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亲王世系表
大清皇室族谱一览表
![大清皇室族谱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10b45c2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4.png)
大清皇室族谱一览表●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弟弟——舒尔哈齐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清世祖章———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四年立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皇五子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清● 清圣祖仁——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爱新觉罗·承祜( hù )爱新觉罗·承瑞爱新觉罗·承庆爱新觉罗·赛音察浑爱新觉罗·长华爱新觉罗·长生爱新觉罗·万黼(ǔ)爱新觉罗·允禶(zàn)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yìntí),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yìnréng),(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保成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zhǐ) ,诚隐亲王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zhēn),雍正皇帝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qí),恒温亲王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zuò),幼殇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sì),原封廉亲王,后废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táng),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é),辅国公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zī),幼殇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táo),履懿(lǚyì)亲王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xiáng),怡贤亲王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雍正即位后,改名为爱新觉罗·允禵(tí),恂(Xún)勤郡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wú),愉恪(kè)郡王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lù),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xiè),幼殇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jì),幼殇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yī),简靖贝勒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xī),慎靖郡王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hù),恭勤贝勒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qí),诚贝勒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清世宗宪——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爱新觉罗·弘昀,早殇爱新觉罗·弘昐,早殇爱新觉罗·福宜,早殇爱新觉罗·福沛,早殇● 清高宗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https://img.taocdn.com/s3/m/00d7f4c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73.png)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清代(后金),1616---1912,凡二百九十六年,历一汗十一帝。
1583年,女真族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于建州起兵。
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金国,史称后金。
1625年,迁都沈阳。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顺治皇帝迁都北京。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
清(后金)世系表(1616——1912)(姓氏:爱新觉罗)(1)后金太祖努尔哈赤───(2)清太宗皇太极───(3)清世祖福临───(4)清圣祖玄烨┐1616~16261627~16431644~16611662~1722│┌─────────────────────────────────────────────┘│└(5)清世宗胤禛───(6)清高宗弘历───(7)清仁宗顒琰───(8)清宣宗旻宁┐1723~17351736~17951796~18201821~1850│┌─────────────────────────────────────────────┘│├(9)清文宗奕詝───(10)清穆宗载淳│1851~18611862~1874│└醇亲王奕譞─┬─(11)清德宗载湉│1875~1908│└─醇亲王载沣───(12)清逊帝溥仪1909~1912───民国灭清清亡女真族实为宋时金人的后裔。
相传其祖先叫布库里雍顺,是其母佛库伦感硃果而生,长大后定三姓之乱,被众人推为贝勒,居于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的俄朵里城,号其部落为满洲,姓爱新觉罗氏。
后元代在此设立建州卫。
布库里雍顺之后的几代,部落内乱不断,其首领范察差一点也死在其中。
又数代,至都督(肇祖原皇帝)孟特穆时,移迁至赫图阿喇。
后历世为(兴祖直皇帝)福满---四子(景祖翼皇帝)觉昌安---四子(显祖宣皇帝)塔克世---长子太祖。
大清亲王
![大清亲王](https://img.taocdn.com/s3/m/6aaac66f1ed9ad51f01df2a3.png)
