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1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https://img.taocdn.com/s3/m/3c5fe9bd580216fc710afd63.png)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8-2 热敏电阻传感器
一、工作原理
半导体 热敏电阻 电 阻
铂热电阻
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
料制成的热敏器件,与金属 热电阻比较而言,具有温度 系数高,灵敏度高,热惯性 好(适宜动态测量)但其稳 定性和互换性较差。
热敏电阻正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显著变 化这一特性制成的热敏元件。它是由某些金属氧化物 按不同的配方比例烧结制成的。在一定的范围内,根 据测量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便可知被测介质的温度 变化。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二、热敏电阻的基本类型
根据热敏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不同,热敏 电阻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
先看一个实验——热电偶工作原理演示
热电极A
左端称为:
测量端
A
(工作
端、热
端)
B
热电势
热电极B
右端称为:
自由端
(参考 端、冷
端)
结论: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相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动势。
2020/4/13
36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0-a段:正常使用热敏电阻测温时。
c-d段:可用来测量风速、真空度、流量等参 数。
热敏电阻非线性严重,使用中要进行非线性补 偿。
在硬件电路方法上,采用温度系数较小的电阻 与热敏电阻串、并联接法,使得热敏电阻的电阻— 温度曲线变为平坦。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 热敏电阻的特点
➢ 电阻温度系数大,灵敏度高; ➢ 形状多样,体积小,热惯性小,响应速度快; ➢ 电阻值大,远距离测量时可不考虑导线电阻的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https://img.taocdn.com/s3/m/085df7c781c758f5f61f67b3.png)
热端 扩散 冷端 温差电势 静电场
T
EA (T ,T0 ) T0 AdT
σA—汤姆逊系数 T0,T—A、B两节点绝对温度
总的温差电势:
T
EA(T ,T0 ) EB (T ,T0 ) T0 ( A B )dT
结论:一般温差电势极小,所以在实际计算回来电势时,可以 忽略不计。
(4) 贵重金属,成本较高
应用: 标准温度计,高精度工业测温,高低温测试
温度与电阻阻值的关系
铜电阻 :金属铜丝(0.02 ~ 0.07mm)绕制成线圈
在-50~150℃时,铜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
Rt R0 1 At Bt 2 Ct3
A 4.29 10 3 (℃)1 B 2.13 10 7 (℃)2 C 1.23 10 9 (℃)3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工作原理:温度 → 敏感元件 → 电参数
分类:
温度 传感器
热阻效应
热电势效应 压电效应 光电效应 PN结热电效应
热电阻
金属 半导体
热电阻 热敏电阻
电涡流传感器
热电偶
压电陶瓷(热释电效应)
红外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
热敏二极管/三极管、集成温度传感器
应用:
测温
接触测温 非接触测温
惠斯登电桥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桥
直流电桥中,RT1和RT2匹配,只要这两个电阻上有温差,放大器 就会输出与温差有关的信号。可测出0.01℃温差
交流电桥中,为了消除直流漂移和1/f噪声的影响,要使用交流窄 带放大器和相敏检波,而且交流放大器的中心频率远离低频端。此外, 要电桥中要采取电阻平衡和电容平衡达到温差为零,用来消除分布电 容的影响。漂移<0.01℃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78933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d.png)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一、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使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利用了热电效应在两个不同材料接合处产生的温度差,从而生成一个电压或电流信号,用于测量温度。
1. 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热电效应是指两个不同材料的接触处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的电势差。
根据这个原理,热电式传感器通常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或导体构成。
2. 热电偶原理热电偶是热电式传感器的一种常见类型,它由两根不同材料的导线通过焊接连接而成。
当一个导线的接触处受到热源的加热时,会产生一个电势差,这个电势差与温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差,可以间接测量热源的温度。
3. 温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热电偶的电势差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热电势-温度特性曲线来描述。
每种材料的热电性质都不同,因此每根导线的热电特性也不同。
通过测量两个导线的电势差,可以确定温度的值。
二、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热电式传感器由于其简单、可靠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中,热电式传感器常用于测量各种流体、气体以及固体的温度。
它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并与控制系统相连,实现温度的自动调控。
2. 热处理过程热电式传感器在热处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测量加热炉、熔炉等设备的温度,可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医疗设备热电式传感器在医疗设备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体温计和血糖仪等便携式医疗设备都采用了热电式传感器来测量体温和血糖水平。
4. 环境监测热电式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例如,测量室内和室外温度、湿度等参数,可以帮助调节室内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结论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温度测量工具。
它利用热电效应的原理,通过测量热源产生的电势差来间接测量温度。
