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版)摘要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指南(2020年版)摘要充分认识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法以及如何合理使⽤抗菌药物,对于降低粒缺伴发热的发⽣率和死亡风险⾄关重要。
中华医学会⾎液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液科医师分会对2016年版指南进⾏修订,形成《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指南(2020年版)》。
关于抗菌药物升、降阶梯策略以及抗菌药物调整,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抗菌药物升阶梯策略的适应证及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适应症1. ⽆复杂临床表现2. 不确定有⽆耐药菌定植3. 此前⽆耐药菌感染4. 本中⼼粒缺伴发热因耐药菌导致感染罕见初始抗菌药物选择1. 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头孢他啶)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3. 哌拉西林+阿⽶卡星抗菌药物降阶梯策略的适应证及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适应证1. 复杂临床表现a2. 存在耐药菌定植3. 发⽣过耐药菌感染4. 本中⼼粒缺伴发热常见因耐药菌导致感染初始抗菌药物选择1. 碳青霉烯类单药2. 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重症患者选择β内酰胺类中的碳青霉烯类)3. 早期覆盖⾰兰阳性耐药菌(如果存在⾰兰阳性球菌风险):糖肽类、利奈唑胺或新型抗菌药物注:a复杂临床表现包括:⾎流动⼒学不稳定、局灶性感染(如肺炎、肠炎、中⼼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长期和严重营养不良、并发症(出⾎、脱⽔、器官衰竭、慢性病)、⾼龄(60岁以上)抗菌药物调整建议产超⼴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可供选择药物头孢菌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诺);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培南)联合治疗⽅案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备注①⽅案应结合药敏及个体因素选择;②⼤部分仅需单药治疗,仅少数严重感染需要联合⽤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可供选择药物可供选择药物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联合治疗药物磷霉素钠;氨基糖苷类(阿⽶卡星、异帕⽶星);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培南)①当碳青霉烯类最低抑菌浓度(MIC)<16 mg/L,须与其他药物联合使⽤,增加给药次数或剂量,延长滴注时间;②当碳青霉烯类MIC>16 mg/L,应避免使⽤;③当多黏菌素B或E MIC≤2 mg/L时可使⽤,⼴泛耐药(XDR)或全耐药(PDR)可同时辅助吸⼊多黏菌素E或B;④当多黏菌素B或E MIC>2 mg/L,联合使⽤敏感药物(如磷霉素钠、替加环素)的联合⽅案;联合治疗⽅案①两药联合: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氨曲南;多黏菌素+替加环素;替加环素+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磷霉素;替加环素+磷霉素;磷霉素+氨基糖苷类;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双碳青霉烯联合⽅案)②三药联合: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磷霉素+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磷霉素;替加环素+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备注①应以早期、⾜量、联合为原则;②针对我国流⾏的碳青霉烯酶,KPC:头孢他啶/阿维巴坦,IMP:氨曲南/阿维巴坦;③多黏菌素B剂量可增加⾄300 mg/d④美罗培南可⽤⾄2 g 每8 h 1 次,⽐阿培南可⽤⾄0.3~0.6 g 每6~8 h 1 次,均持续静脉输注3 h 以上⑤两种碳青霉烯类联⽤:厄他培南+多利培南或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由于体内证据较少,需谨慎使⽤铜绿假单胞菌可供选择药物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培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阿⽶卡星、妥布霉素、异帕⽶星);氨曲南;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单药治疗对于⾮多重耐药(MDR)轻症患者,没有明显基础疾病时,可以⽤除氨基糖苷类外的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案① MDR菌: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或磷霉素;多黏菌素+β内酰胺类或环丙沙星或磷霉素;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② XDR菌:多黏菌素+β内酰胺类+环丙沙星或磷霉素③ XDR或PDR菌引起的肺炎:可在静脉⽤药的基础上,雾化吸⼊氨基糖苷类(如妥布霉素、阿⽶卡星)或多黏菌素B或多黏菌素E④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黏菌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β内酰胺类或环丙沙星或磷霉素或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或磷霉素;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备注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4.5 g 每6 h 1次,持续滴注3 h;②严重感染时,可增加剂量、延长滴注时间(2~3 h 以上);③双β内酰胺类联⽤可能有效,但需慎⽤,建议⽅案:头孢他啶或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或头孢吡肟+氨曲南鲍曼不动杆菌可供选择药物舒巴坦及其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培南);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替加环素;四环素类(⽶诺环素、多西环素);氨基糖苷类(阿⽶卡星、异帕⽶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①⾮MDR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② XDR或PDR:舒巴坦及其复合制剂+多黏菌素或替加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或多黏菌素;舒巴坦及其复合制剂+多西环素+碳青霉烯类;舒巴坦及其复合制剂+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利福平+多黏菌素或妥布霉素③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黏菌素+舒巴坦及其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或利福平或氨基糖苷类或替加环素备注①对于MDR感染,舒巴坦剂量可增⾄6~8 