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雷达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实验报告班级:085203学号:1080520309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郭晓江同组人:罗昊李晗邹思博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时间:2011/12/05哈工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实验二 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3.1 雷达测速原理0022d r vf v f f f f c v c --⎛⎫=-=≈ ⎪+⎝⎭(如果v c <<)图3-1 多普勒效应3.2 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仪器图3-2 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仪器原理框图图3-3 测速雷达传感器3.3 实验要求本实验为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在PC 机使用Matlab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要求:1.掌握雷达测速原理,2.了解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仪器原理及使用,3.使用Matlab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回波多普勒频率和目标速度。
图3-4 雷达测速数据处理结果(例)3.4 实验过程1.每小组采集快中慢三组数据,每组数据2048点,采样频率为2048Hz2.从每组数据中分别选取波形较好的512点,作出时域波形与频谱(图3-4),并求出目标速度,其中,发射波频率为10GHz 。
t (s)UEcho waveformf (Hz)UFrequency Analysis3.5 实验结果第一组(慢速):对采集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如图3-5):图3-5 所采集的2048点数据频谱分析对采集数据选取较好的512点进行频谱分析(从第720点开始采集,如图3-6):图3-6 选取波形较好的512点数据频谱分析解得fd=33Hz,代入前述测速原理公式的v=0.495m/s表示所测物体以0.495m/s的速度向雷达运动。
第二组(中速):对采集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如图3-7):图3-7 所采集的2048点数据频谱分析对采集数据选取较好的512点进行频谱分析(从第1300点开始采集,如图3-8):图3-8 选取波形较好的512点数据频谱分析解得fd=56Hz,代入前述测速原理公式的v=0.84m/s表示所测物体以0.84m/s的速度向雷达运动。
哈工大 计算机仿真技术实验报告 仿真实验四基于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与综合设计
基于Simulink 控制系统仿真与综合设计一、实验目的(1) 熟悉Simulink 的工作环境及其功能模块库; (2) 掌握Simulink 的系统建模和仿真方法; (3) 掌握Simulink 仿真数据的输出方法与数据处理;(4) 掌握利用Simulink 进行控制系统的时域仿真分析与综合设计方法; (5) 掌握利用 Simulink 对控制系统的时域与频域性能指标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图2.1为单位负反馈系统。
分别求出当输入信号为阶跃函数信号)(1)(t t r =、斜坡函数信号t t r =)(和抛物线函数信号2/)(2t t r =时,系统输出响应)(t y 及误差信号)(t e 曲线。
若要求系统动态性能指标满足如下条件:a) 动态过程响应时间s t s 5.2≤;b) 动态过程响应上升时间s t p 1≤;c) 系统最大超调量%10≤p σ。
按图1.2所示系统设计PID 调节器参数。
图2.1 单位反馈控制系统框图图2.2 综合设计控制系统框图三、实验要求(1) 采用Simulink系统建模与系统仿真方法,完成仿真实验;(2) 利用Simulink中的Scope模块观察仿真结果,并从中分析系统时域性能指标(系统阶跃响应过渡过程时间,系统响应上升时间,系统响应振荡次数,系统最大超调量和系统稳态误差);(3) 利用Simulink中Signal Constraint模块对图2.2系统的PID参数进行综合设计,以确定其参数;(4) 对系统综合设计前后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PID参数的改变对闭环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4.1时域仿真分析实验步骤与方法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打开simulink库,找出相应的单元部件模型,并拖至打开的模型窗口中,构造自己需要的仿真模型。
根据图2.1 所示的单位反馈控制系统框图建立其仿真模型,并对各个单元部件模型的参数进行设定。
所做出的仿真电路图如图4.1.1所示。
雷达仿真曲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雷达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2. 了解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3. 分析雷达系统性能指标;4.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雷达系统的实际性能。
二、实验原理雷达系统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发射电磁波,经目标反射后,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通过处理这些信号,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
雷达系统主要由发射机、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等部分组成。
三、实验仪器与软件1. 仪器:计算机、雷达系统仿真软件;2. 软件:MATLAB、雷达系统仿真软件(如:Simulink)。
四、实验步骤1. 打开雷达系统仿真软件,创建一个新的仿真项目;2. 根据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雷达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发射机、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等部分;3. 设置雷达系统的参数,如频率、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等;4. 仿真实验,观察雷达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表现;5. 分析仿真结果,绘制雷达系统的仿真曲线;6. 比较仿真结果与实际雷达系统性能,分析雷达系统的优缺点。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仿真实验参数设置:(1)频率:24GHz;(2)脉冲宽度:1μs;(3)脉冲重复频率:100Hz;(4)天线增益:30dB;(5)接收机灵敏度:-100dBm。
