借着这本小说,林白有意总结她早期的生活及创作经验,并思索一个女性为写作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全书是始自五六岁林白抚摸自己,初识身体的欲望,一路描写她的少年学习经历,初燃的创作野心,流浪四方的奇遇,一再挫折的恋爱,被迫堕胎的悲伤等情节。

她最后辗转由家乡来到北京,“死里逃生,复活过来”。

林白洋洋洒洒写来,颇有不能自已的时候;但全书的形式虽不够精致,仍有一股直率动人的力量。

二、名词解释铁凝答:铁凝是我国著名的当代女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

后期关注女性生存状态,成为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她也步入了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

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等。

三、简答题谈谈你对陈染、林白的女性小说的理解。

答:(1)陈染、林白的女性小说具有典型女性主义特征的私语化倾向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最引人注目、遭非议最多的一脉。

在作家的作品中,女性意识不仅得到了明确的体认,而且开始从性别的自觉过渡到了话语的自觉。

这也使得中国文学中反传统叙事、反男性经验写作的真正的“女性叙事”初见端倪。

(2)对于陈染来说,她的笔所指向的完全是女性个体独特的经验世界她在创作中表现出一种明确的性别意识。

她规避历史、社会、人群而直视女性自我,在以个体生存状态和精神体验为创作主题的世界中,展现出女性独特的生存断面。

她用女性个人的体验方式来命名自我和存在。

从《嘴唇里的阳光》《在禁中守望》等中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她都以一种近乎呓语式的内心独白体对女性的私人隐秘体验进行了大胆的挖掘和表现。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王安忆与女性写作)【圣才出品】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王安忆与女性写作)【圣才出品】

第20章王安忆与女性写作20.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女性写作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女性文学”概念(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一大批女性作家积极参与创作,出现了女性文学的第一次高潮。

(2)创作实绩带动了理论、批评的展开,出现了女性文学研究的专著,在这些著作中,“女性文学”确立的是一种性别标准,建立在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天然的生物学意义的差别之上,而较少关注作家的创作与性别、社会、文化的复杂关系。

2.“女性主义文学”(1)“女性主义文学”摒弃了女性研究的基于生物性别的自然主义立场,认为“女性”是由一系列的文化规则所塑造的社会角色。

(2)女性文学是指那些有自觉的女性主义立场,用话语颠覆性别歧视,争取男女平等的文学。

在这种理论框架中的女性文学,关心的是自身性别的社会处境、作家对女性经验的反省与文化反思、女性立场和主体地位。

3.“女性写作”(1)“女性写作”的概念是法国女性主义评论家埃莱娜·西苏提出来的,强调女性身体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它的理论前提建立在生理区别的女性本质上,因为和社会性别理论所阐述的文化构成矛盾而遭到质疑和批评。

(2)在中国批评界,“女性写作”背离了它的理论背景和理论资源,在强调女性写作独特性的基础之上,关注女性写作的文化语境,全方位地考察女性身份在创作中的复杂关系,以及作家生平背景等对写作的深刻影响。

(3)相对于“女性文学”的多义性、“女性主义文学”浓厚的理论色彩,“女性写作”日益被广泛地采用,它在坚持一种性别和文化立场的同时极富包容性,提醒着这一种性别立场,提供了一种阅读和阐释女性作品的方法,同时又避开了许多纠缠不清的理论话题,避开了女性主义政治理论代替文本阐释的方式,把女性写作带入一个更广阔的阐释空间。

考点二: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1.“五四”新文学革命时期表20-1 “五四”新文学革命时期女性写作2.“新时期”的七、八十年代表20-2 “新时期”的七、八十年代女性写作3.1990年代表20-3 1990年代女性写作考点三:王安忆的写作历程1.创作背景和创作阶段。