g/d;②碳青霉烯类可增加剂量、延长滴注时间嗜麦芽窄⾷单胞菌可供选择的药物复⽅磺胺甲恶唑;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替加环素;四环素类(⽶诺环素、多西环素);头孢菌素(头孢他啶)联合治疗⽅案复⽅磺胺甲恶唑+头孢哌酮/舒巴坦或氟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或头孢他啶或多黏菌素;氟喹诺酮类或多黏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头孢他啶备注①联合⽤药适⽤于严重感染、XDR 或PDR菌株感染等;②嗜麦芽窄⾷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天然耐药;③替加环素的临床经验有限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可供选择的药物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替加环素备注①根据药敏结果及感染部位选择;②⾎流感染慎⽤替加环素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可供选择的药物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中介⾦黄⾊葡萄球菌可供选择的药物糖肽类、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达托霉素。
粒缺发热-抗菌药物指南
>7d
◦ 有无以活下动任性一合种并临症床合并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口腔或胃肠道黏膜炎,吞咽困难;胃肠道症状; 新发的神经系统改变或精神症状;血管内导管感 染;新发的肺部浸润或低氧血症,或有潜在的慢 性肺部疾病
◦◦ 肝肝功肾能功不正全常(或定损义害为较转氨轻酶并水且平稳>定5倍正常上限)
或肾功能不全(定义为肌酐清除率<30ml/min)
门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 检查
微生物学检查:血培养 (CVC+外周,不同部位 静脉的两套血标本)
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后 仍持续发热,间隔2d进 行重复培养
腹泻:便培养(艰难梭 菌)
尿路感染:中段尿培养
咯痰:痰涂片+细菌培养
实验室检查:CBC、血 肌酐尿素氮、电解质、 转氨酶、总胆红素。至 少每3d进行复查。
常见细菌病原体分布
革兰阴性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革兰阳性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肠球菌(VRE) 链球菌属
危险分层
高低危患者:符合以下任一项 ◦◦ 严中重性中粒性细粒胞细缺胞乏缺预乏计或预在计7d中内性消粒失细胞缺乏持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
◦ 金葡、铜绿或分枝杆菌引起的导管相 关血流感染,拔除导管同时应全身应 用抗菌药物治疗至少14d,合并迁徙性 病灶者还要适当延长 ◦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或 肠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体温正常后 持续抗菌药物治疗5-7d ◦ 无法解释的发热患者,建议初始治疗 持续至血细胞有明显的恢复迹象,一 般在ANC≥0.5×109/L时停药
2020版: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全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0版: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全文)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未及时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
因此,充分认识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发表至今4年,对临床诊疗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期间国际及国内关于粒缺伴发热的诊疗理念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我国在粒缺伴发热的病原学,尤其是耐药菌监测方面也积累了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数据,新型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的应用带来新的危险因素。
因此,参考欧洲白血病感染相关指南(ECIL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肿瘤合并粒缺患者治疗指南(IDSA指南)、2019年西班牙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管理共识等,结合我国当前细菌流行病学、耐药菌监测数据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总结,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对2016年版指南进行修订。
超过80%的血液肿瘤患者和10%~50%的实体肿瘤患者在≥1个疗程化疗后会发生与粒缺有关的发热。
血液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常有较高的死亡率,其血流感染(BSI)的相关死亡率达7.1%~42%。
粒缺伴发热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感染部位不明显或难以发现,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低。
能明确感染部位者占50%左右,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其后依次为上呼吸道、肛周和BSI等。
我国粒缺伴发热的病原流行病学资料大多来源于BSI数据,与国外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以上。
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包括肠球菌、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完整word)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指南:抗菌药物的调整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指南:抗菌药物的调整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关于何时、如何作出调整抗菌药物覆盖的决定,应根据危险分层(低危或高危)、确诊感染的病原菌和患者对初始治疗的反应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图2显示了开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2~4 d后的患者治疗流程.在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后,如果患者反复或持续发热>3 d时,应再次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一套新的血培养检查和根据相应症状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寻找感染源。
对于病情稳定却有无法解释的发热患者很少需要更换抗菌药物,如果发现感染进展,则需相应地调整抗菌药物。