2. 仿真曲线:(1)距离分辨率曲线:如图1所示,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率为3m,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图1 雷达系统距离分辨率曲线(2)测速精度曲线:如图2所示,雷达系统的测速精度为±0.5m/s,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图2 雷达系统测速精度曲线(3)角度分辨率曲线:如图3所示,雷达系统的角度分辨率为0.5°,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图3 雷达系统角度分辨率曲线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雷达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表现,为雷达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2. 分析仿真结果,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率、测速精度和角度分辨率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3. 比较仿真结果与实际雷达系统性能,雷达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 雷达系统仿真曲线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雷达系统原理和性能指标的认识,为后续相关实验和研究奠定基础。
哈工大《电子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电子系统》实验报告院系:电信学院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孙思博实验一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雷达测速原理。
2、了解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仪器原理及其使用。
3、使用Matlab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回波多普勒频率和目标速度。
二、实验原理:1、多普勒测速原理:由于运动目标相对辐射源的运动而引起发射信号的中心频率发生多普勒频移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目标运动方向的不同决定了多普勒频移的正负。
(如图1所示)图1.多普勒效应假设发射的是重复频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脉冲串,雷达发射信号的波长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设目标的速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多普勒频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以目标接近雷达为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接收脉冲串频率新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雷达发射信号的载频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时(1)2、多普勒信息的提取:在连续波工作状态时,利用相干检波器可以得到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关的一系列频谱分量,回波分量中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等高频分量被多普勒滤波器滤除,则最后获得就是多普勒分量,利用公式(1) 可以求得目标的速度。
本实验中发射波长为3cm,采样率是2048HZ。
三、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如下:5402DSP测速传感器混频器连续波发射机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滤波AD 串行接口PC 机FFT图3-2 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仪器原理框图图3. 测速雷达传感器三、 实验内容与步骤:1、 利用给定装置,使用一挡光板作为目标物体,移动该物体,则通过测速雷达传感器(如图3)能够获得回波数据,并被DSP 芯片采样,采样频率为2048HZ 。
2、 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选择一高频干扰少的波形,利用软件获得其2048个数据,并存储在计算机中。
雷达系统设计仿真报告
线性调频信号的复包络为:
u(t) = a(t)e jπμt2
其中 a(t) = 1, (t ≤ T / 2) 为矩形脉冲函数,T 是脉冲宽度。
正型模糊函数的定义为:
∫ χ (τ , fd ) =
+∞ u(t)u*(t + τ )e j2π fdt dt
−∞
将上述线性调频信号的复包络带入模糊函数定义式得:
为-30db 时的脉压结果。可以看出,旁瓣的降低是以波瓣展宽为代价的,但我们
仍能分清两个目标。
30 24
22
20
20
18
10
16
14
0
12
0
50
100
150
Dis/km
74
75
76
77
Dis/km
下面分别给出当导弹和飞机进入雷达时杂波的 RCS 随距离的变换。
最后给出了单个脉冲回波的 CNR,SNR,SIR 与距离的关系曲线。左侧为导
τ/μs τ/μs
contour pic 150 100 50
0 -50 -100
4dB contour
100
0
-100
-1
0
1
local zoom of upper 4dB contour
10
9.5
63096
0.63096 0.63096
-150 -1
0 fd/MHz
9 1 0.055
0.06 fd/MHz
正交采样的镜频抑制比曲线时,我按照书上 183 面图 5.3 的流程, 但我得到的结果总是不对,我一直分析这个问题,但始终没法解释, 为什么我得到的结果远没有书上 188 面的那么好? 2、 我在用 Monto Carlo 分析测角误差时,得到均方根误差效果远比书 上的好,我也想不明白,同样的参数,应该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3、 在最后一部分“某阵列雷达信号处理”中,采用的是老师给定的回 波信号。我的疑问是老师如何产生的回波信号?根据书上给定的条 件,我觉得只能得到杂波的功率谱特性,但是如何反映到时域波形 上呢? 4、 在用老师给定的信号数据进行处理时,我在脉压的时候耽误了很久, 因为我想相同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应该跟老师书上给的结果相差不 大,但是一开始我总是得不到老师书上的样子。后来我才发现,问 题在脉压系数上。通常脉压系数都是原线性调频信号的共轭反转, 但是,再利用老师给的数据进行处理时,不用共轭,只需反转即可。 我想着应该跟陈老师您采用的 LFM 信号形式有关,您产生数据时线 性调频基带信号的指数项上应该是负的 x(t) = e− jπμt2 ,不知道我的猜 想对不对?
雷达实验报告
雷达实验报告雷达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雷达系统,探索雷达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雷达模块、控制器和计算机,通过测量反射信号的时间差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并利用信号的频率变化来获得目标物体的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雷达系统能够准确地检测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引言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如航空、天气预报、导航等。
雷达系统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利用信号的时间和频率变化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和速度。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雷达系统,深入了解雷达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实验设备和方法2.1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有:雷达模块、控制器、计算机。
2.2 实验方法(1)搭建雷达系统:将雷达模块与控制器连接,并将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