热电式传感器应用广泛,在工业自动化、热处理过程、医疗设备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重要作用。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对提升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以及保证工业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热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热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d13f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c.png)
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装置,它基于热电效应来实现温度的检测和测量。
其工作原理可以归纳如下:
1.热电效应:热电效应是指当两个不同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时,在两个接
点处存在温差时会产生电势差。
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主要有两种类型:塞贝克效应和佩尔丹效应。
2.塞贝克效应:塞贝克效应是指当两种不同金属材料的接点处存在温差时,由于热电效应
产生的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与温差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即温差越大,产生的电势差越大。
3.佩尔丹效应:佩尔丹效应是指当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的接点处存在温差时,由于热电效
应产生的电势差。
与塞贝克效应类似,佩尔丹效应也具有线性关系。
4.传感器结构:热电式传感器通常由两种不同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热电偶或热敏电阻
构成。
其中一个接点暴露于待测温度环境,而另一个接点则与参考温度保持恒定。
当两个接点存在温差时,通过测量产生的热电势差就可以确定温度。
5.信号读取:为了读取热电势差并将其转换为温度值,通常使用热电偶仪表或热敏电阻仪
表。
这些仪器测量和解释由热电效应产生的微弱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温度值。
总结起来,热电式传感器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变化。
通过测量不同金属或半导体材料之间的热电势差,可以确定温度差异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温度值。
这种原理使得热电式传感器在许多应用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如工业过程控制、温度监测等。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8 热电式传感器(11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8 热电式传感器(113)](https://img.taocdn.com/s3/m/c1662bfaa8956bec0875e35d.png)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B. 保护管C. 绝缘管D. 接线盒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B. 温度测量范围广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B. 电桥补偿法C. 冷端恒温法D. 差动放大法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A.接线方便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A.30Ω B.50ΩC.100Ω D.40Ω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R0为()。
A.50ΩB.100ΩC.10ΩD.40Ω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200~850℃ B.-50~850℃C.-200~150℃ D.-200~650℃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
A.-200~150℃ B.0~150℃C.-50~150℃ D.-50~650℃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A. 需加正向电压B. 需加反向电压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D. 不需加电压1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
A.伏安特性 B.热电特性C.标称电阻值 D.测量功率11、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A.感应电势 B.补偿电势C.接触电势 D.切割电势12、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A.交流电桥 B.差动电桥C.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13、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A.增加 B.减小C.增加或减小不能确定 D.不变14、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热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热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403633d52ea551810a68755.png)
热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热电式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
它是利用某些材料或元件的性能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进行测量的。
例如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热电动势、热膨胀、导磁率等的变化,再通过适当的测量电路达到检测温度的目的。
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势的热电式传感器称为热电偶;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值的热电式传感器称为热电阻。
热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是利用热电效应制成的温度传感器。
所谓热电效应,就是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接点温度T和T0不同时,则在该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由热电效应产生的电动势包括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
接触电动势是由于两种不同导体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而在接触处形成的电动势。
其数值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材料特性和接触点的温度。