对于临床或微生物学检查明确的感染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和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报告来调整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
对于初始应用万古霉素或其他抗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未发现革兰阳性菌感染证据,应尽早停用抗革兰阳性菌药物。
有持续性发热但无明确来源、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应将其抗菌方案扩展至能够覆盖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以及厌氧菌和真菌。
可将初始用头孢菌素类改为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也可以加用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环丙沙星、氨曲南或万古霉素。
在初始经验性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除了考虑真菌和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以外,还要考虑对碳青霉烯耐药的革兰阴性细菌(包括非发酵菌)感染的可能性,可以选用抗非发酵菌效果较好的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等。
正在接受经验性口服或静脉治疗的低危门诊患者,如果其发热和临床症状在48 h内无好转,应该住院重新评估,并开始静脉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
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4~7 d后仍有持续或反复发热的高危患者和预计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10 d的患者建议加用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中国粒缺伴发热抗菌药物指南(2016版)解读
闫晨华, 徐婷, 郑晓云,等.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 3 ): 177-182.
8
粒缺伴发热患者的诊断
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以发现感染的高危部位和隐匿部位。 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明确感染部位。
• 至少每 3 d 复查一次全血细胞计数、 肝肾功 能和电解质;
粒缺乏伴发热的发生率
我国一项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 调查研究,纳入1139例血液病患者, 出现784例次粒缺伴发热
粒缺中位持续时间为14d 发热累计发生率与粒缺持续时间相
关
闫晨华, 徐婷, 郑晓云,等.中华血液
4
2016年我国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
粒缺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特征
• 在我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不明原因发热(FUO)、临床证实的感染(CDI) 和微生物学证实的感染(MDI),分别占32.3%、54.7%和13%。
• 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0.5×109/L 或预计48小时后< 0.5×109/L
• 发热:口腔温度单次测定≥38.3℃(腋温≥38.0℃)或≥38.0℃ (腋温≥37.7℃ )持续超过1小时
闫晨华, 徐婷, 郑晓云,等.中华血液
3
2016年我国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
2. 先前接触过广谱抗菌药物 (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喹诺酮类) 3. 重症疾病 (晚期肿瘤、 脓毒血症、 肺炎) 4. 院内感染 5. 长期和 (或) 反复住院 6. 使用导尿管 7. 老年患者 8. 留置重症监护病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血液
11
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目的:
(指南解读)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感染发生的危险
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度
粒细胞<1000/l 粒细胞<100/l
发生粒细胞减少的时间(周)
PicazoJJ. Management of the febrile neutropenic patients. Intl J Antimicrob Agent 2005
背景与目的
目录
1
流行病学
2
定义
3
患者风险评估
4
临床诊断
5
抗菌治疗
常见细菌病原体
• 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常见细菌病原体1-7
常见革兰阴性菌
常见革兰阳性菌
大肠埃希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含MRSA)
铜绿假单胞菌
肠球菌(含VRE)
鲍曼不动杆菌
链球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外,非发酵菌在G-菌中占据很大比例。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革兰阳性菌中排第一位。
由于主要病原菌、可用抗菌药物及/或医疗相关经济状况的差异,以《IDSA·发热和中性粒细胞 缺乏患者治疗指南》(2010)1以及欧洲《ESMO中性粒细胞缺乏相关发热临床实践指南》 (2010) 2与亚太地区的《伴中粒缺乏和原因不明发热的肿瘤患者临床管理指南》(2005)3 为参考,结合国内的流行病学资料、细菌耐药监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观察和经验总结, 制定本指南。
1.朱骏,丁星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6(1):37-41 2.王秀丽,吴德沛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1):1589-1591 3.叶芳,贾宁等. 临床医药实践. 2011;20(4):243-244. 4.孙景勇,倪语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16(2):20-217.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血管内导管感染,尤其是导管隧道感染
新发的肺部浸润或低氧血症,或有潜在的慢性肺部疾病
肝功能不全(定义为转氨酶水平>5倍正常上限) 肾功能不全(定义为肌酐清除率<30ml/min)
低危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5×109/L)预期在7天内消失,无活动性合并症,
同时肝肾功能正常或损害较轻并且稳定
指南实践的核心:遵循诊治流程
• 积极发现相关患者
患者 风险评估
• 患初者始风经验险评估抗菌药物
性抗菌
的调整
• 初药始物经治疗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 抗菌药物的调整
• 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治疗终点)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年8月第33卷第8期
为什么将风险评估作为治疗起点?