(2)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设置雷达系统的工作频率和功率。
(3)目标检测:通过控制器发送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
利用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目标物体的距离,并利用频率变化来计算目标物体的速度。
(4)数据分析:将实验结果导入计算机,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距离测量我们在实验中选择了不同距离的目标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了实验结果。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雷达系统能够准确地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
实验结果与实际距离相差不大,证明了雷达系统的测量精度较高。
3.2 速度测量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运动目标进行速度测量。
通过分析信号的频率变化,我们能够准确地计算目标物体的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雷达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目标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提供准确的速度信息。
4.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误差来源。
首先,由于环境中存在其他电磁波干扰,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雷达系统的精度受到设备本身的限制,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此外,实验操作的不准确也可能引入误差。
雷达系统仿真设计报告二
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报告雷达系统仿真设计报告设计报告二一、设计题仿真产生两到三种相关雷达杂波,并检验其概率分布和功率谱。
二、设计过程1.选择运用MATLAB 软件实现设计要求。
2.选择以下三种相关雷达杂波。
(1)相关高斯杂波;(2)非相干相关韦布尔杂波;(3)非相干相关对数正态杂波。
3.仿真产生相关高斯杂波(1)实现方法采用时域褶积法,这种方法是从给定杂波的功率谱密度着手,在时域产生相关序列的。
首先,由功率谱)(f S 求出它的采样值)(^f S n ,可以证明,离散随机过程的频谱采样间是相互独立的,于是,便可从线性滤波理论出发,将产生相关高斯随机序列看作是一种离散滤波过程,可得到滤波器的幅频响应的离散值)()(^^f S f H n n =显然,它是个实序列。
如果以)(^f X n 表示输入高斯白噪声的频谱采样值,则滤波器的输出谱可表示为)()()(^^^f H f X f y n n ∙=这样就可用傅里叶反变换表示滤波器的输出))((^f y ifft y n k =。
本设计中给出相关高斯杂波的功率谱密度函数为2exp()(22f ff S σ-=,f σ在编程中指定第3页共26页(2)相关高斯杂波仿真结果(1)参数f σ=100(3)相关高斯杂波仿真结果(2)参数f σ=20第4页共26页从图中可看出独立高斯杂波和相关杂波的区别。
3.仿真产生非相干相关韦布尔杂波(1)实现方法在对非高斯杂波的模拟中,Weibull 分布模型在很宽的条件范围内良好的与实验数据相匹配。
它能很好的描述多种杂波,包括地物杂波、海杂波和云雨杂波等。
而且瑞利分布式Weibull 分布的一个特例。
因此Weibull 分布杂波,特别是具有一定相关性的Weibull 分布杂波的模拟具有重要的意义。
Weibull 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exp[)()(1p p q x q x q p x p -=-0≥x 式中,q 是尺度参数,表示分布的的中位数,p 是形状参数,表明分布的偏斜度。
雷达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船用导航雷达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船用导航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主要模块的功能;2、掌握船用导航雷达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结合实用船用导航雷达系统学习其工作原理和各主要模块的功能;2、结合实用船用导航雷达系统学习掌握其操作使用方法;3、应用实用船用导航雷达系统测试三个不同方位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值。
三、船用导航雷达系统工作原理1、基本知识雷达(RADAR)是英文”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思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
这一发明被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发明雷达前,船只在大雾中航行时,只能通过发出短促汽笛、灯光和敲钟的方法,利用回声传回的时间来大致估算与目标之间的位置从而避免碰撞。
雷达发出的射频电磁波,通过计算电磁波反射回来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到达目标的距离,这是在已知雷达波传播速度是接近恒定的也就是光速的前提下实现的。
这样通过计算雷达波从发出到从目标反射回到天线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船只到目标的距离。
这个时间是往返的时间,将它除以2才是电磁波从船只到达目标的单程距离的时间。
这些都是由雷达内部的算法来自动完成的。
雷达确定目标的方位是通过雷达天线发射波束在空间的扫描来实现的。
雷达天线发射波束在空间是不均匀分布的,其主波束内的功率密度远大于副瓣内的功率密度,因而主波束内目标反射的信号强度远大于副瓣内目标反射的信号强度,所以此时雷达探测到的目标信号可以认为是来自主波束内目标反射的信号,且认定目标方位处于雷达天线主波束的最大方向上。
当天线波束最大方向瞄准某一个目标时,如果另一个目标恰好处在天线波束第一零点方向上,则回波信号完全来自天线波束最大方向的那个目标。
因此,天线的分辨率为第一零点波束宽度的一半,即FNBW/2。
例如,当天线的FNBW=20时,具有10的分辨率,可用来辨别方位上相距10的两个目标。
船用导航雷达天线是在水平360°方位上匀速转动,将天线方位位置信号实时送入信息处理机,信息处理机就知道了目标回波信号与目标方位的对应关系。
雷达仿真分析报告范文
雷达仿真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雷达技术作为现代军事和民用领域中重要的探测和识别工具,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雷达仿真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和评估工具,可以模拟和预测雷达系统的性能、探测能力等关键参数,对于雷达的设计、优化以及决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雷达仿真分析进行详细讨论和分析,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深入探索和评估雷达的性能与效果。
二、雷达仿真流程与方法本文采用Matlab软件进行雷达仿真分析,主要流程包括:场景建模、波束形成、信号发射与接收、目标回波模拟、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等。
具体方法如下:1. 场景建模:根据实际的雷达任务需求,将仿真场景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设置场景的尺寸、形状、地形等参数。
2. 波束形成:根据雷达参数设置波束宽度、扫描方式等参数,生成合适的波束图。
3. 信号发射与接收:仿真模拟雷达信号的发射过程,考虑发射功率、频率等参数,并接收目标返回的回波信号。