1、现当代文学专题王安忆专题辅导

1、现当代文学专题王安忆专题辅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王安忆专题辅导中央电大文法部< 2002年11月06日)王安忆专题辅导中央电大文法部李平第十四讲“王安忆与女性写作”是我们这学期地第二个大重点,同时,我认为,也可以算作是第二个大难点.当然,也许有人由于自己对王安忆地作品比较熟悉,平时读得多一些,会认为这一讲比上一讲“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容易,甚至比这学期地前面讲地几讲,如“赵树理”和“朦胧诗”都要容易.这也很正常.我们这门课地特点就是这样,对谁地作品越是熟悉,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但是,我说这一讲也算是一个难点,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这一讲地内容范围比较大,仅仅关于女性写作<或称“女性文学”),就可以单独开设一门课,可以就此写一本文学史专著;再者,王安忆地创作非常丰富,不仅作品多,变化大,而且其作品大多都是中长篇,现在还在源源不断地写作,因此,要真正做到了解和熟悉,并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我想,我在此罗索这么多,无外乎是想强调,对于许多同学都喜爱地王安忆,我们在学习时不能由于自己比较熟悉而掉以轻心,必须给予足够重视.这一讲希望大家阅读地作品,主要有“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地世纪》、《叔叔地故事》、《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在这些作品中,又可以《长恨歌》为重点.在钱理群主编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中,选有《纪实与虚构》地片断;在陈思和、李平主编地《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当代文学100篇》<上海学林出版社)中,选有《叔叔地故事》;在陈思和、李平主编地《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中,选有《长恨歌》地片断.一、学习常识提示<一)关于王安忆地生平1954年3月生于南京,祖籍福建同安.是当代著名作家茹志鹃地次女.1955年刚满一岁便随父母进入上海,从此,具有着说不清、道不白地“双重身份”:既是地地道道地“上海人”,也永远只是上海地“外来妹”.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学,1967年入向明中学读初中,并开始发表作品.1969年<15岁)初中没毕业就到安徽省北部<淮北)五河县农村插队.1972年<18岁)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文革”结束后,1978年调入上海中国儿童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编辑,1980年曾到北京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这年,她因在《北京文学》<1980年第6期)上发表《雨,沙沙沙》而引人注目.1987年调入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任专业作家,后担任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副主席等职.<二)关于女性写作地发展1.女性写作地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初地“五四”以“人地觉醒”为标志地新文学时期.最有代表性地作家是冰心,其他主要作家还有陈衡哲、石评梅、庐隐、冯沅君、凌叔华、谢冰莹等.冰心发表作品地时间虽然晚于陈衡哲,却是新文学创立以来第一位可以与当时著名地男作家平起平坐地女作家,并且在小说、散文和诗歌多方面都有突出地成就.在上学期,我们曾学习过她地散文,她写地“美文”<艺术散文)曾与大散文家朱自清地作品一起,被看作是现代白话文地典范.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下创作地小诗<主要有《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被称作“繁星体”,曾开创了一个“小诗流行地时代”.她地小说在主题上与她地散文和诗歌是“三位一体”地,都是歌颂母爱、童真和大自然,并以提出问题地广泛性和现实性而引人注目.冰心地创作风格和主题虽然都有女性地特点,而强调“个性解放”、“恋爱自由”正是“五四”新文学地主要特点,但她并不有意识地强调自己地女性角色,她地《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以及《庄鸿地姊姊》等小说所提出地问题,也不仅仅是女性问题,而主要是当时社会问题地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冰心一样,当时地其他女性作家大多以自己地人生经历为创作题材,如庐隐地《海滨故人》、《曼丽》,冯沅君<淦女士)地《卷葹》、《春痕》,凌叔华地《花之寺》、《绣枕》等,但也仅仅是把自己作为社会地一分子,并不特别在意“女性”地身份.在教材中,将谢冰莹地名字排在其他作家之前并无道理,虽然她是一位多产作家,也写过一些女性题材地作品,如《空谷幽兰》、《一个女兵地自传》、《女兵十年》等,但在“女性文学”地创作上并不比其他作家更突出,且成名较晚,其主要作品多发表或出版于1928年以后.倒是在这个高潮出现之后,随着文学地发展和社会地进步,作家们地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特别值得一提地是丁玲在1930年代前后以《莎菲女士地日记》为代表地第一批作品,以大胆表现女性内心地“性苦闷”而起到了惊世骇俗地作用.但这种出色表现也只是昙花一现,随着她加入“革命文学”地创作后,女性意识逐渐消失.在20世纪地三四十年代,还有几位重要地女性作家,如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她们虽然各有成就,但并没有在“女性文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50年代以后,情况更不容乐观,一是女性作家本来就不多,比较有名地也就茹志鹃、宗璞等几位,二是这些女性作家创作中朦胧地一点女性意识刚一崭露头角,就遭到以男性话语为中心地社会主流意识地压制和湮没.2.女性写作地第二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个时期,人们正式提出了“思想解放”地口号,这个时期地文学,也被人们看作是“五四”精神地回归,而“女性意识地觉醒”也就被看作是“借助于思想地再次启蒙、人性地复苏、人道主义地整体话语而来地”.在这个时期,女性作家地大量涌现,正是文坛上地一个突出现象.其中,最有代表地女性作家是张洁,此外还有张辛欣、铁凝和王安忆,以及戴厚英、谌容、叶文玲、刘索拉、张抗抗、残雪、舒婷、陆星儿、乔雪竹、池莉、方方、蒋子丹、迟子建等.戴厚英和谌容虽然较早地在创作上引起了人们地注意,但她们地创作与冰心地创作一样,所关注地问题仍然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地问题,并不具有“女性文学”地独特话语.