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
2、分布:污染物在环境多组分间分布,不仅指在 环境空间的浓度分布,而且还指污染物不同形态、 不同相态之间的分配。
– 例:汞形态的分布 – 大气:以金属汞和汞蒸汽、二甲基汞以及颗粒态汞等 形式存在 – 水体:水溶性汞,不同价态、多种络合物 – 沉积物:颗粒态汞
三、转化
1、定义 – 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 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2、形式 – 物理转化: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以 及放射性元素的蜕变 – 化学转化:通过各种化学反应 – 生物转化:通过生物的吸收和代谢作用
(2)外部因素:外界环境理化条件以及区域自然 地理条件 – 酸碱条件 – 氧化-还原条件 – 胶体的种类、数量 – 络合配位体的数量、性质
二、 污染物的形态和分布 1、形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状、化学组成和 内部结构的表现形式。 form:外观(形式);species:内在
包括:
价态,如Cr(VI)、 Cr(III) 化合态,如有机汞和无机汞 结构态,如同分异构体 络合态 几种重要的形态分类 – 离子态 – 代换态 – 胶体 – 有机结合态 – 难溶态
汽车排气 HC NO2
太阳 紫外光
HC + O2 + NO2 + UV ↓ O3 + 甲醛 + PAN + 氧化产物 O3 伤害植物 PAN 伤害植物 刺激眼睛
氧化产物
聚合与核长大
气溶胶 光雾
甲醛、 丙稀醛等 刺激眼睛
5、水体中的转化 主要是生化作用 • 氧化-还原作用
– 天然水体本身是一个氧化-还原体系,含有多种 无机、有机氧化剂和还原剂,如DO、Fe3+、Mn4+ 、S2-、有机化合物等,对污染物的转化起重要作 用。 – 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类型、速率和平衡,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水中重要污染物的性质。如:厌氧性 湖泊 – 水体中的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均为微生物催化反应
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2020/11/7
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 和转化
第二章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 移和转化
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 和转化
2.1 概述
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由于自身物理化学性 质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将会在空间位置或 形态特征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水的机械性迁移举例:污水灌溉与地下水污 染
污 染 物
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 和转化
毒大米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息息相关
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 和转化
中国地下水污染地图
地下水污染或是 造成癌症 村现象的 首因
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 和转化
2.2.1.3 重力的机械迁移作用
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 和转化
b. 气流扩散: 污染物在垂直 方向上的迁移 扩散
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 和转化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
1. 大气稳定度 2. 地理地势
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 和转化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
大气稳定度: 表示空气中某大气团由于与 周围空气存在在密度,温度, 或流速等强度差而产生的浮 力使其产生加速度而上升或 下降的程度。
风化淋溶作用 溶解挥发作用 酸碱作用
生物性性迁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物浓缩 生物累积 生物放大
络合作用 吸附作用 氧化-还原作用
吉大环境毒理学第二章污染物的迁移 和转化
2.2.1 机械性迁移
污染物的机械性迁移现象处处可见:废 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丢弃,搬运以 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 应用,均可使污染物发生不同程度的迁 移运动。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环境污染物是指以人为主要原因导致环境质量变差的物质或能量。
它们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过程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迁移和转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环境污染物的行为及其影响。
一、环境污染物的迁移环境污染物在自然界中具有迁移的特性。
其主要的迁移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体溶解和土壤沉积等。
首先,空气传播是指污染物通过气态或细小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随风传播到其他地区。
这种传播方式主要适用于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其次,水体溶解是指溶解性污染物通过水体的流动,进入到其他水域中。
这种传播方式主要适用于水溶性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农药等。
最后,土壤沉积是指非溶解性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移,并随着土壤的侵蚀等因素向下游地区迁移。
这种传播方式主要适用于颗粒状污染物,如有机物、微塑料等。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速率。
迁移方向受到环境条件和物质性质的影响。
比如,受空气流动和地形的影响,沿着风向和水流方向,污染物会逐渐迁移到离污染源较远的地区。
而迁移速率则受到物质的挥发性、溶解度和吸附等特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挥发性较高的物质迁移速率较快,溶解度较高的物质在水体中迁移速率较快,而受到土壤颗粒的吸附的物质迁移速率较慢。
二、环境污染物的转化环境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化学或生物上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转化过程对于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性非常重要。
环境污染物的转化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等。
生物降解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或由生物体介导的作用下发生降解的过程。
微生物是最常见的生物降解剂,它们能够通过代谢活性代谢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化学反应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比如,光化学反应是指污染物在阳光照射的作用下,发生光催化降解的过程。