4. 目标回波模拟:根据目标的散射特性和雷达波束图,模拟目标的回波信号,考虑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角等参数。
5. 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包括滤波、抗干扰处理、目标检测与定位等,并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评估雷达性能。
三、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在本次仿真实验中,我们以舰船雷达为例,通过仿真建模和参数设置,模拟了雷达的探测能力和性能评估。
以下是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 参数设置:仿真中,我们设置了雷达的工作频率为X 波段,波束宽度为20°,最大可探测距离为200km等参数。
2. 目标模拟与回波仿真:我们设置了多个目标,包括小型舰船、飞机等,根据雷达工作参数,计算了各目标的回波信号,并模拟了不同距离、速度下的回波特性。
3. 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我们采用信号处理算法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滤波和抗干扰处理,得到了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角等参数,并绘制了目标探测图、距离-速度图以及方位角特性图。
4. 性能评估: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和图形,我们评估了雷达的探测能力、目标识别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和优化。
哈工大雷达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雷达系统仿真实验报告姓名:黄晓明学号:班级:1305203指导教师:谢俊好院系:电信学院实验一杂波和色噪声的产生—高斯谱相关对数正态随机序列的产生1、实验目的给定功率谱(相关函数)和概率分布,通过计算机产生该随机过程,并估计该过程的实际功率谱和概率分布以验证产生方法的有效性。
2、实验原理1)高斯白噪声的产生222(x)f(x)μσ--=、222(z)xF(x)dzμσ--=⎰均值:μ为位置参数、方差:2σ、均方差:σ为比例参数。
若给定01X~N(,)',则2X X~N(,)μσμσ'=+。
MATLAB中对应函数normrnd(mu,sigma,m,n),调用基本函数01randn(m,n)~N(,)产生标准正态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的产生方法有舍选抽样法、推广的舍选抽样法、变换法、极法、查表法等,其中变换法的优点是精度高,极法运算速度较变换法快10~30%,查表法速度快。
(1)反变换法、反函数有理逼近法令0.5,t r x=-=()2012231230,11a a x a xX signt x Nb x b x b x++⎛⎫=-⎪+++⎝⎭式中2.515517a=,10.802833a=,20.010328a=,11.432788b=,20.189269b=,30.001308b=。
用这一方法进行抽样,误差小于10-4。
(2)叠加法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有:先产生I组相互独立的01[,]上均匀分布随机数,令1IiiY r==∑,则当N较大时212Y~N(I,I)。
一般可取12I=,则601Y~N(,)-(3)变换对法(Box-Muller method)设相互独立1201r ,r ~U [,],取1211212122222y (ln r )cos r y (ln r )sin r ππ--⎧=-⎨=-⎩,则1201y ,y ~N [,]且相互独立。
(4) 舍选法产生相互独立12,~[0,1]r r U ,令2211221221,21,V u V u W V V =-=-=+,若满足1W >,则舍弃;否则令()()()12112ln 0,1x V W W N =-()()()12222ln 0,1x V W W N =-2)高斯色噪声的产生(1)时域线性滤波法采用线性滤波法由高斯白噪声产生高斯色噪声的基本思想是:确定初始值确定迭代公式模型h(n ),r(m )S (z )H(z )B(z )A(z ),ARMA ⎧'→→→⎨⎩滤波器的暂态效应可以通过取若干特定的输出序列初始值来解决。
雷达原理实验报告(哈工程)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雷达原理姓名:班级:电子信息工程4班学号:实验名称规范程度原理叙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成绩雷达信号波形分析实验相位法测角实验接收机测距和灵敏度实验目标距离跟踪和动目标显示实验平均成绩折合成绩注:1、每个实验中各项成绩按照5分制评定,实验成绩为各项总和2、平均成绩取各项实验平均成绩3、折合成绩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百分比进行折合2017年5 月雷达信号波形分析实验报告2017年4 月5 日班级电子信息工程4班姓名评分一、实验目的要求1. 了解雷达常用信号的形式。
2. 学会用仿真软件分析信号的特性。
3.了解雷达常用信号的频谱特点和模糊函数。
二、实验原理为了测定目标的距离,雷达准确测量从电磁波发射时刻到接收到回波时刻的延迟时间,这个延迟时间是电磁波从发射机到目标,再由目标返回雷达接收机的时间。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为:S=CT/2 其中S :目标距离;T :电磁波从雷达到目标的往返传播时间;C :光速。
三、实验参数设置载频范围:0.5MHz 脉冲重复周期:250us 脉冲宽度:10us 幅度:1V 线性调频信号 载频范围:90MHz 脉冲重复周期:250us 脉冲宽度:10us 信号带宽:14 MHz 幅度:1V 四、实验仿真波形x 10-3时间/s 幅度/v脉冲x 10-3时间/s幅度/v连续波0.51 1.52x 10-3时间/s幅度/v脉冲调制x 1070124频率/MHz幅度/d B脉冲频谱图x 10705104频率/MHz幅度/d B连续波频谱图-4-2024x 1070124频率/MHz幅度/d B脉冲调制频谱图0.51 1.52x 10-3-101时间/s 幅度/v脉冲8.2628.26258.263x 10-4-101时间/s 幅度/v连续波0.51 1.52x 10-3-101时间/s幅度/v脉冲调制-4-224x 1070244频率/MHz幅度/d B脉冲频谱图-4-224x 10705104频率/MHz幅度/d B连续波频谱图-4-224x 1070124频率/MHz幅度/d B脉冲调制频谱图02004006008001000五、实验成果分析实验中用到的简单脉冲调制信号的产生由脉冲信号和载频信号组成,对调制信号进行线性调频分析,得到上面的波形图。
哈工大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研究生学位课《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2017 年秋季学期)姓名学号班级研一专业机械电子报告提交日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统一用该模板撰写:(1)实验名称(2)同组成员(必须写)(3)实验器材(4)实验原理(5)实验过程(6)实验结果及分析2.正文格式:小四号字体,行距单倍行距;3.用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4.报告需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进行存档,电子文档请发送至:***********。
5.此页不得删除。
评语:教师签名:年月日实验一报告正文一、 实验名称TH -I 型智能转动惯量实验 二、 同组成员(必须写)17S三、 实验器材(简单列出)1. 扭摆及几种有规则的待测转动惯量的物体2. 转动惯量测试仪3. 数字式电子台秤4.游标卡尺四、 实验原理(简洁)将物体在水平面内转过一角度θ后,在弹簧的恢复力矩作用下物体就开始绕垂直轴作往返扭转运动。
