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第三章 习题讨论.ppt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 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判断正误并解释1.所谓商品的效用,就是指商品的功能。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商品的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件商品的效用的大小可以进行比较。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同一个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效用大小可以比较。

但由于效用是主观价值判断,所以同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效用的大小是不可比的。

3.效用的大小,即使是对同一件商品来说,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同一商品给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消费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最后一单位消费品的效用递减。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连续性增加。

5.预算线的移动表示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发生变化。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只有在收入变动,商品价格不变,预算线发生平移时,预算线的移动才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发生了变化。

6.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总是反向变化。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同向变化的。

二、选择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A )A.为正值,但不断减少;B.为正值,且不断增加;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以上都不对2.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合点时,则边际效用MUχ为:(C )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3.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C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C )A.消费者收入;B.所购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偏好;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5.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组合的两种商品是(B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三章习题课课件PPT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三章习题课课件PPT

4个.故所求的概率P(A)=140=0.4.
解析答案
返回
达标检测
1 2345
1.某射手的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为0.2、0.3、
0.1,则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 A )
A.0.5
B.0.3
C.0.6
D.0.9
解析 依题意知,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1-(0.2+0.3)
并求这两件日用品的等级系数恰好相等的概率.
解 从日用品x1,x2,x3,y1,y2中任取两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为{x1,x2}, {x1,x3},{x1,y1},{x1,y2},{x2,x3},{x2,y1},{x2,y2},{x3,y1}, {x3,y2},{y1,y2},即基本事件的总数为10. 设事件A表示“从日用品x1,x2,x3,y1,y2中任取两件,其等级系数相 等”,则A包含的基本事件为{x1,x2},{x1,x3},{x2,x3},{y1,y2},共
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数据落在[31.5,43.5)的概率约是( B )
1
1
1
2
A.6
B.3
C.2
D.3
解析 由条件可知,落在[31.5,43.5)的数据有 12+7+3=22(个),故所求概
率约为2626=31.
解析答案
1 2345
3.从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条线段中任意取出三条,则以这三条线段为边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3 盒中有3只灯泡,其中2只是正品,1只是次品. (1)从中取出1只,然后放回,再取1只,求:①连续2次取出的都是正品所 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②两次取出的一个为正品,一个为次品所包含的 基本事件总数;

第三章 第五节 指数函数 课件(共53张PPT)

第三章 第五节 指数函数 课件(共53张PPT)
解析: 函数 y=|3x-1|的图象是由函数 y=3x 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 后,再把位于 x 轴下方的图象沿 x 轴翻折到 x 轴 上方得到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知,其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 k 的取值范围为(-∞,0].
答案: (-∞,0]
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角度一 比较指数幂的大小
解析: (1)由函数 y=kx+a 的图象可得 k<0,0<a<1.因为函数的图象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大于 1,所以 k>-1,所以-1<k<0.函数 y=ax+k 的图象可以 看成把 y=ax 的图象向右平移-k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且函数 y=ax+k 是减函 数,故此函数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大于 1,结合所给的选项,选 B.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n (1)
an
=(n
a
)n=a(n∈N+).(
)
m
(2)分数指数幂 an
可以理解为mn
个 a 相乘.(
)
(3)函数 y=3·2x 与 y=2x+1 都不是指数函数.( )
(4)若 am<an(a>0,且 a≠1),则 m<n.( )
答案: (1)× (2)× (3)√ (4)×
角度二 解简单的指数方程或不等式
(1)若
,则函数 y=2x 的值域是( )
1 A.8,2
1 B.8,2
C.-∞,18
D.[2,+∞)
4x,x≥0, (2)已知实数 a≠1,函数 f(x)=2a-x,x<0, 若 f(1-a)=f(a-1),则 a 的
值为________.
解析: (1)因为

2018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第三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习题课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精品

2018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第三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习题课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精品

(2)图象法:将两者的v-t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 用图象求解。 (3)数学极值法:设从开始至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 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 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 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
[精典示例] [例5] 一辆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启动的瞬间,一辆以6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自行车恰好从汽车的旁边通过。 试求: (1)汽车一定能追上自行车吗?若能追上,汽车经过多长时间 追上?追上时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 (2)汽车追上自行车前多长时间与自行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 是多大?
()
图3
A.甲在整个 t=6 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 小为 4 m B.甲在整个 t=6 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C.乙在整个 t=6 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 t=6 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 小为 4 m 审题指导 解答该题时应先区分两个图象是 s-t 图象还是 v-t 图 象,再结合图象的斜率、截距以及交点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
运动学图象的“五看”
轴 线 斜率 面积 纵截 距
s-t图象
v-t图象
纵轴为位移s
纵轴为速度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 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
线运动
运动
表示速度
表示加速度
无实际意义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 表示位移
表示初位置
表示初速度
[针对训练 4] 某高考考生进入考场后发现自己忘记带准考证了,他 立即从考场出来,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跑向班 主任,在班主任处拿好准考证后再匀速回到考场,关于该考生的运 动情况,下列图象一定不正确的是