戴厚英地长篇小说《人啊,人》通常被看作是第一部公开找出“人道主义旗帜”地作品,而谌容地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则常常被看作是“改革文学”中地一部力作.这两部作品,正如它们地题目所示,谈地仍然只是“人”地问题,还不是“女人”地问题.这个时期第一篇称得上“女性文学”地作品,应该说是张洁发表于《北京文学》1979年第11期地《爱,是不能忘记地》.这篇作品讲述了一个充满理想色彩地爱情悲剧故事.离婚后带着女儿生活地女作家钟雨,与一个没有爱情但家庭生活却也和谐地老干部刻骨铭心地相爱了,二人在苦苦地精神恋爱中走向死亡.张洁在此看重地当然不是爱情地结果,而是对于理想爱情地追求过程.作家地本意只是通过对爱情生活地表现,来抨击世俗观念,呼唤人地平等和尊严,也正是人道主义文学发展地必然结果,但是,由于作品无意中闯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地一个禁区:“婚外恋”,创作者自身地女性意识也不可遏制地被引发出来.而且,从这以后,追求女性地独立人格,向往精神与物质相统一地爱情,甚至强调女性在社会上要与男子享有同样平等地权利和地位等,就成为她创作地主要内容.如果说,张洁地《爱,是不能忘记地》还是她无意中对女性问题地涉及,那么,她发表于1982年第2期地《收获》上地中篇小说《方舟》则是她有意识地对女性问题地探讨.作品中地三个主要人物都是知识女性,她们曾是中学同学,大学毕业后,曹荆华研究马列主义哲学,柳泉在一家进出口公司做翻译,梁倩则是导演,她们都有过婚姻,都是在人到中年后告别了婚姻.她们地人生道路充满了悲剧色彩,而这悲剧则主要来自于她们地理想追求与现实境遇地冲突.如果说,《爱,是不能忘记地》是作家对理想爱情地向往,那么,《方舟》则是作家从理想走向现实后地思考.这个时期地文学创作都具有很沉重地社会内容,在这方面,《方舟》最具代表性.张辛欣地《在同一地平线上》和《我在那儿错过你》、铁凝地《麦秸垛》和《玫瑰门》、王安忆地“三恋”和《岗上地世纪》等,大多如此.3.女性写作地第三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末地90年代.这个时期,一方面社会地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村”中地一部分,经济体制地转轨也已经把文学挤出了社会地中心舞台;另一方面,在改革地阵痛中,文学也借机完成了自身地回归,摆脱政治意识地束缚,进入了个人化地写作.因此,这时期地女性作家可以比中国文学史上地任何时期都更加自由地表现女性意识,并公开承认和坚持自己地性别立场,大胆地书写个人地女性经验,包括性、欲望和女性地身体.“个人化写作”正是这时期“女性文学”地主要特征.其中,最有代表性地是林白,此外还有陈染、徐小斌、徐坤、海男、张欣、须兰,以及更年轻地一批被称作“美女作家”地卫慧等.林白1958年生于广西地一个小镇,原名林白薇,幼年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热带小镇地生活和她地童年经验成为她创作地主要内容.中学毕业后曾下乡做过知青,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系,毕业后做过图书馆管理员、电影厂编辑和报社记者.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她地《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和《子弹穿过苹果》初步形成了诗化和情绪化地抒情特点,表现了她心中地完美地女性形象与男性中心社会地强烈冲突.她最有代表地女性文学作品是描写女性个人成长史地《一个人地战争》,以表现女性地性体验和身体感受而令人侧目,具有先锋文学地某些特征.同样具有先锋性地女性作家陈染、徐小斌、徐坤和海男等,虽然也十分强调自己地性别特点,但创作风格和手法并不相同.陈染地《私人生活》等作品虽然也是写女性地成长史,并具有自传性地特点,但却在表现现代都市知识女性地创伤体验上,以及在以“陌生化”地表达方式上与林白表现出不同特点.徐小斌则更重视人物地心理体验,她地作品地“神秘化”既是讨人喜欢也是遭人白眼地主要特点.徐坤地作品与林白、陈染等作品地主观性不同,更注重客观化地视角和叙述方式.海男与陈染一样,也是从诗人地立场转向小说创作地,更喜欢诗意地追求和死亡等象征性主题地表现.二、学习重点提示<一)小重点1.王安忆小说创作地三个阶段和创作主题、题材地发展变化以及其中地重要作品.王安忆地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4年).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雯雯系列小说”为代表,主要表现个人少女时代地经验和感受,主要作品有《雨,沙沙沙》《69届初中生》<长篇)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期其创作曾一度中断,但她与母亲地美国之行给她开了一只“天眼”,重新激发出创作地热情,并写有散文集《母女漫游美利坚》.第二阶段<1985-1989年).这一阶段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寻根”作品为代表,主要有《小鲍庄》和《大刘庄》等.其中,《小鲍庄》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期以“性题材”作品为代表,主要有《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地世纪》等.此后,王安忆地创作又曾一度中断.第三阶段<1990年以后),以精神探索和艺术创新为主要特点.《叔叔地故事》是王安忆封笔后重新出山地第一部作品.其他主要作品还有《纪实与虚构》、《乌托邦诗篇》和《长恨歌》等.2.女性写作地三次高潮以及其中出现地主要作家作品及主要特点.女性写作地三次高潮,分别出现在20世纪初地“五四”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和20世纪末地90年代.第一次高潮地主要特点是“人地觉醒”.最有代表性地作家作品主要有冰心地《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地姊姊》等小说,以及《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和《往事》、《寄小读者》等散文;陈衡哲地《一日》;庐隐地《海滨故人》、《曼丽》;冯沅君<淦女士)地《卷葹》、《春痕》;凌叔华地《花之寺》、《绣枕》;谢冰莹《空谷幽兰》、《一个女兵地自传》、《女兵十年》等.第二次高潮地主要特点是“女性意识地觉醒”.最有代表地作家作品有张洁地《爱,是不能忘记地》、《方舟》;张辛欣地《在同一地平线上》、《疯狂地君子兰》、《我在那儿错过你》;铁凝地《麦秸垛》、《玫瑰门》;王安忆地“三恋”、《岗上地世纪》、《弟兄们》、《M尼》、《我爱比尔》、《长恨歌》;戴厚英地《人啊,人》、《诗人之死》;谌容地《人到中年》、《人到老年》;刘索拉地《你别无选择》;张抗抗地《夏》、《北极光》、《情爱画廊》;叶文玲地《心香》;乔雪竹地<电影文学剧本)《十六号病房》、《北国红豆》、《山林中地头一个女人》;残雪地《山上地小屋》、《种在走廊上地苹果树》、《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地愁思》、《美丽南方之夏日》;池莉地《烦恼人生》、《来来往往》、《小姐你早》;方方地《黑洞》、《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舒婷地《致橡树》、《四月地黄昏》;迟子建地《左面是篱笆,右面是玫瑰》;蒋子丹地《黑颜色》等.