物理变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物理性质上的变化,如溶解度的改变、相变等。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是相互关联的。
第二章_迁移与转化
Produced by Cao Haiqu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10-13
14
第二章 迁移和转化
2.2.3 酸碱作用
•
环境pH的变化会加速环境中岩石、矿物风化 淋溶的速度。酸性降水还可促使土壤中铝的活 化。大量的三价铝进入土壤溶液或河流湖泊等 水体,便成为杀伤树木或水生生物的毒物。
1. 通常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实际上主要发生在 对流层,特别是靠近地面的1~2km范围内。
2. 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后,可以使污染物遍布全球。 3.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Produced by Cao Haiqu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10-13
根据污染物机械性迁移的驱动力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大气、 水和重力机械性迁移。
Produced by Cao Haiqu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10-13
7
第二章 迁移和转化
2.1.1 大气的机械性迁移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是指由污染 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 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
主要指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和水流迁移作用。 • 降水是空气净化的主要途径 。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随水体一起运动,一般规律是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与污染源的排放量成正比, 与平均流速和距污染源的距离成反比。
Produced by Cao Haiqu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8
第二章 迁移和转化
大气污染迁移影响因素
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
环境毒理学 第二章
食物链富集例一
以DDT等有机氯杀虫剂为例,在食物 链上的富集情况就是如此。湖水和河水 中其含量为0.2ppm,到浮游生物中则为 77ppm,鱼中为200ppm,而以鱼为食 的一些鸟类体中DDT的含量高达 1700ppm。现以查明,以鱼为食的鹈鹕 (一种鸟)的大量死亡就是这一原因。 人类喜食鱼类动物,同样也受到这种威 胁。
2、水的机械性迁移作用
污染物在水中的自由扩散作用
水的机械性迁移作用 水流搬运污染物的作用
影响因素
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水中悬浮物、排放浓度和距排放口距离等。
规律
污染物的排放量成正比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 与平均流速和距污染源的距离成反比
在池塘、湖泊和水库中,由于水体呈静态或缓流状态, 污染物扩散缓慢,在污染物排放口附近容易形成明显的局 部污染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逐渐向整个水域扩散。
食物链富集
对于以环境与生态的研究课题来说,与食物链有 关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富集。当毒 害物被子生产者摄取后,从生产者转移到草食动物, 再从草食动物转移到肉食动物,其浓度成百成千倍 地增加。环境中的毒害物浓度本来很低,经过沿食 物链的这种浓集,到达较高营养级时,其危害程度 大大增高。而我们人类常常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浓 集现象对于我们的威胁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在当 前化学污染物较为普遍,特别是毒害有机物,如多 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 药(HCH和DDT)泛滥的今天,显得极为可怕。
环 境 毒 理 学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第二章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2.1 概述
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或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or污染物的环境转规
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由于自身物理化 学性质的决定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空间、形态等方面所发生的一系列复 杂的变化。 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称 之为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环境毒理学第二讲生物转运和转化
肝细胞胞液中含有单胺氧化酶和双胺氧化 酶,可催化胺类氧化,形成醛类和氨。
污染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与排泄
第一部分:生物转运
生物机体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转运过程,均需要通过各种生物膜屏障才 能进出细胞、组织和机体。
生物膜 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真 核 细 胞
生 物 膜
质膜(细胞膜):包围在细胞外的膜 内膜:各种细胞器的膜 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生物转运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
第二部分: 生物转化 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 可使污染物发生化学结构和性质的改变,转变为新的代谢产物
第三部分:代谢动力学 用数学方法研究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代谢过程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 研究毒物代谢的量变的经时过程
3、脂肪 脂溶性外来化合物如有机氯农药、有机汞农药、
PCB等易于贮存于脂肪组织中,并不呈现生物学活性。 只有在脂肪被动用、外来化合物重新成为游离状态时, 才出现生物学作用。
4、骨骼 Pb、Si、Ba可取代骨质中的Ca而蓄积在骨质
中。
有毒物质在体内贮存的生理意义: 1、保护作用;2、可能成为慢性中毒的来源。
RH+NADPH+H++O2→ROH+H2O+NADP+
第二章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ppt
10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第
二
• 3)重力的机械性迁移作用
指污染物及其搬运载体在重力作用下
章
的迁移运动。
环境中吸附了污染物的气溶胶、颗粒物、
悬浮物等主要以重力沉降的方式在环境中
自然迁移。
2020年6月7日
11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第 • 2、物理化学迁移
二
包括风化淋溶作用、溶解挥发作用、
章 酸碱作用、络合作用、吸附作用以及氧化
2020年6月7日
14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第 吸附作用:吸附是发生在固体或液体
二
