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第1章概论

合集下载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7:41:2417:41:2417:4112/24/ 2020 5:41:24 PM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2.2417:41:2417:41De c-2024-Dec-20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17:41: 2417:41:2417: 41Thursday, December 24, 2020
技术经济学原理 方法 应用 第1章
5
1.1 技术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1.3 国外情况 美国:工程经济学 日本:经济性工学或经济性分析 英国、法国:业绩分析、经济计算 前苏联、原东欧: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经济学原理 方法 应用 第1章
6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与学科性质
1.2.1 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 另一方面是指重大的技术项目、技术开发、技术政策对 国民经济乃至经济基础所产生的一切重大影响
技术经济学原理 方法 应用 第1章
9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与学科性质
1.2.1 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3. 技术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目的手段 的关系
• 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必 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
7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与学科性质
1.2.1 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1. 技术的含义 技术经济学中的技术含义是广义的
它包括为达到预期目的而对自然、社会进行协调、 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方法和规则的 复杂系统。 根据与经济发展环境的相适应程度划分为: 先进技术、适应技术、落后技术
技术经济学原理 方法 应用 第1章
人们从事任何一项生产活动都会遇到技术问题, 也会碰到经济问题:
①我们是否有能力支付这些劳动消耗?

技术经济学III第1章 技术经济学概论

技术经济学III第1章 技术经济学概论

2)技术的特点
技术是“有目的的”;
技术实现是通过广泛“社会协作”完成的; 技术存在两种表现形式, 即“工具”硬技术,“规则”软技术; 技术是成套的“知识体系”。 如空间技术
3)技术的种类
①按公开程度:公开技术——论文、报告(杂志 、会议);半公开技术——法定批准之专利,要 求公开,但核心内容不知;秘密技术——技术诀 窍,专有技术,非经法定保护 ②按是否属于工业产权:有工业产权——专利技 术和注册商标,无工业产权——专有技术 ③按表现形态:软技术——智能形态,SOFT等 ,硬技术——物化形态,软技术起作用的手段 ④按发展时期垄断程度:尖端技术——前沿,… ,先进技术,…,传统技术——应用广泛
第三,方案评价。列出的方案要经过系统的评 价。评价的依据是政策法令与反映决策者意愿 的指标体系。比如产品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质量标准,出口的产品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 与习惯,厂址选择要符合地区布局与城建规划 ,生产要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劳保条例、环 保条例、劳动法等。在符合基本条件后,最重 要的是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 系统评价,淘汰不可行方案,保留可行方案。
1)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是对立的
。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时间、地点不同,
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果就不同,并非一切先 进技术都是经济合理的。 ——火车牵引机车
2)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是一致的
。技术提高过程,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但由于
经济条件制约,一些技术的经济效益也受到影
响和限制。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何种技术比较合 理、可行,就需要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由 此,提出了“适用技术”的概念——技术上相 对先进,而工业应用上经济合理。
如Dell公司1952年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技术,1953 年索尼3000美元引进该技术,1957年推出晶体管收音 机、录音机等产品。在60-70年代,日本耗资5.7亿引 进2.5万项专利,推动了日本经济的腾飞。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1章 绪论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1章 绪论

③二者的界限日益模糊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二者的界限日益模 糊:任何现代科学都是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的科学,任 何现代技术都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二者之间 不再象蒸汽机技术和热力学定律那样遥远了。技术中 的科学知识含量越来越大,科学与技术两词融合为一 词也就很自然了。 2.经济 在我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济世、经 国济民”之意。其原意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
本课程为应用学科,课堂讲授需 结合例题、案例进行。此外,要求 做大量练习和案例分析。 期末采取闭卷考试。平时成绩 占40%,考试成绩占60%。
• •
• •

