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儿科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后期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焱主编的《儿科护理学》(第6版)为教材,将护理程序有机地贯穿于教材始终,突出了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突出了儿科护理专业的特点,力求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儿科护理教学与临床的需要。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将教材内容按照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来规定各章的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以使考生便于理解及掌握好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讲授、示教、操练、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儿科护理学》教学模块、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一)教学模块《儿科护理学》教学包括两个模块。

儿科护理学I主要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儿科临床基本操作的示教和操练,在学院完成。

具体教学单元和时数安排如下。

儿科护理学II为床旁教学实习,为期2周,内容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实践、儿科护理技术示教、儿科护理专题小讲课、儿科护理查房、儿科CBL教学、儿科护理临床进展讲座、儿科高级护理实践见习等。

(二)教学方法包括课堂多媒体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专题汇报和研讨、高仿真模拟的教学、床旁教学、在线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评价包括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专题汇报、阶段测验、个案考核在内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三、《儿科护理学》具体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儿科护士角色与素质的要求。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识记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范围。

2.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理解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目的要求:1.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儿科护理学小儿传染病护理学时4版课件

儿科护理学小儿传染病护理学时4版课件
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急性胰腺 炎。
儿科护理学小儿传染病护理学时4版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正常或稍降低,淋巴细胞升高; 早期血清和尿液淀粉酶增高(血脂肪酶增高,有助
于胰腺炎的诊断); 血清或脑脊液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增高; 血、尿及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
儿科护理学小儿传染病护理学时4版
【治疗要点】
传播途径: 鼻咽分泌物及泡疹液中经飞沫和直接接 触传播。
易感人群和免疫力: 易感儿(1-6岁)接触后90%发病。感染 后可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儿科护理学小儿传染病护理学时4版
【临床表现】
1.典型水痘
全身症状轻微和分批出现皮肤粘膜斑 疹、丘疹、庖疹和结痂并存。
(因病毒间隙性侵入,皮疹分批出现)
急性传染病 患儿的护理
第十八章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小儿传染病护理学时4版
教学目标
熟悉小儿传染病的一般护理。 掌握麻疹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 掌握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熟悉水痘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 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
护理。 熟悉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 掌握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临床表
潜伏期2周。
儿科护理学小儿传染病护理学时4版
前驱期(1天) :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出疹期:
皮疹以红斑疹、丘疹、庖疹、结痂 顺序演变同一时间可见不同性状的皮疹, 呈向心性分布,亦可发生在粘膜,破溃 后形成溃疡。
顺序:躯干 脸、肩、四肢(躯干多,四
肢少)。
儿科护理学小儿传染病护理学时4版
2. 重型水痘
出疹, 热退 疹
出 疹 , 2-3 天
集针点 大小 丘
渐退, 手心 、

儿科护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儿科护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第三节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第四节急性白血病
第五节血友病
思考题
一造血特点 二血液特点
一概述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三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第一节儿童内分泌特 点
第二节生长激素缺乏 症
第三节性早熟 第四节儿童糖尿病
第六节先天性甲状 腺功能减低症
第五节尿崩症
思考题
01
第一节儿童 神经系统特 点及检查
4
第四节急性支 气管炎
5
第五节儿童肺 炎
第六节支气管 哮喘
思考题
一解剖特点 二生理特点 三免疫特点
一支气管肺炎 二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01
第一节儿童 消化系统解 剖生理特点
02
第二节口炎
03
第三节婴幼 儿腹泻
04
第四节肠套 叠
06
第六节先天 性巨结肠
05
第五节胃食 管反流
第八节先天性直肠 肛管畸形
第一节儿童安宁疗护 概述
第二节对临终患儿的 整体照护
第三节对临终患儿家 庭的照护和支持
思考题
一概念与内涵 二起源与发展 三儿童安宁疗护的特点
一身体照护 二心理照护 三社会层面照护 四灵性照护
一对临终患儿父母的照护和支持 二对临终患儿其他家庭成员的照护和支持
作者介绍
这是《儿科护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 绍。
第一节各年龄 1
期儿童的健康 促进
第二节散居与 2
集居儿童健康 促进
3
第三节体格锻 炼
4
第四节常见意 外事故及预防
5
第五节儿童计 划免疫
第六节儿童健 康评估
思考题