根据虎克定律,弹簧受扭转而产生的恢复力矩M 与所转过的角度θ成正比,即M =-K θ (1) 式中,K 为弹簧的扭转常数,根据转动定律M =I β式中,I 为物体绕转轴的转动惯量,β为 角加速度,由上式得MIβ= (2) 令2IKω=,忽略轴承的磨擦阻力矩,由式(1)、(2)得222d Kdt Iθβθωθ==-=-上述方程表示扭摆运动具有角简谐振动的特性,角加速度与角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
此方程的解为:cos()A t θωφ=+式中,A 为谐振动的角振幅,φ为初相位角,ω为角速度,此谐振动周期为22T πω== (3) 由式(3)可知,只要实验测得物体扭摆的摆动周期,并在I 和K 中任何一个量已知时即可计算出另一个量。
五、 实验过程(简洁)1. 用游标卡尺测出实心塑料圆柱体的外径D 1、空心金属圆筒的内、外径D 内、D 外、木球直径D 直、金属细杆长度L ;用数字式电子秤测出各物体质量m (各测量3次求平均值)。
2. 调整扭摆基座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哈工程雷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雷达的发射、接收、处理和显示过程;3. 学习雷达在距离、速度测量中的应用;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雷达(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探测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等信息的电子设备。
雷达系统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成。
1. 发射机:产生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通过天线发射出去;2. 接收机: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3. 天线: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4. 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提取目标信息;5. 显示器:显示目标信息,如距离、速度和方位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雷达实验系统;2. 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3. 雷达发射机;4. 雷达接收机;5. 天线;6. 电源。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系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2. 启动雷达实验系统,设置雷达工作参数;3. 开启雷达发射机,发射无线电波;4. 观察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分析目标信息;5. 采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6. 关闭雷达实验系统,整理实验器材。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距离测量实验过程中,通过雷达系统测量目标距离。
根据雷达测距公式,距离D与雷达信号往返时间t和雷达信号速度c之间的关系为:D = c × t / 2其中,c为雷达信号速度,约为3×10^8 m/s。
2. 速度测量实验过程中,通过雷达系统测量目标速度。
根据多普勒效应,目标速度v与雷达信号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v = 2f × c / λ其中,λ为雷达信号波长。
3. 方位测量实验过程中,通过雷达系统测量目标方位。
根据天线方向性,可以计算出目标方位角。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距离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说明雷达系统在距离测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2. 速度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说明雷达系统在速度测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3. 方位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说明雷达系统在方位测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4. 实验过程中,发现雷达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存在误差,如信号衰减、噪声干扰等。
雷达系统仿真设计报告一
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报告一、设计题仿真产生十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序列,并进行参数检验,概率分布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二、设计过程1.选择运用MATLAB软件实现设计要求。
2.选择以下十种概率分布,实现其随机序列的数据仿真。
3.具体实现方法 (1)[0,1]区间均匀分布运用乘同余法产生[0,1]区间均匀分布随机数序列的递推公式)(mod 1M x x n n λ≡+式中:λ、M 为两个参数,0x 为初始值。
此处取352=M ,10=x ,155=λ,产生100000个随机数组成的序列,并设置显著水平为5%进行频率(均匀性)检验,参数(一阶矩、二阶矩、方差)检验,相关系数(独立性)检验。
通过检验后,方可认为产生的[0,1]区间均匀分布随机数序列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编写MATLAB 语言代码,产生的序列做直方图如下: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该[0,1]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序列通过了各项检验。
以下的十种概率分布的随机数序列均以[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随机总体为基础。
根据相关理论,只要给定的均匀分布随机数序列满足均匀且独立的要求,在对其经过严格的数学变换或者严格的数学方法后,所产生的任何分布的简单子样都会满足相同的总体分布和相互独立性的要求。
据此,以下产生的十种概率分布的随机数序列均不再进行检验,仅画出概率分布直方图作为参考。
(2)高斯(标准正态)分布在雷达系统仿真中,正态分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为雷达接收机的内部噪声、雷达的各种测量误差等均服从正态分布,并且还可由正态分布获得指数分布、瑞利分布、韦布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等许多非高斯分布表达式。
当随机变量i u 为[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随机变量,所要求的高斯分布的均值为1)(m y E i =,方差21)(σ=i y D 。
运用近似抽样法,则所求的高斯分布随机变量的表达式为111)2(12m Nu N y Ni i j +-=∑=σ。
当均匀分布随机变量的数目N=12时,简化式为6121-=∑=i i j u y ,本设计中采用了该简化式。
激光雷达虚拟仿真实验报告
激光雷达虚拟仿真实验报告激光雷达虚拟仿真实验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的激光雷达技术实验,它主要通过虚拟仿真模型来模拟各种实际激光雷达应用场景,达到有效的阐明和实践激光雷达技术的目的。
下面是一份激光雷达虚拟仿真实验报告,供参考。
1. 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是为了加深对激光雷达技术的理解,通过搭建虚拟环境来进行仿真实验,了解激光雷达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等相关知识。
