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城概念规划汇报稿讲解
咸嘉临港新城新型城镇化规划
咸嘉临港新城新型城镇化试验区位于咸安、赤壁、嘉鱼三地交界处,地处武汉新港上游,涉及3县(市、区)5镇21村7万人,全域规划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
建设咸嘉临港新城新型城镇化试验区的战略,是市委市政府从国情、省情、市情出发,契合咸宁发展大局,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
一、规划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咸宁市委市政府将新嘉临港新城定为咸宁市新型城镇化试验区。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协调推进,按照构建区域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示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开放创新示范区的要求,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布局科学、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规划目标:打造新型城镇化的实验区。
四、发展定位:临港低碳创新区、拥湖面江宜居城。
五、基本原则:坚持创新理念,科学发展,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坚持城镇带动,产业驱动,努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城镇发展定位和城镇化途经;坚持生态优先,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坚持城乡统筹,优化结构,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切实保障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六、功能布局:形成“一轴两带,平行互通;三心引领,产城共融;组团发展,宜游宜居”的空间格局,以咸嘉发展大道为主轴,向西发展行政、商住和旅游区,向东发展现代低碳产业园和国际合作区,沿江发展港口物流园区、西凉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构建四大功能板块。
七、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低碳产业园区、临港物流园区、创新科学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生态行政商务区、西凉湖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飞地经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
20180603-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核心内容讨论稿
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
6
新区性质
上版规划:鲁南经济带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具有都市田园特色的临港产业新城。
鲁南临港产业和先进 制造业基地
本
轮
临日都市区重要节点
规
城市
划
具有沂蒙特色的生态
宜居之城
2018/05
特 色 产 业 职 能
区 域 服 务 职 能
4
发展愿景
上版规划:以“鲁南经济带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为目标,以临港产业为核心构筑临 沂市产业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和都市田园特色鲜明的临港产业新城。
临港产业高地
本轮规划
生态宜居家园
立足自身资源,积极接轨港口,成为 沿海港口重要腹地
推进区域合作,积极面向世界,成为 开放发展前沿之地
园区主要企业 金海汇科技 临港有色金属 景耀玻璃 常美机械 达冠生化 天元新能源 百斯特铝业 三丰新材料 科特化工 长青化工 中天环保科技
员工数(人) 950 600 460 200 200 150 132 120 68 34 27
商贸物流 轻工食品 文化旅游
现代零售,现代服务业(金融、保 险、电子、广告等);新兴服务业
总人口规模:55万人 城镇人口规模:50万人
✓ 四大工业园区、两大物流园区就业人口预计超过10万人 ✓ 带眷系数
2018/05
都市园
核心产业 都市工业
园区规模 (平方公里)
1.5
就业密度 (人/平方公里)
8000-10000
循环园 冶金材料 5.3
2000
装备园 装备产业 10
3000
化工园 化工产业 16.6
(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19年))
(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19年))环境妨碍报告书简本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2017年01月目录1 规划内容 (2)1.1 临港新区开发明状 (2)1.2 新区规划概述 (3)2 规划协调性分析 (6)2.1 规划位属分析 (6)2.2 相关规划与政策的协调性 (7)3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7)3.1 自然地理条件 (7)3.2 社会经济条件 (9)3.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9)4 规划环境妨碍评价 (9)4.1 大气环境妨碍评价 (9)4.2 地表水环境妨碍评价 (10)4.3 地下水环境妨碍评价 (10)4.4 声环境妨碍预测与评价 (10)4.5 固体废物妨碍预测与评价 (10)4.6 生态环境妨碍预测与评价 (11)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1)5.1 水资源承载力 (11)5.2 环境容量 (11)5.3 土地资源承载力 (11)6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11)6.1 功能定位的环境合理性 (11)6.2 规划产业的环境合理性 (11)6.3 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12)6.4 规划进展规模及时序环境合理性 (12)6.5 规划环保设施合理性 (12)7 环境妨碍减缓措施及规划调整建议 (12)7.1 环境妨碍减缓措施 (12)7.2 规划调整建议 (14)8 规划环评结论 (14)9 联系方式 (15)1 规划内容1.1 临港新区开发明状1.1.1新区进展历程临沂临港新区于2017年10月开始筹建,建设初期是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县级产业园区。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莒南县的大力支持下,新区建设办公室积极克服困难,于2017年10月20日入驻莒南县坪上镇开始办公。
2017年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临港新区划的调整方案,团林镇和壮岗镇划归新区治理。
2017年朱芦镇也划归新区管辖范围内。
区划调整后,新区总面积365平方公里,辖坪上、壮岗、团林、朱芦四个镇,150个行政村。
世联_上海临港新城主城区居住小区WSW-C1地块产品定位思PPT精品文档43页
项目界定
世聯地産
《2009年房地产营销策划大全》移动世硬联版盘权版所!有 策划人士必备资料库!货到验货后付款 房策网 海量房地产资料免费下载 0755-83513598 QQ:69031789
项目概况
临港新城主城区。50万方。74/90限制。低 密度现代欧式建筑风格。