教科书、参考书 1. 吴添祖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04 2.刘家顺、粟国敏主编.技术经济学.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4.08 3. 李振球、欧阳康.技术经济学.东北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5.01 4.黄有亮主编.工程经济学.东南大学出版 社.2004.04 5.胡珑瑛主编.技术经济学.哈尔滨工业大 学出版社.2004.05
(2). 满足可比条件是技术方案比较的前提 产出成果使用价值的可比性 投入相关成本的可比性 可比性主要包括 时间因素的可比性 价格的可比性 定额标准的可比性 评价参数的可比性 (3).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经济增长的主要实现方式 a. 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粗放型生产方式 b. 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 c. 技术创新——集约型生产方式 目前从整个世界看,哪里技术最活跃,哪里经济增长就最快
• 证券投资对象分两种情况: 一是指股票、债券等传统 的有价证券;二是指在传 统的有价证券基础上派生 出来新型的证券工具,即 金融衍生工具。
• 截止2008年05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 11,554.02万户,B股账户238.06万户;有效账户 9,850.43万户。 (/2.5) • 散户,就是普通老百姓占90%。

技术经济学全套课件

技术经济学全套课件

第二章 经济效果及其评价
学习目标 ※ 掌握经济效果的概念及其表示形式 ※ 掌握经济效果评价的可比原则 ※ 了解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了解经济效果评价的有关评价要素
第一节 经济效果的概念和评价标准
一、经济效果的概念 经济活动中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较,
或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注意:1.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耗的比较是经济效果
3.系统认识各种指标在技术经济评价中所处的 地位,以及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
4.衡量和评价技术方案取得的经济效果有统一 的标准和依据。
第四节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的分类 (1)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
(2)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3)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 (4)综合指标和专项指标 (5)使用价值指标与劳动消耗指标 (6)总量指标与单位指标
(二)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方法 2 效益与费用比较分析方法 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第四节 技术经济学分析的一般程序
1 确定分析目标 ; 2 调查研究并进行趋势分析 ; 3 拟定各种可能方案 ; 4 建立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 5 方案的综合分析评价 ; 6 确定最优或满意方案 ; 7 完善方案并付诸实施 。
制在时间数轴上,就是现金流量图。 现金流量图的具体画法如下: (1)画一条带有时间坐标的水平线,表示一
个方案,每一格代表一个时间单位(一般为 年),时间的推移从左向右 ( 2)画与带有时间坐标水平线相垂直的箭 线,表示现金流量。其长短与流入或流出的 数量基本成比例
第二节 现金流量与资金等值
对现金流量图作如下几点说明: (1)时间轴上每一单位长度表示一个计算的单
3.按经济效果评价的层次划分可分为微观经济效 果(或企业经济效果)和宏观经济效果(或 国民经济效果);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概论课件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概论课件

技术经济学课程性质:《技术经济学》是现代管理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技术经济的基本概念、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的基本原理、基本指标和基本方法。

课程学习重点:掌握技术经济的基本概念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重点掌握拟建项目方案的分析评价方法。

学习方法建议: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多做练习,重视计算能力的训练。

第一章 概论3、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它是对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可能被采用的各种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

(二)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重点是技术的经济效果的理论以及经济效果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2、新建项目、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3、各种引进外资项目的技术经济项目;4、可行性研究与费用-效益分析;5、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分析;等等(三)技术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P3(四)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事科研、设计、工艺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对自己所提出的成果、方案、措施进行经济效果的分析和论证。

(五)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1、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2)理论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必须是采用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计算和论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一般工作程序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搜集资料趋势分析建立多种可能的技术方案分析各种技术方案的优缺点指标计算分析综合评价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效果比较是否满意效果比较是否满意决策审定,选择最优方案完善方案由上分析可知,衡量经济效果的起码标准是讲求经济效果就是指用一定的劳动消耗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或者创造一定的使用价值耗用较少的劳动消耗。