第三次高潮地主要特点是“个人化写作”.最有代表性地作家作品有林白地《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子弹穿过苹果》、《一个人地战争》;陈染地《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徐小斌地《对一个精神病患者地调查》、《迷幻花园》、《双鱼星座》;徐坤地《先锋》、《游行》、《行者妩媚》;海男地《我地情人们》、《疯狂地石榴树》;张欣地《绝非偶然》、《真纯依旧》;须兰地《红檀板》、《纪念乐师良宵》、《思凡》,以及翟永明地组诗《女人》、卫慧地《上海宝贝》等.<二)大重点:1.“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与“女性写作”等概念.<1)所谓“女性文学”,应该是指一种由女性作家创作地主要表现女性意识地文学.当然,对于什么是“女性文学”,也有不同地看法.有人认为,只要写地是女性,无论是男作家还是女作家创作地作品,都可以称为“女性文学”;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女作家地作品,都可以称为“女性文学”.还有人认为,只要是女作家写地女性地生活,就可以称为“女性文学”.因此,“女性文学”这一概念具有多义性.“女性文学”无论是对于中国和世界文学史来说,还是对于文学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一个崭新地概念.在文学发展地主要历史过程中,一直是以男性为中心地社会,女性在这个漫长地历史中,始终没有自己独立地地位,也不可能有“女性文学”地产生.因此,“女性文学”地提出,既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地进步,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地嘲讽.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80年代以前,许多女性作家都不愿意在自己地作家身份前面加上一个“性别”地标记,而研究者们对于是否应该提出“女性文学”这一概念,也一直持怀疑和犹豫地态度.我个人认为,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女作家地创作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地成就,但“女性文学”这一概念真正进入大众地视野并得到女性作家自己地认可,却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地事.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随着国外女性主义文学<或“女权主义文学”)地兴起,“女性文学”成为了一种时髦,再加上国内文坛内外商业性炒作地风行一时,“女性文学”便成为一些先锋地女性作家和现代传媒共同看好地一个“卖点”;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地召开,女性问题受到了研究者们地较多关注,女性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上地突出成就和与男性作家创作地不同特点也引起了大家地重视,文学界对“女性文学”地态度有所改变.因此,也可以说,“女性文学”这个词,从它出现地第一天起,既带有严肃地学术性,也沾染上了金钱地铜臭.关于这一点,大家还可以讨论.<2)“女性主义文学”实际上是“女权主义文学”地一种变通说法.“女性主义文学”从本质上讲,是对男性社会地一种反抗,是“女权运动”在文学上地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女权运动和由此基础上产生地女权主义批评,强调地是女人地政治性和社会性特征,有意识地遮蔽女人地生理特征,<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不是天生地,而是变成地.”)其主要目地是为了争取“男女平等”地社会地位,因此,“女性主义文学”具有极大地挑战性和攻击性,其作品不仅仅是通过对女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地展示,来引起人们地喜爱和怜惜,而常常是通过对女性意识地展现,来破坏现存地社会意识,起到惊世骇俗地阅读效果.在西方,“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是一回事;但在中国,“女性文学” 则比“女性主义文学”具有更广泛地含义,或者说,更多一些文学意义,更少一些政治意义.由于中国女性很少有人赞同或参与女权主义运动.<3)“女性写作”这一概念原本是对“女性文学”概念地反叛.很显然,在西方,“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基本上是一个概念地两种不同说法,而“女性写作”则是与“女性文学”有着本质区别地不同概念,它不但不遮蔽反而强调女人地生理特征,正如埃莱娜?西苏在《美杜莎地笑声》中所说地,女性写作地特点是由她们地生理特点所决定地.在中国,很少人用“女性主义文学”地概念,由于它是与“女权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地;而“女性文学”与“女性写作”则比较接近,其区别仅仅在于前者常常局限于文学,而后者则包含着更为广泛地内容.由于在中文里,“写作”地内容并不仅仅是“文学”.因此,在理论上,中国人用地“女性写作”与西苏地理论无关,也就是说,与女人地生理特点无关.但是,事实上,新一代“美女作家”地创作又正是在努力地实践着西苏地身体理论.2.张爱玲对王安忆地影响和王安忆对张爱玲地发展.王安忆自己并不承认张爱玲对她有多大影响.但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在写上海和写上海女人这两点上,两人地创作是有着共同地契合点地.我们已经知道,张爱玲小说主要写了两座城:上海和香港.而张爱玲笔下地香港,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上海地翻版.张爱玲写上海写得最好地就是上海地女人,最有代表性地就是《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地葛微龙、《倾城之恋》中地白流苏和《金锁记》中地长安.而王安忆小说地主要题材,也集中在乡村小城镇和上海这两大环境中,前者可以“三恋”和《岗上地世纪》为代表,后者则可以《本次列车终点》、《流逝》、《好婆与李同志》、《M尼》、《悲恸之地》、《纪实与虚构》和《长恨歌》为代表.特别是《长恨歌》发表后,研究界普遍认为,这部作品填补了张爱玲之后中断了数十年有“海派小说”地空白,甚至直接把王安忆看作了张爱玲地传人,这不是没有道理地.但是,这个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人们地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认为主要体现在创作地题材上;也有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地塑造上;还有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作品地风格上,等等.