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物流工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ngineering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时/学分:36/2(其中实验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工业工程选用教材:《物流工程》伊俊敏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物流工程》邓爱民、张国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物流工程》齐二石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搬运系统分析》[美]理查德·缪瑟纳特·哈格纳斯著《系统布置设计》[美]理查德·缪瑟著《系统化工业设施规划》[美]理查德·缪瑟李·海尔斯著执笔人:郑玉彬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物流工程》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问题的专业课,本课程综合国内外物流基础理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系统深入阐述物流与物流工程概述、物流系统规划分析、厂址选择、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仓库和物流中心规划规划设计和信息技术在物流工程中的应用等主要内容。

该课程内容是工业工程领域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之一,重点突出了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21世纪我国物流管理科学化与现代化的需要,掌握和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下列能力:1.了解、掌握物流工程的概念、研究内容2.了解物流工程的产生与发展3.了解、掌握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库存与仓储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了解物流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大纲仅列出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内容,不限制讲述的体系、方式和方法,列出的内容并非要求都讲,有些内容,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2.CAI软件辅助教学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传递更多的信息量,建议广泛使用,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CAI课件。

3.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布置习题作业2-3次,并建议安排学生撰写有关本课程内容的论文1-2篇。

物流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物流工程).doc

物流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物流工程).doc

物流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12120602402 课程性质:物流实务方向 课 时:36学 分:2开课学期:7 先修课程:现代物流概论 适用专业:物流工程课程简介: 《物流方案设计》是淮南师范学院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物流实务方向课。

本课程内容 系统全面、深度适中,并且既兼顾到理论、原则的阐述,也兼顾到具体物流方案设计问题。

本课程 的设置培养物流工程学生的物流方案的具体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此外, 学生可以学习大量的案例,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本课程的内容。

一、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物流工程专业物流方案设计理论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一些物 流方案设计的思想及设计原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毕业工作与学习奠定 了一定的基础。

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习工业物流方案规划、商业物流方案策划、区域物流方 案设计、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等具体的物流方案设计方法。

物流方案设计是应用性很强,涉及面较 广的课程,应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讨论、动手设计、课余作业等,启迪学生的思维,了 解物流运作与现场管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 课程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掌握物流方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物流方案设计原理。

2. 熟知物流物流系统规划与方案设计。

3. 掌握工业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商业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

4. 掌握区域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设计,物流项目的招标与投标。

三、整体课时分配章节序号章节名称理论 学时实验 学时第一章 第一章物流方案概述 2第二章 第二章物流方案设计原理 3 1 第三章 第三章物流系统规划与方案设计 3 2 第四章 第四章工业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 2 3 第五章第五章商业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 2 3 弟八早第六章区域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 2 3 第七章第七章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设计23第八章第八章物流项目的招标与投标 2 3 总计18 18 四、课程内容安排第1章物流方案概述1.1物流方案1.2物流方案的种类、内容及特点第2章物流方案设计原理2.1物流方案的初步设计2.2物流方案的详细设计2.3物流方案设计主要成果2.4物流方案设计应用案例第3章物流系统规划与方案设计3.1物流系统设计3.2运输与配送方案设计3. 3 S集团产成品国内分拨运输方案设计实例3. 4 L公司运输与配送方案设计实例3. 5仓储方案设计3. 6 S集团仓储整合方案设计实例第4章工业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4.1工业物流方案特点4.2工业物流方案策划设计原理4.3某制造企业物流方案策划书4.4工业物流方案设计应用案例第5章商业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5.1商业物流方案5.2商业物流方案设计5.3商业物流方案设计应用案例第6章区域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6.1区域物流方案概述6.2区域物流方案设计6.3区域物流方案设计应用案例第7章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设计7.1物流园区规划方案概述7.2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设计内容7.3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设计实例第8章物流项目的招标与投标8.1物流项目的招标8.2物流服务项目投标8.3物流服务招投标关键文件板g旋南伸北是院五、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王清斌:物流方案设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参考书目:1、唐少麟:物流方案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1版2、周兴建:物流案例分析语方案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1版六' 先修课程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本课程的先修课:现代物流概论它们是本课程的学习基础。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流工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ngineering学分:2 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16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先修课程:物流管理基础、仓储管理学、运输与配送学生自主学习时数建议:16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以工业工程为理论基础,从工业工程及物流管理的视角,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相关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物流预测技术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最新趋势,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及其分析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物流概念及其对社会作用的基础上,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物流预测技术与方法,熟悉或掌握物流网点选址规划与设施布置设计、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技术、物流运输与配送技术、物料搬运技术、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生产物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物流包装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等基本技术与方法,具备利用物流工程的基本技术分析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现代物流概述1、教学内容(1)物流概念、发展阶段及对社会的作用;(2)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3)我国物流及物流科学研究发展概况;(4)现代物流及其主要发展趋势。