《技术经济学》教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技术经济学》教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2.2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三)技术经济学发展的新领域
3.互联网技术经济 互联网技术经济的研究要结合网络经济的
新特点,对注意力经济问题进行网络市场分 析。要从时间、空间、结构、规模等方面探 讨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同时要分 析泡沫经济现象。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1 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技术经济学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需要 。面对资源的稀缺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 求之间的矛盾,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以推动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变得尤为重要。
1.2 技术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方案、技 术试验的经济效果的学科。 (二)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创新和技 术进步,研究技术与经济结合促进企业发展 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学科。
技术经济学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 第一章 绪论
目录
• 第二章 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
• 第三章 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
• 第四章 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
• 第五章 资本约束、项目群与项目投资优化
• 第六章 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及设备更新
的经济评估
• 第七章 公共事业类项目的投资评价
第一章 绪论
技术经济学是融经济学和技术科学于一 体,把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通过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进而找寻 获得最大利润的途径的一门学科。
本章主要阐述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发展 过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1 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1.1 国外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1.2 我国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技术经济学的创立时期 (二)技术经济学的停滞时期 (三)技术经济学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它包括为达到预期目的而对自然、社会进行 协调、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方法和 规则的复杂系统。 根据与经济发展环境的相适应程度划分为:
先进技术、适应技术、落后技术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与学科性质
1.2.1 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2. 经济的含义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与学科性质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与学科性质
1.2.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不仅受到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的内在联系的影响,而且在 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外在因素的干扰
从内外的结合上去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关系论”
外界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技术
经济
外界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技术经济学原理 方法 应用 第1章
12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与学科性质
1.3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任务 及其学科体系
1.3.4 技术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与某些基础学科的关系
① 数理统计、经济统计、经济活动分析 ② 运筹学、系统工程 ③ 决策科学
2. 与相邻管理科学之间的关系
① 产业经济学 ② 企业管理学
1.3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任务 及其学科体系
1.3.4 技术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1章 总论
学习要求与目标: 了解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技术经济学所承
担的任务 了解技术经济学的体系,技术经济学与相关学科
的关系 理解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 掌握技术经济学的概念 掌握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1.1 技术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1.1 技术经济学的起源
人们从事任何一项生产活动都会遇到技术问 题,也会碰到经济问题:
企业管理学 生产经营的组织与管理 达到设计效果 生产过程中 微观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四版) 虞晓芬 第01章 导论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四版) 虞晓芬 第01章 导论
80年代优势: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9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21世纪:纳米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经济学科
1960年代从美国引进 技术专利和高新技术 25000多项,进行消 化吸收和二次开发。
技术与经济关系 掌握基本知识 分析一般过程
技术与近代社会发展
日本政府对科技 投入占R&D投入
的30-40%。
第四,产品没有实现批量化生产,价格和维护费用昂贵。
技术经济学科
技术与经济关系 掌握基本知识 分析一般过程
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国家重大技术与经济发展
国家在制定重大科技政策时面临重大选择: 交通:磁悬浮列车还是高速列车?
地铁、轻轨、自行车、私家车、公交车 电力:智能电网?特高压? 汽车:传统的汽车 、清洁能源汽车(氢、天然气)、电动
优胜劣汰 优化资源配置 激发活力、创造力
技术经济学科
技术与经济关系 掌握基本知识 分析一般过程
工程技术人员经济责任:
“一个工程师能用一元钱完成别人必须用两元钱方能完成的工作。” ----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 用同样的成本制造或提供更好质量、更多功能的产品。 工程经济课程最早产生于麻省理工。
技术经济学科
《技术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章 导论
本 章
1、掌握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2、掌握工程经济研究的内容。

1.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本Fra bibliotek章 内
2. 本课程主要研究内容

3. 工程经济分析(决策)的一般过程
技术经济学科
技术与经济关系
掌握基本知识
分析一般过程
技术与经济关系
一、技术与经济关系
第一,经济性差。由于耗油率过高,载客量偏小,成本高,协 和号的票价非常昂贵大多数乘客望而却步。 100名巴黎至纽约 往返机票价格:9000美元(比通常客机的头等舱还贵25%) 。