表面对其他物质的一种吸着现象,也 是一种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
章 的重要作用力。
氧化还原作用: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 的一种化学反应。
2020年6月7日
15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第
二 • 3、生物性迁移: • 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
章 用浓缩系数表示(BCF): 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 BCF 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浓度
2020年6月7日
17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2020年6月7日
18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 生物种类不同,代谢机能不同,在同样 条件下,对同一种物质的浓缩系数也会不 同。
▪ 生物浓缩的研究对于阐明污染物在环境 中的生物迁移规律、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进
9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第 • 2)水的机械性迁移作用:
二
包括污染物在水中的自由扩散作用和被水 流搬运的作用。受到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水
章 中悬浮物、排放浓度和距排放口的距离等因素
影响。
• 一般规律是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与污染源 的排放量成正比,与平均流速和距污染源的距 离成反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一次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污 染物。
2.3 环境污染物的转化
物理转化作用 环境污染物的转化
化学转化作用
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作用
2.2.3 环境污染物的转化
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
物的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 过程叫做污染物的转化 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
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通过食物链贮存于有机物中的能量在生态 系统中层层传导。
营养级trophic level 营养级 是指生物在食物链之中所占的位置。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
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可分别称 作一个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从生产者植物起到顶部肉食动物止。即在 食物链上凡属同一级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就是一个营养级。
2.2.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气的机械性迁移 扩散迁移 干沉积和颗粒物湿沉积
机械性迁移
水的机械性迁移 重力的机械性迁移 风化淋溶作用 物理-化学性迁移 溶解挥发作用
络合作用 吸附作用
酸碱作用
生物浓缩 生物性性迁移
氧化-还原作用
生物累积
生物放大
2.2.1 机械性迁移
污染物的机械性迁移现象处处可见:废 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丢弃,搬运以 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 应用,均可使污染物发生不同程度的迁 移运动。
阐明人类在环境中接触的污染物种类以及接
触浓度,时间,途径,方式和条件等。
评估污染物的物质形态,毒性作用影响因素,
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关系。
2.2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
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 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 过程。 污染物的迁移可导致 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 数量和综合毒性的强 度发生变化,引起污 染范围的扩大或缩小, 污染物浓度的增高或 降低等。
2.2.2.5吸附作用
=SurfOH指铁,铝和锰氧化物表面
吸附是发生在固体 或液体表面对其它 物质的一种吸着现 象。污染物在土壤 中的吸附常常受到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土壤颗粒大小,粘 土矿物成分,pH, 阳离子交换能等土 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2.2.6 氧化还原作用
污染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因为电子的得失发生价态 的改变,其迁移能力随之发生变化。
降水可以将各种固体废弃物中的水溶性污染物溶解, 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低沸点。低分子量的有机污 染物可以通过挥发散逸到大气中。污染物的挥发程度 取决于污染物的物理性质和环境条件等。 例子: 大气中 SO2,NO2 等酸性气体在高空遇到水蒸气形成酸 雨(pH<5.6),酸性降水可以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游离出来, 造成严重的环境健康问题。 挥发性强的污染物可通过挥发作用快速逸散到空气中。 挥发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污染物的亨利系数和环境条件等, 如温度和风速等。
Cd2+ + CNZn2+ + NH3 Hg2+ + 2OH Hg(OH)2 +Cl Hg2+ + ClHg2+ + 2ClHg2+ + 3ClHg2+ + 4Cl-
CdCN+ ZnNH32+ Hg(OH)2 Hg(OH)Cl HgCl+ HgCl2 HgCl3HgCl42-
吸附力强 吸附力弱
环境中的 OH-, Cl-,HCO3-, CO32-及含NH2,-OH,COOH,-SH等 功能团的有机物 都可以作为配位 体与金属离子络 合
2.2.3.2 化学转化作用
化学转化 指污染物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如氧化-还原,
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
在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以光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为主。
HCs,NOx,SO2, 通过光化学氧化作用生成O3和过氧乙 酰硝酸酯(PAN)。 PAN没有天然源,只有人为源,在光 的参与下,乙醛与OH自由基通过O2生成过氧乙酰基,再 与NO2反应而得,因此,大气中测得PAN即可作为发生光 化学烟雾的依据。 在水体中,污染物转化是氧化-还原和络合水解反应,如 As的氧化还原和甲基化,铬的氧化还原。
染物的浓度显著的超过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浓度。 生物放大的程度可以用生物放大系数 biomagnification factor, BMF表示。
BMF=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较低营
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
生物放大举例
经过食物链各个营养
级,水中的DDT浓度 被放大10,000,000倍!