谨呈:港城集团
临港新城主城区居住小区(街坊编号 WSW-C1地块)产品定位思路
世聯地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供客户内部使用,版权归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 书面许可,不得擅自向其它任何机构和个人传阅、引用、复制和发布报告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10.02.2020
世联《版权20所0有9年房地产营销策划大全》移动硬盘版!策划人士必备资料库!货到验货后付款 房策网 fangce 海量房地产资料免费下载 0755-83513598 QQ:69031789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临港新城是一 个规划立意起 点高的新城 临港新城建设 在世界范围内 都是具有唯一 性的、是独一 无二的
6
项目属性界定
位于强势规划支撑,具备产业经济拉升的陌生新城, 依托轨道交通缔结的大规模低密度房地产项目
政府规划的滨海新区,未来的上海城市辅城
产业园经济强力支撑区域发展
轨道交通缔结城区
示范性
首个政府指导下的大规模7490项目。对于未来临港新城的 住宅发展模式起到模范的作用。
引领性
开创差异化的居住理念和生活方式,开启未来滨海居住新纪元。
标杆性
在规划、布局、产品品质、新技术、管理方式等综合方面 具备前瞻性。成为片区乃至上海的风向标。
世聯地産
《2009年房地产营销策划大全》移动世硬联版盘权版所!有 策划人士必备资料库!货到验货后付款 房策网 海量房地产资料免费下载 0755-83513598 QQ:69031789
上海临港建筑规划方案
上海临港建筑规划方案上海临港是上海市的东部新城,位于浦东新区南端,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临港新片区发展,上海临港在未来的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上海临港作为一片新兴的城市区域,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在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绿化率。
同时,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水循环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
此外,还应该注重空气质量改善,在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上,要尽可能减少对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
其次,要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上海临港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区域,需要完善的公共设施来支持其发展。
在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商场等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还应该注重交通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地铁等,以提高区域的交通便利性。
再次,要注重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临港的建筑规划应该注重将不同功能的建筑融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多样性和高效率的城市环境。
在建筑设计和用途选择上,要兼顾住宅、商业、办公等多个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建筑等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要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上海临港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建筑规划方案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资源。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同时也要注重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的体现。
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和旅游开发,提高人们对本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综上所述,上海临港的建筑规划方案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和传承。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上海临港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区域,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二0 0五年十一月一日目 录第一章 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3)第一节 发展的基础 (3)一、区位概况 (3)二、运作体制 (4)三、开发进展 (4)第二节 发展的环境 (6)一、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6)二、面临的挑战 (8)第二章 发展的定位和战略 (10)第一节 指导思想 (10)第二节 功能定位和主要目标 (10)第三节 发展战略和原则 (12)一、发展战略 (12)二、发展原则 (12)第三章 空间布局 (13)第一节 两大功能区域 (14)第二节 五个空间板块 (15)第四章 产业建设重点 (17)一、现代装备制造业 (18)二、现代物流业 (18)三、航运服务业 (19)四、城市服务业 (19)第五章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19)第六章 社会事业建设重点 (20)一、科技和教育事业 (21)二、卫生与体育事业 (22)三、文化事业 (23)四、人口管理及社会保障 (23)第七章 制度建设和创新 (24)第八章 政策需求和相关建议 (29)一、政策需求 (29)二、相关建议 (30)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港口竞争机遇、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作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新城是上海按照中央要求推进四个中心(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 体工程之一,也是上海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依托洋山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枢纽港,临港新城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型新兴滨海城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
第一章 发展的基础和环境第一节 发展的基础一、区位概况临港新城位于长江与杭州湾交汇处,通过东海大桥与大、小洋山连接,是上海通向沿海各大岛屿的重要“门户”和中国沿海大通道的节点。
临港新城规划
临港新城规划