技术经济学(PPT 64页)

技术经济学(PPT 64页)

作为生产的手段,其目的性是很重要 的,其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合理 性是一致的。技术提高过程,也是经 济发展过程;但由于经济条件制约, 一些技术的经济效益也受到影响和限 制。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何种技术比较 合理、可行,就需要进行比较、分析、 判断。由此,提出了“适用技术”的 概念——技术上相对先进,而工业应 用上经济合理。
③按表现形态:软技术——智能形态,SOFT 等,硬技术——物化形态,软技术起作用的手 段
④按发展时期垄断程度:尖端技术——前 沿,…,先进技术,…,传统技术——应用广 泛
2.经济
一是指社会生产关系(中国经济体制)的 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及以相应的交换, 分配等方面的活动。
二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及各个 部门。技术经济学中“经济Economic”主 要指一种节约、节省,save。
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如前所述,技术与经济是相互促 进、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的研 究就是要
从这对矛盾关系中寻找一条协调 发展的途径,以求经济快速、持 续地发展。
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包含着两层 含义:
第一层意思是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 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 骛远。
公路与航空、公路与水运等,但必须解决
这样的运输量。当然有时方案没有特定社 会功能,只有经济功能。例如某公司现有3 亿元资金寻找投资方向,其目的只有一个:
取得较好的回报率,那么我们就要提出一
系列投资方案,最终的回报率要达到或超 过预期回报率。
第二,提出备选方案。一般来说为了 达到一定的目标功能,必须提出很多 方案,如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可以建火 电厂、核电厂或水电站,而建核电站 就有许多方案,如采用重水式的、轻 水式的……寻找备选方案,实际上是 一项创新活动。人们要求决策者能针 对某一特定的问题提出“最优”的解 决方法,因而决策者必须创新。

《技术经济学》第1章

《技术经济学》第1章
(3)经济发展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material basis)
1998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 日本: 2.913% 人均968.9美元/人年 美国: 2.679% 人均842.5美元/人年 中国: 0.693% 人均5.3美元/人年 2011年我国R&D经费支出8610亿元,占 GDP的1.83%。十二五末预计达到2.2%。
如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总体规模;产业发展 的专业化、协作化、联合化;产品结构、 技术结构与规模结构;产业的技术扩散与 转移;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新技 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利用与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
(3)微观层面的研究内容 如技术发展与创新战略;产品研发、升
级换代的规划与方案;技术选择、技术开发 与技术整合;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与工艺革 新;信息化建设等。
2.纵向方面的研究内容 从纵向来划分,技术经济学涉及具体四个层面的研究内容。 (1)宏观层面的研究内容 如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比例、效果;投资方向、结构、效
果与最优规模;生产力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合 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能源结构与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经济 与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等。
(2)中观层面的研究内容
2.电力工业的出现。1856年,沃纳.西门子运用法拉第在1830年发现的电 学理论,设计出第一台电动机和发电机。但22年里,电气工业并未出现,因 为缺少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麦克斯韦理论出现后,爱迪生于1878年发明 了电灯。
电灯取代煤气灯。
(3)科学技术的渗透效应(Penetrating Effect )
(2)科学技术的变革效应(Transform Impact) ①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 产业内部结构的演进。

第一章 技术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   技术经济学概论


如认为就近入学和扩建费用二者综合考虑,则还是会选③。
第二节 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技术经济学是在 1962~1963年期间,我国制订的《1963~1972年 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并定名的。
在国外,则称之为工程经济学、经济工程学 或经济性工学等。
一、国外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第二阶段:
193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里,技 术经济分析的原理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建设中,特 别是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技术经济分析和决策中 的推广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水 平和技术水平,这是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的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 论等方法论科学的诞生,使技术经济学发展到目前 的第三阶段。
技术经济学研究:各种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如何
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的一门学问,投入
和产 技术经济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3、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 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1)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 手段,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2)技术是在一定的经济条 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经济需求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课堂学习目的及要求