──不同患者看似相同,其实不同
患者风险评估:现代医学中常用的方法
• 欧洲ESMO《中性粒细胞缺 乏相关发热临床实践指南》 (2010)
• 亚太地区《伴中粒缺乏和 原因不明发热的肿瘤患者临 床管理指南》(2005)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年8月第33卷第8期693-696页
结合国内资料
• 流行病学资料
• 细菌耐药监测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观察 和经验总结
新指南如何指导血液科医生临床实践?
指南实践的核心:遵循诊治流程
• 积极发现相关患者
患者 风险评估
• 患初者始风经验险评估抗菌药物
性抗菌
的调整
• 初药始物经治疗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 抗菌药物的调整
• 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治疗终点)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年8月第33卷第8期
指南实践的核心:遵循诊治流程
• 积极发现相关患者
患者 风险评估
中国粒缺伴发热抗菌药物指南解读
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 应考虑真菌和其他病原菌感染的可能性, 参照血液病患者的真菌诊治 指南尽早开始抗真菌或抗其他病原菌治疗。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血液学杂志.2019,37(5):353-359.
17
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及停药标准
• 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应持续用于整个中性粒细胞缺乏期, 直至 ANC≥0.5×109/L; • 适当的疗程已结束、 感染的所有症状和体征消失但仍然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患者,
• 其中,肺部感染病死率最高(20.8%),血 流感染病死率为7.1%。
发热患者中,无任何危险因素和 具备任何危险因素比较
•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血流动力 学不稳、既往耐药菌的定植或感染、血流 感染和肺部感染是与总体死亡相关的独立 危险因素。
• 具备以上任意危险因素的患者总体病死率 明显高于无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
高危患者升阶梯和降阶梯治疗策略的适应证 和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血液学杂志.2019,37(5):353-359.
15
多药耐药菌感染的药物选择
• 在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后, 应根据危险分层、 确诊的病原菌和患者对初始治疗的
反应等综合判断, 决定后续如何调整抗菌治疗。
− 正在接受经验性口服或静脉治疗的低危门诊患者, 如果其发热和临床症状在 48 h内无好转, 应住院重新评估并开始静脉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
闫晨华, 徐婷, 郑晓云,等.中华血液学杂志,2019,37( 3 ): 177-182.
8
粒缺伴发热患者的诊断
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以发现感染的高危部位和隐匿部位。 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明确感染部位。
• 至少每 3 d 复查一次全血细胞计数、 肝肾功 能和电解质;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34页】
养/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脑脊液培养、皮肤穿刺 活检等检查/各部位CT检查
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发热(≥38.3℃)和中性粒细胞缺乏(≤0.5×109/L)
低危 •预期中性粒细胞缺乏 ≤ 7d且 病情稳定和无临床合并症
多项研究显示碳青霉烯暴露是诱发高度耐药细菌的独立危 险因素:
✓CRP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SM(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碳青霉烯使用 (治疗天数/1000患者天数 柱状图)
耐碳青霉烯铜绿平均发生率 (分离数目/1000分泌标本 折线图)
碳青霉烯诱发CRP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非发酵菌近几年的耐药趋势
血液科病原菌近几年耐药变迁
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随着时代变迁,对于肠杆菌,非发酵菌依然保持低耐药率。
汪复. 200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8(1):1-9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CHINET监测(2010年 待审核)
血液科病原菌耐药率逐步上升,控制感染任重道远。
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
适当的抗菌药物应持续用于至少整个中性粒细胞缺乏 期间直至ANC≥0.5×l09/L.