2、重点和难点(1)重点: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2)难点:现代物流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单元物流预测技术1、教学内容(1)物流预测的意义与步骤(2)物流预测方法(3)预测模型的评价2、重点和难点(1)重点:物流预测方法(2)难点:物流预测方法及模型评价第三单元物流网点选址与设施布置设计1、教学内容(1)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2)设施选址(3)设施布置设计2、重点和难点(1)重点:设施选址、设施布置设计(2)难点:设施选址、设施布置设计第四单元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技术1、教学内容(1)仓库规划(2)物资的保管保养(3)确定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2、重点和难点(1)重点:仓库规划(2)难点:确定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物流工程学》课程上机实验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学》课程上机实验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学》课程上机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名称:物流工程学
Logistics Engineering
二、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
三、适用专业:物流工程
四、采用教材:齐二石主编,《物流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05年1月。

五、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0;课程总学分:3 ;实验课学时:6;
七、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实验,培养学生总体上了解用LINGO优化软件进行模型求解的方法和途径,初步了解物流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技能,达到用计算机能够初步解决物流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目的。

八、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物流设施定位模型求解
1.实验内容:用LNINGO软件编制求解物流设施定位模型
2.实验要求:本项目为设计型试验,在建立数学的基础上,利用仿真测试数据使得程序运转可行。

实验二:物料搬运仿真试验
1.实验内容:用物流仿真软件模拟编制物料搬运系统
2.实验要求:本项目为设计型试验,根据学生对物料搬运系统的理解,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和建立物料搬运仿真系统,并使得程序可视化运转可行。

3.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实验三:订货与进货信息系统试验
1.实验内容: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订货与进货自动化信息处理
2.实验要求:本项目为综合型试验,根据假设进货要求,进行订货信息自动化处理。

,要求学生获得数据库知识和仓库管理综合知识。

3.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九、实验课考核方式
根据实际操作进行考核,以程序通过和操作合乎要求为考核标准。

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10%。

编写:胡大伟
审核:
批准:。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1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24实验(上机)学时:8学分:2适用对象:工业工程先修课程:一、教学目标《物流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物流工程》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物流活动为研究对象,依据物流系统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在总体介绍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经典的设施规划与企业物流设计的内容,从生产系统与服务系统的角度,将供应链物流在价值链上进行有效整合。

内容主要涉及库存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以及现代集成物流系统等各个相关的物流系统活动,在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下,将信息技术、仿真技术、系统集成化技术等最新成果综合应用于物流工程。

目标1:能够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目标2:能够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预测及控制;目标3:能够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及决策。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案如下:(1)选讲物流系统工程概述、物流系统分析;(理论教学)(2)细讲物流系统模型建立、物流系统预测、物流系统规划;(理论教学)(3)精讲物流系统控制、物流系统评价、物流系统决策;(理论+实验教学)其中,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使学生理解物流系统控制、决策方法的使用。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第1章概述1.1物流系统工程概论(了解)1.2物流系统分析(了解)1.3物流系统模型建立(了解)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了解物流系统的分析因素、准则及分析步骤,并进行物流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2章预测与规划2.1物流系统预测(掌握)2.2 物流系统规划(理解)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为掌握物流系统预测方法。