掌握技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问题的
方法;

初步了解基本的管理知识; 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能做出合理的分析; 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经济性评价。
Synopsys(新思科技):演绎一个CEO 的技术经济学故事

(Nasdaq: SNPS)是为全球 集成电路设计提供电子设计 自动化(EDA)软件工具的主 导企业。为全球电子市场提 供技术先进的IC设计与验证 平台,致力于复杂的芯片上 系统(SoCs)的开发。同时, Synopsys公司还提供知识 产权和设计服务,为客户简 化设计过程,提高产品上市 速度。

技术经济学概论

技术经济学概论

技术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技术经济学的历史演变● 1.1国外●1930年,西方研究工程经济的第一本著作《工程经济原理》出版。

●1931年,美国在开发田纳西河流域工程规划中创立了“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960年代后,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研究方法,并得到确立、推广。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编写了《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手册》。

在全球,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推行这种方法。

● 1.2 国内● 1950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改革开放后,1980年代依据国际惯例,推进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

颁布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年,第三版),要求全国的建设项目都要依此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国已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有数十个博士点,上百个硕士点。

● 1.3 可行性研究在现实中的问题●(1)可行性研究所涉及的知识和学科非常广泛,要求评价人员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成为通才。

难度较高。

●(2)由于建设项目涉及经济利益,所以在项目评价中,要防止人为因素干扰,反对长官意志、地方主义、小团体利益等。

评价人员要依据科学规律办事,坚持原则。

●第二节技术经济学的概念●"Technical Economics" is the science that applying theories of economics,studying economic issues and economic laws of technology,researc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 It’s the science that studying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n technology,finding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 with a view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技术经济学概论

技术经济学概论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章绪论1. 现在⼤家被紧急告知,每个⼈只许带这样的东西。

第⼀,⼀辈⼦的积蓄,钱;第⼆,⾦银⼿饰珠宝⽟器,第三第四,抽烟的⼈就让他们带上⾹烟和⽕柴。

带上这四样东西和船员们⼀起登上⼀只紧急的只有两只桨没有机械动⼒的橡⽪救⽣筏。

它认为是豪华游艇,它认为绝对不会出事。

救⽣设备实在是带得太少,不过没关系,空间还有点富裕,那怎么办?再多带点东西。

在正要沉的那个船上的甲板上,划了划了剩下的没淹掉的就有15样东西了,在哪⼉呢?就在各位那张表最左侧的竖栏⾥头,15样,但是救⽣筏承载能⼒有限,不能都带⾛。

专家意见:遇见这样的海难--距离最近的陆地1500海⾥,海⾥:公⾥=1.835:1从北京到上海的空中直线距离是1500公⾥,乘上1.835是从北京到三亚的空中直线距离,⾸先决定是⾃救还是他救--他救为主。

专家的决策前提:原地不动,等待救援!1、来了能联络到:等待天空直升飞机外援,能够发射信号(1)剃须镜(晴天)(2)油汽混和物(阴天或⿊夜)2、来了你还活着:(3)淡⽔(4)压缩⼲粮(5)不透明塑料布(晴天遮荫,保持⽔份,⾬天接淡(6)巧克⼒(7)钓鱼⼯具3、出了意外:(8)尼龙绳(1⼈落⽔救⼈) (9)救⽣圈(2⼈落⽔) (10)驱鲨剂(11)烈性酒(驱寒,消毒)4、其它(意义不太⼤)(12) 半导体收⾳机(13)太平洋海区图(14)蚊帐(15)六分仪⼀、技术狭义⽣产和⽣活领域内,⼈们运⽤⾃然科学知识和经验改造⾃然的⼀切⽅法泛指根据⽣产实践经验和⾃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操作⽅法和技能⼴义由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劳动⼯具(包括机械设备)和劳动对象三部分构成的,改造⾃然的运动系统即包括物质形态要素,也包括智能形态要素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结合“运动”系统——技术是不断发展、⽩兔牌暗疮膏进步的经济社会⽣产关系的总和:指⼈类历史发展到⼀定阶段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和思想等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国民经济的组成:指⼀个⽣产、分配和消费商品与服务的体系。