温差电动势是同一导体的两端因其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电动势。
其。
传感器作业——热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作业——热电式传感器](https://img.taocdn.com/s3/m/7b81862cb7360b4c2e3f64a2.png)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院系:物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光电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摘要:本文着重研究压光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即基于光电式传感器的科学原理及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本文通过对传感器原理、光电效应、传感器的应用等的学习,分析了热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电量转化等的工作过程。
在目前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下,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在于深入了解传感器的原理与基本结构以期站在本源的角度分析与应用光电式传感器。
关键词:光电效应;光电式传感器引言: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基于光电效应的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在受到可见光照射后即产生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它除能测量光强之外,还能利用光线的透射、遮挡、反射、干涉等测量多种物理量,如尺寸、位移、速度、温度等,因而是一种应用极广泛的重要敏感器件。
光电测量时不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属于非接触式测量。
光束的质量又近似为零,在测量中不存在摩擦和对被测对象几乎不施加压力。
因此在许多应用场合,光电式传感器比其他传感器有明显的优越性。
其缺点是在某些应用方面,光学器件和电子器件价格较贵,并且对测量的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一.光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电式传感器基于光电效应的传感器,在受到可见光照射后即产生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它除能测量光强之外,还能利用光线的透射、遮挡、反射、干涉等测量多种物理量,如尺寸、位移、速度、温度等,因而是一种应用极广泛的重要敏感器件。
光电效应:它是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使该物质的导电特性发生变化的一种物理现象,可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三类。
外光电效应是指,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的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物理现象。
传感器技术课件-热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课件-热电式传感器](https://img.taocdn.com/s3/m/990f36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0.png)
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
用于测量温度、流量、气体浓度等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能源管理
用于监测和控制能源消耗,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汽车工业
用于发动机温度、刹车系统和座椅加热等应用。
热电式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的比较
热电式传感器
• 适用于高温环境 • 温度测量范围宽 • 稳定性和精度高
压力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
结构
热电式传感器通常由热电材料、保护层、连接线 和环境接口组成。
原理
当热电材料的两端产生温度差时,热电效应将使 电场中的电子产生电流,从而实现温度测量。
热电式传感器的分类
1 温度差型热电式传感器
适用于测量温度差异的传感器,如热电偶和 热敏电阻。
2 温度感应型热电式传感器
适用于测量单一温度的传感器,如热电阻和 热电堆。
选择离测量对象最近的位置,避免热量流失。
2 防护和维护
确保传感器受到适当的防护,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
3 电源和电路设计
考虑传感器的电源供应和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以确保准确运行。
热电式传感器的校验方法
1 对比法
2 零点校准
将传感器与已知准确度的 参考温度计进行偏差。
传感器技术课件-热电式 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热量转化为电能的传感器。了解其基本原理、结 构和应用领域,以及其优点和缺点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压或电流输出的传感器。它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并将温度变化 转化为电信号。
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热电效应是指当两个不同材料的接触点形成温度差时,产生的电压或电流。 这种效应是由于不同材料的电子在温度梯度下产生的差异。
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
![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f6b64872be23482fb4da4c93.png)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B. 保护管C. 绝缘管D. 接线盒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B. 温度测量范围广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B. 电桥补偿法C. 冷端恒温法D. 差动放大法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A.接线方便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A.30Ω B.50ΩC.100Ω D.40Ω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R0为()。
A.50ΩB.100ΩC.10ΩD.40Ω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200~850℃ B.-50~850℃C.-200~150℃ D.-200~650℃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