其中,重点是物流系统规划,也是难点所在。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GS0816课程中文名称:物流工程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ngineering课程性质:选修课程学分数:2学分课程学时数:32学时授课对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概论一、课程简介《物流工程》是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物流工程》以生产系统及其物流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对各种实体生产要素及其综合体如何进行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管理、控制和改良等问题,以求得系统的结构创新和效益最优。

这些内容是物流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具备对生产系统进行物流工程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第1章物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内容:1.1物流及相关概念1.2物流工程概述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物流的概念、物流工程的概念、物流系统的概念、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理解: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物流的特点、第三方物流、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

掌握:物流工程的主要内容。

第2章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总述课程教学内容:2.1物流系统与运作2.2生产物流分析基础2.3物流系统分析2.4系统规划设计与可行性研究2.5物流系统评价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料流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现代生产过程、生产系统与物流的关系、企业物流系统、产品设计、工艺过程设计、项目建议书、可形性研究、物流系统评价原则、常用评价方法。

理解:当量物流量、物料流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从至表、物流相关图。

第3章物流工程设施设备课程教学内容:3.1收发设施及设备3.2包装与集装设备3.3存储设施设备3.4物料搬运设备3.5自动数据收集和通信设备3.6典型物流设备的技术参数与选用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流工程设施设备的技术参数与选用条件。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收发站台设施设备、计重计量设备、物流包装设备、托盘、集装箱、其他物流集装容器、搬运车辆、起重机械、传送带和输送机械、散料搬运设备、自动物料搬运设备及系统。

物流教学大纲

物流教学大纲

物流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流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相关理论,以及物流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物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物流管理在实际生产和运输中。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物流系统的组成和各个环节的关系;3. 熟悉物流运输和仓储的管理流程;4. 掌握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方法;5. 培养物流规划和协调能力。

三、课程大纲和安排1. 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1.3 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意义2. 物流系统与环节2.1 物流系统的组成和运作原理 2.2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环节的协调2.3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3. 物流运输管理3.1 运输方式及其选择3.2 运输网络设计与优化3.3 运输合同管理与运费结算4. 物流仓储管理4.1 仓储设备与布局规划4.2 库存管理与控制4.3 订单管理和配送5. 物流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5.1 物流成本结构与控制方法5.2 物流效率评价和改进5.3 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应用6. 物流规划与协调6.1 物流网络设计与规划6.2 物流需求调查和预测6.3 各环节协调与决策四、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对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认识。

3. 实践: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 学习资料:提供相关教材、论文和案例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参与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

2. 期中考试:考察对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物流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或改进建议,并撰写论文。

六、参考教材1. 《现代物流管理》(第三版),作者:李晓红,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年份:2018。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第一章:物流工程概述1.1 物流工程的定义1.2 物流工程的基本构成1.3 物流工程的发展历程1.4 物流工程的应用领域第二章:物流系统分析2.1 物流系统的概念2.2 物流系统的目标2.3 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2.4 物流系统的优化第三章:物流设施与设备3.1 物流设施的分类3.2 物流设备的选择与配置3.3 物流设施的布局设计3.4 物流设施的运营管理第四章:物流运输管理4.1 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4.2 运输规划与优化4.3 运输模式的选择4.4 运输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第五章:物流仓储管理5.1 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5.2 仓储规划与布局5.3 仓储作业管理5.4 库存控制与管理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6.1 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6.2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6.3 配送作业流程与优化6.4 配送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7.1 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功能7.2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7.3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案例分析7.4 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第八章:物流成本控制8.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分类8.2 物流成本计算方法8.3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8.4 物流成本绩效评估与优化第九章:物流项目管理9.1 物流项目的定义与特点9.2 物流项目的策划与组织9.3 物流项目的实施与管理9.4 物流项目的评估与总结第十章:物流发展趋势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物流发展趋势10.2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10.3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0.4 与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物流工程概述难点解析:理解物流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特点,掌握不同应用领域的物流工程实践二、物流系统分析难点解析:物流系统优化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系统思维在物流分析中的应用三、物流设施与设备难点解析:设备选择与配置的决策过程,设施布局的优化方法四、物流运输管理难点解析:运输网络的设计与优化,多式联运的组织与管理,运输成本的构成与控制五、物流仓储管理难点解析:库存控制模型的选择与应用,仓储作业流程的优化,库存管理策略的制定六、物流配送管理难点解析: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配送路径的优化,配送成本的构成与控制七、物流信息系统难点解析: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与优化,数据管理与分析八、物流成本控制难点解析:物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成本控制方法的适用性,成本绩效的评估与改进九、物流项目管理难点解析: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资源配置,项目进度控制与质量管理十、物流发展趋势难点解析:供应链协同管理,绿色物流实践与挑战,物流技术的前沿发展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围绕物流工程的核心概念、系统分析、设施与设备选择、运输与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展开,涵盖了物流工程的主要知识点。