第一章技术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技术经济学概论


安全知识,让你化险为夷。2021年2月 17日下 午11时 14分21 .2.1721 .2.17

安全生产必须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安 全科学 技术也 是第一 生产力 。2021 年2月17 日星期 三下午 11时14 分51秒 23:14:5 121.2.1 7

安全地生产,平安地生活。2021年2月 下午11 时14分 21.2.17 23:14February 17, 2021
(三) 价格上的可比性
1、采用合理的价格计算各方案的费用与效益; 2、采用同一时点的价格和同一价格指数计算
各方案的费用与效益 。
(四) 时间上的可比性
1、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2、 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方案比较基础; 3、 考虑配套工程的建设期 。
三、系统分析原则
(一) 用系统思想确立技术经济分析的导向,

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不创新突破只 有出局 。2021 年2月17 日星期 三11时 14分51 秒23:1 4:5117 February 2021

马虎是追求品质最大的障碍。下午11 时14分5 1秒下 午11时1 4分23:14:5121 .2.17

为安全投资是最大的福利。21.2.1721. 2.1723:1423:14 :5123:1 4:51Fe b-21
(二 )经济效益择优标准
1、纯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2、纯经济效率最大化标准 3、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最大化标准 4、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四、 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 效益表达式 经济效益的涵义 技术方案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图
技术方案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第四节 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效果最佳原则

《技术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技术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1.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2.如何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 3.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哪里? 4.如何管理投资项目? 5.如何分析企业经营问题?
精选ppt
5
本课程的考试与要求
1. 考试方法:闭卷考试; 2. 要求:掌握技术经济学方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3. 评分形式:期末考试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30%; 4. 平时成绩构成:课后作业、课堂出勤状况;
宏、微观经济学
…………
精选ppt
21
二、 研究对象 (一)对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看法不同形成两大学派:
1.“目的—过程论”学派的观点: (1) 沈景明教授——效果论 (2) 李京文教授——关系论 (3) 郑友敬教授——矛盾论
其中:(1)突出强调了技术与经济的最终结果,从研究二者关系入 手,可称之为“目的论”;
LOGO
技术经济学概论
Technology Ecnomics
吴添祖 虞晓芬 龚建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精选ppt
章节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技术创新 第三章 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第四章 经济性评价基本方法 第五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精选ppt
2
章节
第六章 设备更新与租赁的经济分析 第七章 价值工程 第八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九章 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29
(二) 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1
技术选择要视 经济实力而行。
*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包含着两层含义
两层含义
不能脱离实际, 不能好高骛远。
2
协调的目的是 为了发展。在处 理技术与经济关 系时。
发展是中心问题, 要创造条件去争 取可能条件下的 发展速度。