吴传生 经济数学 微积分 第二版 第三章 习题课PPT

吴传生 经济数学 微积分 第二版 第三章 习题课PPT

f (e ) e 1
(9) 设f ( x ) x( x 1)( x 2)( x 1000), f (0) 1000 !
解: f (0) lim f ( x ) f (0)
x 0
x
lim( x 1)( x 2) ( x 1000)
x0
且:f (0) f (0)
f ( x )在x 0点可导
sin x x 0 例7 设f ( x ) , 求 f ( x ) x0 x 解: 0时,f ( x ) (sin x ) cos x x
x 0时,f ( x ) ( x ) 1
x 0
f ( x )在x 0处左连续,
x0
lim f ( x ) lim x 1 1 x )( 1 1 ) 0 f (0) (
x0
f f ( x )在x 0处右连续,( x )在x 0处连续;
1 x 0 ln( x 1) [设 f ( x ) , 讨 论f ( x )在 x 1 1 x 0 x 1 x 0处的 连续性和 可导性 ]
第三章 习 题 课
一 教学要求
二 内容提要
三 教材习题选解
P113,T3
四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填空:
x (1) 设f ( x0 ) 1, 则 lim x 0 f ( x 2 x ) f ( x x ) 0 0
1
解: lim f ( x0 2 x ) f ( x0 x ) x 0 x [ f ( x0 2 x ) f ( x0 )] [ f ( x0 x ) f ( x0 )] lim x 0 x f ( x0 2 x ) f ( x0 ) f ( x0 x ) f ( x0 ) lim lim x 0 x 0 x x f ( x0 2 x ) f ( x0 ) f ( x0 x ) f ( x0 ) 2 lim lim 2 x 0 x 0 2x x 2 f ( x0 ) f ( x0 ) f ( x0 ) 1 原式 1

新高考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3章 习题课 弦长问题

新高考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3章 习题课 弦长问题

C. 34
D.
17 2
解析 将直线y=x+1代入x2+4y2=8, 可得x2+4(x+1)2=8,即5x2+8x-4=0,
∴x1=-2,x2=25,∴y1=-1,y2=75,
∴直线 y=x+1 被椭圆 x2+4y2=8 截得的弦长为 52+22+75+12=125 2.
1234
3.已知椭圆C的焦点在x轴上,长轴长为4,过右焦点F2且垂直于x轴的直 线交C于A,B两点,且|AB|=3,则C的方程为
二、与弦长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椭圆 C:ax22+by22=1(a>b>0)的离心率 e = 22,且点 P(2,1)在椭圆 C 上.
(1)求椭圆C的方程;
e=ac= 22, 解 由题意得a42+b12=1,
a2=b2+c2,
a= 6, ∴b= 3,
∴椭圆 C 的方程为x62+y32=1.
y1y2=-m21+2, ∴S△AOB=12|OF2|·|y1-y2|=12 y1+y22-4y1y2
=12
-m22+m 22-4×-m21+2= 2×
m2+1 m4+4m2+4
= 2×
m2+1 m2+12+2m2+1+1


1 m2+1+m21+1+2
≤ 2×
2
1

m2+1·m21+1+2
22,
62 A. 7
43 B. 7
√12 2
C. 7
83 D.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x-1,联立椭圆方程x42+y32=1, 整理可得7x2-8x-8=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PPT课件全套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PPT课件全套

2、测量小车从不同的高 度下滑的时间,并将得 到的数据填入下表:
支撑物高 度/厘米 小车下滑 时间/秒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 ? (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 ,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h每增加10厘米,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氮肥施用 量/千克/ 公顷 土豆产量/ 吨/公顷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 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 响.


4.某电影院地面的一部分是扇形,座位按 下列方式设置: 排数 1 座位数 60 2 64 3 68 4 72
1.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 a ,则正方形的周长C=( 4a ) 2.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面积S=(
1 ) ah 2
r
2

3.三角形的一边为a,这边上的高为h,则三角形 的面积S=(
4.梯形的上底,下底分别为a, b,高为h,则梯形的面积
1 2 5.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则圆锥的体积V=(3 r h )
高不变 底面半径变
底面半径不变 高变
变化中的圆锥
h r
h
r
2、 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当圆锥的 高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 变量各是什么? (2)如果圆锥的高为h(厘米),那么 3 圆锥的体积V( 厘米 )与h之间的关系 式为 . (3)当高由1厘米变化到10厘米时,2㎝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习题课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的综合应用)-讲练课件(人教A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习题课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的综合应用)-讲练课件(人教A019必修第一册)