《儿科护理学》课件课件最新版

《儿科护理学》课件课件最新版

第三节
一、儿科基本特点
1.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均较大。 2. 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常常在生长发
育的过程中对比较严重损伤的转归可以为自然改 善或完全修复。 3.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 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如不能及时干预和 康复治疗,往往影响一生,因此应该特别注重预 防保健工作。
整体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注意:护士在维护和促进儿童健康的工作中扮演着非常 重要的角色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 儿年龄划分为7个时期,各期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以整体、动态的观点来考虑小儿的健康问 题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fetal period)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前。 ➢特点:生长发育迅速,依赖母体而生存。 ➢护理:孕母保健和胎儿保健。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
婴儿期(infant period)
➢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又称乳儿期。 ➢特点: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量大, 而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 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逐渐消失, 自身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 ➢护理:合理喂养,完成基础免疫程序,注意消毒 隔离,培养卫生习惯。
70~90
第三节
3.免疫特点 •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差 • 体液免疫功能 • 细胞免疫功能 均不健全
防御能力差
6个月以内,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对某些传染病有一定 的抵抗力,以后来自母体的IgG 浓度下降,自行合成IgG 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IgM不能通 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G—-细菌感染; 婴幼儿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感染。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七、青春期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PEDIATRIC NURSING
第一章 绪论
儿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要点。★ 熟悉儿科护理学的概念、研究任务和研究范围;熟悉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了解儿科护理学的特点。
儿科护理学概述
1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2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3
儿科护理学概述
(四)身体、心理素质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03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
胎儿期(fetal period)指从受精卵的形成到胎儿出生, 约40周(280天)。此期又分为胚胎期和胎儿期。胚胎期指受精后的前8周, 从受精卵分化至大体形成。该阶段胚胎细胞高度分化, 对多数致畸因子敏感, 若孕母受到感染, 可导致胎儿生长发育障碍, 出现死胎、流产或先天畸形。胎儿期指第9周起至出生, 是组织器官迅速生长和功能发育渐趋完善的时期。此时期胎儿完全依赖母体生存, 故应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重点在于预防。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02
第二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一)
(二)
(三)
(四)
健康教育者(七)(六)Fra bibliotek(五)
第二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
① 热爱儿童, 热爱护理事业,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奉献精神。② 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以理解、友善、平等的心态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③ 具有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目光, 追求崇高的理想, 忠于职守, 救死扶伤, 廉洁奉公, 实行人道主义。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一、填空题1.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2.营养不良患儿饮食调整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初期(早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4。

儿童总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力作用、生长发育(小儿特有)、活动、排泄及摄食消耗 6个方面。

5.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6。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和早产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0—14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周。

7。

临床上常见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类型:消瘦型营养不良(能量缺乏)、水肿型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消瘦-水肿型营养不良。

8.化脓性脑膜炎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升高、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深慢且不规则。

9.颅内压增高的典型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10。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阳性。

二、选择题1.胎儿期保健以孕母保健为重点,新生儿保健重点放在生后第1周。

2.新生儿或婴儿母乳喂养后取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避免因溢乳而引起窒息。

3.儿童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保健(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称围生期。

新生儿期的保健措施主要为合理喂养与保暖(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5%);(3)婴儿期:出生后到1周岁为婴儿期;生长发育最为迅速,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消化和吸收能力未完善,易腹泻和营养不良, 故应合理喂养;从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消失,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易患感染性疾病,故应按时免疫接种;(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能独立行走,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容易发生意外;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是意外窒息(初生1—3个月内婴儿易发生窒息,1-5岁婴幼儿易发生异物进入机体,呼吸道异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18个月左右可能出现生理性厌食,应鼓励其自己进食,不要惩罚幼儿。