清朝亲王世系表宁古塔贝勒:兴祖长子德世库;宁古塔贝勒:兴祖次子刘阐;宁古塔贝勒:兴祖五子包朗阿;宁古塔贝勒:兴祖六子宝实;武功郡王:景祖长子礼敦;慧哲郡王:景祖次子额尔衮;宣献郡王:景祖三子斋堪;恪恭贝勒:景祖五子塔察篇古;诚毅勇壮贝勒:显祖次子穆尔哈齐;庄亲王:显祖三子舒尔哈齐;通达郡王:显祖四子雅尔哈齐;笃义刚果贝勒:显祖五子巴雅喇;广略贝勒:太祖长子褚英;礼烈亲王:太祖次子代善;镇国勤敏公:太祖三子阿拜;镇国克洁将军:太祖四子汤古代;三贝勒:太祖五子莽古尔泰;辅国悫厚公:太祖六子塔拜;饶馀敏亲王:太祖七子阿巴泰;镇国恪僖公:太祖九子巴布泰;和硕贝勒:太祖十子德格类;英亲王:太祖十二子阿济格;辅国介直公:太祖十三子赖慕布;睿忠亲王:太祖十四子多尔衮;豫通亲王:太祖十五子多铎;二贝勒:庄亲王舒尔哈齐长子阿敏;郑亲王:庄亲王舒尔哈齐六子济尔哈朗;靖定贝勒:庄亲王舒尔哈齐八子费扬武;肃亲王:太宗长子豪格;辅国公:太宗四子叶布舒;承泽亲王:后改号庄亲王,太宗五子硕塞镇国公:太宗六子高塞;辅国公:太宗七子常舒;辅国公:太宗十子韬塞;襄亲王:太宗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安平贝勒:广略贝勒褚英长子杜度;敬谨亲王:广略贝勒褚英三子尼堪;克勤郡王:礼亲王代善长子岳讬;颖亲王:礼亲王代善三子萨哈璘;谦襄郡王:礼亲王代善四子瓦克达;巽亲王:礼亲王代善七子满达海;惠亲王:礼亲王代善八子祜塞;温良贝子:饶馀亲王阿巴泰次子博和讬;端重亲王:饶馀亲王阿巴泰三子博洛;安亲王:饶馀亲王阿巴泰四子岳乐;简亲王:郑亲王济尔哈朗次子济度;敏郡王:郑亲王济尔哈朗三子勒度;裕亲王:世祖次子福全;荣亲王:世祖四子未命名;恭亲王:世祖五子常宁;纯亲王:世祖七子隆禧;显亲王:肃亲王豪格三子富绶;温郡王:肃亲王豪格四子猛峨;庄亲王:承泽亲王硕塞长子博果铎;衍禧郡王:克勤郡王岳托子罗洛宏;顺承郡王:颖亲王萨哈璘子勤克德浑;康亲王:惠亲王祜塞子杰书;僖郡王:安亲王岳乐四子岳希;直郡王:圣祖长子胤褆;理亲王:圣祖次子胤礽;诚亲王:圣祖三子胤祉;恒亲王:圣祖五子胤祺;淳亲王:圣祖七子胤祐;廉亲王:圣祖八子胤禩;贝子:圣祖九子胤禟;敦郡王:圣祖十子胤俄;履亲王:圣祖十二子胤裪;怡亲王:圣祖十三子胤祥;恂郡王:圣祖十四子胤禵;愉郡王:圣祖十五子胤禑;果亲王:圣祖十七子胤礼;简靖贝勒:圣祖二十子胤祎;慎郡王:圣祖二十一子胤禧;恭勤贝勒:圣祖二十二子胤祜;诚贝勒:圣祖二十三子胤祁;諴亲王:圣祖二十四子胤祕;平郡王:衍禧郡王罗洛宏子;端亲王:世宗长子弘晖;和亲王:世宗五子弘昼;怀亲王:世宗七子福惠;宁郡王:怡亲王胤祥四子弘皎;泰郡王:恂郡王胤禵长子弘春;定亲王:高宗长子永璜;端慧太子:高宗次子永琏;循郡王:高宗三子永璋;荣亲王:高宗五子永琪;质亲王:高宗六子永瑢;哲亲王:高宗七子永琮;仪亲王:高宗八子永璇;成亲王:高宗十一子永瑆;贝勒:高宗十二子永璂;庆亲王:高宗十七子永璘;和亲王:和亲王弘昼子永璧;穆郡王:仁宗长子未命名;惇亲王:仁宗三子绵恺;瑞亲王:仁宗四子绵忻;惠亲王:仁宗五子绵愉;定亲王:定亲王永璜次子绵恩;荣郡王:荣亲王永琪子绵亿;隐郡王:宣宗长子奕纬;顺和郡王:宣宗次子奕纲;慧质郡王:宣宗三子奕继;恭亲王:宣宗六子奕訢;醇亲王:宣宗七子奕譞;钟郡王:宣宗八子奕詥;孚郡王:宣宗九子奕譓;定亲王:定亲王绵恩子奕绍;庆郡王:悯郡王:文宗次子未命名;。
清朝王公制度
![清朝王公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1b3c7f7e87101f69f3195e2.png)
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按时间顺序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皇长子:崇德元年四月追封。
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二子。
顺治十年追封。
宣献郡王斋堪:景祖三子。
顺治十年追封。
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三子。
初为贝勒,顺治十年追封。
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四子,太祖同母弟。
顺治十年五月追封。
郑亲王济尔哈朗:显祖三子舒尔哈齐之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十二年卒。
简亲王济度: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十四年五月由袭爵改封,十七年卒。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其后裔仍追复郑亲王原号。
敏郡王勒度:济尔哈朗三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二年卒。
礼亲王代善:太祖次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卒。
饶余亲王阿巴泰:太祖七子,顺治元年四月封郡王,三年卒。
康熙元年三月追封亲王。
英亲王阿济格:太祖十二子,顺治元年十月封,八年以罪赐死。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十四子,阿济格同母胞弟。
崇德七年四月封,顺治七年卒,死后封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八年追削封号,夺爵,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世袭罔替。
豫亲王多铎:太祖十五子,阿济格同母胞弟。
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六年卒。
九年三月追降郡王,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
敬谨亲王尼堪:太祖长子贝勒褚英之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崇德元年封成亲王,坐事降贝勒,三年卒,四年四月追封,世袭。
颖亲王萨哈璘:代善三子,天命十一年封贝勒,崇德元年卒,追封。
谦郡王瓦克达:代善四子,顺治八年二月封,九年卒。
巽亲王满达海:代善七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改封,九年卒。
惠亲王祜塞:代善八子,原封镇国公,薨,追封。
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三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十六年十月追降贝勒并夺爵。
安亲王岳乐:阿巴泰四子,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封,康熙二十八年卒,三十九年十二月追降郡王。
信郡王多尼:多铎子,顺治六年由袭爵改封信亲王,九年降郡王,十八年卒。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追封豫亲王。
衍禧郡王罗洛宏:岳托子,顺治元年十月由袭爵改封,三年卒。
清朝世袭亲王和硕豫亲王
![清朝世袭亲王和硕豫亲王](https://img.taocdn.com/s3/m/afa8343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7.png)
清朝世袭亲王和硕豫亲王清朝世袭亲王和硕豫亲王和硕豫亲王(承序:多铎、多尼、鄂扎、董额、德昭、如松、修龄、裕丰、裕兴、裕全、义道、本格、懋林;历九代十七王)和硕豫通亲王多铎:太祖十五子(1614年—1649年),母为清太祖太妃阿巴亥,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初九日(阳历2月24日)出生。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大妃乌喇那拉氏被逼殉葬。
十三岁封贝勒,统正白旗,参与礼部和兵部政事。
天聪二年(1628年)从兄皇太极(后金汗)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等部,因功赐号额尔克楚虎尔。
天聪三年(1629年)从兄皇太极攻明,进入长城,逼临北京。
天聪五年(1631年)参加围困明军的大凌河城战役。
天聪六年(1632年)随大军远征察哈尔蒙古林丹汗。
天聪九年(1635年)兵围大凌河,首次为帅。
崇德元年(1636年)封和硕豫亲王,从兄皇太极攻朝鲜,于南汉山大败朝鲜援军。
崇德三年(1638年)十一月,因明大将祖大寿率部袭击多铎部后路,伤清军九人,使多铎部失马30余匹。
次年正月,清室王公大臣聚崇政殿,共议多铎之罪,夺多铎正白旗牛录的三分之一,降为多罗贝勒,只命管摄兵部。
崇德六年(1641年)松锦大战之中,先数次率兵筑城,围困锦州,决战中,率伏兵截杀明松山溃军,继与肃亲王豪格等围困松山,俘蓟辽总督洪承畴,封为多罗豫郡王。
顺治元年(1644年)从摄政王多尔衮入山海关,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北京,进封为亲王。
十月授定国大将军,并率孔有德、耿仲明等满汉军两万余人,由河南入陕西追击大顺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一月克潼关,占西安。
二月奉命南下,钱谦益出降破扬州。
四月陷扬州,杀史可法,屠城十日,史称“扬州十日”。
续渡长江,五月占领南京,遣军生擒南明弘光帝朱由嵩。
六月遣贝勒博洛等趋杭州,败大学士马士英,降潞王朱常淓。
淮王朱常清亦自绍兴来降。