2.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需要用到的设备包括:- 一台电脑- 激光雷达虚拟仿真软件3. 实验步骤3.1 安装仿真软件首先需要下载并安装激光雷达虚拟仿真软件,根据软件的安装引导将其安装到合适的目录下,并完成相应的设置。
3.2 打开仿真软件启动已经安装好的激光雷达虚拟仿真软件,并进入主界面。
3.3 设置实验参数在仿真软件的主界面中,可以通过参数设置来设置实验的相关参数,包括激光雷达的光束角度、扫描速度、扫描范围等。
3.4 进行实验完成参数设置后,即可开始进行激光雷达虚拟仿真实验,观察模拟出来的激光雷达数据图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完成实验目标。
4. 实验结果本次激光雷达虚拟仿真实验,我们成功地模拟了不同参数条件下激光雷达的探测情况,并获得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深入了解了激光雷达技术的优点和限制,对于今后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也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激光雷达虚拟仿真实验,我们对于激光雷达技术的性质、特点和应用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于今后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也有了一定的指导和支撑。
同时,本次实验也有效地帮助我们提高了计算机仿真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是一次非常有价值和富有意义的科学实验。
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报告
设计报告一 十种随机数的产生一 概述.概论论是在已知随机变量的情况下,研究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及其参量,而随机变量的仿真正好与此相反,是在已知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及其参数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上产生服从给定统计特性和参数随机变量。
下面对雷达中常用的模型进行建模: ● 均匀分布 ● 高斯分布 ● 指数分布 ● 广义指数分布 ● 瑞利分布 ● 广义瑞利分布 ● Swerling 分布 ● t 分布 ● 对数一正态分布 ● 韦布尔分布二 随机分布模型的产生思想及建立.产生随机数最常用的是在(0,1)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其他分布的随机数可利用均匀分布随机数来产生。
2.1 均匀分布1>(0,1)区间的均匀分布:用混合同余法产生 (0,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伪随机数通常是利用递推公式产生的,所用的混和同余法的递推公式为:1 n x =nx +C (Mod m )其中,C是非负整数。
通过适当选取参数C可以改善随机数的统计性质。
一般取作小于M的任意奇数正整数,最好使其与模M互素。
其他参数的选择(1) 的选取与计算机的字长有关。
(2) x(1)一般取为奇数。
用Matlab来实现,编程语言用Matlab语言,可以用 hist 函数画出产生随机数的直方图(即统计理论概率分布的一个样本的概率密度函数),直观地看出产生随机数的有效程度。
其产生程序如下:c=3;lamade=4*200+1; x(1)=11; M=2^36;for i=2:1:10000;x(i)=mod(lamade*x(i-1)+c,M);end;x=x./M;hist(x,10);mean(x)var(x)运行结果如下:均值 = 0.4948 方差 = 0.08402> (a,b)区间的均匀分布:利用已产生的(0,1)均匀分布随机数的基础上采用变换法直接产生(a,b)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其概率密度函数如下:⎪⎩⎪⎨⎧-=01)(ab x p b x a x b x a ≥≤≤≤, 其产生程序如下:c=3;lamade=4*201+1; a=6;b=10; x(1)=11;M=2^36; for i=2:1:10000;x(i)=mod(lamade*x(i-1)+c,M); end; x=x./M;%%%%%%%%%%%%%%%%%%%%% i=2:1:10000; y(i)=(b-a)*x(i)+a; n=5:0.1:11;hist(y,n),axis([a-1 b+1 0 max(hist(y,n))+20]); mean(y) var(y)上面程序中取 a = 6,b = 10 .即(6,10)区间上的均匀分布。
雷达原理实验报告(哈工程)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雷达原理:班级:电子信息工程4班学号:注:1、每个实验中各项成绩按照5分制评定,实验成绩为各项总和2、平均成绩取各项实验平均成绩3、折合成绩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百分比进行折合2017年 5 月雷达信号波形分析实验报告2017年 4 月 5 日班级电子信息工程4班评分一、实验目的要求1. 了解雷达常用信号的形式。
2. 学会用仿真软件分析信号的特性。
3.了解雷达常用信号的频谱特点和模糊函数。
二、实验原理为了测定目标的距离,雷达准确测量从电磁波发射时刻到接收到回波时刻的延迟时间,这个延迟时间是电磁波从发射机到目标,再由目标返回雷达接收机的时间。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为:S=CT/2 其中S:目标距离;T:电磁波从雷达到目标的往返传播时间;C:光速。
三、实验参数设置载频围:0.5MHz脉冲重复周期:250us脉冲宽度:10us幅度:1V线性调频信号载频围:90MHz脉冲重复周期:250us脉冲宽度:10us信号带宽:14 MHz幅度:1V四、实验仿真波形x 10-3时间/s 幅度/v脉冲x 10-3时间/s幅度/v连续波x 10-3时间/s幅度/v脉冲调制x 1070124频率/MHz幅度/d B脉冲频谱图x 10705104频率/MHz幅度/d B连续波频谱图x 1070124频率/MHz幅度/d B脉冲调制频谱图x 10-3-101时间/s 幅度/v脉冲8.2628.26258.263x 10-4-101时间/s 幅度/v连续波0.51 1.52x 10-3-101时间/s幅度/v脉冲调制x 1070244频率/MHz幅度/d B脉冲频谱图-4-2024x 10705104频率/MHz幅度/d B连续波频谱图-4-2024x 1070124频率/MHz幅度/d B脉冲调制频谱图五、实验成果分析实验中用到的简单脉冲调制信号的产生由脉冲信号和载频信号组成,对调制信号进行线性调频分析,得到上面的波形图。
雷达系统仿真实验二
2011 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考核科目:雷达系统仿真(实验二)学生所在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所在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生姓名:吴上上学号:10S005123学生类别:强军计划考核结果阅卷人非相干积累改善因子及积累损耗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脉冲积累的基本思想;2. 掌握非相干积累改善因子和积累损耗的计算;3. 掌握仿真实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1、非相干积累当一个目标在单次扫描中位于雷达波束时,它会反射若干脉冲。
通过将某个给定的目标在单次扫描中返回的所有脉冲的回波积累起来,可以提高雷达的灵敏度SNR 。
返回脉冲的个数与天线扫描效率和雷达PRF 有关。
更精确的有,从给定目标返回的脉冲个数由下式给出:2a sc rP T f n θπ=(1) 式中,a θ是方位天线波束宽度,sc T 是扫描时间,r f 是雷达PRF 。
非相干积累通常在包络检波器,也称为平方律检波器后实现。
非相干积累的效率比相干积累要低。
事实上,非相干积累的增益总是小于非相干积累脉冲的个数。
这个积累损耗称为和P n 之间,近似值为:10l )5.5N C I L d B=- (2) 当P n。
利用平方律检波器和非相干积累的雷达接收机的框图见图1。
实践中,平方律检波器通常用做最佳接收机的近似。