临港新城是上海市的重要战略布局,位于上海市南部的浦东新区。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临港新城规划为全面推进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提供了新动力和支撑。
临港新城总规划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计划分为A、B、C、D四个板块,其中A板块是临港新城的核心区,B板块是重点开发区,C板块是重点集聚区,D板块是后备开发区。
临港新
城规划的核心思想是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
首先,临港新城注重创新发展。
规划中提出,临港新城将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吸引和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
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创新资源,建设临港科创园等创新载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新城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其次,临港新城致力于绿色发展。
规划中强调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建设生态绿心和生态廊道,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临港新城将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努力将新城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的典范。
此外,临港新城追求高质量发展。
规划中明确了临港新城将打造成为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中心。
新城将建设一批公共设施,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同时,着力培育特色商业街区和文化产业,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感。
总之,临港新城规划着眼于未来发展需求,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理念,力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
随着规划的实施,临港新城将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城市节点,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也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临港新城项目
港城大厦的沿街空间对基地产生影响
港 城 大 厦 分 析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设计要求汇总
一、密度控制≤60%
二、容积率2.0
三、建筑面积要做到9075.6㎡
四、用地面积4537.8㎡
五、商业占30%
六、公寓占70%
?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本项目在临港新城的位置
基地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临港新城的城市设计导则
建筑风貌示例
A B C 区 性 A区 质 分 析
B区
C区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基地周边的交通条件
在一环的商业带内,城市 设计已经考虑了街区和道 路密度,为新城建设提供 适宜的步行空间。 1,地铁到基地有步行街贯 通,距离480米。 2,步行街端头连通跨河的 步行桥,和滨水景观。 3,一环纵向60-80米,C 区的两个地块纵向分别都 只有60米,及其适合商业 和步行。
室内效果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河对岸效果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河对岸效果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方案2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总平面图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沿北绿丽港路鸟瞰图
设计要求汇总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方案1
临港新城主城区WNW-A1-21-2地块
区域总平面图
《上海临港新城》课件
历史发展
2003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设立 临港新城,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临港新城已经从 一片滩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城 ,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入驻。
城市规划
规划理念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规划结构
形成“一城、一轴、两带、两区”的空间布局,即以滴水湖为中心的城市核心区,以沪通 铁路和沪乍杭铁路为轴线的综合发展带,以滨海生态走廊和沪南生态走廊为依托的生态保 育带,以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功能区。
新城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了传统元 素,如采用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 ,展现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现代建筑风格
新城也注重现代建筑风格的体现, 如高层建筑、商业中心等,展现出 现代都市的风貌。
绿色建筑
新城提倡绿色建筑理念,推广节能 、环保的建筑设计和技术,促进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事业
04
教育事业
总结词
教育资源丰富,注重人才培养
《上海临港新城》ppt 课件
目录
• 上海临港新城概述 • 经济发展 • 城市建设 • 社会事业 • 未来展望Βιβλιοθήκη 上海临港新城概述01
地理位置
01
位于上海市东南部,地处长江口 和杭州湾的交汇处,是上海沿海 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周边交通便捷,紧邻浦东国际机 场和洋山深水港,与上海市区有 高速公路和地铁连接。
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人工智能、生物 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 展的制高点。
重点企业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上海临港新城是上海市的一个新兴城市,被定位为上海市的“四大新城”之一、随着上海市的发展,临港新城在“十一五”时期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思路,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下面将对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临港新城的规划思路是注重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