2.3 环境污染物的转化
污染物的转化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 :
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 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s:
指有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s:
食物链营养级举例
2.2.3.1生物浓缩 bioconcentration
生物浓缩: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出现
在生物体中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浓缩的程度用生物富集系数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 BCF=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浓度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
地理地势: 地面具有不同的粗糙度,当气流沿地表流过时,必然要同
各种地形地物发生摩擦作用,使风向风速同时发生变化。 其影响程度与地形地物的形状,高低和体积有关。 封闭的山谷盆地,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城市中的高大建筑物,阻碍污染物迅速扩散。 建筑物背风区风速下降,污染物浓度增高。
2.2.3.1 物理转化作用
物理转化 指污染物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
元素的蜕变等一种或几种过程实现的转化。
如某些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蒸发作用由液态转化
为气态,而散逸到空气中。 如土壤,泥沙,木炭等物质吸附某些污染物时,既 有污染物在分子微观形态上b+7α+4β-
生物累积某种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取决于该生物摄取和消
除该污染物的速率之比,如果摄入量大于消除量,就会 发生生物积累。
2.2.3.3生物放大 biomagnification
生物放大:指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 步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的结果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污
最具有重要意义的迁移方式。
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
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 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食物链food chain 食物链是指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的捕食关系而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北
燕山 太行山
北京雾霾
② 干沉积和颗粒物的湿沉积
干沉积
干沉积指大气污染物通过重力沉降或被地 面建筑物,树木等阻留而沉积在地面的过 程,或者进入人体或动物呼吸道并积留于 此的过程。
湿沉降
湿沉降指大气中所含污染气体或微粒物质 通过雨洗,洗脱作用随降水降落并积留在 地表的过程。是污染气体在大气中被消除 的重要过程。
生物浓缩的研究对于阐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生物迁移
规律,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的危害,以及确 定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和制定环境标准有重要意义。
2.2.3.2生物积累 bioaccumulation
生物积累:指生物个体随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从环境
中蓄积某种污染物,而使生物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 生物累积的程度可用生物累积系数 bioaccumulation factor, BAF 表示。 BAF=某一生物个体生长发育较后阶段体内蓄积污染物的 浓度/同一生物生长发育较前阶段体内蓄积该污染物的浓 度
干沉积和颗粒物的湿沉积
大气颗粒物的密度和粒
度越大,越容易被干沉 积去除。 积过程消除。
小颗粒,一般借助湿沉 PM2.5粒径小,表面积大,
富含重金属和有毒有机 污染物,且在大气中的 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 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 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 大。
2.2.1.2 水的机械迁移作用
水的迁移作用包括污染物在水中的自由扩散作用和被
物理-化学性迁移
风化-淋溶作用 溶解-挥发作用 酸碱作用 络合作用 吸附作用
自然界中污染物的物理化学迁移模式往往不是 单一的。
一般伴随着2个或更多 的迁移过程。 各种迁移过程往往是互 相交织在一起的。
氧化还原作用
辰砂(含HgS)矿石标本
2.2.3 生物性迁移
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 过程而发生的迁移叫做生物性迁移biotransport. 生物性迁移是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最复杂而又
如污染物以原材料,成品或包装材料的形式被远距 离运输。
2.2.2 物理-化学性迁移
2.2.2.1风化-淋溶作用
风化淋溶作用,指的是环境中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 过水解作用使岩石,矿物中的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
水流
风化作用
风化后的岩石
几张关于风化-淋溶侵蚀相关的照片
2.2.2.2溶解-挥发作用
2.2.2.3 酸碱作用
酸性环境使大多数污染物形成易溶性化合物,从而促进 污染物的迁移。而环境的pH较高时,许多污染物就可 能沉淀下来,在沉积物中相对富集。
Cu2(OH)2CO3 +4HCl = 2Cu2+ CO2 + 2H2O
孔雀石(含碱式碳酸Cu)矿石标本
2.2.2.4 络合作用
当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时,经常和其他离子,离子团或 有机大分子络合。络合分子或络合离子具有特殊的化学 性质,因而大大改变了污染物的迁移能力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