最新《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最新《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40周
胎儿后期
28周
胎儿中期
12周
胚胎期
0
18岁 青春后期 体格生长停止 (3-4年) 性发育成熟 青春期 第二性征出现
13岁 (2-4年) 青春前期
12岁 (2-3年) 女9-11岁,男11-13岁
学龄期 6岁 (6-11岁组)
学前期 3岁 (3-5岁组)
幼儿期
(1-2岁组)
婴儿1-12m
婴儿期
(1)时间:胎儿娩出脐带结扎 至生后28天。
(2)主要特点:小儿开始独立 生活,适应能力差,发病率、 病死率均高。
(3)疾病: 1)感染 2)先天畸形 3)产伤
3.婴儿期 Infant period
(0y)
2.新生儿期:0~28ds
Newborn
围产期(Perinatal stage):胎儿28w ~新生儿1w
《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
儿 科 教 研 室 张 庚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 概念
绪论
❖ 任务与范围
❖ 儿科护理特征
❖ 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概念
儿科护理学(pediatric nursing)是研
究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 及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服务对象是从胎儿时期 直至青春期。
(一)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3.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未发育健全.
(二)心理社会特点
(三)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 3.诊治特点 5.预防特点
2.疾病特点 4.预后特点
fetus infant toddler pre-school school puberty

儿科护理学(全套课件462P)PPT课件2024新版

儿科护理学(全套课件462P)PPT课件2024新版

神经系统疾病及护理
儿童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癫痫、脑炎、脑膜炎、脑瘫等。
护理措施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发作时注意保护患儿,防止意外伤害;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 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症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
加强孕期保健,避免胎儿宫内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定期进行神经发育 评估,及早发现并干预异常。
01
按照预防接种程序,及时带儿童 接种疫苗
02
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增强其抵 抗力和免疫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包括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 抑郁症等。
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行为问题,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
疗、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等。
家庭与学校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的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护理技巧与方法
建立信任关系
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 础,应尊重儿童、耐心倾听并理解他 们的感受和需求。
03
预防措施
加强锻炼,提高患儿免疫力;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
消化系统疾病及护理
儿童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腹泻、便秘、胃炎、肠炎等。
护理措施
调整饮食,给予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保持患儿肛周皮 肤清洁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不洁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暴饮暴食;增强患儿体质,提高抵抗力。
血液系统疾病及护理
儿童血液系统常见疾病
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消毒;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记录出血部位、量和性质;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或输血治疗。

最新儿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3.儿童营养-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儿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3.儿童营养-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主 要 来 源
二、营养素的需要
(二)非产能营养素
1、维生素
VA(ug)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增加皮 肤粘膜的抵抗力,为形成视紫质所必需的成分,促进 免疫功能。
二、营养素的需要
(二)非产能营养素
1、维生素
叶酸 有生血作用,胎儿期缺乏可引起神经管畸形 孕母:500ug/d 、婴儿100ug/d
蛋白质(g) 酪蛋白 不饱和脂肪酸(%) 乳糖(g) 矿物质(mg) 钙 磷 免疫成分
母乳
0.96 0.24 8.0 7.5 200.0 34.0 15.0 丰富
牛乳
3.3 2.7 2.0 4.8 800.0 117.0 92.0 缺乏
2、母乳的优点
(1)营养丰富、比例合适: 蛋白质、脂肪、糖1:3:6; 微量元素多 钙磷2:1 维生素丰富,不易破坏 矿物质总量低
Hale Waihona Puke (计算水量时应包含奶量)4、膳食纤维 来源:谷,薯,豆,蔬菜及水果等植物性食物 功能:预防便秘 降低血浆胆固醇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
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 (二)混合喂养 (三)人工喂养 (四)辅助食品的添加
(一)母乳喂养 1、母乳的成分
(1)初乳(产后4~5天) 脂肪少、蛋白质多、富有微量元素及免疫物质 (2)过渡乳(6~10天) 脂肪高,而蛋白质及矿物质逐渐减少 (3)成熟乳(11天~9月) 总量达到高峰,但蛋白质更少 (4)晚乳(10月后) 量和营养成分均少
蛋白质
蛋白质
脂肪
成份(100ml) 蛋白质(g) 酪蛋白 不饱和脂肪酸(%) 乳糖(g) 矿物质(mg) 钙 磷 免疫成分 母乳 1.2 0.24 8.0 7.5 200.0 34.0 15.0 丰富 牛乳 3.5 2.7 2.0 4.8 800.0 117.0 92.0 缺乏