临港新城计划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
通过引进高端技术和产业,提升临港新城的产业水平,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同时,在产业布局上,临港新城计划以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打造特色区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其次,临港新城的规划思路是注重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
临港新城计划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和建设生态廊道,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品质。
临港新城将建设多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公园、绿地和湿地等,提供居民休闲娱乐和运动健身的场所。
同时,临港新城计划通过推行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促进低碳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临港新城的规划思路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优化。
临港新城计划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网络密度和便捷程度。
临港新城将建设轨道交通、公交、自行车和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性交通体系,打造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
同时,临港新城还将加大对水、电、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最后,临港新城的规划思路是注重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
临港新城计划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中心。
临港新城还将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建设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同时,临港新城将注重社区建设,鼓励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提高社区的发展活力和社会和谐程度。
综上所述,上海临港新城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主要包括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优化,以及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等。
临港新城书院社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新城书院社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新城书院社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ISSN:1673-8985
年:2009
卷:000
期:004
页码:16-19
页数:4
正文语种:chi
摘要:@@ 1 规划背景rn书院社区是临港新城建设规模最大的城市社区和新城北部门户,也是新城主产业区的重要生活服务配套基地.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实施以后,随着产业项目以及大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以书院为代表的在原城镇基础上建设的城市社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于2004年正式启动编制该规划,2006年8月由市规划局批准实施.。
南部临港新城开发规划
地块用途
现代商业(百货商场、品牌经营店、大型餐饮等) 现代商业(百货商场、品牌经营店、大型餐饮等)
星级酒店 高档商品住宅 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会展中心 高级写字楼等
港口物流园区
扬州市港口物流园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扬州市南部, 扬州市港口物流园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扬州市南部,扬州经济 开发区境内,处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交汇处, 开发区境内,处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交汇处,为沿 江开发的最前沿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被位列扬州市” 江开发的最前沿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被位列扬州市”十一五 期间重点发展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 “期间重点发展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也是扬州市建设中最大的综合 型物流园区。物流园总用地6.4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型物流园区。物流园总用地 平方公里。
K-07B-03 37.8亩 亩 X-07B-08 18.6亩 亩
K-08B-03 76.95亩 亩
K-08B-04 87.6亩 亩
双子星
亩
K-07B-07 87.45亩+69.45亩 亩 亩
2008年以来,开发 年以来, 年以来 区在第二城、 区在第二城、南部 临港新城区及周边 区域陆续组织了7个 区域陆续组织了 个 地块的挂牌上市工 用于商业、 作,用于商业、住 宅项目的开发、 宅项目的开发、建 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体概念规划
总用地面积:543200㎡ ㎡ 总用地面积
A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 43600㎡ ㎡
公共绿地 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 43040㎡ ㎡
B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 69800㎡ ㎡
公共绿地 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 67760㎡ ㎡ 商业用地面积: 商业用地面积 75700㎡ ㎡
上海临港地区介绍
上海临港地区介绍开发建设临港地区,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临港地区是上海“十二五”重大发展的六大功能区域之一,是浦东“4+3”生产力布局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浦东开发开放二次创业的重任。
2012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立足全局、着眼未来,作出了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实行特殊政策(以下简称“双特”政策)的新的重大战略决策。