对于有临床或微生物学感染证据的患者,疗程取决于特 定的微生物和感染部位
对无法解释的发热患者,建议初始治疗持续至血细胞有 ANC≥0.5×l09/L时停药。
谢谢!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口腔或胃肠道粘膜炎,吞咽困难
有任一种医学合并症 (包括但并不限于)
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新发的神经系统改变或精神症状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
不动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 两端钝圆、散在或个别成双排列、 大小(0.6~1.0) μm×(1.0~1.6) μ m 的 杆状(球杆状)细菌。 图中显示的是鲍曼不动杆菌。
陈翠珍等. 海洋水产研究 2 0 0 5年8 月第26卷 第4期
三、诊断
五、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⑤任何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感染; 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或耐 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定 植; ⑦预防性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或经验性应用头 孢他啶时 出现严重黏膜炎。
五、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如替加环素抗菌谱广,但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 ,需与β内酰 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联合使用;
考虑病情进展为真菌、 病毒或其它病原体所致
无发热
发热
维持初始治疗
转化为窄谱抗生素 若为联合用药
停药其中任意一种 无发热≥48 h考虑 72小时后停用抗生
重新诊断,可考虑真菌或其它病原体 维持原治疗方案或换用窄谱抗生素 若为联合用药,则停用氨基甙类、
喹诺酮类、粘菌素或任意一种抗革兰氏 阳性菌药物
七、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
. 耐药菌感染不是本中心
.哌拉西林+庆大霉素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常见原因
五、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策略
降阶梯策略
适应症
.临床表现复杂 .存在耐药定植菌 .有耐药菌感染病史
.耐药菌感染是本中心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常见原因
抗菌药物选择
.碳青霉烯类+氨基甙类或喹诺酮类 . β-内酰胺+利福平 .糖肽类、利奈唑胺等覆盖耐药革兰氏阳性 耐药菌的药物
感染类型
疗程
.肺感染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引起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造血系统遗传缺陷、药物反应、感染及其他疾病等。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的关键是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帮助患者克服感染并预防并发症。
本文将针对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作出指南,以帮助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诊断和分类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是指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以及体温升高的情况。
诊断此病的确切原因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临床情况及病因,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可分为天生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
其中,天生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综合症(CGD)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LGL)等为典型疾病。
后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是由于各种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
抗菌药物的选择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因和病情做出最佳决策。
以下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非特异性抗菌药物长期使用非特异性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对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是不可取的。
因为非特异性抗菌药物往往不能有效地抑制由肠道产生的革兰阴性菌,这些细菌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感染。
特异性抗菌药物特异性抗菌药物是面对特定病原菌的药物,如链霉素、氟康唑等。
这些药物的使用必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又能够避免药物的耐药性。
针对感染严重的患者,特异性抗菌药物是首选。
抗真菌药物对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真菌感染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会对肝脏产生损害,因此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
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是一类药物,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这些药物包括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免疫增强剂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应该根据治疗的具体情况选择。
以上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可以帮助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应尽早应用抗菌药物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应尽早应用抗菌药物作者:王华光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28期[读者来信]临床常见到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情况,诊断一般不难。
在治疗方面,中性粒细胞减少经验上多见于病毒感染,我们一般给予抗病毒药物,结合补液进行对症治疗。
可从有些书上学习到“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减少时,容易出现隐匿性的严重感染,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而据我了解,抗菌药物有降低白细胞的不良反应。
基于以上的疑惑,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患者,究竟是否应该用抗菌药物,如果能用,什么情况下可用,可用的药物有哪些?什么情况下应停用?另外,是否需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免疫球蛋白(IvIG)等药物?抗病毒药物也有骨髓抑制作用,是不是也应该停用?进修时老师们也是意见不一,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希望通过《中国社区医师》的平台向专家咨询。
[专家指导]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常发生于实体肿瘤患者(10%—50%)和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80%)在≥1个疗程化疗后。
其感染症状常不典型,常常也无病原学阳性结果,发热可能是感染唯一的临床表现,然而感染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需要明确的是,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应尽早开始经验性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至于应用哪些抗菌药物,要先对患者进行分层,根据分层结果确定初始的治疗方案,然后再根据患者病情等因素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进行危险分层是治疗前的必要步骤在危险分层之前,先明确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定义。
中性粒细胞缺乏: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9/L,或预计48天后ANC9/L;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指ANC9/L。