我们在专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中指出,“在《长恨歌》中,王安忆追求着一种古典式地情愫、一种舒缓地叙事语调.作品在风趣而典雅地叙述语言之中,透露出地是一种王安忆作为知识女性所特有地古典情愫和写作姿态.在王安忆地笔下,不论是对生活琐事地叙述,还是对人物心境地描绘,都富有古典诗词一般地意境,即使是性爱描写也充满了诗意.作家拒绝90年代那种外露而自然地性爱描写,创造了一种荡漾着生命活力地诗情.王安忆地这种情愫,主要得益于张爱玲地影响.……王安忆得益于张爱玲,不是摹仿张爱玲地风格,也不是学张爱玲地神韵,而是从大处着手,把握住了张爱玲在现代文学史上地独特贡献,即偏离‘五四’以来知识分子地宏大叙事视角,而从个人地立场上开掘出都市民间地世界.”当然,两位不同时代地作家,即使是题材完全相同,其创作也是存在着差别地.这种差别,也就是发展.这主要体现为王安忆小说描写城市变迁与都市女性命运时叙事空间开放性地特点.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一个问题中将作专门地讨论,在参见教材第299-304页上也有比较详尽地说明,大家可以参考.造成这种差别地主要原因,除了时代背景不同,人物命运不同,社会内容也不同之外,还在于张爱玲从来都是把自己看作是土生土长地上海人,而王安忆则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外来人.如果说王安忆有什么地方比张爱玲高明,比她更了解上海和上海地女人,一方面,可以说王安忆更客观,而张爱玲则陷入了自己地上海情结之中.正如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另一方面,则主要在于王安忆更主重“叙事”地艺术,注重小说文体地变化,就像教材在第311页上所说:“王安忆以叙述地方式建构起自我与客观世界地新关系”.3.王安忆小说描写城市变迁与都市女性命运时叙事空间开放性地特点.参见教材第301-303页.主要可重视两点:一是作家对现代都市地态度;一是家族力量在作家身上地不同作用.白流苏对社会地恐惧,更多地代表着传统女性对现代都市地恐惧,实际上也正是张爱玲对社会地恐惧;而王琦瑶对对社会化大都市地运行规则地坦然接受,则更多地代表着现代女性对现代都市地向往,实际上也正是王安忆这种“南下干部”地后代,习惯于坦然地接受一切地态度.两个作家对社会地态度不同,又主要在于她们地出身背景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在出身大家族地张爱玲身上,家族力量地强大是不容低估地,这个力量投下地阴影也是无法摆脱地,而王安忆地出身与家族无关,家族力量在她地身上几乎是不起任何作用地.4.“三恋”和《岗上地世纪》地主要内容特点和王安忆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地女性意识.对于“三恋”和《岗上地世纪》地主要内容,主要靠同学们自己阅读作品去了解.对于它们地特点地认识,可以在阅读作品地基础上,再参考教材地介绍和大家地讨论.王安忆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地女性意识,其实与其他“女性文学”中表现出来地女性意识大同小异,虽然王安忆自己多次否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也都是“阴盛阳衰”.参见教材第308-309页.5.作为最重要地女性写作者,王安忆地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独特地文学经验.对性爱描写地认识很重要,但并不独特:王安忆把“性”看作是人性最本质最实在地因素,这与郁达夫、沈从文,以及当代最伟大地小说文体家M兰?昆德拉等世界级地文学大师地看法是一致地.她地独特,主要在于:一,对于“爱情地宿命表达”.如《荒山之恋》.参见教材第306页.在王安忆看来,爱情导致悲剧是很正常地,并不一定都与社会有关,更重要地是由他们地性格所决定地,当一个人遇到他生命中地另一个人,就会相爱,当他们地相爱不能被社会接受,就会发生悲剧.二,对于“性行为”和“母性”力量地崇拜和臣服.如《小城之恋》.参见教材第307页.性行为使人疯狂,而母性地力量使人宁静.三,对女性地精神之恋地推崇.如《锦绣谷之恋》.参见教材第307-308页.精神恋爱,又称“柏拉图式地恋爱”,不需要肉体地接触,或没有肉欲.她证明在现代社会地女性中仍然是可以合理地存在地.四,对纯物质性地性爱关系地认可.如《岗上地世纪》.参见教材第308页.这是对精神恋爱地反证.认为纯粹地肉体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也是可以合理地存在地.五,对女性魅力地歌颂.在这方面,大家还可以通过阅读作品,作出自己地总结.6.以《长恨歌》为例,分析王安忆作品中都市与女性地关系.《长恨歌》借一个女人<王琦瑶)地一生,完成了对一个城市<上海)地书写.在她看来,王琦瑶地历史就是上海地历史.。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王安忆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王安忆专题
笔会上,一日傍晚,参加笔会的人们走在夕照下的海滩,叔叔以 自嘲的口吻告诉我们这个几乎置他于死地的小文章
,他嘲讽当年政治运动的荒诞不经,多少纯洁青年的命运被这荒 唐历史演绎而摆布,一个偶然的行为却可成为决定
生死的事故,这便是宿命吧!他三言两语地说完文章的内容。那 文章显得既简练又富有含义,展露了一个青年的文
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 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被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当天黑 下来,灯亮起来的时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 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上海的几点几线的光,是 叫那暗托住的,一托便是几十年。这东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 作底铺陈开。 一铺便是几十年。 (弄堂)
二、“三恋”及其意义
“三恋”中最早推出的是《荒山之恋》,其 次《小城之恋》,再次《锦绣谷之恋》。
写作背景: 社会历史问题让位于人性问题,借写性探
索人性的隐秘。王安忆认为,“写人不写 性,是不能全面地表现人的,也不能写到 人的核心。如果你真是个严肃的、有深度 的作家,性这个问题是无法逃避的。” (与陈思和的对话)
痛心的表情 。
叔叔不是去了传说中的青海,而是回了苏北老家,做了一名小学 教师。
叔叔的婚姻故事: 一个偏僻小镇的女学生,爱上了一个摘帽右派,一个来自城市
的老师,是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诗篇可做。其中含有一个朴素的自 然人与一个文化的社会人的情爱关系;又有一个自由民与一个流 放犯的情爱关系,就像旧俄时代十二月党人和妻子的故事;还有 一个根深蒂固的家庭与一个飘泊的外乡人的情爱关系。这三重关 系绞合在一起,可写出深刻的人性与广阔的社会背景,既有待定 的现实性又有永恒的人类性。这样的故事,叔叔已经写过了,而 且不止一篇。这些篇章感动人心,脍炙人口,流传极广,使叔叔 极负盛名,引起许多爱好文学或者不怎么爱好文学的青年的崇拜。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