A.-200~150℃ B.0~150℃C.-50~150℃ D.-50~650℃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A. 需加正向电压B. 需加反向电压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D. 不需加电压1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
A.伏安特性 B.热电特性C.标称电阻值 D.测量功率11、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A.感应电势 B.补偿电势C.接触电势 D.切割电势12、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A.交流电桥 B.差动电桥C.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13、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A.增加 B.减小C.增加或减小不能确定 D.不变14、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第八章热电式传感器
![第八章热电式传感器](https://img.taocdn.com/s3/m/50cc718f3b3567ec112d8a5f.png)
测温范围在-250——1800度,适用于远距离多点 测量。
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是应用物体的热辐射能量随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物体辐射能量的大小与 温度有关, 当选择合适的接收检测装置时, 便可测得 被测对象发出的热辐射能量并且转换成可测量和显 示的各种信号, 实现温度的测量。这类测温方法的 温度传感器主要有光电高温传感器、红外辐射温度 传感器、光纤高温传感器等。测量范围600—6000度。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反 映物体内部各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大小。
温度可以利用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电阻、 电势、等)随着温度变化的特征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按作用原理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接触式传感器接触温度场,二者进行热交换。 (热电偶、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第八章热电式传感器
第八章热电式传感器
温差电动势:
eA(T,T0) TT0AdT
A :汤姆逊系数,表示导体A两端的温度差
为1℃时所产生的温差电动势。
热电偶回路中总的热电势应是接触电势与温差电势之和
EAB(T, T0)=eAB(T) -eAB(T0) +eB(T, T0) -eA(T, T0)
K TlnN A TK T 0lnN A T 0T(
第八章热电式传感器
(2)同一导体温差电势 同一导体的两端因其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热电势。
同一导体的两端温度不同时, 高温端的电子能量 要比低温端的电子能量大, 因而从高温端跑到低温 端的电子数比从低温端跑到高温端的要多, 结果高 温端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低温端因获得多余的电 子而带负电, 形成一个静电场,该静电场阻止电子 继续向低温端迁移,最后达到动态平衡。因此, 在 导体两端便形成温差电势, 其大小由下面公式给出: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传感器基础课件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传感器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0f23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8.png)
T
T
T
eA (T ,T0 ) eB (T ,T0 )
T0
AdT
T0 BdT
T0 ( A B )dT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
由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回路,当温度 T > T0 时,
可表示为
EAB (T ,T0 ) eAB (T ) eAB (T0 ) eA (T ,T0 ) eB (T ,T0 )
EABB’A’(T,Tn,T0)=EAB(T,Tn)+EA’B’(Tn,T0)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
❖ 如A与A’、B与B’材料相同,且结点温度分别为T、Tn、T0
时,有: 热电偶在结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值
EAB(T,T0 ),等于热电偶在(T,Tn ) 、 (Tn,T0 ) 时相应 的热电势EAB(T,Tn )与 EAB(Tn,T0 ) 的代数和。如下式 所示:
kT ln NAT e NBT
kT0 ln N AT0
e
N BT0
T
T0 ( A B )dT
热电偶回路电势分布图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
由于温差电动势比接触电动势小,又 T> ,T0 所以总电动 势中以导体A、B在 端T 的接触电动势所占百分比最大, 故总电动势的方向取决于 的eAB方(T) 向。
热敏电阻作温度补偿用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
8.4 集成温度传感器 工作原理
AD590属于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电流型集成温度传 感器是一个输出电流与温度成比例的电流源,由于电流 很容易变换成电压,因此这种传感器应用十分方便。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
1. 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的应用 温度测量
能稳定。 ⑤ 较好的工艺性能,便于成批生产,且复现性好,便
2023大学_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课后答案下载
![2023大学_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课后答案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07bc13f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c.png)