《物流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 Engineering总学时:48学时讲授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一、课程简介物流工程概论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了物流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特别是对各个职能物流的研究,包括了仓储、运输、仓库、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网点布局、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企业生产和购销管理。

该课程在对物流理论知识介绍的同时,对相关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培养既了解理论,又具备实践经验和实际技能的物流管理人才。

本课程是整个物流工程专业的一个概述,也是后续许多课程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整个物流工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各物流环节的相关基础性理论,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物流工程专业情况介绍(3学时)教学内容:1.本专业培养目标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3.物流人才培养教学要求:1.了解物流工程专业开办情况。

2.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培养计划、建设规划。

3.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理解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前言(4学时)教学内容:1.物流的基本概念2.物流的分类3.物流的功能教学要求:1.了解物流的演变过程。

2.理解物流的基本含义及分类。

3.掌握物流的概念及涉及到的相关内容。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全球物流(2学时)教学内容:1.全球经济中的物流2.全球物流观点3.全球作业层次4.全球互联经济5.全球供应链教学要求:1.了解全球经济中的物流。

2.理解全球互联经济。

3.掌握全球作业、经济一体化的观念。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1.物流工程的产生及其意义2.物流工程的发展概况3.物流工程的研究内容、对象及任务教学要求:1.了解物流、物流工程的产生过程。

《物流工程》教案

《物流工程》教案

教 学 法 时间分配
讲解
20 分钟
讲解
15 分钟
讲解
讲解 讲解
10 分钟
5 分钟 15 分钟
讲解 图示讲解
5 分钟 20 分钟
课目
第四章 物流分析与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 8 次课
目的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要素、物料搬运程式,掌握 SHA 的物流分
要 求 析。
重点 难点
课 堂 组 织
授课提纲
1.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概述。 1.1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定义 1.2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范围 (1)设施选址 (2)布置设计 (3)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4)建筑设计 (5)公用工程设计 (6)信息网络设计 1.3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意义 1.4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阶段结构 阶段Ⅰ 阶段Ⅱ 阶段Ⅲ 阶段Ⅳ 2.设施选址(厂/场址选择)。 2.1 设施选址的任务和意义 2.2 设施选址的考虑因素 (1)主要因素 运输成本 原料供应 动力、能源的供应量和成本 水供应 劳动力成本 人口状况 建筑成本 (2)主要费成本因素 社区情况 气候和地理环境 环境保护 当地政府的政策 2.3 设施选址的步骤
UUUUOU UIUUUU
IUUUUUU UEUUUU
OUUUUU EUUUU
UAUUU UUUU
UUUU UUU
AUU UU
UU U
U
5.4 物流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解 5.5 面积的确定和面积相互关系图解 5.6 调整与修改 5.7 评价和选择 (1)加权因素法 (2)费用对比法
教 学 法 时间分配
教 学 法 时间分配
讲解 10 分钟
讲解 15 分钟
讲解 讲解

物流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工程(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课程编号:152129总学时数:48学时讲课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上机教学: 0学时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物流管理,系统工程教材:《物流系统工程》(中国物资出版社、王长琼)。

参考书目:丁立言,张铎编著,《物流系统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吴清一著,《物流系统工程》,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张丹羽,廖莉主编,《物流系统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霍红编著,《物流系统工程》,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课程内容简介》:现代物流学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物流的各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物流系统,因而,系统性是现代物流学最基本的特性;尤其是在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效益悖反现象。