2023护师《儿科护理学》教材变动情况

2023护师《儿科护理学》教材变动情况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原“疾病防治和护理”改成“疾病防治、康复与护理”第二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原“护理活动执行者”改为“专业照护者”原“患儿代言人”改为“儿童及其家庭代言人”第二章小儿保健第一节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期特点6.学龄前原“青春期(12~14岁)为止”改为“青春期前(11~12岁)”7.青春期原“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改为“男孩从13~15岁开始到19~21岁”第二节生长发育三、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其意义(一)体重原“每年稳步增长约2kg”改为“每年稳步增长约2~3kg”(三)坐高原“长度”改为“垂直距离”(四)头围原“33~34”“46”“48”“50”“54”改为“34~35”“45~47”“47~49”“50~51”“54~58”(五)胸围原“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改为“沿乳头下缘经肩胛骨角下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第四节小儿的营养与喂养二、婴儿喂养1.乳汁的成分原“产后4日以内……晚乳。

”改为“产后7日以内……成熟乳。

”二、计划免疫表5-2-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21年版)大变(三)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2.异常反应(1)过敏性休克原“免疫制剂”改为“疫苗”第三章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一)根据胎龄分类2.早产儿原“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改为“指胎龄未满37周”(四)高危儿1.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新增“吸烟、吸毒、酗酒史”第二节足月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二、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2.生理性黄疸原“2周内消退”改为“5~7日消退”第三节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删除了“大于28周,但”二、早产儿的护理3.合理喂养大变4.维持有效呼吸原“70mmHg”改为“80mmHg”6.预防感染新增“每日沐浴1~2次”第四节新生儿窒息(一)病因及发病因素原“2.胎盘和脐带因素”改为“2.胎盘和脐带因素……3.分娩因素”(四)护理措施1.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3)维持正常循环原“120次/min”改为“90次/min”(4)药物治疗原“静脉、气管……kg”改为“1:10000……注入”第五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四)治疗原则4.亚低温治疗原“2~5℃”改为“2~4℃”第六节新生儿颅内出血(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产伤性颅内出血原“小脑天幕撕裂”改为“大脑镰、小脑幕撕裂”第七节新生儿黄疸二、新生儿黄疸的分类(二)病理性黄疸原“211.0”“12.9”改为“205.2”“12”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疾病2.母乳性黄疸原“1~4个月”改为“1~3个月”第八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五)护理措施1.氧疗护理删除“头罩吸氧、鼻导管吸氧”第十一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四)护理措施原“每小时升高1℃”改为“每小时……34℃,”第四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四)辅助检查表5-4-1中原“体重低于正常均值”改为“实际体重为理想体重的百分比”(六)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1)能量的供给原“251~335”改为“250~330”第三节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6.健康教育原“3个月”改为“1~3个月”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三节腹泻病五、护理措施3.正确补充液体(1)口服补液盐删除了“重度……kg”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五节肺炎(四)临床表现3.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2)腺病毒肺炎原“3~7日”改为“3~4日”(六)治疗原则原“用药时间……利巴韦林等;”改为“一般用至……利巴韦林等;”(七)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原“18~22℃”改为“18~20℃”2.改善呼吸功能删除了“氧浓度不超过40%”“氧浓度为50%~60%”第七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一)室间隔缺损原“20%~……可能”改为“25%~……可能”(三)动脉导管未闭2.临床表现删除了“杵状指(趾)”(四)法洛四联症5.预后原“年龄12岁”改为“10年左右”第八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一、概述大变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五)护理措施1.合理安排饮食(3)按医嘱应用铁剂原“2个月再停药”改为“6~8周再停药”第五节免疫学血小板减少症(二)临床表现大变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原“7~10日”改为“10~14日”2.对症治疗新增“选用氢氯噻嗪……无效时”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小儿神经系统特点2.脊髓原“4岁时达第1~2腰椎之间”改为“4岁时达第1腰椎”原“50(新生儿)”改为“5(新生儿)”(二)神经反射2.小儿时期暂时性反射原“握持……吸吮反射”改为“觅食、拥抱……吸吮反射”第三节病毒性脑炎(三)辅助检查原“(10~500)”改为“(<300)”第十一章结缔组织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风湿热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大变第四节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四)治疗原则1.控制炎症(1)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原“早期……12小时内”改为“推荐剂量……12小时内”(2)阿司匹林原“剂量30……顿服”改为“剂量30……8周”(3)糖皮质激素删除了“甲泼尼龙……3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出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
6
1、疾病特点(diseases) 2、诊治特点(diagnosis and treatment) 3、护理特点(nursing) 4、预后特点(prognosis) 5、预防特点(prevention)
.
.
1、 概念(concept):儿科护理是研究儿童生长发 育、保健、疾病 预防及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其服务对象是从胎儿时期至青春期。 2、我国儿童医院的服务对象是:
从出生至满14周岁
.
6
一、儿科护理范围(scope) 儿童保健、临床护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
二、儿科护理任务(mission) 1、开展科学育儿的健康指导与咨询 2、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3、开展儿童护理研究工作
3.demonstrate the features of pediatric nursing
4.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different age stages
5、demonstrat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urse’s role and quality
儿科护理学
Pediatric Nursing
.
第一章 绪论(Introduction)
v
.
6
Learning Objectives:
1.explain the relevant concepts.
2.describe the tasks and scopes of pediatric nursing.
.