临港管委会出台配套了30条实施政策。
一、区位介绍临港地区位于上海东南角,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拥有13公里长的海岸线,具备得天独厚的码头资源。
拥有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内河“五龙汇聚”的综合区位优势。
临港地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由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临港奉贤园区、南汇新城等六大功能板块组成。
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港地区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0亿元人民币,引进产业项目200多个,工业总产值保持45%的年均增幅,税收保持30%以上的年均增幅,形成了新能源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工程机械、民用航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6+1”产业格局。
目前,临港已经成为全国最大最先进、成套最全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船用柴油机制造基地,全国最大最先进的挖掘机制造基地,全国最先进的精密机床制造基地。
中船集团、中集集团、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中航工业集团、上海电气、上海汽车、卡特彼勒、西门子、沃尔沃、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马士基、敦豪国际(DHL)、联合包裹集团(UPS)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产业集团和物流企业已经入驻。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建设了80万平米商办楼宇和130万平米各类商品住房,引进了中国航海博物馆、五星级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农工商购物中心等一批功能性项目,上海中学东校、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等社会事业项目已落户临港,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整体迁入临港、“双定双限房”和“先租后售”公租房等配套项目加快建设,一批中小学、幼儿园、菜场、超市、银行、酒店等配套设施建成投用,区域吸引力和宜居度不断提高。
上海临港发展总结汇报
上海临港发展总结汇报上海临港发展总结汇报自2016年上海临港开发区(以下简称“临港”)成立以来,经过四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临港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和宜居宜业示范区,下面我将对临港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一、产业布局优化,形成新兴产业集聚效应临港坚持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和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当前,临港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并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助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临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通过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和众多创新平台,临港引进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同时,临港还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上海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城市规划建设有序进行,提升宜居环境品质临港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建设,不断提升宜居环境品质。
同时,临港还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构建了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和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四、人才引进与培养取得积极突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临港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通过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优厚的人才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专家和创新创业人才入驻临港。
同时,临港还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优质教育和培训资源,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显著成果,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临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临港新城基本情况
临港新城基本情况临港新城位于现浦东新区南汇地区,是上海东部的门户,也是上海陆域的最前沿。
白龙港四大港口。
其中芦潮港为国家一级口岸,洋山深水港为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外海上的城市深水港。
临港新城规划辖区面积453.26平方千米(包括城市面积与郊区面积),人口近60万。
临港新城海岸线很长,也造就了其众多大大小小港口。
有远景规划称,临港新城有可能会划为县级市管辖。
上海临港新城是人工填海造陆而建的新城,主城区填海而成的陆域占45%。
临港新城已建成中国在尚未成陆的海滩上开挖的最大内陆人工湖——滴水湖,城区规划以滴水湖与其四周划为城区中心地带,在此地带,将建成商务中心,高档别墅区,高级住宅区以及购物中心,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
从城区中心区向四周辐射开来,将建成闵行技术开发区(临港区),洋山保税港区,高科技产业区,物流园区,装备产业区和芦潮港港区。
据现有规划图看,临港新城将以其茂密的滩涂森林与人工林,建成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也颇具郊区、农村、自然气息的综合性城市。
临港新城的一部份原是南汇区以至于上海市最大的滩涂森林区,也是仅次于东滩,九段沙的上海市第三大湿地保护区,在临港新城其余辖区内也分布着大量的森林,以芦潮港、书院镇与泥城镇分布率最高,其中万祥镇目前人工林与原生林覆盖率已近2/3。
据规划称临港新城到2012年,人工林、滩涂林与原生林面积覆盖率将高达近80%。