只有充分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才能寻求物流系统总体效益的最优化。

这正是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

基于上述肯景,本课程以系统工程和现代物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论述了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主要分析物流系统的特征、模型、构成要素及要素的集成等基本问题;介绍物流系统建模和系统分析的方法、物流需求预测的特殊问题和合适的方法;介绍了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网络规划和运输系统的规划、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库存决策仿真,以及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与决策。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工程是指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用近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来研究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开发、设计、组织、管理、调整、控制、评价等问题,使物流系统整体最佳地实现预期目标的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流系统工程的概念、特征、物流系统的要素、以及物流系统建模、预测和评价决策的方法。

《物流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Logistics Engineering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课程编号:131506015学时:192 学分:12适用对象:物流工程专业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与任务物流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是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可以支撑毕业要求第6、7、8、9、10及第11条的达成,是全面培养、综合训练物流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重要环节,是知识深化、拓宽教学内容的重要过程,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检验,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它是本专业各个先修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作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开展工作,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毕业论文,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物流工程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掌握物流工程基本理论、技术、方法,着重解决制造系统中的实际物流工程问题;使学生接受物流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独立、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下列能力:1、了解、掌握物流工程的概念、研究内容;2、了解物流工程的产生与发展;3、了解、掌握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库存与仓储管理的原理与方法;4、了解物流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等。

三、指导教师的确定指导教师、评阅老师根据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确定。

1、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2、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3、为人师表,有强烈的责任心,能教书育人。

4、每名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原则上指导和评阅毕业论文最多不超过8篇。

5、在尊重学生选题及教师专业特长的前提下,尽量多安排教授、副教授指导毕业论文,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6、根据学生的选题,通过双向选择,最终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名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物流工程是高等学校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物流工程以特产系统及其物流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对各种实体生产要素及其综合体如何进行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管理,控制和改良等问题,以求得系统的结构创新和效益最优。

这些内容是工业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具备对生产系统进行物流工程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述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场址选择;工业设施布置;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料搬运与库存;物流管理与控制等内容。

以下分章阐述。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了解物流工程的发展概况,作用及意义;掌握物流工程的目标及原则。

第二章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4学时)
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原则和途径;理解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设施规划与设计(6学时)
理解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概念;了解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程序;掌握设施选址的意义,场址选择的步骤与内容;理解设施选择的考虑因素;掌握产品设计与工艺过程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第四章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模型(4学时)
了解物流系统的设计模型的主要内容;掌握厂址选择,选择模型,企业物流系统的平面布置设计模型;理解动态设计。

第五章物料搬运系统(3学时)
了解物料搬运系统的主要内容;掌握物料搬运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物料搬运系统分析设计方法;了解物料搬运设备及用具。

第六章物流管理与管制(6学时)
理解物流管理与控制的方法与内容;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物流计划与控制;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现代生产物流的管理;了解后勤管理。

第七章库存与库存管理(6学时)
理解物流库存的概念;了解仓库的产生和发展及分类;掌握库存的概念,独立需求的库存模型,相关库存模型—MRPII和库存管理;了解库存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

第八章现代物流系统模式(4学时)
了解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的主要形式;掌握精益生产,精益物流系统布置,管理,控制等特点;理解CIMS物流系统简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所以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10个学时的课堂实验和两周的课程设计,结合实例讨论分析。

课堂安排如下:
(1)自动立体仓库的存货/发货运行模式(2学时)
(2)自动立体仓库的查询/盘点运行模式(2学时)
(3)自动立体仓库的物性检测,条形码识别运行模式(2学时)
(4)物流系统中配送路径的优化(4学时)
2、每章讲完后可布置适当的作业,目的在于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设计,分析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初步具备物流工程的能力。

3、作业量:
第一章绪论1—3题
第二章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1—5题
第三章设施规划与设计3—7题
第四章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模型1—5题
第五章物料搬运系统1—5题
第六章物流管理与控制2—6题
第七章库存与库存管理1—4题
第八章现代物流系统模式3—5题
4、考核方法:期末闭卷考试。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和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及系统工程”。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物流工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 物流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 物流系统工程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