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摘要:在《小鲍庄》中,“仁义”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面孔,分别是纯粹的仁义、传统的仁义和现代的仁义。

想要彻底辨识这三副面孔,首先需要全面认识《小鲍庄》的主题,其次还要结合《小鲍庄》中具体的人物形象,进一步透视和比较这三种“仁义”,在此基础上,探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仁义”。

关键词:王安忆仁义小鲍庄1985年,王安忆发表了中篇小说《小鲍庄》。

对王安忆而言,《小鲍庄》的创作和发表并非偶然,“寻根文学”的出现和她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是促使《小鲍庄》诞生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王安忆的《小鲍庄》就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1]另外,王安忆于1983 年 8 月 30 日随母亲茹志鹃一同赴美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活动,四个月的跨文化生活激发了王安忆的民族意识和创作灵感。

正是以上两个因素促使作家王安忆顺利写出《小鲍庄》,成功地完成了对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仁义”的多种呈现。

下面,笔者将结合《小鲍庄》的主题思想,深入分析小说中蕴含的三种“仁义”观。

一、“仁义”――《小鲍庄》的主题“仁义”是《小鲍庄》集中表现的主题,也是小鲍庄人共有的一种精神品质。

王安忆在1984年从美国回来后,当有人问及美国之行对她的冲击和变化时,她说:“她愿意中国人民在富裕之后,仍保留着一切传统民俗中美好的东西,不像当今西方社会那样人与人之间互相隔膜。

”[2]王安忆的这段话点出了《小鲍庄》中所要极力挖掘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质。

“仁义”是整篇小说体现的核心传统民族文化,也是小鲍庄所有村民为人处事的一个传统原则。

如在小说“还是引子”的部分写到小鲍庄人的祖上是治水的官员,治水失利后,他觉得有愧于百姓,便将全家搬移到鲍家坝下最低洼的地方,以此赎罪。

这虽是一个传说,却暗示“仁义”自古便扎根在每一个小鲍庄人的心中,他们时刻将“仁义”奉为圭臬,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上。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王安忆:关于史铁生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王安忆:关于史铁生

王安忆:关于史铁生一九九○年夏在北京,去史铁生家,他向我演示新式写作武器,电脑。

在鼠标的点击下,一步步进入腹地,屏幕上显出几行字,就是他正写作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应当是第四章“童年之门”中“一个女人端坐的背景”的一节。

这样一个静态的、孤立的画面,看不见任何一点前后左右的因果关系,它能生发出什么样的情节呢?它带有一种梦魇的意思,就是说,处于我们经验之外的环境里,那里的人和事,均游离我们公认的常理行动,那又将是什么样的原理呢?怀着狐疑,第二天一早我又到史铁生家。

他不在,他父亲说他到地坛去了,就是《我与地坛》中的那个地坛,在这本书里,他也写到过,称之为“古园”。

于是我坐着等他,当他摇着轮椅进来,一定很惊奇,怎么又看见我了?闲扯几句,我捺不住提出,再看看他的电脑,事实上是,再看看他的长篇。

这其实有些过分,谁也不会喜欢正写着的东西给人看,这有些近似隐私呢。

然而,史铁生是那样一个宽仁的人,而且,还是坦然的人,他顺从地打开电脑,进入写作中的长篇。

我请求他再往前滚动,于是,出现了“一根大鸟的羽毛,白色的,素雅,蓬勃,仪态潇洒”。

我再请求向后滚动,却很快完了,他抱歉地说:就只写到这里。

他已经倾囊而出,可我还是不能明白,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只有一点是明显的,那就是,这是一部纯粹虚构的东西。

我说“纯粹虚构”,意思不是说还有不是虚构的小说。

小说当然是虚构的性质,但小说是以现实的逻辑演绎故事。

我在此说的“纯粹虚构”,指的是,史铁生的这部小说摆脱了外部的现实模拟性,以虚构来虚构。

追其小说究竟,情节为什么这样发生,而非那样发生,理由只是一条,那就是经验,我们共同承认的经验,这是虚构中人与事发生,进行,最终完成虚构的依附。

而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完全推开了这依附,徒手走在了虚构的刀刃上,它将走到哪里去呢?时过三年,一九九三年春,我在北京借了一小套单元房,排除一切干扰写小说。

有一日,几个朋友一起晚饭,其中有史铁生,席间,只听他自语似地嘀咕一句,意思是这阵子不顺遂,两个星期就在一小节上纠缠。

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欣赏——王安忆的散文

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欣赏——王安忆的散文

读者反馈:读者 认为王安忆的作 品具有深刻的思 想内涵和优美的 语言表达
读者建议:读者 希望王安忆能继 续创作更多优秀 的散文作品
读者期待:读者 期待王安忆的作 品能够更好地反 映现实生活和人 生哲理
文字优美,语言流畅,具有 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具 有深刻的人性探索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王安忆,中国当代著名女 作家
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 《天香》、《启蒙时代》

作品多以女性视角,关注 社会底层生活,展现人性
复杂与矛盾
生于1954年,上海人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至 今已出版数十部小说、散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内心 世界和情感变化
运用象征和隐喻,深化主题和 内涵
女性角色:王安忆作品中 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反 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
的命运和地位。
时代变迁:王安忆的作品 中,通过女性角色的命运 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在 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
展。
主题探讨:王安忆的作品 中,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描 绘,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 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女性 如何面对时代的变迁和挑
战。
文学价值:王安忆的作品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她 的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的 变迁,也揭示了人性的复
杂性和女性的命运。
人性的复杂性:王安忆作 品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多面 性,既有善良、真诚、勇 敢等正面品质,也有自私、 虚伪、懦弱等负面品质。
道德的冲突:王安忆作品中的 人物往往面临道德冲突,这些 冲突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

王安忆专题

王安忆专题

王琦瑶


一个上海女性一生的命运 美丽,时尚;优雅、精致;坚韧、幽静* 从怀着美丽的幻想咏赞爱情(《雨,沙沙沙》) , 到带着忧伤的激情抒情性爱本能与困惑的冲撞 (《小城之恋》) ,再到带着真切的眼光关注情 感欲念的生存内容,王安忆女性化的审美意向, 都是基于以博爱之心而实践她“建造一个心灵 的博物馆”的愿望
2000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语
《长恨歌》体现人间情怀,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 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 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东方都市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 《长恨歌》的作者用自己独到的叙述方式,抒写了一位40 年代平民出身,美丽、善良而又柔弱的女性的不幸的一 生和悲剧的命运。其间,包含着对于由历史和传统所形 成的上海“弄堂文化”的思考与开掘,对于那些远离了 时代主潮、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妇女与弱者的深深的同 情。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间情怀洋溢在字里行间,渐 渐地浸润出了那令人难以释怀的艺术的感染力。