有望成为上海市乃至于长三角地区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申港街道 74.1平方公里 150000人(规划)芦潮港镇(分市区)3.3平方公里 30000人泥城镇 61.5平方公里 80010人万祥镇 23.4平方公里 22000人书院镇 65平方公里 67700人洋山镇(包括洋山深水港区) 21.36平方公里 16000人芦潮港农场 29平方公里 19000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的滴水湖是目前在尚未成陆的海滩上开挖的国内最大人工湖,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
该湖呈圆形,总面积为5.56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的面积基本相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引导 轴线拓展
以交通发展引导地 区向多中心、组团 式、紧凑型协调模 式发展,依托交通 轴线把各个组团串 联起来,形成“点 -轴”的空间发展 模式。
近远结合 有序推进
以资源约束为前提 ,确定建设用地的 规模,同时重视发 展的过程,近期抓 落实,远期重调控 ,保持规划弹性, 为城市未来发展留 有余地。
一、规模研究——规模
2.范围及规模 本次规划的范围包括两 个,研究范围和规划范 围。
研究范围:总面积119.9平 方公里。
规划范围:即规划城市建 设用地范围,总占地面 积为39.2平方公里。
二、生态研究——现状概况
1.地势现状
二、生态研究——现状概况
2.山体现状
二、生态研究——现状概况
3.水系现状
二、生态研究——滨湖新镇选址问题
风向问题 陈店镇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生态保护问题 李桥水库为水源保护区。
建设时序问题 陈店镇区、麻水社区距离工业园区距离车程不超过10分钟,且已有一定的建设 规模,能充分利用现状基础,快速形成新镇效应。
三、发展研究——指导思想
以产带城 示范引领
以实施一批关键重大 项目为核心,通过产 业发展形成物流、人 流的聚集,从而形成 辐射效应,推动整个 地区发展,为产业发 展提供支撑,实现产 业、环境、土地、人 口和社会协调发展。
城乡统筹 突出重点
统筹城乡空间要 素,形成“城市 组团+绿色廊道+ 特色小镇+农民 新居”的城乡空 间格局,重点建 设城市组团和特 色小镇,有计划 的规划农民新居 。
集约发展 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集 约节约利用资源, 体现节能减排的而 要求,充分体现公 交主导的绿色交通 和TOD的发展理念 ,强化慢行交通和 公共交通在空间格 局中的组织作用。
的踏勘,并与陈店镇领导进行了沟通与对接 2013年10月中旬至今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深化。
首轮方案
主要修改意见 规划应充分考虑自然景观与山体保护的问题。
临港新城的规划要加强多方协调,重点进行产 业布局,加强山体保护,规模上要控制,滨湖新 镇的规模控制在8万人左右,此外研发服务基地功 能应放在中心城区,而不应该放在临港新城。
三、发展研究——规划定位
总体定位
产业发展目标 城市建设目标 生态建设目标
以 —— 化工产业、机械制造、仓储物流、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涵盖生产制造和生产服务
,综合功能完备的产业新城。
四、用地研究——现状概况
1.用地现状概况
四、用地研究——规划理念
鱼跃临港: ——鱼眼:新城对外之窗口,为整个新城
江,东至陈店镇石桥村和夹马槽村,西 至宜都市及焦柳铁路线,南至王家桥镇 花园桥村、围岭村。
一、规模研究——范围研究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19.85 平方公里。含三镇(陈店镇、 王家桥镇、新江口镇)一社区 (麻水社区)十二村。
2.规划期限 2013-2030年 其中 近期 2013-2020年 远期为2021-2030年
研究范围内现有两座水库,李桥水库和木天水库,
二、生态研究——保护原则
1.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的原则 2.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3.综合分析,整体优化的原则
二、生态研究——保护措施
• 山体保护
综合考虑山体高度、山体植被生态状况、挖掘程度、山体景观、建设用地 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对部分山体进行保留,依据保留山体,进行道路系统及 用地的布局,避免对保护山体造成破坏。
的管理、服务、接待、展示中心。
——鱼身:工业园区、仓储服务区,发展
之主干,为新城动力之源。
——鱼尾:陈店组团,新城服务补给,为
新城发展加足马力,助其推浪前进。
园区的产业定位要考虑轻工造纸、木材加工、 水泥建材等行业,同时要注意各个园区的环境容 量。
应将松滋口纳入本次规划范围。
陈店镇区应以服务功能为主,不宜布置大面积 产业。
初步究 二、生态研究 三、发展研究 四、用地研究 五、产业研究 六、专项研究
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 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禁止 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运 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船舶和车辆一般不准进入 保护区,必须进入者应事先申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 并设置防渗、防溢、防漏的设施。禁止使用剧毒和残留农 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便江 饮用水水源地各级保护区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一级 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 项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不得 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禁止设置油库; 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禽畜,严格控制网箱养殖活动;禁止可 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 水体保护 对规划范围内的现状水系、水库进行保护,划定水域控制线,周边不布
置污染大的工业企业,同时加强工业企业环境治理,减少对水体的破坏及 影响。
二、生态研究——保护措施
• 山体保护
二、生态研究——保护内容
•水体保护
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并符合国家规 定的城市综合整治质量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
松滋市临港新城概念规划 (2013-2030)
项目进程
2013年5月项目开始编制工作, 2013年7月完成初步方案及汇报文件 2013年8月16日进行了首轮汇报,松滋市领导对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及编制
思路的调整 2013年10月8日,规划局及临港工业园领导进一步确定了规划思路 2013年10月中上旬,由于规划范围的调整,项目组对现场进行了为期三天
一、规模研究——区位研究
宏观区位 临港新城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中游
南岸,距离西北部的三峡机场仅有约四十 公里的距离;规划区西邻宜昌港,东接荆 州港,均为湖北省确定的主要港口。
中观区位 临港新城位于荆州市西北部,北与
枝江市接壤,西侧为宜都市,位于荆州 “壮腰工程”的上游区域。
微观区位 临港新城位于松滋市北部,北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