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体知识点
语文高考复习讲义-第7部分 小说阅读 课时55 精准分析情节结构——梳理文脉,扣住技巧
课时55精准分析情节结构——梳理文脉,扣住技巧知识清单(九)情节结构一、小说文体知识(一)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本质特征是虚构,通过叙述,虚构世界与人生。
散文的本质特征是写实,贵“我”,言说真诚而自由,以独特的方式表现“我”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小说的主体是讲故事,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以及结构的安排,而散文则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神聚”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或描绘而成的。
1.小说四要素(一说三要素)关系图2.小说常见主题(二)文体种类微型小说武侠小说等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二、高考小说选文特点1.微型小说(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最多千余字。
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蕴含丰富的意蕴,从而反映大千世界、时代风云。
(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微型小说凸显作品主题的主要载体。
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受篇幅限制,微型小说大多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一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很少铺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微型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情节安排常突破思维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
(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微型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
它通常不是靠情节的复杂取胜,而是靠精心布局,以求主次分明。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微型小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微型小说的结尾讲究语结而意不结,意在言外,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这点最受命题者青睐。
2.散文化小说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小说阅读之文体特征:戏剧化小说
小说阅读之文体特征:戏剧化小说【知识点拨】一、剧本的特点: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很集中,节奏快;2.尖锐的矛盾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物内心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3.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4.丰富的潜台词;5.富于动作性。
二、戏剧化小说的文体特征1.转换视角,隐匿作者(少讲述、直观呈现)。
通过人物的视角看他眼中的情景,减少讲述人(作者)的声音和感受,由人物的活动客观呈现故事。
——真实性2.对话以对话塑造人物,表现人物关系,连接场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揭示心理,表现矛盾冲突。
4.场景集中与现场感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很集中,绝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某一地点。
有更直观的视觉特效,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人物的悲喜。
三、散文化小说vs戏剧化小说的区别散文化小说戏剧化小说人物虚化人物,缺少个性化、丰富性对话塑造人物,交代人物关系情节淡化情节,片段特写重视矛盾冲突,情节完整,以对话推动环境注重营造意境弱化景物,时空(场景)集中读者诗意,美感现场感,真实感艺术特点语言优美,重叙述,节奏舒缓,凸显抒情性语言浅显,少讲述,节奏快,凸显故事性四、如何表现作品故事情节的戏剧性?故事情节的戏剧性是社会矛盾复杂性的集中表现,通过匠心的构思、安排,造成情节的悬念,意境波澜,生活底蕴,使人物精神从中得到生动的表现。
一是强调偶然反映必然。
戏剧性的情节无法缺乏偶然性的存在,可以说排除偶然性就无法构成戏剧性情节,也无法达到情节的生动,这正是俗话说的“无巧不成书”。
但是又要巧得合理,巧得自然,巧得有意义。
二是运用悬念。
悬念是造成戏剧性情节的关键之处,“悬”而不决,使读者处于急切的期待中,这就有利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要造成悬念,就应该迅速确立戏剧性的冲突,但又不急于解决,不急于揭示谜底,而是有迂回,有曲折地将错综复杂的矛盾演变过程逐渐表现出来。
【例文讲解】天二哥台静农烂腿老五坐在栅门口的青石块上,脊梁倚着栅门,手捏着一打钱纸,在那里慢慢地撕开。
小说文体知识点
小说文体知识点小说文体知识(一)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一.人物描写
1.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二.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能够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
.1 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2 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3 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
4 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体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文体知识归纳
文体知识归纳记叙文分类写人类、叙事类、写景类.状物类。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
线索1. 以实物为线索。
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2. 以人物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物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3.以事件为线索。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的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4.以时间为线索。
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条线索。
5. 以地点为线索。
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
1.第一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一人称。
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阅读时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在小说中,“我”不是作者本人。
“我"在文中可能处于主要地位,也可能处于次要地位。
2.第二人称。
使用第二人称来叙事的文章比较少,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情感。
3.第三人称。
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用第三人称叙述则更客观,“他”“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
记叙顺序1.顺叙。
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人相关的另件事,从而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表达方式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常常辅以抒情、议论和说明。
1. 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小说文体知识点汇总
小说文体知识点一、小说三要素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结构: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
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
文体知识归纳总结
文体知识归纳总结文体知识归纳总结一、概述文体是指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的文学作品或文章类型。
了解不同的文体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也能够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二、小说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要手段,通过对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的文学体裁。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两种类型。