至此,浙东浙西全部为清军控制。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https://img.taocdn.com/s3/m/6b3b4e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5.png)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有清一代共分封过十二家铁帽子王,其中有八位是在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
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朝开基创业或统一全国立有大功,所以并非像其他封为王爵的皇子皇孙那样,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而是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
封建社会时称为“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为“铁帽子王”,意思是他们的爵位永远不会被降级。
1. 礼亲王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太宗皇太极异母兄长,清朝开国时期声名显赫的创业功臣。
2. 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为清初赫赫有名的“九王爷”。
•3.•豫亲王多铎,祖第十五子,多尔衮同母弟。
初为正黄(后改正白)旗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晋为豫亲王,掌管礼部,并辅佐皇帝对明廷、朝鲜、蒙古进行过多次战役。
•4. 肃亲王豪格,太宗皇太极长子。
早年便以军功著名。
初为镶白(后改镶黄、正蓝)旗贝勒,崇德元年封和硕肃亲王。
皇太极去世后,在承继王位的斗争中,与多尔衮结怨。
•4.肃亲王豪格,太宗皇太极长子。
早年便以军功著名。
初为镶白(后改镶黄、正蓝)旗贝勒,崇德元年封和硕肃亲王。
皇太极去世后,在承继王位的斗争中,与多尔衮结怨。
•5. 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第五子,天聪二年(1628)生,顺治元年(1644)十月清迁都北京后,因他是皇帝之兄而封为多罗承泽郡王,顺治八年(1651)晋和硕承泽亲王。
因硕塞生前立有很多战功,其死后爵位由其子博果铎(如图)世袭,并改王号为和硕庄亲王。
•6. 郑亲王济尔哈朗,清太祖同母弟舒尔哈齐第六子。
济尔哈朗12岁丧父后,由其伯父努尔哈赤养育,原封贝勒,与其兄二贝勒阿敏同掌镶蓝旗。
崇德元年封为和硕郑亲王,并掌管刑部。
••7.•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长子。
早年即因战功封为镶红旗贝勒,老汗王努尔哈赤去世后,他力主拥戴皇太极继位,并受到重用。
崇德元年封和硕成亲王,后因与皇帝政敌有瓜葛受责降为郡王,崇德四年(1639)病故于军中,追封为多罗克勤郡王•8.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礼亲王代善之孙。
清朝皇帝家谱
![清朝皇帝家谱](https://img.taocdn.com/s3/m/58c83c2058fb770bf78a558e.png)
永璜,长子,定安亲王。
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永琏,次子,端慧太子。
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永璋,三子,循郡王。
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
母嘉嫔金佳氏。
•永琪,五子,荣纯亲王。
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努尔哈赤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
母纯妃苏佳氏。
•永琮,七子,哲亲王。
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永璇,八子,仪慎亲王。
母嘉妃金佳氏。
•未命名,第九子,早殇。
母嘉妃金佳氏。
•未命名,第十子,早殇。
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
母嘉贵妃金佳氏。
•永璂,十二子,贝勒。
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永璟,早殇。
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永璐,早殇。
母令贵妃魏佳氏。
皇长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时为藩邸福晋。
未命名,嘉庆二十五年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顺和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嫔。
•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慧质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妃。
载治溥伦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承传谱系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承传谱系](https://img.taocdn.com/s3/m/800dc2c6aa00b52acfc7cac1.png)
衍潢:丹臻子,和硕显谨亲王
蕴著:富绶孙,和硕肃勤亲王(复号肃)
永锡:丹臻孙,和硕肃恭亲王
敬敏:永锡子,和硕肃慎亲王
华丰:敬敏子,和硕肃恪亲王
隆懃:华丰子,和硕肃良亲王
善耆:隆懃子,和硕肃忠亲王
六、和硕庄亲王(历八代十一王)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承传谱系
一、和硕礼亲王(历十代十五王)
代善:太祖二子,和硕礼烈亲王
满达海:代善七子,和硕巽简亲王(改号,后追降为贝勒)
常阿岱:满达海子,和硕巽亲王(后降为贝勒)
杰书:代善孙,和硕康良亲王(改号康)
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
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
硕塞:太宗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
博果铎:硕塞长子,和硕庄靖亲王(改号庄)
允禄:圣祖十六子,出为博果铎嗣,和硕庄恪亲王
永献:允禄孙,和硕庄慎亲王
绵课:允禄曾孙,和硕庄襄亲王
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绵护:允禄曾孙,和硕庄勤亲王
绵深:绵护弟,和硕庄质亲王
八、多罗顺承郡王(历十代十五王)
勒克德浑:代善孙,萨哈璘二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
勒尔锦:勒克德浑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勒尔贝:勒尔锦长子,多罗顺承郡王
扬奇:勒尔锦二子,多罗顺承郡王
充保:勒尔锦三子,多罗顺承郡王
布穆巴:勒尔锦四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恒谨:雅朗阿子,多罗克勤郡王(后革爵)
恒元:雅朗阿子,恒谨弟,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尚格:恒元子,多罗克勤简郡
承硕:尚格子,多罗克勤恪郡王
庆惠:承硕子,多罗克勤敬郡王
晋祺:庆惠子,多罗克勤诚郡王
清朝帝王世系表
![清朝帝王世系表](https://img.taocdn.com/s3/m/113b7fe0a2161479171128f2.png)
清朝帝王世袭表清朝( 1644 年— 1911 年)公元 1616 年登基公元 1626 年去位公元 1627 年登基公元 1643 年去位公元 1643 年登基公元 1661 年去位公元 1661 年登基公元 1722 年去位公元 1722 年登基公元 1735 年去位 太祖 ( 努尔哈赤 ) 出生 :公元 1559年-- 去世 : 公元 1626 年( 在位 10年 ) 。