技术经济学第一章

技术经济学第一章
除财务分析以外,还包括经济分析,方法采用静态与动态 相结合的方法。
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 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计算一个项目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大小, 表现为全社会的利益,在进行经济评价时,其收益除包括企业的 利润外,还包括职工的工资、税金、利息等。属宏观技术经济评 价
3、60年代后期 至今。 60年代后期—至今 年代后期 至今。
四、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跟踪评价 考 察 并 确 定 目 标 调 研 、 收 集 信 息 资 料 拟 订 备 选 方 案 初步评价 详细评价 未通过 淘汰方 案 未通过 通 过 方 案
方 案
五、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一)、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四阶段:萌芽,初创,停滞, 一 、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四阶段:萌芽,初创,停滞, 恢复和发展阶段) 恢复和发展阶段) 1950年代引入前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方法,20世 年代引入前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方法, 世 年代引入前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方法 年代, 纪60年代,技术经济学产生。 年代 技术经济学产生。 1962年制定的《我国 年制定的《 年制定的 我国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 ~ 年科学技术发展规 该学科被正式取名为“技术经济” 划》中,该学科被正式取名为“技术经济”,并作为一 门技术科学(重大贡献者于光远和孙冶方), ),又叫技术 门技术科学(重大贡献者于光远和孙冶方),又叫技术 经济效果学。 经济效果学。 20世纪 世纪60s中至 中至70s末,技术经济学研究基本中断,中 世纪 中至 末 技术经济学研究基本中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蓬勃发展。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蓬勃发展。 20世纪 年代初开始有相关本科专业,80年代中后期 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相关本科专业 世纪 年代初开始有相关本科专业, 年代中后期 开始有硕士专业及博士专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提供一定条件下,所有可行的可供选择的行动 (技术)方案(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来获得和 保证) “穷尽所有可能的方案” ②从上述方案中选定一个最好的行动方案(靠经 济的和社会的评价、分析的完成)
5
第一章 概论


技术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特点 技术方案的可比原则 技术经济分析的程序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4
确定目标
1.5 技术经济学分析的程序
调查研究 收集资料
设计各种可能方案
分析方案 拟订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方案综合分析评价 是否满意 Y 确定最优方案 完善方案
25
N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资料、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 考虑时间性 • 考虑不能用货币或经济指标衡量的其他因素
• 宏观与微观经济的关系
• 动态与静态结合
14
(2)利技术与经济关系为我们服务。
电报转接技术
人工处理 大量的人工劳动 转接迟缓 易出差错 半自动 全自动 计算机转接系统 国际通信自动化 作业

经济的发展 电报业务量的 增加
六十年代后期,由于数据通信 业务发展,电报业务不断增长 为适应经济发展对通信提出 开发新业务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 也为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26
作 业
1、名词解释
本课中的技术、经济概念 经济效果
2、问答题



结合通信建设实例,论述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技术经济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7
8
1.2 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一.技术经济学 1、它是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是
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 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教材 P1)
2、技术经济学的别称:“工程经济学”、“经济工程学”、 “管理工程学” 3、到目前什么是技术经济学还在进一步讨论, 因为随着科学 技术发展,它的应用范围在扩大。
技术经济学
谢雪梅 博士 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8618199136 xxuem@
2012年2月13日

学时32学时
必修考查

上课班级: 2010212103 2010212104 2010212107 *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考评方法 平时作业及出勤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占50% 教材
技术进步
技术系统为了提高在实现一定目标方面的总体效能而进行的技 术变革的动态过程。 1 侠义的技术进步 2 广义的技术进步
20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明确指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科学 则是这台发动机的“燃料”。 20世纪初,从-些发达国家看,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只达 到5%-20%,而现在已普遍高达60%-80%,有的产业高达90%以上。 据统计,在美国经济中,科技因素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不断 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 作用更加突出。1929-1941年为33.8%,1941-1948年为50.8%,1948-1953年为53.8%,1953-1964年为44.6%,1964--1969年为7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摆脱了多年的滞涨,持续快速增 长,出现了“一高两低”的重要特征,超出了传统经济学的解释能 力。其原因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不断出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 飞速发展。 如今,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及新经济的出现,再次证明了科 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威力。到2000年11月底,美国经济快速增 长已持续117个月,大大超过80年代创造的106个月的战后最长纪录。 科技创新使美国信息技术革命快速发展,还优化了产业结构,到 1997年,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为2%,第二产业下降为26%,第 三产业已上升为了2%。
3
《技术经济学》是干什么的?——解决技术方案的经济 效果评价的。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形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
技术方案有规模的大小之分,如: 特大型项目 大中型项目 小型项目 设备革新、更新项目 技术革新方案措施 日常生产生活等等
4
如何形成一个完善的决策:
11
“技术”理解为
把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所形成 的一个能够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
物质形态的技术 (硬技术) 生产 活动 中的 技术 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 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
非物质形态的技术 (软技术)
体现工艺、方法、程序、 信息、经验、技巧和 管理能力
12
2.经济
①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6
第一章 概论
1.1 技术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的引进实践阶段 50年代初,借鉴前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方法 50年代末,大跃进时代,违背技术经济学理论,以“政治帐代替 经济帐”
第二阶段---上世纪60年代的初探阶段 60年代初,纠正大跃进错误,开始注重经济效果问题 孙冶方 于光远提出了一门研究技术发展中经济效果的学科 倡议奠定了基础 《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发展的初级阶段
17
经济效果的概念
经济效果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所得与所费的比较,或者是投入 和产出的比较,即劳动消耗与占用同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之比。 经济效果的表示法 E--经济效果 O--使用价值或产出 I-消耗 ①比率表示法 E=O/I ②差额表示法 E=O-I ③差额—比率表示法 E=(O-I)/I 或
E=(O-I)/O