1. 长篇小说长篇小说是指篇幅较长的小说,通常包含多个主要人物和复杂的情节,能够全面深入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性问题。
常见的长篇小说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2. 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是指篇幅较短的小说,通常只包含一个主要人物或一个简单的情节,但也能够深刻地揭示人类生活中某些方面的真相。
常见的短篇小说有《鲁滨逊漂流记》、《怪谈》、《心灵鸡汤》等。
三、散文散文是一种以平实的语言和真实的事实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生活、自然、人物等方面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体裁。
散文可以分为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两种类型。
1.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指在中国古代以前创作的散文,通常包括了传记、游记、议论、杂记等多种类型。
古代散文注重语言的优美性和修辞技巧,能够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人类思想。
2. 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指在近现代以后创作的散文,通常包括了抒情、随笔、小品等多种类型。
现代散文注重表达作者个人感受和思考,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
四、诗歌诗歌是一种以韵律和节奏为主要手段,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抒发来表达作者感情与思想的文学体裁。
诗歌可以分为五言诗、七言诗等多种类型。
1. 五言诗五言诗是指每句诗有五个字,每行诗有两句的诗歌形式。
五言诗具有语言简练、意境丰富的特点,常被用于表达感情和抒发思想。
2. 七言诗七言诗是指每句诗有七个字,每行诗有两句的诗歌形式。
七言诗具有语言流畅、意境深刻的特点,常被用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
五、戏剧戏剧是一种以演员表演和舞台效果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表现来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的文艺形式。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汇总
小说阅读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汇总一、小说阅读整体指导一、小说文体特征简介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1. 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 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代表性。
3. 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作用。
二、巧抓阅读技巧,快速读懂小说小说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
在高考中可通过以下四步快速读懂小说。
第一步,切分层次,梳理情节1. 梳理情节脉络是阅读小说的突破口,也是基础。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可以按照这四部分梳理情节。
2. 找出线索,梳理脉络。
如2015 年全国卷I《马兰花》,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思路点拨】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切分层次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梳理情节第二步,关注描写,分析人物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作者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以及各种艺术手法,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形象。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要四看: ①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教养、气质②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③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第三步,分析环境,明确作用环境描写主要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1. 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 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从而使人物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
小说文体常识
小说文体常识小说文体知识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
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3.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等几种;按其题材,还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等。
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及语言的运用都有帮助。
从三要素入手阅读分析小说(1)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如分析《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的形象:小弗郎士原来是贪玩幼稚的小学生,因为怕老师责备他没有背分词的用法.就想逃学。
然而,他想不到这竟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最后一课。
使他深受教育,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使他忽然长大了,懂事了。
只有了解了《最后一课》所写的故事的背景:普法战争中法国国土的沦丧,爱尔萨斯和洛林沦为德国的殖民地,这里的法国人民失去了自由,才能把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析得准确、深刻,才能体会出小弗郎士感情变化的原因。
再如分析《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要想弄清他为何耀武扬威地欺压百姓,就必须把他放在19世纪末叶,沙皇亚力山大三世疯狂实行恐怖统治,大力加强警察权力的社会背景之中,这样对人物形象才会有本质的认识,对主题思想才会有深刻领会。
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是写了一件反常的事。
小说文体知识
小说文体常识一、概念: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
(一)环境1、分类及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等作用:①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作品主题。
(2)环境描写的方法: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二)故事情节1、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情节构思(1)叙述方法: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叙述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3)情节安排的效果:A、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B、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C、开头倒叙式。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4)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
小说文体知识点
小说文体知识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句话明确交待了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也明确了小说的主题是反映社会生活。
一、小说三要素(一)人物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能够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实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表达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表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表达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能够是两个人的对话,也能够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表达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行动是人物思想、性格制约的,所以,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的动作描写,能够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能够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动作描写要求生动、具体、细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实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归纳总结小说的文体特点