202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课后答案下载202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课后答案下载前言绪论第一章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第一节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及分类第二节传感器的基本特性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二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第一节应变式传感器第二节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第三节压阻式传感器第四节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第一节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类型第二节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第三节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及补偿第四节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四章电感式传感器第一节自感式传感器第二节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第三节电涡流式传感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五章压电式传感器第一节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第二节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和测量电路第三节引起/玉,E9式传感器测量误差的因素第四节压电传感器的应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一节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第二节霍尔传感器第三节磁敏电阻器第四节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第五节磁电传感器的应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七章热电式传感器第一节热电偶传感器第二节热电阻式传感器第三节半导体式热敏电阻第四节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八章光电传感器第一节光电效应第二节光电器件及其特性第三节红外传感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九章常用其他新型传感器第一节气体传感器第二节湿敏传感器第三节超声传感器第四节超导传感器第五节仿生传感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十章智能传感器第一节智能传感器概述第二节智能传感器的实现方式第三节智能传感器的应用第四节智能传感器的发展方向本?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十一章传感器的标定与选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基本信息点击此处下载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课后答案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目录作者:王桂荣,李宪芝主编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版次:1字数:500000印刷时间:-5-1ISBN:9787512304109。
铁道车辆传感器技术—热电式传感器
![铁道车辆传感器技术—热电式传感器](https://img.taocdn.com/s3/m/4817cc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d.png)
简介: TMS热电偶、热电阻作为工业用温度测
量的传感器,通常和显示及指针仪表、记录 仪表,工业智能调节器配套使用。它可以直 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200℃-1800℃(钨铼 偶可测温到2300℃)范围内的液体、气体、 蒸汽介质,以及固体表面温度.它广泛用于石 油、化工、机械、制药、冶金、陶瓷、环保 等行业。
热力管道用热电阻
简介: 热电阻是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
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当被测介体 中有温度梯度存在时,所测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 在范围介质中的平均温度。
工业用装配式热电阻作为温度测量传感器,通 常与温度变送器,调节器以及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 组成过程控制系统,用以直接测量或控制各种生产 过程中-200℃~300℃范围内的液体,蒸汽和气体 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 广泛用于石油、化工、 机械、冶金、电力、 轻纺、食品等工业部门和科 技领域。
项目一 传感器技术
任务6 热电式传感器
01
热电式传感器概述
10.22
热电偶传感器工作原理
03
热电偶传感器性质、定律、类型和结构
04
热(敏)电阻传感器
05
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一、热电式传感器概述
温 度量
材料与温度有关 的物理特性
电量
电动势、电 阻等变化
热电式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它是利用某 些材料或元件的性能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进行测量的。例如将温度变化 转换为电阻、热电动势、热膨胀、导磁率等的变化,再通过适当的测量 电路达到检测温度的目的。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势的热电式传感器称为 热电偶;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值的热电式传感器称为热电阻。
A
Tn C
T0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查分度表有T=830℃,测量端实际温度为830℃
8.3.3 热电偶的冷端处理和补偿
热电偶的热电势大小不仅与热端温度的有关, 而且也与冷端温度有关,只有当冷端温度恒定, 通过测量热电势的大小得到热端的温度。 热电偶的冷端处理和补偿:
当热电偶冷端处在温度波动较大的地方时,必 须首先使用补偿导线将冷端延长到一个温度稳 定的地方,再考虑将冷端处理为0℃。
N AT
N AT kT N AT kT0 ln ln e N BT e N BT
0
N AT0
0
T
T0
( A B )dT
N AT0 N AT N BT0 N BT
NA T k (T T0 ) ln ( A B )dt e N B T0
E AB (T , T0 ) e AB (T ) e AB (T0 ) e A (T , T0 ) eB (T , T0 )
总结结论(4点): 1、热电偶回路热电势只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及 两端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长度、粗细无关。
2、只有用不同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才能组合 成热电偶;相同材料不会产生热电势,因为当A、 B两种导体是同一种材料时,ln(NA/NB)=0,也即 EAB(T,T0)=0。
3、只有当热电偶两端温度不同,热电偶的两导体材 料性质不同时才能有热电势产生。 4、导体材料确定后,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两 端的温度有关。如果使EAB(T0)= 常数,则回路热电 势EAB(T,T0)就只与温度 T有关,而且是T的单值函 数,这就是利用热电偶测温的原理。
A
t
t0
B A A
t
B
tc tc
B
t0
中间温度定律
中间温度定律的应用
• 根据这个定律,可以连接与热电偶热电特性相近的导体 A′ 和 B , 将热电偶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地方,这就为热 电偶回路中应用补偿导线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定律是参考端温度计算修正法的理论依据。在实际热电 偶测温回路中, 利用热电偶这一性质, 可对参考端温度不为
