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ppt课件(讲)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篇章结构(共16张PPT)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篇章结构(共16张PPT)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 “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 此“不尽”之情呢?
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术语)诗人此时宕 开一笔,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 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 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 加深了诗人的边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 无限的想象空间。(作用)
诗歌鉴赏—— 篇章结构

• 学习目标: • 1、熟练运用有关结构的典型术语。 • 2、掌握诗篇结构类问题的答题模
式,规范答题。
一、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 二、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 三、对关键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
思 常见诗歌结构技巧
• 开头:开门见山、总领全诗、伏笔 铺垫、 比兴、重章叠句。
•中间:承上启下、伏笔 铺垫。 •结尾:照应、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画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 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 谪。
全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 抑扬一般可分为欲抑先扬,欲扬先抑几种。
这首诗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
欲少扬妇“先不抑知又愁叫”先,抑后后面扬才,说即她文势 先“ 的 产下悔生刻画”的抑,,感后深通伤上刻过 和扬褒表对 哀,扬现少 怨或了妇 的。文少情 情意妇绪 绪先因微,贬触妙突景变出抑而化了后
“闺怨”的闺主怨题(。王昌龄)
使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手法) 诗的前 两句从正面着笔,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并 对贾生的赞叹。后两句点出原来郑重求贤,虚 心垂询,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 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分析) 作者的讽刺辛辣,感慨深沉。(效果)

诗歌结构技巧解析 ppt课件

诗歌结构技巧解析  ppt课件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
日。
ppt课件
14
哀乐的转折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ppt课件
34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分析本诗的诗句间是如何照应的。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
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 “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 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在安史之乱中,杜甫 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 感慨万端。
ppt课件
15
扬抑的转折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ppt课件
16
动静的转折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ppt课件
17
点面的转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ppt课件
18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 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 ,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 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 启下、前后照应的作用。
ppt课件
10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叙事、点题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写景:广阔,浩荡 反 衬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课件

(三)古诗词主旨表现 其内容是如何体现出主旨
如何体现主旨
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 对比
1.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 志或情怀。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 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
作者曲笔入题,先景语后情语,以景象渲染而后委婉抒情的写法, 切合“回”起式。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首句属于景物描写,交代了环境、时、地; 2.曲笔入题,为全诗奠定定了清冷的基调,渲染了气氛。 3. 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首联 渚清沙白鸟飞回。
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尾联 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破题) 承(景) 转(人) 合(情)
(1)、抓住“起”句。
1. 开门见山 :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作用:统帅全诗,奠定基调,点明题旨;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 而无人接引赏识。“垂钓者”比喻当朝 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 “羡鱼情” 喻从政的心愿。


后四句表露想入 仕,希望张丞相
引荐之意。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物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志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结构技巧》课件(32张))-优秀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结构技巧》课件(32张))-优秀课件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
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
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
书。
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5 以景结情
所谓“以景结情” 就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
此诗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来抒情的,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诗人 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 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 思乡之情。
1.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 望去,只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 侯祠的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这两句又一问 一答,自开自合。
这首诗 第一句是在写景,描绘了一幅雨后东坡的月 夜图,创造了一种清静自然的幽雅氛围,表现了作者宁静 的心情,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7 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 表现手法。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 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课件

学习交流PPT
12
2、层层铺垫
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 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 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
学习交流PPT
13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 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对比等。
学习交流PPT
4
一、景情顺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先景后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 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文
交代因何而愁。
学习交流PPT
9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 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2、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
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
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句子;写景抒情或
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末尾卒章显志的
抒情议论句。
学习交流PPT
3
诗歌的结构技巧
1、景(事、物)与情(主旨)的关系(顺序): ①先景后情(大多如此)②先情后景③以景 结情。 2、结构特点: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篇章结构公开课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篇章结构公开课PPT课件
• ①中贵:“中贵人”的省称,指有权势的太监。②洗耳:传说尧帝想让天下给许由,许由认 为这些话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边洗耳。
• 赏析该诗的结构特征。
• 前四句描写通过写飞扬的尘土、连云的宅第,写宦官的恃宠骄横。
• 中间四句叙述通过对斗鸡者的服饰和神态的描写,活现出斗鸡人不可一世的华贵和骄横。
• ②最后两句议论。诗人鄙夷地把宦官、斗鸡者等佞幸小人看成是残害人民的强盗,同时也暗 讽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不辨“尧与跖”,对当时的黑暗政治表示强烈的愤慨。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篇章结构
存在的问题
(1) 诗歌内容没有理解。 (2) 结构知识点没有掌握。
( 角度不完整) (3) 答题步骤不完整。
常见考试题型
(一)考查整体的篇章结构(构思)特点
1.请比较两首诗的结构特点。 2.说说这首元曲的构思脉络。 3.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4.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
•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 一至四句,写李白高度评价。 • 五、六两句,借描写两人所在地的特色景物表达对李白的思念, • 七、八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对两人相聚饮酒论诗的渴望。
• 《古风》 唐 李白 •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 ③结尾总结离别之情。“叹息此离别”直抒胸臆,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以
景结情,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江苏 11)春日忆李白 杜甫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高考诗歌鉴赏之结构构思技巧 课件 (共56张PPT)

高考诗歌鉴赏之结构构思技巧 课件 (共56张PPT)