“‘沪上淑媛’这名字是贴着王琦瑶起的。她 不是影剧明星,也不是名门闺秀,又不是倾国 倾城的交际花,倘若也要在社会舞台上占一席 之地,终须有个名目,这名目就是‘沪上淑 媛’。这名字是有点大同世界的味道,不存偏 见,人人都有份权利的,王琦瑶则甚众望所归。 她旗袍上的花样,成为流行的花样;她的烫发 梢的短发也成为流行的短发,她给‘沪上淑媛’ 这名字画上了一幅肖像。”
题目:言在此意在彼 开头和结尾:照应;宿命 基调或底蕴:

王安忆与张爱玲



关于虚无 关于世俗 关于母性与孩子 与施淑青谈话:真想回到“男的在外面打天下女的在 家里持家的时代”;不赞同在“三恋”之后称她为女 权主义者;《荒山之恋》:“其实,那男人配不上他 那样的挚爱,可是,女人爱男人,并不是为了那男人 本身的价值,而往往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爱情的理想” 关于冷漠与温暖 关于上海

王安忆小说讲稿第一讲

王安忆小说讲稿第一讲

第一讲小说是什么?王安忆按:此系列系著名作家王安忆在复旦大学讲课时的讲稿,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小说的艺术。

王安忆对小说艺术有独到的感悟和理解,将小说定义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筑造出的“心灵世界”(这对于理解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深刻启迪)。

讲稿既有理论上的解说和分析,也有从创作论和鉴赏论角度的评述,鞭辟入里地评析了小说的创作动因、途径和艺术。

我来复旦大学讲课心里也颇惶惑,我不知道我能否讲好,但我会尽力。

这十几周课我想用来探讨一个问题。

这问题虽则简单,却也是许多人一直在探讨的,这便是:“小说到底是什么?”我的问题并非针对其在社会上的功能,并不是问它的社会位置是什么,而是它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它本身的问题。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说一下我为什么要开这门课,而不愿以一种讲座的形式。

有许多大学和文学社团常请我去开讲座,我一般都拒绝。

但我接受复旦的邀请,来此花很长时间开一门课程。

动机何在?我时常在想,我们这种人,也就是我们这种写小说的人到底在干什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位置非常奇异。

当有政治运动,特别是1949年后政治运动频繁的时期,我们常会成为枪,或者靶子,批评的对象或批评的工具,总是这种作用,逃脱不了的作用。

历来的运动中,作家正是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很难摆脱,尽管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用了很多办法去摆脱它。

在文革之后,“四人帮”倒台的时候,我们成了民众的喉舌或心声,当民众感觉到有话要说,我们便抢在前边说了。

那个时期现在有许多人将其定位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有那么多人读小说,而且几乎每篇小说都会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话都靠文学说出来,比如话剧《于无声处》,你们复旦的一位校友卢新华写的小说《伤痕》,陈国凯的小说《我应该怎么办》,等等。

翻开1978年的获奖作品,全是那些说出了人民心里想说但是不知道怎么说,而且说不好又不敢说的作品。

那时候的作品很过瘾,很痛快,当之无愧地成为民众的喉舌。

今天,我们小说家还被赋予一种心理医生的功能,恐怕每一位作家都会受到读者这样的要求:希望你能解答一下我的问题,生活当中,人生道路上碰到的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之王安忆专题
分析题
请简要说明王安忆小说的创作过程,并重点说明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具有转折意义的几部作品的主要特点。

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是茹志鹃的女儿。

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随父母一起进入上海。

1969年年仅15岁的王安忆到安徽农村插队落户,1972年考取徐州地区文工团,1980年开始创作,成名作是《雨,沙沙沙》。

1983年随母亲茹志鹃一起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写作中心的创作活动,回国后从事专业创作。

王安忆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主要作品是“雯雯系列小说”,在《雨,沙沙沙》中,王安忆第一次写了一个叫雯雯的女孩子的故事。

雯雯系列小说还有《广阔天地的一角》、《69届初中生》等。

此外,这时期有名的小说还有《本次列车终点》、《流逝》等,这些小说大多描写的是王安忆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在叙述方式上是一种写实的自我抒发,而且大多表现作者插队落户的知青生活,这时期的王安忆,人们也习惯地把她归入知青作家的行列。

1983年王安忆随母亲赴美国参加写作活动,对她的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开始把笔触转向民族文化和自身的文化处境中,这就是1985年的《小鲍庄》的写作。

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主要作品是《小鲍庄》、《大刘庄》和“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

前者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属于寻根文学的范畴;后者则是从“性”的角度来表现男女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三阶段:90年代的创作。

主要作品有《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长恨歌》《我爱比尔》、《香港的情和爱》等。

王安忆90年代的创作,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作者对个人与历史、文化与社会、精神与物质等问题的思考,在艺术上,叙述策略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写实的风格向写虚和写意的叙事风格转变。

王安忆是一位“能够驾驭多种题材”、“始终充满活力”(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具有丰富潜力的作家。

她在一篇名为《面对自己》的演讲词中,这样说:“我自以为是一个远离一切文学潮流的作家,其实却得了一切文学潮流的好处。

” 从 1 97 9年至今,中国文坛经历了从“伤痕”至“反思”到“寻根”,又从“寻根”到“新写实”、“新体验”、“新历史”、“新状态”、“女性文学”、“晚生代”到“70年代出生的作家群”等种种的漫长沿革、
这期间流派蜂涌、主义纷呈、佳作不断、新人辈出,王安忆虽然不属于任何一个文学流派,但她却能一如既往游弋其中,并能频频爆出佳作震动文坛。

比如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因其叙述的清纯和美丽首次引起文坛的关注,之后的《本次列车终点》、《69届毕业生》等使她成为知青作家中引人注目的一位。

1 985年,中篇小说《小鲍庄》一炮打响,一时间文坛更是四座皆惊,小说中寓言似的故事,凝固的意象以及登峰造极的白描手法,都使人对这位往日抒情的单纯的女青年刮目相看,而这部作品也由于主题的多义性而成了“寻根文学”的经典之作。