补偿导线由正、负极需分别与热电偶正、负极相
连; 补偿导线的作用是对热电偶冷端延长。
2. 热电偶冷端温度恒温法
适用于实验室中的精确测量和检定热电偶时使用。
3. 计算修正法
• 在实际应用中,热电偶的参比端往往不是,而 是环境温度,这时测量出的回路热电势要小, 因此必须加上环境温度与冰点之间温差所产生 的热电势后才能符合热电偶分度表的要求。
EAB(1084.5,0) 13.967 8.354 5.613(mV )
例子
• 热端为100℃,冷端为0℃时,镍铬合金与 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为2.95mV, 而考铜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为 -4.0mV,则镍铬和考铜组成的热电偶所产 生的热电动势应为: • 2.95-(-4.0)=6.95(mV)
E AB (T , T0 ) e AB (T ) e AB (T0 ) e A (T , T0 ) eB (T , T0 )
NA T k (T T0 ) ln ( A B )dt e N B T0
EAB (T , T 0 ) [eAB (T ) ( A B )dt ] [eAB (T0 ) ( A B )dt ]
NA T k (T T0 ) ln ( A B )dt e N B T0
• 热电极A和B为同一种材料时,NA=NB, δA=δB,
则EAB(T, T0)=0。
• 若热电偶两端处于同一温度下, T=T0 , 则EAB(T, T0)=0 。 • 热电势存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组成热电偶, 二、它的两端存在温差。
接触电势的大小与温度高低及导体中的电子密度有关。
2. 温差电势
温差电势 e A (T , T0 ) (汤姆逊电势)
T
T0
dT
δ —— 汤姆逊系数,它表示温度为1℃时所产生的电动势值, 它与材料的性质有关。
第七章
2. 温差电势
To A eA(T,To)
T 温差电势原理图
eA (T , T0 ) AdT
0℃的热电势进行修正。
3、标准导体(电极)定律
t0 t0 t0
A
C
B
C
A
B
t
t
t
EAB (t , t0 ) EAC (t , t0 )-EBC (t , t0 )
标准导体定律的意义
• 通常选用高纯铂丝作标准电极
• 只要测得它与各种金属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则 各种金属间相互组合成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就可根据标 准电极定律计算出来。
0 0
T
T0
f (T ) f (T0 ) 热电势是T和T0的温度函数的差,而不是温度的函数。 当T0=0℃时,f (T0)=0则有:
E AB (T , T0 ) f (T )
E与T之间有唯一对应的单值函数关系, 因此就可以用测量到的热电势E来得到对应的温度值T, 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只是与导体A和B的材料有关, 与冷热端的温度有关,与导体的粗细长短及两导体接触面积无关。
t1
EABC (t , t0 ) EAB (t ) EAB (t0 ) EAB (t , t0 )
应用 :利用热电偶进行测温,必须在回路中引入连接导 线和仪表,接入导线和仪表后不会影响回路中的热电势。
测量仪表及引线作为第三种导体的热电偶回路
t0 A t0 t B t0 C t (a) (b)
T0
T
eA(T,T0)——导体A两端温度为T、T0时形成的温差电动势; T,T0——高低端的绝对温度; σA——汤姆逊系数,表示导体A两端的温度差为1℃时所产生的温 差电动势,例如在0℃时,铜的σ =2μV/℃。
3. 回路总电势
第七章
由导体材料A、B组成的闭合回路,其接点温度分别为T、 T0,如果T>T0,则必存在着两个接触电势和两个温差电 势,回路总电势:
EM EL tM t L (t H t L ) EH E L
S型(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表
热电偶基本定律
1、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测温回路内,接入第三种导体时,只要第三 种导体的两端温度相同,则对回路的总热电势没有影响。
A
t0
T
C
A
t
t0
B B
B (a)
t0
t1
C (b)
E(T ,0) E(T , T1 ) E (T1 ,0)
可用室温计测出环境温度T1,从分度表中查出的E(T1,0)值, 然后加上热电偶回路热电势E(T,T1),得到E(T,0)值, 反查分度表即可得到准确的被测温度值。
E AB (T , T0 ) e AB (T ) e AB (T0 ) e A (T , T0 ) eB (T , T0 )
N AT kT N AT kT0 ln ln e N BT e N BT
0 0
T
T0
( A B )dT
3. 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势
E AB (T , T0 ) e AB (T ) e AB (T0 ) e A (T , T0 ) eB (T , T0 )
对于有几种不同材料串联组成的闭合回路,接点温度分
别为T1、T2 、 …、Tn ,冷端温度为零度的热电势。其
热电势为
E= EAB(T1)+ EBC(T2)+…+ENA(Tn)
热电偶的分度表 • 不同金属组成的热电偶,温度与热电动势之间有不同 的函数关系,一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并将不同 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列成表格,编制出热电势与温度的 对照表,即分度表。 • 供查阅使用,每10℃分档 。中间值按内插法计算。
4、均质导体定律
由两种均质导体组成的热电偶,其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 两材料及两接点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大小尺寸、形状 及沿电极各处的温度分布无关。即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 同性质的均质材料构成。
意义:
有助于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成分是否相同及材料的均匀 性。
• 例6.3.1 用(S型)热电偶测量某一温度,若参比 端温度T0=30℃,测得的热电势E(T,Tn)=7.5mV, 求测量端实际温度T。
8.3.1 热电偶测温原理
• 热电偶:两种不同的金属A和B构成闭合回路 当两个接触端T﹥ T0时,回路中会产生热电势
热电势由两种材料的接触电势和单一材料的温差电势决定
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 A和B组合成如图所示 闭合回路,若导体A和B的连接处温度不同(设 T>T0),则在此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也 就是说回路中有电动势存在,这种现象叫做热 电效应。
E (T , T0 ) E (T , Tn ) E (Tn,T0 )
在E(Tn,T0)中Tn 30 C,T0 0C
查分度表有E(30,0)= 0.173 mV
E(T,Tn) 7.5mV
E(T, 0) E(T, 30) E(30,0) 7.5 0.173 7.673mV
几种冷端处理方法:
1. 2. 3. 4. 补偿导线法 热电偶冷端温度恒温法 计算修正法 冷端补偿电桥法
1. 补偿导线法
• 组成:补偿导线合金丝、绝缘层、护套和屏蔽层。
• 热电偶补偿导线功能:
– 其一实现了冷端迁移; – 其二是降低了电路成本。
• 补偿导线又分为延长型和补偿型两种
– 延长形:补偿导线合金丝的名义化学成分及热电势标称值与 配用的热电偶相同,用字母“X”附在热电偶分度号后表示, – 补偿型:其合金丝的名称化学成分与配用的热电偶不同,但 其热电势值在100℃以下时与配用的热电偶的热电势标称值相 同,有字母“C”附在热电偶分度号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