归纳总结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作为一种自由度较高的文学形式,具有多样性的文体特点。
本文将归纳总结小说的几个主要文体特点,包括叙事性、描写性、对话性以及思辨性。
一、叙事性叙事是小说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对事件、人物的描述与展示,来传递故事情节与发展。
小说的叙事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线性叙事:大部分小说采用线性叙事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
读者可以通过叙事的连贯性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 多角度叙事:有些小说会采用多角度叙事的方式,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来讲述同一个故事。
这种方式能够展示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观念,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立体感。
3. 叙述者的存在:在小说中,通常会有一个叙述者的存在,他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方式来讲述故事。
叙述者的存在对故事的展开和揭示非常关键,通过他的观察和陈述,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内心。
二、描写性描写是小说中用来展示人物、环境、心理等多个方面的手法之一。
小说通过描写细节和情景,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故事的氛围和情感。
小说的描写性特点主要包括:1. 人物形象描写:小说通过对人物外貌、性格、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人物形象描写可以通过外观特征、行为举止、对话等多个方面来展示。
2.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场景、气氛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故事所处的具体环境与情感。
环境描写可以通过色彩、声音、气味等方面来呈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
3. 心理描写:小说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动机等。
心理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行为细节等方式来表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考过程和心理活动。
三、对话性对话是小说表现人物之间交流以及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方式。
小说通过对话可以呈现角色间的互动,传递信息与情感。
小说的对话性特点主要包括:1. 直接对话:直接对话是小说中最常见的对话形式,通过人物之间的言语交流来展示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变化。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一、知识要点复习:内容涉及面较广泛。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
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
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
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
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
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
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
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
小说的文体特点
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主要特点是: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对环境做具体描写。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
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
小说不仅勾勒人物的轮廓,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还要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
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小说中要具体描写环境。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
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服务的。
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表现较多,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考情分析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阅读,《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与对散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散文在过去多年的考查中一直占据了绝对份量,小说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读得最多的文体,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的限制,很少在高考中考到。
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辽宁卷的现代文阅读材料选择了小说,2007年宁夏、海南卷、湖北卷,2008年宁夏、海南卷、江苏卷、浙江卷、广东卷高考选用了小说这种体裁,甘肃卷近四年均考散文,09年新高考不排除考小说的可能性,因此,今年的复习备考,小说阅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未雨绸缪。
用作考试命题材料的小说常选用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的“小小说”(即“微型小说”)。
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其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
高考语文备考文学文本类阅读(小说)知识梳理,建议收藏!
【导语】愿你插上⼀对有⼒的翅膀。
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为⾹甜的蜜汁所陶醉。
朝着明确的⽬标,飞向美好的未来。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考语⽂备考⽂学⽂本类阅读(⼩说)知识梳理,建议收藏!》供您查阅。
复习⽬标 1. 认识⼩说⽂体特征。
2. 了解考场阅读要求,提⾼学⽣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能⼒。
重点、难点 重点: 1. ⼩说三要素、⼩说的分类。
2. 初步把握⼩说的情节、环境、形象、主题。
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法。
关于⾼考 ⾼考⽂学类⽂本⼩说命题总体上会围绕⼩说的情节、⼈物、环境、主题等要素展开,但从不套路化,⾮常讲究命题的具体性和⽂本的针对性,对考⽣⽂本阅读要求⾼,尤其是对⽂本的速读、整读、细读、深读能⼒要求更⾼;对考⽣的思维素养要求⾼,要求思考具有严谨性、全⾯性、清晰性,突出围绕⼈物形象的设题。
鉴于对⽂本阅读的⾼要求,在⼀轮复习过程中⼀定要改变重做题、轻阅读的习惯,要把复习的重⼼放在对⽂本的阅读上。
既要作整体把握阅读训练,如勾画核⼼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及特点等,⼜要作⽂本局部的精读或深读训练,如局部⽂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该⽂字与上下⽂的关联等。
复习任务 ⼀、认识⼩说⽂体特征 ⼩说是⽂学的⼀⼤类别,是⼀种与诗歌、散⽂、戏剧并列的叙事性⽂学体裁,它以塑造⼈物形象为中⼼,综合运⽤语⾔艺术的各种表现⼿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泛地、形象⽣动地反映社会⽣活。
1.⼩说三要素 ⽆论什么样的⼩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物、情节和环境。
⼩说都是重在写⼈物的,“⽂学即⼈学”,⼩说创作的中⼼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的⼈物形象。