2
1
x

= 3x + 1 ,则 f 2 = ___________.
3
>
m
<
>
/m
<
(2)二次函数 f x = ax 2 + bx + c a, b ∈ , a ≠ 0 满足条件:①当 x ∈ 时, f x 的图象关于
>
m
<
>
/m
<
>
m
<
>
/m
<
>
m
<
>
/m
<
直线 x = −1 对称;② f 1 = 1 ;③ f x 在 上的最小值为0.求函数 f x 的解析式.
值域.对于 f x = ax + b + cx + d (其中 a , b , c , d 为常数,且 a ≠ 0 )型的函数常用
>
m
<
>
/m
<
>
m
<
>
/m
<
>
m
<
>
/m
<
>
m
<
>
/m
<
>
m
<
>
/m
<
>
m
<
>
/m
<
换元法.
返回至目录
针对训练3.(1) 函数 f x =
A. [0,1]
[解析] ∵
x2
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 分段计费问题习题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 分段计费问题习题课件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数学 上册 人教版
2.(曲靖中考)小明所在城市的“阶梯水价”收费办法如下:每户用水不 超过 5 t,每吨水费 x 元;超过 5 t,超过部分每吨加收 2 元.小明家今 年 5 月份用水 t 吨,共交水费 44 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55xx++44((xx+2)=+424)=44.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数学 上册 人教版
【自主解答】
设小华打折前应付款 x 元, ①打折前购物金额超过 400 元,但不超过 600 元,由题意得 0.9x=504, 解得 x=560,560÷80=7(件);②打折前购物金额超过 600 元,由题意, 得 600×0.8+(x-600)×0.6=504, 解得 x=640,640÷80=8(件), 综上所述,小华在该商场购买商品件数 n 为 7 或 8.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数学 上册 人教版
解:(1)按购 A,B 两种,B,C 两种,A,C 两种电视机这三种方案分别计 算,设购 A 种电视机 x 台,B 种电视机 y 台. ①当购 A,B 两种电视机时,B 种电视机购(50-x)台,可得方程:1 500x +2 100(50-x)=90 000, 解得 x=25,则 B 种电视机购 50-25=25(台);
七年级 数学 上册 人教版
第 3 课时 分段计费问题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数学 上册 人教版
分段计费问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如下:费用=不不超超过过部部分 分的费用 +超超过过部部分 分的费用.
自主学习

土力学-第三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习题课 张丙印

土力学-第三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习题课 张丙印

L B
,
z B
)p
4F(12.5,2)p
p
x
C点:矩形荷载CDFH的附加应力
zC
Ksp
F(
L B
,
z B
)p
F(12.5,2)p
0.25zA 13.73kPa
y
L B
z
M
z 18
方法及讨论 –有效应力计算
课堂讨论题4:有效应力计算
板桩 基坑
k=5.0×10-6 m/s sat=1.8g/cm3
《土力学1》之习题课2
第三章习题讨论课
张丙印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岩土工程研究所
第三章:习题讨论课
主要内容: • 习题讨论 • 小测验(30分钟) • 方法讨论 • 概念及难点
• 作业中的问题评述
• 附加应力计算 • 有效应力计算 • 太沙基固结模型
• 其它问题讨论
小测验 30分钟
3
方法及讨论 –有效应力计算与渗流固结
A点总应力:A=110kPa 孔隙水压力:u=60+10h kPa 有效应力:A=50-10h
粘土层发生流土: A=50-10h=0 h=5m
14
方法及讨论 – 附加应力计算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课堂讨论题3:附加应力计算法
对如图所示的条形基础,作用有均布荷载p。已知A(基础中心 点)和B两点以下4m处的垂直附加应力分别为zA=54.9kPa和 zB=40.9kPa。求C点以下4m和8m处的垂直附加应力是多少?
8
方法及讨论 –有效应力计算与渗流固结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d) 如发生渗流固结现象,画出t=0时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
T=0
T= 超静孔隙 (稳定渗流) 水压力

结构化学 第三章习题(周公度)