《技术经济与项目经济评价 》 游达明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
参考教材:《工业技术经济学》付家骥主编 社 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
本课的目的和任务
2
《技术经济学》或《工程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是一门决策论证的学科!
作为一个投资者或管理者,主要和核心的问题是决策。现 代决策中关心的主要问题: 一是技术方面 二是经济方面 三是政治方面(国家的政策、法律、利益、安全) 四是环境方面 五是社会方面(就业、公众利益)等等 其中经常的、关键的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建设上可行。
如经济基础中的经济,经济制度中的经济等。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的总和。 如“经济增长”“经济繁荣”和“国民经济” ③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总称及其组成部分 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通信经济等 ④日常生活中的“经济不经济”“经济效益”“经 济合理”含节约、节省的意思
13
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1)技术与经济是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即对立统一。 1)统一方面 互相联系,不能单独存在。技术要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 实现,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起因、 归宿和基础,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2)对立方面 一般情况下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是一致的,即先进 技术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有时并不如此。先进技术要 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条件相匹配,不能脱离经济条件而谈技 术的先进性。没有适当的经济条件作保障,是很难产生或使 用好先进技术。
9
性质
交叉学科
技术 科学 集合
社会 科学
技术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科学,是一门很有发展前途, 很有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技术经济学是由我国学者创立的一门带有浓厚 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科。
10
二、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1.技术(Technique 或 Technical) ①人们的技能,是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反复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有关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知识 技术能力 劳动技能 ②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中应用的专门知识 科学知识 ③劳动工具的总称 物质手段 ④ ①+②+③ ⑤ ④+劳动对象
7
第三阶段---1966年起 10年浩劫中被批判和停滞阶段 第四阶段---80年代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阶段 1978年,召开全国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科学规划会议, 技术经济学的里程碑,成立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 1981年,国务院成立了技术经济研究中心 1987年10月,国家计委颁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咨询手册》 1993年4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再版与新会计制度接轨 《技术经济学手册(理论卷)》 《技术经济手册理论方法卷》标志照技术经济学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1997年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指南》已由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和建设部标准研究 所联合组成的“社会评价课题组” 2006年8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990年,《邮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出版, 96年再版(第二版)
经济效果在实际中经常用以下判别准则: 产出相同时,取消耗小者; 消耗相同时,取产出大者。
18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


由于劳动力的增长而引起产出的增长 由于资本的增长而引起产出的增长 非劳动力、资本引起的增长部分
科学技术进步对 产出的增长
19
经济增长
在一国范围内,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通常 用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表示
15
技术对经济的促进

上海、北京等地的汽车采用了移动通信设备 进行通信调度,减少了空载现象



技术与经济矛盾的一面 可视电话 全电子自动交换技术(瑞典,70年代) 脉冲技术(1933,1960) 光纤的大发展,大规模的通信
16
三、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新 技术装备的经济效果,寻找最佳经济效果 的方案 2、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3、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 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