年号天命。
太宗 (皇太极 )出生 :公元 1592年-- 去世 : 公元 1643 年( 在位 16年 ) 。
年号天聪、崇德。
世祖 (福临)出生 :公元 1638年-- 去世 : 公元 1661 年( 在位 18年 )圣祖 (玄烨)出生 :公元 1654年-- 去世 : 公元 1722 年( 在位 61年 )世宗 (胤祯)出生 :公元 1678年-- 去世 : 公元 1735 年( 在位 13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 ( 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
明万历十一年 (1583 年),“自中称王”。
万历四十四年( 1616), 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
终年 68 岁。
葬福陵。
爱新觉罗。
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其母叶赫那拉氏。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 1592)十月二十五日。
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 位 17 年,卒于清崇德八年( 1643)。
庙号“太宗”。
葬昭陵。
顺治帝 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 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 18 年。
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 24 岁。
葬孝陵。
康熙帝 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 生于顺治十一年 ( 1654 年 5 月 4 日)。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https://img.taocdn.com/s3/m/d9687d2a31126edb6f1a107d.png)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1、和硕礼亲王(承序:代善、满达海、常阿岱、杰书、椿泰、崇安、巴尔图、永恩、麟趾、全龄、世铎、诚厚,历十代十五王)代善:太祖二子,和硕礼烈亲王满达海:代善七子,和硕巽简亲王(改号,后追降为贝勒)常阿岱:满达海子,和硕巽亲王(后降为贝勒)杰书:代善孙,和硕康良亲王(改号康)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巴尔图:杰书子,椿泰、崇安弟,和硕康简亲王永恩:崇安子,和硕礼恭亲王(复号礼)昭梿:永恩子,和硕礼亲王(后革爵)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硕礼亲王麟趾:永諲子,和硕礼安亲王锡春:麟趾子,追封和硕礼亲王全龄:锡春子,和硕礼和亲王世铎:全龄子,和硕礼恪亲王诚厚:世铎子,和硕礼敦亲王2、和硕睿亲王(承序:多尔衮、多尔博、淳颖、宝恩、瑞恩、仁寿、德长、魁斌,历十一代十二王)多尔衮:太祖十四子,和硕睿忠亲王多尔博:多铎五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亲王(后削爵),追封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和硕睿亲王塞勒:苏尔发子,追封和硕睿亲王功宜布:塞勒子,追封和硕睿亲王如松:功宜布子,追封和硕睿亲王淳颖:如松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恭亲王宝恩:淳颖子,和硕睿慎亲王瑞恩:淳颖子,宝恩弟,和硕睿勤亲王仁寿:瑞恩子,和硕睿僖亲王德长:仁寿子,和硕睿亲王魁斌:德长子,和硕睿亲王3、和硕郑亲王(承序:济尔哈朗、济度、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丰讷亨、积哈纳、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至、凯泰、昭煦,历十代二十六王)济尔哈朗:显祖孙,太祖三弟舒尔哈齐六子,和硕郑献亲王济度:济尔哈朗二子,和硕简纯亲王(改号简)德塞:济度三子,和硕简惠亲王喇布:济度二子,和硕简亲王(后追革爵)雅布:济度五子,和硕简修亲王雅尔江阿:雅布长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费扬武:济尔哈朗八弟,追封和硕简亲王傅喇塔:费扬武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福存:傅喇塔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德沛:福存子,和硕简仪亲王巴尔堪:济尔哈朗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巴赛:巴尔堪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奇阿通:巴赛子,和硕简勤亲王丰讷亨:奇阿通长子,和硕简恪亲王积哈纳:丰讷亨子,和硕郑恭亲王(复号郑)乌尔恭阿:积哈纳子,和硕郑慎亲王端华:乌尔恭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经讷亨:奇阿通二子,追封和硕郑亲王伊丰额:经讷亨子,追封和硕郑亲王西朗阿:伊丰额子,追封和硕郑亲王承志:西朗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松德:积哈纳子,追封和硕郑亲王庆至:松德子,和硕郑顺亲王凯泰:庆至子,和硕郑恪亲王昭煦:凯泰子,和硕郑亲王4、和硕豫亲王(承序:多铎、多尼、鄂扎、董额、德昭、如松、修龄、裕丰、裕兴、裕全、义道、本格、懋林,历九代十七王)多铎:太祖十五子,和硕豫通亲王多尼:多铎长子,多罗信宣和郡王(改号信,原亲王)鄂扎:多尼子,多罗信郡王董额:多铎三子,多罗信郡王德昭:鄂扎子,多罗信郡王多尔博:多铎五子,追封信郡王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信郡王塞勒:苏尔发子,追封信郡王功宜布:塞勒子,追封信郡王如松:功宜布子,多罗信恪郡王修龄:德昭子,和硕豫良亲王(复号、爵)裕丰:修龄子,和硕豫亲王(后革爵)裕兴:修龄子,裕丰弟,和硕豫亲王(后革爵)裕全:修龄子,裕丰、裕兴弟,和硕豫厚亲王义道:裕全子,和硕豫慎亲王本格:义道子,和硕豫诚亲王懋林:本格子,和硕豫亲王5、和硕肃亲王(承序:豪格、富绶、丹臻、衍潢、蕴著、永锡、敬敏、华丰、隆懃、善耆,历九代十王)豪格:太宗长子,和硕肃武亲王富绶:豪格子,和硕显懿亲王(改号显)丹臻:富绶子,和硕显密亲王衍潢:丹臻子,和硕显谨亲王蕴著:富绶孙,和硕肃勤亲王(复号肃)永锡:丹臻孙,和硕肃恭亲王敬敏:永锡子,和硕肃慎亲王华丰:敬敏子,和硕肃恪亲王隆懃:华丰子,和硕肃良亲王善耆:隆懃子,和硕肃忠亲王6、和硕庄亲王(承序:硕塞、博果铎、允禄、永献、绵课、奕镈、绵护、绵深、奕仁、载勋、载功,历八代十一王)硕塞:太宗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博果铎:硕塞长子,和硕庄靖亲王(改号庄)允禄:圣祖十六子,出为博果铎嗣,和硕庄恪亲王永献:允禄孙,和硕庄慎亲王绵课:允禄曾孙,和硕庄襄亲王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绵护:允禄曾孙,和硕庄勤亲王绵深:绵护弟,和硕庄质亲王奕仁:绵深子,和硕庄厚亲王载勋:奕仁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载功:奕仁子,载勋弟,和硕庄亲王7、多罗克勤郡王(承序:岳讬、罗洛宏、罗科铎、纳尔图、纳尔福、纳尔苏、福彭、庆宁、庆恒、雅朗阿、恒谨、恒元、尚格、承硕、庆惠、晋祺、崧杰、宴森,历十三代十八王)岳讬:代善长子,追封多罗克勤郡王罗洛宏:岳讬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改号衍禧)罗科铎:罗洛宏子,多罗平比郡王(改号平)纳尔图:罗科铎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纳尔福:罗科铎子,纳尔图弟,多罗平悼郡王纳尔苏:纳尔福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