()r t 为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定义一个新的无量纲变量y :/n n y r ψ= (3)并且还定义22/2P A SNR ψℜ== (4)于是得到新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20()()()(2n p nn n n n y dr f y f r y I y dy ⎛⎫-+ℜ== ⎪ ⎪⎝⎭(5)来自天线和图1 平方律检波器和非相干积累的简化框图对第n 个脉冲的平方律检波器的输出正比于其输入的平方,在对(3)中的变量进行变换后,它正比于n y 。
因此,定义一个新的变量是更方便的:212n n x y =(6)在平方律检波器输出端的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0()()exp 2p nn n n n dy f x f y x I dx ⎛ℜ⎫⎛⎫==-+⎪ ⎪⎝⎭⎝⎭(7)P n 个脉冲的非相干积累实现为1Pn n n z x ==∑ (8)由于各个随机变量n x 是相互独立的,变量z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12()()()()P n f z f x f x f x = (9)算子“”表示卷积。
雷达技术实验报告
雷达技术实验报告雷达技术实验报告专业班级: :学号:一、实验内容及步骤1.产生仿真发射信号:雷达发射调频脉冲信号,IQ两路;2.观察信号的波形,及在时域和频域的包络、相位;3.产生回波数据:设目标距离为R=0、5000m;4.建立匹配滤波器,对回波进行匹配滤波;5.分析滤波之后的结果。
二、实验环境matlab三、实验参数脉冲宽度 T=10e-6; 信号带宽 B=30e6;调频率γ=B/T; 采样频率 Fs=2*B; 采样周期 Ts=1/Fs; 采样点数 N=T/Ts;匹配滤波器h(t)=S t*(-t)时域卷积conv ,频域相乘fft, t=linspace(T1,T2,N);四、实验原理1、匹配滤波器原理:在输入为确知加白噪声的情况下,所得输出信噪比最大的线性滤波器就是匹配滤波器,设一线性滤波器的输入信号为)x:(ttx+=t sn)()()(t其中:)(t s为确知信号,)(tn为均值为零的平稳白噪声,其功率谱密度为No。
2/设线性滤波器系统的冲击响应为)(t h ,其频率响应为)(ωH ,其输出响应:)()()(t n t s t y o o += 输入信号能量:∞<=⎰∞∞-dt t s s E )()(2输入、输出信号频谱函数:dt e t s S t j ⎰∞∞--=ωω)()()()()(ωωωS H S o =ωωωπωωd e S H t s tj o ⎰∞-=)()(21)(输出噪声的平均功率:ωωωπωωπd P H d P t n E n n o o ⎰⎰∞∞-∞∞-==)()(21)(21)]([22)()()(2)()(2122ωωωπωωπωωd P H d eS H SNR n t j o o⎰⎰∞∞-∞∞-=利用Schwarz 不等式得:ωωωπd P S SNR n o ⎰∞∞-≤)()(212上式取等号时,滤波器输出功率信噪比o SNR 最大取等号条件:otj n e P S H ωωωαω-=)()()(* 当滤波器输入功率谱密度是2/)(o n N P =ω的白噪声时,MF 的系统函数为: ,)()(*o t j e kS H ωωω-=oN k α2=k 为常数1,)(*ωS 为输入函数频谱的复共轭,)()(*ωω-=S S ,也是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ω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达系统仿真实验报告姓名:黄晓明学号:班级:1305203指导教师:谢俊好院系:电信学院实验一杂波和色噪声的产生—高斯谱相关对数正态随机序列的产生1、实验目的给定功率谱(相关函数)和概率分布,通过计算机产生该随机过程,并估计该过程的实际功率谱和概率分布以验证产生方法的有效性。
2、实验原理1)高斯白噪声的产生222(x)f(x)μσ--=、222(z)xF(x)dzμσ--=⎰均值:μ为位置参数、方差:2σ、均方差:σ为比例参数。
若给定01X~N(,)',则2X X~N(,)μσμσ'=+。
MATLAB中对应函数normrnd(mu,sigma,m,n),调用基本函数01randn(m,n)~N(,)产生标准正态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的产生方法有舍选抽样法、推广的舍选抽样法、变换法、极法、查表法等,其中变换法的优点是精度高,极法运算速度较变换法快10~30%,查表法速度快。
(1)反变换法、反函数有理逼近法令0.5,t r x=-=()2012231230,11a a x a xX signt x Nb x b x b x++⎛⎫=-⎪+++⎝⎭式中2.515517a=,10.802833a=,20.010328a=,11.432788b=,20.189269b=,30.001308b=。
用这一方法进行抽样,误差小于10-4。
(2)叠加法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有:先产生I组相互独立的01[,]上均匀分布随机数,令1IiiY r==∑,则当N较大时212Y~N(I,I)。
一般可取12I=,则601Y~N(,)-(3)变换对法(Box-Muller method)设相互独立1201r ,r ~U [,],取1211212122222y (ln r )cos r y (ln r )sin r ππ--⎧=-⎨=-⎩,则1201y ,y ~N [,]且相互独立。
(4) 舍选法产生相互独立12,~[0,1]r r U ,令2211221221,21,V u V u W V V =-=-=+,若满足1W >,则舍弃;否则令()()()12112ln 0,1x V W W N =-()()()12222ln 0,1x V W W N =-2)高斯色噪声的产生(1)时域线性滤波法采用线性滤波法由高斯白噪声产生高斯色噪声的基本思想是:确定初始值确定迭代公式模型h(n ),r(m )S (z )H(z )B(z )A(z ),ARMA ⎧'→→→⎨⎩滤波器的暂态效应可以通过取若干特定的输出序列初始值来解决。
(2)功率谱密度序列逆变换采用频域法反变换法来获得具有特定功率谱密度的随机序列,并基于此进一步产生高斯相关序列。
设待产生的自相关函数为r()τ,对其采样得N 点自相关序列r(n )(注意0121n ,,,,N =-,后半部分对应于原来的负延迟部分,类似于频谱中的负半轴。
若需产生实序列,则r(n )满足偶函数对称性质; 若产生复序列,则r(n )满足共轭对称),其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及DFT 分为:1N j jn n S (e)R(n )e ωω--='=∑112220N N j j nk NnkN k N k Nn n S(k )S()S (e)R(n )eR(n )W ωπωπωπω---===='====∑∑式中2j N N W e π-=。
设给定的连续过程/离散过程的功率谱为j S(e )ω/{S(k )},则可通过产生一个独立随机相位序列的办法来实现该过程的总体(下两图中功率谱序列应该乘上一个系数)。
该方法能获得准确的PSD 期望值,具体实现方式有:频域法、时域法。
3)相关传递法相关传递法可以使一个随机序列的相关特性传递给另一个随机序列。
只要使第一个序列具有所要求的振幅分布,第二个序列具有规定的相关特性,通过使第一个序列按第二个序列的大小次序排列就可使前者同时具有规定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相关特性。
此方法的基本思想在于:概率分布是随机序列值大小的总体描述而与其排列次序无关,而自相关特性不仅与随机序列值大小有关,更取决于序列值的相对位置,因此概率分布特性与自相关特性是两个截然不同、完全无关的概念,可以分别单独考虑实现。
采用相关传递法模拟任意特定分布、功率谱的随机序列的具体步骤是:先用FFT方法得到有完全合乎要求的功率谱的随机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具体实现过程见第四章高斯色噪声部分或文),利用相关传递法对具有给定振幅分布的随机序列进行重排次序的改造,从而得到在振幅分布和谱特性两方面都符合要求的随机序列。
相关传递法原理非常简单且容易实现,但其谱特性的近似程度无法保证,缺乏严格的理论分析,仅作为备用方法。