⽽塑造⼈物形象⼀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定的⽣活环境,所以⼈物、情节和环境是⼩说的三要素;塑造⼈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说中的⼈物 ⼩说中的⼈物,我们称为典型⼈物;这个⼈物是作者根据现实⽣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个”,通过这样典型的⼈物形象反映⽣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基本常识和阅读方法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专题:小说的基本常识和阅读方法一、小说常识1、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1)小说的概念: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其中,人物是核心,情节是骨架,环境是依托。
2、小说篇幅(1)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
(2)中篇小说(三万字至六万字)。
(3)短篇小说(几千字至三万字)。
(4)微型小说(数百字至几千字)。
一般认为,微型小说的字数应在两千字以下。
3、小说的“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人物、情节一般是虚构的,它不受时空限制,为了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段。
(1)真实与虚构“真实”体现在人物类型、故事类型、环境类型或叙述方式,“虚构”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情节的编排、环境的描写或叙述方式。
“文学虚构”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具有文学艺术性;“文学真实”建立在“文学虚构”之上,由“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使其富有文学真实性。
(2)历史(往事、回忆)与现实一主一辅(依据两者内容决定);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
拓展或补充情节,丰富或完善内容;结构灵活,避免平铺直叙;多角度展现人物形象;烘托现实情怀,深化主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故事更具艺术真实,更具张力。
(3)历史小说中的历史与虚构依据历史事实做适当的想象、概括和虚构,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有历史根据,具有真实与虚构相统一的特征。
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的严格的历史小说,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同上)的较为自由的历史小说。
“历史”指大的历史事实、主要矛盾、人物命运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臆造和歪曲。
“虚构”指适当的艺术夺张和必要的矛盾集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加工。
小说文体知识
三、小说的三要素:
⑴(生动的)人物形象(主要) ⑵(完整的)故事情节 ⑶(具体的)环境描写
(一)人物形象:(虚构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1、人物形象分为: ⑴主要人物——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 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 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⑵次要人物——侧面衬托主要人物,帮助体现了 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 物。 ⑵线索人物——在小说塑造的人物的过程中,起 线索作用的人物。 2、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 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 说的主题思想。
有关小说的文体知识
一、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 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的分类:
(1)按篇幅的长短分: 长篇小说(8万字以上)、中篇小说(3-7万)、短篇小说 (2万-5千)、小小说(5千以内) (2)按照表现形式分: 章回体小说: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如四大名著; 日记体小说:如《狂人日记》 书信体小说: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3)按照内容分: 武侠、言情、历史、谴责、侦探、推理、纪实、科幻、惊 险……
四.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一)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 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 鱼等场景的描写。 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家居 场景、风俗习惯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作用:(1)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时代背景; (2)交代社会习俗、人与人之间关系,暗示 人物命运
从描写的 详略上看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文体知识梳理
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起补充交代的作用,使行文严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中心更突出;
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对这一故事作了一个总结;
记叙文人称
第一人称
用“我”来记叙;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鲁迅孔乙己
第二人称
用“你”“你们”来叙述;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杨绛老王
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事件、人物串联在一起;
鲁迅孔乙己
人物活动的地点
以故事发生的地点转移来展开情节;
鲁迅藤野先生
此外,还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往往存在明线和暗线;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记叙文结构
时序贯穿式
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
芦花荡中的白洋淀;
小说主题归纳
第一,剖析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地把握主题;
第二,联系小说的背景、作家的思想观点及创作意图,深入地挖掘主题;
鲁迅孔乙己
抑扬
欲扬先抑;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欲抑先扬,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描写对象,增强表现力;
小思蝉、契诃夫变色龙
直抒胸臆
不依托任何事物,通过朴实无华的手段,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方法;
艾青我爱这土地
借景物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再塑生命中“那天中午”“第二天早晨”“这天上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文体知识点
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
2、掌握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能够准确理解把握小说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够掌握小说三要素。
教学课时:1课时
一、什么是小说?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这就是小说。
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以及小小说。
二、小说三要素
1、生动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外貌描写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描写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2、完整的故事情节。
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3、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记叙)叙述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
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例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
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
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1:这张桌子是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