①尾联上句直抒胸臆,下句以景结情。 ②“遗老萧条渐无语”,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只留下我这个孤独凄凉的亡国遗民。此时此地 ,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直接写遗老孤臣亡国孤 凄的哀痛。 ③“酒旗颭颭出芦林”,眼前一片黄茅白苇, 只有几面酒旗在萧瑟秋风中飘拂,遗老孤臣只 好躲入芦苇荡中的村酒店里借酒浇愁,景物描 写渲染了全诗的悲凉氛围,烘托出诗人孤寂、 哀痛之感。以此景象对贾似道鲁港误国再次表 示了强烈的谴责。
结构技巧考情分析
知识讲解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 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 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 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 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 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 志、以景结情、抑扬、铺 垫等。 高考命题方式
1.(2016·全国卷Ⅱ)为了突出
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 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2.(2011·湖北高考)两诗第三句
阅读下面诗歌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词句注释 ⑴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⑵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 成行。 ⑶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 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白话译文 长江滚滚我悲叹久留异地,远隔万里内心盼望把家归。 况且正赶上秋风晚间吹起,山山岭岭都只见黄叶纷飞。
鉴赏: 《村行》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 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 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 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 ,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 乡之情。 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诗人的思乡之 情。
2.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
译文: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 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 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 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鉴赏: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 愁”用了“听不尽”三字,末句诗人轻轻宕开一 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 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 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 想像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前两联描绘洞庭湖壮丽阔大 而充满活力的景色;后两联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 全诗“体物写志”,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 之景中流露了心声。此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词句注释 ⑴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 ⑵“八月”二句:湖水上涨,与岸齐平;天水相连,混为一体。虚、太清:均 指天空。 ⑶云梦泽: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变 干变淤,成为平地,并称为云梦泽,约为今洞庭湖北岸一带地区。宋代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盖城据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 如万鼓,昼夜不息。” ⑷“欲济”二句:是以比喻的方式说,想做官却苦无门路,无人引荐,但不做 官又有辱圣明的时代。 ⑸羡鱼情:《淮南子· 说林训》中记载:“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句 仍是表示作者希望入仕,企盼有人引荐。[1] [2] 白话译文 八月的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水天迷蒙。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 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 羞愧难容。只能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2]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 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 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这种以景结 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绝,作于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 间。此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起句“长江悲 已滞”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次句“万里念将归”紧承 首句,具体抒发远游思归的悲苦心境;第三句转为写物候,承接上两句含 义,在深秋寒风飒飒之夜令人感伤不已;结句“山山黄叶飞”写深秋的景 象,强调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突现了人物的形象和心情。全诗语言洗练, 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 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词句注释 ⑴滞(zhì ):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⑵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⑶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 指高风送秋的季节。[2-3] 白话译文 长江滚滚我悲叹久留异地,远隔万里内心盼望把家归。 况且正赶上秋风晚间吹起,山山岭岭都只见黄叶纷飞。[3]
2.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例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 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例二:《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 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 理想的豁达。
3.以小见大
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 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 小见大。
古诗词的结构特点
其内容是前句(联)与后句(联)的关系
重章叠句
前句(联)后 句(联)的关 系
铺垫
过渡
照应
1.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或相似的结 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 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 道天凉好个秋。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 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 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3.过渡(即承上启下)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 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 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 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 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 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这 是一首和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 密,字字锤炼。
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尾 联陡转,以“惆怅”引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村行》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 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 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词句注释 ⑴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⑵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 ⑶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⑷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⑸原树:原野上的树。原,原野。[1] [2] [3] 白话译文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注释 ⑴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⑵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⑶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⑷淑气:和暖的天气。 ⑸绿蘋(pí n):浮萍。 ⑹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⑺巾:一作“襟”。[2-3] 白话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2-3]
注释 (1)泛菊杯深:化用陶渊明诗,写重阳佳节两人共饮菊花酒。泛, 漂浮。深,把酒斟满。 (2)吹梅角远:化用李清照诗,写在春天时候他们郊游赏梅。 梅:梅花。 角:号角,这里指笛声。 远:指笛声悠远。 (3)浮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 可入药。 吹梅:吹奏《梅花落》。 译文 回忆当年,你我同在京城,共饮菊花酒,同听悠远的《梅花落》笛 曲。你我聚散匆匆,如云边孤雁,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 离别之后,让人怎么不伤心动情?梦里也曾几度相会,但是梦 醒后,因为见不到友人,又失魂丧魄,六神无主,辗转反侧,无法 安睡。后半夜的相思,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友人的马后,又像 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友人的舟旁。
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 后破势而出。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岳阳楼景观的名句,写出 了磅礴的气势,壮阔的境界,为人们称道。“欲济无 舟楫”是从眼前浩浩湖水触发出来的。或者说,诗 人写洞庭湖水正是为了引出“欲济无舟楫”,从而 委婉的表白自己的心事,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任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乔命运"小事,小事与东吴霸业有关, 以二乔立意,从而反映三国之争大事。
4.对比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
2.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 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 ,言 尽而意犹未尽。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 不尽”三字,末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 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 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 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 像空间。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 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 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 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2.铺垫
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 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题柳亭送别图
明 徐渭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结构技巧
1.先景后情
2.重章叠句 3.开篇点题
以景结情
铺垫 照应 过渡
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 4.抑扬
对比Βιβλιοθήκη 古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
先景后情
按照景与 情的先后 顺序
以景结情
1.先景后情
村行 宋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4.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恰当运 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 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 题中的“送”字……
注释 ⑴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 雨”,故称“赋得暮雨”。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 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 ⑵楚江:指长江,因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皆为古代楚国境。 ⑶建业:今江苏南京。战国时亦楚地,与楚江为互文。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⑷漠漠:水气迷茫的样子。 ⑸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 ⑹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⑺浦:近岸的水面。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 ⑻沾襟:打湿衣襟。此处为双关语,兼指雨、泪。散丝:指细雨,这里喻流泪。 晋张协《杂诗》:“密雨如散丝。”[1] [2-3] [4] 白话译文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