发热:指单次口腔温度测定≥38.3℃,或≥38.0℃持续>1小时。
参照《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DSA)发热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治疗指南(2010版)》,可将患者分为高危和低危两组。
高危患者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均被认为是高危患者:①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9/L)或预计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7天。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旨在降低细菌感染所致的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其原则是覆盖可迅速引起严重并发症或威胁其生命的最常见和毒力较强的病原菌,直至获得准确的病原学培养结果。
因此,有效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需要选择具有杀菌活性、抗假单胞菌活性和良好安全性的药物。
高危患者需要住院治疗,静脉应用可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严重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
推荐单一使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或美罗培南)或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头孢吡肟或头孢他啶。
当有并发症[例如低血压和(或)肺炎]、疑有或确诊为耐药菌感染时,可加用其他抗菌药物。
尽管革兰阳性菌为发热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血流感染的主要原因,但初始治疗加用万古霉素并不能使发热时间缩短或总病死率明显降低。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中最为常见的血流感染病因,但该类病原菌致病毒力较弱、很少引起病情迅速恶化。
此外,过度应用万古霉素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肠球菌属耐药发生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敏感性下降。
因此,不推荐万古霉素(或其他抗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活性药物)作为发热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标准初始抗菌药物治疗的一部分。
此外,包括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单药治疗可以覆盖草绿色链球菌,可用于治疗有口腔黏膜炎的发热伴中性粒病人群的临床特点。
我国目前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常见细菌病原体分布:常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常见革兰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肠球菌(包括VRE)、链球菌属。
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外,非发酵菌在革兰阴性菌中占据很大比例,有研究表明,既往90 d内使用过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患者,在革兰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感染比例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初始经验性
抗菌药物治疗
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旨在降低细菌感染所致的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其原则是覆盖可迅速引起严重并发症或威胁其生命的最常见和毒力较强的病原菌,直至获得准确的病原学培养结果。
因此,有效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需要选择具有杀菌活性、抗假单胞菌活性和良好安全性的药物。
高危患者需要住院治疗,静脉应用可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严重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
推荐单一使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或美罗培南)或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头孢吡肟或头孢他啶。
当有并发症[例如低血压和(或)肺炎]、疑有或确诊为耐药菌感染时,可加用其他抗菌药物。
尽管革兰阳性菌为发热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血流感染的主要原因,但初始治疗加用万古霉素并不能使发热时间缩短或总病死率明显降低。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中最为常见的血流感染病因,但该类病原菌致病毒力较弱、很少引起病情迅速恶化。
此外,过度应用万古霉素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肠球菌属耐药发生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敏感性下降。
因此,不推荐万古霉素(或其他抗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活性药物)作为发热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标准初始抗菌药物治疗的一部分。
此外,包括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单药治疗可以覆盖草绿色链球菌,可用于治疗有口腔黏膜炎的发热伴中性粒
细胞缺乏的患者。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在发热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初始经验性用药中需要加入抗革兰阳性菌活性的药物,例如: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其他严重血流感染证据;②X线影像学确诊的肺炎;③在最终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前,血培养为革兰阳性菌;④临床疑有严重导管相关感染(例如经导管输液时出现发冷或寒颤以及导管穿刺部位周围蜂窝织炎,导管血培养阳性结果出现时间早于同时抽取的外周血标本);⑤任一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感染;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或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定植;⑦已预防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且经验性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时出现严重黏膜炎。
可以选择的药物包括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对于低危患者,其初始治疗可以接受口服或静脉注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推荐联合口服环丙沙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也可以单用左氧氟沙星。
在两项大型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联合口服环丙沙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疗效与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相当。
对接受氟喹诺酮类预防的患者,应选择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
如果低危患者接受门诊治疗,需要保证密切的临床观察和恰当的医疗处理;病情加重的患者最好能在1h内到达医院。
如患者不能耐受口服抗菌药物治疗或不能保证病情变化及时到达医院,应住院治疗。
反复发热或出现新的感染征象必须再次住院,按标准的静脉广谱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常规进行治疗。
相关链接:
一、流行病学
10%~50%的实体肿瘤患者和>80%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1个疗程化疗后会发生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有关的发热。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相关死亡率高达11.0%。
在目前国内医疗条件下,当外周血WBC<0.5×l09/L时,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感染症状常不典型,常见的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肺部、消化道、皮肤软组织和血流。