福彭:纳尔苏子,多罗平敏郡王庆宁:福彭子,多罗平僖郡王庆恒:纳尔苏孙,多罗克勤良郡王(复号克勤)雅朗阿:纳尔图孙,多罗克勤庄郡王恒谨:雅朗阿子,多罗克勤郡王(后革爵)恒元:雅朗阿子,恒谨弟,追封多罗克勤郡王尚格:恒元子,多罗克勤简郡王承硕:尚格子,多罗克勤恪郡王庆惠:承硕子,多罗克勤敬郡王晋祺:庆惠子,多罗克勤诚郡王崧杰:晋祺子,多罗克勤顺郡王宴森:崧杰子,多罗克勤郡王8、多罗顺承郡王(承序:勒克德浑、勒尔锦、勒尔贝、扬奇、充保、布穆巴、诺罗布、锡保、熙良、泰斐英阿、恒昌、伦柱、春山、庆恩、讷勒赫,历十代十五王)勒克德浑:代善孙,萨哈璘二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勒尔锦:勒克德浑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勒尔贝:勒尔锦长子,多罗顺承郡王扬奇:勒尔锦二子,多罗顺承郡王充保:勒尔锦三子,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勒尔锦四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诺罗布:勒克德浑三子,多罗顺承忠郡王锡保:诺罗布子,和硕顺承亲王(后革爵)熙良:锡保子,多罗顺承恪郡王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罗顺承恭郡王恒昌:泰斐英阿子,多罗顺承慎郡王伦柱:恒昌子,多罗顺承简郡王春山:伦柱子,多罗顺承勤郡王庆恩:春山子,多罗顺承敏郡王讷勒赫:庆恩子,多罗顺承质郡王9、和硕怡亲王(承序:允祥、弘晓、永琅、奕勋、载坊、载垣、载敦、溥静、毓麒,历七代九王)允祥:圣祖十三子,和硕怡贤亲王弘晓:允祥七子,和硕怡僖亲王永琅:弘晓子,和硕怡恭亲王奕勋:永琅孙,和硕怡恪亲王载坊:奕勋子,和硕怡亲王载垣:奕勋子,载坊弟,和硕怡亲王(后革爵)载敦:允祥五世孙,弘皎四世孙,和硕怡端亲王溥静:载敦子,和硕怡亲王毓麒:溥静子,和硕怡亲王10、和硕恭亲王(承序:奕欣、溥伟,历三代二王)奕欣:宣宗六子,和硕恭忠亲王溥伟:奕欣孙,载滢子,出为奕欣长子载溦后,和硕恭亲王11、和硕醇亲王(承序:奕譞、载沣,历二代二王)奕譞:宣宗七子,和硕醇贤亲王载沣:奕譞子,和硕醇亲王12、和硕庆亲王(历一代一王)奕劻:高宗曾孙,永璘孙,绵性子,和硕庆密亲王。
清朝庄亲王世系.docx
![清朝庄亲王世系.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1c5247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c.png)
清朝庄亲王世系
½!β-J 2022-06-13 08:04•帝胄
清・庄亲王世系十二位王爷
硕塞(皇太极五子,承洋裕亲王)一博果蜂(硕塞长子,庄靖亲王》一胤禄(玄婵十六子,庄恪亲王〉一永瑞(胤禄之孙、弘普长子,庄慎亲王)一绵课(弘普之孙、永珂长子,庄襄亲王>一奕铺(绵课十三子,止亲王)一绵^ (胤禄曾孙、弘题之孙、永蕃长子,庄勤亲王)一绵^
(永蓄次子,庄质亲王)一奕仁(绵群长子,庄厚亲王)一载勋(奕仁次子,庄亲王)一载功(奕仁四子,庄亲王)一溥绪(载功子,庄亲王)
图为庄恪亲王爱新觉罗•胤禄
清・庄亲王世系子孙谱
硕塞4子:博果锋(庄靖亲王)一博翁果诺(惠郡王)一鞫额布一随哈胤禄7子:弘普(庄亲王)一弘皓一弘音一弘明一弘版一弘暧一弘晨
图为爱新觉罗•弘明
绵课2子:奕戚一奕博(庄亲王)
绵群1子:奕仁(庄厚亲王)
奕仁2子:载勋(止亲王)一载功(出亲王)载功3子:溥绪(庄亲王)一溥缙一潺维。
大清皇室一览表 清朝 皇室 谱系 清史 清室
![大清皇室一览表 清朝 皇室 谱系 清史 清室](https://img.taocdn.com/s3/m/4142fc03f78a6529647d53c4.png)
大清皇室一览表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外祖父王杲●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弟弟——舒尔哈齐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清世祖章———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四年立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皇五子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清清圣祖仁——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爱新觉罗·承祜( hù )爱新觉罗·承瑞爱新觉罗·承庆爱新觉罗·赛音察浑爱新觉罗·长华爱新觉罗·长生爱新觉罗·万黼(ǔ)爱新觉罗·允禶(zàn)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yìntí),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yìnréng),(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zhǐ) ,诚隐亲王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zhēn),雍正皇帝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qí),恒温亲王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zuò),幼殇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sì),原封廉亲王,后废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táng),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é),辅国公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zī),幼殇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táo),履懿(lǚyì)亲王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xiáng),怡贤亲王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雍正即位后,改名为爱新觉罗·允禵(tí),恂(Xún)勤郡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wú),愉恪(kè)郡王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lù),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xiè),幼殇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jì),幼殇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yī),简靖贝勒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xī),慎靖郡王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hù),恭勤贝勒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qí),诚贝勒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清世宗宪——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爱新觉罗·弘昀,早殇爱新觉罗·弘昐,早殇爱新觉罗·福宜,早殇爱新觉罗·福沛,早殇●清高宗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
大清皇室一览表清朝皇室谱系清史清室
![大清皇室一览表清朝皇室谱系清史清室](https://img.taocdn.com/s3/m/72c6e0c27e21af45b207a829.png)