结构化学 第三章习题(周公度)
19、在H127I的振动光谱中观察到2309.5cm-1强吸收峰,若将HI的简正振动看作谐振子,请计算或说明
(a)这个简正振动是否为红外活性
(b) HI简正振动频率
(c)零点能
(d) H127I的力常数
解:若将HI的简正振动看作谐振子
(a) HI为极性分子振动时偶极矩随之发生变化,属于红外活性
(b)
解:在混合气体中N2为非极性双原子分子,故不产生转动-振动光谱
已知谱带波数为:16.70,20.70,33.40, 41.85, 50.10,62.37cm-1
根据转动光谱的谱线间是等间距的特点,可知
谱线系1:16.70, 33.40,50.10;谱线间距16.7cm-1B1=8.35cm-1
谱线系2:20.70,41.85, 62.37;谱线间距平均20.835cm-1B2=10.417cm-1
7、画出CN-的分子轨道示意图,写出基态电子组态,计算键级及磁矩(或略轨道运动对磁矩的贡献)
解:CN-与N2等电子体,具有相同顺序的能级,分子轨道示意图为(省略1s,2s)
CN-的电子组态为CN-:KK(3σ)2(4σ)2(1π)2(1π)2(5σ)2
CN-的键级为3;
8、画出NO的分子轨道示意图,计算键级和自旋磁矩,试比较NO和NO+何者的键更强?哪一个键长长一些
=7.1711*10-19+4.361*10-20=7.607*10-19J
De(D2) = De(H2)
D0(D2) = De-hve(D2)/2 = 7.607*10-19–6.626*10-34*9.318*1013/2 =7.298*10-19J=4.556eV
25、H-O-O-H和H-C≡C-H分子的简正振动数目格式多少?画出H-C≡C-H简正振动方式,并分别标明其红外活性或拉曼活性。

2022秋北师八年级物理上册 点拨 第3章 习题课件

2022秋北师八年级物理上册 点拨 第3章 习题课件

1 m/s=
1 km 1000
=3.6 km/h。
1h 3600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3 火车在某段平直的轨道上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 程为200 m,所用时间为10 s, 则火车的速度为 ___2_0___m/s。
感悟新知
知3-练
易错提示 计算物体运动速度时,速度、路程、时间的单位
要统一。即速度单位用m/s ,路程单位用m,时间单 位用s; 速度单位用km/h,路程单位用km,时间单位 用h。
知2-练
例2 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跑 得快,他采用的是“___相__同__时__间__比__路__程___的方法”; 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运动员跑得快, 这是用 “_相__同__路__程__比__时__间__的方法”。
感悟新知
知2-练
温馨提示 “跑在最前面”说明通过的路程最大,“用时最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平均速度
知1-导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游泳运动员、行驶的汽车等,他 们做的是什么运动?怎样比较他们的运动快慢?
感悟新知
知1-讲
1. 平均速度 表示的是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 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拓展:在变速运动中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我们用 平均速度表示某一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不是很精确。例如: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为 60 m/s,在某个时刻(或某个位置)的速度可能大于(也有 可能小于)60 m/s。
② 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
运动。
③ 任意相同的时间通过相同的路程;通过任意相同的路程
需要相同的时间。
感悟新知
知4-讲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 度可以用公式v= 来计s 算,但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t 因此,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但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三章复习上海教育版-课件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三章复习上海教育版-课件

学习方法建议
学习策略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练习题,加深理解
2. 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学习方法建议
• 与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学习方法建议
01
学习方法
02 1. 对于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 络
03
2. 多做习题,特别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题
04
3. 利用化学实验加深理解,提高实验操作 技能
1.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特别是对于复杂物质的表示方法
本章复习总结
01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和注意 事项
02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 应用和解释
本章复习总结
难点解析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中,如何确保各项系数正确
1. 如何正确书写复杂的化学式,特别是含有多个原子的 物质
3. 如何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1
请写出氢气的化学式,并 描述其物理性质。
题目2
写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并解释其原理。
题目3
描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 的用途。
进阶练习题
题目4
解释酸、碱、盐的定义, 并举例说明。
题目5
写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 其现象。
题目6
解释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并列举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
掌握化学反应
03
04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复习难点
如何理解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变化。
如何掌握化学反应中 的物质变化规律。
如何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决实际问题。
02
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 【例3-3】有一矩形面积(l=5m、b=3m) 上作用三角形分布荷载,(如题图所示), 荷载最大值p=100kPa,计算在矩形面积内 O点下z=3m处M点的竖向附加应力σz值。
精选
精选
精选

精选
§3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3.4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例题:某条形基础上作用着荷载F=300KN,基础宽度 b=2m,基础埋深1.2m,γ=19KN/m3 , M=42KN.m,求基础 中点下的附加应力。
精选
精选
精选
习题
精选
• 【例3-1】某基础底面尺寸为20m×10m,其上作 用有24000KN竖向荷载,计算: 1)若为轴心荷载,求基底压力; 2)若合力偏心距ey=0,ex=0.5m,如题图所示, 再求基底压力; 3)若偏心距ex≥1.8m时,基底压力又为多少?
精选
• 【例3-2】有一均布荷载p=100kPa,荷载 面积为2m×1m,如题图所示。求荷载面上 角点A、边点E、中心点O、以及荷载面外F 点和G点各点下z=1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 利用计算结果说明附加力的扩散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