1、思想道德素质 2、职业道德素质 3、工作作风 4、专业素质 5、身体素质 6、沟通能力 7、组织管理能力 8、科研能力
.
第二章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生长(growth): 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宫的长大,是表示机体在
量方面增加
发育(development):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
.
4
1、体格发育平稳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
官均达到时成人水平
2、大脑皮层进一步发育,开始学习科学文化 3、开始逐个换恒牙 4、疾病性质和表现逐渐接近成人
.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生殖系统迅速发育 2、体格生长也突然加快,出现第二性征 3、神经内分泌不稳定,易走极端
.
7
1、护理活动的执行者(care giver) 2、健康教育者(educator) 3、患者代言者(advocate) 4、患儿知心者(bosom friend)
.
2
1、生长发育迅速,是小儿时期发育最快的时期 2、营养完全依赖母体,孕母的健康、营养、
疾病直接影响胎儿
.
3
1、对外界适应差 2、在脑皮层兴奋性低下,终日处于睡眠状态 3、死亡率高
.
4
1、生长发育迅速 2、易患腹泻和营养缺乏 3、运动机能发育快,条件反射逐渐形成 4、6个月后对一些传染病的免疫力降低
.
6
一、儿科护理的概念(concept ) 二、儿科护理的范围与任务( scope and mission) 三、儿科护理的特点(characteristic) 四、儿科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五、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roles and qualities) 六、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
6、describe the general laws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t’s affecting factors.
.
6学习目标:(6)
1、解释相关概念 2、说出儿科护理的任务与范围 3、简述儿科护理的特点 4、列出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5、阐述儿科护士角色及素质要求 6、说出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6
(一)遗传因素 (Heredity) (二)性别(Gender) (三)营养(Nutrition) (四)孕母情况(Maternal Condition) (五)环境(Environment) (六)疾病(Disease)
.
.
小结: 1、 ★相关概念 2、儿科学的任务与范围 3、小儿护理的特征 4、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5、儿科护士角色及素质要求 6、 ★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作业: 一、名词解释: 1、青春期 2、发育 二、填空: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 三、问答题:
力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
.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general law) (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continuance)和阶段性(stage) (二)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imbalance) (三)生长发育的顺序性(sequence)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tion)
.
4
1、体格发育较婴儿期缓慢,乳牙出齐,由母乳
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
2、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骨骼发育加快 3、对传染病免疫差,传染病发病机会增多 4、对危险识别不足,易发生意外
.
3
1、体格发育呈稳步增长状态,而智力发育加快,
好问、好模仿
2、急性传染病仍较多,易患免疫性疾病 3、生活经验不足,意外创伤,中毒机会仍较多
三、心理特点
.
7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 (二)新生儿期(neonate)(newborn)(neonatal period) (三)婴儿期(infancy) (四)幼儿期(toddler’s age) (五)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 (六)学龄期(school age) (七)青春期(adolescence)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affecting factor)
.
5
1、由上到下或由头到脚(from head to foot) 2、由近到远(from near to far) 3、由粗到细(from inaccuracy to accuracy) 4、由简单到复杂(from simplicity to complication) 5、由低级到高级(from lower to higher)
.
5
1、促进、维护健康小儿的健康 2、对患病小儿实施整体护理 3、帮助残障小儿利用残留功能 4、对临终小儿的护理 5、健康教育、护理科研
.
3 第二节 儿科护理学的特点(characteristic) 一、基础医学方面特点 1、解剖特点(anatomy) 2、生理生化特点(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病理特点(pathology) 4、免疫特点(immunity) 5、营养代谢特点(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二、临床医学方面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