大清皇室一览表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外祖父王杲●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弟弟——舒尔哈齐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清世祖章———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四年立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皇五子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清清圣祖仁——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爱新觉罗·承祜( hù )爱新觉罗·承瑞爱新觉罗·承庆爱新觉罗·赛音察浑爱新觉罗·长华爱新觉罗·长生爱新觉罗·万黼(ǔ)爱新觉罗·允禶(zàn)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yìntí),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yìnréng),(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zhǐ) ,诚隐亲王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zhēn),雍正皇帝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qí),恒温亲王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zuò),幼殇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sì),原封廉亲王,后废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táng),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é),辅国公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zī),幼殇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táo),履懿(lǚyì)亲王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xiáng),怡贤亲王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雍正即位后,改名为爱新觉罗·允禵(tí),恂(Xún)勤郡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wú),愉恪(kè)郡王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lù),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xiè),幼殇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jì),幼殇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yī),简靖贝勒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xī),慎靖郡王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hù),恭勤贝勒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qí),诚贝勒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清世宗宪——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爱新觉罗·弘昀,早殇爱新觉罗·弘昐,早殇爱新觉罗·福宜,早殇爱新觉罗·福沛,早殇●清高宗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https://img.taocdn.com/s3/m/031205c3360cba1aa811da7f.png)
庆恒:纳尔苏孙,多罗克勤良郡王(复号克勤)
雅朗阿:纳尔图孙,多罗克勤庄郡王
恒谨:雅朗阿子,多罗克勤郡王(后革爵)
恒元:雅朗阿子,恒谨弟,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尚格:恒元子,多罗克勤简郡王
承硕:尚格子,多罗克勤恪郡王
庆惠:承硕子,多罗克勤敬郡王
西朗阿:伊丰额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承志:西朗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
松德:积哈纳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庆至:松德子,和硕郑顺亲王
凯泰:庆至子,和硕郑恪亲王
昭煦:凯泰子,和硕郑亲王
4、和硕豫亲王(承序:多铎、多尼、鄂扎、董额、德昭、如松、修龄、裕丰、裕兴、裕全、义道、本格、懋林,历九代十七王)
熙良:锡保子,多罗顺承恪郡王
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罗顺承恭郡王
恒昌:泰斐英阿子,多罗顺承慎郡王
伦柱:恒昌子,多罗顺承简郡王
春山:伦柱子,多罗顺承勤郡王
庆恩:春山子,多罗顺承敏郡王
讷勒赫:庆恩子,多罗顺承质郡王
9、和硕怡亲王(承序:允祥、弘晓、永琅、奕勋、载坊、载垣、载敦、溥静、毓麒,历七代九王)
常阿岱:满达海子,和硕巽亲王(后降为贝勒)
杰书:代善孙,和硕康良亲王(改号康)
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
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
巴尔图:杰书子,椿泰、崇安弟,和硕康简亲王
永恩:崇安子,和硕礼恭亲王(复号礼)
昭梿:永恩子,和硕礼亲王(后革爵)
多尔衮:太祖十四子,和硕睿忠亲王
多尔博:多铎五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亲王(后削爵),追封
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塞勒:苏尔发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清朝亲王世系表
![清朝亲王世系表](https://img.taocdn.com/s3/m/57cc0b8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9.png)
清朝亲王世系表清朝亲王世系表清兴祖(清太祖之曾祖父,名福满)诸子,均号“宁古塔贝勒”德世库(兴祖第一子)刘阐(兴祖第二子)索长阿(兴祖第三子)清景祖-觉昌安(兴祖第四子)包朗阿(兴祖第五子)宝实(兴祖第六子)清景祖(清太祖之祖父,名觉昌安)诸子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第一子)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第二子)宣献郡王-斋堪(景祖第三子)清显祖-塔克世(景祖第四子)恪恭贝勒-塔察篇古(景祖第五子)清显祖(清太祖之父,名塔克世)诸子清太祖-努尔哈赤(显祖第一子)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显祖第二子)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第三子)二贝勒-阿敏(舒尔哈齐第二子)郑亲王-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第六子,铁帽子)靖定贝勒-费扬武(舒尔哈齐第八子)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第四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显祖第五子)清太祖(名努尔哈赤,年号天命)诸子广略贝勒-褚英(太祖第一子)安平贝勒-杜度(褚英第一子)敬谨亲王-尼堪(褚英第三子)礼亲王-代善(太祖第二子,铁帽子)克勤郡王-岳讬(代善第一子,铁帽子)颖亲王-萨哈璘(代善第三