4)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设对数正态分布密度函数:22(ln)()exp[]2zf zμσ--=,0y>对数正态分布y与正态分布的变换关系为:wz e=式中w服从正态分布22()()]2wf wμσ--=Z的相关函数()00[](,)i jw wij i j i j i js E z z e f w w dw dw∞∞+==⎰⎰式中2222()2()()()(,)2(1)i ij i j ji jijw w w wf w wμρμμμσρ----+-⎡⎤=-⎢⎥-⎣⎦,[][][]ijE w w E w E wρ-=22[]i jE w wμσ-=是iw、jw的相关系数。
则22[]exp2i j ijE z zμσσρ=++⎡⎤⎣⎦,对应的相关系数22exp()1exp()1ijijsσρσ-=-,则待求高斯过程的相关系数为:()22ln11ijijs eσρσ⎡⎤-+⎣⎦=当x 较小时,1xe x ≈+、23ln(1)23x x x x +≈-++,则有()221ij ij ijs e sσρσ-≈≈,065.~dB σ<时上式表明当噪声功率较小时,对数正态分布与其对应的正态分布的相关系数近似相等。
由ij ρ可得到()H ω,即令()()u S FFT ωρ=,则归一化传递函数()H ω的幅值为()H ω故产生相关对数正态分布的ZMNL 法仿真框图如下:i()0,1N ννi()0,1iju N i()2,ijw N μσρ相关系数i()2,ijz LN s μσ相关系数图3-3 相关对数正态ZMNL 法示意图具体步骤为:⑴对给定杂波的功率谱密度()S ω进行N 次采样,建立功率谱密度序列{}n S ,即1122n N S f S n f ,n ,,,N ⎡+⎤⎛⎫=∆⋅-∆= ⎪⎢⎥⎝⎭⎣⎦(N 为采样点数)为了产生相关的时间序列,还需产生一个具有单位平均功率、独立的随机相位矢量序列{}n ξ。
⑵ {}n S 经过逆付里叶变换得到杂波的相关函数序列ij s ,利用是(3-1)给出的对应关系求出相关高斯随机序列的相关系数序列ij ρ;⑶产生独立高斯分布的随机序列i v ,()01i v ~N ,,且其功率谱密度()1v S ω=。
i v 经过线性滤波器后,调制出所需要的相关正态随机序列i u ,()01i u ~N ,,其功率谱密度为()()2u S H ωω=;⑷由参数c μ,c σ和非线性变换exp(.),最终得到相关系数为ij s 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杂波序列i z 。
3、实验内容给定对数正态PDF :。
取为LN(0, 1),则该分布均值、方差给定高斯型PSD :式中dB f 3为两个半功率点之间的宽度, 常数665.12ln 2==α使得m ax 35.0)2(S f S dB =,常数k 为待定系数,与之相对应的自相关函数为()[]23exp )(ατπτdB f r -=功率约束关系:,,故● 产生高斯白噪声;2)产生高斯色噪声;● 产生高斯谱相关对数正态分布随机序列; ● 对产生的上述随机序列进行功率谱估计;● 对产生的上述随机序列进行概率密度函数估计。
4、实验结果及分析 (1)产生高斯白噪声图1图2 (2)产生高斯色噪声图3图4图5(3)产生高斯谱相关对数正态分布随机序列;图6图7图8图9(4)对产生的上述随机序列进行功率谱估计;图10 (5)对产生的上述随机序列进行概率密度函数估计。
图11分析:利用random函数产生了长度为1000,均值为0,方差为1的随机序列作为高斯白噪声,对其进行功率谱分析发现其功率谱不是理想的一条直线。
考虑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该噪声长度有限,并不是无限大,因此必然会其频域特性产生影响。
二是由于样本的随机性,一次仿真结果并不一定理想,故将其功率谱做多次平均会得到相对较好的结果。
高斯色噪声的功率谱在频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将高斯白噪声通过一个线性滤波器,通过构造适当的系统函数改变其频域特性,最后经反变换得到高斯色噪声。
由图5可见高斯色噪声与白噪声的区别,色噪声功率的分布不均匀对于(3)、(4)、(5)部分,首先设定适当参数产生功率谱密度。
再由功率谱密度经傅里叶反变换得到杂波的自相关函数,利用自相关函数和高斯随机序列相关系数。
再经对应的变换得到系统函数Hw,将产生的随机序的对应关系得到相关系数序列ij列通过该系统并做傅里叶反变换,由于方差为1,均值为零,因此直接将反变换的结果直接作为指数即得到对数正态分布序列。
将0频处的分量去掉并归一化得到图10所示的功率谱密度,可见其呈高斯分布。
毛刺现象较为严重,做多次平均后可得到明显改善。
利用hist命令得到该序列的概率密度函数,可见其先上升后下降并且下降速度逐渐减慢的趋势。
故得到的是一个高斯相关对数正态分布序列。
5、实验代码clcclose allclear allN=1000;a=2*(log(2))^0.5;fh=500;k=2*sqrt(log(2))*exp(2)/(sqrt(pi)*fh);f=1:1:N;%产生高斯白噪声n_white=random('norm',0,1,1,N);f_n_white=fft(n_white);Sn_white=abs(fftshift((f_n_white)).^2)/N;figure(1);plot(f,n_white);title('高斯白噪声');figure(2);plot(f,10*log10(Sn_white));title('高斯白噪声功率谱');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dB/Hz)');%产生高斯色噪声Sf=k*exp(-(a*f./fh).^2);P_n_colored=n_white.*Sf;f_n_colored=sqrt(N.*Sf.*f_n_white);n_colored=ifft(f_n_colored);figure(3);plot(f,n_colored);title('高斯色噪声');axis([0 1000 -1 2])figure(4);plot(f,abs(f_n_colored));title('高斯色噪声频谱');xlabel('频率/Hz');figure(5);plot(f,10*log10(P_n_colored));title('高斯色噪声功率谱');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dB/Hz)');N=4096; %初始化各类参数a=2*(log(2))^0.5; %阿尔法fh=1200; %半功率带宽fs=N;k=2*sqrt(log(2))*exp(2)/(sqrt(pi)*fh);n=1:N/2;f=ones(1,N);f(1:N/2)=(n-1).*fs/N;f(N/2+1:N)=(N/2+1-n).*fs/N;sf=ones(1,N); %生成给定功率谱密度函数sf(1:N/2)=k*exp(-(a.*f(1:N/2)/fh).^2);sf(N/2+1:N)=k*exp(-(a.*f(N/2+1:N)/fh).^2);figure(6);plot(-N/2:N/2-1,fftshift(sf));title('模拟高斯谱相关对数正态分布序列功率谱密度函数');xlabel('频率/Hz');ylabel('幅度');s=ifft(sf); %对功率谱密度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自相关函数figure(7);plot(abs(s));title('自相关函数')rou=log(s*(exp(1)-1)+1); %生成相关高斯随机序列的相关系数序列figure(8);plot(abs(rou));title('相关高斯随机序列的相关系数序列');su=fft(rou);Hw=sqrt(su/rou(1)); %系统函数x=randn(1,N); %生成随机序列sx=fft(x);sy=Hw.*sx; %将生成的随机序列通过该系统y=ifft(sy); %因为均值为0,方差为1,故直接可得到z=exp(y); %高斯谱相关对数正态分布序列z=z-mean(z); %去除直流分量sz=abs(fft(z).^2)/N; %功率谱估计sz(1:10)=0;sz(4086:4096)=0;sz=fftshift(sz);sz=sz/max(sz); %进行归一化figure(9);plot(-N/2:N/2-1,sz);title('高斯谱相关对数正态分布序列功率谱密度')xlabel('频率/Hz')ylabel('幅度');figure(10);plot(abs(z));title('高斯谱相关对数正态分布序列')figure(11);hist(abs(z),0:0.1:45);title('高斯谱相关对数正态分布序列概率密度函数');实验二 雷达回波的仿真与分析—阵列信号与噪声的产生及波束形成1、实验目的综合应用阵列信号模型及随机矢量产生方法,对数字波束形成技术进行原理性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