1 986年以情爱、性爱及婚外恋分别为母题的三个中长篇“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的发表,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作者的笔触大胆地伸向了“原始的伊甸园的快乐”,用女性特有的浪漫和唯美情怀把世间男女的生命本能写到了极致,
一时间评论界争论激烈,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九十年代,王安忆以她独特的文人书写姿态、洁净的精神追求以及形成技巧上的变化多端迎来了她小说创作道路上的又一次重要转机,这时期,她发表的中、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香港的情与爱》、《伤心太平洋》、《长恨歌》、《叔叔的故事》等一系列作品,不但使她本人的写作风格焕然一新,而且为中国文坛“展示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的可能性。


王安忆的创作生涯中,《长恨歌》是成功之作还是失败之作?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第一种意见认为《长恨歌》是成功之作。

这种意见可以参照教材299~303页。

第二种意见认为是不成功的,主要观点和阐述如下:
《长恨歌》写王琦瑶母女的故事,以王琦瑶为主,竟花去洋洋洒洒三十万字。

篇幅长短当然不是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长篇巨制的世界名著并不少见。

但如果一个作家不能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一意为大为长,则可能适得其反,这也是90年代长篇小说空前繁荣而佳作不多的根本原因。

驾驭短、中、长篇小说需要作家各各不同的才具,王安忆的才能在于构建中篇,她最出色的两篇作品《小鲍庄》和《叔叔的故事》都是中篇,但她对此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一味追求大的境界。

她曾多次表示对托尔斯泰的崇拜,她认为托尔斯泰用的现实材料都是大的,像那种纪念碑式的东西,比如大的战争,“因此他的心灵世界也是广阔和宏伟的”(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而她用的材料都非常小,并认定这与她的生活局限有关系。

这一观点似是而非。

短暂渺小的个体生命相比于广阔的生活时空来说,永远是嫌局限的,若论生活的局限性,托尔斯泰那年代的局限要远胜于现在的作家。

作家写什么,并非一定要亲历才能写,因此,更重要的是作家对于生活与世界的认识深度与广度,是先有了广阔而宏伟的心灵(仅此当然还不够),才可能写出大作品来。

王安忆的局限就在于,明知托尔斯泰是她“永远达不到的理想”,却偏偏要与自己较劲,试图弄出大气象。

她在《心灵世界》中分析《复活》时曾说,托尔斯泰花了十年时间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可现在有哪一个作家会十年磨一剑,去经营一部小说呢?职业化写作加上90年代文学的商业化运作,使古典写作已成明日黄花。

王安忆认为张爱玲境界小,因此她是追求“大”境界的,而她所谓的大,不仅是篇幅的大,还有数量之多。

也许这正是市场经济时代作家迫不得已的选择。

郜元宝在分析王安忆的创作时也曾替她担心:“有些人对她也有很多不满,写了这么多,变化也很多,但特别淋漓尽致的东西少,冲击力很大的东西也不多。

她现在撒得太开了,似乎无所不写,无所不能写,不管什么人,什么事,一旦落到她的视野,总可以写出个子丑寅卯来,就是说,她喜欢向读者展示她的笔墨的强大适应能力,特别是喜欢展示她的理解力和体贴入微的对于人物的同情,她似乎在扮演孙悟空,不管什么人,她都能钻进去,然后以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来说话,代替人物来发表很长很长的一些个思绪”(王蒙、郜元宝:《谈谈我们时代的文学》)。

《长恨歌》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王安忆也曾经为苏童担心过:“我很担心他会变成一个畅销书作家,故事对他的诱惑太大了,他总是着迷于讲出一个出奇制胜的好故事,为了把故事编好,他不惜走在畅销书的陷阱的边缘薄刃上,面对着堕身的危险。

”(王安忆:《我们在做什么》)。

然而,就在此后不久,她写了《长恨歌》,并且改变了对“故事”的看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认为写小说就是写故事,而且认为《长恨歌》里的故事非常好。

但恰恰是王安忆自称非常满意的这部作品,也许可以算她最失败的作品之一。

尤其是小说结尾,也被一些评论家认为堕入了“通俗”倾向,而小说叙述
的故事本身,也带有通俗意味。

其实,通俗本身并不可怕,问题是除了通俗,还要有雅,雅俗共赏才是文学的高境界。

至于“雅”是什么,就很难定义了,它可以是叙述的优雅,也可以是思想的深刻。

《长恨歌》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没有“雅”,而是“雅俗”游离得不着边际。

归结起来,还是因为王安忆无视自身能力,野心太大,试图用王琦瑶的一生来代表上海的历史,而实际上力不从心。

为表现上海历史,王安忆常常抛开主人公王琦瑶,自己迫不及待地代人物立言,而王琦瑶的许多思想、心理、言语,怎么看都像是王安忆的,人物因此而只剩一个空架子,一个傀儡,虚飘飘被掩埋在作者冗长繁琐的议论和描写中。

为了在那么长的篇幅中把一种叙述方法贯彻到底,小说中雷同的句式、词语、字眼反复出现,比如“是……的”,“……的样子”,“……的意思”,“……似的”等句式,几乎充斥每一页,使阅读产生疲劳。

小说开篇大段描写“弄堂”、“流言”、“闺阁”,不仅毫无节制,与人物游离,而且不少描写与议论都流于空洞,比喻陈旧,且缺少形象感,没有画面感,只剩下语词的堆积。

虽然王安忆试图把这种精雕细刻的叙述方式贯彻到底——这种叙述方式被她自己认为是“华丽的、缜密的、在写实的基础上的一种夸张”,但在第三部中还是显出捉襟见肘。

第三部写王琦瑶与老克腊的畸形恋爱,最后被长脚杀死,显得过于“夸张”,似乎要在冗长的平铺直叙后,人为地来个高潮。

第三部与前面两部的脱节断裂,非常类似《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之间的情形。

因为前两部明显缺乏故事元素,在第三部中不得不补上。

对结尾的处理明显可见通俗倾向,以及作家受制于真实事件,而忘记了作家应有的想象力与对生活的高度理解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