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萨哈璘第二子,铁帽子)谦襄郡王-瓦克达(代善第四子)镇国勤敏公-阿拜(太祖第三子)镇国将军-汤古代(太祖第四子)三贝勒-莽古尔泰(太祖第五子)辅国公-塔拜(太祖第六子)饶馀郡王-阿巴泰(太祖第七子)温良贝子-博和讬(阿巴泰第二子)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第三子)安亲王-岳乐(阿巴泰第四子)清太宗-皇太极(太祖第八子)镇国公-巴布泰(太祖第九子)和硕贝勒-德格类(太祖第十子)镇国将军-巴布海(太祖第十一子)英亲王-阿济格(太祖第十二子)辅国公-赖慕布(太祖第十三子)睿亲王-多尔衮(太祖第十四子,铁帽子)豫亲王-多铎(太祖第十五子,铁帽子)清太宗(名皇太极,年号崇德)诸子肃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铁帽子)辅国公-叶布舒(太宗第四子)承泽亲王-硕塞(太宗第五子,后改号庄亲王,铁帽子)镇国公-高塞(太宗第六子)辅国公-常舒(太宗第七子)清世祖-福临(太宗第九子)辅国公-韬塞(太宗第十子)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太宗第十一子)清世祖(名福临,年号顺治)诸子裕亲王-福全(世祖第二子)清圣祖-玄烨(世祖第三子)荣亲王(世祖第四子,未命名,二岁薨)恭亲王-常宁(世祖第五子)纯亲王-隆禧(世祖第七子)清圣祖(名玄烨,年号康熙)诸子直郡王-允禔(圣祖第一子)理亲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废太子)诚亲王-允祉(圣祖第三子)清世宗-胤禛(圣祖第四子,初封雍亲王)恒亲王-允祺(圣祖第五子)淳亲王-允祐(圣祖第七子)廉亲王-允禩(圣祖第八子)贝子-允禟(圣祖第九子)敦郡王-允礻我(圣祖第十子)履亲王-允祹(圣祖第十二子)怡亲王-允祥(圣祖第十三子,铁帽子)宁郡王-弘皎(允祥第四子)恂郡王-允礻题(圣祖第十四子)愉郡王-允礻琵(圣祖第十五子)果亲王-允礼(圣祖第十七子)简靖贝勒-允祎(圣祖第二十子)慎郡王-允禧(圣祖第二十一子)恭勤贝勒-允祜(圣祖第二十二子)诚贝勒-允祁(圣祖第二十三子)諴亲王-允祕(圣祖第二十四子)清世宗(名胤禛,年号雍正)诸子端亲王-弘晖(世宗第一子,八岁薨)清高宗-弘历(世宗第四子,初封宝亲王)和亲王-弘昼(世宗第五子)怀亲王-福惠(世宗第七子,八岁薨)清高宗(名弘历,年号乾隆)诸子定亲王-永璜(高宗第一子)端慧太子-永琏(高宗第二子,九岁薨)循郡王-永璋(高宗第三子)荣亲王-永琪(高宗第五子)哲亲王-永琮(高宗第七子)仪亲王-永璇(高宗第八子,八十八岁薨)成亲王-永瑆(高宗第十一子,七十二岁薨)贝勒-永璂(高宗第十二子)清仁宗-颙琰(高宗第十五子,初封嘉亲王)庆亲王-永璘(高宗第十七子,其孙奕劻封为铁帽子王)清仁宗(名颙琰,年号嘉庆)诸子穆郡王(仁宗第一子,未命名,二岁薨)清宣宗-旻宁(仁宗第二子,初封智亲王)惇亲王-绵恺(仁宗第三子)瑞亲王-绵忻(仁宗第四子,其孙载漪改号端郡王)惠亲王-绵愉(仁宗第五子)清宣宗(名旻宁,年号道光)诸子隐郡王-奕纬(宣宗第一子)顺和郡王-奕纲(宣宗第二子,二岁薨)慧质郡王-奕继(宣宗第三子,三岁薨)清文宗-奕詝(宣宗第四子)恭亲王-奕(宣宗第六子,铁帽子)醇亲王-奕環(宣宗第七子,铁帽子)清德宗-载湉(奕環第二子,过继给咸丰帝为嗣)清末帝-溥仪(奕環子摄政王载沣的长子,过继给同治帝为嗣)钟郡王-奕硉(宣宗第八子)孚郡王-奕譓(宣宗第九子)清文宗(名奕詝,年号咸丰)诸子清穆宗-载淳(文宗第一子)悯郡王(文宗第二子,生未命名,薨)清穆宗(名载淳,年号同治)无子清德宗(名载湉,年号光绪)无子清末帝(名溥仪,年号宣统)无子。
清朝有哪些王爷?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
![清朝有哪些王爷?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9016f20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b.png)
清朝有哪些王爷?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按时间顺序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皇长子:崇德元年四月追封。
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二子。
顺治十年追封。
宣献郡王斋堪:景祖三子。
顺治十年追封。
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三子。
初为贝勒,顺治十年追封。
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四子,太祖同母弟。
顺治十年五月追封。
郑亲王济尔哈朗:显祖三子舒尔哈齐之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十二年卒。
简亲王济度: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十四年五月由袭爵改封,十七年卒。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其后裔仍追复郑亲王原号。
敏郡王勒度:济尔哈朗三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二年卒。
礼亲王代善:太祖次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卒。
饶余亲王阿巴泰:太祖七子,顺治元年四月封郡王,三年卒。
康熙元年三月追封亲王。
英亲王阿济格:太祖十二子,顺治元年十月封,八年以罪赐死。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十四子,阿济格同母胞弟。
崇德七年四月封,顺治七年卒,死后封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八年追削封号,夺爵,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世袭罔替。
豫亲王多铎:太祖十五子,阿济格同母胞弟。
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六年卒。
九年三月追降郡王,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
敬谨亲王尼堪:太祖长子贝勒褚英之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崇德元年封成亲王,坐事降贝勒,三年卒,四年四月追封,世袭。
颖亲王萨哈璘:代善三子,天命十一年封贝勒,崇德元年卒,追封。
谦郡王瓦克达:代善四子,顺治八年二月封,九年卒。
巽亲王满达海:代善七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改封,九年卒。
惠亲王祜塞:代善八子,原封镇国公,薨,追封。
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三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十六年十月追降贝勒并夺爵。
安亲王岳乐:阿巴泰四子,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封,康熙二十八年卒,三十九年十二月追降郡王。
信郡王多尼:多铎子,顺治六年由袭爵改封信亲王,九年降郡王,十八年卒。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追封豫亲王。
衍禧郡王罗洛宏:岳托子,顺治元年十月由袭爵改封,三年卒。
人口普查之清朝庆亲王世系
![人口普查之清朝庆亲王世系](https://img.taocdn.com/s3/m/af2658f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70.png)
人口普查之清朝庆亲王世系
永璘(弘历十七子,庆僖亲王)—绵愍(永璘三子,庆良郡王)—绵悌(永璘五子,庆郡王)—奕劻(永璘之孙、绵性长子,庆密亲王)—载振(奕劻长子,庆贞亲王)
图பைடு நூலகம்庆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图为庆贞亲王爱新觉罗·载振
永璘4子:绵恒—绵愍(庆良郡王)—绵悌(庆郡王)—绵性