消化道感染发生率增加与黏膜屏障受损有关,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10%~25%患者出现血流感染,其中大多数为有长期或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患者,而血流感染的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
感染的发生、严重程度及临床过程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关。
在世界范围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致病菌谱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预防用药的广泛使用等使得革兰阳性菌感染变得更为普遍。
国内一些血液病中心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血液病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革兰阳性菌感染率逐渐上升。
有血液病中心报告2000至2004年间革兰阳性菌感染率超过50%,而近几年来,革兰阳性菌感染率未见明显增加,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这种变化可能与20世纪90年代起,第3、4代头孢菌素以及碳青霉烯类等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逐渐频繁有关;但随着近年来对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重视程度增加,万古霉素等抗革兰阳性菌药物的合并应用增多,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发生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值得重视的是,我国耐药性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属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引起的感染数量呈增加趋势,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阳性率分别达到50%~60%和40%~50%;耐药革兰阳性菌,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
在一些血液病中心,MRSA的比例超过90%,甚至达到100%。
然而,我国需要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以进一步了解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作为特殊疾
病人群的临床特点。
我国目前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常见细菌病原体分布:常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常见革兰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肠球菌(包括VRE)、链球菌属。
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外,非发酵菌在革兰阴性菌中占据很大比例,有研究表明,既往90 d内使用过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患者,在革兰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感染比例增加。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革兰阳性菌中排首位。
绝大多数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出现发热的患者,感染部位不明显或难以发现,常常也无病原学阳性的培养结果。
尽管如此,专家组还是推荐对发热伴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在出现临床表现后尽早应用经验性抗菌药物的治疗,因为这些患者的感染有可能迅速进展。
在发热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中应快速启动本文中所述的高危患者治疗路径,这样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二、定义
1.中性粒细胞缺乏: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l09/L,或预计48 d 后ANC<0.5×l09/L;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指ANC<0.1×l09/L。
2.发热:指单次口腔温度测定≥38.3℃,或≥38.0℃持续超过1 h。
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和直肠检查),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进入周围黏膜和软组织。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判断在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抗菌药物治疗时起着关键性作用。
即使患者不能满足上述定义,需要医生仔细甄别是否需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例如,对于全身状况不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警惕感染时可能无发热或低体温表现。
三、患者风险评估
尽管经过经验性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均可平稳度过中性粒细胞缺乏期,但也有少数患者会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而对于全身状况良好,粒细胞缺乏时间短暂的患者,临床工作中可能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
因此,应将危险分层作为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治疗开始前必要的工作。
参照IDSA发热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治疗指南(2010版),我们将高危和低危患者定义为:
1.高危患者:符合以下任一项标准均被认为是高危患者,该类患者应首选住院接受经验性静脉抗菌药物治疗。
(1)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l09/L)或预计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7 d。
(2)有以下任一种临床合并症(包括但并不限于):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②口腔或胃肠道黏膜炎,吞咽困难;③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④新发的神经系统改变或精神症状;⑤血管内导管感染,尤其是导管隧道感染;⑥新发的肺部浸润或低氧血症,或有潜在的慢性肺部疾病。
(3)肝功能不全(定义为转氨酶水平>5倍正常上限)或肾功能不全(定义为肌酐清除率<30 ml/min)。
2.低危患者:低危患者是指中性粒细胞缺乏预计在7d内消失,无活动性合并症,同时肝肾功能正常或损害较轻并且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符合上述低危标准的患者在临床上均应按照高危患者指南进行治疗。
四、门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由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炎症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或缺如,发热常为严重潜在感染的唯一征象。
因此,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对患者进行评估时的基本工作。
实验室检查应包括完整血细胞计数(CBC)、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电解质、肝脏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测定等。
并应至少每3d进行复查。
微生物学检查应当重视血培养结果。
做血培养时推荐至少同时行两套培养检查,如果存在中心静脉置管(CVC),一套血标本从CVC的管腔采集,另一套从外周静脉采集;如果无CVC,应采集不同部位静脉的两套血标本进行培养。
如果患者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后仍持续发热,可以每间隔2d进行1次重复培养。
对于腹泻患者应进行粪便培养,有条件的单位应当做艰难梭菌培养或毒素检测。
有尿路感染的症状或体征、留置导尿管或尿液分析结果异常时行中段尿定量培养。
如果患者有咯痰,应送检痰标本行常规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
对于胸部影像学检查有病因不明浸润病灶的患者,推荐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留取下呼吸道灌洗标本。
另外,对一些相应的临床表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脑脊液培养、皮肤穿刺活检等检查。
对于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应行胸部CT检查,以排除肺炎。
有临床指征时,应对其他部位(头、鼻窦、腹部和盆腔)进行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