奕劻5子:载振(庆贞亲王)—载扶—载授—载抡—载镨
图为爱新觉罗·载扶
图为爱新觉罗·载抡
载振4子:溥钟—溥锐—溥铎—溥铨
清朝世袭亲王和硕郑亲王
![清朝世袭亲王和硕郑亲王](https://img.taocdn.com/s3/m/3838290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6a.png)
清朝世袭亲王和硕郑亲王清朝世袭亲王和硕郑亲王和硕郑亲王(承序:济尔哈朗、济度、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丰讷亨、积哈纳、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至、凯泰、昭煦;历十代二十六王)和硕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显祖孙、太祖三弟舒尔哈齐六子崇德元年(1636)—顺治十二年(1655)(1599—1655),己亥年十月初二日丑时生,母五娶福晋乌拉那拉氏,布干贝勒之女(布占泰贝勒之妹)。
从努尔哈赤征伐,因战功受封为和硕贝勒。
天命十年十一月,济尔哈朗同台吉阿巴泰等出兵援助被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围攻的科尔沁部。
十一年四月领兵攻打喀尔喀巴林部。
十月,再次领兵攻打扎噜特部。
天聪元年正月,济尔哈朗同贝勒阿敏、岳托、阿济格等人征伐朝鲜,兵至平壤。
三月,从皇太极攻打明朝。
二年五月,济尔哈朗与贝勒豪格讨伐固特塔布囊,大败其军,将其斩杀。
三年八月,济尔哈朗同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等再次攻打明朝的锦州和宁远。
十月,皇太极亲自率军从洪山口进入明境作战。
济尔哈朗同岳讬奉命攻打大安口,旋即,到遵化与皇太极的大军会合,然后进逼北京。
十二月,济尔哈朗与贝勒阿巴泰进攻通州,攻克张家湾。
四年正月,济尔哈朗随从皇太极出征,兵围永平城。
三月,皇太极命阿敏和硕托代戍永平,济尔哈朗引师还京。
五年七月,皇太极初设六部,济尔哈朗受命掌管刑部事务。
八月,济尔哈朗随同皇太极出兵围困明朝大凌河城,济尔哈朗督镶蓝旗兵(时济尔哈朗为镶蓝旗旗主)。
十一月,明朝总兵祖大寿献城投降。
六年五月,济尔哈朗从征察哈尔,林丹汗逃逸,大军驻扎在穆噜哈喇克沁。
济尔哈朗与岳托率右翼兵进攻归化城,收降了察哈尔部一千余人。
七年三月,济尔哈朗奉命筑建岫岩城。
八年,皇太极亲征察哈尔,济尔哈朗留守盛京。
崇德元年四月,济尔哈朗晋封为和硕郑亲王。
四年五月,统兵攻略锦州、松山,与明军大战九次,九战皆捷,俘获明兵三千余人。
五年三月,奉命修整义州城,驻扎屯田。
九月,济尔哈朗同武英郡王阿济格等人围攻锦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亲王世系表
清兴祖(清太祖之曾祖父,名福满)诸子,均号“宁古塔贝勒”
德世库(兴祖第一子)
刘阐(兴祖第二子)
索长阿(兴祖第三子)
清景祖-觉昌安(兴祖第四子)
包朗阿(兴祖第五子)
宝实(兴祖第六子)
清景祖(清太祖之祖父,名觉昌安)诸子
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第一子)
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第二子)
宣献郡王-斋堪(景祖第三子)
清显祖-塔克世(景祖第四子)
恪恭贝勒-塔察篇古(景祖第五子)
清显祖(清太祖之父,名塔克世)诸子
清太祖-努尔哈赤(显祖第一子)
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显祖第二子)
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第三子)
二贝勒-阿敏(舒尔哈齐第二子)
郑亲王-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第六子,铁帽子)
靖定贝勒-费扬武(舒尔哈齐第八子)
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第四子)
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显祖第五子)
清太祖(名努尔哈赤,年号天命)诸子
广略贝勒-褚英(太祖第一子)
安平贝勒-杜度(褚英第一子)
敬谨亲王-尼堪(褚英第三子)
礼亲王-代善(太祖第二子,铁帽子)
克勤郡王-岳讬(代善第一子,铁帽子)
颖亲王-萨哈璘(代善第三子)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萨哈璘第二子,铁帽子)
谦襄郡王-瓦克达(代善第四子)
镇国勤敏公-阿拜(太祖第三子)
镇国将军-汤古代(太祖第四子)
三贝勒-莽古尔泰(太祖第五子)
辅国公-塔拜(太祖第六子)
饶馀郡王-阿巴泰(太祖第七子)
温良贝子-博和讬(阿巴泰第二子)
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第三子)
安亲王-岳乐(阿巴泰第四子)
清太宗-皇太极(太祖第八子)
镇国公-巴布泰(太祖第九子)
和硕贝勒-德格类(太祖第十子)
镇国将军-巴布海(太祖第十一子)
英亲王-阿济格(太祖第十二子)
辅国公-赖慕布(太祖第十三子)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第十四子,铁帽子)
豫亲王-多铎(太祖第十五子,铁帽子)
清太宗(名皇太极,年号崇德)诸子
肃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铁帽子)
辅国公-叶布舒(太宗第四子)
承泽亲王-硕塞(太宗第五子,后改号庄亲王,铁帽子)
镇国公-高塞(太宗第六子)
辅国公-常舒(太宗第七子)
清世祖-福临(太宗第九子)
辅国公-韬塞(太宗第十子)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太宗第十一子)
清世祖(名福临,年号顺治)诸子
裕亲王-福全(世祖第二子)
清圣祖-玄烨(世祖第三子)
荣亲王(世祖第四子,未命名,二岁薨)
恭亲王-常宁(世祖第五子)
纯亲王-隆禧(世祖第七子)
清圣祖(名玄烨,年号康熙)诸子
直郡王-允禔(圣祖第一子)
理亲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废太子)
诚亲王-允祉(圣祖第三子)
清世宗-胤禛(圣祖第四子,初封雍亲王)
恒亲王-允祺(圣祖第五子)
淳亲王-允祐(圣祖第七子)
廉亲王-允禩(圣祖第八子)
贝子-允禟(圣祖第九子)
敦郡王-允礻我(圣祖第十子)
履亲王-允祹(圣祖第十二子)
怡亲王-允祥(圣祖第十三子,铁帽子)
宁郡王-弘皎(允祥第四子)
恂郡王-允礻题(圣祖第十四子)
愉郡王-允礻琵(圣祖第十五子)
果亲王-允礼(圣祖第十七子)
简靖贝勒-允祎(圣祖第二十子)
慎郡王-允禧(圣祖第二十一子)
恭勤贝勒-允祜(圣祖第二十二子)
诚贝勒-允祁(圣祖第二十三子)
諴亲王-允祕(圣祖第二十四子)
清世宗(名胤禛,年号雍正)诸子
端亲王-弘晖(世宗第一子,八岁薨)
清高宗-弘历(世宗第四子,初封宝亲王)
和亲王-弘昼(世宗第五子)
怀亲王-福惠(世宗第七子,八岁薨)
清高宗(名弘历,年号乾隆)诸子
定亲王-永璜(高宗第一子)
端慧太子-永琏(高宗第二子,九岁薨)
循郡王-永璋(高宗第三子)
荣亲王-永琪(高宗第五子)
哲亲王-永琮(高宗第七子)
仪亲王-永璇(高宗第八子,八十八岁薨)
成亲王-永瑆(高宗第十一子,七十二岁薨)
贝勒-永璂(高宗第十二子)
清仁宗-颙琰(高宗第十五子,初封嘉亲王)
庆亲王-永璘(高宗第十七子,其孙奕劻封为铁帽子王)清仁宗(名颙琰,年号嘉庆)诸子
穆郡王(仁宗第一子,未命名,二岁薨)
清宣宗-旻宁(仁宗第二子,初封智亲王)
惇亲王-绵恺(仁宗第三子)
瑞亲王-绵忻(仁宗第四子,其孙载漪改号端郡王)
惠亲王-绵愉(仁宗第五子)
清宣宗(名旻宁,年号道光)诸子
隐郡王-奕纬(宣宗第一子)
顺和郡王-奕纲(宣宗第二子,二岁薨)
慧质郡王-奕继(宣宗第三子,三岁薨)
清文宗-奕詝(宣宗第四子)
恭亲王-奕(宣宗第六子,铁帽子)
醇亲王-奕環(宣宗第七子,铁帽子)
清德宗-载湉(奕環第二子,过继给咸丰帝为嗣)
清末帝-溥仪(奕環子摄政王载沣的长子,过继给同治帝为嗣)钟郡王-奕硉(宣宗第八子)
孚郡王-奕譓(宣宗第九子)
清文宗(名奕詝,年号咸丰)诸子
清穆宗-载淳(文宗第一子)
悯郡王(文宗第二子,生未命名,薨)
清穆宗(名载淳,年号同治)无子
清德宗(名载湉,年号光绪)无子
清末帝(名溥仪,年号宣统)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